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仲一:《秦汉文化史大辞典》评介
《秦汉文化史大辞典》,是由已故秦汉史著名专家林剑鸣教授及秦俑馆馆长吴永琪研究员主编,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年12月出版。 该书的编撰,联合了全国数十位历史、文学、科技、地理、法律、经济及考古、文物等各方面的副教授以上的专家、学者,历时15年方问世。内容宏富、编撰体例科学、合理,装帧精良。是一部研究、学习秦汉文化 ...
《秦汉文化史大辞典》,是由已故秦汉史著名专家林剑鸣教授及秦俑馆馆长吴永琪研究员主编,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年12月出版。 该书的编撰,联合了全国数十位历史、文学、科技、地理、法律、经济及考古、文物等各方面的副教授以上的专家、学者,历时15年方问世。内容宏富、编撰体例科学、合理,装帧精良。是一部研究、学习秦汉文化 ...
一、兵马俑坑的定名问题 秦汉帝王及贵族墓葬的陪葬坑中出土武士俑群者数量很多。这些武士俑群算不算兵马俑?出土武士俑群的陪葬坑是否是兵马俑坑?这个问题搞清楚,无疑对研究秦汉的葬仪制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秦汉兵马俑坑,目前学术界的意见比较一致的有三处:一是秦始皇陵一、二、三号兵马俑坑,共有陶俑、陶马约8000件。二是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陵 ...
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园中的一组陪葬坑,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一、二、三号俑坑内共有陶俑、陶马约8000件。车兵、骑兵和步兵等不同的兵种,一列列、一行行的排列有序,像个庞大的地下军团。陶俑、陶马的造型是以秦王朝真实的军队作为原型塑造的,是秦军的缩影。 陶俑、陶马身上原来通体彩绘。由于俑坑建成初期,骊山的山洪暴发,俑坑内被洪水浸泡 ...
北宋时期,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作为北宋王朝国都的开封,经过宋太祖、太宗等九帝168年的大力营建, 使开封不仅成为当时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而且一度成为“人口上百万,富丽甲天下”的国际性大都会,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在地理位置上,开封位于黄河冲积大平原的西部边缘,处于华北平原与黄淮平 ...
法门寺文物所反映的中外交往发布时间:1989-06-23 作者:韩伟唐代国势强盛,对外又推行着开放政策,因此,唐长安是当时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那时,中亚诸国包括昭武九姓、拔汗那和阿姆河两岸,在七世纪后半叶都属唐朝的羁縻州。阿姆河以北的康国、以南的吐火罗都是大国,这些地方在唐前期是帝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双方使节来往,关系密切,文化、贸易 ...
西夏陵在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发展史上的地位韩小忙 西夏陵寝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从地域上来讲,在我国仅属西北地区一个局部的问题。从时间上来看,在此之前,我国陵寝制度至少已有1200年的历史了(约上溯至秦代)。因此,西夏陵寝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在我国也只是一个阶段的问题。然而,西夏陵寝制度却独有其特色,在我国古代陵寝制度发展史上亦应占有一席之地 ...
【作者简介】李玮涓,女,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商周考古研究。【摘要】有领璧环是商周时期一类独具特色且流布广泛的玉器。安阳殷墟是商代有领璧环的主要发现地之一,在有领璧环发展谱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文章全面收集了殷墟出土的有领璧环,对其进行了类型划分,发现这类玉器集中出现于殷墟二期,其造型可能直接来源于盘龙城等长江流域 ...
中国考古学走过了百年历程,将这一历程的纵向发展与国际考古学界的发展作一横向比较,可以发现许多值得深思的现象。虽然当下新材料不断涌现、学界思想活跃、科技考古蓬勃发展,但是考古学学科内部的隔膜与分歧却在加深。我们试图通过学科交叉达到历史重建的目标似乎仍然遥不可及。在这种背景下,笔者认为应该建立能够整合历史、科技和人文不同取向的考古学 ...
摘要:以往学者多关注二里头文化的铜牌饰与龙形器等具有权威象征的绿松石镶嵌饰品在地域间的分布,但是对出土地域较广的管珠类绿松石装饰品的研究则略显不足。本文首先关注二里头绿松石作坊内作为装饰品的管珠类产品在形态与技术上的特点,其次探讨同时期其他遗址出土管珠绿松石装饰品以及与二里头遗址手工业作坊的关系,同时根据陶制礼器与相关绿松石 ...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考古学界针对“中国考古学向何处去”产生了激烈讨论。其中,如何看待自然科学的作用是这一讨论的重要内容。按照夏鼐的定义,考古学是一门利用实物遗存研究古代社会的历史科学,属于人文社会科学范畴,其研究对象是反映古代人类活动的实物遗存,不只限于古代器物,还包括人类居住及其他活动的遗迹和反映古代人类活动的自然物。遗存的 ...
火的使用在人类的生存和演进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特别是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与火相关的复杂行为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复杂化和文明的孕育。除了最基本的取暖照明、获取熟食、抵御野兽等,远古人类还使用火加热石头,目的为石烹、劈裂石料、热处理石料等。《宁夏水洞沟遗址石制品热处理实验研究》一书旨在通过系统的热处理实验,全面了解水洞沟遗址石料经过热处 ...
埃文斯米诺斯考古报告简本繁本汇编(精)/寰宇文献考古系列页数: 670丛书: 寰宇文献 考古系列ISBN: 9787576007459豆瓣评分目前无人评价评价: 写笔记 写书评 加入购书单分享到 推荐内容简介1900年,埃文斯开始了在克诺索斯王宫的考古发掘。从1902年起,埃文斯开始研究米诺斯文明,先后出版多篇考古发掘报告和四卷本的研究巨著《克诺索斯的米诺斯王宫》。全 ...
克里特考古作者: 约翰·彭德尔伯里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原作名: The Archaeology of Grete: An Introduction出版年: 2021-4定价: 598.00元装帧: 精装丛书: 寰宇文献 考古系列ISBN: 9787576013337
雅典古迹作者: 詹姆斯·斯图尔特 / 尼古拉斯·雷维特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年: 2021-5装帧: 精装丛书: 寰宇文献 考古系列ISBN: 9787576014938
伊奥尼亚古迹作者: 尼古拉斯·雷维特 / 理查德·钱德勒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年: 2021-5装帧: 精装丛书: 寰宇文献 考古系列ISBN: 9787576014921
古物集珍古物集珍作者: 安妮·克劳德·菲利普·德·凯吕斯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年: 2021-3页数: 4428定价: 5800.00元(全7册)装帧: 精装丛书: 寰宇文献 考古系列ISBN: 9787552035193内容简介 · · · · · ·本书分为7卷,包含了1幅肖像画和829个版画,大部分是凯吕斯侯爵自己在欧洲旅行期间所收藏的古物。本书描绘了各种埃及,伊特鲁里亚 ...
迈锡尼时代作者: 克雷斯托斯·楚恩塔斯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副标题: The Mycenaean Age出版年: 2021-4定价: 598.00元装帧: 精装丛书: 寰宇文献 考古系列ISBN: 9787576013351
米诺斯图画文字作者: 阿瑟·约翰·埃文斯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副标题: Scripta Minos出版年: 2020-11页数: 694定价: 828.00元装帧: 精装丛书: 寰宇文献 考古系列ISBN: 9787576007466内容简介 · · · · · ·1900年起,英国有名考古学家、牛津阿什莫尔博物馆馆长埃文斯和他的同事在克里特岛发掘克诺索斯王宫遗址,发掘出3000多块刻有字符的陶片, ...
印度考古调查报告(第一卷)作者: 亚历山大·坎宁安(Alexander Cunningham)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年: 2020-11定价: 680.00元装帧: 精装丛书: 寰宇文献 考古系列ISBN: 9787576007329
卡赫美士考古报告卡赫美士考古报告作者: 戴维·霍格思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原作名: Carchemish: Report on the excavations at Jerablus on behalf of the British Muesum出版年: 2021-4定价: 620.00元装帧: 精装丛书: 寰宇文献 考古系列ISBN: 9787576013344
广西文物考古报告集作者: 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副标题: (1991-2010)出版年: 2012-9-1页数: 673定价: 288.00元装帧: 精装ISBN: 9787030354075内容简介 · · · · · ·《广西文物考古报告集(1991-2010)》汇集了《广西考古文集》前四集之外于1991~2010年在中文专业期刊发表的广西文物考古调查、发掘资料,包括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 ...
贵州田野考古报告集(1993-2013)作者: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编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出版年: 2015-1页数: 444定价: 238.00元装帧: 精装ISBN: 9787030425829内容简介 · · · · · ·《贵州田野考古报告集(1993~2013)》是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993~2013年田野考古资料的报告合集,共收录报告48篇,包括有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汉代、宋元 ...
良渚遗址群良渚遗址群作者: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副标题: 良渚遗址群考古报告出版年: 2005-12页数: 493定价: 280.00元装帧: 精装ISBN: 9787501016679
张涌泉 | 敦煌残卷缀合的意义和实践 张涌泉 写本文献学微刊 2022-07-01 06:20 发表于浙江敦煌残卷缀合的意义和实践张涌泉20世纪初,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古代写本文献的大发现,是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一件大事,震动了整个世界。这次发现的文献数量之多,价值之高,影响之大,都是空前的。其中既有大批的汉文文献,也有不少粟特文、突厥文、梵文、于阗文、吐 ...
浑河下游航空摄影考古报告作者: 中国国家博物馆 /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出版年: 2012-7页数: 216定价: 360.00元装帧: 精装ISBN: 9787501034901内容简介 · · · · · ·浑河下游航空摄影考古报告,ISBN:9787501034901,作者:本社
许昌考古报告集(二)许昌考古报告集(二)作者: 河南省文物局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出版年: 2018-3页数: 336定价: CNY 298.00装帧: 精装丛书: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保护项目河南省考古发掘报告ISBN: 9787030570024内容简介 · · · · · ·本书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文物保护项目——许昌夏庄墓地、长葛山孔遗址、曹庄遗址、山头高墓地、张史马墓地、禹 ...
内蒙古东南部航空摄影考古报告内蒙古东南部航空摄影考古报告作者: 杨新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出版年: 2002-4页数: 235定价: 480.00元装帧: 简裝本ISBN: 9787030100030内容简介 · · · · · ·《内蒙古东南部航空摄影考古报告》可供考古、历史、遥感工作者及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参考。1997-1998年间,作者对内蒙古东南部地区古代大型遗址进行了航空摄影 ...
北响堂石窟刻经洞北响堂石窟刻经洞作者: 峰峰矿区文物保管所 / 芝加哥大学东亚艺术中心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副标题: 南区1、2、3号窟考古报告出版年: 2013-11-1页数: 298定价: 260.00元装帧: 平装ISBN: 9787501038831内容简介 · · · · · ·响堂石窟是中国北朝晚期最大和最具有代表性的石窟之一,其中的刻经以北响堂南区的刻经洞最为重要。此处的雕刻亦 ...
柬埔寨吴哥古迹茶胶寺考古报告柬埔寨吴哥古迹茶胶寺考古报告作者: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 中国政府援助吴哥古迹保护工作队 / 柬埔寨吴哥古迹保护与发展管理局 / 柬埔寨金边皇家艺术大学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出版年: 2015-6页数: 439定价: 490.00元装帧: 精装ISBN: 9787501043132内容简介加强吴哥古迹保护维修中的考古学研究,特别是建筑考古学研究,将会极大 ...
伊川考古报告伊川考古报告作者: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编著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出版年: 2012-5页数: 480定价: 200.00元装帧: 精装内容简介 · · · · · ·《伊川考古报告》内容简介:伊川南寨、北寨遗址的考古发掘是为配合焦枝铁路复线工程而进行的,白土疙瘩遗址的考古发掘是配合当地村民的农田基本建设而展开的。考古领队为杨肇清。1990~1992年三个工 ...
古都邺城研究古都邺城研究作者: 牛润珍出版社: 中华书局副标题: 中世纪东亚都城制度探源出版年: 2015-5页数: 467定价: 78.00元装帧: 平装丛书: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ISBN: 9787101105810豆瓣评分7.127人评价5星18.5%4星33.3%3星33.3%2星11.1%1星3.7%评价: 写笔记 写书评 加入购书单分享到 推荐内容简介 · · · · · ·牛润珍所著的《古都邺城研究 ...
佛教考古作者: 李崇峰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副标题: 从印度到中国出版年: 2014-1页数: 934定价: 248.00装帧: 精装ISBN: 9787532570959内容简介 · · · · · ·本书稿以天竺佛教史迹开端,从西到东,分别研究了丝绸之路上的天竺、新疆、北方、南方佛教史迹中的有关佛教考古的问题,以佛教石窟寺壁画、塑像等具体考古发现,结合佛典展开研究,考察佛典和 ...
邺城考古发现与研究邺城考古发现与研究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 河北省临漳县文物旅游局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出版年: 2014-8页数: 550定价: 280.00元装帧: 平装ISBN: 9787501040490内容简介邺城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主体位于河北省临漳县境内的漳河岸畔,为中国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都城遗址,由南北二 ...
邺城文物菁华作者: 朱岩石 / 韩立森 / 王玉廷 主编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出版年: 2014-8页数: 207定价: 248.00元装帧: 平装ISBN: 9787501040575目录前言第一单元 魏武雄才 崭新都城(曹魏时期邺城)云纹瓦当绳纹筒瓦绳纹板瓦陶砖排水构件排水管青石角螭首文字刻石残块青石墓门剪轮“五铢”铜钱小铜人铜鼎铜鉴铜碗铜鐎斗铜熨斗铜铃铜马镳连弧纹目光镜“君宜高 ...
遗落秋风的叹息作者: 朱岩石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副标题: 图说北齐高洋墓出版年: 2006-5页数: 125定价: 17.80元ISBN: 9787536678019内容简介你知道北齐皇帝高洋是怎样一个人吗?这本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考古学读本,将我们带入这位皇帝陵墓的考古发掘现场,让读者走进血火纷飞的南北朝,零距离地去领略一位颇具军事才干、但却残暴无度的恐怖皇帝,去游览一 ...
北京老城中轴线的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正在有条不紊推进。北京老城中轴线申遗工作既是呈现北京城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很好的切入点,也是全面科学推动北京老城整体保护工作的抓手。 北京城中轴线申遗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中国古代都城中轴线规划思想有两个层面:一是精神层面的贡献,另一个是精神与物质结合层面的贡献 ...
朱岩石这以讹传讹的曹操“七十二疑冢”,在现代考古学诞生以前是难以平反昭雪的。考古学之所以逐渐成熟为一门科学,是因为它独特的理论和方法日臻成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疑惑不断给予科学的回答。20世纪30年代以后,磁县古墓群的一些出土遗物引起学者的注意,有人开始怀疑:磁县古墓群与曹操“七十二疑冢”或许并无关系?20世纪50年代,在举国一片建 ...
邺城遗址,位于河北省临漳县西南约20公里处,由邺北城和邺南城组成。邺城始筑于春秋,秦汉时期先后是邺县和魏郡的治所。东汉末年,曹操占据邺城后,对邺城进行了全新的规划和建设。邺城始为三国曹魏“五都”之一,后又为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诸王朝的国都,故也称之为六朝古都。邺城的布局前承秦汉,后启隋唐,是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的 ...
“保护老城不能过多复建复原已经消失的古建筑,要做好取舍,怀着对文化遗产的敬畏之心。”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副所长朱岩石今天在“保护历史文化名城 加快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联组讨论会”上建言。 北京近年陆续复建了永定门城楼、地安门燕翅楼、左安门角楼等古建筑。保护北京老城,是否要复建已经消失的文化古迹,一直存在争论。朱岩石 ...
中国古外销瓷研究的新创获──读《中国古瓷在非洲的发现》发布时间:1989-03-10 作者:唐星煌马文宽、孟凡人著《中国古瓷在非洲的发现》一书,1987年已由北京紫禁城出版社出版。这是80年代中国古陶瓷研究会暨中国古外销陶瓷研究会成立之后,国内该研究领域的第一部学术专著,也是中国古外销瓷分区研究方面的一个引人注目的新成果。非洲是中国古外销瓷研究的一 ...
专辑中国中古的都市原文刊载于《考古》,2016年第7期。感谢刘涛、钱国祥、郭晓涛先生授权发布。引用请查阅原文。“中国中古的都市”专辑组稿:戴卫红 徐畅编辑:刘艺颖长按二维码关注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
2018年11月2日,“华大古史论坛(第二十九期)·学术讲座之二十二”于华中师范大学逸夫国际会议中心一楼报告厅举行。讲座主题为“东汉洛阳城与帝陵的布局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洛阳工作站站长、洛阳汉魏城考古队队长钱国祥先生主讲,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尤学工副院长主持,武汉大学毋有江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黄尚明 ...
汉魏洛阳城出土瓦当的分期与研究钱国祥本文原载《考古》,1996年第10期。如有引用,请参考和注明原始出处。汉魏洛阳城遗址是我国著名的古代都城遗址之一。该城址始建于西周,东周时一度为王都。至东汉光武帝刘秀在此定都,历东汉、曹魏、西晋和北魏四朝,做为国都达三百三十余年。北朝末年,洛阳一带战乱频繁,该城渐渐沦为废墟。隋、唐初期随着东都洛阳城的 ...
我国古代都城制度和城市建设历史,是古人留传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其中的诸多历史教训和宝贵经验,对于今天的现代化城市规划与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就是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但同时也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汉魏洛阳故城是我国古代重要的都城遗址之一,是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和北魏等朝代的 ...
钱国祥:北朝佛寺木塔的比较研究 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 塔作为一种建筑形式,起源于印度的“窣堵坡”,是佛教高僧埋藏舍利、遗骨、遗物的建筑。中国古代和东亚地区的佛塔建筑,显然也是和佛教的传入有关,是印度的“窣堵坡”与中国的木构重楼相结合的产物。根据文献记载,佛教传入中国内地是在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公元2世纪末,筰融在 ...
《史记·礼书》:“疏房床笫几席,所以养体也。”一句话几乎涵盖了汉代所有的坐具。从考古发现的汉代遗物及画像内容看,汉代的坐具主要有床、榻、枰、席等几类。此外,汉代的人们往往凭几而坐,因而,几也应算是当时重要的坐具之一。床、榻、枰 床的历史十分久远,但目前尚不知产生于何时。商代的甲骨文中已有“床”字,为一人躺于一带足的木板上, ...
摘要:自青铜编钟出现以后,钟官成为青铜乐器演奏及铸造的重要职官。目前所知,周代有乐师、乐官、钟师,秦代乐府下设钟官。元鼎二年(前115年)汉武帝设置水衡都尉之前,少府中的乐府下设钟官,管理乐器或组织演奏,负责乐器及其他铜器的铸造;此后,钟官改属水衡都尉,是上林三官之一,专门负责五铢钱的铸造。建始二年(前31年),汉成帝省技巧、六 ...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017年度田野考古交流会举办期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徐龙国研究员受邀来我单位做学术报告。1月27日上午,徐龙国先生以《古代城门形制与匠人营国》为题开展讲座,讲座由孙波副院长主持,全体业务人员参加。徐龙国先生讲座以《匠人营国》所描绘的古代都城建制为切入点,以“一门三道”城门形制为突破口,通过梳理历代都城城门形 ...
摘要:自20世纪初期至今,陕西、江苏、河北、河南、山西、甘肃、山东、广东等地陆续发现一些形制规整的小陶具,大致可分A、B两型。A型合模烧制而成,中空,表面布满纹饰。B型以旧瓦磨制而成。时代集中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学界对两类器物的用途及性质认识不同,其中以安志敏先生的陶、史树青先生的陶砭之说影响最大。在一些西汉贵族墓葬中,因两类器物多 ...
本文作者在考察途中 北京大学时期的黄文弼 朱玉麒 1927年,黄文弼先生作为北京大学的代表,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中瑞西北科学考查团,从此成就了他作为西北历史地理学家和新疆考古学家的学术声望。 黄文弼于1915年考入北京大学,到1935年作为中央古物委员会兼西安办事处主任,正式调离北京大学,其间20年的时间,是在北大度过的。20年中,他 ...
刘衍淮西北考察日记与其他考察记的比较 朱玉麒北京大学中古史研究中心教授 对于考察活动的研究,任何一部亲历记录都具有其不可替代而无法复制的价值。即使之前我们已经有了斯文赫定、徐炳昶、袁复礼、黄文弼等人的描述,这样的考察记依旧是多多益善。文字的记录因其局限而总是无法完全还原现场。即使是号称事无巨细的日记,也受到记录者主观记忆的选择,使 ...
徐松的《西域水道记》是清代西北史地之学的重要著作,以此为开端,乾嘉学术从朴素的考据转向经世致用。其后,由新疆布政使王树枏主持编修、成书于宣统三年的《新疆图志》是古代中国最后一部新疆地方通志,也是清代新疆的一部“百科全书”。2015年12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徐松与〈西域水道记〉研究》;同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整理本《新疆图志 ...
清代西北边疆的平定历经康、雍、乾三朝,伴随着历次西域战事的胜利,亦仿汉唐模式,勒石战地。与前代相异的是,清代皇帝不仅要举行胜利庆典,亦向先师孔子举行释奠祭礼,并勒石太学。久之,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各府、州、县自上而下立碑于孔庙的现象。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朱玉麒教授在内地十多个省区都发现了这些碑刻实物或档案史料。他认为在 ...
傅斯年图书馆藏内阁大库档案中的徐松资料 朱玉麒 编者按:本文原载《西域文史》第十二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年,289—306页。 清代嘉道年间的学者徐松(1781-1848,字星伯),于嘉庆十年(1805)考中进士,曾经担任翰林院编修,十五年,简任湖南学政,十七年,因事遣戍伊犁,二十五年赐环。道光年间,又先后担任内阁中书、榆林知府等职。通籍之后的 ...
题图为唐代敦煌写经《唐玄宗御注道德经》◎本文节选自朱玉麒《吐鲁番文书中的玄宗诗》《西域文史》第七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年12月,63-75页。————————————————除特别标注外,『唐史资讯』所有文章、资讯、书讯、书评等皆为互联网搜集,著作权、版权归作者或版权机构所有。※唐史资讯 Studies in the Tang Dynasty朱玉麒,1965年生 ...
《坚固万岁人民喜:刘平国刻石与西域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朱玉麒、李肖主编目 录 序 言 刘平国刻石的早期保护和拓本流传——以徐鼎藩为中心(朱玉麒 吐逊江)关于东汉《刘平国刻石》发现的几位先驱者(陶喻之)刘平国刻石与西域汉化(黄纪苏)刘平国刻石的文学史意义(吴 洋)材料与证据之间——关于刘平国刻石的三重语境的考察(张瀚墨)中国国家图 ...
良朋相与志春秋——《蒙古游牧记》成书考 朱玉麒 摘 要:中国西北边疆史地学,以祁韵士、徐松为创始,蔚为风潮于嘉道之际,已然成为清代学术史与地理学史研究的共识。作为学科标志的西北史地著作,多由未亡的同志和朋友编纂遗稿,续补未竟,刊刻印行,“续成”成为了这一学科著作流传的常态。这一学科的中坚人物张穆,一生似乎都在忙碌师友的著作编辑、出 ...
《辞海》上说中国有两个鉴湖,一个在绍兴,一个在乌鲁木齐。如你所知,一个是鉴湖女侠秋瑾的出生地;一个是倡导戊戌变法的张荫桓被赐死的流放地,这个“鉴湖”就在乌鲁木齐的西公园。在迪化,外国探险家也留下了西公园湖面的游船、岸上的亭台的摄影,可是有哪一位能像袁复礼这样的一个中国摄影师,特别地给鉴湖的榜书和对联留下一个特写,用图像中的文字来 ...
今年三月,我本应当站在静园二院展厅的楼梯口,担任北大文研院的编外,备你垂问这个“袁复礼旧藏西北科学考查团摄影”展览中那些摄影家眼里是作品、科学家眼里是样品、历史学家眼里是文献的西北科考团的老照片。至少九成以上的照片,你都没有见到过。 袁复礼先生的藏品非常丰富,但也异常坎坷。1932年他考察归来,开始了采集品的整理工作,东部天山恐 ...
摘 要: 吐鲁番文书中的文学史料虽然不多,文书表征也体现出零散、不完整等缺陷,但它被无意识地保存下来,在中古时期(高昌郡-国-州时期,327—803年)吐鲁番绿洲社会的传承过程就具有了举证的客观性。吐鲁番文书的写本形态,可被归纳为写本书籍、临习摹写、创作草稿三类,展现了吐鲁番汉文文学生产的流动过程和细节。这一地域文学与中原汉文文学发展的声 ...
出水文物总数达18万件(套)的“南海Ⅰ号”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南海Ⅰ号”陶瓷器产地确认是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非常重要的课题之一。近年来,考古专家围绕古船的远航路线、途经地等谜团展开破解。日前,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新发现,明确“南海Ⅰ号”沉船部分陶瓷器产自佛山南海奇石窑和文头岭窑,并确认“南海Ⅰ号”曾经到过广州。 ...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起源于近四千年前的中国瓷,自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走出国门,刺激了海外的仿烧之风,带动了世界各地的瓷器生产与销售。如今,瓷器依然是世界艺术瑰宝,成为促进世界多元交融、增强民心相通的窗口。 中国瓷器为何广受世界欢迎?阿拉伯、欧洲商人怎样将中国瓷器带向世界?在当今,东西方的瓷器有哪些技术创新,如何在各自的发展中促 ...
三星堆埋藏坑,又称“器物坑”“祭祀坑”,是中国乃至于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1986年,在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的南部,当地砖厂取土发现了两个装有象牙、玉石、青铜、黄金等材质器物的埋藏坑(编号为一、二号坑),轰动了海内外的学术界。2018-2019年,在先前发现两个埋藏坑之间的位置,又陆续发现了6个类似的埋藏坑(编号为三至八号),一度 ...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经过百余年的持续努力,考古工作者与其他研究者一起,在揭示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马克思指出:“凡是民族作为民族所做的事情,都是他们为人类社会而做的事情。”总 ...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让更多人对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对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等,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深刻认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缘起、实施过程和意义,有助于工程继续推进、不断深化,推动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转化。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全称是“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综合研 ...
秦自西部崛起,以强势国力击灭六国,实现了统一。秦帝国的政治建设对后世有长久影响,因此秦史的意义受到重视。秦人典籍文化建设曾经落后于东部诸国。历史记述也起步稍晚,秦史古籍数量并不多,《史记》等经典文献保留的记忆非常珍贵。随着考古工作的进步,累年获得的多方面信息充实、丰富了我们对秦史和秦文化的认识,秦古籍研究因此获得了较好的条件 ...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7日下午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 总书记指出,“我们运用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化学、地学、物理学等前沿学科的最新 ...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7日下午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 ...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7日下午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指出,“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认真学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有关中华文明与希腊文明交流的研究心得,对这一点感悟尤其深刻。 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原生文 ...
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对中国文明历史的研究。继2020年9月28日发表关于考古工作重要讲话,2021年10月17日致信祝贺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后,总书记在2022年5月27日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再次提出要求,“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进一步回 ...
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创性贡献。要同步做好我国“古代文明理论”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转化工作,加强对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提升中华文明影响力和感召力。 总书记就深化中 ...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7日下午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指出,我们运用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化学、地学、物理学等前沿学科的最新技术分析我国古代遗存,使中华文明探源有了坚实的科技分析依据,拓展了我们对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认知。对文明起源和形成的探究是一个既复杂又漫长的系统工程,需要 ...
2022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其中的文明史,又可细分为文明起源史、文明形成史。 长江下游地区是苏秉琦先生提出的中国史前六大考古学文化区之一 ...
基本信息:作者:王子初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年5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2年5月印次:1ISBN:9787030713087内容简介: 本书可定位为中国音乐考古学学科的基础理论专著,为该学科研究的大纲或总纲。本书对构建中国音乐考古学基本学科理论体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研究了中国重要音乐考古的发现和发掘成果,以认识中国各历史时期社会音乐生活的 ...
------------------------------------------------------------------------全文阅读史前骨柄石刃器与复合工具技术相关讨论(作者:曲彤丽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陈宥成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原文刊于《华夏考古》2022年第2期)
根据国家文物局《关于川渝地区巴蜀文明进程研究项目考古工作计划(2021—2025)的批复》(文物保函〔2021〕277号),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纳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为抓好项目实施,配合推进“古蜀文明保护传承工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秉持“课题预设、保护同步、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合作”的工作理念,联合国内39家科研机构、大学院校以及科 ...
说到夏天让人印象深刻的花卉,除了荷花、茉莉,还有悠然淡香的栀子花。栀子的白,栀子的香,虽不曾名动天下,古往今来,却自有一番赞誉。栀子花的花苞鲜嫩修长,先是青绿带点儿微黄,慢慢膨大,转成了淡绿色,及至盛开又变成了雪白,其六瓣的花托与大雪花相似,故古人常把六瓣花的栀子与六出雪花相媲美。如南宋诗人杨万里吟有“树恰人来短,花将雪样年。孤 ...
画史记载佛教造像“四家样”之一的“曹家样”在美术史上有着重要意义和丰厚的学术史。本文利用《历代名画记》等唐宋书画与佛教文献,考证曹仲达为移居汉地的数代粟特移民之后,其人生经历了三个阶段:南朝、北齐邺城以及北周、隋代长安阶段。其次,通过对粟特故地、西域等地和北齐相关考古图像材料的细致比对,推证“曹家样”与粟特故地美术之间有着密切但 ...
书名:宿白纪念文集【点击购书】作者: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编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年1月定价:628.00内容简介宿白教授(1922-2018)是著名考古学家、考古学教育家,中国考古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中国考古学教学体系的规划者,北京大学考古学科的主要创始人,为新中国的文物考古事业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为纪念和缅怀宿白先生,北京大学考古文 ...
法老时代,埃及人认为死亡是一种分解:人会被分解成不同的部分。丧葬仪式的目的是将这些部分重新组合起来,并使结成的整体能够获得永生。保住肉身是永生的先决条件。木乃伊仪式的目的是创造一个适合永生的逝者形象。2022年6月24日,“永恒的面孔——古埃及的黄金木乃伊”展览在深圳市南山博物馆展出。本次展览是以丰富的埃及藏品而闻名的曼彻斯特博物馆精 ...
世说新语·文苑吐鲁番文书中的玄宗诗文/朱玉麒19世纪末期西方探险家在中国西北地区开始的考察活动,使得以敦煌和西域出土的中古写本文书为核心的研究,不期而然地成为一个世纪以来世界性的显学。从文学史的角度利用这些文书所进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敦煌的汉文文书方面;而吐鲁番文书因为特殊的保存方式造成的断烂情况,以及收藏的分散和公布的滞后,至今 ...
散藏海内外的祥麟西北日记 朱玉麒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2013年12月1日,经由高田时雄教授的推荐,我在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开始了为期半年的学术访问,得以近距离接触到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图书馆收藏的丰富典籍。后来发现,其中最为珍稀的汉籍版本,已经在“東アジア人文情報学研究センター(Center forInformatics in East Asian S ...
“北馆文书”流传及早期研究史 朱玉麒编者按:本文原刊《西域研究》2018年第1期,1—16页。 内容提要:北馆文书是指吐鲁番出土的一批唐高宗仪凤年间西州都督府管辖下的北馆厨在市场上购买柴、酱等物的酬值案卷,这些文书残片最终都流散到了日本。文章揭示了这些文书是在第二次大谷探险队前来新疆的1908年前后出土于吐鲁番三堡的事实,对此后百年以来这些文 ...
库车丁谷山献疑朱玉麒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摘要:龟兹佛教史的研究,使得库木吐喇石窟所在的丁谷山在当代研究论著中被频繁提及。本文梳理近代西域文献,认为由于清代西域官员和宁在《回疆通志》的编纂中误将吐鲁番盆地中的柳中当作库车地名对待,遂把清初《西陲纪略》记录的鲁陈丁谷山也误植在库车库木吐喇附近的却勒塔格山。经过祁韵士 ...
專輯魏晉南北朝石刻與歷史研究摘要:開元四年(716),睿宗李旦去世,其子玄宗皇帝为其营葬橋陵,其後在開元年間去世的四位長公主,都得到他恩旨陪葬橋陵并御書碑石的優寵,它們成為玄宗表達其政治理念而營造的一個景觀。睿宗橋陵及其不止一處的御書陪葬碑,是唐玄宗本人開元時代輝煌的紀念物。開元十三年(725)去世的鄎國長公主是睿宗皇帝的第七個女兒, ...
三台古塔 新疆叫三台的地方有好几处,是清代新疆军府制度时期军台建置留下的地名化石。从伊犁将军府所在的惠远城出发到鄂博勒齐尔,是第三个军台;从莎车出发到迈那特,也是第三个军台。这些地方都叫三台,连鄂博勒齐尔跟前大名鼎鼎的旅游胜地赛里木湖,也被称作了三台海子。出乌鲁木齐往东二百多里地,过去叫惠来堡,又唤作“三台塘”、“三台驿”。 ...
吐鲁番盆地的吐峪沟是中古时期丁谷山和以丁谷命名的佛教寺院、洞窟乃至祆教祭祀场所,已经敦煌吐鲁番文书的发现而得到证明。其实在文书发现之前,明清时期的方志和集部文献中,丁谷山的名称也有相关记载。本文梳理这些文献的流传,认为出土文书与传世典籍先后衔接,至少从公元6世纪以降,直到18世纪初叶,吐鲁番盆地的“丁谷山”在历史文献中传承有序。经 ...
西北考察途中的刘衍淮1927年春天,在北京大学三院的布告栏里,理预科二年级学生刘衍淮(1908—1982)看到一则西北科学考查团招聘气象生的告示。这个时候,新文化运动以来民主与科学的影响早已深入人心;就刘衍淮个人而言,对大西北的向往曾经形诸儿时的梦寐,梦里的他从山海关一路西行,沿着长城走到了嘉峪关外。他踊跃报名,在严格的考试之后,和他的同学 ...
过去的同事、现在的领导种建荣研究员给我派了一个活, 给他们邰城考古队编写的、 即将出版的《邰城汉墓》写个序,这个活对我来讲真的是出了一个难题。 混迹考古圈整整四十年,喜欢的是读、跑、找、挖。读是文献检索,为了发现线索;跑是现场调查,为了求证猜测;找是勘探试掘,目的是验证观点;挖是发掘,最终证实结论。线索多、疑问多、猜测多、挑 ...
来源:长安讲堂,本讲为该讲堂的第六讲 主持人:我们今天非常高兴的请到了陕西省考古院焦南峰院长来为我们做“西汉帝陵考古发现”这样一个演讲,首先我来介绍一下焦南峰院长的简历,他最基本的头衔,第一是考古研究院的院长,第二是研究员,另外还有很多的头衔,这些头衔有一些只能说明他的工作业绩,也有的能够说明他的学术成就,比如说他有劳动模 ...
作为“米仓古道第一镇”,恩阳不仅具有丰富完整的文物遗迹,而且体现了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见证了华夏文明由多元到一体的交流融合进程。本期《权威声音:恩阳——米仓古道第一镇》,让我们跟随原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研究员焦南峰,共同探究“米仓古道第一镇”背后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戳一戳看视频)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 ...
摘要:本文根据历史文献中秦国公、王、帝的陵地和陵墓的记载,并从考古研究科学化的角度出发认为“雍城秦公陵园”应称为“秦雍城陵区”;根据考古学标准化、精细化原则建议雍城秦陵考古基础资料应根据类型学方法整理、编号;根据陵园规模、布局和内涵提出Ⅷ、Ⅻ、XⅢ号三座陵园实际上是一座陵园;并对陵园今后的考古勘探工作提出建议。 1976年 ...
据新华社报道:2022年6月16日,三星堆考古研究团队宣布将8号“祭祀坑”新发现的“顶尊蛇身铜人像”与1986年2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鸟脚人像残部”拼对成功,重新命名为“鸟足曲身顶尊神像”,两部分在“分离”3000年后终于合体。此次跨坑拼对的实现,推进了对三星堆坑间关系的认识,为三星堆文物的复原工作提供了新思路。“鸟足曲身顶尊神像”(图一) ...
来源:《西域研究》2021年第1期印度河上游地区的佛教岩画及其与古代新疆佛教艺术的关系〔意〕赛丽娜 · 奥佚罗 著 郑燕燕 译内容提要 巴基斯坦北部印度河上游地区,是连通南亚次大陆与中国新疆塔里木盆地的重要通道,沿着这条道路西北印度的犍陀罗佛教艺术传到了新疆及内地。本文从该地区的佛教岩画中挑选了三个本生故事,即与犍陀罗关系密切的母虎本 ...
踏查洹上2021 年殷墟商王陵及周边考古勘查记文 图 / 牛世山1935 年秋,西北冈商王陵 HPKM1217 大墓发掘现场随着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和推进,殷墟保护和宣传的力度进一步加强,民众的关注热度也明显增高。这要求我们进一步做好殷墟考古工作和研究,以构建包括商王国在内的上古史,阐释中国辉煌的古典文明。安阳市如何把殷墟这个代表中国古典文明高度的绝 ...
近日,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党历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看待中华民族历史,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几代学者接续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绩显著,但仍然任重而道远,必须继续推进 ...
内容提要:河南登封王城岗85WT264F1陶器群的年代介于二里冈上层二期和殷墟文化第一期之间,相当于邹衡先生划分的“商文化早商期第四段第Ⅶ组”。由于郑州地区该阶段遗存的陶器群面貌仍基本保持二里冈文化特征,可归入广义的“二里冈上层”范畴,建议称为“后白家庄期”。郑州地区的商文化变革发生在该阶段和殷墟文化第一期之间,中原地区延续千余年的 ...
基本信息:主编:王春法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时间:2021年12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1年12月印次:1ISBN:9787569943122内容简介: 本书以河津窑址出土文物150 余件(组),以及全国各地著名收藏机构的传世瓷品80 余件,分为瓷耀龙门、匠造瓷艺、瓷韵雅趣、瓷业流布四个单元,全面呈现河津窑址的考古发掘、制瓷工艺、装饰手段和人文内涵,以及制 ...
山西绛县横水西周墓地M2158为一代倗国国君之墓,年代属周穆王时期,其随葬品丰富,具铭铜器尤多,为研究西周史和西周礼制提供了新鲜的一手史料。本文就M2158出土媵器所见西周婚媵制度略作考论。一、相关具铭铜器发掘者业已指出,M2158所出铜器可分为早、晚两组,早期组有3件鼎(M2158∶138、150、172)、1件鬲(M2158∶139)、1件壶(M2158∶90),属西周 ...
基本信息:编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年4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2年4月印次:1ISBN:9787030712035内容简介: 本书在全面整理、公布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栎阳考古队1980~1981年开展秦汉栎阳城考古所得的所有发掘资料。通过集中整理,在《考古学报》1985年第3期已发表资料基础上,对1980~1981年秦汉栎阳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