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古发掘助力探索青铜器原料来源
夏商周三代,中原王朝用来铸造青铜器所需的大量铜矿无疑是王朝存在的重要命脉之一。但铜矿究竟在何地?是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即已为考古学界关注的问题。近日,记者了解到,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中发现了二里头文化至二里岗文化时期冶铜遗址。专家表示,西吴壁等冶铜遗存的发现,不但填补了中原地区早期青铜产业链的空白,而且对于研究夏商代表的早期中原 ...
夏商周三代,中原王朝用来铸造青铜器所需的大量铜矿无疑是王朝存在的重要命脉之一。但铜矿究竟在何地?是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即已为考古学界关注的问题。近日,记者了解到,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中发现了二里头文化至二里岗文化时期冶铜遗址。专家表示,西吴壁等冶铜遗存的发现,不但填补了中原地区早期青铜产业链的空白,而且对于研究夏商代表的早期中原 ...
中国青铜文化,以其博大精深的丰富内涵而享誉海内外。陕西是国内青铜器出土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尤其是关中西部的周原一带,不少重量级的西周青铜器皆出于此,素有“青铜器之乡”的美称。 重见天日 在数量众多的古代青铜器中,有件名为“墙盘”的西周青铜器,可谓国宝级的重器。墙盘,是西周微氏家族中名“墙”者为纪念其先祖而作的青铜盘。因作器者名“墙 ...
3月30日,《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发表了题为“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at the onset of the Mid-Pleistocene Climate Transition in high-latitude East Asia”的研究论文。论文分析了早期人类行为变化与气候环境关系,打破了长期以来对更新世早期的中国旧石器工业的传统认识,认为在约距今1.1-1.0 Ma(百万年)泥河湾史前人 ...
君士坦丁的回应公元293年,戴克里先(Diocletian)皇帝把帝国分为四个部分,这种分权体制被现代学者称为“四帝共治”(tetrarchy)。从此,帝国有了四套人马,站在顶端的是“奥古斯都”,其次是“恺撒”。东、西帝国均在奥古斯都和恺撒的治下。同样激进的还有继位制度改革,奥古斯都之位从此不再传授给亲子或养子,而改由恺撒继承,接任恺撒者由中央指定。 ...
南昌是江西省的省会。自汉代建城以来,随着中国古代政治格局的变动和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昌从边地小城逐渐发展为区域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谈及历史地位,南昌似乎不容小觑:东晋苏峻、祖约之乱后,温峤曾主张迁都豫章,南朝时江州州治迁入此地,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都城更是乔迁至此……然而,南昌历史上的政治地位并不稳固,东晋温峤的主张,最终因 ...
“南张北溥”指的是近代中国画坛上两位绘画大师,张大千和溥心畲。张大千一生画风多变,溥心畲则集诗、书、画三绝于一身。继“南张北溥”书画特展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山西省博物院、重庆三峡博物馆、云南省博物馆等地展出后,澎湃新闻获悉,“风流清逸萧疏奔放——吉林省博物院藏‘南张北溥’书画特展”近日在吉林省博物院展出,并将持续至5月22日,展览展 ...
历史记录了马的忠诚行为,但却将它的表亲驴降为负重的动物。不过,3月17日发表于《古物》的一项对9世纪中国贵妇墓葬的发掘分析,可能有助于提高驴的地位:驴可能是这名贵妇在宫廷马球比赛中的坐骑。 未参与该研究的美国堪萨斯大学劳伦斯分校自然历史博物馆考古学家Sandra Olsen说:“现在是时候让驴得到应有的认可了。”她表示,该研究发现了在古代 ...
中国近代考古学诞生于1921年安特生发现仰韶文化,上承宋元明清以来的金石学,同时吸收借鉴了近代西方考古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以中国考古学家主持进行的河南安阳小屯殷墟与山东章丘城子崖遗址的发掘为标志,逐渐形成自己的学科体系。 近百年来,我国考古工作者将考古发掘与文献研究相结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田野考古等方面成果颇丰,比如对 ...
「过程考古学的思维模式是由微观而宏观的,由具体到理论的,正所谓管中窥豹,它之所以能够如此,就是因为在研究考古材料的同时,它还会从具有普遍性的理论出发,还会参考中程理论。形成微观与宏观结合、三条推理(演绎、归纳、类比)路径同时并用的研究模式。」 考古学的思维模式 因为偶然的原因,接受了一个非专业人士的访谈,作为行外人,他们 ...
从“延续遗产”到“遗产延续更广泛的社会福祉与利益”——ICCROM的阐释视角(节选)From ‘Sustaining heritage’ to ‘Heritage sustaining broader societal wellbeing and benefits’,An ICCROM perspective原文作者:Jane Thompson, Gamini Wijesuriya新政策作为世界遗
对于早期文明而言,因受到社会结构、官僚政治、交通方式等诸多因素的限制,王国或帝国对周边地区的扩张往往存在不稳定的因素,甚至在部分时间段有着衰退、崩溃的景象。然而对于这样一种影响力衰落、控制区域收缩的现象,虽然在不同地区、时期有诸多案例可寻,但之前一直缺少专门而系统的探讨,特别是从物质文化的角度来理解中心国家对边疆地区影响、控 ...
3月18日,《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DNA实验室付巧妹研究员团队与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四川大学考古系、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青海师范大学和青海省文物考古研 ...
吕梁山中段是我国重要的第四纪黄土发育区之一,涵盖范围广阔。从河流流域看,属汾河上游及其支流(天池河、狮子河、屯兰河、原平河、大川河等)流经区域,地貌形态既有沟壑纵横的黄土堆积区,也有汾河冲积形成的河谷地带从行政区划上来讲,囊括了太原市西部和北部区域及整个吕梁市。古交市隶属于山西省太原市,位于太原市西部,穿越西山即进入古交市辖 ...
2019年12月14—16日,由日本岩手大学、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日本中国出土资料学会联合主办的“东北亚青铜文化比较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岩手大学召开。来自中、日、韩23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35位专家学者,围绕考古发现、古青铜器研究、古文字研究、古文献学等议题展开讨论。 东北亚青铜文化圈有其独特风格和扩散途径 ...
河南省洛阳市一座西汉大墓出土的若干圆形玉璧、带孔玉片和金丝等,近日被考古人员证实属于一种独特的古代葬器——温明。这种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器物,在中原地区系首次发现。 “西汉时期有在死者面部放置玉覆面、七窍塞以及温明的葬俗。根据散落在死者头部周围的玉璧分布位置及带有穿孔方形玉片,我们推测有可能是玉温明。”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商 ...
《金瓶梅词话》不是“酒话”,而是中国明代长篇白话世情小说。不过关于《金瓶梅词话》中的酒事,此前没有任何一部书有如此入微传神的细节刻画。在男主人公西门庆在世的七十九回里就有七十七回不曾离了酒。而为作者所驱遣的诸般酒事每每一石三鸟藏了布算,或草蛇灰线埋下线索,种种物理人情正可见明代酒事中的世相百态。本文在这里不是讨论小说,而是特欲借 ...
石家河遗址位于湖北省天门市石家河镇,地处大洪山南麓、江汉平原北部的山前地带,是长江中游地区已知分布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延续时间最长且等级最高的史前聚落群。这里发现的大型建筑、孔雀石、玉器、刻划符号、祭祀遗存等蕴含丰富的早期文明信息,其考古学文化主要经历了油子岭文化(距今5900~5100年)、屈家岭文化(距今5100~4500年)、石家河文 ...
编者按:纪念一位考古学大师。哈佛大学欧弗·巴尔-约瑟夫教授(Ofer Bar-yosef)于2020年3月14日在以色列去世。他的逝世是世界考古学界的重大损失。欧弗·巴尔-约瑟夫教授是以色列人,关心中国的考古事业,对中国考古学人给予过很多帮助。曾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展稻作农业起源研究中美合作课题,2004-2005年在道县玉蟾岩,2006-2007年,2011-2013年 ...
脆弱质文物是考古现场出土可移动文物中的大类,脆弱文物主要包含有两层含义:一是构成文物材质的不稳定性;二是所载信息的易损性。考古出土文物发掘前长期处于较稳定的封闭环境中,在这种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文物埋藏环境文物处于恒温、缺氧、避光、抑菌的良好环境下,其腐蚀速率逐渐趋缓,起到了相应的保护文物作用,使得文物得以长期保存下来。当文 ...
考古发掘现场脆弱文物与遗迹众多,将其完整、安全、有效地提取到实验室进行永久保护,不但是考古发掘现场保护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濒危文物抢救、中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大需求和任务。 而在考古现场,随着发掘工作的进展,文物遗迹所处的环境瞬间发生了巨大变化,温度、湿度、光照、氧气等环境因素作用,使得文物迅速因失水、收缩、开裂以及变色而产生 ...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3月11日对外发布称,山西绛县西吴壁夏商冶铜遗址经过一年的考古发掘,考古专家认为该遗址是一处以冶炼纯铜为主兼可制作小型工具的聚落。这是中国学界首次在邻近夏商王朝的腹心地带发掘专业冶铜遗址,填补了冶金考古的空白。▲ 二里头灰坑中出土的铜矿石西吴壁遗址位于山西省绛县古绛镇西吴壁村南,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单位于本世纪初在运城盆 ...
外销黄缎地彩绣双头鹰花鸟纹床罩 18世纪末 中国丝绸博物馆藏 ▲长286厘米,宽248厘米 15世纪末葡萄牙人达·伽马率领船队从里斯本出发绕过非洲南端好望角到达印度,开辟了东方新航线,自此开启了中国与欧洲的直接海上贸易往来。16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先后以澳门和菲律宾马尼拉为据点与中国开展海贸,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确立了 ...
在中国丝绸博物馆微博“文物知多少”栏目曾提及一件款型时尚、花纹典雅的绞缬绢衣,此衣陈列于丝路馆展厅,本案例将为您呈现更多绢衣的细节及其背后的修复过程。 1. 文物信息该件绢衣短身,基本呈对襟,两襟下摆处微微相交。袖子为喇叭型宽袖,靠近腋下拼缝处横向打褶。绢衣单层无衬里,袖缘内贴缝绢衬里。衣襟上有红、褐两组系带,用于系结(图1) ...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遗产地的影响及机遇自去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爆发以来,截至2020年3月11日,中国已经累计确诊新冠肺炎80955例。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3月10日全球大约已有分布在六大洲超过100个国家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截至3月10日除中国外其他国家已累计确诊新冠肺炎32778例。由此可见此次新冠肺炎病毒传染性之强,传播速度之 ...
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5万余件文物,举世罕见。120年来尤其是进入新时期以来围绕其开展的研究,奠定了敦煌学的基础。史学价值丰富1900年6月22日,敦煌藏经洞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表示,藏经洞出土文物内容极其丰富。从学科上来说,包括了宗教、哲学、历史、语言学、文学、艺术以及自然科学的天文学、医学、农学、数学等内容,具有百科全 ...
国际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学术网络的生成与进展——欧洲践行者的足迹戎卿文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摘 要:聚焦预防性保护的内容和发展历程,从实践主体、研究课题、工具研发3方面出发,对以欧洲为代表的国际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研究的进展和关键问题进行辨析,整体考察其学术网络的生成与发展,以资建立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方法体系和完整流程。通过梳理分析 ...
从象形文字的创造,到东晋顾恺之传世的人物画《女史箴图》中两只朱红色的长尾鸟,再到民间画家遗迹上出现的丰富、生动活泼的花鸟画和花鸟图案画,我国花鸟画的现实主义传统——写生传统,可以说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而从这些生动活泼的图像完全发育成一幅单一的花鸟卷轴画之后,从唐代“偶然心有所得”、两宋花鸟画的“气韵生动”,到元朝的“兼工带写”、 ...
观音是慈悲的象征,也是救苦救难的菩萨。观音的形象,从最初中土对外来造像之粉本的模仿,到北魏时期的不断融合与初创,再到北齐与隋唐,呈现出佛教造像之辉煌,唐宋以降,对观音的崇拜持续不衰。故宫博物院与“观音”题材相关的藏品十分丰富。今年是故宫600年诞辰,“澎湃新闻·古代艺术”(www.thepaper.cn)陆续推出“600年故宫鉴赏”系列,本期关注的即 ...
这个青铜手型雕塑上粘贴着一层金箔,在一个3500年前的男子的坟墓中发现。一起发现的还有一个用于固定斗篷的铜针,金箔的碎片,一个青铜螺旋头饰以及一把青铜匕首。摄影:PHILIPPE JONER,ARCHAEOLOGICAL SERVICE OF THE CANTON OF BERN.撰文:ANDREW CURRY 瑞士考古学家最近宣布,他们发现了欧洲最早的人体部位的金属雕塑。这个具有3500年历史的物品是 ...
在埃及利斯特(Lisht)发现的大型墓葬群揭开了4000年前中王国时期的丧葬之谜。摄影:SARAH PARCAK撰文:MAYA WEI-HAAS 这处大型墓地位于埃及的艾阿雅特(Al Ayyat)以南、利斯特村附近的沙漠之下,已有数千年之久。由于地处撒哈拉沙漠边缘地带,很多墓穴上只是覆盖着一层浅浅的砂砾,所以并非无人知晓;其南北两侧还分列坐落着两座金字塔,吸引着世界各 ...
在修复一座18世纪的耶稣木质雕像时,文物保护者们发现了两封240年前的信。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两封信藏在一个神奇的地方。撰文:Sarah Gibbens 西班牙的文物保护者在修复一座18世纪的耶稣木质雕像时,竟然从雕像的臀部位置发现了两封信——这枚时间胶囊还真是让人意想不到。 雕像一直被挂在西班牙北部的圣阿格达教堂,描绘的是被钉上十字架的耶稣。 ...
撰文:Sarah Gibbens 考古挖掘季已经接近尾声,而英国东南部的考古爱好者却在此时发现了一块1000多年前的罗马镶嵌画,这是他们迄今为止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自2015年以来,博克斯福德历史项目和伯克郡考古研究小组把当地考古爱好者和专业考古学家组织到一起,进行发掘工作。考古团队主要集中在小村庄博克斯福德附近的三个罗马遗址。 博克斯福德历 ...
这具古埃及女性及其未出生胎儿的骨架,是由意大利与美国联合挖掘队挖掘于埃及南部靠近阿斯旺的地方。COURTESY MINISTRY OF ANTIQUITIES AND THE MISSION撰文:Nina Strochlic 在古埃及,怀孕的女性会向分娩守护神塔威蕾,和保护小孩子与母亲的侏儒神贝斯祈祷。为了保护胎儿,她们会在项链和手镯中放入护身符。成为母亲会让她们在社会中的角色正式化,而 ...
一支包括领队Mustafa Abdo的埃及队伍,发掘出了这座装潢精美的祭司古墓。摄影:AMR NABIL, AP撰文:A.R.WILLIAMS 在埃及的金字塔时代,一位名叫Wahtye的名门贵族去世了,安息在广阔的皇家墓地之中,现在这片墓地还占据着现代西罗的沙漠西部。他那装饰华丽的墓穴基本没有损坏,近期在著名考古遗址塞加拉的沙下大约5米的深度被发掘出来。 埃及最高文物 ...
这座纪念建筑的基础墙可以追溯到亚历山大大帝时代,在历史的尘封中被人遗忘,无数个世纪过去,在以亚历山大大帝名字命名的埃及城市,它们又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供图:国家地理撰文:ERIN BLAKEMORE 漫长的挖掘终于可以告一段落了,这是最后一天,最后一小时,垂头丧气的Calliope Limneos-Papakosta准备打道回府。14年来,这位埃及考古学家一直在沙拉拉 ...
撰文:KRISTA LANGLOIS为了确定这捆仙人掌刺是用来给人类皮肤文身的,考古学家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来研究分析。摄影:ROBERT HUBNER,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这只古老的文身针出土于上世纪70年代,在默默无闻地雪藏45年后,其真实身份终于被某研究者识破。摄影:ANDREW GILLREATH-BROWN制作这只文身针的是古普韦布洛人,他们的生活环境类似于上图犹他州 ...
撰文:ERIN BLAKEMORE图上的这块头骨属于一个古希腊人,研究人员对头骨上的牙齿进行分析后得出,这个人儿童时期曾患过高烧。摄影:SISSE BRIMBERG,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你吃的是什么?对考古学家来说,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他们可以根据古代骨骼样本的化学特征推断出一个人的饮食,甚至是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活动。稳定同位素分析法用于研究考古 ...
在苏丹北部的努里(Nuri)地区,20多座金字塔散布在约70万平方米的沙漠中。这里可能是你从未听说过的最令人讶异的考古遗址。图源:ROBBIE SHONE,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撰文:KRISTIN ROMEY 在一小汪泥水之下,隐藏着2300年前纳斯塔森(Nastasen)法老陵墓的入口。如果我往后仰望,能看到他金字塔的东侧有将近3层楼高。为了进入纳斯塔森法老的陵墓, ...
撰文:ERIN BLAKEMORE在一幅3300年前的宴会场景中,女性们头上戴着锥形物体。这类绘画在古埃及很常见,这引发了考古学者的猜测:这种锥形物体究竟是像光环一样的艺术象征,还是具有实际用途的实物呢。摄影:WERNER FORMAN,UNIVERSAL IMAGES GROUP/GETTY 古埃及艺术作品中充满了恭敬的摆设酒宴者的形象,他们头上都戴着尖尖的圆锥体。从古本手卷到棺材 ...
撰文:LORRAINE BOISSONEAULT研究者报告了在印度Middle Son River Valley的达巴考古发掘现场发现的大量石制手工艺品。他们发现考古记录中存在那些可追溯到大约8万年前的石器,表明当地居民在大约7.4万年前的多巴超级火山爆发中幸存了下来。供图:CHRIS CLARKSON 大约7万4千年前,印尼苏门答腊岛上的一座超级火山咆哮着“复活“了。这次火山爆发被称为多 ...
胡族汉化、民族融合是永嘉之乱至隋统一南北二百余年间的时代主题。然而孝文过激的汉化进程,一度造成鲜卑人的族群撕裂,间接引发了毁灭北魏帝国的六镇之乱。这场带有民族矛盾与政治分裂双重性质的大乱,孕育了北朝后期分峙东西的两大政治集团,他们对于汉化态度,难免受到北魏后期汉化与胡化矛盾的影响。其中尤为值得关注的,便是最终完成北朝汉化任务的西 ...
定居与游居的再思考 通常,我们认为游居的定义是游牧、采猎、渔捞、逐水草,常伴随游居;农耕则意味着定居。 但实际情况,恐非如此简单。例如,游耕的存在,以及我国古人曾经的“改水、改火”习俗等,意思是当轮作地进入休闲期,房屋就向新的耕地移动。甚或还有些地区,一般家庭存在春居、冬居两处房屋,冬天在山下住、夏天在山上住,追逐“冬暖 ...
The Ottoman Empire and Early Modern Europe于2002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研究欧洲史的新方法(New approaches to European history) 系列丛书之一。本书中译本由上海大学讲师陈浩主译,计划于2020年出版。2018年是奥斯曼帝国消亡100周年,国内外史学界举办了一系列相关学术会议来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奥斯曼帝国如何走向衰亡”这个经久不衰的 ...
定州博物馆网站地址 http://www.dzhmuseum.com定州博物馆尘外千年展厅主要展示了定州北宋静志寺塔基地宫、净众院塔基地宫的出土文物。两座塔基地宫完整出土800余件文物珍宝,包括舍利供具、佛教造像、香具法器等。在这里,不仅可以感受用七重棺供奉的佛骨舍利的圣光,描绘佛祖涅槃的宋代壁画和各类琳琅满目的佛前供物。还可以看到按照实际比例复原的净众 ...
有人认为中国自古就有家猫,至少像马一样在先秦时期就已经与国人息息相关了。《诗经》曰:“有猫有虎。”《礼记》曰:“迎猫迎虎。”这是其“文献证据”。其“考古证据”则表明中国人早在仰韶文化晚期就开始和“猫”生活在一起,后来的汉墓中也有“猫”骨骼出土。但是,这些在我们看来是有很多疑问的。比如《诗经·韩奕》原文其实是:“孔乐韩土,川泽?? ...
在当代,赵伯驹是个比较“抽象”的画家,因为他的作品流传到现在已经所剩无几,人们很难从他作品里对他有感性认识。没有确定可靠的作品以供后人品鉴、传习和研摹,后人对赵伯驹的评价就可能失真,赵伯驹对后代画家有哪些影响也可能比较模糊;在“北宗”身份的笼罩下,赵伯驹绘画的真实面貌也极少有人去澄清。而真实情况是什么呢?如何理解赵伯驹与王诜具有 ...
2014年,在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焦作段28号口门输水线建设,焦作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苏蔺墓区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在一座编号为M125的东汉中晚期墓葬内,出土了一件“扑满”。▲东汉陶“扑满” 该“扑满”质地为泥质灰陶,呈扁圆状,素面、薄胎、平弧顶、圆鼓腹,近底足内敛,平底微凹,外观近似半球形。器身通高9.5厘米,最大腹径14.5厘米,底径9.8厘米 ...
一、造纸遗迹的发掘 造纸遗迹位于大湖坪遗址的中南部,包括一组建筑F2和相关的沤竹池(图一)。F2所有的墙基均采用不规则小石块垒成,有两种做法,一种是直接用石块相对竖砌,中间以碎小石块填缝,一般墙厚约0.28米。另一种采用方形或长方形的扁平石块平铺,然后在其上用小石块相对竖砌,墙基的宽度约0.4米左右,墙基残存的高度约为0.1~0.35米。共 ...
一、前言 大湖坪遗址位于湖南省平江县福寿山顶,海拔高度1000余米。为配合平江抽水蓄能电站工程的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考执字(2019)第823号),2019年8月至12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平江县文物管理所等单位组成考古队,对大湖坪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本次发掘共布10米×10米探方21个,扩方面积640平方米,而发掘区北部的石挡墙遗存落 ...
辽上京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东南。为了进一步了解辽上京皇城遗址的布局和沿革,2019年5月至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二工作队和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辽上京考古队,对辽上京宫城中北部建筑基址(编号为一号基址和二号基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取得了重要收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城市考古开放工地高级研修班” ...
昙石山濒临福建最大河流——闽江之畔,处在闽江北岸丘陵地带的边缘,是一座相对孤立的低缓山丘,外形似“鱼形”,海拔26米。山体呈东北—西南走向,南北长约430米,东西最宽处不过150米。 1954年1月7日,地处福建省闽侯县第七区恒心乡(今甘蔗镇)昙石村的农民,在修筑村子周围的闽江防洪堤坝时,挖出了许多样式古旧奇特的瓦罐、石器、骨器以及堆积 ...
1900年道士王圆箓在莫高窟发现藏经洞以后,英国的斯坦因、法国的伯希和、日本的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俄国的奥登堡、美国的华尔纳等外国探险家接踵而至,骗取和盗走了大量珍贵的敦煌文物。与此同时,斯坦因、伯希和、奥登堡等西方学者开始用现代考古学的方法,对敦煌石窟进行调查、记录、测绘和拍摄等工作。20世纪40年代,中国学者纷纷来到敦煌,如张大千 ...
许多动物,都以特别的途径进入人类视野。这其中就包括老鼠,它也在人类文化中留下了深刻印记。 鼠是动物中古老的“活化石”。据考古研究发现,人类出现前,鼠就在地球上生活了4700多万年,鼠是现存最原始的哺乳动物之一。但从古至今,它带来的问题让人伤透脑筋。它有夺人之食的卑行,更有传播鼠疫的劣迹,人类与老鼠的对立由来已久。但让人感到意外 ...
2019年是首次发现殷墟甲骨文的120年。为了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中国国家图书馆于12月29日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刘源研究员做了题为《甲骨文中的商代文明》的精彩讲座。讲座中刘源研究员列举了大量甲骨文实例,为我们还原出甲骨文背后的商代史实与文明。甲骨文知识知多少?大家都听说过甲骨文,但是甲骨文是什么时代的一种什么 ...
撰文:陈枫 |经济观察报书评有明一代,一直深受倭寇的侵扰。早在元朝时期,倭寇就已经在中国的沿海地区进行劫掠活动。根据《元史》记载,武宗至大元年,枢密院就曾上报皇帝:“日本商船焚掠庆元,官军不能敌”,至正二十三年八月“倭人寇蓬州……倭人连寇濒海郡县。”到了明朝时期,倭寇的活动更加猖獗。从时间上说,“倭寇之患”几乎和明代历史相始终。明 ...
丹尼索瓦人是已灭绝的古人类种群。关于这个神秘的“全新”人种,各国的科学家和考古学家一直在努力揭秘。中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证实了青藏高原一处洞穴内发现的人类下颌骨化石属于丹尼索瓦人,将青藏高原上的人类活动历史由从前的3万—4万年前,提前至距今16万年。这个发现刷新了人们对青藏高原最早人类活动历史和史前人类高海拔环境适应的认识,更为 ...
春节临近,湖北省考古专家带你去看看大名鼎鼎的曾侯乙吃些啥,这份“宫廷菜单”距今2400多年。 “曾侯乙墓出土的动物骨骼、植物果核等,不似曾侯乙编钟等青铜重器那么闻名于世,但却为我们揭示了诸多鲜为人知的趣事。” 1月17日,省博物馆馆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勤,翻开当年的曾侯乙墓考古报告向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介绍。 胖头鱼重达8公斤 ...
考古学与人类学,一个关注过去,一个聚焦当下,但从研究理念、问题意识乃至田野经验来说,却有很多可以相互学习、借鉴之处。就人类学的学科架构与传统而言,社会-文化人类学、语言人类学、生物/体质人类学与考古学乃人类学的四大分支领域,共同构建出关于人类的整体认知。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也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坚持人类学四大分支教学与科研的学系, ...
考古学与人类学,一个关注过去,一个聚焦当下,但从研究理念、问题意识乃至田野经验来说,却有很多可以相互学习、借鉴之处。就人类学的学科架构与传统而言,社会-文化人类学、语言人类学、生物/体质人类学与考古学乃人类学的四大分支领域,共同构建出关于人类的整体认知。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也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坚持人类学四大分支教学与科研的学系, ...
考古学与人类学,一个关注过去,一个聚焦当下,但从研究理念、问题意识乃至田野经验来说,却有很多可以相互学习、借鉴之处。就人类学的学科架构与传统而言,社会-文化人类学、语言人类学、生物/体质人类学与考古学乃人类学的四大分支领域,共同构建出关于人类的整体认知。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也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坚持人类学四大分支教学与科研的学系, ...
西域考古时代的到来 荣新江 按:本文编入荣新江著《敦煌学十八讲》第六讲“于阗、龟兹、楼兰、高昌宝藏的争夺”,有增补。 清末民初敦煌宝藏的流散,并非偶然,它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西方列强西域古物争夺战的继续,也是在腐败的清王朝统治下中国宝藏的必然下场,清朝连皇家园林圆明园都不能保有,更何谈远在西陲的古物和敦煌藏经洞宝藏了 ...
本文转载自《环球人物》2020年第2期“大国小康”栏目的《有人生活的乡村才有乡愁》。《环球人物》杂志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是中国发行量最大、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综合时政期刊之一。刊载于《环球人物》的采访 ...
中国、韩国和日本有着共同的造纸传统和类似的纸质遗物,都面临着迫切的保护修复等问题。近期,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和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举办了以“纸质文物的保护与修复”为主题的研 ...
一、遗址概况和工作经过 中初鸣遗址位于湖州市德清县雷甸镇杨墩村,西南距良渚遗址群约18公里。该地区地势较低,水网发达,毗邻现在的苕溪和京杭大运河,水路交通十分便利。 据民国(1932年)《德清县新志 ...
工业是支持人类文化与文明发展的根本性力量。迄今为止的许多工业考古实践至少可以证明以下事实:一、人类的生产力主要是由工业所代表的。考古学以生产工具为标志,揭示出人类迄今经历过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 ...
路国权博士最近出版的学术著作《东周青铜容器谱系研究》(上、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8月版),主旨是在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学说指导下,研究东周青铜容器的区系历史,划分不同时期青铜容器各类、型、式的 ...
1月1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揭晓了2019年考古新发现入选项目。自2002年论坛设立起,我们的评选标准始终明确,那就是重要的学术价值、先进的考古理念和科学的考古手段。此次评选出的考古项目,无疑都 ...
徐昭峰教授主要是从事夏商周考古研究的,自2008年入职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以后,为适应教学和科研的实际需要,将自己的研究视域扩展到了东北地区,研究时段也上溯到了新石器时代,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我本人长期致力于东北地区的考古学文化研究,先后出版的《东北石器时代考古》和《中国东北地区夏至战国时期的考古学文化研究》,对东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的考古学文化进行过系统 ...
濒危世界遗产:理论与实践的困局故宫博物院 杨爱英原文刊载于《中国文化遗产》2019年第6期摘要:与《世界遗产名录》一样,《濒危世界遗产名录》也已经成为国家之间在世界遗产舞台上谋求利益的工具,与国家形象的塑造紧密关联。无论是积极寻求列入濒危遗产,还是拒绝进入《濒危名录》,其背后都隐含着深刻的国际政治背景,与国家所寻求的国际地位、国际社会互动模式、国内政治特征等都有着密切关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
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1117807702354378754视频/再上天梯山:数字化工程虚拟修复工作展示清源文化遗产微信号 mobiheritage千年天梯山石窟承载了厚重的
自《从敦煌到犁靬——浙江大学新获丝绸之路研究外文文献展(一)》开幕后,展览主办方、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研究中心主任缪哲被问得最多的是——书是怎么收来的? 缪哲说,答案得追溯到4年前,那时浙江大学刚开始筹建艺术与考古图书馆,这些书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从全球范围内觅得的。如今,浙大关于丝路专题的外文图书收藏已经达到5000余种,是目前大陆高校最成体系的丝路研究外文特藏,保守估计,其中70%以上是第一次被
本文图片 视觉中国近日,圆明园马首铜像回归的消息引发各界关注。在国家博物馆举行的《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上,不少观众聚拢在展柜前,一睹其风采。眼前的马首铜像,神态栩栩如生,毛发分毫毕现,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准,是一件非凡的中国古代艺术品。历百年风雨而不锈蚀的马首铜像,是用什么材料铸造而成的?采用了什么样的铸造工艺?其内里还藏着哪些乾坤?科技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材质为 ...
2019年,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在学校、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全系各位同仁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多家考古研究机构研究人员的鼎力相助下,大家努力发挥积极作用,为建设复旦大学考古学科作出了出色的成绩。 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现有教师13人(袁靖教授、秦小丽教授、沈岳明教授、王辉教授、郑建明教授、魏峻教授、胡耀武教授、潘艳副教授、文少卿青年副研究员、董宁宁青年副研究员、张萌青年副研究员 ...
八千多年前,一只仙鹤死去,把尺骨留在原始人的聚落。 聪慧的华夏先民,给它钻上了孔。从此,人类世界响起丝竹声。 “骨笛音色明亮、朴拙,带着悠远神秘的气息。每次吹起它,都感觉心灵和祖先离得特别近。”33岁的贺小帅是中国为数不多的骨笛演奏者。他长于笛、箫、埙多种乐器,但手持骨笛时,心中总涌起别样的敬意。 贾湖骨笛,被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河南博物院的展厅里,在莲鹤方壶等国之重器的映衬下,贾 ...
作者: Jo Marchant一本从太空回看过去的新书让本文作者既惊喜又遗憾。相关图书《空间考古学:未来如何重塑历史》( Archaeology from Space: How the Future Shapes Our Past)作者: Sarah Parcak出版社:Henry Holt(2019)在权力中心转移之前,塔尼斯(Tanis)作为古埃及都城走过了350多
2019年7月29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发布消息称,国务院已同意撤销上饶县,设立上饶市广信区。在此之前,上饶县与其上级上饶市的政区专名相同,都是“上饶”。这种现象被称为“县市同名”或“市县同名”。按照《地名管理条例》要求“全国范围内的县、市以上名称……不应重名,并避免同音”。然而,至今县市同名现象仍然存在,江西就有南昌市南昌县。那么,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区划调整前后的上饶市废府存县惹的祸“县市同名”现象 ...
韩愈写过一首短小而得到很多赞誉的诗《雉带箭》。这显然是一首文人幕僚赞美唐朝将军的诗篇,据说是韩愈在徐州的时候为节度使张建封写的。这首诗呈现了一幅布局巧妙的围猎图:原头火烧静兀兀,野雉畏鹰出复没。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地形渐窄观者多,雉惊弓满劲箭加。冲人决起百余尺,红翎白镞随倾斜。将军仰笑军吏贺,五色离披马前堕。这首诗,以及将军致命的一箭,显然都是社会性的表演。骠悍的将军张建封,绝对不会在 ...
18世纪后期与19世纪末,东印度公司官员委托印度的艺术家绘制了一批插图,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作品反映了自然世界的美感,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呈现出这一时期英国和印度艺术风格之间的文化融合。近期在伦敦华莱士收藏馆(Wallace Collection)的“被遗忘的大师:为东印度公司绘制的作品”首次展现了这一批生动而原始的画作。蝙蝠在用明亮的,充满智慧的黑眼睛看着你。这位艺术家将这项自然研究变成了一幅肖像画,赋予其个性和内 ...
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位于平潭岛西北部的平原镇山显美村南垅自然村。遗址北依低矮的马后埔山,南面为古海湾滩涂,处于山麓与海湾间的台地之上,海拔5 米,遗址所在地原为山麓向海湾延伸的低缓坡地,之后开垦成为耕种的台地。遗址东南面是平原镇往白青乡的公路(X163),北面距海约5 千米,东南距平潭县城15 千米(图1)。 图1 壳丘头遗址远景 遗址于1964 年调查时发现,当时东面台地已被X163 切断,而早在1958 年,当地村民 ...
世界考古论坛旨在评选和表彰过去两年全球范围内的重大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本届论坛重大考古研究成果奖获奖项目共9项,内容涉及史前文明、技术交流、文化传播等方面,有助于推动不同国家和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们积极交流、合作,并提高公众的参与,协力应对城市化及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的挑战。 东南亚青铜技术起源与金属贸易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 托马斯·普莱思 冶金术是人类技术上最复杂的技术之一,也是一种用来识别 ...
冀蒙交界坝上地区为华北地区与欧亚草原之间的过渡地带,是历史上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交界地区,也是草原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但以往坝上地区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工作较少,学术上的空白区较多。近年来,化德裕民、四麻沟遗址,康保兴隆遗址,尚义四台遗址,崇礼邓槽沟梁遗址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了推进对这些遗址的深入研究,9月3日至7日,由中国考古学会新石器考古专业委员会主办,河北省文物考古学会、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学 ...
编者按 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二十周年,是个值得特别纪念的日子。澳门在回归祖国之后,文化遗产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5年澳门古城成功登录世界遗产名录,2014年特区政府通过澳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都是这方面的最好例证。为了深入推动澳门考古学研究工作,澳门文化局文化遗产厅与内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学术机构开展合作,极大地推动了其文化遗产事业的基础研究。圣保禄教堂前壁(大三巴牌坊)岗顶剧院东望洋 ...
来源:《东南文化》2019年第1期 作者:贺云翱 陈思妙中国自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截至2018年已有53项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主要通过考古发掘、研究等手段揭示和阐释遗产价值的项目有秦始皇陵,殷墟,土司遗址,左江花山岩画等。考古学在这些世界遗产申报过程中及成功后的阐释遗产价值、推进遗产保护、开展遗产教育、利用遗产资源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1998年起,笔者全程参加了南京明孝陵申报 ...
来源:中国文物信息网 作者:贾昌明人文社科领域的研究,图书期刊等资料的重要性是非常突出的。文化遗产是我国图书出版的高产领域之一,新书可谓层出不穷,相关的中外期刊也有数百种之多。这些图书和期刊,构成了各高校、研究所、博物馆等单位资料室的主要内容,这些资料室自然也成为广大学生和学者学习科研不可或缺的园地。 作为中国考古文博界标杆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其资料室以历史悠久、馆藏丰富、领域广阔著称。不仅 ...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董少新 ■本期主持:龚缨晏(宁波大学教授) ■本期主题:物品中的东西方交流史 主持人语 古代陆、海丝绸之路,是连接东西方文明的纽带。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货物辗转销往欧洲,欧洲制作的玻璃器、葡萄酒、钟表等商品不断输入中国。而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更使得东西方交流的广度和深度有了进一步发展。不同物品的相互传播,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而且见证了东 ...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张春海/整理 本报记者 张春海/整理 尼勒克县吉仁台沟口 青铜时代聚落遗址 尼勒克县吉仁台沟口遗址位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科克浩特浩尔蒙古民族乡恰勒格尔村东草场中,地处喀什河北岸吉仁台峡谷谷口三级台地上。遗址东西长400米、南北宽约200米,总面积约8万平方米。2015—201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此开展发掘工作。 经北京大学科技考古实验室和美国 ...
澳门后世遗时代建筑文化遗产的文化建构与保护困境The Cultural Reconstruction and the Dilemma of the Architectural Cultur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in Macao's Post-era of World Cultural Heritage郑剑艺/ZHENG Jianyi摘要:2005年,“澳门历史城区”成为
公元前21世纪,古史传说中夏王朝的开始。 公元后21世纪,夏朝的存在终于得到证实。 “对中国考古学而言,夏的存在长期被视为‘哥德巴赫猜想’。如今考古、文献史学、测年技术等多学科证据使猜想冲破迷雾,夏朝从传说迈入信史阶段。”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伯谦说。 寻找夏墟 1959年4月,71岁的史学家徐旭生从北京出发,前往河南、山西一带寻找夏文化遗迹。中国首次明确以探索夏文化 ...
甲骨文发现与研究经历120年学术历程,经几代学人传承,以甲骨文与殷商史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甲骨学进入全面发展、深入研究时期。 1928年以来的殷墟科学发掘,不仅增加了甲骨文材料,而且为甲骨学研究提供了地层和共存遗物等参照依据。北京大学教授邹衡认为,考古发掘出土的古文字属于考古学文化遗存,应看作考古材料分化出来的古文字材料。 邹衡先生是著名的考古学家。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有幸跟随邹衡先生读研究 ...
“第七届东夷文化论坛”日前在山东省临沂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举办。论坛邀请了来自国内各高校、科研院所的数十位专家学者,结合历史文献与考古发现,对东夷文化的源头与历史演进及其内涵、东夷文化与中华文明起源及其相互辩证关系、东夷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与会学者认为,东夷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孕育了中华早期文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健民认为,我国远古氏族大致可 ...
清源文化遗产微信号 mobiheritage近年来,受战争冲突、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世界文化遗产的重建或复建,一直是国际社会讨论的热点问题,也是世界遗产保护正在面临的挑战。第21期清源讲堂邀请到UNESCO世界遗产中心亚太区主任景峰博士,通过解读世界遗产发展历史和使命、近年针对重建或复建的各项文件、案例分析与研究这几部分内容,帮助我们了解针对这一话题的难点、热点讨论和全球最新动态,有助于我们开展相
文化具有时代性,这是不争的事实。文化作为人的本质特征,它与人一样,也是一种活的生命体,具体表现为因时因地因人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在考古学的视野下,就呈现为文化的时代特征性。如考古学家在历史的长时段上观察,会发现以工具为特征的人类生产力文化,表现为从“石器”到“铜器”到“铁器”,最后发展到“机器”乃至“计算器”的规律性。不同生产力水平,对不同时代的文化整体面貌塑造有着强大的功能,这让我们看到了不 ...
我们甘肃省是文物大省,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全省从事文物工作的人员特别奇缺,为了培养人才,更好地投入到各个文博单位,开展各项业务工作,甘肃省文化厅在1959年举办了“博物馆事业训练班”。我院原接待部主任马竞驰先生当年就是训练班的一员,2014年8月马主任在院史陈列馆给陈列中心的工作人员讲述了当年办班的情况。接待部原主任马竞驰先生在院史陈列馆参与“口述历史”活动博物馆事业训练班实际上是中专学校,因为办的是学 ...
1570年,西班牙探险家迭戈·加西亚·德帕拉西奥在洪都拉斯的热带雨林偶然发现了一片未知的拉美古代文明废墟,将沉寂7个世纪的“美洲雅典”——科潘重新拉回到人类文明的视线中。 20世纪初,美国考古学家来到这片遗址,主导发掘工作。直到2015年,中国考古队员才与科潘遗址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随着羽蛇神、玉米神等玛雅文明的标志性石雕一一发掘出土,一场华夏文明与玛雅文明的跨时空对话便由此开启。 走进玛雅腹地 ...
2019年10月18日,芝加哥大学李永迪教授受邀,在武汉大学振华楼历史学院101教室展开了一场题为“超越历史——文献之外的安阳考古”的学术讲座。武汉大学考古系张昌平、余西云、何晓琳、曹昭以及李雪婷、陈丽新等老师参加,讲座由武汉大学考古系孙卓老师担任主持。 李永迪教授从他本人从事考古研究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两个问题作为讲座的切入点,第一个问题是部分未从事过考古学研究的学生往往会认为考古学没有属于自己的理论 ...
11月7-8日,为期两天的“中国公共考古·桂林论坛”在广西桂林召开。此次论坛的研讨环节共包括1场主题发言及3场专题发言,31位学者围绕遗址保护与城市发展中国考古新发现及保护利用、城市考古与社会经济融合发展、考古遗址博物馆与公共考古等议题进行探讨和思考。 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 历史是城市之根,文化是城市之魂。近几年来,桂林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国际旅游胜地融合发展方面,进行了一些具有创新性的探索和实践, ...
历史城镇类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历史城镇和城镇中心”是世界文化遗产中一个极具特殊性的类别,其中“尚有人居住的历史城镇”这一占据绝大多数的子类别更是尤其特殊。由于这些城镇时至今日仍在经历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诸多方面的不断演进和改变,因此除了保护之外,历史城镇类遗产在管理、利用等方面同样需要具备更高的水平,才能进入一种良性的、自给自足的发展循环之中——这也就是如今我们经常提及的可持续发展。2008年以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5日透露,当地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坡刘村是秦咸阳城遗址的一处重要墓葬区,考古人员在此发掘了两座战国晚期秦贵族墓葬。经研究考证,最终判断其中一座墓葬出土铜器的督造者为蜀守斯离。▲ 墓葬墓室对巴蜀地区的吞并和管理是秦国完成统一的关键。最初秦国保留了蜀侯,派中央大员张若为蜀国守,直至公元前285年,建立蜀郡,并先后由张若、李冰等人出任郡守。本次出土铭文说明,在张若任蜀国守之后、任蜀郡守之前,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热度持续不减,公众对3800年前“最早的王朝”的社会生活图景充满好奇。研究者近日披露,通过二里头遗址出土的34例人骨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当时的人们以粟黍为主食,灶的基本形态也确立了。 “在这样一处规模大、等级高且延续长达200年的都邑性聚落,人群的生活是怎样的?他们的食物是什么?”最近举行的纪念二里头遗址科学发掘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雪莲的议题 ...
中华文明发源于哪里?《史记》中记载的夏王都在何方?千百年来,这些问题困扰着历代学者。为了解开这些谜团,1959年夏天,著名史学家徐旭生率队,在传说中夏人活动的中心地区豫西,开始了对“夏墟”的考古调查,最终在偃师发现了二里头遗址,震动世界。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在许多国人饮水思源的瞩望中,这样的思绪或许萦绕了许久。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洛阳拥有5000年文明史、4000年建城史、1500年建都史,从“河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