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宋活字印刷残页比韩国宣称最早印刷品早100多年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活字印刷残页 温州博物馆白象塔出土文物展厅里面展出的众多文物中,有一件看似十分不起眼的文物,甚至可以说是残缺严重的文物,它就是北宋《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活字印刷残页。 它曾经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高度重视,并有众多权威专家对其进行了相关研究。本期《温州宝藏》栏目,我们带您一起去寻找它背后的“前世今生”故事。 前世传说 活字印刷残页可辨认166个字 这件 ...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活字印刷残页 温州博物馆白象塔出土文物展厅里面展出的众多文物中,有一件看似十分不起眼的文物,甚至可以说是残缺严重的文物,它就是北宋《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活字印刷残页。 它曾经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高度重视,并有众多权威专家对其进行了相关研究。本期《温州宝藏》栏目,我们带您一起去寻找它背后的“前世今生”故事。 前世传说 活字印刷残页可辨认166个字 这件 ...
图为磨花玻璃碗 “磨花玻璃碗经检测为古波斯萨珊王朝产品,该结果佐证了温州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和重要中继港。”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副所长梁岩华昨天透露,永嘉瓯北丁山汉六朝墓群出土的文物经过进一步考证,已确定玻璃碗来源于古波斯萨珊王朝。 玻璃碗来自1600年前古波斯萨珊王朝 墓主应该是永宁长或郡守一类人物 永嘉瓯北丁山汉六朝墓群出土的文物中,有一件磨花玻璃碗,束颈,球 ...
扬州市代市长夏心旻9日说,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今年扬州启动建设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使其成为大运河沿线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最重要的标志。 当日,扬州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在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夏心旻向与会代表报告该市政府工作时,提出今年将重点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上述“启动建设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内容列在其七“加快文旅融合,深入推进‘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中。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 ...
1月8日至9日,一年一度的全国文物局长会议在北京召开。一百多位来自全国的文物局长和其他负责同志围绕学习领会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重要讲话、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工作报告,以及全面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深入推进文物保护利用改革,进行了广泛讨论、深入交流。 “党中央对文物保护利用重视程度持续提高,文物工作重 ...
1月1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考古杂志社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8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北京举行。论坛揭晓了2018年中国考古新发现的6个入选项目,分别为广东英德市青塘遗址、湖北沙洋县城河新石器时代遗址、陕西延安市芦山峁新石器时代遗址、陕西澄城县刘家洼东周遗址、四川渠县城坝遗址、河北张家口市太子城金代城址;公布了6个入围项目,分别为西藏申扎县尼阿底旧石器时代遗址 ...
国际博物馆协会藏品保护委员会(ICOM-CC)第19届大会将于2020年9月14日至18日在北京举办。会议主题为“打破边界:论文物保护学科的综合性”(Transcending Boundaries: Integrated Approaches to Conservation)。按照ICOM-CC惯例,此次大会为期5天,涵盖三场全体大会,五组平行工作小组会议(共计约150次演讲或36次分会议)、遗产地学术考察、社交活动以及专业展会等内容丰富的各项活动。届时将有来自世界各地的ICOM-CC会员 ...
绕行6公里、多花费近3亿元为国宝让路,这是杭州尊重历史、保护文明的一段佳话。调整原有方案、让道路为文化遗址让行,在城市建设与尊重文化中作出的选择,彰显了杭州这座城市的文明与真正的文化软实力。 据报道,日前取得重大进展的杭州绕城高速公路西复线工程(也称杭州“二绕”)建设,自2009年设计开工以来,为避开良渚古城遗址多次修改施工方案,前后绕行了6公里,多花费近3亿元,在保障工期顺利完成的同时也保证了良 ...
经过七十余年“摸着石头过河”式的探索,由抢救性保护进入预防性保护的敦煌石窟逐渐“转危为安”。其长期积累的成套文物保护技术,不仅参与到全国多个重点文物保护和修复工程中,并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免费分享和应用。 资料图:精美的敦煌壁画吸引参观者。 汤彦俊 摄 “目前已开展吉尔吉斯斯坦古代城堡遗址研究保护等项目。”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所长苏伯民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称,七十多年来,敦煌研究院 ...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司伟伟,12日在辽宁省考古工作汇报会上透露,辽宁洪家街墓地的4号墓(以下简称M4)墓室地面绘有壁画,这在中国辽代墓葬考古发掘中尚属首次发现。 据介绍,M4是辽代大丞相韩德让的墓葬。 洪家街墓地位于锦州北镇市富屯街道富屯村洪家街村民组西北,该墓地地处医巫闾山东麓,其西北有一座当地人称“黑石砬子”的小山峰,分别向东南与西南延伸出小山梁,地形呈簸箕形,该墓地即位于该小 ...
近日,广东省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出水文物保护实验室里,宋薇正在清理一块南澳一号出水的铜料,由于长期浸泡在水里,文物留有海洋生物,一块牡蛎壳仍留在铜料上。谭庆驹 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广东省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出水文物保护实验室里,修复后的南澳一号出水明代铜钱和铜料。正是因为铜料的发现,引起了南澳一号是走私船的猜测。谭庆驹 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广东省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出水文 ...
考古发掘的道路。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14日透露,考古表明陕西银沟遗址是一处唐至元代的县城遗址,是目前仅见的一处保存完好的唐宋县城遗址,能反映唐宋变革期县城及居于其内的普通工商业者的具体情况。 银沟遗址位于陕西富平县,是一处唐至元代的大型综合遗址,以城址与制陶窑场为主,还有其他种类手工业遗存分布,并有普通的居址、寺庙遗迹等。 考古发掘的壕沟。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
记者14日从国家文物局获悉,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近日与美国驻华大使布兰斯塔德在北京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对旧石器时代到唐末的归类考古材料以及至少250年以上的古迹雕塑和壁上艺术实施进口限制的谅解备忘录》,有效期5年。 据介绍,中美两国于2009年1月首次签署此谅解备忘录,2014年延续5年有效期至2019年1月,期间成功实现两次中国流失文物的返还行动。 国家文物局表示,中美再次签署限 ...
1月1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考古杂志社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8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北京举行。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出席论坛,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等考古文博单位、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高校学生以及媒体代表参加了论坛。 论坛揭晓了2018年中国考古新发现的6个入选项目,分别为广东英德市青塘遗址、湖北沙洋县城河新石 ...
1月12日,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主办、大地风景文旅集团协办的“中国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乡村遗产酒店2018年示范项目授牌仪式”在北京智珠寺召开。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宋新潮,原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一力出席会议,逾百名来自海内外关注遗产活化利用发展的各界人士参加论坛。 宋新潮在致辞中指出,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是一个大家关注的问题,也是如何激活文化遗产保护的时代性、 ...
春节将近,出游在即,到英国各大博物馆游览后想买点什么纪念品带回家?书,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英国图书出版业发达,博物馆数量和游客众多,将这两大优势结合,把书店开在博物馆里,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读者有机会接触并购买展示英国历史、地理和经典文学的书籍,是英国人巧妙展示和传播本国文化的一个好办法。 博物馆雇专人选书 英国有大小博物馆数千个,仅首都伦敦就有大约300个。绝大多数博物馆设有 ...
北京大学日前发布三项重大项目,以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记者从北大获悉,这些项目涵盖国际人才培养、丝绸之路历史和文化研究以及考古发掘等三大领域。 其中,“未来领导者”国际双学位本科项目是依托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学科优势,与全球顶尖院校构建高水平教育合作联盟而共同打造的学位项目,旨在培养“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的国际领导者。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介绍,目前,该项目已 ...
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的颜真卿《祭侄文稿》明天(16日)将在日本展出,出借该国宝的台北故宫博物院15日下午接受观察者网采访,否认有关出借过程不合规的质疑,并告知了参观者需要遵守的要求。 该院新闻部门还称,当时台北故宫内部对出借一事并无争议,并强调展出的东京国立博物馆在硬件、文物保存环境和展览展示规划上,都是日本首屈一指的博物馆,押运、布展工作则由台湾方面负责。 在此之前,有人认为这属于正 ...
一场大雨后,南阳府衙博物馆地面塌陷,惊现汉代遗迹,出土大量铸钱模具、铜钱。 钱范残块 遗迹全貌 左侧墙壁布满钱范残块 部分出土物 出土铜钱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可以让久旱的大地得到滋润,可以让干枯的河流重焕生机。不过,谁也想不到,一场大雨还能浇出一个古代遗迹。最近,关于这个古代遗迹,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018年度汇报交流会上进行了汇报。接下来还会有一个研讨会。这个古代遗迹究竟是 ...
作为六朝古都,文物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而又丰富的精神文化财富,保护好它们,不仅是我们对历史文化遗产应有的态度,也是我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方式。” 今日上午,在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大会发言上,民盟北京市委专职副主委,北京市政协常委、副秘书长宋慰祖委员发言时说。他建议,引入社会资金参与文物保护修缮,并依据文物的属性准许其兴办相关联的文化产业,使文物资源保护再利用更多元化、社会化。 北 ...
据湖北随州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1月15日通报,近日,随州曾都警方接到群众举报,有可疑外来人员在古墓群附近流动。经过缜密侦查,成功打掉外省来随流窜盗掘古墓葬团伙,刑事拘留11名犯罪嫌疑人,查获疑似文物7件。 该通报称,2018年11月以来,曾都区东城义地岗居民多次在周边菜地等偏僻处发现可疑孔洞,因该处系文物保护区,古墓葬分布密集,居民遂向文物保护部门报告。勘测发现多个新鲜盗洞,经过大量走访,发现一 ...
穿堂风、青石板、雕花檐、油纸伞……小巷子是杭州的根,沉淀了上千年的故事。2018年,为了让老街巷陌“开口讲故事”,下城区提出了“美丽街巷”提升改造工程,对辖区内的同丰巷(天水巷)、麒麟街(观巷)、窑瓶巷、东园街、文昌巷、打铁关巷南段6条背街小巷进行试点改造,总长约3000米。 这次改造可以说是之前背街小巷改造工程的升级版,侧重于挖掘这6条小巷的历史典故和文化故事,修旧如旧。 2018年下城区共安 ...
1月9日下午,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召开干部大会。市政府副市长缪承潮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西湖风景名胜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翁文杰主持。会上,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人才办常务副主任陈键宣布市委干部人事任免决定,新组建的市园文局(运保委)党组书记、局长高小辉作表态发言,名胜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翁文杰代表党委班子成员作表态发言。 缪承潮副市长代表市委市政府对新组建的市园文局(运保委)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 ...
“虽处江湖之远,却心忧天下;与天地自然相亲近,却有为生民立命的担当。”近日,永康市政协教文卫体与文史委组织委员开展书院文化专题视察活动,一场有关保护古代书院、挖掘书院文化的活动正在“点亮”。 我国古代书院萌芽于唐,完备与宋,废止于清,前后历经千余年,对中国封建社会教育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明清之际为永康市书院发展的鼎盛时期,文献中有记载的书院有20多处。后来随着新式学堂的兴起, ...
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历代帝王庙2019年将启动15年来的首次大规模修缮。据悉,历代帝王庙修缮方案已获批复,目前闭馆准备修缮,预计2019年上半年进场施工,2020年修缮完成后重新开放。 “历代帝王庙上一次修缮是在2004年,15年过去了,建筑构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老化。按照文物修缮的周期,需要启动新一轮的修缮。”西城区文化委主任孙劲松介绍,历代帝王庙的修缮方案已经获得国家文物部门的批复,按照原规制、原格局、原材料和原 ...
12月28日,国家文物局召开局系统2018年工作总结会议,局机关各司室和各直属单位进行年度工作总结交流,共同研究谋划2019年重点工作。会议听取机关各司室和各直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关于2018年工作情况和2019年工作思路的汇报。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珠,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顾玉才,党组成员、副局长宋新潮、胡冰、关强,分别对2018年工作进行点评,并对2019年工作提出要求。 刘玉珠在总结讲话中指出,2018年局系统全 ...
12月29日,记者从陕西历史博物馆获悉,2019年为继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群众多样文化需求,陕西历史博物馆将精心策划一系列主题鲜明而又各具特色的专题展览,将有23个国内展览和出入境展览与观众见面。 据了解,2019年陕西历史博物馆将基于本馆馆藏与友好合作,策划举办12个国内展览,其中包括:原创展览《与华相宜——彩陶与早期中华文明》《唐蕃古道文化展》《汉风藏韵——元明清金铜佛像艺术展》《剑瓷龙泉——龙泉 ...
近日,“众志成城 守护文明——全国打击防范文物犯罪成果展”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750余件公安机关追缴和考古抢救性发掘出土的文物珍品,向观众集中展示了近年来我国打击防范文物犯罪的丰硕成果。 文物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铭刻着历史文化的记忆。除严重破坏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等文物本体和历史风貌外,文物犯罪活动危害着国家文化安全,损害着人民群众对于五千年中华文明、中国优秀传统 ...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2018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进行演讲,讲述故宫借助互联网技术,已打造成全世界最强大的数字博物馆。 如今,各个传统领域凭借着“+互联网”或被“互联网+”,纷纷迎来了自己的“新生”。博物馆也不例外。一直以来,“如何让年轻人对文物感兴趣”,是困扰着全世界博物馆的难题。如今,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曾经看上去严肃沉闷的“国宝”,正变得越来越有趣;博物馆里的文物也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欢迎。 ...
豆青釉青花人物故事图双耳盘口瓶 北宋钱币 近日,天津海关将罚没的143件文物全部移交给天津市文物局,此批文物以各时期的古代钱币为主,钱币种类和数量十分丰富。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天津管理处在对此批文物整理后,天津海关与天津市文物局完成移交工作,143件文物现已入藏天津博物馆。 近年来,为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 ...
2018年10月22至23日,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新石器考古专业委员会在成都金牛宾馆俱乐部西侧厅进行了学术研讨。来自安徽大学、北京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山西大学、郑州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国家博物馆、福建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馆、无锡博物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陕西省文物考古研 ...
陕西省考古人员2017~2018年在陕西省西咸新区空港新城雷家村发掘了一处十六国墓地,这是陕西咸阳原上首次发现集中分布的十六国时期墓葬,并首次在十六国墓葬中发现祭祀遗迹和谷物遗存。
1月8日至9日,一年一度的全国文物局长会议在北京召开。一百多位来自全国的文物局长和其他负责同志围绕学习领会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重要讲话、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工作报告,以及全面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深入推进文物保护利用改革,进行了广泛讨论、深入交流。“党中央对文物保护利用重视程度持续提高,文物工作重要性不断彰显 ...
中共中央、国务院1月8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李克强、王沪宁、韩正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会议活动。等为获奖代表颁奖。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韩正主持大会。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78个项目和7名科技专家。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38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7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7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6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73项,其 ...
已经连续举办十八届的维也纳中国新年音乐会,将于2019年1月22日再次盛大揭幕。今年的中国新年音乐会将以"千年敦煌古乐奏响音乐之都维也纳"为主题,音乐会呈现敦煌石窟壁画中的古乐器,敦煌服饰和唐代古乐,以及中国经典民乐,以飨欧洲观众。第十九届维也纳中国新年音乐会是由维也纳市政府,中国敦煌研究院,上海音乐学院和奥地利奥中文化交流协会联合主办,中国驻奥地利大使馆,中国驻维也纳联合国代表团,甘肃省委宣传部,奥中 ...
2019年1月12日,由敦煌研究院和河北博物院主办的“敦煌不再遥远——数字敦煌展走进河北”艺术大展在河北博物院盛大开幕,开幕式由河北博物院院长罗向军主持,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王旭东、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张妹芝、河北省文物局分党组书记、局长张立方、敦煌研究院党委委员、文物数字研究所所长吴健、河北博物院副院长徐艳红等出席了开幕式。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张妹芝和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王旭东分别致辞。参 ...
新展介绍《敦煌不再遥远——走进河北》新展时间2019年1月10日预展,1月12日正式开幕,4月10日结束,展厅位于北区一楼7号、8号展厅敦煌是历史上东西方文化交汇的重要枢纽,不同文化在这里汇聚和交融,塑造了独具魅力的敦煌文化。莫高窟千年营建、千年持续,为全人类留存了一座多元文明荟萃交融的文化艺术宝库,至今保存洞窟735个,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2000多身,成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 ...
近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举办的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活动产生了50名“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候选人,甘肃省敦煌研究院李云鹤在列。李云鹤,男,1932年9月出生,汉族,群众,敦煌研究院原副所长。倾心一件事,干了一辈子。今年已经80余岁高龄的李云鹤,仍坚守在文物修复保护第一线,被誉为我国“文物修复界泰斗”。他是国内石窟整体异地搬迁复原成功的第一人,也是国内运用金属骨架修复保护壁画获得成功 ...
2019年1月4日下午,由敦煌研究院主办的第48期“敦煌读书班”在兰州院部一楼文献研究所阅览室举办。来自青海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兰州财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简牍博物馆、高台县博物馆以及敦煌研究院各部门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活动。本期读书班以“考古文物与历史文献的互证”为主题,由青海师范大学米海萍教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张俊民研究员、敦煌研究院人文研究部部 ...
2018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樊锦诗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为学习弘扬樊锦诗同志的先进事迹,激励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2018年12月27日,甘肃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开展向樊锦诗同志学习活动。《决定》指出,樊锦诗同志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带着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来到敦煌,五十五年如一日,为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弘扬和管理事业奉献了心血和精力,作 ...
莫高窟洞窟前方的航拍图。(资料图) 钟欣 摄 中新网兰州12月27日电 (记者 殷春永 冯志军)敦煌研究院近日发布莫高窟旅游开放公告称,将于2019年4月1日起正式执行《2019年莫高窟门票执行方案》,与现行的门票价格和参观方式有多项调整。 伴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文化旅游过程中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更加突出。新方案是以针对性分类为原则,根据莫高窟文物保护和旅游开放的实际情况,结合旅游参观的淡旺季,采用联票和单 ...
刚刚迈越的365个昼夜,仿佛是365个台阶,横亘在未及尘封的历史上,2019年的第一缕阳光送来了新年的第一缕温暖,敦煌莫高窟也迎来了首批游客。为感谢广大游客一直以来对敦煌文化的敬仰的和对敦煌研究院的支持与理解,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部长李萍,代表弘扬部全体成员,向2019年第一批前来莫高窟参观的游客送上了新年的祝福,并向前15名的游客赠与了由赵声良副院长撰写的《敦煌石窟艺术简史》,游客们在惊喜之余 ...
今天,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长沙博物馆联合发布消息,由双方共同主办的湘城讲坛“发现湖南”系列讲座将于今年1月5日至5月11日在长沙博物馆举行。这是我省首次以讲座的形式完整展现30多年来省内的考古发现成果。 “发现湖南”系列讲座共有10场,来自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10位考古专家将梳理湖南历史序列,回溯湖湘文明根源,通过让考古证据说话,重现湖南远去的历史。 “在早期中国历史的叙事中,湖南属于南蛮,是边陲蛮 ...
作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全国考古发现成果系列展的重点项目之一,“汉世雄风——纪念满城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特展”28日拉开帷幕。 此次展览以中山靖王刘胜的人生轨迹为叙事线索,融入西汉盛世的大时代背景,共分为“盛世风貌”“王国往事”“长乐无极”“因山为藏”“发现靖王”等五个单元,旨在展现满城汉墓的考古发掘成果和50年来的学术研究成果,揭示这一考古发现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12月28日拍摄的汉代安车复原模型。 当 ...
12月28日,湖南桂阳县刘家岭壁画墓陈列馆开馆,免费对观众开放。刘家岭壁画墓于2010年发掘,墓葬内甬道、墓室皆有精美壁画,真实形象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丧葬习俗。该墓葬是唐代以后北方贵族南迁的重要历史见证,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位于中国最南端的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壁画墓,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图为古墓壁画展区。通讯员 欧阳常海 摄图为游客通过现代科技观看墓室景观图为建立在古墓上方的陈列馆。
近日,“中国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暨大讲堂”在太原理工大学召开,艺术学院副教授张晓展示了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项目的成果。 天龙山石窟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36公里的群山中,始凿于北朝东魏时期(534年—550年),现存洞窟25座,展现着东魏、北齐、隋、唐、明5个朝代的艺术杰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然而,20世纪20年代,由于“寻宝者”的掠夺和破坏,天龙山石窟大量精品造像流失海外。 2014年,太原理工大学艺术学 ...
1月1日,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和茂陵博物馆承办的“天马西来——陕西国宝系列特展之西汉‘鎏金铜马’”在陕历博国宝厅面向公众开放,以博物馆展览的特殊方式和文化内涵迎接新年的到来。 本次“陕西国宝系列特展之西汉‘鎏金铜马’”展览,以1981年陕西省兴平市茂陵出土的国宝级文物“鎏金铜马”为核心,其原型是汉武帝时期经由丝绸之路引进的外来优秀马种,既是汉代养马业兴盛的体现和汉代马文化发达的见证, ...
为配合渝怀铁路复线建设工程,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怀化市文物处、麻阳县文物局等机构,于2018年3月至2018年8月对官村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官村遗址位于怀化市麻阳县锦和镇官村,南距锦和镇约3公里。根据文献记载,官村遗址于唐宋时期曾作为麻阳县县治使用,后明清时期麻阳县城迁往官村遗址临近的现锦和镇。因此,官村遗址对麻阳县的历史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图一 锦和镇航拍照 官村遗址根据遗址点位置由可以 ...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近日发布西安马腾空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包括东周时期的秦人聚落与墓地、秦末汉初的青铜器窖藏,并首次在陕西关中地区发现仰韶晚期环壕聚落,为了解浐河中上游史前、东周、秦到隋唐时期的文化面貌增添了资料。 马腾空遗址位于西安市雁塔区马腾空村,地处浐河西岸。遗址现存面积约3万平方米,考古人员共清理新石器、东周至秦、汉代、隋代、唐代、清代等时期的墓葬393座、瓮棺38座、沟21条、陶窑21座、灰坑1500余 ...
距今10万年左右的欧亚大陆,主要生活着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及其他类型的古老型人类,同时,在一些地区也发现有早期现代人化石。近期报道的“许昌人”头骨化石(~12.5-10万年,晚更新世早期),则向我们揭示了存在于中国北方地区的一种兼具直立人、尼安德特人与早期现代人特征的古老型人类,其有可能处于向早期现代人过渡的演化阶段。由于头骨化石所揭示的重要信息,如何从技术与行为角度来理解和认识“许昌人”显得尤为重要 ...
记者近日获悉,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在西藏阿里发现了青藏高原科学考古迄今为止发掘的首个史前洞穴遗址——梅龙达普洞穴遗址。梅龙达普洞穴遗址发掘出土的部分遗物(2018年8月24日摄)。新华社发(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供图) 梅龙达普洞穴遗址位于阿里地区革吉县,海拔约4600米,由一字排开的两个独立洞穴组成,其中一处洞穴面积1000余平方米,另一处约250平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