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最新消息】2016年清明公祭张骞活动公告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为缅怀先贤张骞,弘扬张骞精神,倡导社会新风,使大家在慎终追远、缅怀故人的活动中学习张骞奋发精神,缅怀张骞不朽人格,感恩张骞万世功业,特举办2016年清明公祭张 ...

• 丝路学堂人气高 新疆博物馆社教展新貌

“新博丝路学堂”互动体验区  为充分发挥新疆博物馆作为国家文物局全国“完善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功能试点”的示范作用,促进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的科学可持续发展,2016年新疆博物馆在往年社教工作经验基础上,特开设 ...

• 丝绸之路历史沿革

   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贯亚洲、连接欧亚大陆的著名古代陆上商业贸易通道。它跨越陇山山脉,穿过河西走廊,通过玉门关和阳关,抵达新疆,沿绿洲和帕米尔高原通过中亚、西亚和北非,最终抵达非洲和欧洲,全长7000多公 ...

• 丝绸之路申报世界遗产项目介绍

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了“对话之路:丝绸之路整体性研究”项目。 这一项目引发了世界范围对丝绸之路的浓厚兴趣,从而有人开始考虑将丝绸之路整体或部分地申报世界遗产。  2005年11月,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 ...

• 国家文物局《关于开展2016年度“5·18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活动的通知》

800x600 关于开展2016年度“5·18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活动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物局: 为切实做好2016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

• 江南13个水乡古镇联合申遗提速

中新网昆山3月26日电 (黄莹)“由江浙两省三市13个古镇共同参加的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遗工作,已进入申遗文本编制环节,各镇区正加紧重点文物建筑修缮和环境整治”,申遗小组顾问庄春地26日表示。联合申遗是想获得更大 ...

• 国家文物局关于举办2016年考古绘图培训班的通知

办人函〔2016〕22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物局,本局有关直属单位:为加大文物考古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考古绘图专业技术人员从业能力和绘图水平,我局委托 ...

• 3万余名跑者跑进世界遗产

本次马拉松赛赛事路线处处皆风景。赛事从都江堰凤凰体育场出发,不仅跑进了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青城山,还穿越了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赛道串联起宣化门、南桥、飞沙堰、鱼嘴、青城山建福宫、熊猫 ...

• 八省区携手办“茶马古道展” 再现古丝路历史变迁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冯志军 卢冬中新网兰州3月23日电(冯志军 卢冬)甘肃省博物馆23日披露,来自甘肃、广西、青海、内蒙古等中国西部八省区古丝绸之路上的328件精品文物日前亮相甘肃省博物馆,并配以场景和辅助展板及其文字说明,展示茶马古道的发轫,发展和繁荣的过程。  《茶马古道》展由甘肃省博物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青海省博物馆、内蒙古 ...

• 敦煌壁画揭秘古人春耕劳作场景

  3月18日,敦煌研究院对外披露了一组莫高窟壁画影像,揭秘先民春耕劳作之场景。据莫高窟第296窟《善事太子故事之春耕-北周》记载,周时,在春耕前,周天子会率领诸侯亲自耕田,举行“籍田”的吉礼,寓意“敬天保 ...

•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考古遗址公园委员会筹备工作会议纪要

2016年3月20日,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考古遗址公园专业委员会筹备工作第一次会议在武汉举行,来自全国考古科研、教学机构和文物考古主管部门的专家,共计25人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杜金鹏 ...

• 樊锦诗:莫高窟百分百原汁原味 文化遗产开发还要保护先行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阮明艺):“如果你花钱买个包包,我说哎呀你这个是假的,你心里不舒服吧?游客去参观古迹的时候也是一样的”原敦煌研究院院长、全国政协委员樊锦诗这样比喻现在许多文化古迹开发的弊病。这位已 ...

• 大遗址与课题性考古项目专家咨询会在陕西召开

 3月15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举办2016年度陕西大遗址与课题性考古项目工作计划专家咨询会,来自北京大学、国家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学、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及陕西省秦陵 ...

• 青岛召开海上丝绸之路保护与申遗工作会议

3月15日,青岛市政府召开海上丝绸之路保护与申遗工作会议,传达国家和山东省海上丝绸之路保护与申遗工作会议精神,部署下一步工作任务。副市长栾新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城乡建委、市国土局、市规 ...

• 钓鱼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专题研讨会召开

为落实钓鱼城遗址遗产构成和性质,加速推进钓鱼城遗址申遗文本与保护规划编制工作,1月31日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博大厦9019会议室召开钓鱼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专题研讨会,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文化遗产研究 ...

• 鼓浪屿文本已送达世遗中心,参加2017年申遗

今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派专家前来鼓浪屿进行实地考察。2017年夏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将对鼓浪屿进行审议。记者日前从鼓浪屿管委会获悉,经国务院通过,中国联合国教科文 ...

• 上官吉庆代表:古都建设应保护优先、科学规划

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记者许祖华、高敬)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在城市发展中如何处理好建设和保护的关系?对此,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市市长上官吉庆认为,城市发展和古都保护中应保护优先、 ...

• 2016丝博会暨第20届西洽会5月在西安召开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充分发挥陕西“一带一路”中心区域作用,积极构建国际化合作新平台,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新格局,扩大与“一带一 ...

• “丝路一号”古船浮生记

2014年8月,考古人员在古渭河的北岸发现了两个汉代古船个体,并正式开始对古船进行发掘清理。经过初步发掘,两艘古船个体已破沙而出,她们相距很近,但是方向却不一样,一个东西走向一个南北走向,根据露出的位置, ...

• 刘玉珠:擦亮文物的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记者姜潇)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贯彻改革创新精神,围绕当前文物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硬性措施,是指导新时期文物工作的 ...

• 田野考古工作座谈会(2016)日程安排

主 办 单 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会 议 时 间:2016年3月3日9:00-12:00   会 议 地 点: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八楼报告厅   会议主持人:王巍,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 ...

• 文物不是绊脚石 更不是摇钱树

来源:中国文化报近年来,不少珍贵古迹在不正当利益的驱使下被拆毁。由于保护不当,许多文物古迹破损严重。谢辰生作为一个为文物奔走了大半辈子的人,我既为我国文物工作取得的成就感到欣慰,也为当前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的巨大挑战忧心忡忡。我认为,今后的20年,是事关我国文物古迹存亡绝续的关键20年。文物是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一旦毁损就难以修复,就“过这村,没这店”了。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应对此多一点清醒,多一分责任, ...

• 敦煌石窟一批猴形象文物面世 最古老距今1400年

今年是丙申猴年,猴的形象在十二生肖中以灵性为最,深受中国民众喜爱。敦煌研究院5日披露了敦煌石窟内一批涉及猴形象的大量精美壁画和塑像,其中既有距今已1400多年的猴子形象,也有比吴承恩著书《西游记》早200年的 ...

• 丝路启示世界 ——专访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及曲江出版传媒集团负责人

作者:许梦婷刘已粲来源:陕西传媒网-陕西日报 2016年02月24日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说:西部有着丰富的精神矿产,西部的自然环境为我们营造了思考的氛围。所以我们要重新审视艾略特说的“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原”,荒原 ...

• 明铁佩(Mingtape)古城摘2016中国考古新发现“海外”奖项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6年中国考古新发现”1月10日揭晓,其首次增设的“国外考古新发现”被乌兹别克斯坦明铁佩古城遗址摘得。明铁佩(Mingtape)古城位于哈撒克斯坦安集延州(Andijan)。明铁佩遗址卫星图,图片中红线的位置为首次发掘出的外郭城(墙)。中方技师正在遗址现场钻探。明铁佩遗址手工业作坊区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涛介绍,凭借2012年至2015年进行的4次考古发掘所获得的重要资料,2016年秋 ...

• 敦煌对反映古丝路商贸往来的汉唐文物实施保护修复

来源:新华社 作者:张玉洁新华社兰州2月3日专电(记者张玉洁)敦煌市博物馆馆藏陶制彩绘文物保护修复项目近日启动实施,一批反映古丝路商贸往来的汉唐文物将得到保护修复。  敦煌市文物局局长赵志英介绍,这批文物年代多为汉唐,时代特征明显,陶俑形象生动,制作工艺和材料选择考究,部分陶俑仍保留有彩绘,这批文物对研究古丝路历史、文化及当地社 ...

• 驰志伊吾—林梅村教授访谈录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明远考古文物社 林梅村,1956年4月30日生,祖籍广东信宜,生长于北京。现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丝绸之路考古和中亚死语言写卷,以及中外文化交流方面的考古学研究。出版《沙海古卷》等学术著作14部,在英国《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学院院刊》(BSOAS)、《古物》(Antiquity)、德国《中亚杂志》(CAJ ...

• 第一届“文化对话”国际研讨会将于2月在意大利召开

1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Dialogue among CulturesCARNIVALSINTHEWORLDproposed byROMUALDO DEL BIANCO FOUNDATIONINTERNATIONAL INSTITUTE LIFE BEYOND TOURISMFLORENCE, ITALYUNIVERSITY OF NARIÑOPASTO, ...

• 舞剧《丝绸之路》首演西安惊艳绽放

玄奘、鸠摩罗什、张骞、班超、霍去病、飞将军、马可·波罗、王昭君……这些曾经行走在丝路上的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相遇,有时是醍醐灌顶,有时是缘定三生,有时是共享美酒,有时是铁血烈火迎头相撞!在这条漫漫长路上 ...

• 陕西省专家已调查中亚40余处重要遗址 发现众多丝路沿线历史遗存

  中亚地区是古代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之地,与中国古代文化有长期的交流,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昨日上午记者从2015年度陕西考古新发现公众汇报会上获悉,我省考古专家在中亚考古调查中发现了众多丝路沿线历史遗存。 ...

• 陕西桑园遗址发现开元年间修缮唐定陵砖瓦窑址

作者:田进 | 来源:中国新闻网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专家12日透露,考古人员在“唐代最大规模砖瓦窑场”陕西富平桑园遗址,新发现几处可能是唐开元年间修缮火灾损坏唐定陵用的砖瓦窑址。记者了解到,唐十八陵中有十一座都在附近发现有砖窑遗存,数量在三至七座不等。桑园窑址的窑群与唐中宗定陵陵寝、地宫建设密切相关,自1995年首次试掘以来,考古人员对该窑址 ...

• “十六至十七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

 由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十六至十七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11月19日至23日在广东省博物馆顺利召开。此次研讨会与广东省博物馆“牵星过洋:万 ...

• 乌兹别克斯坦明铁佩遗址的发掘—2015年社科院考古所田野考古成果(十三)

  一、工作概况    2015年8月31日到10月24日,按照我所与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签署的合作协议,中亚考古队在乌兹别克斯坦明铁佩遗址进行了第四次发掘。    此次发掘即是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我们采用国内都市遗址考古的工作方法和经验,结合中亚城址堆积、保存的自身特点,开展了系统勘探、重点试掘的考古工作,以期不断积累并把握明铁 ...

• 中国高句丽渤海考古论坛会议实录

中国高句丽渤海考古论坛会议实录 | 文保前沿 2016-01-15 遗产研究与设计 龙荒朔漠,汉韵唐风中国高句丽渤海考古论坛 2016年1月10日,由中国考古学会、吉林省文化厅、吉林省文物局主办,吉林省考古学会、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办的“龙荒朔漠,汉韵唐风——中国高句丽渤海考古论坛”在长春召开。 论坛以“21世纪中国高句丽渤海考古的主要收获和学术发展规划”为主题,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 ...

•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空间信息技术在吐鲁番土遗址考古与保护中取得新突破

发布时间:2016-01-13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 作者:徐佑成 江红南   2015年底,吐鲁番学研究院与新疆大学合作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吐鲁番地区大型土遗址考古与保护研究》(项目批准号 ...

• 信息丝绸之路建设论坛开幕 百位总编建言云上“丝绸之路”

信息丝绸之路建设论坛开幕 百位总编建言云上“丝绸之路” 2016-01-05 唐红梅 李宁艳 新疆网 1月5日,信息丝绸之路建设论坛暨全国百名网络媒体总编辑看新疆活动及“一带一路”网络联盟成立大会在乌鲁木齐开幕。本次活动由乌鲁木齐市委、市政府主办,《网络传播》杂志、《乌鲁木齐晚报》、新疆网、华龙网、深圳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联合承办,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支持。 乌鲁木齐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魏 ...

• 研究称古丝路1800年前或穿越西藏茶叶进藏史前移500年

新的科学证据显示,早在1800年前,闻名于世的古丝绸之路或已延伸至雪域高原,为平均海拔4500米的西藏阿里带去茶叶等物资。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近日发布消息称,科学家在西藏阿里地区故如甲木寺遗址发现了1800年前古象雄王国时期的疑似茶叶残渣,经系统鉴定,目前正式确认残渣为茶叶遗存。 专家表示,这一发现,打破了外界一直认为唐代之前茶叶并未进入西藏的论断,将茶叶入藏的历史前推了近500年。近期,该 ...

• 新丝路•能源之路万里行 东西交融成大美 石油地理:穿越历史看丝绸之路南疆段

提起西域,总会让人浮想联翩,如同大漠的风沙,让人看不清它的全貌,却更加神往。  沙漠风尘中的孤独寂寥,高原雪山上的狂风咆哮,金草滩上肥美的牛羊,风景流转中展露出南疆的博大与神秘。然而这些仅仅是南疆展露在外的风貌,其独特的大漠文化被掩盖在风沙之下。它带来了旧事前尘及古国遗风,又将古老的中国文化与印度、波斯、希腊文明进行交汇、融合,并以奕奕风采不断沉淀至今。  戈壁荒漠中的山水豪情  西域的神秘,来自 ...

• 中国建议成立丝绸之路图书馆联盟

莫斯科当地时间9月15日,第二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论坛在总统酒店举行了多场分论坛活动,并于当晚举行了闭幕晚宴。论坛主题涵盖丝路沿线精神资源的发掘,及具体文化交流项目的探讨,包括图书馆的合作与资源共享、影视制作的合作前景、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等。由于丝路沿线各国图书馆博物馆收藏了丰富的、本国本民族的珍贵文献遗产,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助理孙一钢,提议成立丝绸之路图书馆联盟,这一建议得到与会专家的赞同。  孙 ...

• 丝绸之路路线图:一幅没有国界的地图

2013年11月,西安市政府聘请5名长期从事丝路领域研究的教授和研究员,绘制一幅将来作为西安对外交流礼品的“丝绸之路路线图”。陕西师范大学周伟洲教授、西北大学李建超教授、王建新教授、吕卓民教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张建林研究员担当绘图重任。经过加班加点、严谨细致的工作,2014年3月,“丝绸之路路线图”图样绘制完成。  两条动脉从同一个起点出发,沿着陕西省内两条母亲河一路蜿蜒向西,沿途是西出阳关无故人的隘口,是大 ...

• 关注︱蜀道、茶马古道申世遗,陇南怎么做?

为对接“一带一路”战略,落实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安排部署,打造陇南世界级文化品牌,加快建设甘肃向南开放的桥头堡,推进特色文化大市建设,我市制订陇南参与蜀道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以及参与茶马古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实施方案。蜀道、茶马古道申世遗,陇南怎么做?现小编为你整理如下。  申世遗都做了哪些工作一蜀道申世遗工作概况2009年7月,郑孝燮、葛剑雄等9位专家联合发出《关于中国蜀道文化线路整体保护

• 《吐峪沟石窟文物保护规划》编制完成

吐峪沟石窟位于天山南麓吐鲁番盆地内火焰山山脉东部的山间峡谷——吐峪沟峡谷的南段,属吐鲁番市鄯善县吐峪沟乡,东距鄯善县城约40公里,西距吐鲁番市约60公里,距高昌故城约13公里,石窟所在地平均海拔高度约80米。 ...

• 蜀道申遗到底多难?四川确定68处文化遗产点申遗

(图据网络) 专家建议“讲好‘故事’”这更能打动世界评审团的心 昨日,2015蜀道申遗专家咨询论证会在成都召开,会议邀请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理事长郭旃、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吕舟等考古学者就蜀道申请的工作提出专业意见。专家们均表示,蜀道申遗在做好申遗线路和文物点的确定等工作之外,更要学会“讲故事”,如此,才更能打动来自世界各地的评审团专家成员。 确定 4条古道68处文化遗产点申遗 论证会上,省文物考古研究 ...

• 五台山大朝台与小朝台的由来

五台山大朝台与小朝台的由来(图片来源:资料图)五台山虽有五峰组成,但其东、北、中、西四台为起伏相连的一道山脊,南台为另一山脊。地方上,沿称五峰以内为台内,五峰以外为台外,台外环基五百余华里。五台山的寺 ...

• 第二届“世界考古论坛·上海”纪要

2015年12月13至18日,第二届“世界考古论坛·上海”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圆满落幕,本届论坛秉持2013年创立以来的宗旨与理念,旨在推动世界范围内考古资源和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保护与利用;致力于创新与合作,关注 ...

• 中原古代丝绸之路与大运河研讨会在郑州召开

中国文物报讯12月14日,由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河南省文物局、郑州大学主办,河南省科学技术史学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郑州大学科技史研究中心承办的 “中原古代丝绸之路与大运河学术研讨会 ...

• “丝路智库”添新力量 推动丝绸之路研究人才队伍建设

日前,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举行仪式,聘任6位在省内外颇具影响力的学者为该院兼职研究员,为“丝路智库”增添了新的力量,也为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依靠。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是经省政府批准,于2014年正式揭牌 ...

• 大遗址保护全面推进 遗址公园建设引领作用显现

  我国共有不可移动文物近77 万处,其中古遗址、古墓葬类33 万处。在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4295 处中,约三分之一为古遗址、古墓葬。而大遗址就是特指规模宏大、价值突出的考古遗址。它不仅是遗存本体,还 ...

相关分类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