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资讯

居延大遗址开启“申遗”之旅

摘要: 居延大遗址具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禀赋2月17至19日,由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兼世界遗产研究会会长、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原副主席郭旃,自治区文物局、清华同衡规划院遗产中心、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有关专家学者组成的居延大遗址申遗专家考察组走进额济纳,对居延大遗址进行实地考察。盟委书记包钢,盟委委员、宣传部部长田德志陪同考察。考察期间,专家组一行先后赴大同城、黑城、绿城、甲渠候官、大湾 ...

居延大遗址具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禀赋

2月17至19日,由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兼世界遗产研究会会长、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原副主席郭旃,自治区文物局、清华同衡规划院遗产中心、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有关专家学者组成的居延大遗址申遗专家考察组走进额济纳,对居延大遗址进行实地考察。盟委书记包钢,盟委委员、宣传部部长田德志陪同考察。

考察期间,专家组一行先后赴大同城、黑城、绿城、甲渠候官、大湾城、地湾城、肩水金关等居延遗址,详细了解额济纳的历史文化及近年来遗址保护等情况,并对居延遗址保护和未来申遗、规划等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和探讨。

郭旃认为,居延大遗址历史文化研究价值突出,具有真实性、完整性、观赏性等特点,与“丝路长城”等世界级遗产紧密相关,自然文化景观独特,具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禀赋。做好居延遗址保护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对于提升“一带一路”软实力建设,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意义重大。要做好基础工作,开展申遗路线和策略研究,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抓手,逐步推进申遗工作。

包钢指出,居延遗址是“一带一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历史文化丰厚,是一笔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盟、旗文化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居延遗址文化保护经费投入,加强居延遗址抢救性保护与修复,深入研究和挖掘居延历史文化,将居延遗址保护与旅游开发紧密结合,让更多的人了解居延历史文化。

居延遗址沿额济纳河流域呈扇形分布,南起甘肃省金塔县,北抵额济纳旗中蒙边境,全长近三百公里,分布范围约1.96万平方公里,属超大型遗址,是我盟境内举世闻名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极具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居延遗址是中原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碰撞交融的典型区域,是丝绸之路重要的运输补给站和防御屏障,是世界遗产——长城独特和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国际显学——简犊学、西夏学、黑城学的发祥地,更是国际考古和学术研究者的圣地。

2016年,居延遗址已被列入“十三五”期间国家大遗址保护专项规划。为加强居延大遗址的保护与利用,加快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步伐,我盟特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实地考察,对居延大遗址的保护和申遗工作进行深入交流探讨。此次考察成果显著,将对我盟今后建设居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及树立地区文化品牌、发展文化旅游业、推进国际旅游目建设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最新评论


分类信息

居延遗址

甲渠候官遗址

东大湾城遗址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