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显示子项
国家 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 土库曼斯坦 塔吉克斯坦
中国历史时代
考古学 考古报告 考古研究 科技考古 墓志碑帖 文物图录 石窟石刻
历史研究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文献研究
文物与博物馆 可移动文物 文物展陈 简牍研究 壁画
遗产管理 保护工程 遗产研究 世界遗产研究
考古时期 青铜时代 铁器时代
资料类型 期刊 集刊 系列文献 论文集 内部资料 书评 书摘与序跋
民族与宗教

• 敦煌的佛教与社会

摘要:22卷本《敦煌讲座书系》是甘肃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一套大型丛书,此丛书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本书简介】本书作为第一部通论敦煌佛教与社会的专著,在参考以往重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研究,重点对敦煌佛教的概况、敦煌的僧团与寺院、敦煌僧尼的社会生活、敦煌石窟与社会、敦煌寺院的依附人口、归义军政权与佛教的关系等问题做了概括性介绍和解说。本书是对敦煌佛教与社会关系的第一次系统总结, ...

• 于阗与敦煌

摘要:22卷本《敦煌讲座书系》是甘肃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一套大型丛书,此丛书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本书简介+作者推荐】2007年第一次来到敦煌,这个给人印象特别神秘的地方,比一般城市安静得让人平静和安宁;第一次走进莫高窟,着实被它的宏伟而震撼,但是那时并没有多少想要与它亲近的想法。因为它的神秘,让一般人敬而远之;因为它的博大,让普通人望而却步。总之,晦涩和高深,是我对敦煌的理解。正因如此 ...

• 《榆林窟艺术》出版

敦煌研究院编、樊锦诗主编的《榆林窟艺术》于2014年7月由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此书是“丝绸之路与敦煌文化丛书”之一,此书的出版也是庆贺敦煌研究院成立七十周年的纪念,是敦煌石窟艺术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榆林窟艺术》分为七章,主要介绍了榆林窟的石窟造像艺术。第一章为榆林窟艺术的概观,对榆林窟的历史地理背景进行阐述,对榆林窟壁画内容及艺术价值进行整体论述。第二至五章分时期对榆林窟的石窟艺术进行介绍和论述。榆 ...

• 《榆林窟》出版

《榆林窟》于2014年7月由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敦煌研究院编、樊锦诗主编。本书是榆林窟石窟艺术的画册,为纪念敦煌研究院成立七十周年而出版。《榆林窟》首先将榆林窟全景及崖面的历史变迁进行了展示,其后的“榆林窟艺术概观”,则对榆林窟的历史背景、艺术内容、文化艺术价值进行了论述。本书以精美的图片150多幅,按照洞窟的时间顺序,对榆林窟主要洞窟的壁画、塑像内容进行了展示;每幅图片附有文字说明,对榆林窟重要、典型的 ...

• 敦煌的博物学世界

摘要:22卷本《敦煌讲座书系》是甘肃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一套大型丛书,此丛书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内容简介】百年敦煌学已经积累了十分深厚的学术成果,如何继续推陈出新,是摆在每个敦煌学人面前的难题。余欣教授新著《敦煌的博物学世界》便是试图回应这一难题的有益尝试。作者在《前言》中写道,本书写作的出发点是 “中国传统学问的根基和精髓在于博物学。正是敦厚而鲜活的博物学传统,给中国文化注入了性 ...

• 《专家讲敦煌》出版

敦煌研究院编、樊锦诗主编的《专家讲敦煌》,由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于2014年7月出版。作为“敦煌文化与丝绸之路丛书”之一,此书是2011年深圳关山月美术馆“博蕴华光——敦煌艺术展”中敦煌学专家所作的敦煌艺术系列专题讲座的辑录,敦煌学专家对敦煌的历史、文化、艺术进行了通俗易懂的讲解。2011年7月20日—10月9日,深圳关山月美术馆和敦煌研究院共同举办了“博蕴华光——敦煌艺术展”大型艺术展览,为配合展览,邀请我国知 ...

• 敦煌占卜文献与社会生活

摘要:22卷本《敦煌讲座书系》是甘肃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一套大型丛书,此丛书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内容简介】占卜文献是近年来敦煌研究者关注较多的一个方面,海内外学者就此陆续发表了不少的成果,这些成果中,针对专门领域或某一特定类别的多,全面系统的讨论少。本书就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全部敦煌占卜文献为对象,对有关问题进行论说。首先,是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敦煌占卜文献进行进 ...

• 文明的穿越——世界四大博物馆巡礼

赵声良先生编著的《文明的穿越——世界四大博物馆巡礼》于2014年6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十多年来,作者多次到法国、英国、美国等国家参观访问。此书是作者在游历了世界四大博物馆后所撰写的艺术鉴赏读本。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英国博物馆、俄罗斯圣彼得堡艾米尔塔什博物馆、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并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四大博物馆收藏了数量庞大、具有代表性的世界各主要文明体系的艺术杰作。依据这四大博物馆就可以梳理出一 ...

• 敦煌佛教文学

摘要:22卷本《敦煌讲座书系》是甘肃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一套大型丛书,此丛书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内容简介】本书主要介绍敦煌佛教文学的类别和文献、形式与风格、主题与形象,探究敦煌佛教文学与敦煌佛教的发展的关系,敦煌佛教文学与语言、文字、壁画等方面研究的关系。【作者简介】郑阿财,1951年生,1982年获文学博士。1978年起先后任教于中国文化大学、中兴大学、中正大学、日本国际佛教大学院大学客座教 ...

• 第一套敦煌艺术分类图录《敦煌艺术画库》

《敦煌艺术画库4——榆林窟》《敦煌艺术画库》是敦煌文物研究所于上世纪50年代末出版的一套丛书,共13册,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7—1959年出版。这套丛书是敦煌文物研究所第一套多卷本分类图录,分敦煌建筑(1,孙儒僩,因作者1957年打成右派,未出版,这套丛书实际上出版12册)、敦煌彩塑(2,孙纪元,1958年)、敦煌图案(3,欧阳琳,1957年)、榆林窟(4,段文杰,1957年)、北魏(5,李承仙,1958年,实际上分北魏、西魏)、隋 ...

• 敦煌佛典的流通与改造

摘要:22卷本《敦煌讲座书系》是甘肃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一套大型丛书,此丛书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本书简介】众所周知,敦煌藏经洞发现的敦煌文书,卷帙浩繁,内容大多与佛教相关,而且绝大多数是从未经过任何史学家整理、订正、甚至篡改过的原始材料。这样的好处是,我们可以根据当时遗留下来的材料,来判断历史事件发生的真实情况,来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卷帙浩繁且经过校勘的古代写本,为校正佛典提供了早 ...

• 敦煌三夷教与中古社会

摘要:22卷本《敦煌讲座书系》是甘肃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一套大型丛书,此丛书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本书简介】三夷教是汉籍对中古时期曾流行于我国的祆教(又称火祆教、拜火教,是琐罗亚斯德教的变种)、摩尼教(宋以后渐称明教)、景教(即基督教聂斯脱利派)等三种外来宗教的总称。这三种宗教均起源于西亚地区,在中古时期经由中亚、 ...

• 敦煌道经与中古道教

摘要:22卷本《敦煌讲座书系》是甘肃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一套大型丛书,此丛书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本书简介】本书介绍主要的敦煌道经写本,在概述其学术价值外,重点通过对这些道经内容的分析,追寻与之相关的道教史背景。与现有道教史论述不同的是,本书根据敦煌道经的具体内容和情况,提出了一系列中古道教史上的新命题和新看法。希望这些新问题能深化或推进敦煌道经研究的新阶段,丰富和拓宽中古道教史研究 ...

• 金塔居延遗址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

作为“居延遗址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的学术成果,《金塔居延遗址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由甘肃教育出版社于2014年12月出版。全书收录会议论文103篇,分“先秦秦汉简牍与历史文化研究”、“居延遗址与长城烽燧防御研究”、“金塔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利用研究”、“河西史地文化与丝绸之路研究”、“敦煌学与墓志写本文献研究”五个部分,共计 ...

• 《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1—11卷)出版

资料图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阶段性成果、全国古籍整理规划小组资助成果《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1—11卷),最近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所谓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指的是英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全部敦煌汉文佛教典籍以外的文献。英国国家图书馆是敦煌文献的主要收藏地点之一,此外的重要收藏点还有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俄罗斯联邦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和中国国家图书馆等。英国国家 ...

• 国内第一套多卷本敦煌艺术图录 ——《敦煌艺术画库》简介

《敦煌艺术画库》是敦煌文物研究所在20世纪50年代末集全所主要业务人员撰写的一套丛书,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7—1959年出版。这套丛书是敦煌文物研究所第一套多卷本分类图录,原计划出版13册,实际出版12册。各册名称、作者、出版时间分别是:《敦煌建筑》,孙儒僩,因作者1957年被打成右派,未出版;《敦煌采塑》,孙纪元,1958年7月;《敦煌图案》,欧阳琳,1957年10月;《榆林窟》,段文杰,1957年10月;《敦煌壁画·魏》,李 ...

• 《敦煌石窟艺术简史》出版

赵声良先生著《敦煌石窟艺术简史》由中国青年出版社于2015年8月出版。敦煌石窟是集建筑、雕塑、壁画于一体的综合艺术。从4世纪到14世纪,延续千余年之久的敦煌石窟常建常新,创造出了与印度佛教艺术和佛教理论不同,具有中国民族精神的佛教艺术和佛教思想。全书按照历史发展的轨迹,将敦煌石窟艺术分为十六国北朝、隋代、唐代前期、唐代后期、五代宋西夏元等五个时期,对敦煌石窟不同时期的艺术特征,从洞窟形制、彩塑艺术、壁画艺 ...

• 《敦煌佛教感通画研究》出版

张小刚著《敦煌佛教感通画研究》由甘肃教育出版社于2015年8月出版。这是一部关于佛教传播过程中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佛教圣迹、灵异感应事迹以及各种瑞像图即敦煌佛教感通画研究的专著。全书文字约40万字,图片300余篇,主要分为上、中、下三篇。引言部分对佛教感通画进行了概念上的界定,并对其研究史进行了简要概述。上篇为图像考证,包括第一章至第三章,按照图像来源的地域划分和类别,对敦煌佛教感通画中天竺、西域、汉地等地 ...

• 傅璇琮:新见迭出的《敦煌文学总论》

《敦煌文学总论》-伏俊琏著-甘肃教育出版社2013年12月出版1900年敦煌石室出土了六万余件中古时代的写卷,由此形成了一门世界性学问“敦煌学”。敦煌文学是敦煌学中最早开展的学科。1908年底,罗振玉《敦煌石室书目及发现之原始》开始了敦煌文献(包括文学作品)的著录和介绍。次年,王仁俊《敦煌石室真迹录》刊布敦煌文献30余篇,这是第一部敦煌文献的资料集,其中有数篇文学作品。王国维《敦煌发见唐朝之通俗诗与通俗小说》(1920 ...

• 《敦煌文化(普及本)》出版

胡同庆先生著《敦煌文化(普及本)》,由甘肃文化出版社于2016年1月出版。敦煌文化与敦煌艺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敦煌艺术主要限于敦煌石窟艺术,而敦煌文化内容丰富,不仅包含了敦煌石窟,而且包括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大量文物,以及敦煌地区遗留下来的其他古代人文遗迹和遗物等,也包括敦煌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敦煌曲子戏、剪纸、民歌、谚语、庙会、社火等。它们共同反映了古代敦煌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宗 ...

• 《敦煌研究》2017年第4期(总第164期)

【石窟考古与艺术】四川安岳上大佛摩崖造像调查简报…………………………………………四川大学考古学系 四川大学考古学实验教学中心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 安岳县文物局(1)四川安岳舍身岩摩崖造像调查报告………………………………………四川大学考古学系 四川大学考古学实验教学中心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 安岳县文物局(14)云冈石窟第11—13窟图像构成分析… ...

• 吐蕃统治时期敦煌密教研究

赵晓星著《吐蕃统治时期敦煌密教研究》一书,于2017年3月由甘肃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全书分为上下两篇,共二十四章,62万字。上篇为“综合研究”,整理了与吐蕃统治时期敦煌密教有关的大量文献与图像资料,对汉藏文献和图像进行了初步的分类与比对,讨论了吐蕃时期敦煌密教的特点与发展阶段,总结了中唐密教在整个敦煌密教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下篇为“ ...

• 考古学视野中的早期历史叙述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罗泰教授是中国考古学界极为熟悉的朋友,当年在哈佛师从张光直先生。这些年来,罗泰经常来中国考古讲学,还积极参与公众讨论,但他本人的研究很少被国内引介。《宗子维城》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本,主要从考古材料研究周代社会,出版后曾获得美国考古学会年度最佳图书。  中国的考古资源十分丰富,科学考古却是自上世纪20年代才开始,至今不过百年。中国考古进展迅速,成果不断。近年来,随着大规模基础建设 ...

• 青海省彩陶文物保护修复报告

基本信息:编著: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6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7年6月印次:1ISBN:9787030528919内容简介:  本书为青海省内彩陶文物类的保护修复总结报告,青海省彩陶类文物众多,尤其以史前彩陶绚丽多彩。但考古发掘出土器物及其他各类型彩陶文物历经时间的磨砺,都不同程度出现了一些病害。本书既是对彩陶类文物的保护修复的报告。目录第一章 前言 1 1.1 青海地理环境 ...

• 中国文物常识

基本信息:作者:沈从文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8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7年8月印次:1ISBN:9787568240802内容简介:  沈从文以文学家的姿态去梳理文物相关的常识,从欣赏的角度讲述各种文物,行文严谨而生动,内容丰富而系统,填补了我国文化史上的一项空白。沈从文先生所做关于中国文物的研究,虽然是根据工作需求和工作内容,或论及其来源,或深究其工艺,或拓展其发展及应用,或针对某一案例进行分析讲 ...

• 中国古代壁画艺术与数字化应用研究——以四川地区佛寺壁画为例

基本信息:作者:李雅梅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5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7年5月印次:1ISBN:9787040470666内容简介:  李雅梅著的《中国古代壁画艺术与数字化应用研究--以四川地区佛寺壁画为例》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1.艺术研究。西南地区古代佛寺壁画艺术具有独特的人文风貌和地域特色,本书以四川地区的新津观音寺壁画、蓬溪宝梵寺壁画、广元剑阁觉苑寺壁画为研究的切入点,展开了造型色彩、画面构筑、制作技 ...

• 雕刻时光:陕西古代石刻/考古陕西

基本信息:编著:田有前主编:赵荣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12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6年12月印次:1ISBN:9787224118551内容简介:  《雕刻时光:陕西古代石刻/考古陕西》以陕西地区的石刻艺术为代表,用较多的文字和图版,总结分析了我国古代石刻艺术的不同风格,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我省石刻艺术品类及其艺术特征,脉络清晰,图文并俱,为深入地了解西安碑林及陕西各地石刻提供了方便,对于文史工作者、美术研究者 ...

• 万古丹青:陕西古代壁画/考古陕西

基本信息:编著:李明 胡春勃主编:赵荣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12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6年12月印次:1ISBN:9787224118575内容简介:  壁画艺术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历史中一支绚丽的奇葩。20世60年代以来,一般认为出土于陕西省成阳市窑店村的秦“驷马图”是考古所见古代壁画之始。《万古丹青:陕西古代壁画/考古陕西》收录了陕西境内35处寺院、道观、石窟、庙宇等古建筑现存宋元以来壁画280余幅,填补了地 ...

• 汉代车马形像研究--以御礼为中心

基本信息:作者:练春海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7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7年7月印次:1ISBN:9787549587742内容简介:  练春海著的这本《汉代车马形像研究--以御礼为中心》以汉代车马的视觉形像遗存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地讨论了汉代车马装饰、使用以及仪仗等方面的礼仪。通过汉代御礼发展的三个阶段和两个层次,作者不仅全面地梳理了有关车马礼仪的图像、实物、文献,还从宏观上揭示了御礼在汉代发展的内在 ...

• 明景泰刻本《云南图经志书》

明代修志的数量和规模十分庞大,除了传统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如浙江、江苏、山东等省修志较多以外,一些边远省份也都纂修了方志。明代方志的纂修体例日渐统一完备,方志内容丰富多彩,取材日益广泛,修志成就超越前朝,为今人研究有明一代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风俗民情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明代也成为我国传统地理志获得巨大发展的重要时期。明代修成的志书蔚为可观,有学者统计约为3470种,但散佚较多,流传至今的仅有1000余种。 ...

• 良渚遗址申遗提交预审 良渚考古进入全考古时代

2017年是良渚古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关键性的一年。据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有关负责人透露,9月份,良渚遗址申遗工作将正式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行预审。复旦大学文博系教授高蒙河认为,近年来,学界对考古学的定义已经发生了一些改变,原来唯发现和研究为上的考古学,近几十年来又延展出了保护和利用等全新领域。而反观良渚考古八十年来,从初期只是发现和研究,发展到而今的边发现、边研究、边保护、边利用、边

• 长篇小说《敦煌道士》出版发行 以敦煌藏经洞文物流失为题材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中国甘肃网8月22日讯据甘肃日报报道 (记者 李满福 实习生 姜斯佳) 一部以敦煌藏经洞文物流失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敦煌道士》,日前由读者集团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   上世纪初,敦煌莫高窟道士王圆箓发现了藏经洞,一个世界级的文化艺术圣殿从此展现在世人面前。长篇小说《敦煌道士》以藏经洞发现者王圆箓为主角,对这一敦煌史上的重要人物进行细致描写和艺术刻画,围绕藏经洞文物的去留、存毁,展现了 ...

• 现代西方学术视野中的中国西南边疆史

书讯|现代西方学术视野中的中国西南边疆史陆韧,女,历史学博士,云南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历史地理学博士生导师。2001年—2002年期间为美国哈佛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高级访问学者。长期从事中国西南历史人文地理、西南边疆史地研究,在云南对外交通史、云南移民史和西南边疆历史政治地理等领域多有建树。已出版《云南对外交通史》、《高原通途——云南民族交通》、《变迁与交融——明代云南汉族移民研究》、《元明清西南边疆特殊 ...

• 美国人看丝绸之路_丝绸之路:追溯中华文明史上的辉煌篇章

作者:(美国)比尔·波特  翻译:马宏伟、吕长清  出版:四川文艺出版社  时间:2017年7月  定价:49.8元  本书从旅行与文学的双重视角,构建了一位美国作家笔下的丝绸之路盛景。  □陈华文  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中华文明海纳百川、开放包容。进入近代以来,中国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侵略下,中国传统社会逐渐走向没落。于是,有一些中外学者就认为,由于地理的原因,中华文明总体上讲是一个封闭、保守的系统 ...

• 书单 | 从传教士到探险家——外国人的中国漫游记

钱成熙来源:澎湃新闻马可波罗那部真假掺半但举世知名的中国游记,开启了西人撰写中国行纪的先河。尤其是大航海时代以来,从早期以利玛窦为代表的传教士,到20世纪前半叶以斯文·赫定为代表的探险家,都得以借助更便利的交通手段,亲身经历对他们来说神秘莫测的东方大国。随着时代变迁,他们的旅行也愈加深入,从最初的几个开放口岸,到东南的城市乡村,再到北方的平原和京畿之地,乃至连当时的中国人都了解不多的西南边陲和西北大 ...

• 汉画像胡人图像研究

基本信息:编著:朱浒 著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时间:2017年7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7年7月印次:1ISBN:9787108058195内容简介:  随着张骞为汉帝国打开通向西方的大门,在数百年间,胡人通过丝绸之路往返华夏与故土,持续为中国人带来了新奇的外来风物,成为我们与世界沟通的桥梁。这些外来族群的生活状态及其影响,集中反映在汉代生活百科全书——汉画像石中。本书虽以汉画像中的胡人图像志为研究重心,但触及 ...

• 有容乃大:两汉魏晋南北朝

基本信息:编著:河南博物院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6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7年6月印次:1ISBN:9787030519238内容简介:  本书以河南出土的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各类文物为主体,从不同时期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科学技术及宗教等方面,表现这一历史时期的都城文化、丧葬习俗、庄园经济、农业生产、冶铁技术等较全面地印证了这一时期中华民族文明的进城。目录概述第一章博大精深——两汉时期的中原 第一节刘邦斩蛇 ...

• 福建沿海水下考古调查报告(1989~2010)

基本信息:作者: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中国国家博物馆 福建博物院 福州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6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7年6月印次:1ISBN:9787501049134内容简介:  《福建沿海水下考古调查报告(1989-2010)》中提到的各水下文化遗存命名主要分为两类:第1类,保存有沉船残骸,或由于工作时间关系,虽暂未 ...

• 佛教艺术模式与样式

基本信息:作者:罗宏才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3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7年3月印次:1ISBN:9787567126473内容简介:  罗宏才主编的《佛教艺术模式与样式》系中国首部集纳资深专家学者系统对佛教艺术模式、样式进行深度研究获得重要成果的学术著作。不同于以往一人、一家或局部、片面的研究模式。参加本书编撰的所有学者均来自对应佛教艺术模式生成、表现区域的相关高校、博物馆、美术馆与研究机构,既具备对应 ...

• 边疆考古研究(第20辑)

基本信息:编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边疆考古与中国文化认同协同创新中心 编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12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6年12月印次:1ISBN:9787030511232内容简介: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编辑的学术集刊。本辑收录考古调查发掘报告、研究论文等27 ...

• 青龙寺与西明寺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基本信息: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编著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12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5年12月印次:1ISBN:9787501044528内容简介:  青龙寺和西明寺,作为唐长安都城佛寺,分别为密教祖庭、皇家寺院,其规模宏大,建制规整别致,形制布局均有所依据,可作为当时佛寺的典型代表来研究。两处佛寺遗址经过了 ...

• 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浓缩的世界史

基本信息:作者:上海博物馆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6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7年6月印次:1ISBN:9787547915134内容简介:  上海博物馆著的这本《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浓缩的世界史》选出100件重要展品,向人们全面生动地再现了人类和整个世界的发展轨迹。除了展现人类出类拔萃的工艺和艺术才能以及呈现美丽精致的物品本身之外,展览中更突出那些看似最微不足道、实际却在讲述非凡故事的展品。比方说一枚小小的石质 ...

• 中国秦始皇兵马俑文物展

基本信息:作者:陕西省文物局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出版社: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4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7年4月印次:1ISBN:9787560440309内容简介:  《中国秦始皇兵马俑文物展》是对在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中国秦始皇兵马俑文物展”的平面记录。书的内容分为秦始皇与秦王朝、“地下王国”——秦始皇陵、“神秘军团”——兵马俑、世 ...

• 北魏平城考古研究——公元五世纪中国都城的演变

基本信息:作者:王银田 等 著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17年7月ISBN号:9787030525352开本:16开页数:324版次:1作者简介:  王银田,1957年生,山西大同市人,1982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曾先后就职于大同市博物馆、山西大学考古系,现任暨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暨南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魏晋南北朝考古、辽金考古以及博物馆学的教学与研究。编著有《大同南郊北魏墓群》等著作,在 ...

• 《蜀道与三国历史考论》序言

马 强,男,陕西汉中人,历史学博士,西南大学西南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出土文献与历史地理、中国地理学史及其中国西南历史地理等。地处秦岭、大巴山之间的汉中乃我国闻名遐迩的历史名城名地。历史上汉中曾有众多的政治、军事、文化人物在这里留下文治武功,也曾因历史的风云际会发生过诸多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事件而使入载史册,这使得凡治中国史的中外学者都对汉中这一地名并不陌生,每每对汉中称赞有加。褒 ...

• 中国摩尼教研究论著总目

摩尼教是波斯人摩尼(Mani)于公元3世纪创立的宗教,它的主要教义是明暗二宗和前、中、后三际论。作为一种“世界宗教”,它曾西传罗马和北非,东传中亚和中国。尤其是在8世纪传入回鹘后被奉为国教,对古代回鹘历史文化曾产生深刻影响。9世纪中叶回鹘汗国灭亡及随后的会昌灭法后,使摩尼教受到双重打击,在中原地区销声匿迹,摩尼僧呼禄法师潜入东南沿海地区继续传教,影响及于福建、浙江等地,成为民间秘密宗教,在五代宋元时期, ...

• “世界屋脊”与“中央之国”-穿越帕米尔高原:帕米尔及其附近地区历史、地理、民族英文参考资料汇编

一 一八三八年二月十九日下午,经过艰难的长途跋涉之后,在印度海军中服役的英国人约翰·伍德(John Wood)中尉终于到达位于帕米尔高原腹地的萨雷库里湖(Sir-i-kol),他认为,他已经达到了此行的目的—寻找奥克瑟斯河(Oxus)的源头。在三年后出版的探险记里,伍德称当地人把这片区域叫作Bam-i-Duniah,意谓Roof of the world。这就是“世界屋脊”这一概念的由来。 奥克瑟斯河就是阿姆河(Amu Darya),中国古称乌浒水或妫水,汉 ...

• 日本学者看明清王朝:上田信《海与帝国》“导读”

过去几年,若要我推荐一本给一般读者看的明清史著作,我一定会说卜正民的《维梅尔的帽子》,但现在,随着上田信《海与帝国:明清时代》这书在台湾商务印书馆的出版,我终于有了新的推荐名单。要理解《海与帝国》的特色,我们首先要认识日本讲谈社“中国的历史”这套丛书的制作动机。这套出版于二〇〇四年至二〇〇五年,是为了庆祝讲谈社创立一百周年而制作,至今已相隔十二年。其实,类似的丛书,讲谈社此前已经出版过数次,在一九 ...

• “西域探险之父”与他在亚洲的狗

《我在亚洲的狗》,让我想起很多往事,也勾起我对斯文·赫定的怀念。喜爱探险,参透生死,偶像崇拜一直离我很远。有趣的是,在探险史中徜徉,看到无数愁肠百结的故事,惊讶一次次历史性的发现,感受坚定的毅力,体察刚健的人格,终于被一个人迷住,此人就是斯文·赫定。从《我的探险生涯》、《游移的湖》,到《丝绸之路》、《亚洲腹地探险八年》,我几乎读遍了斯文·赫定著作的中译本,并与杨镰一道往新疆探寻斯文·赫定建功立业的 ...

• 《流域历史地理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序

王尚义先生所著的 《流域历史地理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为历史地理学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是值得历史地理学者重视的方面。通过作者在这方面的实践,提出了有关这个领域的理论,并非一般的泛泛之谈。所以此书是一本有价值的作品,是值得向历史地理学界推荐的。作者在全书开始就提出了关于创建 “历史流域学”的构想,并且统计了近20年以来有关流域问题的论著,指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29年中,公开发表的这类论文达13000 ...

• 帕拉格·康纳 著《超级版图》-中国的"一带一路"为何完胜美国"亚洲再平衡"?

  帕拉格·康纳,新美国基金会资深研究员、混合现实研究所所长,风靡TED的主讲人。       中国的"一带一路"堪称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洲际基础设施投资倡议。它被美中政策基金会主席、前美国驻沙特阿拉伯大使沙·W·小弗里曼称为一项完胜美国"亚洲再平衡"的国家战略。       全球战略家帕拉格·康纳在其新书《超级版图》中不仅回答了,为何"一带一路"完胜"亚洲再平衡",他还告诉我们,中国的"一带一路 . ...

• 夏鼐文集

基本信息:作者:夏鼐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5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7年5月印次:1ISBN:9787509787083内容简介:  《夏鼐文集》共五册,是全面反映夏鼐先生毕生学术研究成果的一套集子,收录了夏鼐先生各个时期的文章共213篇200万余字,文章来源于夏鼐先生发表于各时期的文章、课堂讲义及其家属提供的自存手稿,其中部分文章是首 ...

• 《华烛帐前明:从文物看古人的生活与战争》序言

  近十几年来,考古文物的发掘与研究,提供了大量实物材料,扩充了历史研究的版图,也拓展了人们的历史文化视野,让我们对人类过去的生活有了更清楚的认识。王国维在将近一个世纪前提出的历史研究新方向,要结合地下文物与历史文献,过去是以夏商周三代为研究重点的。大约一个世纪过后,春秋战国以降的考古发现往往更令人惊叹,如秦始皇陵兵马俑坑、马王堆汉墓、满城汉墓、南越王墓、北魏司马金龙墓、唐李贤墓、法门寺地宫、赤峰 ...

• 《看见美好:文物与人物》自序

  人民美术出版社的朋友一再督促我把此前的杂文找一下,结个小集子。其实我在论文之外的写作并不多,这次所收勉强凑了这些长长短短的、杂七杂八的文字,共20篇,虽然不是谨严平正的论文,但大致不出我的专业范围。  我年少时沉迷于画画,读书不够,也没有做过作家梦。后来画没有学成,学了考古。考古学的训练讲求章法规矩,所以我未能在辞章上用工夫。大学毕业后,我枯坐于门庭冷落的博物馆,除应付各种杂务,也胡乱翻书,偶然 ...

• 奉使辽金行程录(增订本)(欧亚备要)

奉使辽金行程录(增订本)(欧亚备要)  SHAPE  \* MERGEFORMAT 赵永春 辑注 内容简介:本书是赵永春教授关于宋辽、宋金官方出使往来的“语录”和“行程录”等原始记录文献的辑注。五代两宋时期,每逢正旦、辽金皇帝生辰,都要遣使祝贺;宋朝皇帝死亡,要遣使辽金告哀;还要遣使将死去皇帝的部分遗留物馈赠辽金;辽金皇帝死亡,要遣使吊祭;新皇帝即位,要遣使告诉辽金;辽金新皇帝即位,要遣使祝贺;临时有事需要 ...

• 西嶋定生的秦汉史:始皇帝、孔夫子与东亚世界

随读随写罗不特战后日本的中国史权威西嶋定生写给普通读者的秦汉史——《秦汉帝国:中国古代帝国之兴亡》,是一部别具特色的深入浅出之作。最初,这部书作为讲谈社《中国历史》第二卷于1974年出版,后被列入讲谈社学术文库系列于1997年再版。1983年黄耀能将此书译成中文,由台湾的文史哲出版社出版,书名为《白话秦汉史》。初版印行四十余年后,社科文献出版社将此书引进大陆,由顾姗姗担任翻译,晚是晚了一点,好在大家手笔魅力犹 ...

• 中国文化线路遗产

《中国文化线路遗产》,作者丁援、宋奕,由东方出版中心 于2016年1月出版。这部系统介绍中国文化线路及其文化遗产的图文书,将中国重要的十条文化线路分别按照“线路概况”、“历史演变”、“线路分布”、“文化遗产”、“线路价值”这几个版块加以分类。这些线路连接着中国的政治、经济、商贸、建筑、艺术等。文化线路遗产往往首尾相连千百里,形成历史千 ...

• 重磅推荐丨《“一带一路”读本》外文版陆续亮相 俄文版在莫斯科展出

浙江大学出版社民族史 7月3日,在主席访俄期间,《“一带一路”读本》俄文版在尚斯博库中国文化周暨中国主题图书展上首发亮相。此次,共有492种俄文版中国主题图书,与5000多种中文版中国主题图书和中国文化类图书面向读者同时展出。《“一带一路”读本》俄文版图书在尚斯博库书店展示 作为集出版发行于一体的文化机构,尚斯博库书店每年用俄语和苏联国家不同语言翻译出版100种以上的中国主题图书、中国文学作品、少儿读物等 ...

• 柏林·上海——古代埃及与早期中国文明

基本信息:编者:上海博物馆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4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7年4月印次:1ISBN:9787547911365内容简介:  《古代埃及与早期中国文明》聚焦于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2世纪这段时期,将首次实现中埃两大辉煌古文明的主题式比照。在文字、统治、信仰、生活和葬仪这五大主题的框架下,读者可以结合本书内360余件/组来自上海博物馆、柏林埃及博物馆和徐州博物馆的馆藏珍品开展比较式的研究。其中,公元 ...

• 关于“一带一路”的100本书(必备书单)

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我们的先辈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书写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中国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千年“鎏金铜蚕”,在印度尼西亚发现的千年沉船“黑石号”等,见证了这段历史。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 ...

• 中亚美术研究书目:国外研究文献

中亚美术研究书目:国外研究文献(尚未译成中文) 1、艺术史  《阿富汗斯坦的艺术》,普加琴科娃著,1963年。  《乌兹别克斯坦的艺术史》,普加琴科娃、列穆佩著,1965年。  《土库曼斯坦之艺术》,普加琴科娃著,1967年。  《土库曼艺术史概论》,普加琴科娃、耶里科维奇著,阿什哈巴德,1954年。   Очерки истории искусства  《古代至19世纪中叶乌兹别克斯坦的艺术史》,普加琴科娃、列穆佩 ...

• 大月氏:寻找中亚谜一样的民族

民族史 民族史大月氏:寻找中亚谜一样的民族小谷仲男(作者)王仲涛(译者)商务印书馆; 第1版 (2017年3月1日) 《大月氏:寻找中亚谜一样的民族》一书是小谷仲男先生研究月氏民族的一本专著。本书作者在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推论出月氏和贵霜王朝都是以阿姆河流域为根据地的同一游牧民族集团。他们中的一部分在纪元前3、4 世纪作为骑马游牧民族进入中国西北 ...

• 推荐丨伊斯兰文明的中国之旅丛书:月光下的微笑

民族史 民族史伊斯兰文明的中国之旅丛书:月光下的微笑今日话题“中国行走记者”唐荣尧深度探寻中国穆斯林的精神世界。《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凤凰周刊》杂志社主编师永刚、著名作家沈浩波、《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李栓科联袂推荐一部史诗般的纸上文化纪录片。 唐荣尧先生将记者的敏锐和务实、学者的严谨、文学家的诗意三者结合,采用人类学调查的方式和历史文化散文的笔法,追寻千年间伊斯兰文明落地中国之路,深 ...

• 杭侃:《云冈石窟的营造工程》推荐

  真容巨壮、气势雄浑的云冈石窟,在中国佛教艺术发展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宿白先生在论述云冈石窟的重要性时说:“云冈石窟是新疆以东最早出现的大型石窟群,又是当时统治北中国的北魏皇室集中全国技艺和人力、物力所兴造……它所创造和不断发展的新模式,很自然地成为魏国领域内兴造石窟所参考的典型。所以,东自辽宁义县万佛堂石窟,西迄陕、甘、宁各地的北魏石窟,无不有云冈模式的踪迹,甚至远处河西走廊、开窟历史早 ...

• 欧美佛教学术史

《欧美佛教学术史》是2009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四龙。作者: 李四龙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副标题: 西方的佛教形象与学术源流出版年: 2009-11-1页数: 582定价: 65.00元装帧: 平装丛书: 北京大学宗教学文库ISBN: 9787301158098内容介绍  《欧美佛教学术史:西方的佛教形象与学术源流》归纳了欧美佛教研究的五个学术传统,即:印度学、巴利语、汉学与藏学传统,以及头绪繁多的中亚西域研究传统。这种归纳几乎涵盖了 ...

• 长安高阳原新出土隋唐墓志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编著的《长安高阳原新出土隋唐墓志》近期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刊布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001年至2006年在高阳原隋唐墓地发掘出土的113种墓志,是该院编著第一部墓志类图书。该书的整理与研究获得“陕西省文物局考古发掘资料整理专项资金资助”,出版获得“国家古籍整理出版项目立项资助”。今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道一带,隋唐时代称为 ...

• 厉害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重大项目"一带一路"研究丛书受热捧

  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19日讯(记者 苏兰) 全球瞩目的“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胜利闭幕,社会各界赞叹“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三年来取得的成效。5月18日下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和丝绸之路研究院联合举办的“‘一带一路’与新全球化”论坛暨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重大项目“一带一路”研究丛书中英文版新书发布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  “作为‘一带一路’国家智库报告,该丛 ...

• 《图解丝绸之路经济带》出版发行

陕西传媒网讯(陕西日报记者汪曼莉)由西安地图出版社编制的《图解丝绸之路经济带》近日正式出版发行。  该书利用最新测绘地理信息成果,以基本地理要素为地理底图,运用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相结合的方式,系统、生动、直观地展示了丝绸之路的起源与演变,丝绸之路经济带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历史沿革、政治、经济、文化等基本情况,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实施的时代背景、建设原则、框架思路、合 ...

• 吐鲁番学研究院 吐鲁番博物馆编《高昌石窟壁画线描集1•吐峪沟石窟》正式出版

由吐鲁番学研究院、吐鲁番博物馆编的《高昌石窟壁画线描集1·吐峪沟石窟》于2017年6月正式出版,本书主要收集了吐峪沟石窟寺现残存壁画。吐峪沟石窟作为吐鲁番地区开凿年代最早的石窟群,现存石窟大多为晋、南北朝、唐代之遗物。从2010年以来连续六年对吐峪沟的保护性发掘来看,沟东和沟西区石窟均是多层式的组群布局,以礼拜窟为中心,左右上下开凿僧房窟、禅窟及其他生活用窟。礼拜窟一般建在最显著的位置,除了绘有壁画外,通常 ...

• 新视野看云冈石窟——《云冈石窟的营造工程》即将出版

  彭明浩博士专著《云冈石窟的营造工程》即将出版。该书是作者从2011~2015年对云冈石窟进行了多次现场调查、系统考察了石窟外部的山体崖面(宏观)、斩山遗迹(中观)、石窟内部空间层次、壁面龛像的打破避让关系(微观)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各类工程遗迹的空间关系,探讨了云冈石窟的营造工程及其背后的规划设计思想。  本书主要观点有:一是云冈石窟直面交通干道,功能相对单一,石窟的开凿主要目的为礼拜祈福、宣传教化、彰 ...

• 中国文物定级图典(一级品·下卷)

中国文物定级图典(一级品·下卷)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版次:1 作者:马自树主编 isbn:9787532605934 纸张:铜版纸 页数:578 中国文物定级图典(一级品·下卷)描述 以国家所颁布的《文物藏品定级标准》为纲,收录中国各大博物馆收藏的通过鉴定的,具有代表性的,特别是可以作为定级参照的一、二、三级品计3000余件。所收文物按其质地分为陶瓷篇、玉器篇、青铜器篇、书画篇、金银器篇、工艺篇(漆器、珐琅器、竹木牙 ...

• 中国文物定级图典·一级品上卷

中国文物定级图典·一级品上卷 基本信息 印次: 1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版次: 1 作者: 马自树 isbn: 7532605922 出版日期: 1999-12-1 纸张: 胶版纸 中国文物定级图典·一级品上卷描述 《中国文物定级图典》收录中国各地通过鉴定的,具有代表性的,并可作为定级参考的馆藏一级、二级、三级品文物3000余件,一物一图一文,分别编为一级品上卷、一级品下卷、三级品卷,凡四卷。本书为一级品卷,共收录馆藏三级品文物640余件 ...

• 罗哲文历史文化名城与古建筑保护文集

罗哲文历史文化名城与古建筑保护文集书名:罗哲文历史文化名城与古建筑保护文集ISBN:711205362作者:罗哲文著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定价:12页数:243出版日期:2003-1-1版次:开本:32开包装:平装简介:本书汇集了作者50多年来有关历史文化名城和古建筑保护的50多篇文章,内容涉及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实践及中外文化历史名城保护实践的历史经验借鉴。全书共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及诗词、古建筑保护、其他和附录四部分。本书内容丰 ...

• 守望经典(郑欣淼谈故宫)

守望经典(郑欣淼谈故宫)书名:守望经典(郑欣淼谈故宫)作者:ISBN:9787800477973出版社:紫禁城出版社2008-12-01 第1版2008-12-01 第1次印刷开 本:16开页 数:411页目录故宫发展与小康社会中的文化建设故宫虽分两地 国宝全民族共享——与《中国时报》(台湾)总经理黄肇松先生的对话保护文物传承文明从“国宝”展看博物馆的文化传承功能关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现状、发展及两岸故宫的交流——接受台湾在京驻点记者采访谈话纪要北京 ...

• 中国古代历史与文化艺术的巨幅画卷(图)

 壁画是专指画在壁面或地面上的绘画,在遗址和墓葬中均有发现。它区别于与其内容相似的画像石、画像砖和壁面雕砖。其性质与古代社会的祭祀、礼俗、信仰相关。 壁画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内容丰富多彩,是研究古代社会极为宝贵的图像资料。经考古发现,早在仰韶文化晚期在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的房址中有黑色地画;在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遗址有彩色壁画残块;在陕西、河南、湖北的西周、东周时期的个别墓葬中也发现过残存的 ...

• 灿烂佛宫(敦煌莫高窟考古大发现)

书名:《灿烂佛宫(敦煌莫高窟考古大发现)》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12月1日)丛书名: 古代文明探索之旅丛书平装: 165页正文语种: 中文开本: 16ISBN: 7533920422条形码: 9787533920425产品尺寸及重量: 20.8 x 14.8 x 1.4 cm ; 381 gASIN: B0011AO8P6内容简介《灿烂佛宫(敦煌莫高窟考古大发现)》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内容包括:敦煌的历史与 ...

• 为了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保护水下文化遗产 (图)

    考古的进步使得人们对水下文化遗产有了更好的了解,但频繁的水下活动也使得这些珍贵的物品更容易遭到劫掠、恶意破坏,或者受水下考古设施的损害。考古学家们意识到了水下遗产所面临的挑战,也认识到了保护、保存水下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因此,他们越来越注重就地保护沉船和其他沉没物,即通过建造潜道和水下博物馆将它们保留在原位。2010年10月在重庆召开的“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展示与利用国际会议”邀请中外专家就水下文 ...

• 文博余话

序 三国时魏人董遇常教学生惜时读书,有“三余”之论:“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笔者年轻时也曾有过惜时读书的冲动,由于各种原因,难能坚持,碌碌无为,终无所成。2000年退休之后,虽然还有点社会工作,但毕竟有了许多的时间可以自己支配了,这也是一种“余”,姑且叫“退休者桑榆之余”,因为古人说过“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现在条件好了,人们在退休之后,身体尚可,就可以利用“桑榆之余”读以前没读的书 ...

• 文物中国史

内容介绍:  《文物中国史》将文物、考古资料与历史文献相结合,按中国历史的朝代发展顺序,以八卷的篇幅全面反映了中国远古以降的物质文明史,尤其侧重反映了历代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文化的发展。精心挑选的典型文物、丰博系统的历史叙述和详略有当的文物介绍,使读者既可以了解历史的发展,又可以增加文物知识,宛如进入了一座恢宏的历史博物馆。全书内容兼顾学术性、知识性、通俗性,以物带史,物史结合,充分体现了中华人 ...

• 唯“物”主义——我的博物馆之旅

商品描述  我喜欢博物馆。很喜欢。那里有一种通往时间深入的神秘气息,幽暗的,安静的,让我感到世间一切都有来历,任何人、任何事物都不可能与历史割断。这本书,如同我在想像中构建的一座纸上博物馆,馆内的展品来自世界各地——它们在现实中归属于各个不同的博物馆,而它们自身,应该是这个世界共有的资源。我以兴趣和感觉选中了它们,它们身上凝聚了世界的奇迹或者秘密,自然的,人类的,科学的,文化的,地理的…… 我没有 ...

• 美国失落的世界

内容推荐  《美国失落的世界》是一本最前沿的美国考古研究大众读物。在书中描述的一些戏剧性发现,并对这些发现进行了解读,如关于在前哥伦布时期就存在载人飞行或电能应用的证据,对此我们该如何解释;第一批拓荒者来到美国之前,是谁修建了横跨西弗吉尼亚州的高速公路;为何具有3500年悠久历史的埃及陵墓和庙宇的墙壁上被生动地描绘着只生长在北美的玉等。这些发现证实了在1492年官方发现数百甚至数千年以前,每周大陆就曾被踏 ...

• 文物与化学

商品描述  通常都说文物是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载体,这是因为古代的文物,以它的形象、性能、用途、制作,甚至名称、归属等等,从不同侧面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并且体现了古代人在生活实践中所发挥的聪明才智。我们走进博物馆,看到陈列着的种类繁多、琳琅满目的文物,也能直接感受到文物本身的魅力。尽管这些感触,较多的是感性的认识,还没有深入到器物的内涵去进行思考,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展品,证实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确是源 ...

• 佛指舍利:重光与瞻礼

内容简介1987年,通过考古发掘,雪藏于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千余年的佛指舍利再现。伴随着佛骨重光的,是大唐皇室七次迎送佛指舍利过程中阵容可观的极品供奉物。这一激动人心的发现轰动了世界,从佛教界到学术界无不欢欣鼓舞。随着佛指舍利先后四次离开法门寺,前往海内外巡礼,轰动效应经久不息。《佛指舍利:重光与瞻礼》这部图文书,记录了这一系列盛事和盛况,并以佛指舍利为象征,对佛教的缘起及其中国化的历程追本溯源;以出土 ...

• 中国出土瓷器全集

内容提要  《中国出土瓷器全集》是继《中国出土玉器全集》后推出的又一典藏巨制,科学版中国出土器物全集系列初具规模。由全国200多家文博单位,1000多名专家学人共同打造而成,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出土瓷器的集大成者。该全集是半个多世纪以来瓷器考古成果的集中展示,将成为学术研究的良好平台和监赏收藏的标尺。  《中国出土瓷器全集》收集了中国34个省、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五十多年来在古代遗址和墓葬考古发掘中出土瓷器 ...

• 瓷之色

作者:马未都出版社:紫禁城出版社出版年:2011-5页数:299定价:128.00元装帧:精装ISBN:9787513401296内容简介······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是喜欢就事论事。研究瓷器是这样,研究者喜欢以包围之势将对象看穿,而不顾其生成的原因以及周围的环境。瓷器颜色缤纷,成长分先后,有的贯穿始终,有的昙花一现;过去我常常被其苦恼,弄不明白,遂惦记在心,终于有一天柳暗花明。我开始知道文化不可单一形式,陶瓷同样也是。科学、文学、美 ...

• 考古学研究入门

作者:陈淳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年:2009-08页数:324定价:34.00元装帧:平装32丛书:历史学研究入门丛书ISBN:9787301155356内容简介······作为介绍考古学科的入门手册,《考古学研究入门》主要是对这门学科的概念、发展简史、研究目的和范围,研究的基本方法,探索的领域,这门学科面临的问题以及与公众的关系做一个约略的介绍。附录关键术语(汉英对照)和阅读文献,可以让大家了解国内外学界对这些术语的准确表达,并且让 ...

• 中国青铜时代

作者:张光直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年:2013-3页数:510定价:58.00元装帧:平装丛书:张光直作品系列(新版)ISBN:9787108042163内容简介······所谓青铜时代,在中国即指上古的夏商周三代。以青铜冠名,可见青铜器是贯穿三代文化的核心内容。从青铜器的产生到大量制造与使用,再到逐渐消失,构成了世界范围内独树一帜的青铜时代。它为研究 ...

• 敦煌石窟艺术简史

作者:赵声良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年:2015-8-1页数:239定价:58.00元装帧:平装ISBN:9787515333984内容简介······《敦煌石窟美术简史》一书,由敦煌研究院研究员赵声良撰写。全书约15万余字,插图200余幅,共分六章,按照时代顺序介绍并论述了敦煌石窟美术发展的概况。敦煌艺术享誉世界,敦煌学备受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而敦煌美术研究是敦煌学的重要分枝领域。本书对敦煌石窟美术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研究,集合了最新的材料 ...

• 瓷之纹(上、下)

作者:马未都出版社:故宫出版社出版年:2013-9页数:576定价:196.00装帧:精装ISBN:9787513404433内容简介······我们的先人很早就大胆地在陶瓷上绘有纹饰了这是一种充满期冀和自信的内心表达尽管这种表达在历史的长河中受到其他因素制约但它从未停下过前进的脚步陶瓷装饰中纹饰可以直接表达创作者的意图它可深可浅 可含蓄可直白 可信马由缰 亦可墨守成规我们的祖先极喜具象表达宋代以降 世俗化倾向的纹饰逐渐形成风尚至明清成为 ...

• 长安与罗马——公元前后三世纪欧亚大陆东西帝国的双城记

定价:¥50.00著者:周繁文 出版时间:2016年03月版次:1印次:2页数:244页开本:32册数:1ISBN:978-7-100-11834-7读者对象:历史系学生,研究人员主题词:中国历史,研究,秦汉时代,罗马帝国,历史作者简介  周繁文,2004-2012年,就读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08-2010年,受到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 ...

• 地理学与历史学——跨越楚河汉界

定价:¥38.00出版时间:2008年01月页数:332页ISBN:978-7-100-05533-8读者对象:历史学、地理学专业师生及研究人员主题词:地理学,历史学,跨越,楚河汉界编辑推荐 该书是一个多世纪以来第一部全面研究地理学与历史学两门学科相互关系的著作。作者阿兰•R.H.贝克是一位国际知名的历史地理学家,为了表彰他对历史地理学科的贡献,法国政府于1998年授予其“法国文化教育骑士勋章”。内容简介该书集中探讨了北美、英国和法国 ...

• 历史与现代的对接:中国历史地理学最新研究进展

定价:¥55.00著者:张伟然 等 出版时间:2016年08月版次:1印次:3页数:190页开本:16册数:1ISBN:978-7-100-12429-4读者对象:有志于地理学,尤其是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者和爱好者主题词:历史地理学,研究进展,中国编辑推荐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最新研究进展作者简介  张伟然,1965年10月出生于湖南省安仁县,历史学博士,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2010年入选“教 ...

• 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日记

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日记(上下册) 平装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丛刊定价:¥90.00著者: 费迪南德•冯•李希霍芬 译者:李岩,王彦会编者: E.蒂森(选编)出版时间:2016年06月版次:1印次:2页数:755页开本:32册数:2ISBN:978-7-100-12024-1读者对象:历史爱好者、研究者;旅行者; 一带一路关注者主题词:日记,作品集,德国,近代编辑推荐  丝绸之 ...

• 中国西南文献丛书

文章出处:甘肃五凉古籍整理研究中心作者:甘肃五凉古籍整理研究《中国西南文献丛书》内容介绍册数:201册/套 定价:¥65000.00元装帧:精 开本:16开版别:兰州大学出版社 印张:7500出版时间:已出版 字数:约100000千字书号:ISBN7-311-02098-0《中国西南文献丛书》是由中国文献丛书工作指导委员会和甘肃五凉古籍整理研究中心共同组织国内各大院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经过两年多的努力而完成的一项重大学术成果。它全面系统 ...

• 敦煌莫高窟百年图录

文章出处:甘肃五凉古籍整理研究中心作者:甘肃五凉古籍整理研究《敦煌莫高窟百年图录》内容介绍册数:上下册 定价:¥2850.00元装帧:特精 开本:8开版别:兰州大学出版社 印张:100出版时间:2005年11月 书号:ISBN7-311-x《敦煌莫高窟百年图录》是由甘肃五凉古籍整理研究中心最新整理推出的一部大型敦煌学研究图录。本书是以《伯希和敦煌图录》为底本,与现存敦煌壁画进行缺失比较,是进一步研究敦煌石窟艺术的一部较全面的比较 ...

• 中国西北文献丛书·二编

文章出处:甘肃五凉古籍整理研究中心作者:甘肃五凉古籍整理研究《中国西北文献丛书·二编》内容介绍册数:51册/套 估价:¥18500.00元开本:16开 装帧:精印张:1900 字数:约25000千字版别:兰州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年11月书号:ISBN 7-311-x《中国西北文献丛书·二编》是继《中国西北文献丛书》(正编)之后又一部补充性的西北文献资料总集,是全国文献丛书工作指导委员会统一规划下的由《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编辑委员会和 ...

• 中国藏西夏文献

文章出处:甘肃五凉古籍整理研究中心作者:甘肃五凉古籍整理研究编号:综0502-1 新书推荐史叹千古之谜!●《中国藏西夏文献》首次将现存中国境内藏西夏文献尽收其中● 集权威性、全面性、系统性、原始史料性于一身●《中国藏西夏文献》的编辑出版将填补了中国史学界的空白● 是研究宋元史、民族史、民族文字以及宋元文化和西夏文化最重要、最直接的原始资 ...

• 沉船、瓷器与海上丝绸之路

来源:大众考古原标题:新书推荐|沉船、瓷器与海上丝绸之路基本信息作者:刘淼 胡舒扬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2月 内容简介 本书广泛搜集国内外沉船资料,对照各类陆地遗址出土的陶瓷器遗存,图文并茂地梳理和分析了中国古代陶瓷经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销的历程及阶段特征,揭示了中国古代海洋文明变迁的历史及不同阶段中国在世界海洋文 ...

• 追寻吐蕃文明的丝路史迹《丝绸之路与吐蕃文明》出版

2017年05月28日 09:5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张春海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张春海)谈到古代丝绸之路,有一个民族不应当被忽略,这就是古代藏族。由他们建立的高原政权——吐蕃王朝,曾在7-9世纪的两百多年中,活跃于青藏高原及其临近地区,并通过丝绸之路,与其周边的国家和民族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近日,由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教授杨铭、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教师李锋合著的《丝绸之路与吐蕃文明》一书,由商务 ...

• 著名古建筑学家罗哲文辞世5年后,首部全集正式出版

著名古建筑学家罗哲文辞世5年后,首部全集正式出版2017-03-01第一建筑史著名古建筑学家罗哲文2012年5月14日辞世,如今他家里依然到处摆着他的书、他拍的照片,仿佛他从未走远。再过一个月,走出印刷厂的10卷本的《罗哲文全集》将摆进这个家,罗哲文夫人、90岁的杨静华老人说,罗哲文生前最后的时光曾准备出全集,但他没有等来这一天。如今这一天终于来临,相信天上的他会感到欣慰。在中国建筑界和文物保护界,罗哲文是一个永远值得 ...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