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160座两汉时期墓葬现身河南郑州

经过近两个月的考古发掘,160座两汉时期墓葬日前在河南郑州重现天日,再次印证郑州作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不仅有夏、商时期的繁华,城市文明也欣欣向荣,绵延数千年。

• 越地宝藏——100件文物讲述浙江故事

博物馆是城市的文化名片,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坐标和象征。近年来,全国各地兴起“博物馆热”,博物馆数量日益增多。浙江是文化大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省内各地市博物馆发展势头如火如荼。在此背景下,浙江省博物馆策划了一场以文物为主角、讲述浙江故事的展览。经过近一年的调研与筹备,从全省各地文博机构中甄选出一百组具有代表性的精品文物,通过解读,拉近文物与公众、历史与现实的

•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援孟考古发掘成果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

“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是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系列文化活动之一,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承办。中央宣传部、外交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驻华使馆代表以及参展国家代表团、参展单位代表共300余人参加5月13日上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的开幕式。图一 展览开幕式现场照该展览旨在突出亚洲历史悠久、多元融合的文化特征,追溯亚洲各文明的发展历程,展现各文明之间的对

• 从旧石器时代至清代!2018年度山东5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2018年度山东省田野考古工作汇报会12日落下帷幕。经专家评审,日照两城镇遗址、菏泽青邱堌堆遗址、滕州西孟庄龙山聚落、枣庄海子遗址和平度八里庄汉墓五项入选“2018年度山东省五大考古新发现”。据了解,此次共有22个来自山东省内的考古发掘、勘探和调查项目进行了汇报、19项参评,时间跨度从旧石器时代至清代,且内涵丰富,既有对结构复杂的城门址的发掘,也有对墓地、聚落遗址的发掘。

• 学术前沿|犍陀罗考古艺术研究系列讲座

  文章转自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公众号:  讲座预告|犍陀罗艺术系列讲座  犍陀罗艺术系列讲座【主讲】纳西姆·汗 教授巴基斯坦白沙瓦伊斯兰学院犍陀罗研究中心 主任【第一场】时间:2019年5月15日(周三) 14:00-16:00地点: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1A305 贡布里希图书室【第二场】时间:2019年5月16日(周四) 14:00

• 2019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联盟联席会议在南京召开

5月13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海丝联合申遗办(广州)和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9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联盟联席会议在南京召开。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出席会议并讲话,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胡万进、广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东参加会议并致辞,各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城市联盟成员及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市文物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等150人参加会议。宋新潮在讲话中指出,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申

• “正色流馨”明清古墨展:有明隆庆御墨,也有清蕉林书屋墨

正在上海嘉定南翔举行的“正色流馨”明清古墨展汇集了国内八位收藏家所藏自明代隆庆至民国时期的代表墨品100种。展览中最古老的展品,是明代隆庆年间的石绿色墨“龙香御墨”。展览的亮点之一是在开幕当日的雅集上,参与者将展览中的两枚清代名人定版古墨,西泠八家之一的赵次闲“吉祥室选烟五百斤油”和晚清金石名家赵之谦“二金蝶堂书墨”制成拓本两品,让参与雅集者试砚、研古墨为拓本题首作跋。墨锭是中国书画最重要的创作原材 ...

• 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有“中华文明物语”,也有古琴、齐白石

2019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将在湖南省博物馆举办, 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澎湃新闻获悉,湖南省博物馆将联合全国22家博物馆举办“根·魂——中华文明物语”展,并依托现有馆藏,将向公众新开设“激逸响于湘江兮——潇湘古琴文化展”、“瓷之画——从长沙窑到醴陵窑”、“画吾自画——馆藏齐白石绘画作品展” 三大专题展览。其中“根·魂——中华文明物语”展将通过甄 ...

• 卢浮宫展“被遗忘的王国”,呈现哈拉夫遗迹

近日,展览“被遗忘的国度(Royaumes oubliés)从赫梯帝国到阿拉米人(De l’empire hittite aux Araméens)”在法国卢浮宫展出。这次神奇的展览将带领观众探索那些被遗忘的文明和遗迹,从新赫梯联邦到阿拉米人。首先是赫梯帝国,古埃及人的强大对手,安纳托利亚的统治及其影响一直延续到公元前1200年。后来他的衰落给新欣的新赫梯王国还有阿拉米人提供了土地,就在今天的土耳其和叙利亚一带,这两个国家也继承了赫梯帝国的传统政 ...

• “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8076369419771576325月13日上午,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共同承办“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

• 三星堆青铜使者出访罗马

看历史古今见识,天下情怀看见过去,知道未来史叔按:来自三星堆的神秘青铜大立人,出现在古罗马广场上,东方古国的悠久历史,在这一刻,与西方古罗马文化交相辉映。适逢总书记访问意大利之际,四川省内8家文博单位的145件/套文物精品(其中含5件禁止出境的文物复制品),为意大利广大民众全方位呈现了古代四川地区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与精神世界。当地时间3月25日18:30,来自中国四川的三星堆青铜人头像投映

• 亮了!巴黎圣母院的新塔尖设计方案

法国总理 douard Philippe 在 4 月 17 日对公众表示,法国将举行一场重新设计巴黎圣母院屋顶线(roofline)的国际建筑竞赛,旨在重修大火中坍塌的大教堂尖顶,以及主体中后部分的木质屋顶。此次竞赛考虑赋予巴黎圣母院一个新的尖顶,“以适应时代的新技术与挑战”。据路透社报道,总理 douard Philippe 在有关火灾的内阁会议结束后对记者说,“这次国际竞赛允许我们提出一个问题

•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工匠联盟理事会成立大会暨交流研讨会在西安举办

    2019年5月10日,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工匠联盟理事会成立大会暨交流研讨会在西安举办。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省(区)文物局领导、工匠联盟各理事单位代表和各省优秀工匠代表共100余人参加了会议。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工匠联盟是全国文物保护区域性传统工艺传承及利用机制与平台的首次创新形式。  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贾强出席会议并致辞,贾强表示,希望通过“工匠联盟”与优秀传统工匠及团队、资质

• 这里有上海最早的先民踪迹,在六千年崧泽遗址“寻根”

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成立于2014年5月18日,今年恰逢崧博开馆5周年纪念,在5·18国际博物馆来临之际,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推出五周年回顾展等系列活动,并联合上海市戏剧家协会等单位推出“寻根·循源”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主题活动暨上海戏曲名家赵巷崧泽文化行的活动。崧泽遗址博物馆“先有崧泽村,后有上海城”,上海赵巷崧泽拥有六千年历史积淀,在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现过上海第一人、上海第一稻、上海第一井、上海第一房等重大考古 ...

• 观展 | 韩国国立扶余博物馆“鸱尾——聆听天空的声音”

过去凡提及“博物馆”之时,我们常会说这是一个以“物”为中心的场所。这一理念放在今天或有学者要质疑其是否已经过时,但是,如何选“物”、如何让观众看“物”却一直是博物馆展览里面的“硬功夫”。可惜的是,这一项功夫却并不总是过硬。本文观展的作者向我们介绍了一个小而精的展览,不足50余件/套的展品、没有所谓的“国宝”“精品”撑场,却依然站在知识深度的立场致力于让观众能够看得出门道,而不仅仅是热闹。1934年1月,林 ...

• 中国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宝箴塞民众防御建筑群峰会在四川召开

5月10日至11日,“中国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宝箴塞民众防御建筑群峰会”在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宝箴塞旅游区召开,国家文物局相关处室、四川省有关单位、广安市主管领导,国内遗产、历史文化、建筑、旅游、规划等学界知名专家,以及塞堡遗产地代表、乡村遗产酒店代表、文旅企业代表等百余人参会。本次峰会聚焦“塞堡类遗产文化价值研究”“塞堡类遗产保护利用与文旅融合”“塞堡类遗产活

• 倒计时3天丨中国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宝箴塞民众防御建筑群峰会开幕在即!

欢迎订阅大地文化遗产活化遗产丨融合文旅丨服务生活议程安排5月10日(周五)14:30—18:00 考察宝箴塞、段家大院等景区文物点20:00—20:30 欣赏歌舞剧《神秘宝箴塞》节目5月11日(周六)9:00—9:30 开幕式9:30—12:00 议题1:塞堡类遗产文化价值研究13:30—14:50 议题2:塞堡类遗产活化利用与文旅融合15:00—16:50 议题3:塞堡类遗产活化利用与乡村振

• 古蜀华章 | 三星堆遗址发现与考古发掘

戴簪笄发青铜人头像(图/范立)【写在前面】“古蜀华章——四川古代文物菁华”展览自盛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拉开帷幕后,持续不断地吸引着众多观众前来参观。本次展览名为“古蜀华章”,主要通过三星堆文化、十二桥文化、青羊宫文化的重要考古发现,勾勒出古蜀文明华美的篇章,揭示其在华夏文明生成过程中的重要贡献。为使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展览,策展人特邀来自四川博物院、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等单位的专家

• 震惊世界的发现——青藏高原的丹尼索瓦人化石

 2008年,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南部阿尔泰山的丹尼索瓦洞穴发现了丹尼索瓦人(Denisova Hominin)化石。这一发现,是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演化和古人类学领域最重要的科学成果。根据全基因组测序,丹尼索瓦人生活在更新世晚期的亚洲,既不是现代人,也不属于尼安德特人,而是一种前所未知的古代人属,与尼安德特人是“姐妹”族群。现有的研究表明:丹尼索瓦人基因组中有一部分与亚洲、澳大利亚和大洋洲的美拉尼西亚土著居民相似。可以这 ...

• 粟特语书写的丝路历史

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是中亚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也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枢纽城市。撒马尔罕国家博物馆是中亚地区最古老的博物馆之一,该博物馆约有235000件展品,其中馆藏量最大的类别之一是考古类馆藏,数量超过47000件。

• 纪要 | 田立坤:三燕文化遗存概述

2019年4月19日,辽宁省文物保护中心田立坤研究员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做了题为“三燕文化遗存概述”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方笑天博士主持,韦正教授评议。田立坤研究员在对三燕和三燕文化界定的基础上,梳理了三燕文化遗存的重要发现。三燕与三燕文化“三燕”“三燕”指十六国时期曾先后以龙城为都城的前燕、后燕、北燕,是政权的概念。“三燕”政权势力最强大的时期进入了中原地区,西以函谷关一带

• 重庆涪陵将多措并举推进白鹤梁题刻申遗工作

重庆市涪陵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蔡其帜6日在谈及该区白鹤梁题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推进情况时透露,涪陵区将通过加大保护利用力度、加强学术交流、打造文艺产品等方式,加大申遗工作力度,提升白鹤梁题刻文化影响力。 白鹤梁位于重庆市涪陵城北的长江之中,是一道长1600米、平均宽度15米的天然石梁。白鹤梁题刻始刻于唐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前,梁上现存的165段题刻生动反映了当地气候、人文、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具有科 ...

• 湖北荆州出土珍贵西汉简牍和战国楚简极具学术价值

记者6日从中国国家文物局获悉,作为“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湖北省荆州地区近来出土一批西汉简牍和战国楚简,前者总数量4546枚,保存好、种类丰富、价值重大,是历年来湖北省荆州地区单座墓葬出土简牍数量最多的一次。

• 丝绸之路南亚廊道(曲靖马龙段)有望申遗

4月29日,曲靖市文管所、马龙区文化和旅游局、马龙区文管所工作人员及应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邀请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郑启蔚博士,一行八人共同对丝绸之路南亚廊道(曲靖马龙关索岭段)开展第一阶段补充调查工作。 曲靖马龙关索岭段的古驿道属于石门道的其中一段,在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悠久的文化历史背景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云南东北部设立郡县,并开五尺道(石门道)自今曲靖联系内地。近年来,随着西南地区的社会

• 梵莲之相 | 如何从佛造像中莲花的造型风格准确断代

梵 莲 之 相前言:这篇主要讲述的是佛造像中莲花的造型风格与时代的关系,相对于佛陀,菩萨,弟子等主角而言,莲花属于不太起眼的小配角,但它们的身影却无处不在,或被捧于手中,或承于足下,或附于须弥座,或作为佛陀的背光,是佛造像题材中最常见的经典元素,不可或缺。仅凭莲花的造型就能判断一尊造像的年代范围吗——答案是肯定的。渊 源“犹如青莲华、红赤白莲华,水生水长,出水上不着水,如是如来世间生世间长,出世间行不 ...

• 免费带你拍丝路征集令and纪念丝路申遗成功五周年国际摄影大展征稿启事

丝路光影—— 纪念丝路申遗成功五周年国际摄影大展征稿启事公元前138年,西汉使者张骞自长安出使西域,开通连接中原与中亚、西亚、南亚的联系。直至公元 16世纪,这个道路网络一直扮演着促进东西贸易、文化、宗教和技术交流的重要角色。自上世纪80年代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其合作伙伴以“对话之路”为主题,开始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开展文化遗产调研与文物保护工作。以此为契机,丝绸之路沿线15个国家在2009年成立

• 荆州启动熊家冢祔冢殉葬墓考古发掘工作

  5月8日,荆州市启动熊家冢祔冢殉葬墓考古发掘工作。荆州博物馆考古队将对熊家冢祔冢的10座殉葬墓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约1000平方米。  荆州熊家冢墓地是一处楚国高等级贵族墓地,核心区面积约15万平方米,由主冢、祔冢墓、车马坑、殉葬墓、祭祀坑等部分组成。主冢居中,东北为祔冢墓。主冢南侧有92座殉葬墓,祔冢墓以北勘探出35座殉葬墓。主冢和祔冢墓西边为车马坑,由1座大车马坑和39座小车马坑组成,另有祭祀坑250余座。 ...

• 史前“城市群”:长江文明的曙光

“历史已逝,考古学使它复活。”著名考古学家俞伟超说。一段时间里,由于受国内外疑古思潮的影响和冲击,曾经作为常识的“中华五千年文明”似乎变得底气不足,古史传说时期的文明存在屡遭质疑。新中国成立70年来,日益丰富的考古发现,不仅揭华夏大地上一个个史前文明中心的存在,而且描绘出一幅“满天星斗”的中华文明起源图景。长江流域密布的史前文化遗址不断被点亮,在这“满天星斗”的文明图景中,绘出一条璀璨的“河带”“星系”。

• 丝绸之路上的文化绽放

丝绸之路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代表着东西方在文化和经济方面的联系,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在他对中国的多卷研究中首次引入了这个词,并通过大量中文史料对唐朝时期中国的丝绸贸易进行了考证。当时的丝绸贸易由中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共同建立,以唐朝都城长安为起点,一直延伸到地中海地区。作者:A.V.西多夫,莫斯科国立东方艺术博物馆馆长、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主要成员、考古学 ...

• 丝路上的犍陀罗佛教建筑和艺术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之间古老的贸易之路。几个世纪以来,丝绸之路沿线不同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与互鉴至关重要。丝绸之路是一条重要的陆路通道,将东亚、东南亚与东非、西亚和南欧贯通起来。在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时期以及后来的贵霜王朝迦腻色伽国王时期,犍陀罗地区(即目前的巴基斯坦西北部和阿富汗东北部地区)兴建了大量的佛塔和寺院。从这些佛教建筑中出土了许多石刻造像、灰泥造像、铜像、青铜像以及铜币、银币和金币,目前大部分 ...

• 昭明太子陵今何在?南京狮子冲南朝大墓考古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作为曾经的都城,南京曾有过丰富的六朝文化的创造。南朝梁武帝的太子萧统以主持编成《文选》而名垂青史。他的陵墓究竟在何处,成为千古之谜。2013 年的一次考古发掘,可能揭开了这一谜底。永宁陵?长宁陵? 南京东北郊栖霞区狮子冲附近的农田里,坐落着一对体型巨大的南朝石兽。这两座石兽造型古朴、体态矫健,东西相对、两两相望。与周边萧梁王侯墓前以狮为基本造型的辟邪不同,这对

• 敦煌研究院学者赴匈牙利参加“敦煌和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

应匈牙利科学院图书馆的邀请,我院人文研究部副部长敦煌学信息中心主任张元林研究员、人文研究部副部长考古研究所所长张小刚研究员、考古研究所王惠民研究员、网络中心主任孙志军副研究员、敦煌文献研究所副所长赵晓星研究员和丝绸之路与敦煌研究中心史瀚文研究员,于4月30日至5月6日赴匈牙利布达佩斯参访匈牙利科学院图书馆并参加学术会议。在匈牙利科学院图书馆与东方收藏部Kelecsényi ágnes部长和Bagi Judit 博士合影在匈牙利 ...

• 塞尔维亚合作者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开展学术交流并赴世界遗产地调研

塞尔维亚合作者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开展学术交流并赴世界遗产地调研2019年4月10日至20日,塞尔维亚伏伊伏丁那省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佐兰·瓦帕先生、斯拉维查·武约维奇博士、拉斯特科·弗拉耶克维奇先生,塞尔维亚伏伊伏丁那省自然保护研究院亚德兰卡·德丽奇博士一行4人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开展学术交流并赴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等世界遗产地开展调研,学习中国在世界文化遗产方面的申报、保护、管理经验。中国文化遗

• 西吴壁冶铜遗址发掘记

3300多年前一个落日西沉的傍晚,中条山脚下的西吴壁,已经燃烧了300多年的炼铜炉火熄灭了。此后数百年间整个晋南大地谜一样地变得人烟稀少,一派萧条。再后来这里又几经先民驻足、兴废交替,西吴壁遗址一次又一次地被岁月掩埋在大地之下。

• 【考古前沿】安徽合肥长丰县再次发现十座古墓

继4月12日发现两口保存完整的青砖古墓后,5月6日,该处又初步勘探发现十座古墓。据安徽省文物考古所工作人员介绍,该处墓葬极有可能是距今千年的宋代古墓。4月15日,省考古研究所张义中主任一行赴下塘镇现场勘探古墓。经过对古墓形制、棺椁考证及土层检验,初步确定在施工现场22米宽,400米长范围内存在小规模古墓群可能性极大。为保护文物安全,经省考古研究所、县交通运输局及下塘镇相关单位研究决定,对现场划定了

• 穿越千年 跟随文物追寻万里丝路上的故事

4月11日,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一带一路”沿线的柬埔寨、日本、哈萨克斯坦、拉脱维亚、蒙古、阿曼、波兰、韩国、罗马尼亚、俄罗斯、斯洛文尼亚、塔吉克斯坦12个国家博物馆共同举办的“殊方共享——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开幕。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介绍:“古代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形成了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丝路精神,即‘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 塔吉克斯坦——丝路上的璀璨明珠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法伊顿·肯扎夫众所周知,在遍布世界各地的数百条贸易路线中,最有魅力和影响力的就是丝绸之路。这条道路如同一条双向河流,数千年来连接着东西方文明。法伊顿•肯扎夫(FariddunKenjaev),曾在塔吉克斯坦共和国政府下属的环境保护委员会工作,2017年至今,担任塔吉克斯坦共和国总统行政办公室下设的国立塔吉克斯坦国家博物馆游览与群众部门的负责人。上图:古彭吉肯特壁画中图:古彭吉肯特出土的砝码下 ...

• 丝绸之路—南亚廊道(青海段)考古调查成果论坛综述

来源:《中国文物报》2019年5月5日第6版 作者:杜玮 4月20日至21日,丝绸之路—南亚廊道(青海段)考古调查成果论坛在西宁举行。来自北京大学、西北大学、四川大学、西藏民族大学和西藏、四川、云南、甘肃、新疆五省(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以及青海省各文博单位的专家学者、专业人员150余人参加论坛。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常红安参加论坛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巡视员、省文物局副局长郭红主持 ...

• 装满2000多年前"战国美酒" 眉县出土文物青铜扁壶"回家"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向眉县博物馆移交了青铜扁壶。西部网讯 今天(5月7日)上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向眉县博物馆移交了两件青铜鼎、一件青铜扁壶和一组青铜敦等战国时期的珍贵文物。其中,2009年出土的青铜扁壶因为装满"战国美酒",曾经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2009年9月30日,眉县金渠镇教坊村村民发现了青铜扁壶。据了解,2009年9月30日,眉县金渠镇教坊村一组的村民叫来扶风县上宋乡牛蹄村的薛红旗用挖掘机在土崖上挖土垫地基。当 ...

• 国家文物局领导会见尼泊尔考古局局长

4月26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胡冰在京会见尼泊尔考古局局长达莫达尔·高塔姆,就进一步加强中尼文化遗产合作进行深入交流。胡冰表示,中尼是友好邻邦,近年来文化遗产领域合作成果丰富,援尼加德满都杜巴广场九层神庙修复项目是中尼同仁共同努力的成果。中方感谢尼方给予的信任,愿与尼方携手,做好这一尼泊尔民族瑰宝的保护修复,也愿在即将开展的努瓦科特王宫遗址修复项目中,与尼方继续精诚合作。此外,文物走私给包括中尼在 ...

• 世界文化遗产西藏布达拉宫进行火灾扑救实战演练

5月7日,西藏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拉萨市消防救援支队在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进行了一场文物古建筑火灾扑救实战演练。中新社记者 张伟 摄图为消防救援指战员针对现场情况进行部署。中新社记者 张伟 摄图为布达拉宫消防车道狭窄,面临较大的消防压力。中新社记者 贡桑拉姆 摄5月7日,西藏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拉萨市消防救援支队在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进行了一场文物古建筑火灾扑救实战演练。中新社记者 张伟 摄5月7日,消防人员在演练 ...

• 齐心遗产保护,协力社会发展 ——第三届国际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博览会预告|展会专题

2019年10月31--11月2日,第三届国际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博览会将以全新面貌、更大规模、更多内容与大家在上海再次见面。本届博览会继续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主办,由上海建为历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清源(北京)文化发展中心、德国莱比锡国际展览有限公司(LMI Leipziger Messe International GmbH)联合承办。清源作为承办方之一负责本届博览会的推广

• “考古中国”重大研究项目西安入选2项,发现关中地区十六国时期目前最大墓葬

△会议现场图5月6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召开“考古中国”重大研究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公布了4项重要考古成果。其中陕西西安南郊焦村墓地、长安区北里王汉代积沙墓两个项目入选。此次公布的考古成果均发现自各地基本建设考古项目。陕西西安长安区北里王汉代积沙墓,造型别致,做工精美,体现了高超的工艺水平和早期砖室墓的特点,墓葬时代、墓主信息明确,为研究西汉晚期高等级墓葬的葬制葬俗提供了重要材料。陕西西安南郊焦村墓地

• 西安再现西汉晚期重要墓葬 宜春侯积沙墓现身

  陕西西安再现西汉晚期重要墓葬,尽管以积沙墓这种高等级防盗形式出现,考古人员发现这座宜春侯墓仍然曾遭多次盗掘。一号墓。图片来自: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  国家文物局6日在北京举办了“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新进展工作会。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副主任朱连华汇报了这座汉代积沙墓的发掘情况。一号墓砖椁。图片来自: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  他介绍,2018年4月,小区管道工程施工发现两座大型汉墓,随后进行了抢 ...

• 新确认一类长沙窑高温釉上彩绘瓷

  长沙窑彩瓷品种丰富,青釉露底褐彩瓷是其中最常见的一个种类。这类露底褐彩瓷的器心与外底多呈四边形、多边形或不规则圆形,其上常常叠置一满釉瓷器(图一),然后再入匣烧制,所以窑址内此类残器的器心大多有一圈粘疤痕迹(图二),这种装烧方法见于隋唐时期的岳州窑。器心露底处多用褐彩绘画或书写文字,褐彩一般是较纯的氧化铁矿物颜料配置而成,不见有用绿彩的,器形以碟碗为主。这类彩瓷大部分着有化妆土,也有不着化妆土 ...

• 剑川海门口遗址第六次考古发掘取得多方面成果

海门口遗址位于大理州剑川县甸南镇海虹村及天马村北,剑湖南3公里,黑惠江自北而南从中穿过。2018年10月至12月,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四川大学考古学系对海门口遗址进行了第六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190平方米。发现了丰富的遗迹,有灰坑123个,房址28座,墓葬4座,沟渠20条,烧土堆3个,疑似窑1座,井1座。出土大量陶器、石器、木器、铜器、动植物遗存等遗物。同时为配合海门口遗址发掘,了解其周边早

• 国家文物局公布《博物馆馆藏资源著作权、商标权和品牌授权操作指引》

5月8日,在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闭幕式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公布了国家文物局组织编制的《博物馆馆藏资源著作权、商标权和品牌授权操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关强指出,构建数字时代文物事业创新性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蓝图,必须要构建文物事业开放式发展格局,进一步促进文物“活起来”,打通文物行业联通社会的道路,引导社会各种要素、多方力量的有序参与。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序开放文物资源信息,合理开展 ...

• 中尼签署政府间防止盗窃、盗掘和非法进出境文化财产的协定

近日,在国家主席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的共同见证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尼泊尔政府关于防止盗窃、盗掘和非法进出境文化财产的协定》在京签署,成为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文化遗产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 中尼两国同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的缔约国,两国政府在此框架下签署协定,将有效阻止两国文物非法流入对方国家及其他国家,反

• “互联网+中华文明”最新优秀成果亮相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

“互联网+中华文明”展览5月5日至9日,由国家文物局主办,福建省文物局承办的“互联网+中华文明”展览亮相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福州峰会成果展览会。本次展览汇聚了“互联网+中华文明”的优秀项目与最新成果,充分运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交互展陈等技术,动静结合、虚实相宜,多方位展示了国家博物馆“数字虎蓥”、故宫博物院“绘真·妙笔千山”、敦煌研究院“数字敦煌”、金沙遗址博物馆“再现金沙”、山西博物院精

• 把握时代脉搏 促进质量发展——“数字海丝”论坛在福州举行

5月7日,由福建省人民政府、国家文物局主办的“数字海丝”论坛在福州举行。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郭宁宁、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出席并致辞。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出席并作专题演讲。此次论坛是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重要活动之一,来自印度尼西亚、塞尔维亚、葡萄牙、澳大利亚、加纳、尼日利亚、印度等数字海丝沿线国家及主要数字经济国家的政府高层、企业领袖、专家学者参加论坛,与会嘉宾聚焦“数字海

相关分类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