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丝绸之路新疆段考察报告(一)

摘要: 今年9月17日,敦煌研究院一行9人踏上了西行新疆段丝绸之路遗址考察的征途。沿途我们主要考察了哈密的回王府、木卡姆传承中心;吐鲁番的高昌故城、柏孜克里克石窟、火焰山、阿斯塔纳古墓群、吐鲁番博物馆、苏公塔、交河古城;库尔勒的铁门关、库尔勒博物馆;库车的克孜尔千佛洞、克孜尔嘎哈烽燧、克孜尔嘎哈千佛洞、库木吐喇石窟、森木塞姆石窟、库车大寺、龟兹文化博物馆、苏巴什古城;乌鲁木齐的新疆博物馆、乌鲁木齐博物馆、红山 ...

今年9月17日,敦煌研究院一行9人踏上了西行新疆段丝绸之路遗址考察的征途。沿途我们主要考察了哈密的回王府、木卡姆传承中心;吐鲁番的高昌故城、柏孜克里克石窟、火焰山、阿斯塔纳古墓群、吐鲁番博物馆、苏公塔、交河古城;库尔勒的铁门关、库尔勒博物馆;库车的克孜尔千佛洞、克孜尔嘎哈烽燧、克孜尔嘎哈千佛洞、库木吐喇石窟、森木塞姆石窟、库车大寺、龟兹文化博物馆、苏巴什古城;乌鲁木齐的新疆博物馆、乌鲁木齐博物馆、红山公园、天池;吉木萨尔的北庭都护府等22个遗址点及景点。

一、哈密

9月17日我们到了哈密。哈密,古称昆莫,汉称伊吾或伊吾卓,唐称伊州,元称哈密力,明以后称哈密。哈密地处西域与中原的交通要冲。2000多年前就是汉朝与匈奴激烈争夺以制西域的战略要地。哈密成为通往西域的要道,被视为“西域襟喉”。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它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使哈密在历史上代不绝书。

1、哈密回王陵

哈密市南郊的回王陵,维吾尔族称之为“阿勒同勒克”(意为黄金之地)。1709年第一代哈密王——清代乾隆所封的一等扎萨克额贝都拉死后便葬于此。从此这里便成为历代哈密王王室的墓地。回王陵在回王后代的保护下有几个保存得比较完整,尤其是伊斯兰风格的墓葬建筑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的回王陵建筑群由大拱拜、小拱拜和大礼拜寺 (艾提噶尔寺)等三部分组成。大礼拜寺殿高大宽阔,可容纳5000人同时礼拜,史料记载,该寺修建于一世回王额贝都拉时期(即康熙年间)。四世回王玉素甫时(1740年-1760 年间)和六世回王额尔德锡时(1740年-1813年间)曾两次扩建。同治六年(1867年)七世回王伯锡尔死后,清廷追封他为和硕亲王,并拔专款修建大拱拜(即回王坟)。这是一座伊斯兰式的长方形穹顶建筑,高15.56米,四角塔柱撑立,圆尖拱顶用绿色疏璃瓦覆盖,周身以蓝花祥云白瓷砖镶砌,与木结构亭榭式的小拱拜以及土木结构的大礼拜寺互相照应,风采各异。小拱拜建筑融合了汉、满、蒙、回(维吾尔)四个民族的风格,更是世界独有,充分体现了各民族的大团结,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人文意义。整个建筑群占地约20亩。绿树成荫,建筑独特,不仅是专家学者们研究九世(共233年)哈密回王历史以及我国伊斯兰建筑艺术的重要文物古迹,也是人们游览观赏的胜景之地。下图展示的是回王陵建筑,第一张伊斯兰风格,第二张里面包含了顶层八角的蒙古风格和中层四角的中原风格,是融两个民族风格于一身的建筑,还有旁侧满族风格的圆形建筑,里面供养着回鹘王及家眷,甚至还有大臣的灵柩。

伊斯兰风格的回王陵


融蒙古与中原风格于一体的回王陵建筑

2、哈密回王府

哈密回王府坐落于哈密市回城乡,原回城东北角。是在原蒙古府的基础上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重建。民国19年(1930年)6月,沙木胡索特病故。次年,农民暴动,驻哈密省军进占回城,为寻找财宝,将这座有二百年历史的回王府“付之一炬,夷为平地”,连有数百年历史的“贮藏经典之库”也随大火化为灰烬。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在《马仲英逃亡记》一书中记载了回王府被焚后的情景。现在看到的是现代人根据当时的图纸重修的,里面展陈了七代回鹘王的历史事迹,里面塑有惟妙惟肖的蜡像回忆着当时的历史。重建后的王府规模宏大,建筑构造既体现了伊斯兰古典建筑的艺术风格,又融合了汉族建筑艺术的特点。王府土墙高台,琉璃瓦顶,飞檐斗拱,园林交错,是当代新疆境内规模最大,最有特色的一座宫廷建筑。

哈密王府内重修的牌坊


哈密回王府通往王府住所的台阶


3、哈密博物馆

哈密博物馆

博物馆位于回王陵遗址的对面,哈密市广东路360号。博物馆成立于1988年,博物馆有展厅面积800余平方米,库房面积300平方米。馆内收藏有原始社会至明清时期的石器、青铜器、陶器、木器、铁器、毛布、清代服饰和干尸等文物12000余件,其中17(类)件为国家一级文物。博物馆里展示了新疆地区考古发现的一些文物,包括史前的,古代的和近代的。文物以通史陈列的方式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汉—北朝及隋、唐、元、明、清来呈现哈密悠久的古代文明,在通史陈列中还包括有独特文化面貌的五堡、焉不拉克两个专题陈列。展厅陈列各类文物1000余件,有轰动国内外的五堡干尸、精美的古代毛布和属于北方青铜文化的铜釜、鹿首铜刀等珍贵文物,大部分展品为历年考古发掘出土文物,有着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

4、哈密木卡姆传承中心

哈密木卡姆传承中心

“木卡姆”是阿拉伯语“大型套曲”的意思。被称为新疆维吾尔十二木卡姆“古老的源头和原来的躯干”之一的哈密木卡姆是新疆四种木卡姆形式中的一种,传承千年,现有12乐章,19分章,258首歌曲,熔诗、歌、乐、舞于一炉,自头至尾演唱一遍至少需要12个小时。它所独有的乐器艾捷克,形制似中原的“四胡”,最早由蒙古人发明。2005年11月,“木卡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6年5月,“木卡姆”被文化部命名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哈密木卡姆综合反映了哈密维吾尔人的思想、历史、道德、审美、文化、信仰等意识形态,她是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一体化的产物,深刻地凝聚着维吾尔人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与审美情趣,同时也是开展多学科研究的资料源泉”。哈密木卡姆传承中心建筑面积4875平方米,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主体四层。一层主要有木卡姆传承使用的演艺大厅、教室、宿舍、数据室、外部广场和舞台控制室、库房等。二层大厅900多平方米,主要沿四周墙壁展示维吾尔十二木卡姆的产生、发展、演变的沿革,以图片、壁画、文字、雕塑等艺术展现形式,全面反映“人类文化遗产的瑰宝——维吾尔木卡姆”的文化形式、特色和内容。大厅空间主要作为冬季中小型展演场地。三层东部是可容纳60人观看专门演出的展演厅,在这里不仅可以为木卡姆传承人提供排演、演练场地,也是观光者欣赏木卡姆艺术的小型场地。西半部是专门展现哈密木卡姆的产生、传承、发展过程及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价值的哈密木卡姆展厅。四层主要用来展示哈密地区现已申报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览场地。在三楼的演绎大厅,我们观看了一场小型的木卡姆表演艺术,这是专门为参观者举办的,每天有固定的场次,观众可以近距离欣赏和体验这一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哈密木卡姆传承中心具备木卡姆艺术教学、展演、培训、研究等功能和设施,它建成后将是哈密地区一处综合功能较强、集中反映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的文化中心,也将成为哈密的标志性建筑和新的人文旅游亮点。将对地区哈密木卡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搜集整理、项目研究、人员培训、学术交流、对外宣传等作用。

由于新疆地域辽阔,路途遥远,我们一路赶回来已是29号。此次考察还要特别感谢车队司机师傅于建军,路途中我们比较困的时候都要打个盹,但师傅得一直保持清醒的状态赶路。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苏巴什佛寺

哈密回王墓

苏公塔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