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语梵行 |《龍門石窟の研究》圖版 53-103,水野清一,1941年
水野清一,考古学家,文学博士,日本著名考古学家和佛教美术史学者。他于1905年出生在日本兵库县神户市,1925年考入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文学部史学科选科,专业是东洋史,并跟随日本考古学的创始人滨田耕作先生学习考古学。1928年,毕业于京都帝国大学史学科,并于1929年作为东亚考古学会第二批留学生到北京留学。此后,他曾经调查过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 ...
水野清一,考古学家,文学博士,日本著名考古学家和佛教美术史学者。他于1905年出生在日本兵库县神户市,1925年考入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文学部史学科选科,专业是东洋史,并跟随日本考古学的创始人滨田耕作先生学习考古学。1928年,毕业于京都帝国大学史学科,并于1929年作为东亚考古学会第二批留学生到北京留学。此后,他曾经调查过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 ...
水野清一,考古学家,文学博士,日本著名考古学家和佛教美术史学者。他于1905年出生在日本兵库县神户市,1925年考入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文学部史学科选科,专业是东洋史,并跟随日本考古学的创始人滨田耕作先生学习考古学。1928年,毕业于京都帝国大学史学科,并于1929年作为东亚考古学会第二批留学生到北京留学。此后,水野清一曾经调查过山西大同云冈石 ...
待泾遗址位于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西南约6公里,东距枫泾镇约14公里。遗址位于待泾村蒋泾中心路东约150米的位置,周边水网密布、河荡相连,地势平缓,地理坐标为北纬30°53′26.7″、东经121°7′6.8″(图一)。2016年3月至5月,经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与金山区博物馆联合进行抢救性勘探与试掘,基本了解遗址的结构。现将遗址试掘收获报告如下。图一 ...
铜镜鉴赏研究的概念界定 今天,我们的讲座主要围绕考古学视野下的铜镜展开。2021年是中国考古学诞生一百周年。回顾一个世纪以来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有关镜鉴学的田野发掘资料逐渐丰富,研究成果与日俱增。下面要说的两大铜镜展览中,就展出了一些考古发掘品。霍宏伟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汉唐考古、镜鉴学。著有《鉴若长河: ...
作者: 王敖 出版社: 長江文藝出版社 副標題: 長江人文館 譯者: 王治田 出版年: 2021-5 頁數: 260 定價: 42.00元 裝幀: 平裝 ISBN: 9787570218400 內容簡介:中唐時期的地理學發展是如何進入當時文學世界的空間想象的?這一跨領域的聯繫對於我們理解文學與地理學兩大領域又意味著什麼?本書通過對不同文類文本的討論,揭 ...
【新书推荐】史党社著《秦祭祀研究》 史林新苗 史林新苗 昨天秦史与秦文化研究丛书:《秦祭祀研究》出版社: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年:2021-03页数:216定价:102.00元 装帧:精装开本:16开系列:秦史与秦文化研究丛书ISBN:9787560446721作者简介史党社, 1966年生于陕西武功县,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理事,中国墨子学会常务理事,陕 ...
絲綢之路上的帝國:青銅時代至今的中央歐亞史 絲綢之路與中亞帝國四千餘年興衰史,瞭解中央歐亞、“一帶一路”倡議,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參考書。 【基本資訊】 書名:《絲綢之路上的帝國:青銅時代至今的中央歐亞史》 作者:[美]白桂思(Christopher I. Beckwith) 譯者:付馬 書號:978-7-5217-1736-5 定價:88.00元 頁數 ...
作者: 侯楊方 出版社: 上海譯文出版社 副標題: 追尋玄奘與絲綢之路 出版年: 2021-6 定價: 98.00元 裝幀: 精裝 ISBN: 9787532786640 對話千年行者 重返學術歷史現場 重走真實的絲綢之路 打破現代人的想像力邊界 葛 劍 雄 作 序 推 薦 附101幀作者行走絲路照片與路線圖 2014年5月19日,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侯楊方教授 ...
‍‍汉代驿制的完备和成熟保障了政令传递的畅通,其管理方式的统一也使得社会机体增加了活力,可以看作政治文化进步的表现。汉代民间通信中,存在利用驿传系统的情形,官员作为社会成员,自然也有类似条件。然而,官员在占用交通工具、交通动力等方面的便利条件,使得公共资源受到一定侵害。官吏利用书信实现的具有政治色彩的“交通”, ...
浙江师范大学边疆研究院黑龙江东北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联合主办邱江宁浙江师范大学教授,青年长江学者,主要从事元代文学研究。在《文学评论》等权威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3-14世纪丝路纪行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元代文人群体的地理分布与文学格局》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摘要:13-14世纪期间,蒙古人的世 ...
《龙门造像铭》(龙门二十品),魏碑书法拓本图片36张。《龙门造像铭》内容一般为表达造像供养者祈福消灾的题记。它的书法艺术是在汉隶和晋楷的基础上发展演化,从而形成了端庄大方、刚健质朴、既兼隶书格调,又孕楷书因素的独特风格,是北魏时期书法艺术的精华之作、“魏碑”体的代表。 ~~ END ~~本二维码文件永久有效扫码即可获取高清电子版文 ...
四川东汉大型石兽与南方丝绸之路霍巍原载于《考古》2008年第11期一唐人封演在其《封氏闻见记》卷六“羊虎”条下记载:“秦汉以来帝王陵前有石麒麟、石辟邪、石象、石马之属,人臣墓有石羊、石虎、石人、石柱之属,皆所以表饰坟垄如生前之仪卫耳”。《宋书·礼志》亦记载:“汉以后,天下送死奢靡,多作石室、石兽、碑铭等物”。从考古材料上看,秦汉以来的 ...
宜昌万福垴遗址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白洋工业园区内沙湾路万福垴村六组, 长江左岸的一级台地上,“南与宜都市隔江相望, 西与猇亭接壤,西北距宜昌市区约35 公里,东距白洋镇约6 公里” (图一)。万福垴遗址在2012 年因施工出土一批铜器而被发现,经过2013 年的调查和2015 年的发掘, 现知遗址除万福垴外,尚有桂溪湖、中沙湾、杨家嘴等处,面积较大,堆积厚 ...
简牍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那么,何谓简牍?简牍学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新时代如何推进简牍学进一步发展?为深入了解简牍学的“前世今生”,我们专访了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陈伟教授。陈伟,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主任、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战国秦汉简牍整理与研究,先后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楚 ...
方伯裕题签,共两册,其中一册题签上有"魏齐周隋唐造像第二册伯裕题”,钤印 "方伯裕”, 另一册内有方瀋益、徐士岂、张廷济、何绍基、陈睃等人印信、题记。其中 “徐士岂过眼”、“石埭徐氏观自得斋政藏金石书画印” 为吴昌硕所刻,方璿益用印也有出自吴昌硕之手,如“方璿益印”、“方璿益”、 “定远方湣益谦受之印”等。方璿益,清代人,字子聪 ...
摘要:在约距今8200至7000年之间的裴李岗时代,黄河、长江和西辽河流域聚落和人口增多,物质文化显著发展,已出现较为先进和复杂的的思想观念、知识系统和社会形态,迈开了中国文明起源的第一步。关键词:裴李岗时代;新石器时代中期;文明起源一关于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渐成热潮。80年代中期,夏鼐和苏秉琦同时将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目 ...
摘要:黄石地区先秦矿冶遗址调查在阳新县发现由至少14处遗址构成的炼铅遗址群,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显示其中的13处遗址年代为商周时期。本文对这些遗址的炉渣样品进行了扫描电镜初步检测,结果表明14处遗址皆使用了银山铅锌矿区的伴生有锰砷的铅锌氧化矿石进行还原冶炼,其主产品是含铜的铅及少量黄渣与冰铜,炉渣体系为性能良好的高锰渣。阳新商周 ...
摘要:近年我们对盘龙城遗址杨家湾、小嘴地点考古发掘采集的炭样进行了碳十四测年。利用OxCal软件,并参考测年单位层位和出土遗物反映的相对年代关系,我们分地点进一步校正了这批碳十四测年数据。其中杨家湾地点起始年代最大概率密度落在公元前1490年,结束年代最大概率密度落在1230年;小嘴地点起始年代最大概率密度落在公元前1440年,结束年代最大概率 ...
前吐蕃时代西藏西部丧葬习俗的考古发现及其特征余小洪(西藏民族大学 民族研究院,陕西 咸阳 712082) 西藏西部前吐蕃时代的葬俗极具特点,包括了涂丹“尚红”、“覆面”、“结发”、动物殉葬、分区而葬等特点,主要体现在重视墓室营建、盛行墓葬祭祀(尤为流行动物献祭)、擅长对遗体的处理三个方面。这些特点与敦煌文献关于吐蕃本教丧葬习俗的记载相 ...
国家与文明国家起源,与中国文明起源问题,是20世纪以来引起长久学术争论的问题。对中国来说,国家的起源在很大程度上已经等同于文明起源。这个问题对于传统文献史学而言,似乎可以是不证自明的。但对于现代史学而言,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一方面,传统文献记载支离破碎无法在现代史学方法论中得以自明;另一方面,因为讨论对象差异、学科背景不同、学派师 ...
编者按鲁惟一、夏含夷主编的《剑桥中国上古史》出版于一九九九年,代表了中国境外学者研究中国上古史在当年的顶尖水平。书中“商代考古”的一章,由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贝格雷(Robert Bagley,也称贝格立)撰写。有关贝格雷教授对中国考古学具有“证史倾向”的严厉批评,唐际根回应:中国考古学固然带有史学取向,但所谓“证史学家”从来没有成为主流。在“ ...
唐代的豹猎——文化传播的一个实例张广达一、前言2000年5月至7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对西安市北郊大明宫乡的北周安伽(卒于北周静帝大象元年,即579年)墓进行了抢救性的发掘,出土了令世人瞩目的珍贵文物——浅浮雕贴金彩绘围屏石榻。《考古与文物》2000年第6期刊登了该墓的发掘简报《西安北郊北周安伽墓发掘简报》,介绍了该墓的墓葬结构、发掘情况和部分 ...
基本信息:作者:李宏飞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4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1年4月印次:1ISBN:9787501066339内容简介: 本研究首先运用考古学文化研究方法及文化因素分析法对商、周两系文化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以西周早期的文化分布为空间范围,以相当于殷墟文化第三期至西周早期为时间范围,对时空范围内的考古学文化遗存进行较为 ...
2021年6月15日晚,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青教授应吉林大学边疆考古中心之邀,在吉林大学匡亚明楼第二报告厅做了题为《山东邾国故城遗址的田野考古收获》的报告。讲座由王立新教授主持,参加此次讲座的有吉林大学考古学院井中伟、王震、林森等老师及数十名研究生。 王青教授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1999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考古系,师从林沄先生获博士学 ...
来源:《西域研究》2017年第1期流动的世界:《厄立特里亚航海记》中的海上贸易内容提要 如果说中亚是陆上丝路的中枢,印度洋则为海上丝路的中央地带。它通过红海、阿拉伯半岛、阿拉伯海沟通了地中海世界与印度之间的海上商路,《厄立特里亚航海记》反映的是公元1世纪以印度洋为中心的海上商业网络。印度洋上的东西方贸易早在公元前三千纪就已经开始,在 ...
来源:《西域研究》2020年第2期廿年虞弘夫妇合葬墓研究回顾与展望——以虞弘族属与鱼国地望为中心内容提要 山西太原虞弘夫妇合葬墓发现至今已有廿年,这廿年间学界发表了大量论著,集中讨论了虞弘族属、鱼国地望、石椁图像等问题,众说纷纭,观点各歧。本文回顾梳理了廿年来的学界研究成果,加以归类并作评骘,指出了以往研究中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在 ...
蔡伟杰:8本书读懂中国的边疆和民族 : 原標題:Between Winds and Clouds: The Making of Yunnan (Second Century BCE to Twentieth Century CE)作者:楊斌譯者:韓翔中出版社:八旗文化出版時間:2021-05頁數:464裝幀:平裝定價:NT$600元ISBN:9789865524890 内容簡介: ★榮獲200
作者: 谌旭彬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副标题: 封建帝王的权力规则出版年: 2021-7页数: 324定价: 88.00装帧: 精装丛书: 经纬度丛书ISBN: 9787213101496内容简介 · · · · · ·百代都行秦政制。——毛泽东中国两千多年的制度,犹秦制也。——梁启超中国社会自周朝之后就长期实行秦制。正是由于中国社会的此一政治传统延续了大约有两千年之久,期间各路 ...
《奶酪与蛆虫》何以独树一帜 一个华北村庄的全球史《横渡孟加拉湾》中译本序言朱明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与物、商品与资本等跨过国界在国家之间自由流动,但国家之间的壁垒却随着竞争的加剧而日益森严。一方面,人类社会面临着共同的经济、政治、环境问题;另一方面,强化了民族主义的国家却往往以邻为壑,无视共同的问题,甚至极力摆脱自己应负的责任 ...
书 名:秦与戎——秦文化与西戎文化十年考古成果展编 著: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中国国家搏物馆考古院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定 价:560.00元书 号:ISBN 978-7-5010-6974-3 · 内容简介 ·2
走过兴都库什山:深入阿富汗内陆埃里克·纽比著李越译商务印书馆2021年5月即出━━━━文︱罗 新埃里克·纽比(Eric Newby,1919-2006)是二十世纪英国最著名的旅行作家之一,《走过兴都库什山:深入阿富汗内陆》(A Short Walk in the Hindu Kush,以下简称《走过兴都库什山》)是他最重要的作品。如果这个断语还不够醒目,我们必须再加一句,那就是英国 ...
增订版自序此次《中国古代的王权与天下秩序》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刊行增订版,使得拙著能够再次与中国读者见面,作为著者感到无上欢喜。在此谨向上海人民出版社及相关人士致以谢意。下面先略记增订版刊行的经过。本书的日文版初版于2003年7月由东京的校仓书房刊行,翌年8月重印。重印版很快售罄,现在已经买不到了。出版社校仓书房已于2018年6月倒闭。中文版 ...
樊锦诗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等称号。2009年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19年被授予“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我在敦煌莫高窟转眼58年了。我这一生就做了一件事,就是守护、研究、弘扬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这是最大的幸福。”樊锦诗说。樊锦诗,祖籍浙江,1938年生 ...
考古天团来长沙 1951年10月11日晚8时11分,从武汉开来的列车缓缓驶入小吴门外的长沙火车站。下来的乘客当中,有夏鼐、安志敏、王伯洪、陈公柔、钟少林、宋伯胤、王文林七人,前五人来自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后二人来自南京博物院。他们此行组队来长沙的目的,是发掘长沙近郊的古墓。 10月中旬的长沙之夜,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时节好,心情理 ...
基本信息:主编:国家文物局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5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1年5月印次:1ISBN: 9787501065776内容简介: 本书由国家文物局主编,是我国考古工作的年度快报,收入2020年全国较为重要的考古发现34项,时代上起旧石器时代,下至明清时期,地域遍布大江南北,内容翔实,并配以大量考古发掘现场和出土精美文物的彩色照片,每项 ...
基本信息:作者:沈睿文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3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1年3月印次:1ISBN:9787501068982内容简介: 本书以丰富的史料和翔实的考辨,以唐陵布局为切入点对唐陵制度进行探索,并成功地将唐陵布局的空间与帝国的统治秩序相联系。认为其核心精神是“斟酌汉魏,以为规矩”;唐陵布局及其变化蕴含着帝国的政治及礼制;而汉魏至 ...
6月16日,历时600多天建设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建终于向公众揭开神秘面纱。该馆坐落于扬州三湾古运河畔,是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展示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价值的专题博物馆,堪称中国大运河的“百科全书”。今天,借着博物馆开馆之际,让我们一起看看有哪些看点吧!主体建筑宛若扬帆大船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团队设计,是融合了传 ...
2002年发掘出土、2004年清理揭示的二里头文化二期的绿松石龙,可能属夏王朝甚至是夏王室的文化遗存。如果这一点能够被确认,那么作为二里头绿松石龙直接前身的新砦陶器盖上的龙纹饰,以及年代在新砦期早段、并且是二里头绿松石龙渊源的石峁皇城台大台基石护墙上的石雕龙,自然应与夏王朝甚至是夏王室文化遗存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认为,分析具有夏文化特征 ...
考古学进步的主要动力贺云翱 作为现代科学大家庭中一员的考古学,其持续进步的动力是什么,不同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释。如果总结考古学发展史则可以认为,其主要动力来自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发现”。考古学进步的最大动力首先在于“发现”,无论是考古学基础资料的获取,还是新的理论突破,都与田野“发现”直接相关联,如达尔文的“进化论”、 ...
来源:《西域研究》2017年第1期贵霜帝国的城市与丝绸之路在南亚次大陆的拓展内容提要 贵霜帝国时期是中亚和西北印度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也是其境内丝绸之路逐渐成形的关键时期。伴随着贵霜人的扩张,许多新兴城市得以出现在南亚次大陆的广阔区域,它们主要集中在以犍陀罗为中心的地区,与此同时,一些新的城市也在恒河中上游、印度河河口及 ...
前不久刘尊志教授给我发来其最近大作《汉代墓外设施研究:以王侯墓葬与中小型墓葬为参考》书稿,嘱我作序。我通读了书稿,觉得此书颇有新意,与以往同类考古学研究著作的学术视角有所不同。 古代墓葬研究历来是考古学研究中的“热点”,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大多学者更多关注墓葬的“遗物”,而“遗迹”往往着墨较少,人们“热”也就“热”在墓葬之中的“ ...
中国古代的丧葬类型多样,有土葬、天葬、林葬、火葬等。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群体的丧葬仪式不尽相同。近年来,随着考古工作的持续推进,大量墓志铭重现天日,承载的信息十分丰富,墓志考释成果更是蔚然可观。但仔细检阅之,发现志铭中蕴含的社会习俗尚未有专门总结,丧葬礼俗即是如此。墓志铭记载的丧葬类型以土葬为主,其丧葬习俗多是夫妻合葬、 ...
【摘 要】文章认为石峁人群属于传说中的黄帝后裔北狄先民,理由有四:其一,通过老虎山文化的南下与“稷放丹朱”事件的对应,可证老虎山文化游邀类型可能属于后稷族系遗存,则老虎山文化石峁类型理当属于和后稷族系同源人群的文化;其二,通过石峁类型末期较多陶寺晚期文化因素的出现,可证石峁类型可能属于姬周先祖不窋“自窜于戎狄之间”之“戎狄”文化 ...
开创中国性别考古及女性考古的春天贺云翱 对人类而言,两性关系既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保障,也是人类社会诸多问题产生和演化的重要因素,为此,有关人类的性、性别、两性关系等研究受到诸多学科的关注,考古学当然自不例外。 据陈淳等先生研究,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性别研究已成为挪威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真正形成系统的性别考古学学术体系 ...
1933年9月,梁思成、林徽因与营造学社的刘敦桢、莫宗江等人从北平出发,为对大同古建和云冈石窟进行建筑学意义上的系统研究,第一次奔赴山西,在大同展开了为期二十余天的古建筑考察。虽然当时条件恶劣,吃住行均不方便,但是云冈石窟的艺术魅力仍然深深地吸引着他们……民国二十二年九月间,营造学社同人,趁着到大同测绘辽金遗建华严寺、善化寺等之便, ...
内蒙古自治区长城资源调查报告作者: 安泳鍀 主编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副标题: 东南部战国秦汉长城卷出版年: 2014-9页数: 203定价: 220.00元装帧: 精装ISBN: 9787501040513内容简介通过本次全面的调查,结合前人调查与研究成果,在明确了通辽市、赤峰市境内迄今发现的四道长城的时代序列之后,安泳鍀主编的《内蒙古自治区长城资源调查报告(东南部战国秦汉长 ...
南粤古驿道,是指1913年前广东境内用于传递文书、运输物资、人员往来的通路,包括水路和陆路,官道和民间古道,是经济交流和文化传播的重要通道。当前广东已经持续展开了南粤古驿道保护与活化系列工作,形成了整合遗产保护、文化挖掘、乡村振兴和区域协同发展等方面为一体的创新性实践,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澎湃新闻获悉,“遗产线路的价值与保 ...
今天是“文化与自然遗产日”,澎湃新闻获悉,由周庄、同里、甪直、乌镇与上海浦东新场古镇等11个最具代表性的江南古镇,目前正在联合申报“江南水乡古镇”世界文化遗产。江南水乡古镇申遗采取的是“系列申报”的模式,即“打捆申遗”。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世界文化遗产中心主任、研究馆员赵云看来,如果把系列遗产比作是一捆树枝,它其中的每根树枝自身也 ...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从解密玛雅文明,到赴非洲研究人类起源,再到探索古埃及文明……近年来,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中国考古学者积极参与国际考古交流合作,共促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科潘遗址—— “在交流与合作中感受到不同文明各自的魅力” 烈日下,在洪都拉斯首 ...
基本信息:作者:蔡大伟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5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1年5月印次:1ISBN:9787532597864内容简介: 本书对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北甘青宁地区的11个早期青铜时代至春秋战国时期遗址的98匹古代马进行了DNA分析,结合世界各地发表的古代马DNA数据,重构了中国家马遗传结构演变的时空框架,揭示了中国家马的起源。目录第1 ...
基本信息:编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福建省文物局 泉州市“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系列遗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5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1年5月印次:1ISBN:9787030686640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泉州城考古学术研讨会”参会学者论文32篇,内容包括泉州城遗址考古发掘研究、泉州 ...
来源:《西域研究》2017年第1期伯西哈石窟、克孜尔石窟佛传壁画“佛洗病比丘”释读内容提要 本文分析了伯西哈石窟和克孜尔石窟两幅主题不明的壁画,认为它们属于同一主题。经过图像与佛经文本的比对,可以确认壁画内容为一则佛传故事——世尊清洗患病比丘。一、壁画在新疆吐鲁番木头沟乡,距离著名的火焰山柏孜克里克石窟约2公里处,另有一小型石窟寺遗 ...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四子部落札萨克银印辨伪徐维焱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内容提要:札萨克银印是清朝统治者赐予蒙古旗主的重要信物,也是旗主权力和地位合法性的凭证。近年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展出的清代四子部落札萨克银印引起了博物馆界的较多关注,也使得原藏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博物馆的同款银印的真实性受到质疑。本文对两方印章的印文、边款 ...
四川蒲江九莲村东汉画像砖墓发掘简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 蒲江县文物管理所 关键词:四川,蒲江,东汉,画像砖墓 摘要: 2012年4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在蒲江县鹤山镇九莲村清理了一座东汉晚期画像砖墓。该墓墓葬形制及画像配置与昭觉寺画像砖墓相近,画像题材包括单阙、双阙、博戏、宴乐、宴乐百戏、拜谒、车马出行等。此次发掘为研究汉代社会及 ...
3D打印,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的立体打印技术,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至今,发展日趋成熟并已广泛应用于工业设计、建筑、工程施工、航空航天、医疗等诸多领域。文物数字化保护,顾名思义,即“数字化”+“保护修复”,前者是基于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和虚拟信息技术进行数字化建模、虚拟修复,后者是通过3D打印等输出手段来实现的保护修复技术及方法 ...
6月2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其中对博物馆事业发展提出了规划和要求。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在“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论坛中作主旨报告发言,报告内容全面而丰富,既对我国博物馆的发展进行了回顾与梳理,并对博物馆的发展成就与特点进行系统的总结。面对博物馆发展趋势,立足当下,以期博物馆未来 ...
基本信息:编著: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隰县文物旅游局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年8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0年8月印次:1ISBN:9787203115526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关于山西省隰县的铜质文物图录,图录中共有四批材料,两批是考古发掘的,另外两批是馆藏文物。第一批材料是庞村墓地青铜器,第二批材料是瓦窑坡墓地青铜器,第三批材料是小西天金 ...
基本信息:编著: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5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1年5月印次:1ISBN:9787030663474内容简介: 本书是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乳源莱山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的报告。书中详细地介绍了莱山遗址六朝至唐时期墓葬的发掘和整理情况,对墓葬进行考古分期及相关研究,并对墓地属性、墓葬的埋藏学观察、葬俗演变以 ...
2021年6月3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三星堆遗址发掘专家咨询组组长王巍教授在我校国际学术大讲堂做了题为《聚焦三星堆,探索古文明》的哲学社会科学名家讲座。 王巍教授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德国考古研究院通讯院士 ...
2021年5月13日晚,由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主办的冯汉骥学术讲座系列第84讲在文科楼704举行。此次讲座以“秦汉考古学家苏秉琦与历史时期考古的文献自觉”为主题,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刘瑞研究员进行讲演。 讲座开始前,王煜教授对刘瑞研究员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刘瑞研究员的学术经历和学术成就。王煜教授介绍刘瑞研究员 ...
【作者简介】赵洋,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摘要】岷江上游羌族巫师释比,传承着原始古老的大型祭祀“刮白尔”,其中最重要和最多用的是神树。羌族释比的神树与三星堆神树,在不少方面很相似。比较羌族的神树在仪式中的使用和观念,可以提供解开三星堆神树之谜的另一路径。青铜大立人像双手所握执的可能就是神树。【关键词】羌族释比;三星堆;神树;青铜大立人像 ...
【作者简介】邱登成,广汉市文管所。【摘要】三星堆文化存在着突出的太阳神崇拜观念,并且有着自己的祭祀形式。各类太阳纹饰和青铜太阳形器具有太阳之形,象征或代表着太阳,反映了对太阳神的崇拜。众多的眼睛造型,表达的也是同一主题。而青铜神树则与“十日”神话有关,其上的鸟应为太阳鸟,即太阳的化身,神树本身即是太阳神崇拜的产物。【关键词】三星堆文化 ...
【作者简介】施劲松,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1986年在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发现了两个器物坑。由于这两个坑出土的遗物极为丰富、独特,也由于这两个坑的出土地点按传统的历史观属于远离文明中心的偏远地区,因此学术界对这两个坑给予了异乎寻常的关注并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探讨。 目前,三星堆两个器物坑的发掘简报和正式报告都已出版多年,十多年来也积 ...
4000多年前,成都平原的古蜀先民以何为食?这一问题有了答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日前对外公布宝墩遗址最新年度田野考古发掘成果,在该遗址内发现了距今4000多年前的水稻田遗迹,这是成都平原迄今为止发现得最早的水稻田,也是长江上游发现得最早的水稻田,对了解长江上游和成都平原史前水稻种植史具有重大意义。红土台地的大型房址 资料图片 同时 ...
摘要:陶寺遗址出土有形制特殊的“无领平唇鬲”,通过实验考古研究,证明这种器物具有模具的功能,可用于生产陶鬲。这种器物在陶寺文化中期至晚期偏早阶段使用,但由于工序复杂、操作难度高,最终被淘汰。其出现或许与陶寺文化中期陶鬲的发达有关。这种器物集中出土的IV区应当是一处较为特殊的手工业作坊点。陶寺遗址是陶寺文化的核心遗址,在1978—19 ...
摘 要:王湾三期文化是分布于今河南省中部的一支龙山时代晚期文化,长期被视为中原龙山文化的代表,因与二里头文化关系密切,而被认为是早期夏文化或先夏文化。不过,最新的研究显示,二里头文化的主要源头并非王湾三期文化而是新砦文化,新砦文化则主要来源于豫东地区的造律台文化却不是王湾三期文化,王湾三期文化则主要来源于淮河流域的大汶口文化 ...
丝绸之路商贸城市布哈拉古城保护与利用旷薇 邵磊 摘 要:布哈拉是乌兹别克斯坦的一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作为丝绸之路上重要商贸城市的布哈拉古城,是10世纪至17世纪中亚伊斯兰城市的最佳典范之一,其重要性不仅在于保存下来的古建,更重要的是整体的城市风貌代表了始于Sheibanid王朝、持续高水准的城市规划 ...
塔克西拉(Taxila)位于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西北约50公里处,东南距拉瓦尔品第35公里,人口20万(1981)。这是一座有着2500年历史的著名古城,其佛教遗迹有2000多年的历史,覆盖了2500平方公里,是举世闻名的犍陀罗艺术的中心,也是南亚最丰富的考古遗址之一。中国高僧法显、玄奘等都到过这里。塔克西拉的古城遗址也是世界著名的考古遗址,曾是佛教中 ...
唐 陵 的 布 局空间与秩序书名:《唐陵的布局:空间与秩序》(增订本)作者:沈睿文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时间:2021年3月书号:ISBN 978-7-5010-6898-2定价:138.00元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
徐楼出土青铜舟红铜铸镶蝠形纹饰CT成像解析刘百舸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胡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摘要:红铜铸镶是古代青铜铸造体系中一种高超的装饰工艺,目前学术界仍然缺乏对这种工艺的认识。使用CT断层扫描成像技术对山东省枣庄市徐楼村出土舟(M2:21)盖的三个平面维度进行断层扫描,并通过对同一平面维度下的扫描照片进行解读, ...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年:2021-5页数:200定价:78.00元 装帧:平装ISBN:9787532599738译者简介: 白玉冬,辽宁阜新人,历史学博士,兰州大学教授。师从大阪大学森安孝夫教授、荒川正晴教授,主要从事中古时期内亚历史语言与出土文献、碑刻研究,擅长解读利用突厥鲁尼文与回鹘文文献解读研究。先后在国内《历史研究》《民族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 ...
2020年9月28日,十九届中央政治局专门以考古为主题举行集体学习,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回望百年中国考古学史,虽然中国近现代考古学是从西方引入的,并且大部分时间内都和西方有着密切交流,但中国考古学确有一定的独特之处,并取得了举世瞩 ...
【作者简介】何志文,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敦煌文献与唐代吐蕃经济史、法律史。【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西域出土中古法律文献比较研究”(项目号:13AZS020);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吐蕃统治西域时期的经济与法律问题研究”(项目号:KYCX18_1169);南京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选题资助 ...
摘要:康熙后期至乾隆初期清准对峙之时,清朝尚未与西天山地区的布鲁特发生任何直接接触和联系。清朝获知布鲁特敌视和反抗准噶尔的情报后,对布鲁特表示重视,在商讨西北边防事务时,多次考虑布鲁特因素对准噶尔的威胁和牵制作用;并虚构出与布鲁特关系友好的假象,要挟和劝诱准噶尔认罪息兵、议和定界;甚至将布鲁特视为潜在盟友,谋划联络布鲁特夹击准噶 ...
中国的史前考古表明,以聚落群为组织单位构成的大型聚落组织就是聚落群团。聚落群团又有二种类型,一种是“松散型聚落群团”,相当于摩尔根记述的美洲印第安人的临时性部落联盟;另一种是“一体化聚落群团”, 相当于摩尔根记述的美洲印第安人的永久性性部落联盟。距今5千年前后,中国的一体化聚落群团开始崛起,并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一、一体化“聚 ...
从1978年至2020年,我国的改革开放已达四十二年。改革开放使中国的学术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中国文明和国家起源的研究,四十余年的成就蔚为大观,也很值得进行学术史的梳理和反思。如何作梳理和反思,也许见仁见智。笔者认为,学术的进步,最本质的是学术思想和方法的推进与突破,这是学术的灵魂。为此,本文从学术思想的变化,对改革开 ...
问:韩老师您好,您上大学之前曾经在家乡的学校任教两年,那么您当时为什么要考大学并且选择了北大的考古专业呢? 上北大之前,我读的是甘肃省陇西师范学校。它的前身是南安书院,很有文化底蕴。1982年,我14岁初中毕业后考上陇西师范。师范在当时还是不错的,家庭比较困难的人不用担心学费的问题。读师范以后,视野开阔不少,学习的课程跟高中接近,但 ...
“空间”是考古学文化遗存认知的第一要素贺云翱 考古学属于广义的历史科学,一般认为历史科学是以“时间”为核心的科学,地理科学则是以“空间”为核心的科学。然而,考古学虽然属于历史科学,而且也重视“时间”为轴的研究路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空间”却是考古学文化遗存认知的第一要素。 熟悉考古学的人都知道,考古学的认知对象是地下埋藏的 ...
山东济南长清区孝里铺镇孝堂山东汉石祠早在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就有记载,宋代以后又得到金石学家的关注。多年前,本文作者曾讨论过汉代祠堂和墓葬画像观者的问题,引起了一些研究者的兴趣。但今天看来,当时的思考是比较粗浅的,实际上还有相当大的讨论空间。本文借研读2017年出版的《孝堂山石祠》一书的机缘,重拾这个话题,分析与石祠建造年代较近 ...
基本信息:作者:法切那 菲利真齐著,魏正中 王姝婧 王倩译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5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1年5月印次:1ISBN:9787532599820内容简介: 本书是意大利考古队在巴基斯坦斯瓦特地区始于1956年延续至今的考古工作的结晶。这项持续数十年的科学工作,对象是犍陀罗考古领域中首次基于可靠的地层发掘的佛教遗址,时任领队 ...
2010年10月,圆明园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首批12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之一,掀起了新时代圆明园遗址研究保护利用的新篇章。将坚持守正创新,推进融合发展,探索圆明园未来发展路径,助力北京三山五园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圆明园沧桑变迁圆明园,始建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占地面积352.13公顷,被誉为“万园之园”“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作为清朝 ...
淅川葛家沟墓地位于河南省淅川县仓房镇磊山村葛家沟村南部,丹江水库西岸的二级台地上(图一),属南水北调文物保护项目。根据河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办公室的统一安排,受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委托,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6年5-8月对葛家沟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共清理战国、汉代墓葬79座,出土了陶、铜等各类的随葬品300余件。其中M20、M ...
「考古学是一门关注人类整个时段的学科,它具有超长的时段优势。从大趋势的角度来说,考古学关注的最终目的乃是人类的命运。」大趋势研究历史的人爱谈历史趋势,这是历史学擅长的方面,从长时间尺度来看变化的方向。年鉴学派历史学家所说的长时段是以世纪为单位的,时间更短的话还有中时段与短时段。与历史学相比,考古学的时间尺度更大,可以延伸到千年、 ...
作者: 劉拓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 2021-6-30 頁數: 386 定價: 88.00 裝幀: 平裝 ISBN: 9787301321874 內容簡介:阿富汗是絲綢之路上東西方文明匯聚之地。此書記錄了作者於2014年和2017年兩次獨自踏尋阿富汗諸多古代遺存的故事。阿富汗局勢複雜,訪古行旅充滿冒險和艱辛,而普遍的貧窮和宗教的保守,也讓這裏有著獨一 ...
摘要:《闽书》对摩尼教之入闽有确切记载,其中有“今民间习其术者行符咒名师氏法不甚显云”一语。由于意不明了,致学界长期困惑,至今依然。霞浦新发现摩尼教文献《摩尼光佛》等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结合敦煌摩尼教文献和其他相关史料,可知“师氏”源于佛教,是“阿师”的另一种称说,指的是摩尼教僧侣,是知“师氏法”乃摩尼教之异称也。“师氏 ...
有关秦汉“市”、“亭”陶文性质的重新认识后晓荣 教授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报》2019年第3期摘要:秦汉考古文物中,有一类内容为“某市”、“某亭”、或“某市亭”的戳印陶文,有关其时代、性质和作用,众说纷纭。本文在全面系统整理这类文字资料的基础上,分成四部分进行详细讨论,第一部分:时代明确为秦“市” “亭”陶文;第二部分:时代不 ...
宁夏新石器时代考古文献综述杨剑 王晓阳(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银川,750001)内容提要:宁夏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文献资料相对其他地区较少,主要包括考古调查简报、发掘简报、考古报告、研究性论文等。20世纪70年代以前主要以考古调查文献资料为主,80年代之后陆续对几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进行了正式的考古发掘,为研究宁夏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提供了资料,相关 ...
编者按此文极其珍贵,非常清晰的缕述了老一辈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在科学严谨与民族文化情结之间的纠葛。科学最终主导夏先生研究,也为后人创立了良范。在依然纠结而重心已渐从科学天枰滑落的今天,读来更是感慨万千!考古学界和古史学界需要更多的夏鼐先生这样的前辈,以科学为王座的大时代的中国考古才能有磅礴的底气,才能有容涵世界的中国气象——一个 ...
考古学视野下的历史呈现出什么特征?贺云翱 有朋友和我讨论,考古学主要涉及哪些研究领域?我说第一是研究历史,第二是研究文化,第三是研究人,第四是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当然这种排序是不分先后的,主要是看学者的具体研究兴趣。1994年马桥遗址发掘现场 关于考古学研究历史的问题,过去学者们有过专门阐述:譬如特别是在史前史的发现和建设方面,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年:2021-4页数:719定价:298.00元装帧:精装系列: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ISBN:9787030681492作者简介: 刘尊志,1971年生于江苏丰县。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秦汉魏晋南北朝考古学与物质文化研究,另对中国古代石刻、田野考古等有相关研究。具有田野考古发掘领队资格,主持和参与数百座古墓葬及十余处古遗址的 ...
基本信息: 作者:徐坚 著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5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21年5月 印次:1 ISBN:9787532599288 作者简介: 徐坚,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现任上海大学特聘教授。曾任美国巴德学院访问助教授、法国人文研究基金会爱马仕学人、中山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驻院学人和日本创价大学访问教 ...
【关键词】仰韶文化;零口类型;枣园类型;新石器时代晚期【摘 要】距今7000年左右进入新石器时代晚期,关中和汉中地区的白家文化发展为仰韶文化初期的零口类型,并迅即东向扩展至晋西南、豫西地区,形成与零口类型大同小异的仰韶文化枣园类型,其影响至少见于华北平原、内蒙古中南部和豫中等地区。这是黄河中游一次非常重要的文化整合,继裴李岗文化之 ...
对美国西南部和墨西哥北部的史前居民来说,绿松石虽不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但却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装饰礼仪品。在查科峡谷发掘的第一个遗址普韦布洛博尼托(Pueblo Bonito)的两处墓葬中,发现了56000多块绿松石,与美国西南部从公元900年到1150年的其他遗址相比,查科峡谷的遗址中发现了更多的绿松石。它可能与长途贸易有关,但其主要功能是区域文化内 ...
说到江南古镇,很多人会想到江浙一带早已蜚声全国的同里、乌镇等江南名镇。鲜为人知的是,在上海浦东也有一个至今仍然有着大量原住民生活的新场古镇,她曾是唐代的渔村,宋元的盐场,明清的市镇。以研究古城镇知名的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曾评价道:“新场古镇是体现上海成陆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近代上海传统城镇演变的缩影,是上海老浦东原住居民生活的真实 ...
我在本书的扉页和自序中提到,此书是献给我的同学和朋友柳元的。 柳元是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77级本科生,考试之前在密云插队。1978年我入学后,我们两个班合起来上的专业课,后来毕业实习也在一块,和一个班差不多。进校后我才得知,柳元与我的一位远房表弟是中学同学。 1980年春,柳元组织历史系一帮同学排演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他找 ...
基本信息:编著: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山西博物院 临汾市博物馆 襄汾县文化和旅游局主编:王京燕 崔俊俊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1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1年1月印次:1ISBN:9787203116882内容简介: 该书是一本关于陶寺北两周墓地出土青铜器的图录。陶寺北两周墓地位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北约800米处,因近年盗墓被发现。墓地总面积在24万 ...
------------------------------------------------------------------------全文阅读中国古代生业研究——对“生业与社会”栏目的总结和思考(作者:袁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文刊于《南方文物》2021年第1期)
5月28日,历时八年而成的《须弥山石窟考古报告·圆光寺区》在浙江大学正式发布。这部报告是第一部系统呈现石窟寺数字化考古成果,并探索数字化技术介入条件下石窟寺考古组织实施和报告编写方法论的范例。 发布会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讲话,浙江大学副校长何莲珍、宁夏回族自治区文旅厅副厅长卫忠共同揭幕,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郑建华、中国古遗 ...
上海考古新纪元:1948 年金山戚家墩遗址发掘黄阿明 摘 要:1935年,发现金山戚家墩文化遗址,它是上海地区最早发现的古文化遗址。因日军侵华战争爆发,上海博物馆原定发掘计划被迫中断。复馆后的上海博物馆,1947年底制订发掘计划,在政府经费支持下,于1948年对戚家墩遗址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发掘工作。这是上海境内第一次现代田野考古发掘。尽管当时对 ...
西藏史前考古前沿动态及其研究方法——访著名考古专家李永宪教授夏吾卡先(西藏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 西藏拉萨 850000) 摘要:李永宪先生是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教授,中国岩画学会副会长,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以及中央民族大学岩画研究中心、西藏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人类学系、台湾台南艺术大学艺术史系客座教授,为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