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周年研讨会在苏成功举办(下)

作者:whitrapsuzhou9月19日,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周年研讨会在苏州南林饭店顺利开幕,在聆听了上午五场精彩的主旨发言后,下午中国紫禁城学会会长晋宏逵、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副主任张亚红、苏州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吴永发、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博物馆副院长田静、云冈石窟研究院书记王雁翔围绕当地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工作做主旨发言。中国紫禁城学会会长晋 宏 逵主题:乾隆皇帝之问的现代答案乾隆皇帝收藏了一幅《狮子林图 ...

• 【申遗20周年】—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周年研讨会在苏成功举办(上)

作者:whitrapsuzhou2017年9月19日上午,由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承办的“世界遗产保护与发展——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周年研讨会”在苏州盛大开幕。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倪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班德林、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等出席研讨会来自京、陕、皖、湘、川、豫、滇、藏、闽、黔、鄂、晋、苏州市的世界遗产地负责人,以及苏州相关管理单位、高校、科研机构等200多名代 ...

• 西安博物院举办丝绸之路、院藏青铜器铭文专题讲座

中国记忆中的丝绸之路9月8日,我院特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葛承雍教授做了题为《中国记忆中的丝绸之路》专题讲座,葛教授向大家详细解读了这条千年丝路所承载的辉煌文明,并以独特的角度带领听众重新认识这条被大家熟知的交融之路。葛老师渊博的知识和诙谐的语言吸引着现场听众,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丝绸之路”是古代欧亚大陆之间进行长距离贸易的交通古道,也是人类历史上线路式文明交流的脐带,与世界历史发展主轴密切相关,

• 千年海丝起点 见证中伊交往新篇章

  泉州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在宋元时期,各国的商人都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来到这里经商、定居,从而形成了“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华景象。这些远道而来的客商当中为数最多的要数波斯商人。时至今日,泉州还保留着许许多多的波斯印记,包括由波斯商人出资翻修的清净寺、世界上仅存的摩尼教遗址草庵,以及现在仍然生活在泉州的5万多阿拉伯-波斯人后裔等等。在千年后的今天,伴随着“一带一路”倡

• 国内外专家齐聚苏州研讨世界遗产保护与发展

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班德林接受记者采访研讨会现场人民网苏州9月19日电(记者王继亮)19日,苏州举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二十周年研讨会,国内外业内专家齐聚苏州就如何“保护世界遗产、传承苏州园林”深入交流与探讨。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肯定苏州古典园林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也是全人类的艺术奇观,苏州市在古典园林保护与发展上更是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 ...

• 世界遗产专家乔拉·索拉考察良渚遗址

9月19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以色列政府文物管理局保护部原主任、著名世界遗产专家乔拉·索拉(Giora  Solar)先生及其夫人前来考察良渚遗址,在对良渚古城的价值表示赞叹、对遗产保护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乔拉·索拉先生也表示愿意积极支持良渚遗址申遗。他认为所有的展示都必须在保护遗址的前提下进行,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可操作性的建议。乔拉·索拉曾任以色列政府文物管理局保护部主任,1995年-2000年任美国盖蒂 ...

• 杭州良渚古城遗址申遗冲刺,文本明年正式递交世界遗产中心

良渚遗址出土的瑶山M2:17玉圆牌。等了很久的良渚遗址申遗,9月21日有了最新消息。当日,我国政府已将《杭州良渚古城遗址申报世界遗产提名文件》及近5000页的附件寄往巴黎,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进行预审。这标志着良渚古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申遗文本》的编制和上报,是良渚遗址申遗的首道关口,相当于一部说明书。根据《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规程》,《申遗文本》需要在今年9月30日前送交 ...

• 良渚申遗新进展!申遗文本已送交世界遗产中心预审

 中国网浪潮资讯 北京时间9月21日,中国政府已将《杭州良渚古城遗址申报世界遗产提名文件》(简称《申遗文本》)寄往巴黎,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进行预审。这标志着良渚古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  On September 21st, Beijing time,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sent Site declaration for Liangzhu ancient city of Hangzhou of World Heritage nomin

•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2016年年报中文版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2016年年报中文版,已经由IICC-X翻译为中文版,现在可以提供下载。下载链接ICOMOS 2016 http://www.silkroads.org.cn/down/2016_icomos_small.pdf

• 黄石矿冶工业遗产群申遗全力推进

作者:钱忠军文章来源: 文汇报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大冶铁矿东露天采场和华新水泥厂旧址等,共同组成了以矿产开采、冶炼、制造、加工为核心的湖北黄石矿冶工业遗产群。 黄石矿冶工业遗产群时代跨度长、类型丰富,并且集中保存在一个城市,这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很少见。2012年11月,黄石矿冶工业遗产群被列入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这也是我国唯一列入该名单的工业遗产。 3000余年炉火生生不息 铜绿山 ...

• 保护箭扣长城最险段:“天梯”至“鹰飞倒仰”修缮完成

作者:李扬文章来源: 文汇报 崇山环翠、奇峰雄险的北京怀柔箭扣长城,位于明代三大军事重镇蓟镇、宣府镇和昌镇的交界地,不仅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明长城最著名的险段之一。因未被开发,常年饱受风吹日晒及大批游客私爬,遭到严重破坏,构筑在悬崖峭壁处的多数敌楼坍塌严重,结构多处出现安全隐患。 经过近一年的紧张施工,箭扣长城最险段———“天梯”至“鹰飞倒仰”段长城修缮工程于今年6月完工,并于近日通过了文物质量监督站 ...

• 2017最佳遗产会议明2017年9月在克罗地亚举行

会议名称:2017最佳遗产会议(Best in Heritage 2017 )时间:2017年9月28-30日地点:克罗地亚,杜布罗夫尼克主办方:欧洲遗产协会、Europa Nostra等信息来源:http://www.thebestinheritage.com/

• ICOMOS极地遗产专委会“极地遗产及其背后的船只:管理与保护”(Polar Heritage and the Ships Behind It: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会议名称:ICOMOS极地遗产专委会“极地遗产及其背后的船只:管理与保护”(Polar Heritage and the Ships Behind It: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国际会议时间:2017年9月28-29日地点:新西兰,基督城主办方:ICOMOS极地遗产专委会摘要截止日期:2017年2月28日信息来源:http://www.polarheritage.com/polarheritage/IPHCConference2017/

• 【第二届敦煌文博会】高级别论坛与会嘉宾发言摘登

2017第二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  原标题:高级别论坛与会嘉宾发言摘登  波黑民政部长 阿迪尔·奥斯马诺维奇  波黑坚决支持“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合作。特别重要的是,文化是“一带一路”倡议内共同合作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当下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充分利用文化潜力,并借助文化和创意产业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和可持续性。迄今为止,我们已实施了多个重要的合作项目,波黑民众通过相关讲座,以及中国文化工作者代表团的 ...

• 中国简帛文化展26日开展 850余件文物亮相省博

来源: 中国山东网  9月26日上午,由山东博物馆主办,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提供学术支持,国内二十家博物馆、考古所和大学参加的“书于竹帛——中国简帛文化展”在山东博物馆开展,850余件简帛及相关文物亮相省博。  展厅内景  观众参观展览  中国山东网9月26日讯 (记者 姜瑞丽) 简帛是纸张普及之前最主要的书写载体,记录和描绘着华夏文明的传承与发展。9月26日上午,由山东博物馆主办,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提供学术支持,国 ...

• 第二届古代材料研究专题研讨会纪要

2017年9月20日,由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届古代材料研究专题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印刷学院、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中国丝绸博物馆等高校、科研机构与文博单位的学者及北京科技大学师生共5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次会议共邀请十四位学者进行学术报告,其中三位为主题发言,其余为 ...

• “古代东亚的都城与墓葬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

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陈徐玮2017年8月27~2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日本山口大学东亚比较都城史研究会三方联合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举办了“古代东亚的都城与墓葬国际学术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代表共有15名,其中8名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南京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5名来自日本的三重大学、中央大学、滋贺县立大学、龙谷大学和奈良文化财研究所,2名来自 ...

• 讲座通讯|武內绍人:10世纪中亚的藏语文及佛教:前弘与后弘之间

9月14日晚,日本神户市外国语大学名誉教授武內绍人(TsuguhitoTakeuchi)教授以“10世纪中亚的藏语文及佛教:前弘与后弘之间”为题,在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111会议室为我所师生带来一场有深度的学术报告。本次讲座为“四川大学藏学所珠峰名家论坛”第九讲,由霍巍教授主持,玉珠措姆副教授担任翻译。藏学所熊文彬教授、罗鸿教授、张延清副教授、杨清凡老师等以及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的众多师生到场聆听。本场讲座共分三大部 ...

• 西戎文化的发现与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天水市召开

来源:天水日报  9月26日,西戎文化的发现与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我市召开。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市委常委、副市长李晓东出席研讨会。  据史书记载,甘肃天水地区是古代绵诸戎、邽戎、冀戎等西戎部落活动的重要区域,地域内分布有大量的西戎文化遗存。如甘谷毛家坪遗址、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马家塬战国墓地、清水县刘坪遗址、秦安县王洼战国墓地等皆有西戎文化遗存发掘,充分说明了天水在西戎文化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为西戎文化的研究 ...

• 秦咸阳城西魏墓葬出土罗马金币和波斯银币

  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为配合西安北站至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轨道交通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窑店镇长兴村等地考古发掘出多处古代墓葬、建筑遗迹,还发现了3枚异域钱币,再次印证了丝绸之路的悠久历史。  考古发现战国晚期  咸阳城手工业遗址  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秦都咸阳考古队队长许卫红介绍,本次发掘地点之一的长兴村,位于秦都咸阳城手工业核心区北部,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秦都咸阳遗址范 ...

• 住建部:不拆真遗存 不建假古董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工作的通知 建规212号    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海南省规划委员会,直辖市规划局(规划国土委、规划国土局),新疆建设兵团建设局: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历史建筑保护工作。总书记指出,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留中华文化基因。要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包括文物古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 ...

• 首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水下考古培训班”在广东阳江开班

9月22日,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首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水下考古培训班”在广东阳江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阳江基地正式开班。此次培训班将对来自伊朗、沙特、泰国、柬埔寨和我国部分省份的21名学员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潜水和水下考古基础理论培训。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广东省文物局局长龙家有等出席当天举办的开班仪式。宋新潮在开班致辞中指出,本届培训班是国家文物局贯彻习总书记“一带一路” ...

• 第二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圆满落幕

22日上午,第二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成果新闻发布会在敦煌召开中国甘肃网9月22日讯 (本网记者 李秀清 文/图) 22日上午,第二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成果新闻发布会在敦煌召开。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本届文博会期间共有51个国家、3个国际组织的582位中外嘉宾,以及2100多名参展商、知名企业代表、演职人员共同见证盛况:文化年展全方位展示了3500多件文化艺术精品;讨论通过《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货运班列 ...

• 第二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侧记

璀璨夺目的文化盛宴 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第二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侧记 9月20日,第二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在甘肃敦煌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图为来自世界各地的与会代表在认真听会。 记者 史家民摄 9月20日上午,甘肃敦煌,晴空万里,阳光普照。9时整,敦煌国际会展中心座无虚席,第二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在这里隆重开幕。 这场由文化部、甘肃省政府、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旅游局、中国贸易 ...

• 丝绸之路上的文明和弦

来源:甘肃日报丝绸之路的本质是一条永恒的文化交流之路。世界文化是世界人民共同创造的结晶,不是单一文化单向传播的产品。它让我们相信:万物可以并育而不相害,道可以并行而不相悖。在赞美自己的同时赞美他人,在飞向太空的同时关注大地,也就迈向了真正意义的人类大同。这,就是丝绸之路上响彻至今的恢弘乐章。丝绸往事世界上本没有路,是人类走出了路,共同创造了文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其悠久的历史可上溯 ...

• 漥添庆文:北魏墓志与官僚迁转系统

刘平阁2017-09-20 11:04来源:澎湃新闻近日,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学名誉教授、东洋文库研究员漥添庆文(くぼぞえ よしふみ)先生应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之邀,进行了两场关于北魏史的讲座,分享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讲座由武汉大学历史学院魏斌教授主持,冻国栋教授点评,东京大学大学院人文社会系研究科博士生付晨晨担任现场口译。现将这两场讲座的主要内容整理成文,以飨读者。北魏墓志研究的问题与方法第一讲在9月12日下午,题目是“北 ...

• 莱茵河畔话古史:第二届“唐至明人文会议”小记

刘家隆2017-09-24 09:33来源:澎湃新闻“好的,宋汉理教授(Harriet Zurndorfer)说你们的研究意义有限,现在是你们进行反击,论证自己研究合理性的时候了。”通过刻意误解宋汉理教授的发言,小组讨论主持人包弼德教授(Peter Bol)用这种激将法督促小组成员们大胆发言、激烈交锋。虽然大家都看穿了他的“小伎俩”,但还是忍不住进一步申述各自研究的意义和取得的成果,小组的整个议题也因此得到深化。这是9月14日至17日在荷兰莱顿 ...

• 莱顿大学第二届唐至明中国人文会议随感

缘松2017-09-24 09:40来源:澎湃新闻2017年9月14-17日,第二届唐至明中国人文会议(Second Conference on Middle Period Chinese Humanities)在荷兰莱顿大学举行。继三年前在哈佛大学首度举办后,此一会议此番“移师”欧洲汉学重镇莱顿大学,并吸引了来自美国、中国、欧洲、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的上百名学者参加,逐渐成为同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学术会议之一。此次会议共收到论文140余篇,分为47个讨论组(Panel),因个人学 ...

• 中国历史中的南北文化学术研讨会日程

主办:华东师范大学知识分子与思想史研究中心时间:2017年9月16、17日地点: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人文楼5303会议室8:30-8:45开幕仪式8:45-10:15 第一单元主持:村田雄二郎(日本东京大学大学院综合文化研究科)8:45-9:30 主题报告罗志田(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作为文化、政治和学术的“南北”科大卫(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从商业制度史看中国历史中的南北文化9:30-10:15 自由讨论10:30-12:00 第二单元主持:姚大力(复旦大学中国 ...

• 景德镇御窑厂遗址申报世界遗产的条件与意义

本文内容转载自江西新闻网,作者石鸣,编辑徐茜茜中国是世界陶瓷历史最悠久的国家,江西万年仙人洞发现的陶器就有近2万年的历史,无疑,陶瓷是中国对人类文明发展最伟大的贡献(之一)。从原始捏塑制作粗陶,到精炼胎土拉坯成型,相继经历了红陶、黑陶、印纹陶、原始瓷器和早期青瓷的发展阶段。特别是东汉末年真正意义的瓷器问世,已经早于欧洲掌握制瓷技术一千多年。其精湛的制作技艺,依附陶瓷载体展现的装饰艺术和文化内涵,以 ...

• 中国北方考古与欧亚文明:第三届中国人民大学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

欢迎辞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莅临秋高气爽的北京,参加由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主办,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俄罗斯历史与物质文化研究所和蒙古国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协办的“第三届中国人民大学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北方考古与欧亚文明”学术会议!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于2004年创立“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并于2005年初组建了“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此后,中国 ...

• 【学术会议】夏商时期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9月24日-9月26日在金沙举办的“夏商时期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将汇集40余家机构、80余位国内外玉文化研究专家,以宽广的文化视野,引领中国玉文化研究走向深入。同时,会议实况将在网站、微信等线上平台实时更新,以飨大众。9.24第一场会议发言 14:00-16:00每人发言15分钟主持: 霍巍 许宏1.方勤、蔡青(湖北省博物馆、西安美术学院)《石家河王国的玉器与文化》2.邵晶(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石峁遗址皇城台地点考古收获》3.赵 ...

• 敦煌研究院中亚考察团一行赴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考察(三)

9月13日上午,塔吉克斯坦片治肯特师范学院。片治肯特师范学院位于片治肯特市区,学校建立已有26年历史,目前全校共设立7个系24个专业,其中语言类专业有汉语、欧洲、亚洲各类语言课程,今年还新开了日语课程。中国与塔吉克合办的孔子学院就设立在该学院,4年前汉语专业的学生仅有4人,今年已经达到25人。曾经在片治肯特考古现场参与考古挖掘,毕业于片治肯 ...

• 国家文物局调研大运河文化遗产周家店船闸

  聊城新闻网讯日前,国家文物局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吴婷一行3人,到聊城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调研评估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周家店船闸进行了重点检查调研。  吴婷带领调研评估专家组查看并了解了周家店船闸前闸、后闸及月河涵洞等的有关情况,一致认为,周家店船闸是大运河上的一个重要文化遗产节点和支撑,虽经数百年的历史沧桑,主体保护如此完整,在整个大运河上还是少见的。调研 ...

• 广州30件(套)珍贵“海丝”文物首次亮相葡萄牙

  海上丝绸之路在秦汉时期已经初露雏形。展览首选的几件琉璃珠饰和陶熏炉就是广州地区出土的秦汉时期文物,富有一定的异域特色,或从海外输入,或虽在本国制造,但在制作工艺和风格上明显吸收了海外元素。  本次展览展出的孟加拉银币铸行于15世纪,银币从发行到成为广州市舶官员的陪葬品,相距仅四十年,广州与世界各地的贸易关系之密切可见而知。1897年为纪念新航海线路发现400周年而特别定制的纪念盘“广彩描金开窗纹章花鸟 ...

• 51国嘉宾会聚敦煌 共议“一带一路”文化交流

  第二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20日在甘肃省敦煌市开幕。500余位中外嘉宾与会。  敦煌是古丝绸之路重镇,它与新疆一道是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四大文明体系的交会地。2016年9月,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在敦煌召开。该论坛力图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  甘肃省委书记林铎说,如果将“一带一路”比喻为经济腾飞的两只翅膀,文化则是贯通其中的血脉和经络。敦煌文博会将致力于推动 ...

• 考古证实 公元前14世纪古蜀文化已传播至越南

  昨日,成都晚报记者从夏商时期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了解到,多位专家的研究表明,至迟在公元前十四世纪前,古蜀人中的一支已来到越南,而不是文献中记载的“秦汉之际”。据文献记载,秦灭古蜀之后,古蜀王子辗转到了越南北部今天的河内附近,自称安阳王。而考古新发现将古蜀与越南的联系至少上推了1000多年。  古蜀文化并非与世隔绝  玉璋甚至传到了两广和香港  李白在诗歌《蜀道难》中写道:“蚕从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

• 吐蕃金银器入藏四川大学博物馆

  在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许晓东副馆长的牵线搭桥下,香港著名收藏家,“梦蝶轩”主人朱伟基先生和卢茵茵女士将自己收藏的一批吐蕃金银器捐赠给我校博物馆作为永久收藏。  9月20日下午5点,捐赠仪式在博物馆举行。四川大学副校长李蓉军出席了仪式并致辞。她说,吐蕃金银器的入藏对我校博物馆的民族文物收藏历史,对我校中国藏学研究的专业特色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捐赠人朱伟基先生发表了感言,他说,此番捐赠是收藏 ...

• 良渚古城遗址申遗进入冲刺阶段

 等了很久的良渚遗址申遗,昨天有了最新消息。  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党工委副书记、良渚遗址管委会副主任陈寿田告诉钱报记者,昨天,我国政府已将《杭州良渚古城遗址申报世界遗产提名文件》及近5000页的附件寄往巴黎,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进行预审。  这标志着良渚古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  《申遗文本》的编制和上报,是良渚遗址申遗的首道关口,相当于一部说明书。根据《世界文化遗产 ...

• 洛阳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洛陽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017年9月26-27日中國·洛陽9月26日  8.20-8.40 開幕式(洛陽開元智選假日酒店三層會議室)  主持人:河南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袁凱聲研究員  1,河南省社會科學院院長張占倉研究員致開幕辭  2,日本明治大學東亞石刻文物研究所所長氣賀澤保規教授代表國際學術界向大會致辭  3,中國殷商文化學會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歷史研究所原副所長王震中研究員代表國內學術

• 中外学者对话石窟壁画 共探敦煌艺术传承创新

  9月20日,第二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分论坛“敦煌画派——敦煌艺术的传承创新”在敦煌举行,来自英国、法国、意大利、美国、韩国等7个国家与地区的120多位学者、艺术家相聚敦煌,共话敦煌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表示,近年来,敦煌研究院学者、艺术家从石窟美术临摹和研究、敦煌石窟考古、敦煌史地、敦煌文献、敦煌文化各个方面展开研究和挖掘,深入揭示了敦煌石窟的历史、艺术和科技价值,阐 ...

• 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揭牌

  23日,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正式成立。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表示,希望该研究院放眼世界,把中国科技考古的成果推向世界,在世界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23日正式成立。 慕梁 摄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金力等及30余位全国文物考古界专家出席了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23日举行的研讨会就中国科技考古提出了六点倡议:科技考 ...

• 甘肃天水发现一座古代墓葬 初步判断年代应在晚唐至五代时期

  9月20日,记者从天水市博物馆获悉,一个月前,天水秦州区中梁镇飞机场迁置房建设工地发现一座古代墓葬。由于墓室填满淤土,工程量较大,加上期间又下雨,天水博物馆文物考古人员经过两个星期终于清理完成。专家初步判断这座古墓年代应该在晚唐至五代时期。清理完成后的墓葬内部结构墓葬内人骨 天水市博物馆提供  据了解,该墓葬位于中梁镇芦家湾南侧约800米处,考古人员起初发现时墓室顶部已被挖开,北侧墓壁被破坏。墓室顶 ...

•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赴蒙古国考古项目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2017年8月21日,河南考古赴蒙古国联合考古队第二批队员抵达高勒毛都2号墓地,与坚守在工地的其他队员一起继续开展联合考古项目。截至9月6日,中蒙双方队员完成了PM3到PM12共计9座陪葬墓的发掘工作,顺利结束2017年度的田野考古工作任务。中方队员在随后的一周内进行了资料整理和器物绘图摄影,对整个墓地进行了调查测绘。9月14日,中方队员完成全部工作后返回国内。(图1 发掘现场)  一、陪葬墓发掘  中蒙双方合作发掘的大 ...

• 丝绸之路千年益友---意大利人

来源:中国网中意人民分布在丝绸之路的东西两端,丝绸之路之所以能形成并存在达两千年,这和丝绸之路的终点古意大利即罗马帝国的上流社会对时尚追求是分不开的,古代意大利上流社会甚至于整个欧洲的上流社会及都以能穿上产自中国的奢侈品-丝绸以自豪,这种对时尚的追求形成了古代丝绸之路的最强大的原始驱动力。同时古代中国和西方世界的交往,也是以中国和意大利两个民族的交往为先导的,意大利人总是在重大的时间窗口,承担起中 ...

• 印度学者谈古今中印交流:佛经、丝绸之路与泰戈尔

中新社安阳9月19日电 (记者 董飞)一直以来,丝绸之路在促进印度与中国的文化、商业和科技交流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将两国与古代波斯和地中海地区的人们联系到了一起。  “2017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19日在河南安阳开幕,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院长、教授阿维杰特在专题发言中纵论印度与中国的古今交流并作上述表述。  阿维杰特表示,印度与中国这两个古国之间的接触与交流可追溯古代。在这些交流中,佛教徒和佛学研 ...

• 第四届茶与丝绸之路高峰论坛即将启幕

“红尘白日长安路,马足车轮不暂闲”反映出古时长安的繁华喧嚣,凭借在古代丝绸之路上举足轻重的地位,长安一跃成为当时的国际性大都市。众所周知,长安就是如今的西安,10月份又有一件大事——第四届茶与丝绸之路高峰论坛,将于10月25-27日在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办。丝绸之路亦是茶叶之路本次活动作为第5届中国西部国际茶产业博览会的品牌活动,已成功举办3届,获得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其出版物《茶与丝绸之路》成了茶行业 ...

• 丝绸之路国际文化产业合作推介会在敦煌举行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记者徐锦涛贸易扬帆 文化远航丝绸之路国际文化产业合作推介会在敦煌举行  9月20日,丝绸之路国际文化产业合作推介会在敦煌举行。本版图片由甘肃日报·每日甘肃网记者 盛学卿 摄  每日甘肃网敦煌讯(甘肃日报·每日甘肃网记者徐锦涛)文化搭台,经贸唱戏。作为第二届敦煌文博会活动内容之一,丝绸之路国际文化产业合作推介会9月20日下午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丝绸之路国际文化产业合作推介会由中 ...

• “一带一路”上的中国叙事与文化交融——第二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综述

分享0评论云南展台的茶艺表演。本报见习记者 蔺紫鸥摄/光明图片敦煌文创产品本报见习记者 蔺紫鸥摄/光明图片第二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文化年展上,参观者在观看美术作品。新华社发“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2000多年前,贯通亚欧的古丝绸之路从敦煌蜿蜒而过,架起一座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如今,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倡议给予高度关注,4年来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其中,“一带一路”从美好愿景 ...

• 第二届敦煌文博会开幕 推动文化交流共谋合作发展

第二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20日于甘肃敦煌开幕。(中国台湾网 卢佳静 摄)  中国台湾网9月20日敦煌讯 (记者 卢佳静)20日,第二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在甘肃敦煌开幕,本届博览会以“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文化创新繁荣”为主题,来自51个国家、3个国际和地区组织的代表齐聚敦煌参加此次盛会。  “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八千年”正是对甘肃历史与文化的高度概括和写照。甘肃省委书记林铎在致辞中 ...

相关分类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