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洛阳城遗址

考古学者揭秘洛阳古城发掘内幕 司马光为之动容

摘要:  大约930多年前的某一天,一位老者走过一座久已堙埋的城址,望着眼前荆棘丛生的夯土城垣,略显起伏的夯土台基,俯拾即是的残砖断瓦,一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苍凉之感油然而生,悲从中来,发思古之幽情,禁不住感叹:“烟愁雨啸黍华生,宫阙簪裳旧帝京。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这位老者就是北宋历史学家司马光,他为之动容的这座城址就是中国都城史上著名的汉魏洛阳故城。  (宋)司马光  烟愁雨啸黍华生,宫 ...

 大约930多年前的某一天,一位老者走过一座久已堙埋的城址,望着眼前荆棘丛生的夯土城垣,略显起伏的夯土台基,俯拾即是的残砖断瓦,一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苍凉之感油然而生,悲从中来,发思古之幽情,禁不住感叹:“烟愁雨啸黍华生,宫阙簪裳旧帝京。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这位老者就是北宋历史学家司马光,他为之动容的这座城址就是中国都城史上著名的汉魏洛阳故城。


  (宋)司马光

  烟愁雨啸黍华生,宫阙簪裳旧帝京。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宋)司马光


  汉魏洛阳故城西北部金墉城夯土城墙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平面位置图

  近60多年来的考古勘查与发掘,让这座饱经沧桑、蜇伏于黄土之下的古都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宫城、内城、外郭城,“三城制”的宏大架构开创了中国都城史上的先河。大朝正殿太极殿、宫城正门阊阖门、中央大道铜驼大街、北魏皇家寺院永宁寺等遗址历历在目,触手可及,古书中抽象的地理名词在现实中放射出历史真实的光芒。抬望眼,跨洛水,洛南分布着曾经放置有张衡发明地动仪的灵台,汉代莘莘学子仰慕已久的高等学府太学,重要的礼制建筑明堂、辟雍。虽已成为丘墟废址,但在中国文化史仍声名显赫,影响至深。为了更加真切地认识和了解这座名都大城,让我们走近一位长年工作于这座城址的考古学者,倾听他的探古心声。

   【访谈】

  受访者:钱国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以下简称“钱”)

  采访者:霍宏伟(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以下简称“霍”)

  采访时间:2016年5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钱国祥先生

   ?太极殿遗址

  霍:您好,钱国祥先生!我们注意到在“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入围的25项当中,太极殿遗址名列其中。今天采访您,想问您三个关于太极殿的问题:第一,太极殿是一座什么样的建筑;第二,我们为什么要发掘太极殿;第三,太极殿在中国古代都城史上的地位。谢谢。

  钱:首先要说的是,太极殿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宫殿,通俗一点讲,它就是老百姓常说的“金銮殿”,相当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皇帝坐的大朝正殿。太极殿的来历是有文献记载的,延续时间很长。据记载,这座宫殿在三国曹魏时期就开始出现,整个两晋南北朝时期一直在延续,几乎所有的都城正殿都叫“太极殿”,这种制度基本沿袭到唐宋时期。所以说,太极殿在中国古代的都城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北魏洛阳宫城中轴线上主要建筑遗址鸟瞰(上南下北)

  其次,在都城史上,一般认为在南北朝(北魏洛阳城),或者更早的东晋时期(东晋南朝建康城),开始出现太极殿为核心可能是居中的宫城,就是太极殿居中,我们称之为“建中立极”。但是,在文献中,曹魏时期就开始有太极殿的记载,这些记载中有些混乱的地方,后人梳理得不太清楚,就是曹魏太极殿的位置到底在汉代的南宫还是北宫建造而成,这涉及到曹魏时期它是否在城中间营建正殿。

  汉代为多宫制,很多宫城构成当时的都城。怎么到了南北朝、隋唐时期,出现了中间居轴线正中这样一座单一宫城,一直到北京的明清故宫,都是这种形制,宫城居中,有严格的轴线对称这样一个格局。它的源头在哪?可以通过对居于汉魏洛阳城中部的北魏太极殿的发掘,结合文献的记载去考察曹魏的太极殿在哪里,可能会找到它真正的源头。所以,我们将太极殿遗址的发掘作为学术目标中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来看待。

  第三,通过发掘汉魏洛阳城北魏太极殿,结合文献记载,我们确认它确实是延续了魏晋太极殿的基础来营建的。而且在整个宫城南区,它的整个建筑格局都是曹魏时期创建形成的。通过勘查,我们现在能够得出这样一个确切的结果,跟文献记载完全吻合。因此对太极殿遗址的勘查与发掘,有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就是中国古代都城从多宫这样一个形制,发展到建中立极、严格对称的单一宫城制,始创于曹魏,我们找到了这种中华都城传统文化的源头。虽然到了唐宋以后,元大都、明清的北京城,不再有“太极殿”的称谓,但它们还是都延续了宫城与正殿居中的格局。另外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太极殿”的称呼虽然在中国宋代以后不在出现了,但是在东瀛日本,他们在中国唐代时也开始模仿太极殿,他们称为“大极殿”,而且在好多座都城中一直延续这种称呼,包括藤原京、平城京、平安京、长冈京,很多宫城正殿都叫“大极殿”。这对于中国古代都城形制的发展演变和东亚地区的都城文化研究来说,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太极殿主殿北侧早期遗迹(由北向南拍摄)


  太极东堂遗址(由东南向西北拍摄)

   ?阊阖门及其他宫门遗址

  霍:钱先生,我记得你们在正式发掘发掘太极殿之前,还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如太极殿南面的阊阖宫门、二号宫门、三号宫门,都经过了大面积的揭露,您能不能对这些遗址的发掘做一个大体的介绍?

  钱:我们对太极殿遗址的发掘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主体项目的立项经过了数十年学术上的准备。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在汉魏洛阳城进行勘查的时候,就勘探发现了一座居北、居中的宫城。但是以往的勘查,因为没有经过大量的发掘,它的时代不是很清楚,一般认为它没有问题就是北魏的太极殿。我们对宫城区也就是太极殿的发掘,延续了60年代的工作。在这个基础上,当时发现了这座宫城最大的殿址,可能是太极殿,但需要通过发掘来得到证明。到了上世纪80年代,对这个殿址做了一些试掘,根据规模能够确定它是太极殿,但是由于没有进行大量的考古工作,包括解剖,它的建筑时代不清楚,所以仍需要做很多工作。我们在1999年对宫城进行勘查的时候,发现了一座宫城正门,叫“阊阖门”,随后在2008年以后相继发掘了二号宫门、三号宫门,而且三座宫门的建筑格局、结构都是完全一致的,显示出是一组整体规划布局的建筑。结合新时期新的发掘思路,我们用了很多新的考古方法来丰富汉魏洛阳城大型遗址考古工作内容。采用这些方法对遗址进行大量的解剖,在解剖过程中发现它们的最早建造时间在曹魏,这就为我们寻找曹魏太极殿做了基础资料的积累。太极殿的发掘,我们现在所获得的这些成绩都是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逐步积累起来,最后得出来能够和文献记载相吻合的结果。作为考古工作者来说,在学术上我们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能够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为什么要发掘它,都要根据这些已有的发掘成果来考虑。


  北魏洛阳宫城正南门阊阖门立面复原图

   ?铜驼大街、宫墙及河渠遗址

  霍:您刚才先说了太极殿殿址,后来又谈到揭露的这几座门址,我记得还发掘了一条著名的街道遗址。

  钱:哦,在阊阖门的南面,这就是文献记载的铜驼大街。“铜驼大街”在北魏是这个称谓,实际上在曹魏也是叫“铜驼大街”,北魏沿用了曹魏已经存在的铜驼大街。当然,在文献记载中,东汉已经出现了“铜驼街”的称谓,但是否与后来的一致,不太清楚。我们通过对阊阖门南面大街的发掘,说明至少在曹魏时期铜驼大街已经存在,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发现。

  实际上,对宫城的发掘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对宫墙的发掘。因为我们对宫城的认识,首先是中轴线,从阊阖门、二号门、三号门,再到太极殿,都是在一条建筑轴线上。当然不是严格的中轴线,但是在都城里面已经有主要建筑修建在一条南北轴线的格局出现。只解决轴线的问题,并不能解决宫城的时代断定问题。因此我们对宫墙也进行了试掘,比较重要的是在2011年,在对宫城西墙进行解剖的时候,于北魏宫墙的内侧发现了规模很大的魏晋时期宫墙,而且在魏晋时期的宫墙外侧还有汉晋时期的大型河渠。

  这条河渠,在《水经注》里有明确记载,与洛阳的谷水、阳渠水系有很大关系。据《水经注》记载,有一条渠水从宫城西墙外向南流,到铜驼街,夹着铜驼大街继续向南流。考古发现的那一段就是宫墙外侧的阳渠,这条阳渠的发现非常重要,因为以前有学者对目前勘察的宫城西界有些疑问,通过这个发掘,结合文献记载上说的阳渠就是在宫墙外侧,所以阳渠的发现基本上确认了曹魏或者更早的汉代宫城的西墙,就是我们现在勘察的北魏宫城西墙,它们是一直延续下来的。这些个发现,对于我们认识北魏的宫城,包括阊阖门、二号宫门、三号宫门、太极殿这样一个格局,有一个始建时代上的确认。


  汉魏洛阳故城东汉城址复原示意图


  汉魏洛阳故城曹魏西晋城址复原示意图


  北魏大市遗址出土釉陶盏

   ?考古队长

  霍:都城遗址的考古发掘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我想问问,您作为洛阳汉魏故城队的队长是第几任,前面还有哪几任?

  钱:我刚才讲了对太极殿包括宫城的发掘是一个延续的工作,不是一代人、两代人就能够完成的,实际上是有许多先生组成我们的考古团队,是共同奉献的结果,尤其是前面的先生们做了很多工作。我作为队长已经是第三代了,前面还有许景元先生、段鹏琦先生。他们在汉魏洛阳城做了大量的田野发掘工作,都想在都城考古上做出一些有意义的工作,我们很尊重他们做出的成果。

  霍:的确是这样。大家常说都城考古是最难的,它需要几代或者十几代人,一代一代,就象接力赛一样把成果一点一点做出来。

   ?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钱:考古工作不是简单的挖宝,对古代都城、我们的传统文化要有一种敬畏之心,要把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包括古代都城遗址的布局面貌,它们是古人留给我们现代人珍贵的文化遗产,一定要保护好。首先应该要发掘清楚,因为这个遗址范围你不搞清楚,宣传不到位,老百姓就不认为这个很重要,而种地、日常的生产生活对城址还是有很大的破坏。通过这些年的工作积累,当地群众对城址有很多了解,尤其是汉魏洛阳城于2013年申报“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有很好的群众效应,他们对这座城址也很关心。通过我们考古人的工作,完成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申报,当地群众对城址的保护是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的,对我们的考古工作研究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精美绝伦的永宁寺陶俑


  北魏永宁寺塔立面复原图

  霍:钱先生讲得非常精彩。其中,您说到一座北魏门址,叫“阊阖门”,让我想起您曾经参加发掘过的北魏永宁寺遗址。今年上半年,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大象中原展”当中,就展出了几件出土于永宁寺遗址的陶俑头,那些都是非常精美的皇家作品。当我看到俑头的时候,就想起洛阳,想起了参加发掘的这些先生们,如许景元先生、段鹏琦先生等。

  钱:永宁寺遗址,对于考古界的朋友,还有美术史方面的很多学者来说都很熟悉。这些塑像在当时是非常精美的,但它们终归是泥塑,不过是在一种特殊的情况下保存下来了。因为木塔是被火烧毁,在烧的过程中这些泥塑像被烘烤,这样就有一些残像保存下来了。如果没有烘烤,这些泥塑像不会流传下来,我们就不可能看到。现存的这些塑像虽然都是残破的,但是它们的塑造还是非常传神的。如果我们看到那些塑像原件的话,每一件人物的雕刻都是栩栩如生,非常细致,它代表了当时美术雕塑方面的高超艺术水平,并以一种偶然的方式留给了后人。我们很惊叹古人留给我们的文化,永宁寺遗址出土的这批塑像是中国雕塑史上的重要实物作品。


  永宁寺塔基遗址发掘现场


  永宁寺塔基出土大型泥塑佛像面部


  永宁寺塔基出土泥塑弟子头像

   ?洛南的礼制建筑遗址


  东汉灵台西侧二层内室建筑遗址发掘现场

  霍:咱们今天主要谈了太极殿,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重要的遗址,像钱先生说的北魏永宁寺遗址,发掘出一些精美的塑像,这些遗址均分布在洛河以北。在洛河以南,您还参加发掘过一些比较特别的遗址。

  钱:洛河以南的遗址,其实我来得比较晚,也参加过一些后续的发掘工作。那些工作在上世纪70至80年代做得多一些,后来我们也做了一点补充发掘。在洛南发掘的遗址有哪些呢?这些建筑跟中国古代都城的礼制建筑有很大关系,主要是祭天、祭祖的祭祀建筑遗址,在汉魏时期南郊营建有一组礼制性建筑,如明堂、灵台、辟雍,还有太学,是官办的最高学府,大多是跟礼仪文化有密切关系的建筑遗址。这些遗址,我们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同时也在进行保护,可能将来会在地面上做出展示,给公众一个更直观的印象吧。

  霍:多谢钱先生接受我们的采访,讲了这么多有关汉魏洛阳故城遗址考古发掘的故事。


  西晋辟雍碑


  东汉熹平石经残石

  (本文图片采自洛阳市文物管理局编著《洛阳大遗址研究与保护》和《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手册。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图文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分类: 中文 遗产点 汉魏洛阳城遗址
关键词:

汉魏洛阳城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