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 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绢缘印花草编盒的修复研究

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绢缘印花草编盒的修复研究王菊(甘肃省博物馆)  内容摘要:甘肃省博物馆藏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的绢缘印花草编盒,因存在残缺、褪色、糟朽、微生物损害等严重病害,急需进行保护修复。本工作在参照修复方案中相关专业仪器检测分析的基础上,查阅文献,寻找线索,研究文物价值,推断出盒盖顶部丝织品形制,继而应用绉丝纱加固技术,对草 ...

• 《杨雄墓志》与潼关税村隋代壁画墓

《杨雄墓志》与潼关税村隋代壁画墓张应桥  2005年,陕西省考古工作者在潼关县税村发掘了一座隋代大型壁画墓,按墓葬规模,墓主人应是隋亲王级贵族。由于墓志被盗,墓主人是谁遂成悬案。新近面世的隋观德王杨雄及其两个夫人的墓志明确其葬地为 “华阴淳乡弘仁里”。联系相关史料和墓志记载,“弘仁里”位于“华阴东原”之内。“华阴东原”是一个约定俗成 ...

• 甘肃考古记

甘肃考古记作者: 安特生出版社: 文物译者: 乐森璕出版年: 2011-10页数: 147定价: 42.00元ISBN: 9787501032662内容简介《甘肃考古记》英文部分按原文照排;译文部分改繁体字竖排为简体字横排,并将句读改为新式标点;插图说明省去了中文对照部分;将原书中的《甘肃考古记校正》所列校勘各项,直接改入正文(第三九页第15行“相异之点”。参校英文,未予改动 ...

• 河西走廊史前考古调查报告

河西走廊史前考古调查报告河西走廊史前考古调查报告作者: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出版年: 2011-8页数: 491定价: 350.00元装帧: 精装ISBN: 9787501032129内容简介《河西走廊史前考古调查报告》主要内容简介:1986年9-12月,北京大学考古系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甘肃河西走廊(阿克塞县自治县除外)进行了一次大范 ...

• 早期秦史遥望星宿——甘肃考古文化丛书

早期秦史早期秦史作者: 祝中熹出版社: 敦煌文艺出版社副标题: 遥望星宿——甘肃考古文化丛书出版年: 2004-02页数: 276定价: 46.50装帧: 平装ISBN: 9787805876085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历数自嬴秦族西迁到都雍以前,即春秋中期以前的那段嬴秦历史的著作。作者从族源来历至西迁,又从都邑入手,研究了早期秦的邻交及崛起历史,不仅展现了雄浑壮阔的历史斗争场景 ...

• 甘肃佛教石窟考古论集

甘肃佛教石窟考古论集甘肃佛教石窟考古论集作者: 魏文彬 / 吴荭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出版年: 2009-10页数: 601定价: 42.00元装帧: 平装丛书: 敦煌学研究文库ISBN: 9787105102877内容简介《甘肃佛教石窟考古论集》内容简介:甘肃石窟的考察与研究起步很早。当l900年敦煌藏经洞被偶然发现后,国外探险者便纷至沓来,使莫高窟这座千年的石窟艺术宝库被世界所认 ...

• 嘉峪关壁画墓发掘报告

嘉峪关壁画墓发掘报告作者: 甘肃省文物队 / 甘肃省博物馆 / 嘉峪关文物管理所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出版年: 1985页数: 110定价: 12.00元装帧: 精装统一书号: 11068-1430

• 民乐八卦营汉代墓群考古发掘报告

民乐八卦营民乐八卦营作者: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副标题: 汉代墓群考古发掘报告出版年: 2014-8页数: 244定价: 228.00元装帧: 精装ISBN: 9787030413574内容简介2010年发掘的民乐八卦营汉墓群,共98座墓葬,主要有中型和小型两种。其中,除明代的2座墓葬和25座墓葬由于无随葬品等难以断定绝对年代者外,其余墓葬均属于汉代。比较特殊的是 ...

• 西域文物考古全集(全39册)

西域文物考古全集(全39册)作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 编出版社: 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出版年: 2014-8定价: 78000装帧: 精装ISBN: 9787546951263内容简介《西域文物考古全集》共有“研讨与研究卷”“精品文物图鉴卷”“不可移动文物卷”三大卷39分册,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完成的对近万处文物资料的整理汇编,是以新疆88个县、市的不可移动文物资料 ...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丝路考古珍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丝路考古珍品作者: 新疆文物局 / 上海博物馆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年: 1998页数: 321定价: 不详ISBN: 9787532721450内容简介作为中国的文物大省,新疆在历史上创造了灿烂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多民族的历史文化,古老的丝绸之路分南、北、中三条横贯全境,有力推动了中原文化在西域地区的传播和东西文化的交流。新疆的文物资源极 ...

• 莲华覆海:敦煌莫高窟北朝至隋代藻井研究

  基本信息:  作者:侯翔宇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8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21年8月  印次:1  ISBN:9787302579922  内容简介:  本书探析并研究敦煌莫高窟北朝至隋代藻井艺术风格的起源、传播路径和时代发展,评估莫高窟图案艺术在中国佛教美术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全书通过分期、分类、分式的方法梳理 ...

• 范式推动的革新:周口店第一地点发掘方法回顾

范式是“一个可供仿效的解题范例,它规定了一定时期中这门科学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途径,同时也决定着共同体成员的某种形而上学的信念和价值观标准”。当今考古学研究的范式由文化历史考古发展为多种范式共存,特别是在史前考古的研究中,过程考古学从文化系统的各个角度探讨人类行为的变迁,强调科学的考古材料和严格的研究方法。范式将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 ...

• 在考古新百年的征程中贡献青年力量

  今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顺利开启,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重大而关键的历史节点。从1921年河南渑池发掘仰韶遗址算起,中国考古学业已走过百年历程。百年考古探源中华文明根脉,初心同守,使命共担,闪烁着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奋斗之光。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百年,是中华民族追梦路上的新起点,也 ...

• 潮平岸阔 风正帆悬——新时代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探索与实践

    2020年9月28日,十九届中央政治局专门以考古为主题举行集体学习,对我国考古工作的成就和意义进行了高度评价,阐明了考古工作的发展目标与任务,这是引领新时代文物考古事业的战略指南。中国考古学迎来了百年发展历程中的高光时刻,考古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新机遇,考古工作者备感自豪,深受鼓舞。面向新征程,一年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坚持 ...

• 宋僧继业西巡归国路经“吉隆道”考

宋僧继业西巡归国路经“吉隆道”考(霍 巍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宋人范成大在其《吴船录》中,引用了蜀地高僧继业西行天竺的巡记。其中关于继业归国时的路线,涉及唐代以来新开辟的经过吐蕃西南的高原丝绸之路重要干线“吉隆道”,但过去的研究对此语焉不详,且有所误解。根据文献和考古两方面的资料,可以证明继业此行的归国路线的确利用了蕃尼古 ...

• 《中国大运河发展报告(2021)》出版

点击蓝字|关注RenWenWanXiang本书是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与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共同推出的第四本中国大运河年度发展报告。本年度报告共涉及五方面内容,即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理论、建设内容和路径探讨;大运河生态环境建设,尤以黄运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为重点;“大运河文旅融合”的机遇与发展;大运河地区的交通运输与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世 ...

• 李皓:4000年前,河湟谷地文明曙光映照中亚(上)

4000年前,人类文明的滥觞时代。那时候,时间似乎过得很慢,人类文明每实现一次进步,动辄要耗去数千年甚至更长久的光阴;那时候,人类族群宛如星辰散落,人们在守望中交流,又在交流中壮大;那时候,人们的活动半径要比我们想象的大许多,先民们用双脚丈量大地,用智慧重塑世界。2018年,由河北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湖北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 ...

• 古龟兹国石窟壁画树木图像地域艺术特色的形成与发展

2020年第02期刘 芊 博士,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艺术史。新疆地区的克孜尔石窟、库木吐喇石窟、森木塞姆石窟等古龟兹国佛教石窟壁画中绘有大量树木图像,并呈现出鲜明的地域艺术特色,与佛教艺术的发源地古印度以及佛教东传地区如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佛教艺术中的树木大不相同。本文拟就古龟兹国石窟壁画(以 ...

• 唐李宪墓发掘报告

唐李宪墓发掘报告作者: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出版年: 2005-02-01页数: 287定价: 180.00元装帧: 精装丛书: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田野考古报告ISBN: 9787030139603内容简介《唐李宪墓发掘报告》是关于唐李宪夫妇合葬墓惠陵的发掘报告。该墓位于陕西省蒲城县三合乡三合村之北,因遭盗掘,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于2000年3月对其进行抢救性发掘。《唐李宪 ...

• 蒙古国古代游牧民族文化遗存考古调查报告

蒙古国古代游牧民族文化遗存考古调查报告蒙古国古代游牧民族文化遗存考古调查报告作者: 塔拉 / 恩和图布信 编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副标题: 2005-2006出版年: 2008-9页数: 328定价: 350.00元装帧: 平装ISBN: 9787501023783内容简介《蒙古国古代游牧民族文化遗存考古调查报告(2005-2006年)》为“蒙古国蒙境内游牧民族文化遗存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研究合作项目 ...

• 西汉帝陵钻探调查报告

西汉帝陵钻探调查报告作者: 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出版年: 2010-12-15页数: 304定价: 198.00元装帧: 精装ISBN: 9787501030309内容简介11座西汉帝陵位于关中平原的西安、咸阳一带,是秦汉考古工作者的重点研究对象。2001~2005年,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中的8座帝陵进行了大规模钻探调查,基本搞清了帝陵、后陵、陪葬墓、陵邑围墙的情况 ...

• 唐节愍太子墓发掘报告

唐节愍太子墓发掘报告作者: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出版年: 2004-1页数: 213定价: 150.00元装帧: 简裝本丛书: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田野考古报告ISBN: 9787030129161内容简介《唐节愍太子墓发掘报告》是关于唐节愍太子李重俊墓的发掘报告。该墓是唐中宗李显定陵陪葬墓之一,位于陕西富平县宫里镇南陵村西北200米处。书中简述了1995年3~12月的整 ...

• 内蒙古东部(赤峰)区域考古调查阶段性报告

内蒙古东部(赤峰)区域考古调查阶段性报告作者: 赤峰中美联合考古研究项目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出版年: 2004-01-01页数: 219定价: 65.0装帧: 简裝本ISBN: 9787030116352内容简介《内蒙古东部(赤峰)区域考古调查阶段性报告》是中美合作对内蒙古赤峰市阴河、半支箭河及锡伯河下游古代遗址调查的阶段性总结报告。调查面积700多平方公里,发现古代遗址1000多处。 ...

• 唐新城长公主墓发掘报告

唐新城长公主墓发掘报告唐新城长公主墓发掘报告作者: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 陕西历史博物馆 / 礼泉县昭陵博物馆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出版年: 2004-4-1页数: 196定价: 135.00元装帧: 精装(无盘)丛书: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田野考古报告ISBN: 9787030128119内容简介《唐新城长公主墓发掘报告》是关于唐新城长公主墓的发掘报告。该墓是唐太宗李世民昭陵的陪葬墓之一, ...

• 中国早期考古调查报告

中国早期考古调查报告作者: 足立喜六 / 古物保管委员会 / 朱希祖 滕固 李济 董作宾 / 西安筹备委员会出版社: 线装书局出版年: 2006-01-01定价: 3600ISBN: 9787801063830目录长安史迹考 足立喜六古物保管委员会工作汇报 古物保管委员会六朝陵墓调查报告 朱希祖 滕固 李济 董作宾西京访古丛稿 西安筹备委员会

• 汉魏洛阳故城南郊礼制建筑遗址1962-1992年考古发掘报告

汉魏洛阳故城南郊礼制建筑遗址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副标题: 1962-1992年考古发掘报告出版年: 2010年9月页数: 600定价: 450.00元装帧: 精装丛书: 考古学专刊·丁种ISBN: 9787501029891内容简介本书是东汉、曹魏、西晋和北魏时代首都洛阳城南郊礼制建筑灵台、明堂、辟雍和太学遗址 1972~1992年的考古发掘报告,基本概括了上述遗 ...

• 旬邑下魏洛古幽地考古报告之一

旬邑下魏洛作者: 本社出版社: 科学副标题: 古幽地考古报告之一出版年: 2007-4页数: 596定价: 228.00元ISBN: 9787030179661内容简介2005年4月-7月,西北大学文博学院与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对陕西旬邑下魏洛遗址进行了发掘,揭露面积1500平米,清理房址15座、窑址16组(座),灰坑100余,出土新石器时代、周、汉各个时期遗物若干,本书即为该次发掘的正式报告 ...

• 北魏洛阳永宁寺 1979~1994年考古发掘报告

北魏洛阳永宁寺 1979~1994年考古发掘报告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著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副标题: 考古学专刊丁种第五十一号出版年: 1996年页数: 362页定价: 180.00装帧: 平装丛书: 考古学专刊·丁种ISBN: 9787500057185

• 名称最“低调”,内涵却最“凡尔赛”的盛唐秘宝——何家村窖藏再出学术研究与文物欣赏新典藏

近日,为庆祝陕西历史博物馆新馆建成开放30周年,致敬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由陕西历史博物馆策划、出版的《大唐遗宝——何家村窖藏》正式出版发行。书中共收录何家村窖藏300多件文物的近400张精致图片,其图文“含金量”远超以往相关专著。一批何家村窖藏图文资料首次公开作为中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的唐代金银器窖藏,在过去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何家村 ...

• 唐惠庄太子李撝墓发掘报告

唐惠庄太子李撝墓发掘报告唐惠庄太子李撝墓发掘报告作者: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副标题: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田野考古报告第26号出版年: 2004-04-01页数: 167定价: 118.00元装帧: 精装丛书: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田野考古报告ISBN: 9787030127754内容简介唐惠庄太子李撝墓,是唐睿宗李旦桥陵陪葬墓之一,位于今陕西省蒲城县坡头乡桥陵村东。惠庄太子 ...

• 追寻江村秘藏:隔空较劲的乾隆与高士奇

清代收藏家高士奇是鉴藏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1924年,近代学者罗振玉提出高士奇“以赝进上”的论断。近百年来,经过众多学者的引用和演绎,高士奇“以赝进上”成为一则著名的收藏掌故。近期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的《追寻江村秘藏:高士奇书画鉴藏与流散研究》一书从存世祖本《江村书画目》着手,推翻这一说法,并通过高士奇个案重构清康熙时期书画 ...

• 汉长安城武库

汉长安城武库汉长安城武库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副标题: 中国田野考古报告集 考古学专刊丁种第六十七号出版年: 2005-11页数: 296定价: 168.0装帧: 精装丛书: 考古学专刊·丁种ISBN: 9787501017447内容简介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1975~1980年在武库进行发掘的田野考古报告专辑。本书全面系统地报导了武 ...

• 法门寺考古发掘报告

法门寺考古发掘报告作者: 陕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出版年: 2007页数: 692定价: 580.00元装帧: 精装丛书: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田野考古报告ISBN: 9787501019229内容简介《法门寺考古发掘报告(上下)》主要内容:法门寺唐代地宫1987年被考古发掘,出土了佛指舍利及一大批唐朝稀世珍宝,其中有金银器、琉璃器与秘色瓷,以及七百余件锦、绫、罗、纱 ...

• 考古遗址出土贝类鉴定指南——淡水双壳类

基本信息:作者:侯彦峰 马萧林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6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1年6月印次:1ISBN:9787030692320内容简介:  本书对我国考古遗址出土49种常见淡水双壳类贝壳比较标本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是指导考古遗址出土贝类鉴定的基础性书籍。每种贝类的左右壳都配有与典型标本等大的素描图、高清彩色图、无角质层图(考古遗址出 ...

• 范式推动的革新:周口店第一地点 发掘方法回顾

------------------------------------------------------------------------全文阅读范式推动的革新:周口店第一地点 发掘方法回顾(作者:仪明洁 王傲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樊鑫 科学出版社;原文刊于《考古》2021年第5期)

• 新疆克孜尔石窟考古报告(第一卷)

新疆克孜尔石窟考古报告(第一卷)作者: 北京大学考古学系 / 克孜尔千佛洞文物保管所出版年: 1997页数: 324定价: 160元ISBN: 9787501008636豆瓣评分目录序宿白 1第一编 克孜尔石窟概况与本卷的编写 3第一章 石窟概况 3第二章 石窟现状与近年的考察研究 4第三章 本卷内容与编写经过 6第二编 第1窟至第6窟 9第一章 第1窟及其附近各窟 9第二章 第2窟至第6窟的 ...

• 内蒙古额济纳河流域考古报告

内蒙古额济纳河流域考古报告内蒙古额济纳河流域考古报告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原作名: 弗克·贝格曼出版年: 2014-3页数: 487定价: 2200装帧: 精装ISBN: 9787507741599内容简介《内蒙古额济纳河流域考古报告》是根据20世纪瑞典著名考古学家弗克·贝格曼所著《贝格曼额济纳齐考古报告》英文版编译而成。此书是贝格曼1927~1934年在内蒙古的额济纳旗汉代遗址(即 ...

• 汉长安城桂宫1996-2001年考古发掘报告

汉长安城桂宫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日本奈良国立文化财研究所 编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副标题: 1996-2001年考古发掘报告原作名: 中国田野考古报告集考古学专刊丁种第七十四号出版年: 2007-1页数: 495定价: 320.00元丛书: 考古学专刊·丁种ISBN: 9787501019977内容简介《汉长安城桂宫:1996-2001年考古发掘报告》主要内容:中国和日本两个国家级研 ...

• 汉魏洛阳故城南郊东汉刑徒墓地-中国田野考古报告集

汉魏洛阳故城南郊东汉刑徒墓地-中国田野考古报告集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出版年: 2007-8页数: 800定价: 360.00元ISBN: 9787501021420内容简介《汉魏洛阳故城南郊东汉刑徒墓地》全面翔实地公布了此次发掘的科学资料,刑徒人骨的科学鉴定,砖志铭文的统计及考释,以及社会散存与著录发表的东汉刑徒砖志的统计记录,使其资料的完 ...

• 丝路豹斑

丝路豹斑作者: 冉万里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副标题: 不起眼的交流,不经意的发现出版年: 2016-3页数: 344定价: 168.00元装帧: 精装ISBN: 9787030477217内容简介 · · · · · ·内容简介:本书共分九章,以“丝绸之路”为线索,将其串联在一起,从而构成了本书的架构。全书所述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前辈学者已经在有关论著中有所涉及,但无暇展开论述者, ...

• 新疆文物古迹大观

新疆文物古迹大观作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事业管理局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出版社: 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出版年: 1997-7页数: 439定价: 338装帧: 平装ISBN: 9787805478647

• 陈筱《中国古代的理想城市:从古代都城看<考工记>营国制度的渊源与实践》出版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年:2021-9页数:444定价:128.00元装帧:平装ISBN:9787573200365作者简介: 陈筱,2008年、2010年于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先后获建筑学学士及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硕士学位,2010年至2014年师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孙华教授,从事城市考古研究,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14年至2016年在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 ...

• 菊地淑子|围绕敦煌莫高窟第217窟的开凿与重修之历史 ——汉语史料中的供养人

围绕敦煌莫高窟第217窟的开凿与重修之历史——汉语史料中的供养人菊地淑子(大妻女子大学、二松学舍大学)导 言 本稿为菊地淑子(旧名山崎淑子)受到2012年度日本鹿岛美术财团研究基金资助所得研究成果的报告论文译文。该研究论文的日文原文刊登在2013年11月《鹿岛美术研究》(年报第30号别册),其后获日本科学研究费补助金资助翻译成中文,于2016年8 ...

• 廖旸|陕西蓝田水陆庵诸圣水陆殿两铺塑像的图像考察

◆ ◆ ◆ ◆陕西蓝田水陆庵诸圣水陆殿两铺塑像的图像考察——兼论印藏体系星神形象的传播◆ ◆ ◆ ◆廖旸(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一 水陆庵概述 水陆庵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普化镇王顺山下,199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历史文化遗存为位于建筑群最后的诸圣水陆殿。诸圣水陆殿坐西面东,五开间,其中当心间减柱造 ...

• 武则天研究

编辑推荐武则天为何只获得了唐太宗的才人称号?武则天真的杀死了小公主吗?武则天为何要为李君羡平反?如何正确评价永徽政治?※武则天称帝有哪些舆论准备?武则天的“内宠”,代表了女皇生活的荒淫?武周政权为何短命?其症结在哪里?女皇的故事,为什么武则天成了绝唱?   武则天研究孟宪实 著论世衡史丛书 | 谭徐锋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壹卷工作室202 ...

• 段红云丨治理、边缘与交融:东汉时期羌人研究的几个问题

摘要:羌人是历史十分久远的族群,古代中国西部众多的民族都与羌人有一定的源流关系,但在二十四史中仅有《后汉书》为羌人立传,这与东汉时期羌人的发展、汉羌关系成为中国民族关系的重点有密切的关系。然而《后汉书·西羌传》中关于羌人“出自三苗”记述,盖受司马迁“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之说的影响,而该传中有关羌为“姜姓之别”的记述,实际上否 ...

• 陈亮|东汉镇墓文所见道巫关系的再思考

东汉镇墓文所见道巫关系的再思考陈亮(维也纳大学艺术史系) 东汉镇墓文是一类葬仪文书,文字、材质和形式各异,但都放置在墓中,用于沟通阴阳两界的同时又隔离死者和生人,以达到保护死者和生人的目的。这类文书的作者也是镇墓仪式的施行者,对于他们的身份问题,长久以来存在两类意见,迄今尚无定论。一种意见认为他们是早期道教教团的道士。铭文 ...

• 韩建业:庙底沟期仰韶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

摘要:关于庙底沟期仰韶文化的研究,目前至少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庙底沟期的新测年晚了三五百年之多,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对庙底沟期相对年代的理解不够深入或者存在偏差;二是已有的对于庙底沟类型渊源的意见都有正确的一面,也都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深究;三是东庄—庙底沟期仰韶文化的整合过程非常复杂,不同方向不同区域可能存在不同方式,可能 ...

• 保护利用 | 担当作为 奋力开创山东涉水文化遗产保护新局面

    定远舰铁甲起吊山东省水域环境多样,水下文化遗产丰厚。海洋资源得天独厚,海岸线长约3345公里,占全国六分之一,近海海域面积15.95万平方公里,略大于陆地面积。内陆水系发达,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1049条,在山东入海的有300多条,湖泊湿地众多,仅南四湖、东平湖水域面积就达1800平方公里。黄河流经山东9市25县(市、区),山东境内全长6 ...

• 视点 | “气候变化”成为全球性问题,中国文化遗产保护该如何应对?

  作为国际议题的“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当前国际社会最关注的全球性问题之一。早在1979年举行的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上,气候变化便成为一个重要全球议程。学界普遍认为,工业革命后因人为原因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迅速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并威胁整个人类文明的存续。为此,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气象组织于1988年建立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 ...

• 浅析古代金属熨斗的演变

浅析古代金属熨斗的演变董文珍摘 要:熨斗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是熨烫纺织物的一种生活用具。汉魏时期以青铜质为主,分为两大类。魏晋以后带座熨斗逐渐消失,形制趋向单一化。发展至宋元时期,形制和功能出现了多样化。明清继承了宋元的主要特点,短空柄流行,注重斗身的装饰性。民国开始走向衰落,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关键词:金属熨斗;形制演变;功能 ...

• 马伟 | 固原考古所见北魏至隋唐墓葬中的萨珊钱币葬俗 ——兼论萨珊钱币的分布变化及动因

固原考古所见北魏至隋唐墓葬中的萨珊钱币葬俗——兼论萨珊钱币的分布变化及动因马伟(中山大学 人类学系)迄今为止,我国境内发现的萨珊钱币数量已相当可观,总数近两千枚,分布范围虽然较广,但总体上都与丝绸之路存在一定联系。这些发现已引起学界较多关注与讨论,内容涉及萨珊钱币的分布、分期、类型、功能以及与丝绸之路的关系等。但是目前来看,既往 ...

• 石窟寺研究(第十一辑)

  基本信息:  编著: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 龙门石窟研究院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7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21年7月  印次:1  ISBN:9787030695321  内容简介:  本书是我国在石窟寺考古、寺院遗址考古、佛教艺术及石窟保护科技领域的一本全国性专业刊物,以以书代刊的形式出版。本辑为第十一辑, ...

• 重庆公众考古(己亥集)

书名:重庆公众考古(己亥集)【点击购书】作者: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重庆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编出版社:巴蜀书社出版时间:2020年10月定价:108.00内容简介本书是2019年“重庆考古”微信平台优秀作品的纸质结集,包括了考古发现、重庆古迹、文史研究、遗产万象、公众讲座、公众考古几个方面的内容,收录文章70篇。各篇文章体例、格式并不一致,微信文章作 ...

• 市场、观念与国家:近代中国文物保护制度的形成(1840-1934)

晚清以来,西方列强或直接军事劫掠,或依靠雄厚资本搜刮,造成大量中国古物流失。1909年2月,罗振玉感慨: “我国若不定古物保存律,恐不数十年,古物荡尽矣,可不惧哉?”。当年9月,清廷颁布《保存古迹推广办法》,表示要以国家之力调查和保存古物古迹。历史久远运作成熟的文物市场、内涵复杂面相多歧的文物收藏传统和文物观念、新兴的民族国家文物保护职 ...

• 伏俊琏等著《敦煌文学写本研究》出版

书名:敦煌文学写本研究作者: 伏俊琏 等 著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1年5月装帧: 平装定价: 158.00元ISBN: 9787532599509前 言写本时代 写本 刻本中国的文字载体可分为写本、刻本和电子文本等多种形式。从时间上讲,殷商到唐宋之际,主要是写本时代。这一时期,早期有简牍(也有少数的帛),后来主要是纸本。《尚书·多士》记载:“惟殷 ...

• 青册金鬘——蒙古部族与文化史研究

01丛书名:欧亚古典学研究丛书书 名:《青册金鬘——蒙古部族与文化史研究》作者:乌云毕力格 著定价:98.00出版时间:2021年5月书号:978-7-5325-9980-6装帧:精装1作者简介本书作者为著名蒙古史学者乌云毕力格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届“中国人民大学杰出人文学者”。国际蒙古学协会副主席,中国蒙古史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史学会理 ...

• 最美不过青铜器,遇见魅力霸、倗

考古发现的魅力在于它能带领我们走进一个未知的世界。霸国和倗国这两个西周时期的封国不见于历史文献,随着山西翼城大河口墓地和山西绛县横水墓地的发掘而为世人所知。这两个墓地发现墓葬数量众多,出土纹饰精美、铸造工艺精湛、长篇铭文较多的青铜器,一座座墓葬,一件件青铜器,由点成线,由线成片,穿透历史的尘埃为我们勾勒出那段辉煌的历史,也因此, ...

• 穹谷寥星:魏坚北方考古文选·拾零卷

基本信息:作者:魏坚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9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1年9月印次:1ISBN:9787030695536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从事内蒙古中南部史前考古学文化研究和蒙古高原历史时期考古学研究的综合性文章自选集,是在更广阔的考古学视野下,对考古学研究及相近领域衍生成果的分类采撷。目录始末篇 《庙子沟与大坝沟——新石器时代遗址 ...

• 新书推荐 ∣ 《秦简牍所见仓储制度研究》

《秦简牍所见仓储制度研究》谢坤 著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5页数: 292定价: 76元装帧: 平装内容简介仓储,是国家粮食管理的重要内容。我国以农业立国,五千年来一直重视粮食物资的存储,古语“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即指出了仓储的重要性。然而,在我国历代仓制的研究中,秦仓储制度曾囿于史料有限,相关研究较难开展。近几 ...

• 清华简与文武周公史事研究

《清华简与文武周公史事研究》吕庙军 著出版时间:2021年8月ISBN:978-7-5732-0021-1定价:88元作者简介吕庙军,1970年出生,邯郸学院文史(荀子)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荀子思想研究所所长。主要学术兼职:中国先秦史学会常务理事,周公思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河北儒学会常务理事等。主要研究方向:出土文献与先秦儒学研究,近年尤用力于清 ...

• 乔琛:休屠王阏氏与金氏家族——一个西汉匈奴家族的血统延续与文脉传承

来源:《西域研究》2015年第1期休屠王阏氏与金氏家族——一个西汉匈奴家族的血统延续与文脉传承内容提要  匈奴休屠王太子金日磾曾是西汉王朝的俘虏、奴隶,他凭借恭谨、机智得到汉武帝赏识,其后休屠王子孙成就了“七世内侍”的不同寻常的历史。这个西汉匈奴家族的血统延续与文脉传承,都与金日磾的母亲休屠王阏氏密切相关,因此,研究与休屠王阏氏相关 ...

• 韩香: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贾胡在丝路沿线的活动

来源:《西域研究》2014年第1期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贾胡在丝路沿线的活动内容提要  本文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中亚商胡的活动除两京外,更多地活跃于丝路沿线一带,有的甚至到了南方等地,而商胡冒贡使之名而来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人在经商兴贩的过程中,有的就长期定居下来,成为中央及地方各政权管理和倚重的对象。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政治上动荡纷纭, ...

• 罗丰 | 马长寿和他的《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

马长寿和他的《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罗 丰一一九六三年初,学校已放寒假,马长寿利用寒假闲暇工夫,开始翻阅关中金石志。这部分金石志大体上都是清代金石学盛行以后一些金石学家写成的,主要有毕沅《关中金石记》、孙星衍《寰宇访碑录》、王昶《金石萃编》、陆耀遹《金石续编》、陆增祥的《八琼室金石补正》、毛凤枝的《关中金石文字存逸考》等 ...

• 汉朝时期河西养马业发展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河西走廊示意图《辞海》:“河西,古地区名。春秋、战国时指今晋、陕两省间黄河南段之西。汉唐时指今甘、青两省黄河以西,即河西走廊与湟水流域。北朝时又泛指今晋地吕梁山以西的黄河东西两岸。”河西历史悠久,早在远古时代就有人类生存。伴随着人类活动的开始,狩猎业、畜牧业和农业相继在河西地区发展起来。其中,畜牧业中的养马业发展最为突出。河西早 ...

• 殷晴:汉代西域人士的中原憧憬与国家归向——西域都护府建立后的态势与举措

来源:《西域研究》2013年第1期汉代西域人士的中原憧憬与国家归向——西域都护府建立后的态势与举措内容提要  西域都护府建立后,采取各项措施,贯彻以“安辑”为主的施政方针,凭藉中原充盈的财力,团结争取西域各绿洲城国。当时憧憬中原的西域上层人物,派遣至京城的使者络绎不绝,形成了人员交往的热潮,推动着民族间的融和与社会的演进,也使代表汉 ...

• 熊钿 | 麒麟与玄武:北宫象的文化史考察

麒麟与玄武:北宫象的文化史考察 熊钿 (复旦大学历史系)01.制造灵兽:麒麟神化史及北宫象的麒麟时代虽在战国文献中,玄武已与苍龙、白虎、朱雀并列作为星宫四灵出现,但在早期遗迹中,却发现玄武位置上曾出现过疑似神鹿的形象。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作为方位配属意义的四灵,具有共生关系,若单独出现或与方位无涉,则应作普通灵兽看待。濮阳西水坡遗址45 ...

• 宫颖慧|织妇何太忙——汉画纺织图中的女性角色

织妇何太忙——汉画纺织图中的女性角色宫颖慧(南开大学 历史学院) 汉代画像材料中的纺织图集中发现于鲁南、苏北、皖北地区,四川地区也有所发现。这些纺织图的创作年代均为东汉时期。目前大多数“纺织题材”汉画像石被收录在《中国画像石全集》、《山东汉画像石选集》、《滕州汉代祠堂画像石》等图录类书籍中。大多数学者认为“纺织题材”画像石反映的是 ...

• 卢亚辉 | 新出土《赵自慎暨妻阎氏墓志》疏证

新出土《赵自慎暨妻阎氏墓志》疏证卢亚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一引 言唐太宗贞观初年,西突厥连年内战,西域形势骤变,各绿洲王国纷纷向唐朝臣服,甚至举族迁居内地。随着河西走廊的打通和唐朝势力向西域逐渐渗透,地处河西通道以南的吐谷浑政权,就成了唐朝进一步发展与西域关系的主要障碍。贞观八年(634)至九年,唐朝发动了讨伐吐谷浑的战争,最 ...

• 刘文强 | 石峁立鸟陶器源流追溯

石峁立鸟陶器源流追溯 刘文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一.形制与出土情况2016年5—1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石峁考古队对石峁遗址皇城台地点进行了局部发掘,在皇城台东护墙北段的“弃置堆积”中出土了大量的骨针、卜骨、陶片等遗物,经过后期的整理拼对,考古人员于出土陶片中修复出了十几件类似陶鹰的立鸟陶器(出土位置见图1),此类立鸟陶器残高50至60厘 ...

• 刘騻|山东汉代石构墓葬形制研究

山东汉代石构墓葬形制研究刘騻(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一研究回顾山东地区为汉代石构墓葬的重要分布区。石构墓为使用石材营建的墓葬,主要有石椁墓、石室墓与砖石合构墓。既往研究侧重于形制的划分与演变,其中墓葬形制的分类研究以刘剑、王秀伟、胡赵建与吕凯等人为典型,大致可以划分为石椁墓、石室墓与砖石合构墓。结构演变的分析以张卓远、信立 ...

• 徐呈瑞 | 西汉銗镂再讨论

西汉銗镂再讨论徐呈瑞(西安美术学院)“銗镂”作为一种西汉时期特有的器形名称,在考古领域内已经被广泛认可并使用。伴随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相关器物的发表,本文尝试从“銗镂”形器的名称考定与研究、著录与存世、分型与分式、以及科学出土器物的分布以及在墓葬中的组合状况等几个方面来重新观察,并对该类器物的名称、功用以及分型分式作进一步的讨论和 ...

• 权弼成|汉代熏炉的功能考察——以海昏侯墓出土铜熏炉为例

汉代熏炉的功能考察——以海昏侯墓出土铜熏炉为例权弼成(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 作为武帝孙辈,刘贺在西汉昭宣时期政治活动中具有相当的影响力。2016年位于江西南昌新建区海昏侯墓的发掘,使这位在地下沉睡两千余年的王室贵族重见天日。根据目前公布的材料,海昏侯墓内出土铜器500余件,器类包括食器、酒器、水器、乐器、生活杂器、度量衡器、兵器 ...

• 陈轩|汉代的金灶与步摇

汉代的金灶与步摇陈轩(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金灶是汉代特有的物件,是以黄金掐丝、焊珠等工艺制成的小巧玲珑的灶的模型,其上镶嵌彩色宝石。目前仅见的三件金灶均发现于墓葬之中,分别出土于西安沙坡村东汉墓、山东莒县双合村东汉墓和江苏邗江东汉墓(图1、2、3)。由此,一些研究者认为金灶是寓意吉祥的明器,专用作陪葬品。然而,江苏邗江东汉墓中的金灶 ...

• 李雯雯 | 皇兴五年造像再研究

皇兴五年造像再研究李雯雯(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古代文明中心)北魏皇兴五年(471年)石交脚造像(下称“皇兴五年造像”),陕西省兴平县出土,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原陕西省博物馆)。高87厘米,宽55厘米,属尖拱舟背屏式石造像。皇兴五年造像正面雕有一佛,身穿圆领通肩式佛衣,交脚坐于狮子座(图一:1),台座中心处有力士双手托佛足。台座正、背面 ...

• 高移东|唐宋鱼袋图像考述

唐宋鱼袋图像考述高移东(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鱼袋是唐宋时期高等级官员用以代表身份等级的佩饰。鱼,最初为鱼符,袋即为囊袋,后演变为鱼饰和仿囊袋的方形木。孙机先生最早以日本《倭汉三才图会》中的鱼袋图像为依据,考证出章怀太子墓壁画中的男侍及莫高窟108、156窟壁画中供养人佩带的长方形、顶面有连续拱形突起物的小囊匣为鱼袋。扬之水、陈 ...

• 郭泰宗 | 南诏兵器“铎鞘”释考

南诏兵器“铎鞘”释考郭泰宗(南京大学历史学院 博士)唐朝时,以苍洱为核心的滇西地区存在六个大、小不一的少数民族政权,统称六诏。唐朝出于制衡吐蕃的战略目的,扶持当时与已交好的南诏逐一兼并了其他五诏,统一了苍洱地区。此后,南诏内附唐朝,积极学习内地先进技艺,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地区性的军事政权。其军队武器颇具特色,唐人所著史料中多次提及 ...

• 刘再聪 魏军刚|北魏《金城赵安妻房夫人墓志》考释

北魏《金城赵安妻房夫人墓志》考释刘再聪 魏军刚(西北师范大学河西走廊研究院、历史文化学院)2004年,赵君平《邙洛碑志三百种》首次公布了北魏《故尚书主事郎金城赵安妻房夫人墓志》拓片图版。据介绍,墓志发现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县境内,但具体出土时间、地点和志石收藏情况不详,仅有拓本流传于世。墓志呈方形,拓本长、宽各有49厘米,志文17行,满行 ...

• 黄京 | 唐瓜州刺史魏远望墓志再研究

唐瓜州刺史魏远望墓志再研究黄京(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敦煌研究院敦煌文献研究所)《唐瓜州刺史魏远望墓志》(下文简称《墓志》)收录于《秦晋豫新出墓志蒐佚续编》,为便于说明,兹转录如下:唐故安西大都护府长史瓜州刺史上柱国钜鹿魏府君墓志铭并序公讳远望,字云期。盖周之同姓,分珪祚土,其来尚矣。曾祖利贞,皇昌平县令,祖宝,皇妫州刺史,考操, ...

• 孙丰琛|宋墓壁画所见幹人形象初探

宋墓壁画所见幹人形象初探孙丰琛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原北方地区出土了大量的宋代仿木结构砖室墓,此类墓葬以独特的营建方式极力模仿现实世界的生活空间,利用砖雕和彩绘形式描绘了充满浓厚生活气息的家居生活。学界普遍认为这些世俗题材壁画,虽非墓主人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但必然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诸多片段。鉴于这种 ...

• 韩文博 | 兕觥其觩:商周青铜觥之功能小议

兕觥其觩:商周青铜觥之功能小议韩文博(四川大学古文字与先秦史研究中心 )商周青铜觥数量稀少,据笔者统计约有80余件(不计单独觥盖),但均制作精美、装饰华丽,乃商周青铜酒器中之珍品。此类器皆出土于高等级墓葬之中,是商周时期身份地位的重要标识,但长期以来,此类器物之功能备受争议,主要形成饮酒、盛酒、注酒、注水器等四种观点,通过对其形制 ...

• 索德浩、任倩|汉晋时期西南地区鸟负罐形象研究

汉晋时期西南地区鸟负罐形象研究索德浩、任倩(四川大学)索德浩鸟负罐器物常见于西南地区的汉墓中,质地有铜、陶两种。“罐”是一个广义的称呼,包含了简报或报告中所称的“罐、瓶、壶”等容器。关注者不多。马晓亮将铜质的鸟负罐称之为“翠鸟铜饰”,认为鸟背上的罐称之“甖”,谐音“赢”,系有余、盈利之意,是一种吉祥装饰,在墓葬中祈求祖先的福佑。 ...

• 大足石刻北山地藏组合造像管窥

大足石刻北山地藏组合造像管窥王玲娟1 邓新航2 龙红3(1.重庆师范大学 文学院,重庆 400047;2.重庆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重庆 4000 47;3.重庆大学 艺术学院,重庆 401331)  大足北山地藏造像有多种组合形式,除初盛唐以来中原北方比较流行的地藏与观音组合,地藏与阿弥陀佛、观音组合,地藏与药师佛组合外,还有其它地区较为少见的地藏与华严三圣组合,地 ...

• 张建林 才洛太 | 青海藏医院博物馆藏彩绘棺板

青海藏医院博物馆藏彩绘棺板张建林 才洛太近30年来,青海柴达木盆地东南缘发现数量巨大的吐蕃、吐谷浑墓葬,主要分布在柴达木河(上游称托索河)、察汗乌苏河、沙柳河、巴音郭勒河流域和宗务隆山南麓。据肖永明统计,至少有墓地22处,墓葬1000余座。“近20年来,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都兰热水,直尕日、科肖图、夏日哈河北村、香日德、香加乡莫克里、德 ...

• 霍巍 | 青海出土吐蕃木棺板画的初步观察与研究

青海出土吐蕃木棺板画的初步观察与研究霍巍引言青海近年来吐蕃考古的一个重要收获,是发现了一批从墓葬中出土的木棺板画。这批木棺板画上面彩绘有宏大的场景,出现了众多人物形象和不同的情景片断,是学术史上吐蕃时期美术考古遗存一次最为集中、最为丰富的发现。在此之前,人们对于吐蕃时期绘画艺术遗存的认识是极为有限的,只能通过敦煌莫高窟发现的部分 ...

• 罗世平 | 天堂喜宴——青海海西州郭里木吐蕃棺板画笺证

天堂喜宴——青海海西州郭里木吐蕃棺板画笺证罗世平吐蕃绘画的庐山真面目,在尘封了千年之后于20世纪逐渐有所发覆,最先进入学界视野的是敦煌莫高窟的部分壁画和绢纸画,一些作品即画于吐蕃占领敦煌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物考古部门在青海省都兰县血渭草场又发现了吐蕃墓葬群,出土了一批吐蕃时期的重要文物,其中的丝织品图案和木板画残片为观察吐蕃 ...

• 仝涛:木棺装饰传统——中世纪早期鲜卑文化的一个要素

木棺装饰传统——中世纪早期鲜卑文化的一个要素仝涛棺椁的装饰在中国出现很早,西周时期曾经用绣有各种图案的纺织品“荒帷”套在棺椁上以作装饰,而公元前5世纪前期湖北随县曾侯乙墓的内棺是现存最早的绘画木棺,其外表髹漆,上绘龙凤、神兽、怪鸟以及几何图案。长沙马王堆汉墓的三具彩绘漆棺,画云气、神怪人物,一直成为研究西汉棺椁制度和丧葬文化的重 ...

• 陈淳:美国性别考古的研究及启示

一、前言女权主义是源自西方争取妇女政治平等的思想和社会运动。自19世纪出现后,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有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政治诉求,但是对考古学研究几乎没有影响。20世纪80年代初,受到其他社会学科如社会学、文学、人类学和历史学对性别问题兴趣日增的影响,性别问题开始与意识形态、象征、结构、认知、个体和能动性等议题一起,成为欧美后过程考古 ...

• 广东省揭阳牛屎山宋代砖石墓发掘简报

一、前言  牛屎山遗址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仙桥街道办。仙桥地处榕城区南部,东、东南与汕头市潮阳区金灶镇隔仙桥河、金溪相望;南、西南毗邻潮阳区金灶镇和普宁广太镇;西与梅云街道以紫峰山分水岭和仙桥河西北段为界;北濒榕江南河。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主要山脉有紫峰山脉和南面山脉。牛屎山位于莲花山脉东侧,榕江南岸,呈东南—西北走向。牛屎山 ...

• 凌家滩墓地玉器渊源探寻

凌家滩墓地玉器渊源探寻田名利  关键词:凌家滩墓地 玉器 渊源  摘要:本文通过对凌家滩遗址与诸多考古学文化的分析比较,指出凌家滩墓地玉器在用玉习俗、种类形制、组合功能、制作工艺等方面继承了江淮区域内宁镇地区北阴阳营文化的传统,并受到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大汶口文化、仰韶文化,东北地区的红山文化以及长江下游同时期文化的影响和渗透,从而使 ...

• 泥河湾百年科学探索述略

【关键词】泥河湾盆地;泥河湾遗址群;旧石器时代考古;人类演化;100周年【摘要】1921年,泥河湾村天主教堂的神父文森特报告了泥河湾村附近发现古脊椎动物化石,揭开了泥河湾科学研究的序幕。100年来,泥河湾盆地发现自早更新世至晚更新世之末的旧石器时代遗址 300余处,构建起自距今170多万年至1万年间古人类文化序列的框架,成为我国北方最重要的古人类 ...

• 云南安宁温泉摩崖石刻的历史与价值

温泉摩崖石刻群(图一),位于云南省安宁市温泉街道办事处螳螂川东岸,随山就势呈线性块状分布在凤山环云崖的石壁上,分布面积长600余米,平均高约20米,由南至北分为三个区域(图二),时间跨度320余年,现今发现最早的石刻已有500年历史。石刻群整体保存状况较好,2019年,温泉摩崖石刻群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一 安宁温泉摩崖石刻群(局部 ...

• 三星堆:考古学揭示的古代区域性文明

 1986年在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两个祭祀器物坑,揭示出一个前所未知的古代区域性文明,这成为20世纪最令人震惊的考古发现之一。2019年年底以来,在三星堆遗址的同一地点又发现了6个坑。这一事件自然备受瞩目,引发社会各界热烈讨论,人们都在追问新的发现和它们的意义,对三星堆这个区域性文明充满好奇。就考古学研究而言,6个坑出土的新材料必然会对过 ...

• 江西海昏侯墓主椁室出土青铜器制作工艺初步分析

------------------------------------------------------------------------全文阅读江西海昏侯墓主椁室出土青铜器制作工艺初步分析(作者:胡毅捷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李文欢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胡东波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原文刊于《南方文物》2021年第3期)

• 鉴赏|箑边风景,许公传拓

竹刻扇骨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极具中国气派的艺术,中国传统文人美术最终形成了诗书画印四位一体的组合形式,融合了金石气与书卷气,这些特色均为箑边雕刻以极为浓缩的形式所呈现。由上海知名文博学者许勇翔先生编著的《箑边珍拓——名家竹刻扇骨拓片集》近日出版,书中所录扇骨拓片482张,均为许勇翔参加上海口岸文物进出境鉴定工作期间所拓,是其多年来对 ...

• 古代高士图及其衍变——故宫“林下风雅”展之深度解读(下)

“林下风雅——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二期)”正在故宫博物院对外展出,此次展览主要呈现的是中国古代的高士图,分“避世高逸”“晏居幽兴”两个单元。在中国古代人物画中,“高士图”是历代人物画家最为青睐、最能体现其人生理想与情操的绘画题材。纵观晋、唐以来画史所载,“高士图”在传世数量、历史地位和艺术影响诸方面都不可小觑。《澎湃新 ...

• 马背上的青铜帝国

  基本信息:  编著: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4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21年4月  印次:1  ISBN:9787030678508  内容简介:  本书是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精品展览“马背上的青铜帝国——鄂尔多斯及北方青铜文化”的图录。图录以鄂尔多斯及周边地区发现的戎狄—匈奴游牧民族的物质遗存为主要内 ...

• 固原文物考古中的丝路奇珍

固原文物考古中的丝路奇珍魏瑾(宁夏固原博物馆)  摘 要:固原北朝、隋唐文物考古中出土有多枚波斯萨珊王朝卑路斯B式银币、东罗马金币、金覆面、蓝色宝石印章、萨珊玻璃碗、鎏金银瓶、银装环首铁刀等一批独特的丝路奇珍,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见证了这一时期丝路重镇的兴盛与中西文化交流的繁荣。  关键词:固原;文物考古;丝路奇珍  宁夏固原 ...

• 刘未:考古学与历史学的整合——从同质互补到异质互动

一学界以往关于中国考古学与历史学关系的讨论,主要从学科整体出发加以比较,着眼时代侧重于先秦,也更倾向主张考古学对历史学的积极意义。这些讨论虽然注意到考古与文献材料在生成方式、涵盖范围等方面的差异,但更多的还是强调两者在历史研究中的互补作用,强调文献所见历史背景对于考古材料解释的参照作用。一言以蔽之,更倾向于将考古与文献材

相关分类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