• 科克沙罗夫卡 1 号城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全文阅读科克沙罗夫卡 1 号城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作者:金智铉 宋玉彬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原文刊于《边疆考古研究(第25辑)》)
全文阅读科克沙罗夫卡 1 号城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作者:金智铉 宋玉彬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原文刊于《边疆考古研究(第25辑)》)
2020年7月20日上午,受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白云翔先生为考古夏令营同学作题为《手工业考古的理论与实践》的主旨报告,来自30余所高校的百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课程讲座。白老师在讲座中 白云翔先生长期关注“手工业考古”的研究与发展,对“手工业考古”的理论研究、学科体系建设等方面有着独到见解。此次,白 ...
撒马尔罕阿夫拉西阿卜(Afrasiab)保存着粟特国王大使厅的壁画局部◎本文节选自冯立君. 长安之东:唐代丝绸之路的延伸 ——从撒马尔罕壁画“鸟羽冠使者”说起. 唐都学刊, 2019, 第35卷(3):5-13.冯立君,1984年生,吉林延边人。历史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朝鲜史研究会理事。研究领域为魏晋隋唐史、中
高句丽政权始建于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灭亡于唐高宗总章元年(公元668年),国祚705年。高句丽极盛之时,西抵辽河,北到今吉林市,东达今延边地区,南至朝鲜半岛汉江流域。在这片广袤的区域发现123座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地域风格的壁画墓,学界一般将其统称为高句丽壁画墓。高句丽壁画墓研究是高句丽考古的重要研究对象,高句丽壁画墓研究有利于 ...
作为瓦作建筑构件,瓦当集实用性、装饰性于一身的形制特点,使其成为考古学视角下认知古代遗存性质、解析古代文化内涵的重要学术切入点。然而,如何辨识不同纹样瓦当的共时性特征、历时性差异,进而透过其表象进行文化层面的学术解读,始终是制约同一遗存地点或者不同遗存间瓦当研究的瓶颈问题。本文开展构图理念视角下的高句丽和渤海瓦当研究,旨在拓展命 ...
战国秦汉时期的马纛及相关问题庞政(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关键词:战国秦汉时期 马纛 “黄屋左纛” 礼制摘要:纛是安装在马匹额顶的装饰性马具,一般是通过插销将其固定。目前所见最早的马纛实物出土于战国楚文化墓葬中,秦汉时期有零星发现,主要有靴形和半(椭)球形两种。战国时期随葬马纛的墓主等级为大夫及以上,秦汉魏晋有所谓的“黄屋左纛”之 ...
【小丝按】2020年6月19日起,2020丝绸之路周的配套特展之一的“众望同归:丝绸之路的前世今生”在中国丝绸博物馆开幕。为此,我们特别邀请了一批丝绸之路相关的著名学者为“众望同归”特展提供咨询并写作了相关文章。我们会在中国丝绸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及相关平台陆续刊登,第七篇由浙江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刘进宝提供。 “丝绸之路”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
来源: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在中国考古学的学术传统中,新石器时代与青铜时代划分的节点一般是在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之间。这种划分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学术实践中对学术研究领域的区分,并没有证据显示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有截然可分的界限。如果从千年尺度上的社会和文化变化来看,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时期也不无共同的时代背景,这就是中国以及中国连接 ...
在追寻不朽与长生的帝王看来,将其生前的某种政治欲望以视觉化的形式,在死后世界中进行永久性“保存”与“呈现”,应该是一种可供操作与付诸实施的方案。这样,皇帝的灵魂便可以在想象中的地下世界,对一些具有模拟现实世界功能的替代物进行“观看”“享受”。只不过,由于帝王个人旨趣、政治理念并不相同,对想象中地下世界的占有欲望其实也并不一致 ...
马可·波罗如今已经在中国变成了一个大名人。证据是:在中国只有很少几个人的名字被用作商品的品牌,而马可·波罗居然是其中之一。我们有李宁牌运动衣裤、靳羽西羽绒服、俞兆林内衣、马兰拉面,然后还要加上马可·波罗面包。(是否意大利式面包?)所以在这里只需要对这个人作一番最简单的介绍,相信就足够了。 马可·波罗的父亲和伯父都是在欧亚大 ...
基本信息:作者:袁俊杰 贾一凡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年6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0年6月印次:1ISBN:9787030651853内容简介: 本书以小邾国墓地、青铜器和金文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传世文献与地方史志,深入细致地研究了小邾国的丧葬制度、媵嫁礼仪、册命礼仪、职官制度等礼仪制度;考证了小邾国墓地铜器铭文所见国族及其与小邾国的关系;系 ...
由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原副院长王保平、秦砖汉瓦博物馆馆长任虎成主编,古代瓦当收藏家任虎成将散落于全国各地民间的古代瓦当收集于一起,书中瓦当及其他建筑材料时代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明清时代,个别到近代。编者选取其有代表性、学术性的瓦当及个别建筑材料标本,结集成册。 通读该书,感到其与以前出版的同类图书比较,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 ...
《插图秦汉儿童史》是王子今教授研究儿童史的新近成果之一,为了让读者能够“直观地获得具体生动的儿童知识”,该书别出心裁,采用了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展现秦汉社会儿童生活的各方面情况。笔者阅读过该书之后,认为该书及作者的相关研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开辟“儿童史”研究的新领域 “儿童史”这个概念其实很早就被提出,自20世纪60 ...
【光明书话】 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早期文明星星点点出现在大地的版图上,埃及、玛雅、巴比伦,他们的名声响彻苍穹,却未能将自己的“生命”延续下去,最终归于“失落的文明”。有别于这些“失落的文明”,中华文明的完整性和延续性,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独具特色、极为少见的,所以才有我们耳熟能详的“中华上下五千年”之说。一个延续了数千年的文明体 ...
在中国传统文化肇始之时,天人关系就是先哲们思考的核心问题。事实上,对“天”与自然界的观察,不仅是思想家们的兴趣,更是古代先民一切物质活动的基础,由“天文”而至“人文”,人类文明也随天人关系的构建而创生、演变。天文学知识与观念从哪些方面影响了中国古代文明发展?天文考古学研究价值何在?就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
纸上得来终觉浅,但我们依然要从纸上开始关中唐代双室墓的形成与演变兼论咸阳苏君墓问题徐斐宏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摘要本文从排比考古材料入手,分析关中地区唐代双室墓的形成与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咸阳苏君墓的年代与墓主问题。入唐以后,砖室墓在关中地区被纳入墓葬等级序列,为高等级墓葬所使用。关中唐初砖室墓甬道较长,使墓葬最北部天井开口 ...
摘要:北周墓葬文化来源较为复杂,既有对之前关中墓葬传统的继承,又包括宇文氏政权出于自身需要进行的改造。前者以使用半模平背俑、于墓室开龛置葬具等做法为代表,后者则以土洞墓使用制度的确立为核心。北周墓葬普遍使用土洞墓,使墓道天井增多,并影响到了北周墓葬的等级表现。北周墓葬文化对关中隋唐墓葬造成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关中隋墓延续了北周时期 ...
中国古代壁画的复制与修复 Facsimile and Restor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Mural Paintings 本期《画刊》特稿,我们邀约了王颖生(中央美术学院修复研究院院长)、侯黎明(敦煌研究院研究员)、罗世平(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张青(永乐宫壁画保护研究院陈列展览部主任)参与话题讨论。 王颖生围绕中央美术学院修复研究院的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 ...
论文通过比较《步辇图》禄东赞服饰立鸟、立羊团花图案、六合靴、蹀躞带与吐蕃时期赞普服饰及粟特式样的异同并探讨其中内在的联系,指出七世纪中叶撒马尔罕粟特《使臣图》壁画与《步辇图》以及乾陵《客使图》之间的共同语境。此外,论文指出多年来鉴藏家对此图题跋武都公李造的误读导致对作品真伪无谓的争论,并根据著录与重装题跋解释了《步辇图》不见 ...
章怀太子墓中壁画《客使图》补考(赵超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唐乾陵陪葬墓的发掘是二十世纪中重要的考古收获。其中发现的众多精彩壁画尤为引人注意。在这批壁画中最常被引用的章怀太子墓墓道壁画《客使图》,自公开发表以来,迄今已经40多年了,但是对于它的内容题材以及画中人物身份的研究却长期没有降温。有关这幅壁画解说的各种不同观点纷 ...
————————————————————————————全文阅读论二里头文化四期中原腹地的社会变迁(作者:侯卫东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原文刊于《中原文物》2020年第3期)
——————————————————————————全文阅读古代制陶工程技术的含义、影响及研究目标(作者:李文杰 中国国家博物馆 原文刊于《文物春秋》2019年第5期)
考古学是研究历史的,这是考古学者的明确目标。考古学重建古史的尺度,如何把握?这是考古学者需要思考的。 重建史前史 在重建史前史方面,考古学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以白寿彝总主编的《中国通史》第二卷《远古时代》为例。该卷主编为苏秉琦,内容除序言与后记外共分四章:我们的远古祖先(约180万年前至1万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约公元 ...
基本信息:编著:上海博物馆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年5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0年5月印次:1ISBN:9787532594979内容简介: 明代正统、景泰、天顺三朝,在以往的陶瓷研究中被约定俗成地称为“空白期”。这主要是由于这一时期的陶瓷烧造情况几乎不见于文献记载中;且在很长一段时间中,这一时期生产的官窑和民窑瓷器在国内外的出土品、传世 ...
7月10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宣布,位于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博物馆,将于7月24日以清真寺的形式重新向穆斯林开放,并将圣索菲亚博物馆的管理权移交给土耳其宗教事务国家委员会。这一举动引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希腊、美国、法国等国家的强烈谴责。 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表示,土耳其这一决定“不仅影响希腊和土耳其之间的关系,也影响土耳其与欧 ...
相比欧洲的多元政治与文化传统,“大一统”观念无疑是中国文化中历史悠久的传统之一,不仅影响深远,而且是当代追求国家统一的民意基础。这种根深蒂固的“大一统”文化传统是建立在文化一元论观念和共同文化认同心理基础之上的。 古代文化面貌说法不一 “大一统”观念的形成与强化,首先与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长期政治实践密切相关。周、秦、汉、 ...
郑州商城位于郑州市区内,是商王朝早期王都——最早的“大邑商”,是当时“天下体系”内最大的城市,是早期商文明的集中体现和物化载体,也是镶嵌在黄河南岸的一颗明珠。 郑州商城规模宏大、布局规整、结构复杂,由宫城、内城、外城三重结构组成,外城面积达10平方公里以上,内城约3平方公里。宫城密布严整的宫殿宗庙建筑、给排水设施等,外城有铸 ...
摘要:二里头文化四期中原腹地的社会发生了两次重大变迁:第一次是二里头文化四期早段郑州商城控制了中原腹地东部,二里头都邑失去中原腹地主导地位;第二次是二里头文化四期晚段偃师商城取代二里头都邑主导洛阳盆地,二里岗文化的精英舍弃了二里头都邑。广域王权国家的都城从二里头都邑转移到郑州商城的重大事件,不是二里头文化精英阶层的迁都,而是下七 ...
吐尔基山辽墓出土彩绘木棺及棺床的保护修复(李威,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徐峥,内蒙古博物院)关键词: 色彩复原 X 荧光射线分析 清洁 加固 粘接 封护 补配 矫形 三维扫描 2003年3月-5月由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通辽市博物馆、科尔沁左翼后旗文管所共同组成的考古队对位于科尔沁左翼后旗的吐尔基山辽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吐尔基山辽墓出土 ...
◎图书讯息来源:甘肃文化出版社公众号《汉唐时期河西走廊墓葬壁画全集》 贾小军 著 书号:9787549019373 定价:180.00元 ▄ ▄ ▄ 内容简介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汉唐时期河西走廊墓葬壁画整理研究”的资料整理部分。汉唐时期墓葬壁画广泛分布于东起武威、西到敦煌的河西走廊地区。《汉唐时期河西走廊墓葬壁画全集》一书在全面梳理 ...
在苏州东吴博物馆的青瓷馆里,展陈有上千件中国古代精美的青瓷器。其中的一些器物属于“冥器”,冥器又称明器。《礼记·檀弓》云:“其曰明器,神明之也。”《后汉书》中注“送死者衣曰明衣,器曰明器。”它是随葬于陵墓中供死者亡灵享用的器物。后来多以纸为之,所以又谓之冥器。古人崇信人死之后,灵魂仍在,在阴间仍然过着类似阳间的生活,对待死者应该 ...
战国秦汉墓葬出土原始瓷器分期研究刘 昕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摘 要:战国秦汉时期是原始瓷器发展的重要阶段,原始瓷器在该时期墓葬中有较多的发现。本文以考古实物资料为基础,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通过类型分析,对这一时期墓葬出土的原始瓷器进行分期探讨,研究相关墓葬的形制特征、原始瓷的组合方式及使用特征、发展与衰落过程等。认为,原始瓷在战国时 ...
在沈周的画作中,有不少是描绘虞山胜景的内容。沈周对虞山的景物是非常熟悉和喜爱的,曾写下“北窗最爱虞山色”的直白诗句。本文记述了成化十四年沈周与好友吴宽的一次虞山之行,并由此串联起了沈周描绘虞山的画作。“都下类江南,暑气一何酷。”正在好友钱承德(字世恒,号五峰居士)家参加聚餐的吴宽,感叹着北京的炎炎夏日,其实并不比江南的潮湿闷热好 ...
十年前,兰州理工大学的前身甘肃工业大学丝绸之路文化研究所的体育史研究者,已经将研究的目光关注到“马球史研究”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论题。说其“古老”,因为马球作为一项世界性的运动,国外学者的研究起步甚早,中国学者的研究也已经有了近百年的历史;说其年轻,则是因为与马球相关的个案研究虽然不少,而推进到史的溯源与梳理,却刚刚起步。 ...
遗产研究巨著《Uses of Heritage》中译版出版 01 专著概况 被视为思辨遗产研究(Critical Heritage Study,也译为批判遗产研究)的标志性成果之一的遗产研究理论巨著《Uses of Heritage》目前由科学出版社正式翻译出版。该书是国际著名遗产研究学者Laurajane Smith通过实地观察、深度访谈等方法,拓展并重建了以记忆、展演、身份认同、无形性、
“今年吉林大学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师德学风建设。我作为在吉林大学工作40多年的普通教师,感到吉林大学教师的师德风范是有传统的,深深地植根于平凡的教学之中。在我印象最深的第一次田野考古实习和第一次带学生考古实习的故事中就体现了这一点。现在的青年教师如何继承吉大已有的师德传统,是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 我的第一次田野考古实习 1 ...
7月6日,首个“杭州良渚日”暨首届杭州良渚文化周启动之际,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师生赴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就合作共建社会实践基地进行电子签约。由生科院潘皎副教授带领的专业实习队到杭开展了良渚古城遗址生态环境考察监测与保护活动,专业实习队师生全程体验了良渚文化周各项活动,参观考察了良渚古城遗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博物院、良 ...
全文阅读考古背景中的巴蜀符号(作者:施劲松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文刊于《四川文物》2020年第3期)
北方系青铜文化墓的殉牲习俗罗丰(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银川 750001)目次一 北方系青铜文化墓的殉牲情况二 王大户墓地中的殉牲三 殉牲习俗四 结语 对春秋战国时期北方人群的识别,墓葬中是否出土所谓“北方系青铜器”可以作为识别标识之一。除此之外,在考虑类似人群生业方式时,墓葬中出现马、牛、羊等家畜的随葬现象也可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加以考 ...
山西五台山是由五座山峰环抱起来的,当中是盆地,有一个镇叫台怀。五峰以内称为“台内”,以外称“台外”。台怀是五台山的中心,附近寺刹林立,香火极盛。殿塔佛像都勤经修建。其中许多金碧辉煌,用来炫耀香客的寺院,都是近代的贵官富贾所布施重修的。千余年来所谓:文殊菩萨道场的地方,竟然很少明清以前的殿宇存在。 台外的情形,就与台内很不相 ...
引 言 基層社會的地域構造與聚落形態在先秦秦漢—魏晉六朝—隋唐長時段的發展演變,曾得到學者們的熱烈關注與討論。目前較爲普遍的看法是,戰國秦漢以來,中央與基層的聚落形態就可以劃分爲有城郭圍繞的(城)邑,以及城邑之外散布的自然聚落;只是這些自然聚落具有多樣性,内部布局形態非一,而名稱各異,先秦時稱爲“落”“聚”“邑”“廬”等;考古 ...
7月14日,由中国文物学会和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2019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推介活动终评会在京召开。由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先生口述,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顾春芳撰写,译林出版社出版的《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入选2019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2019年10月正式出版,是“敦煌女儿”樊锦诗先生的唯一自传。 ...
基本信息:编著: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年5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0年5月印次:1ISBN:9787532595860内容简介: 本书为北京市通州区文化旅游区2016年A8、E1、E6地块的考古发掘报告集。在配合上述地块土地一级开发的考古工作中,发掘了135座古代墓葬(辽代4座、清代131座),出土了陶、瓷、铜等不同质地的文物。这些发现 ...
——————————————————————————全文阅读古代制陶技术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作者:李文杰 中国国家博物馆;原文刊于《文物春秋》2019年第4期)
——————————————————————————————全文阅读邺城遗址出土北魏谭副造像图像考释(上)邺城遗址出土北魏谭副造像图像考释(下)(作者:何利群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文刊于《考古》2020年第5期)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年:2020-6页数:369定价:168.00装帧:平装ISBN:9787030649133作者简介: 李瑞哲,男,新疆昌吉市人。1997年毕业于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考古专业,获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考古系,获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获博士学位。2007——2009年在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进行研 ...
长沙市博物馆于2010年征集到1件汉代铜鼎,鼎腹部外壁近口沿处和鼎盖均刻有“大祝氏”三字铭文,故称“大祝氏”鼎。征集人员曾对这件铜鼎做简要介绍,将该器定为西汉时期,铭文“大祝氏”表明器物的祭祀用途,而非祝氏家族的家用器(详见邱东联等《长沙市博物馆馆藏的几件铭文铜器》,《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八辑,2011年)。笔者对此有不同看法,拟对这件 ...
丹阳市十墓山西汉墓的发掘与研究司红伟 王书敏 十墓山位于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宁镇山脉东端西南侧坡麓地带, 是一处海拔20余米的缓岗地, 中心区域地理坐标为东经120°39′28″,北纬32°03′23″。(图1)2016 年1 月初群众报告, 发现了镇丹高速K21 施工路段裸露于地表的墓葬遗迹。镇江博物馆闻讯立即派出工作人员进行抢救性发掘, 发掘25 座西汉墓。 ...
2012年初,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联合组建的邺城考古队,在今河北省临漳县习文乡北吴庄村北发掘了一处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编号造像2895件(块)。据初步统计,现有造像底座近900件,题记造像300件左右,时代以东魏北齐为主,另有少量的北魏及隋唐时期造像。题材包括释迦、弥勒(交足、倚坐)、定光、无量寿(阿弥陀)、药师、卢舍 ...
摘要:本文结合两汉魏晋南北朝都城建筑的考古发现,把其分为城墙城门、宫殿官署、礼制建筑及宗教建筑四类,通过代表性的建筑基址,大致勾画出各类建筑的结构及特点。不同类型的单体建筑,其平面形制及建筑特征是不一样的,大朝正殿平面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西汉时期宫殿建筑依靠夯土台基而建,在此以后,夯土台基的高度则逐渐降低。高台建筑的衰落与土木 ...
【小丝按】2020年6月19日起,2020丝绸之路周的配套特展之一的“众望同归:丝绸之路的前世今生”在中国丝绸博物馆开幕。为此,我们特别邀请了一批丝绸之路相关的著名学者为“众望同归”特展提供咨询并写作了相关文章。我们将在中国丝绸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及相关平台陆续刊登,第一篇由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提供。 从2015年开始,每年的丝绸之路主题 ...
遗产监测是世界遗产公约和操作指南中的重要内容和强制性要求,也是良性循环遗产管理机制的重要一环,主要包括定期监测和反应性监测,与遗产影响评估共同受到国际遗产保护领域重视。长城遗产相比其他遗产,地域范围巨大、构成要素复杂,监测工作更是困难重重,如果不能在理念上把准方向,很容易偏离遗产监测的初心——价值为本。四个误区误区之一:“围墙” ...
“踏波东来——遣唐使的回忆”特展中,展出的一件磨花玻璃碗,有着极强的波斯萨珊风格。波斯帝陵的萨珊石刻浮雕 望野博物馆藏磨花玻璃碗,圜底,球腹,口微敛,共有八圈凹球面磨饰纹,底部中央有一大的磨饰。腹部的磨饰交错排列,呈六边形,形似龟甲。浅褐色的玻璃表面覆盖了白色风化层,虽对透明度有弱化,但却因虹彩现象显现出另一种奇异的光彩。磨 ...
在哥贝克力石阵,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一些如图中这样的新石器时代环形石阵,这些环形结构的中心有两个T字型石柱,四周环绕着一些较小的面向圆环中央的石柱。(图片来源:© Gil Haklay/AFTAU)最新的研究发现表明,狩猎采集者可能已经按照精确的几何平面规划建造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寺庙。这一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名为哥贝克力石阵,坐落在土耳其东南部的石 ...
7月14日,由中国文物学会和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2019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推介活动终评会在京召开。出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考虑,此次终评以视频会议的方式进行。由安来顺、杜金鹏、顾爱彬、郭伟民、杭侃、黄元、李让、刘海旺、陆建松、罗娟、宋向光、宋小军、王子今、徐坚、张广然等评审专家组成的终评评委会,根据《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推介章程》,经 ...
基本信息:编著:无锡市文化遗产保护和考古研究所出版社:江苏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年3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0年3月印次:1ISBN:9787568412766内容简介: 无锡城南遗址是为了配合无锡地铁4号线项目建设进行的一次抢救性发掘。遗址位于无锡市滨湖区华庄街道城南村阿便庄、南湖大道与贡湖大道、具区路与清源路之间,遗址面积近20000平方米。遗址的 ...
基本信息:编著: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年6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0年6月印次:1ISBN:9787030648792内容简介: 本报告涵盖了1998年朔黄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考古发掘的访驾庄、北七汲、中七汲春秋战国时期78座墓葬的发掘成果。报告将这批墓葬分为春秋晚期,战国早期,战国中期,战国晚期四大时间段 ...
——————————————————————————————全文阅读中国石器实验考古研究概述(作者:周振宇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文刊于《考古》2020年第6期)
本文为孙华教授为《巴蜀符号集成》所作序言,题目为编者所拟,特此声明。 在四川盆地及其相邻地区的战国及稍后的巴蜀文化的青铜器上,经常可见一些图形与符号组合,其形态与通常具有装饰规律的纹样不同,也与通常排列有序的文字相异。对于这种图形与符号的组合,有学者称之为“巴蜀图语”,有学者称之为“巴蜀文字”,大多数学者还是采用中性的称谓,称 ...
本文为王仁湘研究员为《巴蜀符号集成》所作序言,题目为编者所拟,特此声明。战国至汉初的巴蜀兵器、工具和印章等铜器上,常见铸刻有一些特别的图形符号,包括人形、动植物形和几何形等,神秘奇诡,变幻莫测。数十年来,不断有研究者进行研究,认识也逐渐得到深化。不过相关资料比较零散,给研究的深入造成一定困难。值得庆幸的是,这种状况很快会有明显改 ...
摘要:宋代毛诗图里存在不少祭祀场景,但目前只发现《载芟》和《桓》两段图像出现了祭祀用爵。对于爵的再现方式以及它在图像中所承担的作用,还需要更深入的探讨。本文首先从形制入手,说明宋人描绘“雀背负盏”式爵的合理性,再讨论爵出现在某些祭祀画面中的深层原因,进而探寻宋人对先秦祭仪的理解、对仪礼的视觉再现方式以及爵在礼仪和图像中扮演的关键 ...
摘要:秦州米氏墓志铭现藏偃师市张海书法艺术博物馆,出土地应在河北正定。志文言米国故长史稟那天宝初入唐朝贡,获得优厚待遇,滞留不归,后入籍秦州,乃粟特人华化之一重要途径;志文所见贞元初(785)上谷叛乱,实乃建中三年(782)朱滔与田悦、王武俊、李纳等联合发动的“四镇之乱”之余绪;秦州米氏很有先见之明,在上谷叛乱发生之前即由上谷迁往博陵 ...
汉唐丝绸之路研究自20世纪以来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最近几十年随着考古学新一轮的发现,汉唐丝绸之路研究更成为国际性学术研究的热点,但由此产生的汉唐丝绸之路起点究竟在哪里,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笔者认为,汉唐长安作为丝绸之路起点和古代东亚文化中心,有着举世皆知、不可动摇的地位。虽然洛阳、邺城(今河北临漳)、大同、北京以及韩国庆州 ...
三國吳簡研究 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以數量龐大、內容豐富著稱,其中竹簡部分又有相當大的比例屬於吏民簿。2011年,凌文超先生利用採集簡中的壹·圖1、壹·圖2、叁·圖2、叁·圖4等4幅揭剝圖,以及盆號相同的有關散簡,初步復原出兩份鄉級吏民簿,將其分別命名為“嘉禾四年小武陵鄉吏民人名妻子年紀簿”(以下簡稱“小武陵鄉吏民簿Ⅰ”)和“小武陵、南鄉 ...
人类不同族群之间的文明交流与互鉴,是自古以来的常态现象。亚洲率先农业革命、欧洲率先工业革命,农业革命的成果传到了欧洲、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到了世界各地;基督教传入罗马,佛教传入中国,外来宗教在所接受地区会发生变异,产出新果实,这也是常态现象。今天我们谈谈在发生工业革命过程中,在走出中世纪的启蒙时代,中国元素所产生的影响。17世纪中叶到 ...
长于财政与征战的年轻将军在之前讨论屋大维的文章内,笔者提及了不少关于提比略的信息。提比略是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之后的第二任皇帝,是屋大维的养子,是屋大维第三任妻子利薇娅与前夫提比略·克劳迪乌斯·尼禄的儿子。在下文中,笔者将直接称呼他为提比略。提比略出生于公元前42年,也是凯撒被刺杀后的第二年。他的童年一直生活在罗马内战的阴影之下。公 ...
“民族”不仅仅是以血缘、地域关系为基础形成的人类共同体,更为重要的是以文化的共同体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稳定的人类共同体。巨大的文化差异使人们可以区分“我族”和“他族”。民族认同是一种心理活动,在民族认同逐步加深的过程中,族群成员通过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和感受进一步确认了自己的民族身份。因此,可以说文化是民族认同的基础和天然边界,是体 ...
霍巍,1957年生,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四川大学博物馆馆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所长。学术兼职有:香港城市大学客座教授、日本文部省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吉林大学中国边疆考古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客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等 ...
文献与考古材料的整合在之前的访谈中,您提到中国考古学中自身古老而特别的传统。您可否仔细谈谈,这种传统主要的内涵是什么?我们在历史时期考古的实际研究中,又应当如何围绕着这种特征或传统来展开研究呢?霍巍:这种特征和传统主要就是中国文明有别于其他文明的汉字体系,从甲骨文、金文发展到汉代的隶书,再到以后不同的字体。实际上这个源头应该追溯 ...
近日,“云冈学”建设座谈会在山西太原召开,会议采用视频会议与现场座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庆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吕舟,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荣新江等参与座谈会。与会的省内外专家围绕云冈学的学科建设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澎湃新闻节选相关学者发言予以刊发。云冈石窟造像赵瑞民(山西大学文博学院教授):云冈 ...
近日持续不断的暴雨导致水位上涨、一些乡镇被淹、古桥被毁。南方多雨,风雨之间,历代文人墨客往往借其抒发情怀,“风雨归舟”“山雨欲来”等与“雨”有关的景致被描绘得极为生动,“遇雨赶牛返家的牧童”“披簑戴伞撑船的渔民”“冒雨迎风赶路的农夫”等雨中劳役的生活景象也在画家笔下一一再现。近现代画家傅抱石“风雨”题材的作品更被论者形容为“一半 ...
至今已成立三年的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文物保护与修复学院是中国高校首家专业文物修复学院,结合由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主办,文物保护与修复学院副院长季崇建发起并主持的中国文物鉴定与修复高级研修班,季崇建前不久就文物修复方面的话题与澎湃新闻进行了对话。“现在文物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但今天文物收藏界的问题也很多,包括‘国宝帮’的出现,捆绑大专院校 ...
乞丐与流浪艺人等特殊的底层民众,在获得关注并逐步成为绘画图像的主角的过程中,走过了一段不算短暂的旅程。而且他们出现在不同性质的图像之中,反映出多样的意义。图像的出现,显然是因为有对图像的需求。明代以来,乞丐和艺人,出现在周臣、石嵉的“流民图”中、出现在《太平风会图》、仿本《清明上河图》这样的市井图与城市图中,也出现在不同区域的明 ...
基本信息:作者:葛承雍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时间:2020年7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0年7月印次:1ISBN:9787108066756内容简介: 作者20多年来始终坚持从历史学、考古学的角度开展对汉文明与外来文明的互动问题研究。本书是作者多年研究成果的总结,代表中国学术界有关外来文明入华研究的Z高水平,能够与国际学术界交流对话,具有重大学 ...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带着哲学思考的科学问题辗转至今也未被完全解答。抛开这个千古难题,在漫长的岁月里,鸡不仅征服了地球,也征服了人类的餐桌。 鸡有着令人不可思议的祖先——恐龙。目前学术界广泛认为它们起源于兽脚类恐龙。今年年初,《自然》杂志刊登的文章给出了最新证据,一种被命名为“Asteriornis maastrichtensis”(被科学家昵称为w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年:2019-10页数:254定价:97.00元装帧:平装丛书: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至公史论 第一辑ISBN:9787030627063作者简介 刘全波,1984年生,山东阳信人。2007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硕博连读)。同年7月留校任教。现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 ...
内容简介:秦皇岛地区长城沿线所留碑刻科学、真实地记录了长城的修筑背景、工程进度、春秋两防、卫所官军、士卒轮换情况、屯驻官员莅临纪事,边防、关隘、通贡,蒙、汉人民经济贸易往来,边墙内、外的军事战争,明廷的禁边和蒙古的入侵等一系列事件。现存长城石碑部分收集于文博部门,其余散布野外。近年来,随着文物普查工作与长城保护修缮工程的开展,发 ...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带着哲学思考的科学问题辗转至今也未被完全解答。抛开这个千古难题,在漫长的岁月里,鸡不仅征服了地球,也征服了人类的餐桌。鸡有着令人不可思议的祖先——恐龙。目前学术界广泛认为它们起源于兽脚类恐龙。今年年初,《自然》杂志刊登的文章给出了最新证据,一种被命名为“Asteriornis maastrichtensis”(被科学家昵称为wonde ...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毕业季。此时,众多的博士研究生穿上红色的学位服,完成了他们人生中重要的一段旅程。作为他们博士阶段的研究成果汇报——博士论文,也在这段日子通过答辩最终完成。读博期间,是很多学者青年时代最具思维活力和创造性的阶段,其所撰写的博士论文既是他们数年来辛勤和智慧的硕果,也是奠定他们未来研究方向和领域的里程碑。完结沉甸甸的 ...
杨富学《丝路五道全史》出版(附:后记) 作者简介:杨富学 敦煌研究院人文研究部部长兼敦煌文献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陇东学院特聘教授。主要从事西域、敦煌出土回鹘文文献及其相关历史文化的研究,出版有《沙州回鹘及其文献 ...
沿用至今的干支紀年起源於歲陰(太歲)紀年,而歲陰位於哪一辰原本取决於當年歲星(木星)在二十八宿中的位置。因此,傳統上有歲星紀年發展出歲陰(太歲)紀年,歲陰紀年轉化爲干支紀年的說法。這是從干支紀年反推得出的。但歲星和歲名的觀測、記録本是爲了占驗,而非紀年。太初改曆以後,歲陰不再嚴格對應於歲星宿次,形成穩定的連續循環,才能充當長期性 ...
一 叙言敦煌千佛洞古名莫高窟,安西万佛峡古名榆林窟。二者创建之年代既相去不远,壁画之系统亦复同流共贯。三十一年十月至三十二年五月,余居莫高窟凡七阅月,朝夕徘徊于诸窟之间,纵观魏、隋、李唐以及五代、宋、元之名迹。三十二年五月初复往游榆林窟,摩挲残迹,几逾旬日。神游艺苑,心与古会,边塞行役之苦,尘世扰攘之劳,不复关情,平生之乐无逾于 ...
试论波斯艺术莲花纹样变迁的中国因素摘要:莲花纹样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植物纹样之一,并在波斯第一帝国时期得到全面普及。这些莲花图案形态简洁,呈现出高度的风格化。随着十三世纪蒙古西征,中国风格的莲花纹的传入才使波斯艺术中的莲花纹样实现了真正的艺术化,发展成为形态自然、富有生机的装饰图案,并在波斯建筑、细密画、金属器以及纺织品等艺术领域 ...
波斯文化在哪些方面改变了中国?文章转自公众号:世务编者按:宫崎市定的世界史,不是旧世界史,不是如数家珍,分别侃侃而谈欧亚各个文明,而是主张欧亚大陆的各地区很早就有交流往来,各个文明不是独立成长,而是有所互动,在文明成长各阶段有历史时差。在他的世界史观里,欧洲比西亚与东亚晚于进入“中世史”与“近世史”;而西亚在人类历史上长期处于轴 ...
汉唐遗址出土的指环及其出现的背景(奈良文化财研究所 大谷育惠)图六 Bj型指环图七 北朝墓葬出土文物的西方文化因素编者按:原文载于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日本奈良文化财研究所编著:《辽西地区东晋十六国时期都城文化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26-241页。编辑时略有改动,引用请据原文。长按识别二维码即可关注我们文稿审核:沈睿文排版编辑 ...
八年前,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弘扬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体育文化,同时也配合我国申办奥运会的工作,国家体育博物馆的崔乐泉研究员编写了《中国古代体育文物图录》一书,由我担任责任编辑,在中华书局出版。本书正式印行后,受到国内体育文史研究者及文物界的欢迎,曾被《中国文物报》读者投票评为“20世纪最佳文物图录类图书”,也曾被北京奥申委作为纪念品赠送 ...
7月1日,由中国文物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2019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推介活动完成初评。出于疫情常态化防控的考虑,本次初评以函审的方式进行。根据《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推介活动章程》,初评评委推荐出49种图书进入终评。初评评委会由考古、博物馆、文物文献、文保科技文物工作等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为从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推介活动专家库中抽 ...
欲购买请点击下方阅读全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文物保护利用是文物学科和文物事业发展建设的重要课题,是文物保护制度和法规制度建设的基本内容,笔者仅就发挥文物作用和文物利用的建设路径和内容作简要述论。‍ 新中国成立后,对文物保护和发挥文物作用十分重视,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规定。如:1950年7月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后改为国务院,下同)《关于保护古 ...
基本信息:编著:深圳市南山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年5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0年5月印次:1ISBN:9787501066285内容简介: “永远的长安——陕西唐代文物精华展”以唐代长安文明为主题,精选陕西出土的120件(组)唐代代表性文物,其中一级文物16件,包含了陶俑、金银器、玉器、瓷器、三彩器、铜镜和佛教造像等,从多个 ...
————————————————————————————————全文阅读苏秉琦晚年考古学研究探索的启示(作者:朱乃诚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文刊于《文物春秋》2020年第2期)
特别策划高勒毛都2号墓地发掘记M189 及陪葬墓航拍全景 2017 年 6 月,河南省文物代表团对中蒙联合考古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并签订了正式合作协议,高勒毛都 2 号墓地的宏大规模和前期出土文物展现出的丰富文化内涵都让中方领导和学者对即将开展的联合考古十分期待。 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准备工作,河南省赴蒙古国联合考古队伍整装完毕。由于这是河 ...
中蒙考古合作历时已久,两国在文化领域互补性强,文化交流也逐步走深走实。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和蒙古国乌兰巴托大学考古学系组成的中蒙联合考古队负责的“蒙古国后杭爱省高勒毛都2号墓地”入选由美国考古杂志《Archaeology》评选出的2019年度世界十大考古发现,这也是中国考古学者参与的国外考古项目首次入选。 高勒 ...
【作者简介】 古方,北京玉学玉文化研究中心。【摘要】良渚文化玉器中,有一种玉器的玉质细腻纯净,透明度较高,颜色为黄绿和深浅不一的绿色,这类玉料的外观与江浙一带所产玉料截然不同,而与辽东半岛岫岩所产软玉极为相似。因此,良渚玉器部分玉料可能来源于辽东半岛。岫岩软玉的传输路线,是从辽东半岛南部沿海出发,渡过渤海海峡到达胶东半岛,再向西南入山东 ...
佛造像,图文无关。也谈佛教造像的”长安模式”文 |韦正 马铭悦 作者简介: 韦正(1968- ),男,江苏省淮安市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汉唐考古研究。 马铭悦(1995- ),女,山东省枣庄市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汉唐考古研究。 内容摘要:学界对于“长安模式”的内涵历来有着不同解读。本文主 ...
岁次庚子,时序仲夏。张忠培先生辞世整三周年,值此缅怀张先生之际,结集张先生自2013年以来的讲座、谈话、发言等内容的《中国考古学:永远在路上》出版,体例、风格一如《中国考古学:走出自己的路、说出自己的话、尽到自己的心》,堪称姊妹篇。本书的面世,是张先生一生矢志中国考古学、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及故宫博物院学术建设的再次见证,也使我 ...
1997年,印尼的印坦海域打捞出一艘920-960年间从广州贸易归来的东南亚籍商船,称为“印坦沉船”。 远在新石器时代,沿海先民就开始用简单的航海工具,不断地开辟着海上航路。秦汉时期,南海海上丝绸之路初步形成,与陆上丝绸之路遥相呼应,大大地拓展了我们的地理空间视野,古称番禺的广州,背靠越秀山-白云山,扼珠江出海口,是南海海上丝绸之路的发 ...
基本信息:编著: 良渚博物院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年6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0年6月印次:1ISBN:9787030653161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张光直和俞伟超先生关于良渚文化及相关问题的研究论文和重要讲话13篇。三位考古学家分别从区域考古、玉琮与宗教祭祀方面,以及文化衰变原因探讨的角度,对良渚文化及环太湖地区考古工 ...
全文阅读辽宁北票喇嘛洞墓地出土的马具(作者:王宇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 潘玲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教授; 万欣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原文刊于《北方文物》2020年第2期)
内容提要:大概在今天仍有许多人持充足的理由相信:西方文明与世界其他地区诸文明迥然不同,是由古希腊、罗马文明经由中世纪的基督教文明而到近代的工业文明独立发展演变而成的;甚至有人把工业革命后的欧洲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制度等常常被直接归结为古希腊、罗马文明"固有本质"的衍化。其实在古代,这种观点就遭到人们的反对。20世纪2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