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山郁夫的丝路世界》在敦煌莫高窟开展
开幕式现场2018年8月1日,《平山郁夫的丝路世界——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文物展》在敦煌莫高窟开幕。晚9点,展览开幕典礼在敦煌研究院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的阙形广场举行。全国政协常委、甘肃省政协副主席郝远,日本国驻华大使馆特命全权大使横井裕及夫人横井英子,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户思社,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理事长平山廉,东京艺大名誉教授宫迴正明 ...
开幕式现场2018年8月1日,《平山郁夫的丝路世界——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文物展》在敦煌莫高窟开幕。晚9点,展览开幕典礼在敦煌研究院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的阙形广场举行。全国政协常委、甘肃省政协副主席郝远,日本国驻华大使馆特命全权大使横井裕及夫人横井英子,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户思社,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理事长平山廉,东京艺大名誉教授宫迴正明 ...
学术报告会现场8月2日,为了向对丝路文物、对敦煌文物保护研究事做出巨大贡献的平山郁夫先生致敬,纪念平山郁夫先生与敦煌的不解情缘,作为系列纪念活动之一的“敦煌研究院与东京艺术大学学术报告会”在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举行。报告会由敦煌研究院副院长赵声良主持,东京艺术大学客员教授前田耕作、敦煌研究院研究员张元林、东京艺术大学客员教授青木繁夫、敦煌研究院研究员张小刚在报告会上作了精彩报告,敦煌研究院相关研究人 ...
8月3日,敦煌研究院与英国罗斯福国家实验室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约定将在文化遗产价值挖掘、文物保护科学基础研究、文物保护装备研发、人才培养等九大领域开展战略性合作,本着平等、互利、诚实、守信的原则,共同推动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领域的国际交流。备忘录签署仪式在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大报告厅举行。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英国罗斯福国家实验室Robert McGreevy教授分别代表敦煌研究院和罗斯福国家实验室在合作备忘 ...
8月3日下午,《金佛光明——中国古代汉传金铜造像艺术》讲座在敦煌研究院学术小报告厅举行。本次讲座由敦煌学信息中心主办,主讲者是山东青州博物馆特聘研究员刘雍先生。作为佛教金铜造像收藏家和研究者,刘雍先生十余年来收藏的以金铜造像为主的中国古代汉传佛教造像作品逾260多件。他的藏品自东汉、五胡十六国始,跨越南北朝、隋、唐、宋、辽、金、乃及于南诏大理国。讲座中,刘先生用精美的图片及详细的介绍向大家阐述了自己对 ...
8月6日,应我院丝绸之路与敦煌研究中心和科研管理处的邀请,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国际关系学院翟崑教授前来我院讲学。讲座由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主持,我院考古研究所、敦煌学信息中心、科研管理处、文化创意研究中心、丝绸之路与敦煌研究中心等部门的研究人员参加了讲座。翟崑教授在作讲座翟教授讲座的题目为:《“一带一路”的国家实践模式及对敦煌国际化战略的启示》。讲座从五个方面展开。翟教授强调:丝绸之路是 ...
2018年7月25日,由敦煌研究院陈列中心主办的“奔向敦煌”游学夏令营正式开营,迎来广州市13名不同学校16-20岁的营员欢聚,开展为期十天的敦煌文化体验之旅。陈列中心精心策划,集结馆内优势资源,在面对筹办两场盛大展览的高压下依然为来自东南沿海城市的营员奉上内涵丰富的文化大餐。此次夏令营活动层次分明,不仅带领营员参观以莫高窟、榆林窟为代表的敦煌石窟,近距离感受敦煌石窟石窟艺术,还前往以雅丹地貌、阳关、玉门关为代 ...
为配合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与敦煌研究院联合主办、香港文化博物馆与敦煌研究院联合筹划的“数码敦煌:天上人间的故事”展览系列活动,受香港文化博物馆邀请,敦煌研究院副院长赵声良研究员、敦煌文献研究所所长助理赵晓星研究员,于8月5日在香港文化博物馆举办学术讲座。8月5日下午2:00至5:00,我院两位学者在香港文化博物馆一楼剧院以“敦煌五台山图”为主题作了两场讲座,包括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副署长吴志华博士和新世界发展 ...
8月8日下午,《匈牙利科学院图书馆的斯坦因收藏》讲座在敦煌研究院学术小报告厅举行。主讲者是匈牙利科学院图书馆东方收藏部主任Dr. Kelecsényi ágnes(凯莱切尼·阿格奈什博士,东方学博士学位,印度学家,斯坦因收藏的管理人)。讲座由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罗华庆主持,我院考古研究所、敦煌学信息中心、科研管理处、丝绸之路与敦煌研究中心等部门的研究人员参加了讲座。Dr. Kelecsényi ágnes(凯莱切尼·阿格奈什博士)在讲座中 ...
8月10日,由香港民政事务局资助、敦煌研究院全力支持的“敦煌青年实习计划”,顺利完成前期计划课程并在敦煌研究院举行了实习计划分享会。在敦煌期间,来自香港各大专院校的15位文化精英,经历了两周的密集培训和四周的文化岗位实习,分别在石窟导赏、协助壁画临摹、彩塑修复、制作动画、采取石窟数码化数据及环境保护等岗位上得到了全面和专门的特别实习经验。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参加了实习计划分享会并致辞。他说,此次参加青 ...
8月6日-9日,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主席章国贤、调研处处长周晓慧、副调研员井立滨一行在敦煌研究院开展事业单位用工变化对工会工作影响专项调研,省教科文卫工会主席刘虎林、副主席龙青松一同参加了调研活动。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王旭东与调研组进行了会谈,介绍了敦煌研究院的历史沿革、基本情况、发展状况等方面,特别介绍自组织召开第一届职代会之后取得的成效,涉及职工利益的事都通过职代会来决定,职工群众的认可就是工会 ...
8月13日下午,第43期“敦煌读书班”在敦煌研究院敦煌文献研究所开讲。由敦煌研究院和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联合主办的“2018敦煌论坛:敦煌与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2018年8月18-22日在敦煌莫高窟举办。按照惯例,凡是本院主办的国际学术会议,院内代表提交的论文需在会前进行报告,以确定是否提交大会,是否发言,同时根据大家的意见进行补充、修订。应讲论文9篇,由于杨富学、米小强论文:《贵霜王朝大夏建立说献疑》 ...
关注我们获得更多内容8月11-12日,“新时代、新技术、新思维——2018年中国历史地理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承办,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协办。来自全国各地历史地理研究机构的共两百多位研究人员参会。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张建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宫辉力、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吴松弟、中国
新时代、新技术、新思维——2018年中国历史地理学术研讨会第一号通知 先生/女士:您好!受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托,2018年中国历史地理学术研讨会拟于8月上旬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承办,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协办。今邀请您拨冗出席,参与交流。现将会议相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会议时间1、报到时间:8月10日(周五)2、会议时间:8月11~12日(
西北地区迄今为止所见年代最早的土坯建筑是什么时期的?考古发现,河西走廊西城驿文化时期的土坯建筑,距今4000余年,是西北地区所见土坯建筑年代最早者。 经过8个年度的发掘,甘肃河西走廊地区西城驿遗址考古工作有了重要收获,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近日发布了西城驿遗址考古发掘信息。 发掘信息显示,西城驿遗址的发掘,除了发现了铜冶金遗址外,还发现了大量土坯房屋遗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陈国科博士介绍,
会议现场马玉萍局长讲话专家评审察看修复现场部分壁画拼接修复前后对比(左图为修复前,右图为修复后)部分彩塑文物修复前后对比(左图为修复前,右图为修复后) 8月5日,甘肃省文物局在武威市组织召开天梯山石窟搬迁壁画彩塑保护修复项目中期评估会议。邀请中国文物保护协会理事长李化元、国家博物馆学术研究中心主任铁付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梁宏刚、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赵西晨
近现代建筑保护专委会 Association For Neoteric Architecture Preservation Technology2018年8月10-11日,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近现代建筑保护专业委员会将在成都召开2018年度大会暨“近现代历史建筑保护技术研讨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欢迎各理事单位、委员、会员及其他有意列席会议的人员参加会议。▼近现代建筑保护委员会铭牌❶PART
研习营营员手绘景区导览图开展“奔跑吧,关城”景区小剧场活动近日,来自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的18所80名青年学子将先后走访临夏、甘南、景泰、武威、张掖、嘉峪关、敦煌等地,通过参访文化遗产旅游地、体验不同民族特色文化、创新文化景观导览活动,深入了解西北独特的历史与文化。在临夏的红园和八坊十三巷,文化遗产友好使者研习营营员参访了回族传统砖雕艺术及特色市集,通过城市街拍和居民访谈等形式,推动营员深入了解回族传统 ...
ICOMOS(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2017年度报告中文版由IICC-X(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提供无偿翻译。点击此处下载PDF版本:http://www.icomoschina.org.cn/uploads/download/20180809153240_download.pdf
近日,中国驻尼泊尔大使于红来到位于首都加德满都的尼泊尔国家博物馆的援尼九层神庙修复项目震损木构件修复场地,实地察看项目进展,听取项目实施单位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工作情况汇报。尼泊尔国家博物馆馆长施雷斯塔陪同考察。 于红在现场详细了解修复场地建设,震损木构件交接、寻配、修补及九层神庙坍塌部位预安装的情况,对项目整体修复工作表示肯定,希望项目实施单位继续优质稳步推进修复工作,将尼泊尔传统手工技艺与中国先 ...
唐鎏金银龟盒(资料图片)。新华社发(法门寺博物馆供图) 新华社西安8月1日电(记者王钊、杨一苗)慢慢揭开“龟甲”,其内侧的一处黄褐色渍痕引起了毛小东的关注。唐鎏金银龟盒出土自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地宫,一直被学界普遍认为是一种茶具。经过研究考证和反复实验,法门寺博物馆文博馆员毛小东认为,这件国家一级文物真实功用应该是一件香炉。 唐鎏金银龟盒1987年从法门寺地宫出土,盒长28.3厘米,宽15厘米,高13厘米,重 ...
总体时间安排8月9日至8月12日:成果展览(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一楼大厅)8月10日: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晚上19:30—21:00,友谊宾馆嘉宾楼3号会议室(不对外)8月11日:上午开幕式、特邀报告和大会报告(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第二报告厅);下午小组讨论(七个分会场,都在人大校内);晚间为“历史地理学发展论坛”(19:30开始,地点在友谊宾馆嘉宾楼1号会议室);8月12日
8月2日,“敦煌研究院与东京艺术大学学术报告会”在甘肃敦煌举行。图为活动现场。 杨艳敏 摄 中新网甘肃敦煌8月4日电 (闫姣 冯志军)“平山郁夫的‘丝路’文物收藏品有助于大众认识敦煌莫高窟壁画中‘乘马车’日神图像来源的多元性。”敦煌研究院敦煌学信息中心主任张元林称,除此以外,还有助于壁画中“执风巾”风神形象“寻根”古希腊,更有助于探索莫高窟第285窟西壁摩醯首罗天是否有更古老的形象源头这三个
中新社阿斯塔纳8月6日电 (记者 文龙杰)据哈通社6日报道,哈萨克斯坦考古工作人员日前在东哈州境内再度发掘出“金人”墓葬。 哈萨克斯坦历史考古工作组于当地时间6日在东哈州首府乌斯卡曼市举行新闻发布会,该工作组负责人泽诺拉・萨姆沙耶夫教授指出,墓葬中出土的“金人”保存完好。此外,所有的金质陪葬品均未受损,这些物品属于公元前8世纪的塞人。 萨姆沙耶夫指出,这是时隔近50年,哈萨克斯坦再次出土完好无损 ...
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是在湖南省博物馆“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13—16世纪中国与意大利的跨文化交流”展基础上,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湖南省博物馆合作,经重新策划,再次推出的大型国际艺术交流展。国博展的新理念和展览的新特色,以及“大型艺术专题展”在中国的兴起和前景,是解读本次展览的三把钥匙。 展览标题的变化,首先反映了展览主题的深刻变化,这是理解国博展特色的第 ...
座谈会现场 8月2日晚,“回顾平山郁夫先生的贡献”座谈会在敦煌莫高窟召开。座谈会由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主持,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日本东京文化财保护·艺术研究助成财团理事长、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副理事长宫迴正明,敦煌研究院原副院长李最雄,敦煌研究院副院长赵声良,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理事会理事长平山廉,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嘉宾、东京艺术大学敦煌莫高窟壁画特别参观团嘉宾,以及敦煌研究院各部
让莫高窟神韵永存发掘科技魔力,挖掘艺术魅力,破解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矛盾 图为技术人员在对壁画进行拍摄 不容回避的难题,让守候稀世珍宝敦煌莫高窟 50 年的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忧心不已: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彩塑和壁画正在缓慢退化,千百年后的人们何以领略莫高窟的神韵?面对日益增多的游客,如何破解保护和利用的矛盾? 由大学、研究机构、科技企业各方联手推进的敦煌数字化工程,犹如一缕明媚的科
开幕式现场 8月1日,”平山郁夫的丝路世界——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文物展“在敦煌莫高窟开幕。晚9点,展览开幕仪式在敦煌研究院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阙形广场举行。全国政协常委、甘肃省政协副主席郝远,日本国驻华大使馆特命全权大使横井裕及夫人横井英子,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户思社,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甘肃省政府外事办副主任马聪,甘肃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平山郁夫丝
7月31日,由法国国家自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敦煌市博物馆三家博物馆联合举办的《书写的温度——从古代文献到书籍艺术》展览在敦煌莫高窟陈列中心启幕。图为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致辞。 孟捷 摄 中新网兰州7月31日电 (记者 冯志军)7月31日,由法国国家自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敦煌市博物馆三家博物馆联合举办的《书写的温度——从古代文献到书籍艺术》展览在敦煌莫高窟陈列中心启幕。免费对外开放的此
李佳霖来源:中国文化报专家查看遗址内出土的瓷器遗存新华社记者李贺摄原标题:海上丝绸之路又添佐证 经过近一年的考古发掘,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掘港镇的唐宋国清寺遗址发掘取得重要收获。7月20日,如东县人民政府和南京大学通报了考古发掘和初步研究成果:共清理出文化遗迹17处和近千件文物标本,初步确认其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和沿海一带罕见的唐宋寺庙遗存,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新证据,更对见证和研究古代中日文化友好交流 ...
来源:天山网记者尼加提·尼牙孜【2018全国网媒甘肃行】走访古“丝绸之路”重镇——兰州 天山网兰州讯(记者尼加提·尼牙孜摄影报道)近日,由每日甘肃网和兰州市委网信办组织的“2018年全国重点网络媒体、网络大V甘肃行”采访团一行走进黄河风情线,对水车博览园、百年中山铁桥、黄河母亲雕像三处兰州地标进行采访,在欣赏沿途山静水动、风光旖旎的优美景色的同时,感受历史变迁、聆听金城故事。兰州水车。 水车博览园 兰 ...
2018年7月22日-23日,第三届钓鱼城国际学术会议在重庆合川举行,来自比利时、印度、韩国、日本等世界文化遗产和军事遗产研究方面的国外专家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军事遗产国际科学委员会、中国社科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等专家,以及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国防大学等高校的80余名专家,通过实地考察、主题报告会、专题研讨会,围绕钓鱼城遗址的考古、突出普遍价值、军事研究等方面开展了研
钓鱼城遗址,是迄今国内保存最完好的古战场遗址之一,是中国古代军事要塞和战区筑城防御体系的突出代表,具有极高历史文化价值,于2012年9月列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2013年12月入选“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016年11月入选国家“十三五大遗址规划”。36年的“钓鱼城之战”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钓鱼城也因此与世界格局变迁相关联,成为了著名的军事遗产。以军事遗产为核心的钓鱼城
中国洛阳以古墓博物馆闻名于世,是游客和考古学家都特别喜欢的地方。随着一个被认为有1100多年历史墓穴的发现,这座河南省城市似乎比以前更加热闹了。关注这一发现的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纷纷赶到现场,解读它的碑文,描摹它的图形和图案。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弄清楚谁是这个古墓的主人。考古学家正把墓穴壁画拓到玻璃纸上,以便深入研究这个墓穴的历史。他们发现了可追溯到公元713年开元时代的硬币。在那个时期,唐玄宗(也叫唐 ...
概览2017年7月25日,贵博讲坛第五期在贵州省博物馆A区二楼学术报告厅如期举行。来自剑桥大学的刘歆益博士和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T. R. 基德 (T.R. Kidder)教授是作了《欧亚大陆是如何联系起来的晚新石器时代到商代的中国》的报告。本期论坛由贵州省博物馆李飞副馆长主持。李飞副馆长对刘歆益博士和T. R. 基德 (T.R. Kidder)教授的学术简历作了介绍。之后,刘歆益博士和
故宫的阿富汗展览如火如荼的进行着,邵学成博士将会为你继续讲述展览背后的故事。越来越多的观众观看到了这些珍贵的文物、了解了出土遗址的简单情况。这一次邵博士将会带您学习“爱考古”公众号推出的郭物老师的讲课记录,领略长期从事中亚地区田野考古的郭物老师独具慧眼的解读。黄金之丘在哪里?故宫展览中的蒂拉丘地(Tilly Tepe)宝藏,也是这次阿富汗浴火重光展中最吸引眼球、美仑美奂的黄金随葬品便是出土于此。这
欢迎关注“文博中国”!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英国动物学会等机构自2011开始,对位于西安市南郊长安区韦曲神禾原战国秦陵园大墓(研究认为该陵园墓主是秦始皇祖母夏太后)陪葬坑K12出土的长臂猿骨骼进行研究,通过形态观测、3D建模、16处标志点的测量确认,该长臂猿不同于现生的长臂猿属和已经灭绝的第四纪长臂猿属,与现存的长臂猿相比,新发现的这个物种有着相对较扁平且较小的面部,且按该物种的大小来说犬齿特别的长。
埃及文物部公布考古结果,称科学家们在埃及萨卡拉地区发现最后几代独立法老王朝的一个特别的“木乃伊加工厂”,那里有30个“客户”和许多与防腐有关的文物。考古小组负责人拉马丹·侯赛因说:"对我们来说,只要在这个作坊发现一具贵重的面罩本身就是独一无二的事件,因为除了两件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文物外,所有类似的文物在古代就被盗墓者盗走。" 侯赛因和他的同事们已经在塞加拉地区进行了几年的考古研究,他们使用的是最先进 ...
“民以食为天”,食物对于生命来说一直都非常重要。据外媒报道,面包一直是人类最重要的食物之一,但现在它在历史上的位置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重要。考古学家发现了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直接面包证据,其历史可追溯到14000多年前。这不仅比以前的面包制作证据早几千年,它早于农业,导致研究人员认为,对谷物可以种植的认识可能有助于人类从狩猎时代过渡到农业时代。此前研究人员在3万年前的磨石上发现了淀粉粒痕迹,但这并不一定 ...
据外媒报道,希腊文化和体育部消息称,雅典卫城在7月22日和23日下午因炎热而关闭。近日在阿提卡出现酷暑,阴处温度上升到38度,并在某些地区可达40度。另外,与炎热气温一起袭来的还有非洲的灰尘。希腊文化部消息称,由于天热,为了保护游客和员工,按照现行劳工法,雅典卫城的考古遗址和酒神剧场在7月22日周日以及周一7月23日14.00点关闭。至于通过互联网购买电子票的游客需要到柜台换取其他日期的游览票。据悉,雅典卫城是希腊历 ...
海外网7月24日电 据日本NHK报道,7月20日,日本奈良藤原京遗迹出土了一枚早期唐三彩碎片。当地教育委员会调查后表示,这是日本目前已出土中国唐三彩中最古老的一件,并可以基本确定这件是由遣唐使带回日本的。日本飞鸟时代(约公元593至710年)的出土陶器极为罕见,更别说是由遣唐使带到日本的唐三彩。当地教育委员会表示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物件,充分证明了唐代中日之间的紧密交流。奈良橿原考古学研究所长补充道,这件文物是由遣 ...
北京晨报讯(记者 张硕)第三届今日文献展自2016年12月开展之后,引起了国际艺术界广泛而密切的关注,特别是得到了意大利罗马国立现代及当代艺术美术馆对该展在实验性、学术性和前瞻性上的高度评价及肯定。近日,今日文献展作为首次受意大利国立美术馆邀请的大型展览,在罗马国立现代及当代艺术美术馆开幕。展览主题继续保持原三种语言并置的方式,法文意指“混沌状态”,英文译为“混合生长”,中文则为“另一种选择”。艺术家们 ...
远眺三道海子遗址群花海子最大的巨石堆。(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供图) 导读 新疆三道海子遗址群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夺目的文物,但它的重要意义或许需要更久的时间才能为世人所认识。在中原文明之外,游牧文明以及它与中原数以千年的互动,共同塑造了古代中国的历史。进一步说,它背后隐藏的那个古代游牧王国,很可能会深刻地影响对世界文明进程的认识 ...
27日,《秦蜀之路——青铜文明特展》在成都博物馆开馆。参观者在成都博物馆看展。7月27日,《秦蜀之路——青铜文明特展》在成都博物馆开馆,250多件青铜器沉稳厚重,反映了中国商周时期的大国气度;多件展品雕刻有云雷纹、兽面纹,昭示了当时中国人的审美情趣。特别是“何尊”这一国之重器,更是首次阐释了“中国”的来源。本次展览的执行策展人魏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次展览的重要意义不仅仅是有250多件重要文物,其中包括55件国 ...
2018年3月,青海省海西州都兰县发生古墓葬盗掘案。日前,经过文化、文物、公安部门的通力配合,该案成功告破。截至目前,公安部门先后在青海省、河南省部分地区抓获该案犯罪嫌疑人22人(1人在逃),追缴文物646件。据犯罪嫌疑人现场指认和案件初步审理结果,所有文物均出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热水墓群中的同一座石框墓。经文物鉴定机构和专家鉴定,追回的文物包括一级文物16件、二级文物77件、三级文物132件、一般文物421件,文物材质多为 ...
过去三年,地处浙江乌镇的木心美术馆先后推出几位欧洲思想家文学家手稿特展。今天,“古波斯诗抄本”特展在木心美术馆地下一层1号特展厅开幕。五份配有细密画的古波斯诗抄本来到了乌镇。展出的古波斯诗抄本均来自牛津大学伯德利图书馆馆藏,展品虽精小,而内容博大,具有古波斯民族史诗意义的《列王纪》抄本、被誉为“末代诗圣”的贾米的诗歌抄本都在展出之列。木心美术馆据木心美术馆方面介绍,瞩目于古波斯诗作的中国诗人,可能 ...
2018年7月25日上午10点,由广州博物馆、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海帆流彩万里风——18、19世纪中国外销艺术品展》在浙东名城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隆重开幕。广州博物馆李民涌馆长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李民涌馆长在开幕式上致辞嘉宾为展览开幕式剪彩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两晋南北朝,至唐宋元时期趋于成熟和繁荣,明清时期则臻于鼎盛。上海、广州、宁波都是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 ...
新华社兰州7月30日电(记者 连振祥)经过8年的发掘,甘肃河西走廊早期冶金遗址考古工作有了重要收获。考古表明,新石器时代晚期河西走廊一带铜冶炼活动规模空前,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冶金区域。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近日发布了河西走廊早期冶金遗址考古发掘信息。信息显示,河西走廊的冶金活动在距今约4100-4000年的马厂文化晚期就已存在,至距今4000-3700年左右的西城驿文化时期,冶炼活动规模空前。西城驿文化和齐家文化在冶金遗址 ...
环球旅行家马中欣带团重走玄奘西行路 马中欣曾十余次重走玄奘西行路 每日甘肃网7月27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首席记者 于永昭 文/图)出生于兰州的环球旅行家马中欣,曾先后十余次重走玄奘西行之路。7月25日,76岁高龄的他再次带团沿着玄奘当年走过的足迹,来到了兰州市五泉山等地,感悟生命、解读历史。 马中欣生于兰州,长于台湾。他环球旅行190多个国家地区,是一位充满传奇和浪漫的报道摄影家,是中国十 ...
冶炼厂高压酸浸区域。资料图片 在浩瀚的南太平洋散落着美丽富饶的南太诸岛,巴布亚新几内亚就位于其中。14年前,全球最大的冶金建设承包商和冶金企业运营服务商——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冶集团”)循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轨迹,来到天堂鸟的故乡巴新,在这里播下合作共赢的火种,开展了大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民心相通的建设活动,与巴新人民携手共谋互利共赢可持续发展。 中企境外最大镍钴矿投 ...
皇城相府成为“中国古堡研究基地”。 皇城相府景区供图 中新网太原7月23日电 (刘小红)7月21日至23日,由中国古建筑文化遗产研究委员会主办、山西晋城皇城相府承办的“首届中国古堡保护论坛”在皇城相府召开。 皇城相府作为清代名相陈廷敬的故居,记载和见证了陈氏家族300多年的光辉历史。早在1998年,皇城相府就被全国古建专家罗哲文、郑孝夑称赞为“东方第一双城古堡”、“中国清代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