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 “经巾”小考

《敦煌学大辞典》第595页“经巾”条云经巾“其形制与用途不明”,但敦煌文献中关于经巾的若干资料或可考知“经巾”的形制与用途。S.4536《施经巾发愿文》云:“厥今开像阁,严真场,常隆十善之因,每叶庄严之念。炉焚百宝,供备七珍,罄舍资财,故造经巾供养。亦使灰魂被佑,顿超三有之身;殄障消灾,广竖良缘者矣。时则有持炉厶公,奉为故小娘子小祥追念之福会也。惟小娘子乃云云至孝等。自惟情同地陷,意重天崩,恒怀结发之恩深 ...

• 贺世哲先生论著目录

论 文1.《武则天与佛教》,《西北师大学报》,1978年第2 期。2.《瓜沙曹氏年表补正之补正》,《西北师大学报》,1980年第1期。3.《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校勘》,《中国史研究》,1980年第3期。4.《敦煌莫高窟北朝石窟与禅观》,《敦煌学辑刊》,1980年第1期;《敦煌研究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3月,第122~143页;《中国敦煌学百年文库·考古卷》4,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第57~70页;《敦煌石窟论稿》,甘肃民族出版社 ...

• 王静芬专著《中国石碑—一种象征形式在佛教传入之前与之后的运用》出版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艺术系王静芬(Dorothy.C.Wong)女士所著、由苏州大学毛秋瑾女士翻译的《中国石碑——一种象征形式在佛教传入之前与之后的运用》(以下简称《中国石碑》)日前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中国石碑》是王静芬女士在哈佛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修改完成的,2004年英文版首次由夏威夷大学出版社出版。中文版就是据此版本翻译而成。书中部分内 ...

• 2018年《敦煌研究》第2期目录

【2017敦煌论坛论文选刊】 敦煌本《诸经杂辑》刍探 ——兼议敦煌草书写本研究的有关问题………………………………………马德 马高强 (1)元代敦煌伊斯兰文化觅踪……………………………………………………………………杨富学(11)龟兹石窟寺院中的连通建筑………………………………………………… 魏正中 著 庄妤 译(22)榆林窟第16窟叙利亚字回鹘 ...

• 公众与考古的距离有多远

  5月2日,“河南考古”官方微博晒出的三维扫描汉墓现场,已经引来数万网友关注;此前,该微博实时直播汉代陶仓发掘,陶仓盛放的是两千年前的大米和小米,更是吸引了18万网友参与讨论……如今,线上、线下多种形式跟公众互动已成我省文博界常态。  “为什么考古现场的土层上要画一条一条的线?”“挖了一堆破陶片、几段道路的考古,究竟有啥意义?”……4月22日,在河南博物院举办的“2017年度河南考古新发现公众报告会”现场, ...

• 穿越千年、寻找千里之外的文明—科潘遗址考古花絮

 从2015年7月起至今,中国考古队已经连续三年对位于洪都拉斯科潘遗址编号8N—11的贵族居址进行考古发掘。其间不断有精美雕刻和珍贵文物出土,包括与中国龙首酷似的羽蛇神头像、玉米神头像、陶制焚香器盖、玉器、和黑曜石器等。还有多少遗迹、遗物,尚且未知,那散布在丛林深处的遥远文明正等待着被进一步揭开神秘面纱。考古发掘遗址发掘探讨中有重要遗物发现!  “我们开始了真正的彼此了解,进入到融洽合作的境界。”随着中国 ...

• 南海I号沉船发掘现场保护研究(2014-2016)

基本信息:编著: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李乃胜 陈岳 沈大娲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11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7年11月印次:1ISBN:9787030551474内容简介:  “南海Ⅰ号”宋代沉船船体及出水文物保护一直以来都受到各界的关注。本书全面介绍“南海Ⅰ号”沉船发掘现场2014~2016年的保护工作,包括项目前期的评估、保护方案的制定,以及围绕“ ...

• 中国古代制陶工程技术史

基本信息:主编:路甬祥编著:李文杰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10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7年10月印次:1ISBN:9787544094368内容简介:  本书以时代先后分章,以工艺流程分节,以田野考古学为基础,以实验考古学为手段,运用制陶工艺学、物理学、化学等知识进行综合研究,基本上总结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地区新石器时代至宋元明清制陶技 ...

• 文物建筑保护中的价值观问题

作者: 陈志华 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我们的文物建筑保护工作需要专业化,我们需要有完整的、独立的文物建筑保护专业,需要有经过系统培养的专门人才,他们要全面熟悉文物建筑保护的基本理论,它的价值观、原则和方法。这些在当今一些发达国家早已实现,许多大学,都设有文物建筑保护系。人口不多的比利时,它的鲁汶大学的文物建筑保护系在世界上居于前列,大大有名。在西方,没有专门的资质证书的人是不可以从事文物建筑保护工作的。 ...

• 同文与族本——新出简帛与古书形成研究

  基本信息:  作者:李锐  出版社:中西书局  出版时间:2017年7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17年7月  印次:1  ISBN:9787547512210  作者简介:  李锐,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于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师从李学勤、廖名春等大家,主要研究方向为出土文献与学术思想史,主要论著有《“六家”、“九流十家”与“百家”》《仁义礼智圣五行的思想渊源》

• 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究竟做对了什么?

2017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腾讯和敦煌研究院宣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启动“数字丝路”计划,从2018年起,双方将通过游戏、动漫、旅游、音乐、云、AR/VR技术等六大维度展开合作,深入推进,保护、传承、活化敦煌的传统文化。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学者孙佳山看来,这是2017年互联网技术为传统文化赋能的又一例证。在新媒体传播的杠杆撬动作用下,传统文化走下神坛,日益受到以青年为主体的近8亿网民的欢迎,成为一种潮

• 荣新江 | 从“补史”到“重构”

历史研究工作者所面对的文字史料,大略可以分为“原始史料”和“编纂史料”。前者一般是指没有经过人为的修饰而直接留存下来的史料;后者则指经过学者、文人编写的著作、撰写的文章,是经过各种编纂过程的史料。中国历史上留存下来史料非常丰富,而且种类繁多,但明清以前,真正的“原始史料”却十分缺乏。在我们所说的“编纂史料”中,有纪传体的正史,有编年史、政书、地志、行纪、谱牒等等,这些史料应当说是提供给今天的人们认

• 观点 | 学术讲座 | 潜存的遗产:通过保护与旅游促进澳大利亚华人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潜存的遗产通过保护与旅游促进澳大利亚华人景观的可持续发展背景简介 2016年11月9日18:30,澳大利亚访问教授Jane Lennon做客亚太遗产中心并发表“潜存的遗产:通过保护与旅游促进澳大利亚华人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专题讲座。Jane Lennon 是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荣誉教授,澳大利亚ICOMOS创始人。讲座由景观系系主任韩锋教授主持。 本次讲座聚焦在三方面:澳大利亚华人移民史、华人移

• 观点 | 学术讲座 | 范式转换: 文化和遗产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范式转换: 文化和遗产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作用背景介绍10月25日晚,法国文化与交流部建筑与遗产司名誉总监阿兰·马利诺斯(Alain Marinos)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上海)(以下简称WHITRAP上海中心)邀请,在同济大学文远楼三楼亚太遗产中心作了题为“范式转换:文化和遗产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作用”的学术讲座。讲座由邵甬教授主持,法国“当代中国建筑观察站”负责人兰

• 丝路古城 | 叙利亚战火中的帕尔米拉古城

(⊙_⊙)  据说地球人民都关注分享我局了(⊙v⊙)数日前,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帕尔米拉古城再次被ISIS武装分子攻占。叙利亚政府军曾于今年3月从ISIS手中夺回帕尔米拉,然而最近政府军显然将主要力量集中到收复重镇阿勒颇,却被ISIS在帕尔米拉偷袭成功。在第一次被ISIS占领期间,帕尔米拉古城遭到严重破坏,虽然盗取文物是ISIS攻占帕尔米拉的一大原因,但帕尔米拉重要的战略位置也使其必然为双方所争夺,

• 丁明俊:中亚东干人文化变迁与民族认同

民族史一个有性格的公众号ID:shaoshuminzushi中亚东干人文化变迁与民族认同丁 明 俊摘要:今天生活在中亚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大约13万东干人,他们原本是清朝末年我国西北回民起义失败后在白彦虎等几位首领带领下逃亡中亚的陕甘回民后裔。由于他们迁徙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异域环境,并与内地回族在完全隔离的状态下生活了130多年,其语言、文化等受相邻民族文化影响,也发生了许多变化,

• 罗布沙漠中神秘的小河墓地

这是一块在小河墓地中发现的奶酪【地理位置】 小河墓地,位于罗布泊地区,孔雀河下游河谷,南约60公里的罗布沙漠中。小河以东102公里,就是著名的楼兰遗址。 墓地沙山高出地表7.75米,面积2500平方米。小河墓地就是墓地沙山上,密密麻麻矗立140多根多棱形、圆形、桨形的胡杨木桩,4米多高很粗壮,多被砍成7棱体到11棱。 小河墓地,有墓葬约330个,其中被盗扰的约1

• 朱玉麒:泼寒胡戏在长安

泼寒胡戏在唐代长安的境遇以张说的变化为中心朱玉麒一作为中古中国曾经盛行一时的外来民俗乐舞,泼寒胡戏的研究在已知文献的基础上,经过学者几十年来的探索,几近了无剩意。中国学者关于其渊源的研究,自向达、岑仲勉、韩儒林以来,已作出比较接近历史的还原。他们认为:泼寒胡戏源自5世纪前后出现在古代萨珊波斯王朝(伊兰)的节日歌舞ābrēzagã ...

• 城市案例丨意大利震后重建:新城带来新问题

  2016年8月发生的一场地震摧毁了意大利古城阿马特里切(Amatrice)。意大利地震频发,城镇沦为废墟,使得这个国家成为了震后重建的试验场,对多种灾后重建方法进行了尝试。(Antonio Nardelli / Shutterstock.com)  2016年8月以来地震屡屡发生,当破坏性地震重创意大利历史悠久的城镇时,应急响应通常都快速有效。救援系统立即采取行动,从废墟中搜救幸存者,为难民修

• 单月英:中国及欧亚草原出土的长方形腰饰牌与饰贝腰带研究(待续)

中国及欧亚草原出土的长方形腰饰牌与饰贝腰带研究单月英(中国国家博物馆)腰饰牌在中国境内及欧亚草原均有出土,多成对使用,其功用相当于腰带的带头,与带扣或带钩一样起束系衣服的作用。腰饰牌可分为不规则形状腰饰牌和长方形腰饰牌两大类,本文研究的主要是长方形腰饰牌。目前,随着学界对欧亚草原早期铁器时代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战国时期中国北方地区文化遗迹与欧亚草原早期铁器时代其他文化遗迹及其相互

• 葛承雍:燃灯祈福胡伎乐 ——西安碑林藏盛唐佛教“燃灯石台赞”艺术新知

  燃灯祈福是北齐以来宗教祭祀中兴起的一种常见重要仪式,也是教徒积累善德的供养手段,佛教、道教都用燃灯象征光明的智慧,外来的祆教、摩尼教等也都有燃灯之举。点燃香灯实际上是点燃心灯,真正意义在于用借灯献佛的形式,解脱心苦,祈佛保佑,实现心愿。燃灯者可以破除愚暗开启人的觉悟,传灯者普及佛法爱心相续、累代传承生生不息。  佛教中将燃灯作为对佛的供养必须形式,与水、花、涂香、饮食、烧香一样并列,精美的灯盏

• 【粟特语】窣利语龟兹语于阗语之考释!

2016年12月13日,于杜尚别。在翻阅俄语《粟特文书汇编》的时候,顺便查找国内对于粟特语研究的文献或者论文,找到了这篇难得的讲述关于粟特语的发现,命名,研究历程。本文的重点是关注粟特语部分,慎入。对于国内研究粟特语的相关文章,业已汇编打印备用。感谢这些前辈在这些死文字初期研究所付出的心血!窣利语龟兹语于阗语之考释! ——方壮猷  当诸国探险队 赍 其所得品归欧洲之后,于中国文,

• 看国外如何保护古建筑

古老建筑承载了人类的历史与文明。过度的商业化,不仅减弱了历史氛围,而且增加了各种隐患。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如何在保护与开放中让古建筑焕发新活力?日 本▲唐招提寺把文化遗产当成“文化财”在日本各地,存在着大批号称“小京都”或“小江户”的古城。置身其中,仿佛时空错乱,让人多了一份思古的幽情。例如,秋田县角馆号称“陆奥(指日本东北地区)小京都”,广岛县竹原号称“安艺(广岛县古称)小京都”,角馆原

• 如何避免文物被“维修性”破坏?

  文物保护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维修性破坏文物维修的主要目的在于:保护文物本体结构,保持文物原始风貌,保住文物周边环境。这就要求文物维修必须遵循修旧如旧、保持原貌、维持现状、最小干预的原则,切不可以维修保护为名,行破坏文物之实。近年来发生的多起文物在“维修”中遭到毁灭性破坏的事件,充分说明此类现象并非个别,有些事件性质还比较恶劣,社会影响较坏。尽管“维修性”破坏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无外乎下列

• 大航海时代 — 中国春秋/战国时代;印度列国时代;希腊城邦时代比较

  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大家应该相当熟悉了,首先这是一个国家形态重塑的过渡阶段,随着战国阶段的结束,之前由周王朝强化过的“封建”模式开始退出舞台,以中央集权为核心特征的帝国形态登上东亚地缘政治舞台,并由此在这片土地上运行了2000年;其次这又是一个各种学说竞相登场的时代。儒、道、法、墨、纵横。。。构成了一个“百家争鸣”的局面。地缘政治上异彩纷呈的局面是这些学说涌现的基础,基于竞争的需要,各国统治者

• 徐黎丽|通道地带——中国边疆治理理论初探

  通道地带——中国边疆治理理论初探徐黎丽摘要:中国边疆治理的中心,不在中国的中心地带,也不在中国的边疆地带,而是在中国的通道地带。地理上的通道地带,就是由长城、丝绸之路及藏彝走廊组成的夹杂在北部蒙古高原、西部沙漠戈壁绿洲、西南青藏高原、东部平原区域等中国内部四大生态文化区之间的农牧混合地带。从横向角度来说,通道地带连接中国四大生态文化区;从纵向视野来说,中国祖先在通道地带起源、发展并向四周拓展并

• 遥感考古不止于再现古长城

  近来一则新闻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人员利用遥感技术,“复原”出了新疆消失的古长城。其实,这只是遥感考古最新应用的一个例子,它能为我们做的远远不止如此。丝绸之路瓜州-沙洲段遥感解译图  遥感考古起源于热气球航拍 航空航天发展带来诸多成果  对于多数人而言,提到考古,便能想到一群考古学家利用一把洛阳铲在遗迹中挖掘。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家为传统考古工作提供了一双新的

• 域外之声:听听他们怎么说

  ▲草庵石刻  罗素:论中国文明的包容性西方人到中国去无非三个目的:打仗、赚钱、传教。虽然第三种动机具有理想主义的美德,并激励了许多英雄,但这三种人—— 军人、商人、传教士都是强迫世界采纳我们的文化,或多或少抱有强硬的态度。中国人却没有强迫欧洲人接受儒教的念头。他们认为“宗教虽多,其理一以贯之”,所以就让人我们,而不加以干涉。 中国人是不错的商人,不会动辄采用租界、垄断、铁路、矿产等特权的办法,

• 马拉喀什——沉浸于喧嚣无序中的岁月静好

撰文、摄影:发条狮子   远眺库图比亚清真寺的宣礼塔,建于公元11世纪,有垂直于麦加朝圣方向的17道柱廊。 摩洛哥最古老的巴迪皇宫如今只剩断壁残垣,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没有一座城市能像马拉喀什那样,给人混乱感受的同时由衷感叹其中的美妙。     混乱始于车子一驶入市区。狭窄的街道混杂着各式各样的声响,马车夫悠哉地指挥着自己的马儿踩着碎步,全然不顾身后堵成的长龙愤怒地鸣着声响不一的

• 托斯卡纳:在葡萄藤架下酣眠,在文艺复兴大师的谆谆召唤下醒来

撰文、摄影:发条狮子    托斯卡纳是一个梦乡。在此徜徉时,它朦胧绽放;离开后,它愈发栩栩如生。    在其后及绵延一生的岁月里,这片似幻如梦的土地及散落其上的无数颗璀璨明珠伴着醇厚的葡萄酒香催人心生感叹:何时能再重返此地,不只为了亲近四时色彩交汇的山谷,更为了重温文艺复兴的世代余温。       晨雾乍起,温柔的光线问候露珠滴落的葡萄藤架,正是收获的时节。成片的绿藤沿着整齐的田垄荡漾开去,铺满一

• “三维圣城”耶路撒冷,九分哀愁九分美

撰文、摄影:小A       一直以来都期待着去以色列的圣地探秘,去看那一幅幅史诗般的画卷,去体会靠近天堂的信仰。这是一个神秘的国度,一个以传奇的犹太民族为主体的国家,这里久经残殇的古老圣迹,孕育着新的生命力。耶路撒冷,这个三大宗教的圣城,融合了多元文化,充满着异域风情。这个充满魅力的圣地足以让你惊叹。           想要最快的了解以色列的历史文化,以色列博物馆是必去的一站,这是耶路撒冷最

• 圣地亚哥 | 一个古老与现代完美交融的城市

在灯火通明的圣地亚哥市中心,科斯塔内拉塔高耸入天际。登上这座高塔,游客能够欣赏360度的全城美景。摄影:LUCAS VALLECILLOS,VWPICS/REDUX  漫步于圣地亚哥的街头,现代的高楼大厦和充满历史风情的殖民建筑鳞次栉比,给人一种游走于过去与现在之间的感觉,别有一番情趣。徒步行走于圣地亚哥的都市公园,你可以欣赏到整座城市的全景,还能一睹安第斯山脉的雄伟风采。公园里还有一座动物园、数

• 陕西汉唐墓葬美术研究

  基本信息:编者:范淑英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12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6年12月印次:1ISBN:9787516195741内容简介:  《陕西汉唐墓葬美术研究》从陕西地区汉唐墓葬考古出土的壁画、画像石、陶俑等美术遗迹和遗物出发,探研该地区汉唐时期墓葬美术的地域风格、文化意蕴和礼仪制度,揭示在文化交融、思想碰撞影响下的墓葬美术 ...

• 看纽约废弃铁路变身高线公园!

让遗产走进生活,活化遗产,传承文化,服务生活。WELCOME TO OUR SITEI HOPE YOU LIKE IT,CONCERN IT美国——纽约,一条被称作“死亡大道”并荒废了十多年的铁路,变成了纽约的标志性高空城市公园,High Line Park(高线公园)。 高线公园位于曼哈顿西侧的第十大道南段,长达2.3公里,悬空25英尺,纵贯二十多个街区,俯瞰高线公园,就像是曼哈顿岛一条美丽的

• 瓦尔登湖:不要过你应该过的生活。过你想过的生活吧 | 水文化之旅

水文化之旅澄明之境,澄澈之书瓦尔登湖,在很多文学爱好者们看来,是令人神往的。瓦尔登湖文 、图 / 梁枫1845 年,美国作家、哲学家、自然主义者、政治思想家亨利·大卫·梭罗 (Henry David Thoreau)在瓦尔登湖畔,自己动手造了一座小木屋。这位怪蜀黍过了两年两月零两天的离群索居、亲近自然的极简生活,并写下了《瓦尔登湖;或林中生活》(Walden; or,Life in the Woo

• 推荐丨《海洋与文明:一部关于航海者的史诗》

点击↑↑↑蓝色文字关注我们《海洋与文明:一部关于航海者的史诗》陆地与海洋的千年之争积贫积弱的古老帝国一再被“坚船利炮”叩开国门,亚洲最强的北洋水师面对东邻的进犯竟不堪一击,中国为何会从“八方来朝”一落而为“任人宰割”更是焦灼在一代代国人心头的天问。终于,有人向孕育了中华文明的“黄河”发出了著名诘难:“它已经衰老了。它需要补充新的文明因子。它需要一场大洪峰的冲刷,而这场大洪峰已经来到。它就是工业文明

• 地理 | 去往罗马:从西汉到元朝,丝绸之路上的这场接力赛,走了整整1426年

经公众号”星球研究所“(微信ID:gonglulvxing)授权转载。关于丝绸之路,很多人以为这条伟大的商道之上,会有满载丝绸的古代商队从长安一路走到罗马。实际上从长安到罗马实在太远了,仅直线距离就高达8000公里,加上路上的艰难险阻,一个人能走完全部路程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今天西安到罗马的直线距离示意图,图片源自@Google地图但是无论再大的风险、再远的距离,有一类人仍然会这样做,他们就是:探

• 葛剑雄:“一带一路”不是丝绸之路再现,而是一种创新

【导读】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在北京举行。中国日报网联合腾讯网推出系列高端访谈《一带一路,大家三讲》,邀请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作家余秋雨、经济学家陈凤英,从历史、文化、经济三个维度进行全面解读。在本期对话中,葛剑雄教授围绕普通民众对历史上“丝绸之路”的认识误区,进行了逐条解析。以下为对话精彩实录,主持人:何润锋。https://v.qq.com/ifram

• 吐蕃碑刻铭文研究简史(二)

续“吐蕃碑刻铭文研究简史(一)”第二时期:1980年至现代出现以不同语种对吐蕃碑刻铭文资料进行的较为集中的汇编及其成果的出版,并在原有碑刻铭文资料基础上,有了新的碑刻实物资料发现的同时,因历史原因,有些原有资料的实物也在消失不存,仅存原先抄录的文献资料。后来的学者因为可以参考新发现资料,所以后人出版的著书中,不断地增加有新内容,而且在研究涉及内容和视角方面与以往相比更加丰富,这也是这一时期吐蕃碑刻

• 贾笑冰:信息技术支持的博尔塔拉河流域考古调查

    一、概述    区域考古调查是聚落考古研究的重要方法。调查的对象或是一个区域内的共时遗存调查,以获得同时期遗存的分布规律、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聚落分层等信息;或是一个区域内历时遗存,以获得该地区古代文化的历时变化,建立区域考古学文化序列。而遗存及其所处的地理环境是考古调查需要收集的最基本资料。前者大致包括遗存的位置、规模、聚落布局模式、年代、文化属性等,后者大致包括区域地形地貌特征、水文、

• 风塔之城——亚兹德

亚兹德(Yazd)是伊朗中北部城市,地处戈壁深处、沙漠边缘,始建于五世纪,为伊朗拜火教最大中心。直至今日,圣火依然在拜火教的祠堂里燃烧不息。城市中最有特色的建筑物顶部设计用来通风降温的是“风塔”,而风塔旁粗陋的木棍为减震及漏水用,故亚兹德又被称为“风塔之城”。曾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一座沙漠中的古城,千年来没有经历过大的战乱和自然灾害,因此古建筑遗址保留十分完好。在现代化进程中仍保留很多波斯文化

• 奥什,丝绸之路上的吉尔吉斯斯坦驼峰

    丝路新观察比什凯克5月24日电 (阿尔玛兹·伊斯马诺夫)如果富丽堂皇的丝路城市西安是邻邦中国的古都,那么在吉尔吉斯斯坦非奥什莫属!这座充满各种传说的古都,今天就呈现在记者笔下。  奥什不仅是吉尔吉斯斯坦最古老的城市,也是整个中亚地区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图为奥什市街景。    水火之门 东西方融合的熔点  祷告房是苏莱曼山的另外一大特色标志,用来纪念蒙古帝国莫卧儿王朝的开国君主巴布尔汗,莫卧儿

• 【跨境遗产管理专题】阿尔马登和伊德里亚的制汞遗产

图/伊德里亚,来源:维基百科清源文化遗产微信号 mobiheritage随着世界遗产理念的发展、拓宽和完善,跨境世界遗产的保护与管理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受到跨境规模、遗产类型、价值内涵、各国保护体系等因素的影响,跨境遗产的管理具有很大的难度和差异性。本篇文章将介绍的第二个遗产管理案例是一处具有工业遗产特性的跨国遗产—阿尔马登和伊德里亚的制汞遗产。(点击可查看案例一: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朝圣线路)遗

• 滕磊:一件海外回流石棺床之我见

一件海外回流石棺床之我见滕磊(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2004年,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征集到一件流失海外多年的石棺床,随后入藏首都博物馆。在此期间,笔者有幸看到了这件石棺床的材料,据此略述拙见,敬请斧正。一、石棺床基本情况这件石棺床现存9块石构件,青石质,包括2块石阙,6块屏风石板和1块床座石,左、右、后面床座石和床榻板缺失。(图一:石棺床基本构件)石阙、屏风石板与床座石之间以榫卯拼接,石板之间用铁

• 故宫阿富汗珍宝展之希腊化古城阿依哈努姆

  本期,我们请中国人民大学佛教艺术研究所邵学成博士,为大家解读故宫博物院《浴火重光-来自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的宝藏展》中出土于希腊化古城阿依哈努姆的精美文物背后的故事。    https://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c0505a1klrb&auto=0 邵学成,中央美术学院文化遗产与美术考古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佛教

• 资讯|从史料到云史料

点击上方“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可以订阅哦!2017年11月中旬,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两校中古史学者凡二十余人,会聚于南京六朝博物馆,召开主题为“文献·文书·文物:中古史研究的资料利用与开掘”的学术研讨会。我也有幸“躬逢胜饯”,呈文参会并担当评议。会议除去前后的室外考察,正式的讨论历时一天半。双方学人如此小范围、近距离、长时间的集中交流,至少于我来说,还是初次体验。在青年一辈研究者中,我属于比较“宅”

• 孟凡人:尉犁城、焉耆都城及焉耆镇城的方位

点击蓝字关注这个神奇的公众号~焉耆盆地“四面据山,道险易守”,仅北、东、南三面有狭窄的出入口。其北巴仑台等山口大小尤尔都斯盆地连接,以此为媒介可通天山以北、吐鲁番盆地和伊犁河流域。其东经库米什峡谷(即唐代的银山道),直通吐鲁番盆地。其南出铁门关峡谷,可达天山以南各地,从铁门关向东沿孔雀河经楼兰古城和白龙堆又直通敦煌。可见焉耆盆地恰好位于天山以北地区,吐鲁番盆地和天山以南地区互相连接的关节点上,控扼

• 刘迎胜|草原丝绸之路考察简记

点击蓝字关注这个神奇的公众号~草原丝绸之路考察简记我受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委派,有幸于去年4月19日至6月18日在原苏联参加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行的“草原丝绸之路”考察,乘汽车经过土库曼、乌兹别克、塔吉克、吉尔吉斯和哈萨克五个中亚共和国,行程1.3万公里,并参加了在希瓦和塔什干举行的两个“草原丝路”学术讨论会。参加全程考察的中国学者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孟凡人副研究员和北京大学考古

• 北欧劲吹蒙古风 —— 访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教授杨虎嫩

采访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教授杨虎嫩先生是在会议结束的21日晚上10点,可谓是见缝插针,承担翻译工作的是内蒙古社科院科组处副处长乌恩特先生。 杨虎嫩先生是从事语言学和比较语言学研究的资深学者。在同杨先生的交谈中记者了解到,最早在芬兰举起蒙古学中语言学和比较语言学研究大旗的是castrew教授,1840年他就从搜集到的有关历史文献入手,构建起芬兰蒙古学研究的框架。兰斯铁教授从1900年开始研究蒙古学,重

• 史学前沿|葛兆光:从“西域”到“东海”——一个新历史世界的形成、方法及问题

引言文明交错的空间——地中海、西域与东海1949年,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1902-1985)出版了他的名著《地中海与菲利普二世时期的地中海世界》,这部书讨论的是1551年至1589年时期的地中海,这部书成为历史学的名著,非常有影响。布罗代尔为什么要以“地中海”为一个历史空间?人们为什么会关注16世纪的地中海?这是因为地中海是一个种族、宗教、政治异常复杂的地域,埃及人、亚速人、

• 强跃:陕历博发展见证改革开放40年辉煌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博物馆;它的前身是我国最早的博物馆;它是唯一一座被国家特批名字里不用带“省”字的省博物馆,它就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简称陕历博)。建馆27年至今,陕西历史博物馆紧随时代脚步,落下坚实足印。用其现任党委书记、馆长强跃的话来说:“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见证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辉煌的成就。”既是“祖师爷”,又是“排头兵”陕西历史博物馆最早的前身西安碑林博物馆可以 ...

• 刘玉珠:文物保护及利用应分类施策 创新融合发展

日前,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在山东临沂、潍坊、济南文物博物馆单位就深化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开展实地调研时强调,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要深化文物领域各项改革,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刘玉珠表示,要深入研究、充分挖掘革命文物的精神财富和时代价值,系统阐释、大力推介沂蒙精神,使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发扬光大、深入人心;坚持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因地制宜发展红色旅游,让革命文 ...

• 郑育林:遗址公园建设存四个误区

  “在西安乃至中国,以遗址公园为基本模式的古遗址保护利用模式非常流行,随之而来的质疑与研究也在不断进行。譬如,遗址公园就是古遗址保护加城市公园么?遗址公园要不要具有城市休闲功能?遗址公园就只能是的历史考古园区?”在今天上午的世界古都论坛分论坛上,来自西安的中国古都学会理事郑育林提出,古遗址的保护利用问题不是搞一个公园项目就能妥善接解决得了的。为此,他作了题为《遗址博物馆—古遗址保护利用的路径矫正 ...

• 孙立群:考古是生动的历史

日前,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京揭晓,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评选中,“社会公众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成为参考标准之一。事实上,入选“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考古事件中,很多都是2017年中的舆论热点,如章丘焦家遗址项目中发现“1.9米的成年男性”、陕西高陵杨官寨遗址中发现的“剁手”族等,都成为当时的热门事件。考古,这个原本专业性极强的冷门学科,如今正在走近大众,甚至有评论称已经成为“显学”。对此,著名历史学家、 ...

• 李伯谦:重启对古书的反思

  2008年,一批战国竹简由清华大学校友购归,入藏清华大学,称为“清华简”。经清理统计,总数是2500枚,内容多为历史典籍。其数量之多、保存之好、内容之重要,在历来出土竹简中罕有其匹。从发现至今,己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囯竹简》七册,在世界学术界引起轰动,也形成了不少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杜勇教授在多篇单论基础上写成的《清华简与古史探赜》(科学出版社2018年3月版)一书,体现了他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我的专业是商周考 ...

• 边疆考古研究(第22辑)

基本信息:编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边疆考古与中国文化认同协同创新中心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2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8年2月印次:1ISBN:9787030558657内容简介:  本辑收录考古调查发掘报告、研究论文等26篇,内容涉及中国边疆及毗邻地区的古代人类、古代文化与环境。目录考古新发现 八面通 ...

• CHINA与世界:海上丝绸之路沉船和贸易瓷器

基本信息:编著:南京市博物馆 宁波博物馆 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11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7年11月印次:1ISBN:9787501054190内容简介:  2017年9月28至12月28日,“CHINA与世界——海上丝绸之路沉船与贸易瓷器大展” 在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展陈,展出300余件(套)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沉船和贸易瓷器及与海丝贸易相关的馆藏文物,带来了一场海丝文物饕餮盛宴。配合此次展览,专门编辑了本书, ...

• 薛国故城出土鸟形杯小议

全文阅读薛国故城出土鸟形杯小议(作者:严志斌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原文刊于:《考古》2018年第2期)

• 德国历史城镇遗产保护经验:城市设计类型的文物保护

导读本文梳理了德国历史城镇遗产保护思想的发展及城市遗产保护的制度体系,重点介绍了德国“具有历史核心区的城镇”、“城市设计类型的文物保护”的特色实践。作者:霍晓卫,清华同衡规划设计院 副总规划师,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01德国历史城镇遗产保护思想的发展从世界领域来看,德国对于历史城镇遗产的保护成绩显著。数量可观的历史城镇分布在面积有限的国土上,美好的历史城市景观得到非常小心的保护传承,并且很

• 【精彩摘要】《中国长城志·总述》

这是中国长城有史以来第一部大型志体著作,也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关于中国长城的著述。10卷,12册,2500万字,300余位学者,投资数千万, 前后十余载春秋。《中国长城志》的横空出世,构筑了一道出版界的“文化长城”。前无古人,绝世传承,其孕育、诞生过程不仅凝聚着数千人的十载心血,创作团队倾力打造时代精品的文化坚守与难能可贵的工匠精神,更是长城精神的时代注脚。长城与中华民族融合中华文明是中华各民族

• 耿昇:香格里拉的“德钦特藏”

文/耿昇 原载《社会科学战线》2015年第11期20世纪50年代初,云南维西地区的巴黎传教士们撤离之后,在茨中教堂留下了一批西文书籍,主要是拉丁文和法文的,其中还有一批藏文和藏汉文、藏法文对照著作,特别是收藏着一批价值很大的传教士们的账目、教科书和手书札记等。“德钦特藏”直接出自巴黎外方传教会,又集中在中国西南边陲的藏族与其他多民族的杂居区,所以它对于研究天主教神学、天主教发展史、天主教入

• 黄斌:“数字丝绸之路”开启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与国际化

日前,敦煌和腾讯在国子监签署了共建数字丝绸之路的战略合作协议,黄斌认为这是传统文化现代化和中华文化国际化的又一个里程碑。敦煌在合作中将借力腾讯的科技能力、社交网络和泛娱乐生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保护和创新性发展。同时,敦煌鲜明的国际融合特征,也会助推腾讯更好地通过国际合作、利用全球元素、展示中华价值观。这种传承和创新,仅靠腾讯和敦煌的努力是不够的,还有赖于腾讯作为创意平台所发动的数以百万

• 中古史研究中考古资料的利用与开掘

  目前历史学者对考古材料的确越来越重视,但我感觉有个很大的倾向是关注出土文献。出土文献,或者说出土文字资料,研究者着眼的依然是“文字”。利用出土文字资料展开研究并不难,难的是如何从文字跨入文物,也就是把没有文字信息的文物利用起来,从中读出历史的信息。而基于简牍实物及其出土环境所展开的研究,才是真正对“考古资料”的利用。  “考古学最有希望通过不断发现遗存,将它们一点一点连接起来,描绘出稻作文化的

• 荣新江 | 俄罗斯的敦煌学

—评《敦煌学:第二个百年的研究视角与问题》及其他—捆载文物的俄国探险队驼队与圣彼得堡丰富的敦煌及相关领域的收藏品相比,俄罗斯的敦煌学,尤其是对敦煌汉文文献的研究,可以说成就并不是非常突出。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学者不够勤奋,事实上,他们拥有像孟列夫(L. N. Menshikov)那样优秀的汉学家,而是在于苏联时期的科研体制、出版周期以及对中国的忽视,使得研究成果即使完成,却迟迟不能出版,孟列夫的王梵

• 近代中国的吉尔吉斯斯坦认知:背景、过程与特征

点击上方"xxx"关注我们近代中国的吉尔吉斯斯坦认知:背景、过程与特征袁剑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特聘研究员,主要从事“一带一路”、中亚、边疆与跨界民族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引子吉尔吉斯斯坦作为中亚重要国家,与中国有着长期的历史性关联。在我们传统的对于吉尔吉斯斯坦的认知中,存在着两种基本的阶段性认识框架,一种是基于历史学维度的中西交流史或中外关系史的认知,另一种则是 ...

• 安禄山的种族与信仰

原题安禄山叛乱的种族与宗教背景【1】 安史之乱(或称安禄山之乱)是中国历史上重大的事件,影响极其深远,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变革的分水岭。20世纪初,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唐宋变革论”,认为唐宋之际是中国从“古代”走向“近世”的交接点。其时内藤对于唐宋历史的细节并无充分地把握,以后他的弟子不断充实“唐宋变革论”,弥补其疏漏之处,但所揭示的变革现象基本上都可以追溯到中唐时期。而对于中古史有着非常

• 西夏文献与“丝绸之路”文化传统

  摘 要:西夏 (1038-1227) 上承吐蕃、唐代归义军、回鹘, 实际控制“河西走廊”达200余年, 客观上把汉、唐之后贺兰山一带的“丝绸之路”引向了繁荣, 并把“河西走廊”沿线的文化遗存打上了独有的印记。本文拟从宗教学、语文学、文学等方面论及存世西夏文献与河西走廊遗存文献、文物以及民间信仰之间的关联, 从而彰显西夏文献对丝绸之路古代文明建构的重要价值以及对其加以保护的重大意义。  关

• 荣新江 | 唐代西域的汉化佛寺系统

图1 大谷探险队切割走的库木吐喇石窟一则供养人题名20世纪初,日本大谷探险队曾经从库木吐喇石窟切割走一幅供养人壁画的榜题,最初发表在《西域考古图谱》上,题“唐壁画铭文(库木吐喇)”【1】,以后原物辗转数人之手,所幸现在完整地保存在东京国立博物馆东洋馆中【2】,笔者曾在1991年调查该馆所藏大谷收集品时,亲见原物。在长方形边框内,题记分两行书写(图1): 大唐□(庄)严寺上座四镇都统律师□道 马世

• 犍陀罗:古典时代人类文明的熔炉与世界中心

微信ID:sanlianshutong『生活需要读书和新知』犍陀罗佛教艺术有很高的著名度,国外有关的论著可谓汗牛充栋。而在国内,对犍陀罗佛教艺术做深入研究和全面介绍才刚刚起步。之前国内学界一直将犍陀罗视为域外,但实际上,犍陀罗文明和中国文明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犍陀罗文明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自身文明的特点和发展轨迹。今天推送的内容选自《犍陀罗文明史》(孙英刚 何平 著 三联书店2018-2

• 葛兆光 | 回首与重访

1931年,常盘大定(Tokiwa Daijo,1870-1945)六十一岁。这一年的11月16日,日本学界在东京神田的学士会馆为他举行“还历纪念”。也许是因为前些年特别劳累,又遭遇车祸而左腿骨折的缘故,这时的常盘大定还在休养中,但他仍然非常高兴,特意写了一首《卧病述怀》。其中,有两句说“三透难关由佛力,五游震旦亦天恩”。这里所谓的“五游震旦”,说的就是他五次远赴中国考察文化遗迹的事情。这五次全面

• 霍巍:“高原丝绸之路”的形成、发展及其历史意义

“高原丝绸之路”的形成、发展及其历史意义 霍巍摘要:通过青藏高原沟通欧亚大陆的交通网络及其主要干线,最新的考古发现表明,其形成时期至迟与中国内陆汉晋时代通往西域的“陆上

• 游记|歐亞大陸的交會點——土耳其:伊斯坦堡

“ 林小松鸣沙丝路学社社外友好人士从中亚塔吉克斯坦到印度、伊朗再到土耳其、欧洲鸣沙丝路学社将与你一起关注她的亚欧大陆行记”作者说: 絲路之旅沿途風光太吸引人,實際走進過去歷史故事場景裡,接觸不同人文與社會,發現世界無比精彩,於是,繼續旅行,不專業隨筆紀錄。伊斯坦堡或稱伊斯坦布爾,但我更喜歡古地名君士坦丁堡,代表著過去拜占庭以及君士坦丁大帝在羅馬帝國的鼎盛時期,還有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等等。伊斯

• 世界遗产居然还能被除名!谁会是下一个?

全球到底有哪些曾被除名的世界遗产呢,它们到底 " 错 " 在哪里?(原标题:世界遗产居然还能被除名!谁会是下一个?)世界上每年会评出世界遗产地,每个新加入的都会受到关注和称赞!然而也会有少数世界遗产,因为种种原因而被除名。被摘星的世界遗产可谓是既可惜,又可惜,全球到底有哪些曾被除名的世界遗产呢,它们到底 " 错 " 在哪里?——阿曼苏丹国阿拉伯羚羊保护区第一个撞在枪口上的倒霉蛋《世界遗产公约》自从1972年 ...

• 印度人用石头盖个天文台 没啥学术成就 却成了文化遗产

在印度拉贾斯坦邦的首府斋浦尔,有一座完全由石头做成的天文台——Jantar Mantar,名字就是奇妙器具的意思。这个建于1728~1734年间的天文台,是由无比热爱数学的杰伊·辛格二世制造的,其实当时一共建造了3座天文台,斋普尔的是最大的一个。斋浦尔的这座建在宫城之内,这座造型独特的天文台,是参考了15世纪撒马尔罕的天文台建成的。整个天文台由14个“设备”组成,其中包括高达27米的世界最大的日晷、院内十二个三角形的小“设备 ...

• 冯骥才:文化遗产不是拿来今天消费而是留给后代

研讨会现场的民族表演活动。卢志佳 摄  “遗产不是拿来今天消费的,而是要留给子孙后代。”国务院参事、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著名作家冯骥才说,经常感觉到后背像背着一块石头,压在身上喘不过气来。  2018中国民族文化旅游暨中国传统村落.黔东南研讨会28日在贵州省凯里市举行,76岁的冯骥才站在演讲台上,话语有些缓慢地说:“那条路走得很艰难,但又必须去走,那是时代交给我们的责任”。冯骥才发言。 ...

• 桑耶寺的造像艺术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德吉卓玛关键词:壁画;桑耶寺;吐蕃;佛殿;菩萨;佛教;主从;大殿;赤松;绘制桑耶寺始建于公元762年,历时五年,于藏历水阳“马年”仲秋月竣工落成。其建筑规模宏大,风格独特,建筑风格及其佛教艺术堪称吐蕃佛寺之最。关于桑耶寺的建筑风格,藏文史籍有几种说法,一是以古代印度波罗王朝高波罗王在摩揭陀所建的欧丹达菩黎寺为蓝本建造的;二是参照《阿毗达玛俱舍论》中描述的世界图景建造的;三是仿 ...

• 丝绸之路的文化传承:筚篥在中国 ——明代以来霸州胜芳镇音乐会渊源考

来源:《河北学刊》 作者:万明 内容提要:河北廊坊霸州胜芳镇闻名遐迩的南音乐会,是冀中传统音乐文化笙管乐的代表之一。源自西亚波斯,从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筚篥,经历千余年的流变,成为胜芳镇音乐会主奏乐器——管子。筚篥见证了丝绸之路文化的发展传承进程,管子蕴含着极为重要的历史文化信息,体现了中外文明交融的鲜明特色。从丝绸之路文化视野探讨胜芳现象,论证胜芳镇兴起于明代,揭示来自域外的筚篥向管子的中国本土化 ...

• 唐代护法神式镇墓俑的来源及其他

李星明2018-02-06 08:25来源:澎湃新闻字号本文仅对唐代墓镇墓神煞俑组合中成对的镇墓武士俑的变化及其宗教因素进行探索。大约从北魏后期开始,具有中亚和印度宗教文化特点的守护神的形象出现在北方鲜卑、汉族贵族墓葬和入华粟特人、罽宾人墓葬之中,到唐代高宗时期,墓葬中的镇墓武士俑已然呈现为当时佛教艺术中流行的护法神形象,在表现材媒和方式亦不同于北朝后期、隋代及唐初墓葬中的守护神或护法神图像,这是一种值得注意的文 ...

• 复活节岛石像并非一朝覆灭,“龙山-二里头”前后是两个世界

2018-04-19 09:48来源:澎湃新闻字号4月13日,在西北大学文化遗传学院博望报告厅里“纵论考古与人类文化交流”的论坛中,国际知名植物考古学家、伦敦大学学院考古学系教授傅稻镰(Dorian Q Fuller)著名景观考古和欧洲史前史专家,伦敦大学学院考古学院院长汉密尔顿(Sue Hamilton),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赵辉,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张弛,分别作了《丝绸之路上的农牧先驱:4500-3500年前欧亚大 ...

• 失落的圣城,黑天的故乡:马图拉,我该如何呼唤你的姓名

Luke Lou2018-02-25 12:06来源:澎湃新闻字号她在黑天的嘴里看见了整个宇宙。——薄伽梵往世书She then saw in Krishna’s mouth the whole eternal universe.——Bhagavata Purana从人潮涌动的泰姬陵前往失落的故城马图拉,火车旅行只需约1个小时。但在经历了令人无奈又忐忑的晚点之后,我终于在黄昏来临前赶到了马图拉。哪怕有着“圣城”的光环笼罩,在群星闪耀的北方邦,马图拉也只是新德里往返阿格拉百余公里路途上默默无闻的 ...

• 在古城巴德岗,像尼泊尔人一样吃喝

刘华2018-03-04 10:55来源:澎湃新闻字号“一个活着的遗产。”巴德岗的入口处这样写道。这座建于12世纪的古城,代表了尼泊尔最宁静祥和的那部分。尽管2年多前的那场地震损坏了古城里的许多建筑,很多地方仍在修缮,但坐在城中具有几百年历史的古塔餐厅中,一边吃着手抓的尼泊尔餐,一边欣赏着犹如老电影般的古城影像在眼皮子底下缓缓流逝,仍然是只属于巴德岗的美妙时光。由庙宇改造而来的尼亚塔波拉餐厅 本文均为 刘华图巴德岗在 ...

• 十张照片里的大马士革

文、图/李亚楠2018-03-17 20:23来源:澎湃新闻字号编者按:摄影师李亚楠在2017年底取道贝鲁特,前往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这不是一场普通的旅行,彼时他正配合国内某媒体的采访任务。当时,他和同伴打算进入叙利亚之后走一步看一步。要找什么样的人做采访和拍摄,找什么样的地点,这些都是进入叙利亚之后才能决定的事情。在停留的一周时间里,他用相机记录下了大马士革,一个介于激烈的战争和凝滞的日常生活之间的城市。Cham Palace ...

• 石、砖、瓷、泥:伊朗四城记

田野2018-03-21 19:23来源:澎湃新闻字号伊朗在波斯语中的意思是“雅利安人的国家”。伊朗的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也有理由感谢古代雅利安人。由于他们用石头取代了泥作为建材,才使得很多古迹屹立到今天。城市,无论是已经凋零的,还是依然生机勃勃的,像花朵般绽放在伊朗的山谷和平原。波斯波利斯的断垣残壁 本文图均为 田野 图石之城:波斯波利斯与大山浑然一体的波斯波利斯,像是从山中生长出来的城市,远远看去,悬浮在平原和天 ...

• 这座王宫让西班牙国王找了百余年,一首吉它曲还因其不朽

李伶2018-03-20 19:45来源:澎湃新闻字号世界上有许多著名宫殿,如白宫、白金汉宫、卢浮宫、冬宫……说到红宫,你会想到什么?阿尔罕布拉宫建于13世纪的格拉纳达,是伊斯兰留给西班牙的古迹精华,坐落在西班牙格拉纳达城东的山丘上,是一座占地 17公顷的城堡,有“宫殿之城”和“世界奇迹”之称。阿尔罕布拉宫的纳塞瑞斯皇宫外景 资料 图红宫藏在山里,地势险要,四周城垣环绕,塔楼耸立,它的宫殿低于外墙,里面宛如童话世界,可 ...

• 关于巴塞罗那,不谈高迪,我们可以谈论什么?

Lili Ren2018-04-12 20:39来源:澎湃新闻字号没有到过巴塞罗那的人大多会对高迪留给这个城市的那些绮丽的自然主义建筑满怀幻想,而从巴塞罗那游玩归来的人又会对这些瑰宝念念不忘。真不知道巴塞罗那该是庆幸还是无奈。就像五官中某一种尤为突出的人,总能轻易的引人注目,但是也正碍于这突出的特点,而被人们忽视了其真正的模样与品性。1938年巴塞罗那城市上空俯瞰图,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为 资料 图阳光、海滩、美女、美食、游客朝 ...

• 《犍陀罗文明史》:在犍陀罗故地寻访人类文明遗迹

孙英刚 何平2018-04-19 15:08字号犍陀罗佛教艺术有很高的知名度,国外有关的论著可谓汗牛充栋。而在国内,对犍陀罗佛教艺术做深入研究和全面介绍才刚刚起步。此前国内学界一直将犍陀罗视为域外,但实际上,犍陀罗文明和中国文明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犍陀罗文明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自身文明的特点和发展轨迹。有感于国内犍陀罗书籍的碎片化,犍陀罗爱好者和收藏者何平萌发了想要制作一本全面介绍犍陀罗的图书。2013年, ...

• 国博馆刊︱北魏六镇防线的空间分析

周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18-03-11 15:10字号【编者按】本文摘自《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7年第12期,原题为《北魏六镇防线的空间分析》,作者周杨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生。澎湃新闻经授权发布,原文注释从略。北魏六镇是北魏迁都平城以后为了加强北部边防和他族管理而设立的军镇,其顺序和名称曾一度有过讨论,目前基本已形成了共识,即自西 ...

• 沈卫荣:佛教史研究要回归语文学

沈卫荣2018-03-24 17:30来源:中山大学学报字号本文从Donald Lopez Jr.教授对历史学家和佛学家的一句批评,引出当今佛教史研究现状存在的两大问题,一是历史学家对藏传佛教的理解有失肤浅与偏颇,二是佛学家对历史的意识普遍淡薄。前者造成了蒙元史及清史等研究领域中众多牵强附会的误解与偏见,而后者则使得佛教史研究难以摆脱传统佛教史书的叙事模式与历史观。针对这两个严重阻碍佛教史研究进步的极端,作者倡导回归语文学,通过 ...

• 大洋深处的访客︱水下考古先驱思朋斯的传奇人生

张睿锜2017-10-17 15:03来源:澎湃新闻字号爱德华·李·思朋斯(Edward Lee Spence,1947 -)是一位出生在德国的美国“寻宝天才”。1972年,他从海洋研究协会海洋艺术学院(Sea Research Society's College of Marine Arts)取得海洋史博士学位(Doctor of Marine Histories),从此一生致力于对海洋考古学进行跨学科研究。思朋斯被视为水下考古的先驱和海洋考古学的创始人之一,在沉船和沉宝等方面拥有极为渊博的专业知识。爱

• 大洋深处的访客︱水下考古之父马克斯和两度沉没的圣母像

在海洋寻宝过程中,南美洲一直是一片充满神秘宝藏的乐土。从西班牙人15世纪在这一地区开展大规模殖民以来,无数的金银财宝从南美大陆被运往欧洲。在世界史研究领域,甚至有学者认为正是这些从南美来的真金白银刺激了欧洲的重商主义,并促进了欧洲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鉴于当时的航海条件,许多船舶在航运途中失事,大量珍宝虽然长眠于海底,而它们的传奇仍旧在数个世纪中回荡不绝。今天,我们要说的故事,就是这样一艘离奇沉船和它 ...

• 从死海古卷到藉经具:两种东西方文本的物质差异

  2018年4月6日上午,由中国人民大学古代文本文化国际研究中心举办的“写本及其物质性”的会议第一场由文学院徐楠教授主持进行。本场发言的两位学者分别是来自斯特拉斯堡大学的米歇尔·朗格勒瓦(Michael Langlois)教授与复旦大学的余欣教授。  米歇尔·朗格勒瓦教授在《死海古卷中的圣经写本及其物质性》(Biblical Manuscripts and the Materia

• 广东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调研报告

一、南粤古驿道历史背景、构成与突出普遍价值 广东地处我国南疆,北枕五岭,南濒南洋,是一个相对独立且自闭的地理单元。散落在广东省境内古代交通线路是中原王朝翻越南岭,突破地理限制,实现移民开发,沟通政治经济往来的必然结果,也是控扼边陲,维护国家统一的有力工具。图为韶关西京古道 所谓“南粤古驿道”,是指1913年前广东境内用于传递文书、运输物资、人员往来的通路,包括水路和陆路,官道和

• 丝绸之路棉纺织考古研究

基本信息:编著:曹秋玲 王博出版社:东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12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7年12月印次:1ISBN:9787566913548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丝绸之路纺织品的出土、保存情况,选取代表性试样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文献资料,探讨西域的棉花传播、棉纺织工艺,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读者展现棉花沿丝绸之路的传播和发展情况。目录绪言第一章 棉的 ...

• 瓷器化妆土工艺的产生与发展

全文阅读瓷器化妆土工艺的产生与发展(作者:秦大树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原文刊于《华夏考古》2018年第1期)

• 见微知著:鉴往开来的微痕考古

 考古学在国际学界诞生仅100多年,在中国尚不足百年,但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服务现代社会发展的作用却非常显著。如作为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成果,新近出版的《微痕考古研究》(武仙竹著,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就是把技术交叉、理念创新融入考古实践,立足国际前沿,使考古学在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历史价值、创新发展学科理论和服务现代社会文化建设等方面显现出重要作用。  “微痕考古”是作者立足国际考古前沿首倡的学术新概念 ...

• 考古学与人造物的实在性

全文阅读:考古学与人造物的实在性(作者:施劲松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原载于《南方文物》2017年第3期)

• 霸伯盂铭文与西周朝聘礼——兼论穆王制礼

全文阅读霸伯盂铭文与西周朝聘礼——兼论穆王制礼(作者:黄益飞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原文刊于《考古学报》2018年第1期 )

• 敦煌艺术十讲

基本信息:编著:赵声良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11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7年11月印次:1ISBN:9787501052363内容简介:  全书分十讲,系统而简明地分别来: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了敦煌艺术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中产生,又是如何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的;从中国美术史的角度探讨了敦煌彩塑的技法、样式与风格的源流等;从继承和发扬的角度论述了敦煌书画与现代中国书画的关系。目录第一讲 敦煌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 ...

• 欧亚衢地:贵霜王朝的信仰与艺术

基本信息:编著:上海博物馆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12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7年12月印次:1ISBN: 9787547916612内容简介:  贵霜王朝是曾存在于中亚的古代强国,在其鼎盛时期疆域从今日的塔吉克绵延至里海、阿富汗及恒河流域。贵霜在迦腻色伽一世和其承继者统治之下达至鼎盛,被认为是当时欧亚四大强国:汉朝、罗马、贵霜和安息之一。 ...

• 探究楼兰道的具体路线和历史地位

  关于楼兰道的具体路线,据《魏略·西戎传》记载:“从玉门关西出,发都护井,回三陇沙北头,经居卢仓,从沙西井转西北,过龙堆,到故楼兰(衍一‘故’字),转西诣龟兹,至葱岭,为中道。”玉门关在敦煌西北方向的小方盘城,三陇沙在玉门关外疏勒河终点附近。都护井约在三陇沙东土山下,即三陇沙东北的雅丹群附近。居卢仓在罗布泊北岸龙城雅丹地区,西汉土垠遗址所出木简将其称为“居卢訾仓”。龙堆指白龙堆。《魏略》记载的沙 ...

相关分类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