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一带一路”文化艺术交流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敦煌召开
10月11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敦煌研究院、敦煌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7“一带一路”文化艺术交流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莫高窟九层楼广场举行开幕式。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中国国学研究与交流中心主任连辑,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保加利亚索非亚市副市长托多尔 · 乔巴诺夫,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周星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生院院长吕品田主
10月11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敦煌研究院、敦煌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7“一带一路”文化艺术交流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莫高窟九层楼广场举行开幕式。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中国国学研究与交流中心主任连辑,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保加利亚索非亚市副市长托多尔 · 乔巴诺夫,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周星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生院院长吕品田主
会议名称:2017年东亚建筑史国际会议(EAAC 2017)时间:2017年10月13-17日地点:天津主办方:建设学会建筑史分会、天津大学摘要截止日期:2017年2月20日信息来源:http://www.eaac2017.org/dct/page/1
2017年10月1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0月12日收到了美国国务卿蒂勒森表示该国退出教科文组织的正式通知。 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立即发表了一份饱含感情的声明,对美国的决定深表遗憾。博科娃表示,美国的退出是多边主义的损失;但教科文组织将继续致力于建设一个更加公正、和平、公平的21世纪,并将继续为该组织的普遍性而努力。 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在声明中表示,普遍性对教科文组织面对仇恨和暴力而加强国际和平与安全、 ...
古老的南方丝绸之路的具体走向,近日再增添了考古证据。10月11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宣布,在过去一年四川成昆铁路扩能工程(凉山境)的考古工作中,取得阶段性重大收获:在面积两万多平方米的遗址区内,共清理出近距今4800年至2200年中的2000座房址、墓葬、灰坑、灰沟、窑址,另有近8000个柱洞。此外,还出土了青铜权杖、砭针以及陶器、石器等6000多件随葬品。如此丰富的遗存,为横断山脉东南地区(川滇黔交界处)的考古学文化 ...
作者:姜波 张依萌 来源:国家文物局 受国家文物局委派,10月7日至10日,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姜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张依萌赴英国煤溪谷参加第三届“英国世界遗产年会”并发表专题演讲。这是中方首次委派代表出席英国文化遗产年会。姜波、张依萌回答各国与会代表提问 姜波以《水下考古与海上丝绸之路》为题,向与会代表介绍了近年来中国 ...
2017-10-12人们对古代都城和建筑的保护已经越来越重视,但是怎样才能把古代城市“活态”地展示给观众?10月11日,亚太地区都城遗址与历史城市保护研讨会在古都郑州开幕,来自省内外文博、规划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相关领域议题交流最新发现与研究成果。 此次研讨会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UNESCO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和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联合主办,郑州嵩山文明研究院承办,包括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清 ...
一、印度藏绘画品的来源1、历史背景1900年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被偶然发现,这是中国乃至世界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也是人类文化艺术史上永载史册的大事。但是极其不幸的是流沙石室文物的出土,出不逢时,当时的清王朝正值内忧外患之际,根本无暇顾及于此,而藏经洞的发现者王道士又极其无知,这一切早已注定了藏经洞文献文物的不幸遭遇,藏经洞文物从一开始就面临被瓜分的命运,与文书同时发现的绘画品也在劫难逃。石室 ...
考察团在威尼斯马可波罗故居前合影由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丝绸之路专业委员会、大唐西市文化产业集团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联合组织的丝绸之路境外考察及《丝绸之路丛书》的撰写工作于2014年8月正式启动,敦煌研究院民族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长杨富学研究员受邀参加了此项目的撰写工作,并担任其中七卷的分卷主编。为了便于丝绸之路系列丛书的撰写,增强作者的直观感受,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丝绸之路专业委员会与大唐 ...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今天上午,为期两天的“亚太地区都城遗址与历史城市保护研讨会”在我市开幕,来自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考古学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以及天津、上海、南京等省内外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文博单位的100余位专家、学者、行业翘楚荟萃一堂,探讨“亚太地区都城遗址与历史城市保护”这一共同关心的话题,并通过城市考古的研究方式,为如何兼顾城市遗址保护与 ...
徐沁 王子恺 整理2017-10-03 11:39来源:澎湃新闻9月18日,应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李磊副教授邀请,日本皇学馆大学副教授堀内淳一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人文沙龙进行了一场讲座,题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社会基础》。堀内淳一就读于东京大学,曾跟随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学的窪添慶文教授学习。2005年到2007年曾在华东师范大学留学,当时的指导老师为牟发松教授。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众所周知,孝文帝采取了许多 ...
本文内容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古泉州刺桐史迹申遗古泉州(刺桐)史迹,是公元10世纪到14世纪产生并留存至今的一系列文化遗产,分布于以今天泉州城区为核心的泉州湾地区,包括16个遗产点,具有鲜明的海上贸易和东西方文明交融特征,见证了“刺桐”这座古代东方大港的地位、奉献和风韵。开元寺开元寺是古泉州(刺桐)史迹系列遗产的代表性遗存之一。开元寺始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宋元时期(13-14世纪)奠定格局,历经修葺,至 ...
人类的海航史是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融的历史,也是见证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历史,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是这段历史进程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从海上丝绸之路的首航至今,已有两三千年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的人、船只、商品从这里流向世界各地。海上丝绸之路并不只是对瓷器丝绸的贩卖,也不仅仅是单一的航线,更是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宗教交流的见证。30年来,中国水下考古事业蓬勃发展,在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南 ...
近日,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东大学等组成的中国第一支境外现代人类起源考古队,顺利抵达位于肯尼亚西部的考古目的地,并将发掘地点正式命名为吉门基石(Kimengich)遗址。吉门基石遗址位于肯尼亚巴林戈郡可瑞玛地区,发现于2016年。从地理位置上看,它位于东非大裂谷纵深丘陵地带,属剥蚀地貌,稀树草原环境,地表均为火山灰堆积,植被较少。经雨水冲刷,大量石制品、动物化石等在地表上暴露,文化遗物十分丰富。据考古队领 ...
(⊙_⊙)据说地球人民都关注分享我局了(⊙v⊙)地球知识局微信公号:地球知识局NO.299-新疆兵团作者:冷夜寒星制图:孙绿 / 校稿:猫斯图 / 编辑:大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大多数疆外人们的眼中,显得十分神秘。卫星电视频道里的兵团卫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统计中单列的兵团数据,更让人们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徒增了诸多好奇。但是人们却不知道新疆兵团农垦区内的城镇确是当今中国城镇化进程最快的地区之一。今天的地球知识局将 ...
核心提示: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承办,甘肃省博物馆、宁夏博物馆、青海省博物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等12家博物馆参展的原创特展——“长安丝路东西风”文物展,将于10月17日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开幕,展出的文物珍品再现了丝路文明交融轨迹。三秦都市报 -三秦网讯(记者 赵争耀)10月11日,记者从陕西历史博物馆获悉,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承办,甘肃省博物馆、宁夏博物馆、青海省博物馆、新疆维吾 ...
《西安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日前出台。《条例》于2017年8月30日经西安市第16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5次会议通过,于9月29日经陕西省第12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7次会议批准,自2017年12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56条7章,包括总则、文物保护单位、一般不可移动文物、考古勘探与发现、利用与社会参与、法律责任和附则。《条例》是西安市结合文物保护工作实际制定的一部文物保护地方性法规,具有以 ...
2017“一带一路”文化艺术交流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敦煌研究院、敦煌市人民政府2017年10月11-12日10月11日8.30-9.00开幕式主持人:吕品田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敦煌市委书记詹顺舟保加利亚索非亚市副市长托多尔·乔巴诺夫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周星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连辑9.05-11.50参观莫高窟文化遗产及『丝路秘宝: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珍品展』14.00-16.00主旨演讲主持人:吕品田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连辑中国 ...
2017年9月28日上午7点(美国当地时间9月27日下午7点),由国家汉办主办,敦煌研究院、美国布莱恩特大学承办的“敦煌:丝绸之路上的东西方文化交融”数字展在美国布莱恩特大学图书馆盛大开幕。开幕式之前,嘉宾们首先观看了为这次展览精心的制作的短片《敦煌不再遥远》,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先堂研究员为参加开幕式的嘉宾详细介绍了敦煌博大精深的艺术和文化。展览外景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先堂研究员为嘉宾介绍敦煌石窟的文化与艺术讲 ...
中亚丝绸之路上的粟特古城遗址9月13-14日,我们陆续参观了塔吉克斯坦的片治肯特、桑迦沙赫、伊斯泽拉夫善、苦盏等古城遗址。由于这几处古城遗址均为粟特王城,根据穆格山文书所记载的内容来看,他们在抗击阿拉伯人的过程中相互之间有一些书信往来,而且几乎同时期被入侵的阿拉伯人打败,最终废弃,考古发掘出土的壁画、器物等既有相似之处,又可互为补充,所以,有必要将这些古城放在一起来记录。片治肯特古城在第(二)篇中已有描 ...
科技考古的工作有点像大夫,一个文物就像是一个病人,先得给它过一遍所有的仪器,水平高的大夫知道怎么对症下药作保护,水平低的大夫可能宣判死亡放弃抢救。水平高低,经验都在里头。 “1、2、3……”9月初,在一阵阵镁光灯中,伴随着一块红绸子的揭落,北京科技大学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教学实习基地正式在大地湾博物馆成立。 眼前是一片低矮的土城墙,谁曾想几千年前它是古宫殿。车行之处掀起阵阵黄沙,然而,就在这片土 ...
应天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鸟瞰效果图 大遗址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 作为国家大遗址保护的重要片区,我市拥有隋唐洛阳城等9处大遗址。去年以来,我市按照“保护固态、传承活态、发展业态”要求,统筹推进隋唐洛阳城等大遗址保护重点项目建设,为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提供载体。 “隋唐洛阳”展新姿 “经过先后4次试验,困扰我们多日的技术瓶颈问题终于解决了。”近日,在隋唐洛阳城应天门保护展示工程现场,市文 ...
9月25日—28日,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汉中市文物局承办、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汉中市博物馆协办的“秦蜀古道文化遗产保护与申遗论坛”在汉中召开。汉中市政协主席王隆庆出席开幕式并致欢迎词,陕西省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处长李斌讲话,汉中市文物局副局长龚富裕主持会议。 论坛期间,全体与会专家学者、应邀嘉宾先后前往汉中市博物馆、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武侯祠和古阳平关遗址,现场考察调研了汉中境内秦蜀古道的 ...
10月8日,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局对外披露,文物专家近期在内蒙古将军衙署博物馆通过对一张照片考证发现,该照片上的家书是穿越“万里茶道”的一封珍贵家书。资料图:“万里茶道”起点福建武夷山下梅村重现撑船运茶景象。陈丹妮 摄 “这封家书联接着中俄蒙万里茶道,它们在国际邮路上联接着圣彼得堡、恰克图、库伦、张家口、北京、天津等地。”内蒙古文化厅文物局负责人王大方对记者说。 王大方说,这张家书照片,藏于内 ...
中国古代城市考古在中国考古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田野工作量大,持续工作时间长,其学术成果对中国古代史研究之影响,也是被学术界所公认的。从二十世纪中叶以来,城市考古工作者积累了大量的考古发掘和研究的实践经验,提炼出一些重要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为了适应当前大遗址考古和城市考古工作快速发展的实际需要,国家文物局于2017年8月10-31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辽上京遗址所在地),适时成功举办了首届“国家 ...
在石头建筑的台基边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学家李新伟蹲下身,仔细分辨周围土壤的颜色和形态。这一次,他探查的不是祖先“黄帝”的线索,而是玛雅城邦科潘的兴衰之谜。 在中美洲洪都拉斯科潘省潘墟镇东北约1公里处,一个消失的玛雅王国隐藏在热带丛林里,考古“联合国队”的测绘、发掘和修复工作已进行了一个多世纪。今年5月,这里建起了第一个中国考古工作站。 科潘响起了中国考古“远行”的号角。与以往不 ...
15日,由汉景帝阳陵博物院与吐鲁番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汉唐火洲、丝路风采——新疆吐鲁番文物特展”在位于西安的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考古陈列馆正式对公众开放。图为展出的文物。汉景帝阳陵博物院新疆吐鲁番文物珍品亮相西安。汉景帝阳陵博物院 本次展览由“汉代吐鲁番”、“唐代吐鲁番”以及“吐鲁番与丝绸之路”三个单元组成,参展文物55件(组),其中二级文物9件,三级文物6件,均为汉唐墓葬和遗址出土的生活用品、随葬器物和不 ...
中央美术学院第二届“文化遗产学术周”“海上丝绸之路的遗产与记忆”系列学术讲座内容提要连接陆地的不是大海,而是航海的人。——费尔南·布罗代尔在我国漫长的海岸线上,从蓬莱仙阁到南海神庙,经常可以看到写着“海不扬波”四个大字的牌匾,面朝大海,目送远帆。海水怎么可能会不起波浪呢?“海不扬波”其实代表了古人对于世事的一种希冀,希望天下太平,无风无浪。如果仅就跨海航行来说,古人希望每一艘船都能够平安而出,顺利 ...
在经过十多天的专家授课、学员汇报以及实地考察之后,首届“国家文物局城市考古专题研修班”的培训已经临近尾声。研修班的授课内容既包括传统的城市考古学知识,也囊括了一些新方法、新技术,还有历史地理学、古建筑学、遗址保护和规划等课程,注重多学科合作在城市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这些课程的顺利开展,深化了学员们对城市考古工作理念和方法的理解,拓宽了视野。 对于大遗址和城市考古而言,年代跨度大,工作周期长,
深入的学术交流是本次城市考古研修班的特色。连日来,学员们已接连介绍了各自所主持或参与的项目情况。 探寻扶余早期王城是东北史地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难点。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学界倾向于东团山平地城为扶余早期都城。8月14日下午,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王聪在梳理东团山遗址的研究概况后,对该遗址2015、2016年度的主要收获进行了汇报。王聪认为东团山遗址平地城部分(南城子)作为城址使用至少经历了汉魏和
近日,首届“国家文物局城市考古专题研修班”顺利开展了“城市考古的田野技术方法与多学科视角下的城市考古”阶段性课程。主讲人:刘建国研究员 8月14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建国研究员讲授了题为《城市考古现场空间信息获取与分析》的课程。考古学在一定程度上是一门信息科学,城市考古空间信息获取的立足点正是考古本身。不论是全站仪、RTK的测量,还是航空摄影、GIS的建构,它们始终是服务于考古的
来源:中国新闻网 “域外神工——故宫博物院藏痕都斯坦玉器展”29日在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开展。这也是故宫首个在地方设立的主题分馆开馆3个多月来,首度更换展品。 展览由故宫博物院从院藏品中遴选出50件痕都斯坦玉器,其中大多数是首度在公众面前亮相。这些玉器包括17至19世纪莫卧儿帝国、印度、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以及中亚至东欧地区的各类典型玉器,尤以莫卧儿帝国产品作工最为精致、细腻,曾被乾隆帝赞为“仙工”、“鬼工 ...
作者:周渊文章来源: 文汇报 中轴线是北京旧城的灵魂和脊梁。打开北京地图可见,这条贯穿南北、长达7.8公里的城市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到钟鼓楼,汇集了古都建筑的精髓,见证了古城的沧桑变迁。作为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城市中轴线,北京中轴线申遗多年来牵动着众人的目光。 记者从北京市文物局获悉,《〈中轴线申遗综合整治规划编制计划》近日“落槌”,申 ...
作者:钱忠军文章来源: 文汇报 “万里茶道”申遗迈出重要一步:日前,“万里茶道”国内段沿线8省区文物部门和“万里茶道”联合申遗办联合行文,将申遗预备清单文本正式提交国家文物局,涉及遗产点110处,推荐申报遗产点45处。包括赤壁羊楼洞古镇在内,湖北有7处遗产点获得推荐。 根据相关程序,国家文物局将组织审核申遗文本,并开展对8省区推荐遗产点的考察评估,然后决定是否将“万里茶道”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
会议名称(中文):“丝绸之路与中外农业交流”学术研讨会会议名称(英文):所属学科:社会学,历史学开始日期:2017-10-01结束日期:所在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在城市:江苏省 南京市具体地点:主办单位:普渡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研究联合中心摘要截稿日期:2017-07-01联系人:李昕升联系电话:传真:E-MAIL:lixinsheng@njau.edu.cn通讯地址:邮政编码:会议注册费:会议网站:http://www.icac.edu.cn/html/bzgg/2016/07/14/ecf ..
作者:whitrapsuzhou9月19日,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周年研讨会在苏州南林饭店顺利开幕,在聆听了上午五场精彩的主旨发言后,下午中国紫禁城学会会长晋宏逵、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副主任张亚红、苏州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吴永发、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博物馆副院长田静、云冈石窟研究院书记王雁翔围绕当地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工作做主旨发言。中国紫禁城学会会长晋 宏 逵主题:乾隆皇帝之问的现代答案乾隆皇帝收藏了一幅《狮子林图 ...
作者:whitrapsuzhou2017年9月19日上午,由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承办的“世界遗产保护与发展——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周年研讨会”在苏州盛大开幕。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倪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班德林、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等出席研讨会来自京、陕、皖、湘、川、豫、滇、藏、闽、黔、鄂、晋、苏州市的世界遗产地负责人,以及苏州相关管理单位、高校、科研机构等200多名代 ...
中国记忆中的丝绸之路9月8日,我院特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葛承雍教授做了题为《中国记忆中的丝绸之路》专题讲座,葛教授向大家详细解读了这条千年丝路所承载的辉煌文明,并以独特的角度带领听众重新认识这条被大家熟知的交融之路。葛老师渊博的知识和诙谐的语言吸引着现场听众,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丝绸之路”是古代欧亚大陆之间进行长距离贸易的交通古道,也是人类历史上线路式文明交流的脐带,与世界历史发展主轴密切相关,
泉州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在宋元时期,各国的商人都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来到这里经商、定居,从而形成了“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华景象。这些远道而来的客商当中为数最多的要数波斯商人。时至今日,泉州还保留着许许多多的波斯印记,包括由波斯商人出资翻修的清净寺、世界上仅存的摩尼教遗址草庵,以及现在仍然生活在泉州的5万多阿拉伯-波斯人后裔等等。在千年后的今天,伴随着“一带一路”倡
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班德林接受记者采访研讨会现场人民网苏州9月19日电(记者王继亮)19日,苏州举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二十周年研讨会,国内外业内专家齐聚苏州就如何“保护世界遗产、传承苏州园林”深入交流与探讨。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肯定苏州古典园林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也是全人类的艺术奇观,苏州市在古典园林保护与发展上更是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 ...
9月19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以色列政府文物管理局保护部原主任、著名世界遗产专家乔拉·索拉(Giora Solar)先生及其夫人前来考察良渚遗址,在对良渚古城的价值表示赞叹、对遗产保护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乔拉·索拉先生也表示愿意积极支持良渚遗址申遗。他认为所有的展示都必须在保护遗址的前提下进行,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可操作性的建议。乔拉·索拉曾任以色列政府文物管理局保护部主任,1995年-2000年任美国盖蒂 ...
良渚遗址出土的瑶山M2:17玉圆牌。等了很久的良渚遗址申遗,9月21日有了最新消息。当日,我国政府已将《杭州良渚古城遗址申报世界遗产提名文件》及近5000页的附件寄往巴黎,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进行预审。这标志着良渚古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申遗文本》的编制和上报,是良渚遗址申遗的首道关口,相当于一部说明书。根据《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规程》,《申遗文本》需要在今年9月30日前送交 ...
中国网浪潮资讯 北京时间9月21日,中国政府已将《杭州良渚古城遗址申报世界遗产提名文件》(简称《申遗文本》)寄往巴黎,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进行预审。这标志着良渚古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 On September 21st, Beijing time,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sent Site declaration for Liangzhu ancient city of Hangzhou of World Heritage nomin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2016年年报中文版,已经由IICC-X翻译为中文版,现在可以提供下载。下载链接ICOMOS 2016 http://www.silkroads.org.cn/down/2016_icomos_small.pdf
作者:钱忠军文章来源: 文汇报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大冶铁矿东露天采场和华新水泥厂旧址等,共同组成了以矿产开采、冶炼、制造、加工为核心的湖北黄石矿冶工业遗产群。 黄石矿冶工业遗产群时代跨度长、类型丰富,并且集中保存在一个城市,这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很少见。2012年11月,黄石矿冶工业遗产群被列入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这也是我国唯一列入该名单的工业遗产。 3000余年炉火生生不息 铜绿山 ...
作者:李扬文章来源: 文汇报 崇山环翠、奇峰雄险的北京怀柔箭扣长城,位于明代三大军事重镇蓟镇、宣府镇和昌镇的交界地,不仅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明长城最著名的险段之一。因未被开发,常年饱受风吹日晒及大批游客私爬,遭到严重破坏,构筑在悬崖峭壁处的多数敌楼坍塌严重,结构多处出现安全隐患。 经过近一年的紧张施工,箭扣长城最险段———“天梯”至“鹰飞倒仰”段长城修缮工程于今年6月完工,并于近日通过了文物质量监督站 ...
会议名称:2017最佳遗产会议(Best in Heritage 2017 )时间:2017年9月28-30日地点:克罗地亚,杜布罗夫尼克主办方:欧洲遗产协会、Europa Nostra等信息来源:http://www.thebestinheritage.com/
会议名称:ICOMOS极地遗产专委会“极地遗产及其背后的船只:管理与保护”(Polar Heritage and the Ships Behind It: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国际会议时间:2017年9月28-29日地点:新西兰,基督城主办方:ICOMOS极地遗产专委会摘要截止日期:2017年2月28日信息来源:http://www.polarheritage.com/polarheritage/IPHCConference2017/
2017第二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 原标题:高级别论坛与会嘉宾发言摘登 波黑民政部长 阿迪尔·奥斯马诺维奇 波黑坚决支持“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合作。特别重要的是,文化是“一带一路”倡议内共同合作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当下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充分利用文化潜力,并借助文化和创意产业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和可持续性。迄今为止,我们已实施了多个重要的合作项目,波黑民众通过相关讲座,以及中国文化工作者代表团的 ...
来源: 中国山东网 9月26日上午,由山东博物馆主办,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提供学术支持,国内二十家博物馆、考古所和大学参加的“书于竹帛——中国简帛文化展”在山东博物馆开展,850余件简帛及相关文物亮相省博。 展厅内景 观众参观展览 中国山东网9月26日讯 (记者 姜瑞丽) 简帛是纸张普及之前最主要的书写载体,记录和描绘着华夏文明的传承与发展。9月26日上午,由山东博物馆主办,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提供学术支持,国 ...
2017年9月20日,由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届古代材料研究专题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印刷学院、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中国丝绸博物馆等高校、科研机构与文博单位的学者及北京科技大学师生共5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次会议共邀请十四位学者进行学术报告,其中三位为主题发言,其余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