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殷墟甲骨、马王堆帛书里藏着哪些中医文化?
澎湃新闻获悉,9月17日,一场集知识性与美学价值于一身的展览“发现中医之美——中国传统医药文物特展”将在成都博物馆开幕,通过殷墟甲骨、马王堆帛书、天回医简、何家村窖藏、敦煌遗书等300余件(套)珍贵展品,向世人展示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中国古代中医药文化,呈现古人如何直面疾病、并从中生发出的智慧与力量。一块“龙骨”、一场病不少传奇重见天日, ...
澎湃新闻获悉,9月17日,一场集知识性与美学价值于一身的展览“发现中医之美——中国传统医药文物特展”将在成都博物馆开幕,通过殷墟甲骨、马王堆帛书、天回医简、何家村窖藏、敦煌遗书等300余件(套)珍贵展品,向世人展示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中国古代中医药文化,呈现古人如何直面疾病、并从中生发出的智慧与力量。一块“龙骨”、一场病不少传奇重见天日, ...
“意大利文艺复兴纸上绘画:一次与中国的对话”近日在北京木木美术馆(钱粮胡同馆)对外展出。澎湃新闻获悉,该展由木木美术馆与英国大英博物馆联合举办,展品主要有来自大英博物馆的近50幅文艺复兴时期的纸上作品真迹,包括列奥纳多·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提香和拉斐尔在内的众多文艺复兴伟大艺术家的作品,也有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并置,作为对文艺复兴纸 ...
本次三星堆考古发掘发现的六个坑当中,8号坑面积最大。从去年12月底开始,考古队员陆续对8号坑上部的填土层、灰烬层进行了清理,目前发掘已抵达器物埋藏层。三星堆发掘玉器呈现多种类型目前提取的玉器在200件以上,相当一部分是比较完整的。有领壁、玉凿,玉斧、不同类型的牙璋。8号坑发掘100多枚玉珠,或是古蜀国贵族配饰发掘出的玉珠已经超过100枚,有的 ...
5号坑出土大量金珠,一把有分量的“金斧”已露头,6号坑木箱底部新发现一把锋利的精美玉刀……记者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三星堆遗址新出土一批重要文物,又有一些新的待解之谜。记者日前在5号“祭祀坑”考古发掘现场看到,现场负责人、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黎海超正带着学生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探测坑内金器的成分。5号坑是三星堆“祭祀坑”中 ...
K4织物提取。(00:13)9月9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阶段性成果新闻通气会在三星堆博物馆举行,向公众公布了三星堆遗址祭祀区三号坑、四号坑阶段性的重大考古成果。据悉,为推进“古蜀文明保护传承工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秉持“课题预设、保护同步、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合作”的工作理念,联合国内39家科研机构、大学院校以及科 ...
【编者按】三星堆又一轮考古挖掘新发现即将开始直播,无疑是令人激动和充满期待的。5月底的上一轮直播,青铜顶尊人像、黄金面具等文物的出土,每一件都引来无数赞叹和关注,以及纷纷猜测。三星堆遗址当年“一醒惊天下”,一个重要原因是其文物的奇特造型和“神秘色彩”引人遐想,给了大众许多好奇与想象的空间。但对于考古界专家们来说,他们所关注的则只 ...
2021年8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第三届城市考古开放工地高级研修班师生继续开展学员研讨课程。来自大同市考古研究所的学员常亮向大家做了题为《大同古城的历史变迁》的报告。 大同古称平城,或称云州、云中,曾为秦汉县城、北魏都城、隋唐军镇、辽金陪都、明清重镇,是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一座十分重要的城市。大同古城位于大同市平城区 ...
日前,郑州市发改委批复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景观工程初步设计,概算总投资85581万元。随后,“郑州将打造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9月13日,记者从郑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获悉,该遗址公园的博物馆工程于近日发布施工招标公告。此次招标工程的全称为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中国仰韶文化博物馆,项目建设地点位于郑东新区,地处大河 ...
参考消息网9月15日报道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网站9月14日报道,四川省文物局说,在中国西南地区一处遗址发掘的一系列祭祀坑中出土了数百件文物,其中包括一个距今3000多年的黄金面具。报道称,这次的文物来自三星堆,这里是成都之外一处面积4.6平方英里(约合12平方公里——本网注)的考古遗址,自上世纪20年代当地一名农民偶然发现它以来,这里已经发掘出 ...
2021年8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第三届城市考古开放工地高级研修班学员研讨课在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上京考古工作站继续进行。此次研讨由来自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学员解峰主讲,题目为《吉林省珲春市古城村1号、2号寺庙址考古发掘》。 古城村寺庙址包括1号、2号两处相邻的寺庙遗址,地处吉林省东部的图们江下游,历史上该地区曾先后为高句 ...
2020 年初,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在敦化、龙井境内进行考古踏查,新确定的遗址及地点补充了长白山地区考古学资料。工作除采集地表遗物外,还针对典型遗址进行简单试掘。实地观察预选点发现石器 西黄泥河遗址位于敦化红石乡牡丹江支流西黄泥河北岸三级阶地上,调查队员采集到大量器形多样的打制石器,含石核、石片 ...
9月8日下午,由敦煌研究院、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北京市鼎石学校共同举办的“千孔洞窟,万象之上”敦煌壁画艺术精品公益巡展在北京市鼎石学校隆重开幕。展览由北京市鼎石学校十二年级学生左纯溪主持开幕仪式。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理事长杨秀清、北京市鼎石学校校长闵茂康、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党支部书记宋淑霞 ...
1938年,施昕更出版《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第一次准确无误地向学术界展示了长江下游的史前文化,这不仅在中国史前考古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真正拉开了浙江考古的帷幕。绍兴南宋皇陵二号陵园一号享殿和庭院遗迹。图片来自李晖达 通过考古人的努力,浙江百万年旧石器时代的空白被填补,自万年上山文化至青铜时代的考古学文 ...
9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举行“考古中国”重要项目——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阶段性成果新闻通气会。会上通报了3、4号坑考古发掘阶段性成果,新发现包括完整金面具、青铜“神坛”、神树纹玉琮等一批文物。三星堆遗址4号坑出土的铜扭头跪坐人像。图片来自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据介绍,3号坑出土各类器物残件和标本共729件。较完整遗物共478件(组), ...
9月9日下午,考古文博系列讲座在北一区文科楼406会议室进行。我们有幸邀请到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邓聪老师为广大师生带来了题为《手无寸铁——良渚人攻克坚韧玉琮大孔技术揭秘》的讲座。讲座中,邓老师结合精确的实验数据,详细分析了良渚人的玉琮钻孔技术。 讲座由袁广阔老师作开场致辞,王涛老师主持,多 ...
2021年,在“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框架下,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考古取得重要成果。9月9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阶段性成果新闻通气会在三星堆博物馆举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三星堆考古现场直播同时进行,向公众公布了三星堆遗址祭祀区三号坑、四号坑阶段性的重大考古成果。三星堆,再次向世人展现出一个无限精彩的古蜀社会。https://mp.w ...
2021年,在“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框架下,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考古取得重要成果。9月9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阶段性成果新闻通气会在三星堆博物馆举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三星堆考古现场直播同时进行,向公众公布了三星堆遗址祭祀区三号坑、四号坑阶段性的重大考古成果。 三星堆,再次向世人展现出一个无限精彩的古蜀社会。 ...
南山寺是五台山中的一座大寺,该寺始建于元代,整个寺院共有7层,分为三大部分,下三层名为极乐寺,中间一层名为善德堂,上三层称作佑国寺。佑国寺三进院落,三重大殿,寺内浮雕多达1482幅。登寺前先上望峰台,这里松涛阵阵。云雾团团,五峰胜境,尽收眼底。无论是围墙还是栏杆上,到处都是汉白玉浮雕。来
01接受文物保护任务南水北调是举世瞩目的一项特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是实现我国水资源战略布局调整、优化水资源配置、解决黄淮海平原、胶东地区和黄河上游地区特别是津、京、华北地区缺水问题的一项特大基础措施。为了这项宏伟工程的建设,水利科技工作者奋斗了几十年,确定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路线的总布局。考古工作者为抢救珍贵的古人类、旧石器、古脊 ...
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规模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的开展,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仰韶早中期的文化面貌日渐清晰。火种炉作为该地区的“地方特产”( 巩启明:《仰韶文化》,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163页),已被学界公认为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仰韶早中期最富特征性的器物,但对于其功能和源流,学界却仍有争论,笔者拟结合相关的考古资料,对这一特殊器类作一简要 ...
聊城绳张墓地位于聊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北城街道绳张村西南(聊城云创项目地块)。南距徒骇河河道约1500米,北距济邯高速约1000米。所在地形为黄泛区冲积平原。2020年12月至2021年3月,为配合聊城星光云创项目建设,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建设用地范围内勘探出的墓葬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本次发掘共发清理唐代晚期及五代后梁时期中小型土坑砖室墓24座,共 ...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团队与西北大学王建新教授主导,联合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完成的古基因组研究成果“Genetic Continuity of Bronze Age Ancestry with Increased Steppe-Related Ancestry in Late Iron Age Uzbekistan”在中科院生物一区杂志《分子生物与进化
2020年5月,为配合小清河复航工程,济南市考古研究院对新西村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该墓地位于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九户镇新西村西北约200米处,地处小清河北岸。本次考古发掘共计清理战国至汉代墓葬56座,出土陶罐、陶壶、铜镜、铜铍、铜带钩、铜钱等文物。墓地航拍照战国墓葬均为土坑墓,共计9座,其中M7、M8、M25存在打破关系,墓葬面积普遍较小,均低 ...
受武陟县文物局委托,2016年以来郑州大学黄河历史变迁与大运河文化传承研究团队在黄河、沁河交汇区域内,为寻找隋唐大运河永济渠沁河故道遗迹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研究团队在全面搜集历史文献与野外考古调查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空间考古学、历史水文学、遥感影像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与成果,初步确定了隋唐大运河永济渠沁河故道 ...
2020年10月,太原市阳曲县“三馆一院”建设项目施工时发现1座古墓葬。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后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该墓葬位于阳曲县314省道与双阳路交叉口东南角,“三馆一院”院内西北角(图一)。图一 墓葬位置图墓葬未被盗扰,根据出土铭文砖可知,墓主人姓萧,现将墓葬情况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该墓为仿木结构砖雕壁画墓,坐北朝 ...
会议议程 9月18日08:00-09:00 会议报道09:00-09:45 开幕式地 点:中国航海博物馆西三多媒体会议室、上外松江校区国际教育中心209会议室及腾讯会议室主持人:马丽蓉 上海外国语大学丝路战略研究所所长 领导致辞 吴思科 中国前驻埃及、沙特大使罗 林 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主任闫晓波 中国航海学会秘书长 张东苏 中国航 ...
9月8日,“飞天神韵•莫高精神——敦煌石窟文化艺术展”在临夏州博物馆前广场正式揭幕。展览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省文旅厅、省文物局主办,敦煌研究院、临夏州博物馆承办,临夏州委宣传部、临夏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协办,展期为1个月。开展式现场敦煌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张元林,临夏州委宣传部副部长、州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郭维 ...
澎湃新闻获悉,今年上午,由原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原南越王宫博物馆合并组建的南越王博物院(西汉南越国史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合并后的南越王博物院占地面积近4.5万平方米,主要负责西汉南越国宫署遗址、南越王墓等遗址的考古发掘、文物保护、藏品管理及征集等。其中,南越文王墓与南越王宫署遗址均属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广州六大史迹。王墓展区建筑南越 ...
据央视新闻9月9日消息,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阶段性成果新闻通气会通报,目前,3号坑的发掘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2个月内能完成田野发掘工作;4号坑的发掘已结束。截至目前,3号坑和4号坑共出土完整器557件(组),残件1214件。3号坑填土堆积出土各类器物残件和标本共729件。较完整遗物共478件(组),残件141件。其中,较完整器物包括铜器293件、玉器45件、 ...
8日获悉,研究人员通过对位于浙江省义乌市上山文化的桥头遗址出土的陶器进行残留物分析,发现古人酿酒的直接证据。桥头遗址出土的陶器。图片来自蒋乐平 研究人员分析得出,9000年前,中国南方的先民已开始酿造一种麴(曲)酒,其主要原料是稻米、薏苡及其他块茎植物等附加植物原料。当时,古人已有意识地选择和培养有益的发酵菌群,把发霉的谷物和植 ...
澎湃新闻获悉,9月17日,由浙江省博物馆主办,三星堆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协办的“人与神——神秘的古蜀文明”展览将在西子湖畔的浙江西湖美术馆拉开帷幕。展览共展出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出土的典型文物139件/组,包括青铜头像、青铜面具、金箔饰物、各类玉器、陶器等,一步步揭开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纱。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是古蜀王国两个最重要的 ...
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文化地标,苏州博物馆及建设中的苏博西馆一直备受关注。苏州博物馆西馆位于苏州高新区狮山文化广场,与金鸡湖遥相呼应。西馆建筑面积 4.83万平方米,由德国GMP建筑事务所设计,由十栋边长为25米的单体相互连接组成的建筑群建筑组成。目前,苏州博物馆西馆正进入最后的筹备阶段。其中,“纯粹江南——苏州历史陈列”位于苏博西馆一层, ...
上海博物馆将于2021年9月28日至12月26日,举办“高山景行——上海博物馆受赠文物展”,将早期的捐赠者代表及文博事业开创者聚集一起,举办跨门类、综合性的捐赠文物展,以此向关心和支持上海博物馆发展的所有捐赠者,致以崇高的敬意。据悉,展品将包括郑振铎捐赠的汉代人物画像砖,张珩捐赠的唐永徽六年李世延母冯氏等造像,沈同樾、顾榴等人捐赠的元代华 ...
近日,“莫高学堂”研学项目在亚太地区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优秀案例征集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亚太地区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优秀案例,敦煌研究院被授予“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基地”荣誉称号。亚太地区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优秀案例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发布,面向亚太地区征集具有一定时代前瞻性和示范意义的遗产教育案例。评选活动共 ...
国宝级文物西周淳化大鼎、精美玲珑的西汉圆雕玉仙人骑奔马、见证北周武德皇后传奇人生的“天元皇太后玺”金印……走进陕西咸阳博物院“泾渭遗珍 古韵留香——咸阳文物精华展”现场,一大批珍贵文物映入眼帘,将古都咸阳的悠久历史娓娓道来。西周淳化大鼎。 图片来自咸阳博物院 咸阳处于关中腹地,自古就有“九州膏腴之地”的美誉。咸阳是中国历史上 ...
2021年4月14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曹慧奇应邀在河南大学明伦校区新行政楼308会议室作了题为“依水寻城——从偃师商城水系发现的过程看城市内涵”的讲座。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中国史、地理学等专业的师生聆听了讲座,本次讲座是中国考古百年纪念学术讲座/“都城文明与文化遗产系列 ...
1万多年前,在钱塘江中上游流域,人类开始驯化野生水稻。而在约9000年前,这里的先民就开始利用稻谷等酿酒。这是记者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的。 2000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蒋乐平在浙江省浦江县发现了上山遗址。至今,同类型遗址在周边地区发现了19处。这些遗址均出土了丰富的稻作遗存,最古老的炭化稻米已有1万多年历史,为“栽培水 ...
从苏州市考古研究所获悉,2021年3月至8月,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对苏州工业园区扬明路东、娄江大道北地块,以及扬中路东、扬华路北地块进行考古发掘,取得了重要收获。此次考古是苏州地区的第一个实验室考古项目,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下首个跨区域合作的实验室考古项目。 因发掘区域附近原为板桥村,故命名为板桥村墓葬,其中扬明路东、娄江大道北 ...
三星堆遗址3号祭祀坑近期出土一件青铜神树。该神树于今年3月被发现,提取工作耗时4个月,直到7月15日才被提取出土。 这棵青铜神树于今年3月在3号祭祀坑约中心位置露出一角,随着考古发掘的推进,神树树干和其上的太阳轮装饰物完全显露出来,树枝和花蕾等构件也在周围相继被发现。由于神树的树干和两根象牙紧贴在一起,象牙又和坑内其他文物叠压着,提 ...
河北省固安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3日通报称,该县一处工地施工中发现辽代晚期单室砖墓4座,其中一座保存有少量壁画,同时出土了石经幢、墓志及其他文物。古墓发掘现场。 顾轩 摄墓内残存的壁画。 顾轩 摄 据介绍,8月23日,河北省固安县县城内一房地产项目施工中发现砖墓,施工方迅速上报了该县文物部门。接到消息后,固安县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 ...
北京时间2021年9月1日下午,第28届国际文化遗产记录科学委员会全球双年会(CIPA2021)圆满落幕。本次会议由清华大学、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ICOMOS China)、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和北京建筑大学四方联合主办,这是CIPA自1968年创立以来首次在中国大陆举办全球双年会。会议主题为“大学 · 数感”(Great Learning Digital Emotion)
2021年8月14日上午,中央民族大学彭菲副教授为参加2021年水洞沟遗址第1地点考古发掘的30余名队员做了题为《IUP与中国北方石叶技术》的学术讲座。 彭老师的讲座从IUP的概念入手,IUP即Initial Upper Paleolithic(旧石器时代晚期初段)。他强调这是一个文化意义上的概念,指一些被认为属于转折期,有着明显技术行为变化,意味着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的 ...
2021年8月18日,水洞沟遗址发掘领队高星研究员在驻地临时实验室,为30余名队员(包括第一届旧石器时代考古高级研修班9名学员在内)做了题为《考古报告与研究论文撰写要领—基本要求规范及学术道德注意事项》的报告。 高星研究员以“为什么要写作和发表考古报告与研究论文、著作”这一问题展开,明确关于写作考古报告、论文与著作的重要性,并指出“ ...
日前,河北省黄骅市考古工作人员在当地海丰镇遗址附近发现一处古代制盐卤水井,形制规整。河北海盐博物馆工作人员通过对井底瓷片、井壁砌砖和芦苇捆鉴定,认定为金代遗迹。 新发现的卤水井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骅市海丰镇遗址东北10公里处,井深约255厘米,直径约265厘米;井壁由灰砖砌成,形制完整;井中发现瓷片、木桩,井底存有捆扎好 ...
唐已改祭祀遗存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巴沟乡卡力岗村西南3500米处,北距卡然公路1公里,东、西、南三面均为冲沟,西与唐已改石头建筑遗址隔沟相望。 该遗存系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新发现,初次登记为古墓葬。2020年7月,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多家单位再次对该遗存进行了考古调查,发现现存地表圆形封土堆,残高1.6米、直径约20米 ...
黄泥塘墓群位于郴州市北湖区槐树下黄泥村,在第二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中发现,年代为汉代,是北湖区重要的地下文物埋藏区之一。2021年3月~4月,为配合北湖区社会福利中心(郴江敬老院)项目建设,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郴州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郴州市博物馆等单位对项目红线范围内开展了文物调查勘探工作。6月~7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考执字20 ...
9月1日起,《四川省三星堆遗址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正式施行。记者从1日下午在广汉举行的《四川省三星堆遗址保护条例》贯彻实施座谈会上获悉,《条例》的施行,将为三星堆遗址保护管理提供法治保障,未来,三星堆不仅将做好遗址保护,还将科学规划遗址的保护利用,持续推进三星堆考古发掘和遗址保护,并做好三星堆展示利用工作,进一步提升三 ...
2021年7月18日至23日,河南大学第四届“夏文化”暑期研讨班顺利举办。研讨期间,十名考古学家做了十二次以“夏文化”为主题的学术报告、举办了青年学者论坛,来自全国43所高校62名具有一定“夏文化”研究基础的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历史学和艺术史专业青年参与研讨。 7月19日上午,研讨班举办开班仪式并开始授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刘海 ...
甘肃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委宣传部27日披露,在肃北广阔的地域中,分布着众多鲜为人知的神秘岩画,这些岩画凿刻技法虽极简单,但画境古朴,形象生动地记录了当时的游牧民族繁衍发展的痕迹。目前已发现岩画总数超过5000幅,其中清晰可见的有3000多幅。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南北两侧的肃北县境内,累计发现岩画总数超过5000幅。图为骑手岩画(资料图 ...
据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31日消息,日前,2021年度宗日遗址考古发掘取得新进展,现已基本探明宗日遗址两处台地的遗存分布情况,为今后对宗日遗址开展长期考古研究工作和宗日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宗日遗址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巴沟乡班多村和卡力岗村间的黄河北岸二级台地上,遗址东西分布总长达五公里以上,是目前黄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