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从Denkmal到上海国际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博览会

热爱文化遗产的你,是否曾为这些新闻痛心疾首?北京市东城区北总布胡同24号院,被拆除的梁思成林徽因故居是否曾被这种修复辣到眼睛?辽宁省朝阳市云接寺清代壁画遭到破坏性修复面对建筑遗产保护的诸多困境,这个博览会或许是一阵春风:3月14日,第二届“国际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博览会“(以下简称“建博会”)新闻发布会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举行。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副会长王立平、常务理事谭玉峰,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办公室主 ...

• 『海陆丝绸之路的历史变迁与当代启示』: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议程

2017-05-26中外关系史学会中古史研究信息 “海陆丝绸之路的历史变迁与当代启示” 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 主办: 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中国海洋大学 承办: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所 中国海洋大学文科处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国家985哲学社科基地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 青岛 2017年5月25—29日 (感谢啸虎兄提供信息! ...

• 童明康为首师大学生作世界遗产保护专题报告

本报讯 5月18日,在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应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和公众考古学中心邀请,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童明康到首都师范大学作“世界遗产保护、管理与挑战” 的专题报告。此次报告同时作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第七届研究生学术节的开幕讲座,历史学院师生20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童明康从世界遗产概况、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工作的成就、挑战与对策等四个方面,系统介绍了世界遗产的基本 ...

• 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丰富多彩

今年的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将于6月10日在洛阳举办,按照“简朴隆重、淡化仪式、厉行节约、注重实效”的原则,多项主题活动既丰富多彩又主题突出、既特点鲜明又亮点纷呈。  ●2017年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暨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论坛  时间:6月10日上午  地点:钼都利豪国际饭店  主办:国家文物局、河南省政府  承办:河南省文物局、洛阳市政府  看点:论坛部分将邀请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驻华使 ...

• 2017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花落洛阳:主题为: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

来源:洛阳市文物局  五月的北京,云白天蓝。  5月25日上午10:00,国家文物局召开2017年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年文化遗产日主题、口号及主场城市活动筹备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国家文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顾玉才,洛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魏险峰,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郑小玲出席发布会。   会议由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陆琼主持。  顾玉才对今年文化遗产日活动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  自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 ...

• 专家:泉州海丝重要性不言而喻

嘉宾在清净寺向大家讲解可兰经  昨天,为期3天的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泉州闭幕。关于泉州海丝史迹,中国文物学会世界遗产研究会会长、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前副主席郭旃说,泉州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此外,继前天考察之后,本次研讨会的与会专家学者们,昨天一大早就出发继续考察泉州海丝史遗。  开元寺:阿曼博物馆地图列着泉州开元寺  早上9点半,开元寺内梵音袅袅,大雄宝殿前的石阶上,73尊印度狮身 ...

• 泉州发现神秘墓碑 上书阿拉伯文难识

  两个月前,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在泉州发现一块墓碑,上书阿拉伯语碑文。因年代久远,风蚀严重,加之碑文为手写体,很难辨认。一时间,这块神秘墓碑引来不少关注。昨日,记者从海交馆获悉,目前已经确定该墓碑是南宋时期的文物。  此块墓碑出土后,泉州海交馆顾问李光斌就广泛征求帮助。来自科威特、摩洛哥、利比亚、埃及、突尼斯、沙特、也门、阿联酋等国的驻华使馆外交官都非常热情地帮助寻找线索,以期揭开谜底。等待了两 ...

• 相似相隔 相见相惜—“彩陶-横跨欧亚的史前艺术浪潮:库库特尼-特里波利与仰韶”小型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社科院考古所举行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张暾约公元前5000至公元前3000之间,辽阔的欧亚大陆东、西两端,两支灿烂的农业文化蓬勃发展。东面是以黄河中上游为中心的仰韶文化,西面是以黑海西部和西北部为中心的库库特尼-特里波利文化。她们都以发达的农业为基础,经济和社会组织高速发展,出现面积达100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聚落、大型公共建筑和绚丽的彩陶。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两个相隔万里的文化的彩陶纹样有很多相似性。  早在1921年,中国考 ...

• 遗产的展示与阐释(Headphones on the Past: Interpreta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Heritage Sites)

会议名称:过去的听筒:遗产的展示与阐释(Headphones on the Past: Interpreta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Heritage Sites)时间:2017年5月25-28日地点:马耳他主办方:OTS基金会、ICOMOS展示与阐释委员会等论文截止日期:2016年9月30日信息来源:http://www.otsf.org/heritage-conference.html

• “丝路名人中国行”参访团感受“一带一路”上的新疆民族传统文化魅力

来源: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谷士欣):“新疆的民族文化真是独具特色,太令人震撼了!”5月23日,第四季“丝路名人中国行”参访团的海外大V在实地参观感受完新疆木卡姆艺术团剧场、北庭都护府后纷纷称赞说。    十二木卡姆演奏现场  新疆的民族文化让人震撼  随着欢快的《十二木卡姆》选段演奏声响起时,来自土耳其、埃及、苏丹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13位知名人士都表示新疆的木卡姆艺术真是让人为之振奋。 ...

• 平泉与契丹文化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梁世芳 李海燕人类的古代文明,时常使现代人感到目眩,充满悬念和玄机,犹如迷雾和疑团,让人心驰神往。千年前的契丹文化就是如此,因契丹人的销声匿迹,又缺乏足够的历史记载,即使石碑、石棺上刻着契丹文字,也和天书一样,扑朔迷离,充满神秘色彩。  《辽史》中记载:“相传有神人乘白马,自马盂山浮土河(今河北省平泉境内的老哈河)而东,有天女驾青牛车由平地松林泛潢河而下,至木叶山,二水合流,相 ...

• “海陆丝绸之路的历史变迁与当代启示”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学术邀请

学术邀请“海陆丝绸之路的历史变迁与当代启示”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各位会员尊敬的先生女士:经多方努力和筹备,并承蒙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中国海洋大学主办,中国海洋大学文科处、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海洋发展研究院暨海洋文化研究所承办的“海陆丝绸之路的历史变迁与当代启示”——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已基本确定具体 ...

• 文化遗产大市的洛阳担当

来源: 洛阳市文物局  两手一摸河洛文化,双脚一踩秦砖汉瓦。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古都,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和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洛阳的文化遗产灿若星辰,各类文化遗存十分丰厚。  如何传承好、创新好这些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具有洛阳特色、华夏气派、国际水准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摆在市委、市政府面前的一道不容回避、必须答好的重要课题。  去年以来,我市按照省委、省政府赋予洛阳的“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目 ...

• 中国—中东欧文化遗产论坛在贝尔格莱德开幕

外 宣国家文物局当地时间5月22日上午,中国—中东欧文化遗产论坛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开幕。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与塞尔维亚文化与媒体部部长弗拉丹•武科萨夫列维奇、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李满长共同出席开幕仪式并致辞。  刘玉珠在致辞中祝贺论坛召开,表示论坛是落实中国-中东欧合作《里加纲要》的实质举措,也是促进中国—中东欧人文交流的对话平台。中方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论坛一定能够开辟中国—中东欧国家人文 ...

• 一带一路国际博物馆合作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中国文物报社 国家文物局作为一条横亘在亚欧大陆的文明交汇之路,“丝绸之路”在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交流中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17年5月18日在首都博物馆举行了“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联盟”的签约仪式,举办了由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博物馆协会承办、北京市文物局协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博物馆合作学术研讨会。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在会上作主旨报告。研讨会由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中国博协副理事长安来顺主持。北京市文物局局长 ...

• “新疆伊犁草原文物和民族风情展”正在扬博展出

来源: 扬州网-扬州晚报 | 扬州网官方微博镶嵌红宝石金面具西汉串饰原标题:“镶嵌红宝石金面具”主人是谁? 扬州出土的西汉串饰怎么做成的?在2017年“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扬州博物馆特别引进了“细君归来——新疆伊犁草原文物和民族风情展”。通过一件件珍贵的实物,展现了伊犁河谷的珍奇瑰宝。自开展以来,吸引了各地游客慕名前来参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物馆副馆长康萍表示,此次精选来扬州展出的文物所采用的制作工艺, ...

• “瓮棺葬与古代东亚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

  瓮棺葬是指用陶质容器作为葬具,埋葬在地下的一种埋葬形式。在中国,瓮棺葬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流行于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战国秦汉时期,瓮棺葬再度流行,广泛分布于环渤海地区,在同时期的朝鲜半岛和日本九州等地也有广泛的分布,是东亚地区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的一种埋葬遗存,对于考察古代东亚地区的文化传播和交流 ...

• “紫禁城与‘海上丝绸之路’”展故宫午门开幕

古老的丝绸之路打开了中国对外往来的门户。宋元以降,中国的瓷器、茶叶、丝绸等特产,通过中国东海、南海港口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销往海外,随帆远播,加强了中国与东亚、东南亚、西亚、北非等地的友好往来。随着15世纪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中外贸易与文化交流更加频繁,销往海外的中国特产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和追捧,同时出现了根据国外要求来样加工制作的产品。与此同时,域外的科学思想、工艺技术、仪器、医药以及香料、宝 ...

• 湖南支援“一带一路”考古

  5月21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柴焕波起程去西藏,追访高僧阿底峡传道的足迹,然后将带领考古队到阿底峡的故乡——孟加拉国毗诃罗普尔继续进行考古发掘。这将是他们第四次赴孟加拉国考古。  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孟加拉国,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文化部出台的《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提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实施考古合作、文物科技保护与修复等项目,实施文物保护援助 ...

• “一带一路的边疆实践:拉铁摩尔、中国与世界”暨《拉铁摩尔与边疆中国》出版

来源:美术遗产一带一路的边疆实践:拉铁摩尔、中国与世界暨《拉铁摩尔与边疆中国》出版座谈会

• 专家研讨裕固学的构建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朱羿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朱羿)“敦煌与裕固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裕固学研讨会”近日在敦煌举行,研讨会以“敦煌与裕固”为主题,分别从历史、文化、宗教、语言、民俗等多方面、多领域对裕固学的构建进行了研讨。  来自敦煌研究院、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河西学院等高校的裕固学相关专家 ...

• 守护宝窟更需本国人才——访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

 “从1989年合作到现在已经28个年头了。”谈起国家文物局和美国盖蒂研究所的合作,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感叹道。  1989年,国家文物局和盖蒂签订协议,合作开展包括敦煌莫高窟在内的石窟类文物保护研究。  1998年,莫高窟第85窟壁画保护项目作为试点项目启动,中美澳三国专家对85窟壁画进行现状评估和前期研究,包括洞窟的赋存环境,壁画病害类型、分布特征,壁画制造材料的分析等。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验室模拟,分析各类病害产 ...

• 虹口区指南针计划:探秘新“丝路” 考古“暑”我行

  2015年7月2日(星期四),由国家文物局、上海市文物局、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上海市教委体卫艺科、虹口区教育局、上海市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以及上海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创意推广中心联合举办的第五届国家“指南针计划”考古夏令营在国家“指南针计划”专项青少年基地拉开序幕。虹口区指南针计划:探秘新“丝路” 考古“暑”我行  考古夏令营  今年考古夏令营的主题是“探秘新‘丝路’。考古‘暑’我行”。7月2日上午8:0 ...

• 千年前的“海上丝路”:“黑石号”文物纽约展出

广东梅县水车窑青瓷  由亚洲协会(Asia Society)和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Asian Civilisation Museum)联合举办的 “海洋的秘密:唐代沉船与亚洲早期贸易”(Secrets of the Sea: A Tang Shipwreck and Early Trade in Asia)于3月7日至6月4日在纽约展出。此次展览是这批沉船文物经过几番周折首次在美国展出,文物包含了瓷器、金银器,铜镜,唐秤等。该展览呈现了从7万件沉船货物中选取的78件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将与民众分享古 ..

• 奚牧凉在“挖啥呢”

  2014年秋天,在北京大学文博学院学了4年考古的奚牧凉,被免试推荐至本学院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公众考古”。  公众考古是研究什么的?学公众考古能干啥?即使到今天,业界、学界对公众考古的质疑与争论也未停止。北大人身上的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头,让奚牧凉总想在课堂之外干点啥,而不是在如此边缘的专业中“混两年了事”。  2015年8月25日,奚牧凉一手操办的微信公号“挖啥呢”创立,希望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公 ...

• 敦煌艺术瑰宝在联合国展现文化交流之美

 2017联合国中文日活动“丝路·敦煌壁画精品展走进联合国”8日在维也纳联合国大厅开幕,来自敦煌的中国艺术瑰宝向各国友人展示其独有的艺术魅力。  此次活动以“丝路文化、千年敦煌”为主题,再现“一带一路”上各民族的人文风貌和历史画卷,是敦煌壁画首次在维也纳联合国总部亮相。  此次展览共带来40幅大型数码高清壁画,同时还展示了一比一仿真的莫高窟285号洞窟。开幕式上,敦煌研究院向联合国机构赠送了莫高窟著名的220 ...

• 故宫140件文物在午门呈现明清“海上丝绸之路”

 北京故宫博物院昨天起对外展出的“紫禁城与‘海上丝绸之路’”展,系故宫首次利用院藏品举办的反映海上丝绸之路的大型展览。澎湃新闻获悉,此展览共展出与海上丝绸之路有关的各类文物珍品140件(套),主要来源于明、清两代贡使往来的礼品、外国传教士带来的礼物、臣属的进献、宫廷采购与定购、奉旨由宫廷或地方作坊仿造的舶来之作等,包括陶瓷、书画、图书、玉器、金银器、珐琅器、钟表、科学仪器、武备、家具等门类,反映了明 ...

• 中国外销银器特展在陕西耀州窑博物馆展出

  5月1日,由耀州窑博物馆和长沙博物馆联合举办的“白银时代——中国外销银器特展”,在耀州窑博物馆正式展出,共展出银器54件/组(86件),展出时间为2017年5月1日至2017年7月30日。  中国银器制作的历史十分悠久,夏商时期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中国银器(甘肃玉门火烧沟银鼻饮),至春秋战国时期渐趋普遍。在此后的数千年里,银器因材质稀少珍贵、色泽纯洁柔美而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与之相随的是,银器制作工艺也不断提升和发 ...

• 千年“鎏金铜蚕”在国家大剧院展出

 近日,千年“鎏金铜蚕”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东展厅展出。这条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鎏金铜蚕”1984年出土于陕西石泉县,首尾共计9个腹节,体态为仰头或吐丝状,制作精致,造型逼真,此次随“唯寄歌舞寓长安”陕西古代乐舞文物特展在国家大剧院展出。这是在国家大剧院展出的“鎏金铜蚕”(5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 200亿像素“毫米级”再现遗迹细节 秦始皇兵马俑数字博物馆上线

  5月18日是第41个国际博物馆日,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独家授权、百度百科打造的秦始皇兵马俑数字博物馆正式上线,首次以200亿像素的“超高清级别”将兵马俑呈现给观众,成为世界八大奇迹中首个采用百亿级像素进行网络展出的历史景观。  秦始皇兵马俑数字博物馆采用了矩阵全景技术,收录了兵马俑的1号坑和3号坑的高精度全景图资料。“矩阵全景”技术是在兵马俑二层台,使用200mm焦距的镜头拍摄不低于1000张、每张达到3500万像素 ...

• “华光礁I号”沉船文物亮相海南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历时4年多修建的海南省博物馆二期展厅正式对外开放。重点展出了西沙群岛发现的“华光礁Ⅰ号”沉船遗址遗物。5月18日,观众在海南省博物馆参观“华光礁I号”沉船复原遗址。新华社记者 郭程 摄5月18日,观众在海南省博物馆参观“华光礁I号”的出水文物。新华社记者 郭程 摄  海南省博物馆二期展厅共展出文物1272件,辅助展品398件,以出水文物为展出特色,整体展现海南的历史风采及独特文化,展陈以“南 ...

• 丝绸之路上的艺术交融

来源:北京日报犍陀罗灰片岩王子像唐三彩天王 丝绸之路,使得欧亚大陆连为一体,促进了沿途各地区之间的商贸和文化交流活动。近期将举办的嘉德香港2017春季拍卖会,特别推出了“丝绸之路”专场,从中可以看到中国与其他多个国家最具代表性的艺术表现形式。  出现于两汉之际的鄂尔多斯铜器,大量运用了虎、羊、牛、骆驼等动物形象以及豪放自由的艺术化表达,进而传递出人对于自然的崇敬,反映了北方草原文化与中原黄河流域文化之 ...

• 《考古学视野下的广州海上丝绸之路》今日广州开讲

来源:南方网南方网讯 5月21日下午,文博研究馆员,南越王宫博物馆馆长全洪来到广州购书中心给市民带来《考古学视野下的广州海上丝绸之路》讲座。全洪馆长给读者上精彩的一堂课全洪馆长从事田野考古发掘研究与博物馆工作,着重南越国考古学文化和秦汉考古、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参加和主持考古发掘50余处,参编《西汉南越王墓》、《西汉南越王墓玉器》、《南海神庙古遗址与古码头》、《海上丝绸之路:广州文化遗产》等书籍。讲座进行 ...

• “‘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新模式研讨会”在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召开

5月20日,由大唐西市集团承办的“‘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新模式研讨会”在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召开,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出席并致辞,陕西省文物局局长赵荣等作主旨演讲。  关强在致辞中指出,“一带一路”战略不仅仅是政治战略、经济战略,更是重要的文化战略,是深入推动国际人文交流、实现人文相通的重要手段,也是建成人文之路的根本途径。在“一带一路”沿线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和民间两方面的力量, ...

• 拉铁摩尔与“新清史”在中国为何会引发不同的反响?

克拉克 上海书评 5月20日,“一带一路的边疆实践:拉铁摩尔、中国与世界”暨《拉铁摩尔与边疆中国》出版座谈会在中央民族大学博物馆举行。本次座谈会由中央民族大学袁剑和陕西师范大学黄达远召集,北京大学唐晓峰、昝涛,清华大学沈卫荣,中国社会科学院许建英、宋培军,中央民族大学李鸿宾、张海洋、关凯,上海外国语大学杨成,外交学院施展,新疆大学程秀金,陕西师范大学李如东等学者参与现场讨论。座谈会现场━━━━━袁剑: ...

• 漆器与陶瓷修复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

来源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遗产科技强国 创新圆梦2017年全国科技活动周系列活动漆器与陶瓷修复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主办单位传统工艺与材料研究文化部重点实验室协办单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工艺美术系\陶瓷艺术设计系支持单位故宫博物院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17年5月21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会议日程开幕式09:00-09:30(C528)主持:陈岸瑛(传统工艺与材料研究文化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致辞:张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 ...

• 圆明园远瀛观遗址发现早中晚三期建筑遗迹及路网

 为配合圆明园西洋楼远瀛观遗址抢险保护工作,2016 年6 月至12 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工作人员对远瀛观遗址进行了考古清理与发掘工作,发掘面积800 平方米,清理出远瀛观大殿、库房、道路、墙基等遗迹,发现了早、晚共三期建筑遗址,出土了大量精美琉璃建筑构件及其他遗物。  远瀛观位于圆明三园之长春园西洋楼景区中部,西为海晏堂,东为线法山,前为大水法、观水法。远瀛观是于乾隆十四八年添建的建筑,晚于其南的大水法、观水 ...

• 考古专家披露河北邺城遗址发现的北朝舍利函详情

 邺城考古专家近日公开披露,之前在邺城遗址挖掘出的舍利函保存完整,发现可能用于盛放舍利的长颈玻璃小瓶以及玛瑙珠、白玉髓环、玉髓珠等“宝贝”。初步研究,确认其为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舍利函之一。  据介绍,舍利函发现于邺城遗址核桃园1号基址,这里是北齐皇家佛寺大庄严寺佛塔的遗存。近方形的舍利函位于大庄严寺塔基基础中心夯土面2.3米的下方,舍利函的四角外侧分别摆放一个青釉小罐,南面偏东处还有一个较大的青釉罐 ...

• “海陆丝绸之路的历史变迁与当代启示” ─ 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

会议名称(中文):“海陆丝绸之路的历史变迁与当代启示” ─ 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会议名称(英文):所属学科:社会学,民族学,历史学开始日期:2017-05-20结束日期:2017-05-20所在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在城市:山东省 青岛市具体地点:青岛 中国海洋大学主办单位: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中国海洋大学协办单位:承办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文科处、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联系人 ...

• 丝路科考助力“一带一路”倡议 ——北大教授齐东方谈丝路科考

  “2017丝绸之路·天山道”综合科考活动正在新疆巴音布鲁克山地进行,这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田野综合科考,集中了国内多学科顶尖的专家学者,北京大学齐东方教授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一带一路”倡议是历史丝路精神的延续,举行丝路综合科考活动,可以为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服务。  齐东方在科考营地接受记者采访  齐东方教授主要从事汉唐时期的考古、历史、文物、美术的教学与研究,是研究古

• 第三届运用科技保护文化遗产国际大会将于明年5月在西班牙召开

TechnoHeritage 20173rdInternationalCongress Science andTechnology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Cádiz, May 20-23, 2017The conference offers:An interdisciplinary and international forum for discussions on all aspects of Cultural HeritageA specia

• 乌兰察布明长城边发现4公里“新长城”

明长城“大边”丰镇市隆盛庄敌台。(乌兰察布市博物馆提供)近日,乌兰察布市凉城县文物保护人员在长城巡查过程中,新发现一处长城遗迹。这处新发现的长城在距北京440公里处,目前文物保护单位正在进行进一步考察。这一发现使凉城县长城遗迹总长度增加到178公里,使乌兰察布市境内的长城总长度达到1404公里。据了解,此次发现的长城遗迹地处境内明长城“大边”与“二边”之间,起点位于凉城县六苏木镇庙沟村西,与明长城二边隔沟相 ...

• 石河子大学2017年“一带一路”核心区创新驱动发展博士论坛

一、论坛简介石河子大学于2016年创办了首届“一带一路”核心区创新驱动发展博士论坛,本次论坛共收到参会报名材料120份,符合参会条件的97人,经过学校和学院对参会申请人的条件及学术水平进行认真审核,最终来校参会的博士64人。参会各地博士既有来自海外美国、丹麦、荷兰和香港等国家(地区),也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等国内知名高校和重点科研院所,论坛涉学科领域近20个,经过双向选择,共有7人被我校录 ...

• 新疆自治区博物馆举办《西京印迹——大同辽金文物展》

近日,自治区博物馆《西京印迹——大同辽金文物展》已完成布展、调试、新闻通气会等筹备工作,将于“5.18国际博物馆日”当天正式开幕。《西京印迹——大同辽金文物展》接档“青铜之路展”,她立足中华民族一体多元文化的历史背景,选取了反映辽金时代西京大同灿烂文明的精品文物109件(套),包括铜铁器、陶瓷器、金银器、家具、雕塑等。其中,一级文物1件,二级文物16件,三级文物18件。“西京印迹展”既有浓烈的生活气息,又有美 ...

• 文化遗产与旅游国际大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Cultural Heritage and Tourism)

会议名称:文化遗产与旅游国际大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Cultural Heritage and Tourism)时间:2017年5月19-21日地点:土耳其,塞尔丘克卢主办方:塞尔丘克大学(Selcuk University)来源:http://iccht.org/

• 2017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将于5月在西安举办

新华社西安1月18日电(记者冯国))记者从2017年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执委会召开的项目对接座谈会上了解到,经国家有关部门议定,陕西省确定2017年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第21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将于今年5月19日至5月23日在古城西安举办。  2017年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的主题为:新平台·新机遇·新发展。设立的主宾国为塞尔维亚共和国,主宾省份是湖北省人民政府和云南省人民政府。  专家表示 ...

• “众筹与共享——‘互联网+’时代的博物馆传播”主题论坛在北京举行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无论是传统的社会媒体,还是依托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媒体,都在当今博物馆建设的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也意味着博物馆在享有众多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论坛现场5月17日,由中国文物报社主办,“文博在线”项目部、天津恒达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众筹与共享——‘互联网+’时代的博物馆传播”主题论坛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共同讨论“互联网+”时代博物馆如何发展等内容。新环境下, ...

• “‘一带一路’与大西安建设”高层学术应用研讨会召开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陆航 舒建军会议现场 本网记者 陆航/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西安讯(记者 陆航 舒建军)驼铃古道丝绸路,车马犹闻唐汉风。5月17日,由陕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陕西省社科联、西安市社科联联合主办的“‘一带一路’与大西安建设”高层学术应用研讨会在西安召开。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体改研究会、浙江大学、西北大学、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等研究机构和国内 ...

• 25国人员共议博物馆发展十大趋势

来源:湖南省博物馆作者:湖南省博物馆编译▲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的藏品展示墙  美国博物馆与网络协会(Museum and the Web)2017年年会于4月19日至22日在美国城市克利夫兰市举办。大会吸引了来自25个国家的450名参会人员,提交论文达150多篇。会议探讨了未来发展的十大趋势:  一、可及性  可及性对绝大多数的博物馆而言,都是一大挑战。正如国际专家西娜•巴赫拉姆在会议开幕式的讲话所言,在所有项目的一开始,就应当考 ...

• 《归来·丝路瓷典》讲述外销瓷的历史印记

出处:潘家园周刊作者:记者 马嘉会 宗泳杉正值“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之际,5月13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的《归来·丝路瓷典》,用300件套明清景德镇外销瓷的宏大规模,把中外观众带入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情境。纵贯千年,横越亚非欧美四大洲,梯航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万邦千国的中国外销瓷,正是丝路精神的重要体现,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是世界各国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据展览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中国外销瓷的生 ...

相关分类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