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魏元乂墓志考
北魏元乂墓志考周 舟(新乡市博物馆,河南 新乡 453000) 摘要:元乂出身北魏宗室,在北魏孝明帝初期把持朝政长达五年,地位十分显赫,后被赐死。元乂墓志详细记载了元乂的生平,补充了史书的缺漏。元乂墓志的志文竭尽褒美之辞,却对元乂专权之罪只字不提,还刻意描述元乂为“忠贞守死”之臣,反映了撰文者的政治立场,其客观性远逊于《魏书》。本文对 ...
北魏元乂墓志考周 舟(新乡市博物馆,河南 新乡 453000) 摘要:元乂出身北魏宗室,在北魏孝明帝初期把持朝政长达五年,地位十分显赫,后被赐死。元乂墓志详细记载了元乂的生平,补充了史书的缺漏。元乂墓志的志文竭尽褒美之辞,却对元乂专权之罪只字不提,还刻意描述元乂为“忠贞守死”之臣,反映了撰文者的政治立场,其客观性远逊于《魏书》。本文对 ...
01 培养怎样的人才据说,目前国内培养各类考古学人才的高校已超过 100 所,这主要是近年的飞速发展。我读大学时,全国共有 12 所大学设有考古学专业, 其中北京大学和西北大学是 50 年代创办的,吉林大学、辽宁大学、山东大学、山西大学、郑州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是 70 年代初创办的。高校考古专业应该培养怎样的人才 ...
安平县位于冀中平原的东南部,据《续汉书·郡国志》记载,东汉时属冀州,明帝始封为乐成国,公元122年改称安平国,“安平”一名即由此而沿续下来。这里当时不仅有诸侯王及其属吏,而且还出过有名的世家大族,如安平崔氏(见《后汉书·崔骃传》和《文苑传》);灵帝时在朝擅权的大宦官赵忠(见《后汉书·宦者列传》)等。所以这里保存的东汉大墓,应给予适 ...
文献与考古视野下的第一代海昏侯李小彬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文博系) 摘 要:南昌市新建区墎墩山一号汉墓经过数年的科学发掘及论证,确定一号墓主人就是西汉第一代海昏侯刘贺。文献资料显示,刘贺初为昌邑王,后因昭帝崩而无嗣被霍光人等拥立为皇帝,但在位二十七日即被废黜,最后沦落为食邑于蛮荒之地的小列侯,不久在悲愤无奈中郁郁而终。关于刘 ...
考古学家在以色列发现了一个新的智人种群,它与欧洲的尼安德特人之前的种群相似,这对尼安德特人起源于欧洲的普遍假设提出了挑战,表明至少尼安德特人的一些祖先实际上来自黎凡特地区。这项新发现表明,有两种类型的智人种群在黎凡特地区共同生活了10多万年(20-10万年前),分享知识和工具技术:从大约40万年前就生活在该地区的内舍拉姆拉人,以及后来到 ...
基本信息: 作者:郑曙斌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21年5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21年5月 印次:1 ISBN:9787101146325 内容简介: 本书试图以文化人类学的整体观来审视帛画组合与空间位置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说将帛画作为墓葬的组成部分放到整个墓葬中来理解与分析,按照帛画出土位置的特殊性可分成“内棺覆盖帛画” ...
提要“楚式绿玉”是一种特殊闪玉料,它由镁质大理岩接触变质而成。外观呈细腻的草绿至碧绿色,有时含有细粒石墨。骤视之,似乎与变质自超基性火成岩的碧玉相似,实际生成的地质条件不同。约自春秋战国之交,用楚式绿玉制作的璧、璜、琥龙集中出现于荆州地区楚墓。到了战国晚期,先民制作结合琥龙与璧的“双身合首琥龙纹璧”。此后逐渐不再雕琢琥龙。用楚式 ...
哈里亚纳是1966年10月1日从旁遮普邦划出来的一个新邦。靠近德里,总面积为4.4万多平方公里。人口1646万(1991年),是印度面积较小的一个邦。关于哈里亚纳这个名字的来历有几种说法。有的学者认为哈里亚纳是由“哈里”和“扬”两个词构成,意思是“天之辇”,也就是毗湿奴神之辇。哈里亚纳的某些人至今还认为古时候哈里亚纳这个地区是哈里(即毗湿奴神)的 ...
鹿野苑的第一部分析历史,佛陀在那里布道并建立了佛教寺院秩序。鹿野苑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佛陀首次布道和建立佛教寺院秩序的地方。鹿野苑的发掘产生了寺庙和修道院住宅的地基、两个佛教圣物土墩(佛塔),以及印度艺术史上一些最重要的雕塑。本卷提供了对历史遗址的第一次批判性审查。 弗雷德里克(Frederick M. Asher)提供了一个长期的假期对鹿野苑的 ...
来源:《西域研究》2021年第1期塞伊玛—图尔宾诺遗存发现与研究内容提要 塞伊玛—图尔宾诺遗存因两座大型墓地——塞伊玛墓地及图尔宾诺墓地的发掘而得名,是欧亚草原青铜时代考古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该遗存因发达的金属铸造工艺及辨识度极高的金属兵器、工具闻名,近一个世纪以来,吸引了一代又一代专家、学者将目光聚焦于此。塞伊玛—图尔宾诺遗存的发 ...
书名:三水集:许永杰考古文存作者:许永杰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6月定价:298.00内容简介本书为许永杰教授从事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以来发表文章的合集,共收录文章57篇,包括论文、书评、序言和随笔。全书分为三个部分,一为“文化考古学”,二为“社会考古学”,三为“理论与方法”。其中文化考古学部分又按照作者四十余年考古发掘、研究和 ...
中华文明上下5000年,这几乎是每个中国人都熟知的。但是如果追问为什么,许多人或许会一时语塞。有人说中国大量的古代文献记载的历史有5000年,却也有人说中国上古历史不足信,甚至是“传说与神话”。今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年,那么百年考古能否就“中华文明五千年”这一重大问题给出答案呢?实际上,“中华文明五千年”暗含三个细节性问题,或言可 ...
基本信息: 编著: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编,张剑 周立著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11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20年11月 印次:1 ISBN: 9787501068241 内容简介: 本书的目的是全面系统地提供洛阳出土的青铜器资料。全书共收录夏、商、西周、东周和先秦以后各时代的青铜器近1300件,包括考古发掘出土的青铜器以及 ...
2008年5月13日,施工单位在位于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骆驼山脚以东200米的世茂一期建设工地,进行挖掘基坑作业时,发现了一座砖室墓。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考古工作人员闻讯赶到现场,立即进行现场保护。经勘察,该墓为砖室墓,墓室上部已被挖土机完全铲除破坏,墓圹已无法辨认,仅剩砖室墓底。现场散落瓷器残片若干。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随即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 ...
刘 岩 作者简介 刘 岩(1987—),男,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珠海校区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考古学理论、新石器时代考古、社会考古、考古学空间分析等。考古材料是考古学的关键特征。自考古学诞生起,考古学家试图应用不同的理论方法与概念体系对考古材料进行研究。但不论采用何种概念,考古学家都是在研究材料背后的人、文化与社会,但却忽略了物本身。 ...
浦城地处福建省最北部的闽浙赣三省邻境山区,闽江上游主要支流之一的南浦溪贯穿县境。流域内先秦时期地下遗存非常丰富,遗址主要分布在南浦溪干流及支流两岸的低矮山丘和向阳坡面。1989、1990年,福建省博物馆先后对浦城县管厝乡牛鼻山遗址进行两次抢救性考古发掘,清理了一批以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为主的遗存,是闽江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的一次重要收获 ...
2020年4—5月,镇江博物馆在句容市宝华镇牡丹西路北侧清理了四座东晋晚期至南朝早期砖室墓,出土文物64余件(套)。四座墓均为“凸”字形单室券顶墓,其中M1保存基本完整,出土文物丰富,尤为可贵。一、一号墓(M1)M1为砖室墓,墓向2°,由墓坑、排水沟和砖室等组成。墓坑平面呈圆角梯形,南北向,略大于砖室,长6.3、宽2.4~3.25米,向北逐渐收窄为排水 ...
开庄遗址位于江苏省东台市溱东镇开庄村东北,江淮东部苏北里下河平原水荡地区一四面环河的圩田中央(图一),东经120°8′37″,北纬32°41′25″,海拔2.2米左右。遗址西北与兴化市戴南镇毗邻,溱东镇在其东南3.5公里,时堰镇在其东北5公里,泰东河在其正东1公里处。1995年12月,东台市前进砖瓦厂在挖沟取土时发现了石器和大量陶器,后经当地文物部门调查 ...
三板桥遗址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申山村三板桥自然村北部,距庐江县城约6公里,1987年被列为庐江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图一)。遗址由北墩、东墩、西墩三个独立台墩组成,三墩之间距离不超过50米,属于江淮地区典型的周代台型遗址。 图一 三板桥遗址位置图2018年为配合安徽省政府“引江济淮”水利工程建设和安徽省引江济淮工程文物保护工作,应安徽省文物 ...
河南淅川大石桥汉晋墓发掘简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办公室 关键词:淅川县,大石桥墓群,汉墓,晋墓 摘要:2010年9~12月,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了位于河南省淅川县大石桥乡的古墓群,清理汉墓和晋墓共计25座,皆单室砖室墓。出土一批陶器、瓷器、铜器、银器、铁器、石器,为研究丹江流域 ...
(感謝趙陽先生) 更多信息,參見: 首次高清立体公布!洛阳曹魏大墓出土352枚石楬揭秘,2800余字三国隶书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編《曹操高陵》出版 堀敏一《曹操》(張恆怡/譯)出版 張磊夫《國之梟雄:曹操傳》(方笑天/譯)出版
新書丨刁書仁 王崇時:《古代中朝宗藩關係與中朝疆界歷史研究》出版 韓國學研究 6天前来源:豆瓣书名:古代中朝宗藩关系与中朝疆界历史研究作者:刁书仁 / 王崇时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年:2021-3页数:412定价:98装帧:精装ISBN:9787301319017内容简介:本书主要关注历史时期中原和朝鲜政权之间的宗藩关系及历史疆界问题。全书分上下两篇。作者 ...
丝绸之路研究热与中外关系史学科建设— 荣新江 —一、古代中外关系史学科的回顾与历史学中中国古代史下的各个断代史学科相比,专门史中的古代中外关系史学科发展要落后很多,就我所在的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来说,因为各个断代史在本科时期都有系统的教程,所以学生顺理成章进入研究生阶段;而中外关系史过去曾经作为限制性选修的课程,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变成一 ...
近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布了一项名为《面对COVID-19的世界遗产地》的报告。该报告采用远程调查的方法,收集了全球所有世界遗产公约缔约国世界遗产管理部门及其世界遗产管理者截止2021年2月28日的数据,共 388份有效完整的数据,涵盖1121项世界遗产,全面介绍了新冠病毒对世界遗产地产生的影响,为方便广大世界遗产事业爱好者了解相关信息,教 ...
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联合组建的邺城考古队在邺城遗址东郭城区的北吴庄抢救发掘了一处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各类造像2895件(块),时代主要为东魏北齐时期,另有少量的北魏及隋唐造像。其中一件北齐时期造像塔,造型别致,图像精美,是北朝晚期的石刻造像精品。 一、石塔的形制与图像 该塔为方形底座覆钵式,白石质,残 ...
考古学勾画早期中国历史文化图景曹兵武 在第四纪的早期,今天中国的南北就已经留下了人类活动的各类遗迹。元谋猿人、北京猿人、蓝田猿人、和县猿人、南召猿人等以及西侯度、吅印⒍?熔纭⒐垡舳吹仁?鞯氐愕姆⑾郑?怪泄?晌?侵拗绷⑷嘶??臀幕?盼锓⑾肿钗?岣坏牡厍?6?颇峡?逗吐环帷⒐阄鞔笮潞土?恰⒔?蘸殂簟⒑?苯ㄊ嫉鹊馗?率莱跗诨蛏闲率
“广大考古工作者风餐露宿、青灯黄卷,展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坚定的学术志向、顽强的工作作风……”。作为考古一线的工作人员,听到这句话,倍感温暖和鼓舞。基层考古工作者在工作中遇到的艰辛令人感慨,但是我们一直在努力,在默默奉献,用成绩彰显古代历史文明。今年是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周年,我回想起配合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新乡段考古发掘工作,记 ...
邓淑苹,《考古所见《周礼‧六器》的形成》,徐州博物馆编,《汉代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8中国·徐州)》,科学出版社,2019年10月考古所见《周礼‧六器》的形成 邓淑苹提要 中国玉文化萌芽自九千年前,但中国玉礼制约萌芽自六千年前,终结于1911年帝制结束时。由于生态的不同导致史前玉文化自然形成华西、华东的对峙,发 ...
洛阳西朱村曹魏墓M1出土“三䥖蔽髻”石楬所记礼服首饰欧 佳(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博士研究生) 摘 要:河南洛阳西朱村曹魏墓M1出土的200余枚石楬为魏晋名物制度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通过对石楬M1:383所记内容的释读考证,文章就“三䥖蔽髻”及其装饰的相关问题做了初步讨论,在此基础上对魏晋女子礼服首饰中的“䥖”与“ ...
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拥有超过18000件馆藏,也会时常更替展厅中的展品。近期该馆常设展上新,展出以中国人物画为主题的精品馆藏。中国人物画的历史极其悠久,“人物画”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从祖先肖像到宗教崇拜,从故事画到风景画,此次展出的作品展示了中国人物画丰富的历史和当时流行的视觉文化传统。正襟危坐肖像画中国古代的肖像画和西方的肖 ...
摘  要:中国陶瓷史上曾先后发生过“误瓷为陶”和“误陶为瓷”两次对研究对象的误读,其本源在于对“釉陶”这一学术概念的无限制引申。而继之的匡正过程,则是对这一概念的厘定。这两个误读事件及其匡正过程的学术意义,并不局限在陶瓷史领域。这种学术讨论所探索并树立的路径和学人风范,充分反映出学术界尤其是考古学界严谨审慎的学风,以及敢于 ...
筚路蓝缕、初创基业的20世纪20年代,至蓬勃发展、备受关注的今天,走过百年的中国考古极大延伸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轴线,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更在自身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优秀传统。虽然它们多非见于法律法规所要求,却更凸显出中国考古工作者高尚的职业道德,从而构建起中国考古工作者的从业规范与精神脊梁。 中国考古最为人称道的优秀传 ...
2020年12月,王子今教授《芝车龙马:秦汉交通文化考察》一书由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由24篇文章组成,是作者近几年关于秦汉交通问题的最新思考、最新成果。王子今教授在秦汉交通领域深耕数十载,成果颇丰,此书是继《秦汉交通史稿》《秦汉交通史新识》《秦汉交通考古》《战国秦汉交通格局与区域行政》《秦始皇直道考察与研究》等书之后的又一力作 ...
基本信息:编著: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 重庆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4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1年4月印次:1ISBN:9787030685988内容简介: 本书共包含论文36篇,以重庆地区文化遗产的综合研究为主题,主要涵盖文物考古、科技考古与修复保护、遗产保护等板块。此外,本书也收录了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涉外考古工作的部分研究 ...
基本信息:作者:胡同庆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5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1年5月印次:1ISBN:9787501065813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弹指一挥间— 五千年历史”“一叶一菩提—敦煌石窟 艺术”“无言的述说— 藏经洞出土文献”“穿越时空—敦煌地区的遗迹、遗 物”“吾国之伤心史— 文物被劫录”“绿洲新貌— 名胜古迹与地方特产”“莺歌 燕舞— ...
四川通江诺江镇千佛岩摩崖造像调查简报白彬(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谈北平(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郭振新(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席凯(四川通江县文物局) 内容摘要:四川省通江县千佛岩摩崖造像现存63龛,是一处纯佛教造像点。造像规模较大,题材丰富,其中以释迦说法、阿弥陀佛与五十二菩萨、千佛、密檐式塔等最为突出, ...
作者簡介:胡勝源,1977年生,臺灣清華大學歷史所碩士,師從陳啟雲先生、陳弱水先生;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博士,師從陳登武先生。海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講師,在《漢學研究》、《臺大歷史學報》、《政大歷史學報》、《北朝研究》、《中外論壇》發表論文數篇。提要:學界多以“鮮卑化”來概括東魏北齊的文化特質,對此本文有另一面的想法。本文認為東魏北 ...
人类骨骼考古学是探讨人自身历史的重要领域贺云翱” 有人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认识自己的历史。“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有什么特征?“我”会向哪里去?这些都是千古之问。还有人说,尽管人类只有一个基因组,但它由2~3万个基因组成,在世界上你找不到任何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个人的身体就是一个小宇宙,它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奥秘。也 ...
摘要:关于唐代初期帝陵制度,文献中多说“斟酌汉魏”,学界似无异议。近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隋文帝泰陵、唐高祖献陵进行全面考古调查与勘探,陵园布局、形制大体了然。两者相比较,覆斗形封土、并列两墓道、方形陵园、四方四门及门阙等特征极为相似,进一步印证“唐初即用隋礼”之说。关于唐代初期帝陵制度的创立,学界往往采用唐高祖李渊遗诏“斟酌 ...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年:2021-5页数:124定价:58.00元装帧:平装ISBN:9787532599721作者简介王叶,女,汉族。1988年出生,陕西西安人。2018年毕业于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并获得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史前考古。近年在《考古与文物》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现为西安文理学院历史旅游文化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教师,主要 ...
《麓山寺碑》亦称《岳麓寺碑》,李邕撰文并书,唐开元十八年(730)立,原刻在古麓山寺中,后移至岳麓书院右侧,明知府钱澍建亭护碑。在湖南长沙岳麓公园。碑高2.7米,宽1.35米,行楷书28行,满行56字,共1413字。圆顶上饰有龙纹浮雕,上有阳文篆书“麓山寺碑”四字。碑左和右下方有损缺。碑侧刻有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的正书阴刻题名“元丰庚申元日同广惠道 ...
泉州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是1982年中国第一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宋元时期,泉州是闻名世界的东方第一大港,也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 泉州考古是重要的区域考古之一。毋庸讳言,迄今为止泉州城市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显得较为薄弱,诸多基础工作有待构建,泉州城市考古的前景看好。关于泉州城市考古,笔者也是初学者,现就学习体会谈 ...
雷州市宋墓出土陶俑的研究陈锐(雷州市博物馆,广东雷州524200) 摘 要:在中国古代,俑是墓穴当中专用的陪葬人偶,同时俑也是古代冥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时代的俑都有所区别,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政治以及技术等各方面的情况,雷州市出土的宋代古墓葬陪葬品——陶俑,对研究宋代雷州社会生活、墓葬特点和文化提供了的重要实物 ...
2011年6月辽宁省锦州市锦凌水库建设工程开工在即,辽宁省文物考古所研究所对水库淹没区的龙台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约800平方米。现将发掘情况介绍如下。一、地理位置和遗址概况 龙台遗址位于锦州凌海市板石沟乡大牛屯东约1.5公里处,东南距锦州市区约14公里。遗址位于一个北高南低的坡地上,北侧为断崖,断崖下即为小凌河(图一)。遗址西北角 ...
汉帝国与希腊化世界的交往— 再议海昏侯墓金器中的花丝装饰刘艳(西北工业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天马”在《史记》、《汉书》中屡有提及,是产自乌孙(伊犁河流域)、大宛(费尔干罕)和康居(撒马尔罕)等地的良驹宝马,以体型高大、健壮著称。公元前二世纪,汉廷遣使至乌孙求得良马,名曰“天马”。前103年,汉武帝命李广利再次率军出征大宛,终获数千匹汗 ...
2020年12月11日至12日,在福建泉州市召开了“泉州城考古学术研讨会”,会前曾盛情邀我参加,到临近会期时因患牙疾,未能参加,深感遗憾。时隔不久,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福建省文物局、泉州市“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系列遗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辑的论文集送交科学出版社。 汪勃先生邀我写序,同时寄来校样, ...
转自公众号【先秦秦汉史】赵国华、叶秋菊:《秦战争史》 前言赵国华 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战争作为一种强制性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历史的进程。秦从诸侯、王国到帝国,或者说秦国的崛起、统一和崩溃,都与战争有密切的关系,因而从战争的角度考察秦国的崛起、统一和崩溃,成为秦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书拟系统地考察秦战争史的全过程,揭示秦战争 ...
音乐·拾间作者简介:张积玉,男,陕西陇县人,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西部数字出版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咨询委员会主任,《张仲实文集》(12卷本)副主编。基金项目:2014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张仲实文集(12卷本)“(基金办1号);陕西省社会科学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课题“张仲实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研究“(2020DS013)。本 ...
白玉冬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萃英学者”教授,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访问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北朝至隋唐民族碑志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摘 要:12-13世纪,活跃在中国北方的商人主要是信奉景教和佛教的粟特—回鹘商人,另包括一小部分穆斯林商人。克烈部人脱不花投奔铁木真,表明金朝的萌古乣是设置在汪古部地界内 ...
期刊索引《历史地理研究》2021年第1期,第92—104页宋立州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1620摘要明清丝绸之路哈密—吐鲁番段存在一条自哈密西南沙尔湖转西北至鄯善进而抵达吐鲁番的“沙尔湖路”,它与“黑风川道”“小南路”等传统路线均不同。利用《蒙古山水地图》等文献,可对沙尔湖路具体行经进行考证复原。该路沿线地形平坦,有泉水与植被 ...
侯仁之先生诞辰110周年2021年是侯仁之先生诞辰110周年,也是本刊前身《历史地理》创刊40周年。侯仁之先生是本刊创始人之一,历任副主编、顾问等职。为缅怀侯先生对中国历史地理学以及对本刊的贡献,表达对先生的崇高敬意,本刊公众号陆续推出侯先生发表在《历史地理》上的文章,此为第三篇。北京城:历史发展的特点及其改造侯仁之(原载于《历史地理》 ...
阿富汗是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明汇聚之地。此书记录了作者于2014年和2017年两次独自踏寻阿富汗诸多古代遗存的故事。阿富汗局势复杂,访古行旅充满冒险和艰辛,而普遍的贫穷和宗教的保守,也让这里有着独一无二的风土民情。书中除了介绍阿富汗古代遗存的历史、分布和现状,也描绘了此地的自然景观和社会日常。作者在历史、考古领域的扎实积累增添了此书的知识 ...
摘要:人兽结合的纹饰或造型屡见于商后期和西周早期的青铜器上,本文试分析与此纹饰或造型相关的青铜器的年代和地域分布,并据此提出此纹饰有可能形成和沿用于淮河流域至长江中游地区并于殷墟文化二期以前北传的发展脉络。该类纹饰其后在殷墟文化区域得到改造和融合,继而被西周初期的工匠吸收并在车器和兵器上进一步发展。关键词:人兽结合纹饰;月儿河龙 ...
四海为家粟特首领墓葬所见粟特人的多元文化文 / 荣新江粟特人是生活在中亚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的泽拉夫珊河流域的古代民族,操属于印欧语系伊朗语族中的一种东伊朗语——粟特语(Sogdian),他们分散生活在一些绿洲上,独立成为若干绿洲王国,如以撒马尔干为中心的康国,以布哈拉为中心的安国,以塔什干为中心的石国等等,在中国史籍还有史、何、米、曹、穆 ...
好书推荐《古代中国内陆:景观考古视角下的古代四川盆地、三峡和长江中游地区》作者 傅罗文 陈伯桢出版时间 2021年4月出版社 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四川盆地、三峡和长江中游地区大量前沿考古成果,从景观考古的角度深入剖析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战国晚期这些地区内部的发展与变化、地区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 ...
司机在锦东村路口把我放下,指指眼前一条毫无遮阴的乡间公路,说再走1.5公里,就是我要去的土楼。我下意识地把口罩向上提了提,在35度的高温下大步迈开,感受不到一丝微风,口罩戴着极闷,却是我唯一的物理防晒。我在烈日下走得怨气冲天。之前我已经看了不少土楼,有名的,无名的,大的小的,好的坏的,漂亮的残破的。我有点疲了,相机里一堆照片,需要对 ...
【编者按】初建于4世纪的敦煌莫高窟,经历了一千年的发展,成为世界规模宏大的佛教石窟群,数量之多、艺术价值之高使之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近一百年以来,莫高窟历经沧桑,由于史料的欠缺,人们尚且无法完整地了解这段巨变的过程。不同时代拍摄的莫高窟的照片,无疑是最直观的材料。随着许多20世纪上半叶拍摄的照片不断公诸于世,敦煌研究院网络中心主任孙 ...
在书画鉴定中,书画本身的笔墨特点是鉴定真伪最重要的依据,而其他的如题跋、著录、印鉴、流传等,都是次要的辅助依据。因此,对书画笔墨判断的“目鉴”才是第一位的,而对文献、著录、流传等的考证是其次的。近日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展出的近墨堂藏沈周款《九段锦》册,通过对比沈周落款真迹,会发现此册款识存在不少问题。“三吴墨妙:近墨堂藏明 ...
基本信息:编著: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院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4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1年4月印次:1ISBN: 9787501069743内容简介: 2004年,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部(现为考古院)、 ...
中国考古法律制度从肇建至今几近百年,百年发展,百年辉煌,至今已构建起比较完备的考古法律制度体系。一、发轫:初现考古法律制度雏形中国近代田野考古始于1921年,考古法律制度始于上世纪20年代末。1930年,国民政府公布近代中国第一部文物保护训令——《古物保存法》,关于考古发掘的重要事项有:埋藏地下及由地下暴露地面之古物,概归国有;古物采掘机 ...
中国古代人骨体质人类学的研究进展与展望何嘉宁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摘要:近10年来,中国古代人骨遗存的体质人类学研究迅猛发展,研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已完全超越了上世纪以人种类型分析为主的情况。这些研究涉及到古代人群的演化、古代疾病与健康、文化习俗相关的骨骼异常、骨骼功能适应、古人口学等多个领域,并积累了一批重要的古代人群体质人类 ...
《龙藏寺碑》, 全称《恒州刺史鄂国公为国劝造龙藏寺碑》,立于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龙藏寺碑是我国隋代重要碑刻之一。隋开皇六年(586)刻,楷书,30行,行12字,行50字。藏河北正定隆兴寺。无撰书人姓名。欧阳修《集古录》认为撰者即碑末署名的张公礼,关于此碑,文人曾无限赞叹,人们曾无数猜测,这就是龙藏寺碑的魅力。 据光绪元年《正定县 ...
全称《唐故圭峰定慧禅师传法碑》,又名《圭峰定慧禅师碑》,简称《圭峰碑》。唐代大中九年十月十三日(855)立,唐代宰相裴休撰并书,柳公权篆额,碑现存陕西户县草堂寺。碑高208cm,宽93cm,楷书,36行,每行65字,额篆书九字。此碑笔笔谨严,清劲潇洒,结构尤为精密,取法于欧、柳,为唐碑珍品,是晚唐佛寺碑铭精品之一。圭峰寺地处秦岭北麓终南山系山水 ...
2021年6月24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Cell》在线发表了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研究员团队、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学平研究员、山东大学王为教授、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谢光茂研究员、李珍研究员、福建平潭国际南岛语族考古研究院范雪春研究员等共同主导联合西北大学、福建龙岩市博物馆、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山大学等国内 ...
在中国文明的起源研究中,从龙山时代到夏商周三代时期,以中原为地域核心的区域在文明演化的过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与马克思的“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名言类似,中原天然不是中心,但中心最后选择了中原,之后由中原及至中国。而中原成为中心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也非一蹴而就,中原向中心演变的过程、方式、动力(中原模式) ...
摘要:近年来陕北神木石峁龙山城址及一系列重大考古新发现的问世,重新唤起了人们对石峁历年来出土玉器的关注和文化属性的探讨。结合新发现的晋西兴县碧村小玉梁城址内出土的玉器,以及陶寺、清凉寺遗址玉石器资料的完整公布,为分析和探讨石峁、碧村和陶寺三地玉器的相互关系奠定了基础。从整体上看,这三处遗址所代表的陕北和晋南地区龙山时代的玉器 ...
一、异域之眼中的唐太宗 自义宁元年(618)五月李渊接受隋恭帝禅让,至天佑四年(907)四月朱温迫使李柷退位建立后梁,这将近三百年间,是中国古代最璀璨的朝代——唐。 唐朝、唐代、大唐帝国,这些不同的称呼所代表的时代,或者说上延一点,合称“隋唐世界帝国”的这个时代,是中国史,乃至东亚史、世界史上最为典型、最为重要的一个时代,陈寅恪《 ...
五帝时代的历史学、考古学及人类学解读 沈长云 摘 要:五帝时代是中国夏代之前的一个历史时期,其存在是客观事实,而非人为编造。五帝的名号产生虽晚却是其来有自的,应是出自后世一些著名氏族对祖先的追忆。五帝并非古代中国前后相继的五位大一统君主,而是不同氏族部落的首领。彼此之间并无血缘关系,所谓五帝谱系乃后世民族融合的产物。五帝的 ...
摘要:古格文献中关于“哈奢帕巴”出场的记录显示的是藏族盟誓的传统形式,这一传统的文本描述可以追溯到吐蕃王朝时代。古格王室正是吐蕃王室的直系后裔,对比桑耶寺与托林寺的兴佛证盟誓辞,共同点颇多。从名称上看,古格王室所崇拜的“哈奢帕巴”,意即“河西神”,极有可能是一个起源于今甘肃河西地区的神祇。这一神祇信仰一头连着河西地区,一头连着藏 ...
2021年6月10日,四川大学文科讲席教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李水城教授应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邀请,在我院枇杷山书院带来题为“国之大宝-盐业考古纵横”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白九江院长主持,我院主要专业技术人员聆听了本次讲座。 讲座现场 李水城教授首先介绍了盐矿的形成过程,陆地上的盐分通过水循环流到海中,随着海水进入内陆,因海水蒸 ...
蒙元时期欧亚交通空前顺畅,许多前所未见的西域物产得以进入中原,“南乳香”也因此出现在元代中医典籍中。其中使用南乳香最早也是最多的医籍,是至元四年(1267)太医院提点许国祯修订的《御药院方》。而其他出现南乳香之名的医书作者也基本能够接触到蒙古统治者上层。南乳香是基本只供应元朝宫廷和上层贵族的西域药物。通过分析南乳香的药性,可以判断其 ...
麝香是古代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一种重要商品。中国出产的麝香自古便源源不断地向西输出到波斯、阿拉伯地区。麝香的贸易路线,除了陆上运输外,海路也是重要的途径。针对海上麝香因易受潮而影响品质的劣势,商人们采取密封运输的方法化解不利因素。麝香贸易带来的巨大利益,导致假冒伪劣麝香层出不穷,从出产到销运的整个过程都充斥着造假、掺假行为。在与麝香 ...
【丝绸之路是世界上路线最长的文化线路,是东西方之间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2014年6月22日,“丝绸之路”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了传承丝路精神,由国际丝路之绸研究联盟(IASSRT)和中国博协丝绸之路沿线博物馆专委会倡议每年6月22日的一周内在丝路沿线国家举办展览、演出、报告、知识竞赛等系列主题活动,在世界范围开展跨文化对话。本中心作为国际丝 ...
【作者简介】李梅田,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志忠,大同市考古研究所所长。【摘要】大同发现的北魏皇兴三年(469)邢合姜石椁内壁彩绘了14尊坐佛及飞天、供养人、护法神兽等形象,是一座模拟佛殿的石椁。椁室以正壁的“二佛并坐”和前壁的“七佛”为主题,空间意涵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墓室,祭祀空间变成了礼佛空间,对死者灵魂 ...
西北地区自古为边陲之地,戎狄荒服,“怅乔木荒凉,都是残照”!一派春风不度的朔漠连天景象,从来都是与形容词“落后”相搭配的对象。不过岩画却是个例外,《水经注》记述的岩画分布地带就在西北地区,上个世纪初美国人弗朗克(A.H.Franke)在西藏与拉达克交界处发现的动物岩画,斯文·赫定(S.Hedin)在藏北发现的动物岩画,以及史密斯(N.Smith)和杜齐 ...
汉魏王侯墓随葬度量衡器浅论马铭悦 韦正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摘要:一些两汉曹魏墓葬中随葬有度量衡器,其中不少王侯墓出土度量衡器不止1件,且多无使用痕迹,与出于平民墓葬者性质有别,需另予解释。通过对两汉曹魏随葬度量衡器的王侯墓葬的梳理,可以发现四个现象:一些王侯墓随葬成组未使用的度量衡器;一些王侯夫人墓葬中也出土度量衡器;度量衡器集中 ...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凤凰出版社2021年作者简介周振鹤,复旦大学文科特聘教授,著名学者,主要从事历史政治地理、历史文化地理、中西文化交流等多领域研究。古籍整理著作有《王士性地理书三种》等多部,主编《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汉籍丛刊》等多种。张莉,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博士,历史学者。内容简介本书为“正史地理志汇释丛刊”之一种,《汉书·地理志》是二 ...
摘要:二里头文化晚期(三、四期)墓葬随葬器物(铜、陶器)组合形式中,有铜或陶爵、漆觚、陶盉的组合可能为男性专用,陶豆、盆(或盘)、罐的组合可能为女性专用,基本未见陶鬲。二里岗下层文化一、二期的陶器组合,皆以鬲为主要成分,已无陶盉,与二里头文化晚期墓葬的随葬器物组合有明显区别,且陶器形制特征亦多有不同,体现出两者在文化类型上的 ...
✪ 杨富学 译敦煌研究院【导读】本文原题“Manichaeans in Siberia”,刊于费希尔(Walter J. Fischel)编《闪米特与东方学研究——闪米特语研究资深教授威廉·波皮尔七十五岁寿诞纪念集(Semitic and Oriental Studies. A Volume Presented to William Popper Professor of Semitic Lang
自古以来,世人的桌案陈设就少不了鲜花,鲜活美丽的生机与绚烂色彩的点缀成就了花卉新的生命力,旁逸斜出的梅枝与蓬勃锦簇的繁花,都从庭院进入了室内。那些花朵在中国人的世界里,从不被称作静物,而是清供。岁朝清供、佛事清供,抑或文人清供,所展现的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点滴细节。南宋画家李嵩倾心竭力描绘过的《花篮图》,竟然在抛除媒材介质后,与 ...
今日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不过夏至不热”,“夏至三庚数头伏”。夏至之后气温将继续升高,大约再过二三十天,就是最热的天气了。中国古人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夏至还是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夏至节”。民间有祭神祀祖、消夏避伏、吃面条、食粽子等习俗。在历代书家的日常生活中,作诗、抄经、 ...
上海博物馆今年最重磅的书画特展——“万年长春:上海历代书画艺术特展”于6月22日正式面对公众展出,该展昨天举办开幕式,甫一亮相即以策展的学术性、深度与广度,以及对上海千年书画渊源的重新回望与定位受到文化界广泛关注。澎湃新闻在展览开幕前与展览策展人、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主任凌利中进行了对话。他表示,在展览前言中提出“一部文人画史,可 ...
基本信息:编著: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6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1年6月印次:1ISBN:9787532599707内容简介: 本集收录论文11篇,涉及石制品、石器工业、遗存分期、考古学文化、青铜兵器、摇钱树座、墓葬和墓地、石窟造像、汉夷族群关系以及村落文化景观等相关方面的探讨和研究等,体现出这些年轻学者的成长足迹 ...
有幸在第一时间读到张海这本厚厚的专著,作为一名长期从事中原腹心地区考古工作的“老兵”,我的内心充溢着欣喜和慰藉。在偃师商城与二里头遗址先后工作了二十余年,我对这片土地是怀有感情的。几乎毕生思考、探研的就是中原核心区的社会复杂化问题,因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状况,包括相关考古学年代框架和文化谱系构建上的迟滞不足,研究碎片化导致的对长时 ...
张海的大作《中原核心区早期社会复杂化的考古学观察——文化与社会的视角》书稿已在出版社编辑了,他嘱我写个序。张海对中原地区的研究过程,除了他本人外,也许我是最清楚的了,所以写序这件事责无旁贷。张海和他的班级的本科实习是在河南邓州八里岗遗址进行的。从那时起,他的学术生活就与河南有了不解之缘。在研究生阶段,正值“夏商周断代工程”煞尾, ...
基本信息: 作者:豆海锋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5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21年5月 印次:1 ISBN:9787030686657 内容简介: 本书对长江中游地区商代考古遗存进行了系统梳理,构建起区域文化发展的时空框架,通过多维视角对长江中游商代社会形态及长江中游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互动关系进行了深入讨论,并以此为基 ...
《长沙发掘报告》以前读过多次,但都是为了写文章引用资料而读,读的并不完整。今年是长沙发掘七十周年,重读《长沙发掘报告》感触颇深。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长沙近郊古墓大量被盗,出土大批珍贵文物(对此商承祚先生《长沙古物闻见记》有较详细的记述)。长沙所出古物大多流失国外,包括著名的子弹库楚帛书,遂引起国内学术界的关注。中华人民 ...
摘要:经本文分析,至少在夏商时期,东南原始瓷产地在制瓷原料和技术上具有一定优势,成为中国主要的原始瓷产地。近年来东南地区一系列的考古发掘,使得生产原始瓷窑址的年代上限可追溯到二里头文化时期。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至商代晚期在浙江、江西等地发展成了具有较大规模的原始瓷生产地。同时,夏商时期东南地区各原始瓷窑址在表现出一定的原始性外 ...
人类骨骼考古(Human Osteoarchaeology)是指以考古遗址出土的人类生物遗存—骨骼(包括牙齿)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各种技术手段研究古代人类社会历史文化的学科,包括人类的起源与进化、古代人类的体质特征、生长发育、生活方式、健康状况、饮食结构、社会经济、人口结构、迁徙行为、社会冲突以及人群亲缘关系和遗传结构等,是考古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
考古学让我们感受到人类对美的创造及美的流变贺云翱 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力量来自于人类对真善美爱的永恒追求。许多年前,在读书中了解到,如果要知道“真”,应当去了解科学和逻辑学;要道“善”,应当去了解伦理学;要知道“美”,应当去了解美学;要知道“爱”,应当去了解宗教学。待到做了多年考古研究后,才感觉到通过对人类过去创造的物质文化世界 ...
浙江师范大学边疆研究院黑龙江东北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李健胜青海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省级骨干教师,中国先秦史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先秦秦汉思想史研究,兼及河湟区域历史。在《中国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史学月刊》等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16部。摘 要:丝绸之路青海道是古代丝绸、茶叶外销的重要通道,也是 ...
【导读】殷周之际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变革期。对此近代以来王国维等多位学者已经从礼制、文化、经济等多个层面予以了较为充分的讨论。本文认为,殷周变革以经济结构的变化为先导,而家马引入与其在不同地理区的本土化,是导致商周春秋时期经济结构演变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试图在厘清家马引入与本土化进程的基础上,探讨晚商以来中国北方地区农业经济结构的 ...
作者:张绪山来源:《世界历史》2017年第5期魏晋西王母图壁画砖(图源:“甘肃省文物局”微信公众号)西王母神话在中国古代流传甚广,是最著名的神话之一。在古代中原华夏族人观念中,西王母神话始终与“西荒”相联系,是中原地区对“域外”地理认知的重要内容之一;汉唐各代华夏族人所具有的与西王母神话相关联的西方知识,尤其是对希腊罗马世界的认知, ...
作者: 蔡帆 出版社: 浙江大學出版社 副標題: 唐後期江淮地域政治與社會秩序 出版年: 2021-4 頁數: 307 定價: 58 裝幀: 平裝 ISBN: 9787308212618 內容簡介:隨著唐末黃巢亂事的興起,作為唐王朝後期財賦重要來源的江淮地區遭到嚴重衝擊,朝廷、藩鎮與土豪三者間勢力的互動、消長,左右了唐末江淮地域的政治與社會秩序,甚至 ...
[摘 要]本文选择江西新余拾年山遗址的墓葬为材料,并与广东、湖南等地同时或相近时代发现的同类墓葬材料作对比,探讨墓葬中的火烧墓坑现象,认为这种现象是当时的居民用火处理墓葬空间,让死者得到更好地保护以便转生或达到永生,同时也有驱除污秽、净化空间的意义。[关键词]拾年山遗址;火烧墓坑;石峡遗址江西新余拾年山遗址(图一)从20世纪80年代 ...
季剑青|超越汉学:列文森为何关注中国刘文楠|在世界中发现“中国”:重译列文森的几点思考做唐代京畿乡村社会的研究,就如同要拍摄一部反映乡村题材的电影,乡村有很多特点,要展示它的哪一些图景?本书的四编,应该就是我导演的这个电影的四幕。在整体史的框架下,我希望第一编呈现的是京畿区域的自然环境与地理,套用年鉴学派的话(或许不甚恰当),是 ...
文化和自然遗产: 批判性思路 罗德尼·哈里森著 范佳翎、王思渝、莫嘉靖、沈山、张力璠、韩博雅译 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 9787532598151 2021年5月第1版 定价: 98.00元 近期,河南卫视的端午特别节目水下飞天洛神舞《祈》征服了全网,再次引发了深度挖掘文化遗产瑰宝,弘扬文化传统的热烈讨论。遗产,与生活的联系 ...
基本信息: 作者:张弛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6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21年6月 印次:1 ISBN:9787030687449 内容简介: 本书在已发表材料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河谷早期铁器时代墓葬形制、器物类型进行研究,并结合出土情境对当地游牧人群的葬式葬俗、经济活动、生活方式 ...
出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年:2021-5页数:790页定价:188元装帧:精装系列: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所谓“乡里制度” 所谓“乡里制度”,简言之,就是由“乡”“里”构成的乡村控制制度,是王朝国家立足于统治的需要而建立的、县级政权以下的、直接或间接地控制乡村民户与地域,以最大程度地获取人力与物力资源,建立并维护乡村社会秩序的控制制度 ...
水野清一,考古学家,文学博士,日本著名考古学家和佛教美术史学者。他于1905年出生在日本兵库县神户市,1925年考入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文学部史学科选科,专业是东洋史,并跟随日本考古学的创始人滨田耕作先生学习考古学。1928年,毕业于京都帝国大学史学科,并于1929年作为东亚考古学会第二批留学生到北京留学。此后,水野清一曾经调查过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