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 积厚流光:长江流域文明化进程

  2022年11月30日下午13:30,“中国物质文化常识系列讲座”第四季第七讲“长江流域文明化进程”在立德楼403顺利举办。本次讲座由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郭伟民教授主讲。他结合大量考古发现与研究实证,阐述了长江流域的文明化进程及其对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产生与发展所作的重大贡献。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李梅田教授主持。  讲座共分为三个部分:长 ...

• 陈相龙:仪式性用牲的饲养方式研究

  11月24日晚,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主办的环境与社会考古系列讲座邀请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陈相龙副研究员,为师生带来题为“仪式性用牲的饲养方式研究”的线上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陈雪香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陈相龙老师首先介绍了“仪式”的概念,认为仪式与权威以及社会复杂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仪式作为人类信仰 ...

• 王建新:欧亚草原游牧经济与游牧文化的形成与演变

  把握游牧经济与游牧文化的特征,能够帮助我们加深对欧亚草原地区考古发现的认识,对于进一步开展相关考古工作至关重要。基于此,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课程特邀西北大学丝绸之路考古中心主任、著名考古学家王建新教授,于2022年11月1日晚走进立德楼0305课堂,发表了题为《欧亚草原游牧经济与游牧文化的形成与演变》的演讲(图一),《北方民族 ...

• 北大教授孙华:三星堆和金沙遗址还有哪些未解之谜

“要更多地认识蜀国,人们寄希望于考古发现和研究。其中最重要的两个数据库,就是远近闻名的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11月28日下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孙华,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以《从三星堆到金沙村——古蜀历史的新认识》为题,做客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古蜀文明系列讲座”,向广大网络观众介绍了古蜀文化近 ...

• 人类历史的时间标尺——碳十四测年方法及其在考古学中的应用

  一  今年的诺贝尔奖中有一项颁给了目前在德国从事古DNA研究的瑞典生物学家斯万特·帕博(Svante Pääbo),以表彰他对已灭绝古人类基因组和人类进化的发现。这是考古学关于古人类研究的重大进展。  数十年前同样有一位获奖者的研究因极大地推进了考古年代学而备受瞩目——美国科学家利贝(W. F. Libby)建立的碳十四测年方法。1960年 ...

• 李新伟:文明标准的中国方案浮出,考古界将继续完善

  11月26日下午2-5点,腾讯会议一个“灿烂”的下午,由澎湃新闻网作为特别媒体支持的159-1期文汇讲堂如约举行。三位嘉宾中国人大历史学院考古系陈胜前教授、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室和世界考古室主任李新伟研究员、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吕厚远研究员,分别从文明探源的世界维度、中华文明的标准探索、古气候和植物考古交叉学科助推中国贡献 ...

• 张敬国:以考古之光照亮文明之源——《凌家滩遗址——东方文明起源的曙光》讲座纪要

  2022年10月20日下午13:30-15:30,应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文博系的邀请,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张敬国研究员在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敬文图书馆二楼西报告厅做了题为《凌家滩文化——东方文明起源的曙光》的讲座。此次讲座是南京师范大学考古学系列讲座总第88讲(考古名家讲坛第38讲)。讲座由王志高教授主持,现场及线上师生共200余人参与了本次讲 ...

• 王仁湘:中国古代的庖人与厨娘

  “自古有君必有臣,犹之有饮食之人必有庖人也。”要吃,就要有制作食物的人,古代将以烹调为职业的人称作庖人,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厨师。厨师在古代有时地位较高,受到社会的尊重;有时也挣扎在社会的最底层,受到极不公平的待遇。庖人是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主要创造者之一,他们的劳作、他们的成就,理应得到公正的评价。现在的乃至未来的厨师们,应 ...

• 魏正中:《回溯与思考——早期照片记录下的龟兹石窟寺院》

  2022年10月20日晚,“纪念宿白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石窟寺考古系列讲座”的第四讲在红五楼5211与线上平台同步举行。本次讲座的题目为《回溯与思考——早期照片记录下的龟兹石窟寺院》,主讲人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魏正中教授,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韦正教授主持。图1:讲座现场  1979年,宿白先生考察克孜尔石窟,随后委托晁华山教授去往德国搜 ...

• 韦正:《云冈石窟的营造次序与分期》

 2022年10月21日晚,“纪念宿白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石窟寺考古系列讲座”第五讲在线上平台顺利进行。来自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韦正教授带来了题为《云冈石窟的营造次序与分期》的讲座,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老师主持。  韦老师的讲座考察了云冈不同洞窟开凿过程中的共时性,力图回归石窟营造的历史现场,推导营造的整体时 ...

• 赵声良:持续推进敦煌文化的保护研究与弘扬

“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在现场聆听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感到非常振奋,深受鼓舞。”从事文物保护研究工作近40年的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告诉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让我体会到文物事业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赵声良说,文物是中华五千多年历史文化的直接见证,文物 ...

• 文物学者高蒙河:古船“活起来”,讲述新故事

继“长江口二号”古船在长江口水域成功实施整体打捞4天后,11月25日,“长江口二号”古船沉箱顺利入坞,“安家”杨浦滨江上海船厂旧址。古船整体打捞出水、入坞以后,将转入考古与保护新阶段。未来,作为历史建筑的老船坞也将“华丽变身”为沉船考古基地和古船博物馆。《澎湃新闻·古代艺术》近日专访了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文博系教授高蒙河。他 ...

• 张晓凌:青藏高原上“幸运”的考古之花

  走进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下简称“双古所”)副研究员张晓凌的办公室,记者就被桌上摆着的一幅画吸引。乍一看以为是太湖石水墨画,细看才发现其实是一块形状奇特石头的三个侧面素描。画面底部是一行漂亮的钢笔字:“尼阿底的万年前石叶为高原腹地迄今最早的人类活动记录……”张晓凌说,这幅画是去年一位同事兼好友送的,为了纪念她登 ...

• 雷雨: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重要组成部分

  现有考古成果表明,以三星堆为代表的古蜀文明是夏商至西周早期中华大地上众多区域性文化中发展程度最高,同时也是最为独特的一支。三星堆文化以地域性鲜明的土著文化为基础,广泛吸收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以及其他地区的文化因素,并加以改造和创新,呈现出独特而规律的文明特质。  浙江良渚、江西大洋洲、湖北盘龙城、四川三星堆,这些重大考古发现 ...

• 贺云翱:江苏是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镇

  江苏是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镇。江苏的长江文化分为江南文化区、江淮文化区、江海文化区三大块,其中,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都是江南文化重镇。这些年,我在无锡做过大量考古调查,无锡的历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文物保护单位等都非常丰富。  如何把江苏的文化文物资源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如何实现 ...

• 王巍:江南地区是中华文化重要的发源地之一

  中华文明何时形成?从2002年至今,通过20年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我们对长江下游地区文明起源和形成的过程,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概括来说,就是距今万年奠基、八千年起步、六千年加速、五千多年进入、四千年过渡。在浙江金华浦江上山遗址的定居村落,我们发现了栽培的水稻,通过研究断定,长江流域稻作文明至迟可追溯到一万年前。而在距今约85 ...

• 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水下考古与长江口二号古船的意义

法国历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曾说:“连接陆地的不是大海,是航海的人”,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71%的面积,陆地只占29%的面积,在中国,陆地有960万平方公里,海域有400万平方公里。11月21日,长江口二号古船的顺利打捞,让公众把目光再度聚焦水下考古。《澎湃新闻·古代艺术》近日专访了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孙键,邀请他畅谈水下考古与遗产保护。 ...

• 白云翔:李家山古墓群如何揭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形成过程?

  中华文明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了多元一体格局。云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的发掘,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和发展的考古学研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实例。今年是云南李家山古墓群考古发现50周年,中新社“东西问”近日专访山东大学讲席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白云翔,从李家山古墓群出土文物实证分析和阐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 ...

• 陈胜前:文物展览何以“动人”?

  我的学术训练始于旧石器时代考古。旧石器时代考古涉及人类起源问题,该研究的一个重要认识是人类起源于非洲,从直立人到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都是如此。  根据古DNA研究,现代人类大约在5万年前后到达东亚。从旧石器考古角度来看,中国人常说的“四海之内皆兄弟”是一句写实的描述。人类文化本就同根同源,只不过在后来的发展中产生了分化,相互沟 ...

• 胡兴军:克亚克库都克烽燧何以见证唐代对西域的有效管辖?

  在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东北缘的新疆尉犁县境内的孔雀河沿岸荒漠地带,分布有11座烽燧,被称为“孔雀河烽燧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考古工作者多次对烽燧群进行考古调查研究。2019年至2021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中之一的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进行全面考古发掘,确定其为唐代烽燧遗址。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全貌(南至北)。图片来自受访者  ...

• 许宏:考古“何以中国”?

  文明交流互鉴的题目很大,考古界的探索,可为讨论该问题提供一个有益侧面:早期中国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与外来文化有何互动与交流?  考古现在是热门话题,很大程度上与考古研究对象的可视性有关,比如三星堆文物带给人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2018年,国务院新闻办举行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成果发布会,首次向公众介绍这一国家科技支撑项 ...

• 刘瑞:西安考古散想

  11月17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瑞研究员应邀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做学术讲座。本次讲座在陕西考古博物馆公众考古中心多功能厅举办,由种建荣副院长主持,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业务人员,各兄弟单位的专家学者、相关专业学生300余人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聆听了本次学术讲座。主讲人|刘瑞主持人|种建荣  刘瑞以三十年学习工作经历为经,各个时段 ...

• 何毓灵:殷墟近些年考古发掘新收获

  2022年11月16日晚上19:00,“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学术前沿系列讲座之四十:殷墟近些年考古发掘新收获”于线上举行。本次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副站长何毓灵研究员主讲,以《殷墟近些年考古发掘新收获》为主题,介绍了十余年来殷墟及其周边区域考古工作的主要成果。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吕学明教授主持。  讲座 ...

• 对话|三星堆四号发掘负责人许丹阳谈三星堆谜题

1986年,四川省广汉市西北三星堆一、二号祭祀坑的发现,可谓“一醒惊天下”。2019年开始,三星堆开始新一轮考古勘探,并在祭祀区发现6座新的祭祀坑。截至今年九月,6座新发现的祭祀坑出土编号文物15109件,近完整器4060件,其中包括了三星堆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青铜面具、体量巨大的青铜神兽以及各种造型奇特、充满想象力的青铜神坛等。三星堆考古勘探的现 ...

• 伯乐先生 斗南一人——我心目中的李伯谦老师

  我本名何努,北京生人,自1981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后依次改为考古系、考古文博院、考古文博学院),便与李伯谦先生结下了亦师亦友、形如父子的情缘。我是李伯谦先生的硕士和博士,在李老师的弟子们当中与李老师(我及我的家人都习惯尊称李伯谦先生为李老师)交往的历史最久,李老师对我倾注的心血也最多。我想通过与李伯谦老师交往的点滴小 ...

• 李宏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加强文物发掘、研究保护工作

李宏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夏商周考古、中国古代青铜器。出版三部专著,在《考古学报》《考古》《文物》等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科研启动项目等。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 ...

• 赵海涛:当二里头考古的进度条走到2%

  我是二里头遗址考古工作的第四代队长,今年是我当队长的第三年,也是我在二里头工作的第二十个年头。20年对一个人来说不短,但在二里头面前,我和我的前辈们一样,都很年轻。绿松石龙形器。  我们在2019年做过一次统计,二里头考古60年来,发掘遗址近5万平方米。按照目前的速度,二里头的考古工作全部完成需要3000多年,现在进度条才刚刚走到2%。  ...

• 我与北大考古︱原思训:考古学领域对于科技工作者来说是一个无垠的广袤天地

1973年一个偶然机会我调来当时的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和无线电系调来的王良训、技术物理系调来的陈铁梅一起筹建14C实验室,我负责化学工作,迄今已经49年。对于我这个学放射化学,原来从事放射化学教学和研究的人来说看似一个从理科到文科的大转变,实则是继续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一点知识和技能,只是转换一下工作和研究对象而已。虽然当时的条件困难 ...

• 我与北大考古︱周双林:有过平淡与艰难,更有那些美好的回忆

进入文物保护界是一个偶然。大学毕业主要采取的是分配制,少数人自己找工作。我当时毕业时初步分配在外地,后来换成了河南省博物馆,因为那边有个指标而且离我家最近,公交只需五站地。我对这地方非常熟悉,小时候经常去参观,还在对门河南电影院看电影,都是走了来走了去的。进入河南博物馆的十年是一段比较平静的时光,文物行业延续着既往的平淡。十年后 ...

• 我与北大考古︱齐东方:从兴趣出发做研究,可能没名没利,可做起来却很痛快

出版一本自选集,选择哪些文章,会有纠结。一般来说,自选集要选自己的“得意”之作,自以为对学术有贡献,或者是反映自己治学之路的作品。我开始也是这么想的。然而,面对自己发表的大大小小200多篇文章,选什么有些犯晕了。以往发表的那些文章,有的确实是呕心沥血,也有些是随意应酬。可当时呕心沥血写成的,现在看来也不怎么样,当时的随意应酬,倒有 ...

• 我与北大考古︱张弛:我的研究与我的田野;区域经济与旁逸斜出

此前我已经将有关埋葬制度的文章,结集为《社会权力的起源:中国史前葬仪中的社会与观念》一书出版(文物出版社,2015年),为避免重复,本书主要关注中国新石器时代手工业技术与贸易,农业起源与区域经济、区域文化,也算是我个人在这几个方向上研究的一个小结,同时也与《社会权力的起源》一书的编选体例相呼应。其中只有《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石制品研究》 ...

• 我与北大考古︱王幼平:复原远古人类发展史,探索中国人之由来

自1920年算起,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已经整整有100年的历史。从田野考古发掘规模、研究成果与研究者数量等条件来看,这100年的发展可以明显划分为两大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末的前60年,从事旧石器考古的学者数量少,虽然有北京猿人及其文化在世界史前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等大发现,但发掘工作仅分布在局部地区与少数遗址,研究成果亦有限。而1980年代以来 ...

• 秦汉交通奠定后世道路格局——访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王子今

  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交通发展实现显著进步的历史阶段。秦汉交通建设对于此后的交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王子今多年来将秦汉交通史作为其深耕细作的重点研究领域。1984年4月,在西北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王子今从西安出发骑行至秦岭深处大山之中的商南县,往复考察武关道。他后来又数次与友人对武关道遗迹、傥骆道遗迹、子午道秦岭北段 ...

• 坚持对中华文明的研究、传播

  在文物考古一线工作超过30年,实践让我切身感受到,讲好中华文明故事,需要润物细无声的坚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报告还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作为 ...

• 十年聚能跃迁 推动文化自信自强——出水文物保护事业发展回顾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文化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任务,强调要传承中华文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回顾出水文物保护的十年,以保护好中华优秀文化为着力点,深挖文物价值,加强文物利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推动文化自信自强。  随着水下 ...

• 大家二三事 疏笔聊寄之——读《杨泓文集》略记

  杨泓先生是中国知名考古学家,他在美术考古、古代兵器、魏晋南北朝考古等领域颇有建树。此前,《杨泓文集》在文物出版社出版,全书五卷六册,全面呈现了他在考古学领域的建树。其中有一部《考古文物小品》,读来颇有意趣,里面收录了杨泓回忆考古学家、文物专家的文章,揭示了他们鲜为人知的一面。《杨泓文集·考古文物小品》文物出版社  书中先是写 ...

• 著名考古学家、半坡遗址主要发掘者石兴邦——叩访远古 行走一生

  中学历史课本中那张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网纹盆图片至今仍令人惊艳,它和另外一件在国家博物馆展出的人面鱼纹彩陶盆,成为许多人认识史前中国灿烂文化的起点。图为石兴邦先生。图片来自国家文物局  一个寂寂无闻的村庄名“半坡”,成为出现在学者们论著中频率最高的新石器考古遗址名称。上世纪50年代半坡遗址的考古成果,后来被概称为中国考古的“半坡 ...

• “红山之子”续写红山文明

  红山之子考红山,华夏文明探本源。龙祖玉源八千粟,文明根系在红山。  这首诗讲的是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国祥先生30多年致力红山文化研究、续写红山文明的事迹。  “红山之子”步入兴隆洼  燕山以北,蒙辽冀交汇处,有一个叫喀喇沁旗的地方,隶属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这就是刘国祥的家乡。  喀喇沁旗东距著名的红山文化命名地红山遗址 ...

• 中华文明形成与早期发展过程中先民的食物结构与生业经济

  总书记指出:“对文明起源和形成的探究是一个既复杂又漫长的系统工程,需要把考古探索和文献研究同自然科学技术手段有机结合起来,综合把握物质、精神和社会关系形态等因素,逐步还原文明从涓涓溪流到江河汇流的发展历程。”稳定同位素生物考古学就是将考古学探索、历史研究与自然科学结合起来,运用分子生物学相关技术分析人骨、动物骨骼等遗存 ...

• 唐代吐谷浑墓实证中华民族文化交融与历史自信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揭晓,由甘肃省考古研究所主持发掘的“甘肃武威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入选,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同时还被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1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的六项重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引起历史学界、考古学界的极大兴趣和关注。张国才 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党组书记、院长,甘肃省历史学会副会长,甘肃省 ...

• 王巍:考古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一项以考古调查发掘获取相关资料为主要手段,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采取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式,揭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重大科研项目。  本期节目,通过访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带领观众从考古实证出发,展开一段中华文明的寻根之旅。  考古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 ...

• 何毓灵:殷墟考古如何探寻中华文明根脉?

  1928年,考古人在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铲起黄土,揭开一个3000多年前璀璨的王朝——殷商王朝的神秘面纱。自此,殷墟考古发掘几未中断,宫殿、王陵、甲骨文、青铜器等惊世发现,确认殷墟即商王盘庚迁殷后的都城,商代历史由此成为信史,中国的信史向前推进近千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安阳工作站副站长何毓灵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 ...

• 动物考古探究人类与动物相伴相行的历史

  动物考古(Zooarchaeology)就是通过收集、鉴定、量化、测试和分析动物遗存,认识古代存在的动物种类、当时的自然环境、古代人类与动物的各种关系及人类行为的一门科学。动物考古以动物遗存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旨在探究人类与动物相伴相行的历史,研究不同时空的古代人类在饮食、农业、生活、运输、医药、语言、文字、艺术、宗教、祭祀、战争等多个方面 ...

• 全面提升科技考古在中华文明研究中的作用

  最近,科技考古在中华文明起源研究中的作用,以及科技考古学与考古学之间关系成为众多媒体和学者讨论的重点问题之一。多位科技考古学者撰文讨论了科技考古在考古中的应用、科技考古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的作用、科技考古的局限性以及如何加强科技考古学与考古学结合等问题。也有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看法,对科技考古的成果以及在考古中的应用提出了疑问 ...

• 加强考古研究 深入认识西域文明

从事新疆考古、历史研究,迄今已历55年。掩卷沉思,成就不多,但感受不少。最大感受之一,就是:事古代新疆历史考古文化研究,求步入新境,关键之一,是必须十分认真、深入地关注新疆及周邻地区考古文化。 古代中国与中亚西部、西南亚、非洲北部、欧洲广大地区交往、联系,新疆向为主要径道。这一历史地理背景,使新疆大地深蕴亚、欧历史文化交流的宝藏。 ...

• 陈国科:钟情田野考古 破解中华文明密码

  或许已经习惯了与安静的文物打交道,陈国科不是一个话多的人。但每当谈起野外考古发掘的经历时,他的肢体动作会变得格外丰富,还会不自觉笑出声来。他总是轻描淡写地带过那些外人眼里的辛苦,执着地谈论新发现带来的惊喜。  今年42岁的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陈国科出生在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驰名中外的“中国苹果之乡”。黄土高原缺水,他却见 ...

•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为中华民族修家谱——专访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

  近70家科研机构、20个学科、400多位专家学者参与联合攻关,从立项至今已有20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下简称“探源工程”)是人文社科领域当之无愧的国家工程。它不仅用科学实证了5000年中华文明史,还从中国的历史材料出发重新定义“文明”,发出中国学者的声音。日前,“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记者对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华文明探源工程1—4期首 ...

• 湖南是形成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重要一元——写在《吾道南来》出版之际

  习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吾道南来》一书是学习习总书记关于考古学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湖南考古工作的实践,在《考古湖南——十堂课听懂湖南历史》之“九嶷山上白云飞”篇基础上重写而成的。  在我国先秦文献 ...

• 我读|中国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的“纹样与图像”

日本学者八木春生先生早年在日本成城大学师从上原和教授、东山健吾教授研读东方美术史,并取得博士学位,其间又到北京大学考古系进修,得到宿白先生、马世长先生指导,因此在研究佛教美术史中,不仅擅长以日本传统美术史学的方法进行图像分析,而且还能参酌佛教考古学方法进行考察,他的研究具有独特的视野。多年来,八木春生先生不断到中国各地考察佛教石 ...

• 埃及学诞生200年︱郭丹彤:象形文字与埃及学

1822年9月的一天,31岁的让-弗朗索瓦·商博良(Jean-François Champollion,1790–1832)奔走在法国巴黎街头,欣喜异常。他挥舞着手中的纸稿,奔向法兰西科学院,然后上气不接下气地告诉自己的哥哥:“我找到了……”据说,他还没来得及细说,就晕倒在地上了。9月27日,商博良第一次向学界展示了他的发现,10月,他的论文出版,正式宣布了埃及象形 ...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