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蒙古地区青铜时代考古综述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东西经度跨越29度、南北纬度跨越26度,巨大的跨度差异造就了这一广大区域内迥然不同的生态环境和独具特色的地理单元,孕育了不同的生业方式和考古学文化。目前,内蒙古中南部和东南部地区已基本建立了较为完整的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谱系,其与中原地区夏商周三代共同构建了早期中國最为关键的框架体系。这一阶段是中國文字记载的 ...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东西经度跨越29度、南北纬度跨越26度,巨大的跨度差异造就了这一广大区域内迥然不同的生态环境和独具特色的地理单元,孕育了不同的生业方式和考古学文化。目前,内蒙古中南部和东南部地区已基本建立了较为完整的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谱系,其与中原地区夏商周三代共同构建了早期中國最为关键的框架体系。这一阶段是中國文字记载的 ...
内蒙古自治区旧石器考古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开创期(1920—1949)、发展期(1949—1999),新世纪(2000—)。一、开创期 1922年8月,桑志华在萨拉乌苏河流域一带调查时,发现了一批哺乳动物、鸟类化石和石器,并采集到一件人类肱骨和一件人类股骨。1923年8月桑志华和德日进在萨拉乌苏—邵家沟湾地点进行了发掘,1926年发现了一颗7—8岁儿童的外侧门齿, ...
敦煌壁画虽然是根据佛典和佛徒的要求创作的,但画工在进行创作时,总是以现实社会为基础的,并从各个角度对现实社会有所反映,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敦煌壁画是一部形象化的历史。 |初唐 宝雨经 莫高窟第321窟 南壁 |初唐 宝雨经 莫高窟第321窟 南壁 从总体上说,敦煌壁画是通过间接和直接两种方式反映现实社会的。所谓间接 ...
基本信息:主编:朱渊清出版社:中西书局出版时间:2020年3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0年3月印次:1ISBN:9787547516515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历史学、器物学与艺术史方面的研究论文,作者均为史学界、考古学界、艺术史学界的重要学者,撰述者包括王正华、徐坚、郑岩、李军、赖德霖等,内容涉及中国“器物学”到现代考古学的转型,艺术学概念的分析探讨、 ...
基本信息:编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出版社:故宫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8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9年8月印次:1ISBN:9787513412476内容简介: 2011年至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承担了高青县陈庄遗址出土青铜器的保护修复。保护修复工作分两批进行,首批保护修复青铜器12件(套),第二批保护修 ...
宁夏固原近年发现的北方系青铜器罗丰 韩孔乐 位于宁夏南部地区的固原,是我国北方系青铜器的重要分布地区之一。自七十年代初期以来,北方系青铜器在此地屡有发现,1983年以前的发现大都已见于报导①。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又在固原地区所辖的固原县、彭阳县、西吉县、隆德县等地,陆续发现一些墓葬及一些零星的青铜器。这些墓葬虽已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
——————————————————————————全文阅读内蒙古中南部先秦两汉时期人群龋病与生业模式初探(作者:张旭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文刊于《农业考古》2020年第1期)
2019年12月14—16日,由日本岩手大学、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日本中国出土资料学会联合主办的“东北亚青铜文化比较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岩手大学召开。来自中、日、韩23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35位专家学者,围绕考古发现、古青铜器研究、古文字研究、古文献学等议题展开讨论。 东北亚青铜文化圈有其独特风格和扩散途径 ...
什么是文物 今天的题目挺吓人,但是实际上,我们现在是在一个馆里的同事,大家都在一个馆,基本上就是干同样一件事情,当然这里面我们有分工。 我们都在博物馆工作,博物馆是一个大概念,博物馆有多种形式的,有航空博物馆、有警察博物馆等等,我们这个馆,无论南馆还是北馆,事实上都是博物馆,我们的革命文物、历史文物都属于文物,所以我们现在首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9-11 页数:219 定价:98.00 装帧:平装 ISBN:9787030627735 作者简介 郑弌,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博士,现任讲师。 内容简介 《中古敦煌邈真论稿》以河西地区敦煌莫高窟为中心,对中晚唐至五代时期所创制的僧俗邈真图像进行了综合研究。 《中古敦煌邈真论稿》首先从概念辨析切入, ...
明嘉峪关把敦煌变成放牧之地 丝绸之路近几年由于一些特别的原因,突然热起来了。实际上“丝绸之路”的名字,是100多年前一个德国人叫起来的,虽然今天我们泛泛地用“丝绸之路”这个词,但它是有特定内涵的。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注:他就是发现楼兰古城的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的老师)《中国》一书,首次把汉代中国和 ...
摘要: 我国在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中国航段开展的水下考古:在福建平潭发现了装载五代越窑青瓷的沉船遗址;在福建连江、莆田、龙海、平潭、漳浦等海域发现宋、元、明、清各时期的沉船遗址;对广东“南海Ⅰ号”和海南西沙群岛“华光礁Ⅰ号”等宋代沉船遗址、广东“南澳Ⅰ号”明代沉船遗址以及平潭“碗礁一号”清代沉船遗址等进行了水下考古发掘。这些 ...
(按,此为“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课的第四讲)作为出土文献,除了石刻、简帛之外,就是敦煌吐鲁番文书了,它们是研究中古历史许多方面的重要参考资料,应当大致了解这些文书的内容,以便在做博士或硕士论文时,从中发掘自己有用的资料。特别是对于中古史的研究生来讲,要安排出时间,把刊载敦煌吐鲁番文书的图录和录文集翻阅一遍,我想必定是会有收获的。 ...
王油坊遗址的1栋四连间排房(F16~F19),坐北朝南,东头已残,复原东西通长约16米,面阔(南北) 4米~4.1米,外墙和隔墙均为垛黄土墙,无木骨和立柱。居住面多为褐色沙面土,有的加抹白灰面。4间均基本呈方形,室内面积12平方米~14平方米。每间中部均有1个低矮的圆土灶台。该房址年代在公元前2300年左右。
内容提要:自公元前4000年左右起,主要存在于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2000年阶段,新出现少量的整栋多间地面房屋,据其结构形式可分为五种类型,即由不相通的多个单间并列横连的排房,单间与套间合组横连成的排房,单元式套房并列横连的排房,多室围聚组合的大型房址,主室配室组成的整栋大型建筑。它们较集中体现了史前房屋建筑工程的高水平成就;同时,也透 ...
基本信息:作者:陈声波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年3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0年3月印次:1ISBN:9787214157591内容简介: 本书对良渚文化与华夏文明的关系展开多方面研究。作者对良渚文化的发现与研究、分期与年代、分布区域与神态环境等问题做了介绍,总结了良渚文化的文明成就,分析了华夏文明中的良渚文化因素,并深入探讨了良渚文化因 ...
基本信息: 主编:朱渊清 出版社:中西书局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19年12月 印次:1 ISBN:9787547516522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历史和考古学研究的论文,作者均为史学界和考古学界的重要学者,撰述者包括汪涛、方辉、朱渊清、陈星灿、陈洪波、徐坚等,内容涉及中国考古学的早期面貌、中外考古学的交 ...
摘要:义尊和义方彝是继利簋之后又一组记载周武王事迹的青铜器。西周早期青铜器铭文记载当朝周王的活动时,都是用泛称的“王”特指当朝周王,因此义尊这两件青铜器铭文中“武王赐义贝”的武王,应当是以谥号追称先王,作器年代在成王时期。通过梳理兽面纹的源流,可以看出义尊和义方彝上的主体纹饰较为特殊,属于早商以来兽面纹传统的终结,同时尊与方 ...
河南省洛阳市一座西汉大墓出土的若干圆形玉璧、带孔玉片和金丝等,近日被考古人员证实属于一种独特的古代葬器——温明。这种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器物,在中原地区系首次发现。 “西汉时期有在死者面部放置玉覆面、七窍塞以及温明的葬俗。根据散落在死者头部周围的玉璧分布位置及带有穿孔方形玉片,我们推测有可能是玉温明。”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商 ...
摘要:殷代不但殷王在宗庙中祭祀先公、先王,各族也有宗庙作为祭祀本族祖先的场所。文中列举了十一条非王卜辞在宗庙内进行祭祀活动的记载,还分析了殷墟发现的二处族宗庙遗存:一是小屯F29,它可能是与王有密切关系的某一子族的宗庙;二是大司空村C区建筑群中的F22,可能是马危族的宗庙。 1969~1977年,在殷墟西区发掘了939座殷墓,这批墓葬可根据 ...
人类创造了自己生活的环境,环境也直接影响了人。因此有了积淀的地域文化以隐性传承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文化个性和审美创造。 由于机遇和特殊的生活经历,我随国家级老专家们到过许多名城、名镇进行考察调研,安徽皖南、江西赣州、四川甘孜等地的古镇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2001年7月,我在老朋友,时任四川省文物局梁旭仲局长的建议下,考察了 ...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留存的遗址丰富,遗址和其他文物一样作为国家和民族弥足珍贵的文化资源,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精神力量、基础资源、战略资源。 古文化遗址是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者自然与人联合工程的文化遗存,在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上具有重要见证作用。遗址不仅价值和规模大,而且占地面积也很大,一般的大遗址分布面积 ...
于阗国史 寺本婉雅(日本文)
《西域水道记》是清代学者徐松有关西域历史地理的名作。记载西域各条河流发源、流域、所入湖泊等详细地理资料。记载范围包括今嘉峪关以西直至巴尔咯什湖以东以南广大西北地区。仿《水经注》体例,自为注记,在详细记载各条河流情况的同时,对流域内的政区建置沿革、典章制度、厂矿牧场、卡伦军台、名胜古迹、重要史实、民族变迁等都有详细的考证。该书的“ ...
《金瓶梅词话》不是“酒话”,而是中国明代长篇白话世情小说。不过关于《金瓶梅词话》中的酒事,此前没有任何一部书有如此入微传神的细节刻画。在男主人公西门庆在世的七十九回里就有七十七回不曾离了酒。而为作者所驱遣的诸般酒事每每一石三鸟藏了布算,或草蛇灰线埋下线索,种种物理人情正可见明代酒事中的世相百态。本文在这里不是讨论小说,而是特欲借 ...
《醉卧沙场君莫笑——五凉国朝政评传》出版于2004年,这是已故学者李林山研究凉州历史文化的第一部著作。 现载引言和目录,以飨微友。封面 封二 封三、四 版权页 引言1 引言2 目录1 目录2
基本信息:编著: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11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9年11月印次:1ISBN:9787030628985内容简介: 本书是“纪念石家河遗址考古发掘60年学术研讨会”的主要成果,内容涉及石家河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学术史、考古学文化分期、农业格局、聚落演变、与周边文化的交流、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地位等。目录石 ...
石家河遗址位于湖北省天门市石家河镇,地处大洪山南麓、江汉平原北部的山前地带,是长江中游地区已知分布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延续时间最长且等级最高的史前聚落群。这里发现的大型建筑、孔雀石、玉器、刻划符号、祭祀遗存等蕴含丰富的早期文明信息,其考古学文化主要经历了油子岭文化(距今5900~5100年)、屈家岭文化(距今5100~4500年)、石家河文 ...
1简介 海藻糖(分子式C12H22O11·2H2O)是由两个葡萄糖分子通过半缩醛羟基脱水缩合而成,由于不存在游离的醛基,故为一种非还原型双糖。 在生物学上,海藻糖是备受关注的天然物质,因为它不仅有独特的理化性质,而且对生物组织和大分子具有非特异性保护的作用。同时海藻糖还有其他优良特性,如低甜性、低吸湿性、保水性、耐热性和耐酸性、抗龋齿 ...
————————————————————————————全文阅读陶寺2002ⅡM22的年代问题(作者:田建文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原文刊于《文博》2019年第5期)
编者按:纪念一位考古学大师。哈佛大学欧弗·巴尔-约瑟夫教授(Ofer Bar-yosef)于2020年3月14日在以色列去世。他的逝世是世界考古学界的重大损失。欧弗·巴尔-约瑟夫教授是以色列人,关心中国的考古事业,对中国考古学人给予过很多帮助。曾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展稻作农业起源研究中美合作课题,2004-2005年在道县玉蟾岩,2006-2007年,2011-2013年 ...
朝阳北塔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慕容街北端。清朝初期,朝阳城内还保存有三座古塔,依其方位,称为东塔、南塔、北塔。 朝阳北塔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间(485年前后),是北魏文成文明皇后冯氏为其祖父北燕王冯弘祈祷冥福、弘扬佛法,而在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燕、后燕、北燕龙城宫殿基础上建造的“思燕佛图”。这是一座土木结构楼阁式塔,后被火烧毁。隋文 ...
一、吐鲁番学与敦煌学1930年,陈寅恪先生指出:“敦煌学者,今日世界学术之新潮流也。”因为“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就此而言,与敦煌学并列的吐鲁番学,也同样具有新材料新问题的学术特征。正因为吐鲁番学与敦煌学有着诸多的相似性,所以在中国,敦煌学与吐鲁番学的研究者共同组建了一 ...
摘要:1993年10月,江苏仪征化纤公司在建设白沙二村工程中,发现一座宋代土坑木椁墓,文物部门从墓中清理出一批随葬器物。经考证,墓主人为北宋名臣许元。从出土精美的茶具、文房等文物中,我们可以一窥北宋时期士大夫阶层的风雅生活。 一、北宋名臣许元与仪征 许元(989—1057年),字子春,原为宣州宣城人,徙居泰州海陵,后因任江淮荆浙发运 ...
陶寺早期王族墓地是指1978~1985年发掘的大型墓地,位于陶寺宫城以南600米处(图一),钻探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 图一陶寺城址平面图 该墓地经钻探估计墓葬大约近万座。实际发掘4926.76平方米,在发掘区内发现墓葬1379座,清理1309座。其中一类大型墓葬相当于王墓仅有6座,均属于陶寺早期,因此我们称之为“陶寺早期王族墓地”,以便同陶寺中 ...
基本信息: 作者:宿白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20年3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20年3月 印次:1 ISBN:9787108064769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考古学分类方法,充分利用珍稀古本典籍、考古发现与传世文物,用五篇论文和一百数十幅珍贵古籍书影,深入考述并厘清了中国雕版印刷早期和盛期的发展史,是一部 ...
李零曾是“古文字迷”,觉得板上钉钉的文字最重要,后来他发现,文字是小,考古是大,尽管考古里好像有很多模糊的东西。近日,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王睿和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王瑞对李零教授进行了访谈,访谈从他们参加的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2019年6月19—25日进行的陇东、宁南学术考察说起,这些行车途中、考察间隙及归来之后的对话,勾勒了李 ...
按语李零曾是“古文字迷”,觉得板上钉钉的文字最重要,后来他发现,文字是小,考古是大,尽管考古里好像有很多模糊的东西。近日,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王睿和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王瑞对李零教授进行了访谈,访谈从他们参加的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2019年6月19—25日进行的陇东、宁南学术考察说起,这些行车途中、考察间隙及归来之后的对话,勾勒 ...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来源:《唐史论丛》第25辑,第114-137页。长期以来,仪式一直被人类学家当作观察人类情绪、情感以及经验意义的工具,成为研究者阅读和诠释社会的一种不可多得的“文本”;比起日常生活中的“秘而不宣”、“未充分言明”以及缄默的意义而言,仪式是较为集体性和公开性的“陈说”,具有经验的直观性。仪式的这些特征都使 ...
基本信息: 编者: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6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16年6月 印次:1 ISBN:9787030485090 内容简介: 本书从考古资料出发,结合文献资料,从不同角度和层次深入具体介绍和分析了中古时期各地域、民族、宗教等的丧葬观念,风俗,礼仪制度,内容丰富,结构完整,学 ...
更多艺术资讯,请点击上方微信公众号 “成都清源际艺术中心”公众号,长期连载:史论研究、艺术批评、典藏知识、设计美学、文学地理、画家、展览等内容,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以上专栏,如果您有独到的见解,欢迎来稿:qyjart@163.com(常年征集、推送学术论文、诗歌散文及300字左右图文小稿,无论发表与否)。引言 墓主像是东汉至魏晋南北朝墓葬艺 ...
“墓葬是一个与现实相对应的地下世界”,但因考古材料的保存的不完整性,“包罗万象的社会生活不可能在考古发现的墓葬中表现出来”。如何以墓葬出土的材料阐释时代的变迁,甚至社会的变革,则需要从更广阔的视野综合考量古代城邑、运河、墓葬、窑址以及石窟寺等方面的关系。《昔年茶事:河南巩义新出唐代茶器展》则是以巩义天玺尚城三座唐文宗大和六年(83 ...
隋唐长安曲江池新考基本信息摘 要:隋代大兴城, 从传统地理学角度来看, 存在着东西长于南北、东南高于西北的两大缺憾。为此, 宇文恺在城东南隅修芙蓉园, 而其北凿曲江池以厌胜之, 开元时曲江池又扩凿至敦化、立政、升道三坊之间。曲江池与芙蓉园内的池塘并非一处。园内的池塘本名“曲江池”, 隋文帝改为“芙蓉池”, 炀帝复旧名, 唐代沿之且又以芙蓉园或“ ...
作 者: 妹尾达彦译 者:高兵兵,郭雪妮,黄海静出版社: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年03月内容简介这本书是作者对七至八世纪东亚各国家地区都城营造的深度探索之作,作者在书中提出了“都城比较史”这一学术概念。七至八世纪,东亚各国都城陆续在这一时间段内建造产生,这一历史现象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在当时,以隋朝大兴城和洛阳城的建造为 ...
摘要:辽代文殊信仰流行,惟囿于史书记载的缺欠,学者关注者稀。借助地下出土文物所提供的蛛丝马迹,可以看出,辽代文殊信仰极为流行,出于信仰的需要,辽人仿山西五台山而在境内另造五台山,与文殊信仰相关的经典如《佛说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华严经》得到广泛传播,与文殊菩萨息息相关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在辽朝境内盛极一时。辽代文殊信仰形成 ...
出版社:花木兰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3月 丛书:古代历史文化研究辑刊 ISBN: 9789864857241 本书后记:在十余年的研究历程中,我领略并沉醉于广阔、美丽而深邃的学术世界,同时深深感受到学界前辈、师友的温暖关怀,心中充满感动。在此我要衷心感谢我的硕士期间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曹文柱教授、博士期间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黎虎教 ...
出版社: 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出版年: 2019-9 页数: 390 装帧: 精装 二二编总定价:台币$63,000 ISBN:9789864858965(上) ISBN:9789864858972(下) 丛书:古代历史文化研究辑刊作者简介: 周运中,1984年生于江苏滨海县。南京大学学士,复旦大学博士,师从周振鹤。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理事、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理事。曾 ...
龙成松《中古胡姓家族研究》(上、下)出版 堂内小编 中古史研究 1周前出版社: 花木兰文化出版社出版年: 2019-3页数: 450装帧: 精装二一编总定价:台币$122,000 ISBN:ISBN 9789864857227(上)ISBN:ISBN 9789864857234(下)丛书:古代历史文化研究辑刊作者简介龙成松,1987年生,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中文系讲师,硕士生导师。20
文︱荣新江 “困学苦读”引子 聪明的读者一看,就知道我这个题目袭用自马克垚先生的大著《困学苦思集》,的确如此。马先生一向是乐天派,但从这个书名可以看出,马先生对待学问,是处于逆境而后生的那种,这是他那个年代做世界历史研究的真实写照。这部《苦思集》小十六开,525页,都四十余万言,收入 ...
清末民初以来国内迭逢军阀混战、日寇侵略、解放战争、大炼钢铁、文化革命,又兼欧美东洋藏家大肆搜购我国文物,海量国宝流散异邦,可谓人祸不断,加之地震、洪水等天灾,我国大量古迹文物遂遭浩劫!故其毁损前所摄照片,尤可宝贵,史料价值,不言自明!欧美日本学者,20世纪上半叶编撰的关于我国古迹之珂罗版大部分图录,以篇幅大小、摄印水准而论,公 ...
书名: 西藏古建筑测绘图集(第三辑) 作者: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 编著 出版: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年9月定价: 198.00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了西藏地区10处古代建筑,通过实测这一古建筑调查的必需手段,表现古建筑的结构和特点,各类型单体建筑配有能代表其特点的照片作为补充,以全面、真实地表现西藏古建筑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共性和个 ...
关于墓志或墓志铭的研究,因墓志一般出土于古代墓葬,铭文反映了墓主人所处时代的各个方面,从史学角度看,墓志的史料价值很高。近代以来,中国一些著名史家均十分重视对出土墓志的收集、整理和研究。这些与墓志相关的研究,首先主要采用中国史学的传统方法对出土墓志进行整理、点校和初步的考释,墓主在传世文献(主要是正史)中有记传的,则两者结合,互 ...
南汉山城山门南汉山城行宫南汉山城简介南汉山城手绘图南汉山城门票南汉山城邮票南汉山城位于首尔以南南汉山的南汉山城与北汉山城一样都是朝鲜王朝时期作为国王避难所的重要古城。原是2000多年前高句丽时期的土城,新罗文武王十二年(公元672年)经改建,称作昼长城或日长城。登上城内的最高峰日长山,远至仁川的夕阳,近到汉城及京畿道一带的景色全都进入视 ...
我在中学时代酷爱读书,不分文理。高中时看了一些马列主义基本知识的书,以及《共产党宣言》、《反杜林论》等原著,对社会发展史有很大的兴趣;又看《毛泽东选集》一至三卷,对毛主席深入调查中国实际,运用马列主义理论方法出色解决中国革命问题,作出许多有预见的判断和决策,从而发展和丰富了马列主义,极为佩服,因而产生一种想要了解中国历史的实际, ...
沈睿文(刘筝绘) 沈睿文,历史学博士,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汉唐考古的教学与科研,主要涉及丧葬制度与习俗、宗教、中外文化交流以及中古城邑考古等研究领域。著有《唐陵的布局:空间与秩序》(2009)《安禄山服散考》(2015、2016)《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隋唐五代》(2015)《中古中国祆教信仰与丧葬》(2019), ...
引言起源于印度平原的佛教,大概在公元前3世纪时,告别了炎热而平静的发祥地,跨过潺湲流淌的印度河,穿过开伯尔隘口狭窄的山路,来到了中亚一带,从而与古丝路交通线接驳,开始朝着东方以及更加遥远的中国张望。一段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伟大传奇,就此拉开序幕。 古丝绸之路示意图本文由“135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一)两千多年前,一条跨越亚欧大陆、连 ...
2017年8月,我参加了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李肖教授组织的远赴俄罗斯南西伯利亚的考察活动。此次的考察路径,对我而言,最大的吸引力就是可以实地踏勘被称之为“最北方的汉式宫殿”。对于这座特殊的汉式宫殿,我早有神往之感。8月13日,我与李肖教授、西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史党社教授等人到达哈卡斯自治共和国米努辛斯科“地方志博物馆”,专程前来参观保存 ...
自1753年建馆以来,中国文物一直是大英博物馆藏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玉器收藏虽然数量和质量不及陶瓷及青铜器,但也不乏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名品,如良渚文化玉琮、战国四节谷纹玉饰、唐代伎乐纹玉带、辽代立体透雕玉凤等。 乾隆御用玉帽架是大英博物馆1954年入藏的一件器物,材质上乘,造型庄重,其帽架上刻有多首乾隆御制诗及多种花卉纹样, ...
内容提要:英国大英博物馆收藏有一件中国汉代人像空心画像砖柱,以往未见有人对其进行深入论述。该馆研究人员认为砖柱发现于河南郑州,今通过对河南地区出土空心画像砖纹饰资料较为系统的梳理,排除了人像柱发现于郑州的可能性,提出该柱应出自郑州以南的周口、许昌一带。此柱年代应在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出土时间大致在清末、民国时期,最迟于 20 世纪 4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中国是文化遗产大国,各类珍贵文化遗产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深入挖掘遗产资源价值,实现在利用中保护,在保护中利用十分必要。2016年发布的《“十三五”时期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规划》,重点支持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内的五大类别,共计1512个项目 ...
一 壁画概况与布局 繁峙南关村壁画墓位于繁峙县杏园乡南关村东南处。经山西省文物局批示,由山西博物院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和繁峙县文物部门联合,于二○○七年八月对其完成了墓葬发掘和壁画整体的揭取保护工作。该墓发掘时未见墓葬纪年的相关遗存,依据其墓葬结构、壁画特点、随葬钱币、火葬葬俗等特征,经考古学家推断为金代中晚期至蒙元早期墓葬 ...
-以两汉北朝材料为中心- 中国古代的丧葬礼仪和制度,涵盖从始死到葬毕虞奠的整个过程,按照李安宅的划分,则有葬前、葬、葬后三个先后相继的阶段【1】;与之相似,高崇文将其分为装敛仪节、埋葬仪节和葬后祭祀仪节【2】。考古学和美术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地下的墓室、墓地中的庙祠以及墓仪石刻等遗存, 却较少涉及丧葬的其他环节,如葬礼。因为时间性、 ...
所谓衣物疏,属古代丧葬文书类,具体指记录死者随葬物品的清单,系死者通往死后世界的一份凭证,是研究古代社会生活、物质文化、丧葬礼仪、宗教信仰等问题的第一手珍贵资料。二十世纪初叶以来,我国新疆、甘肃、山东、安徽、江西、湖南等地出土了近百件中古时期(魏晋至隋唐)衣物疏实物资料,书写
中国古代丧葬中的“晋制”齐东方文献记录和考古资料相吻合是一种理想的结果,考古学的意义在于通过真实的遗存弥补文献的缺失,纠正文献记载的错误,从而客观地展现历史。中国古代墓葬的演变存在着周制、汉制与晋制,学者发现,汉、唐经历了由崇尚厚葬到倡导薄葬,再重厚葬的演变(俞伟超)。周制、汉制及唐代丧葬制度已有讨论,晋制却少有研究。两晋的探讨 ...
天赞四年(924),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亲征渤海,灭渤海而设东丹国,渤海国就此退出历史舞台。但是,渤海文化并没有随着渤海国的消亡而消亡,反而对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尝试就渤海文化对辽陵之影响进行初步探讨,以期能起抛砖引玉之效。辽陵中的渤海文化因素 (一)山城式的陵园形式 辽太祖所葬之祖陵位于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是辽代营造的 ...
西 汉 时 期 西汉建国之初,即承秦制(《史记·礼书》:“至秦有天下,悉内六国礼仪,釆择其善……至于高祖,光有四海,叔孙通颇有所增益减损,大抵皆袭秦故。”),帝王崇尚厚葬。不过由于汉初经秦末动乱和楚汉之争,经济凋敝,加之汉王朝又慑于秦王朝对百姓苛暴过甚导致覆亡的前车之鉴,自汉初直至文帝和景帝时,一直崇尚无为而治,提倡节俭,力求 ...
【内容提要】本文从一份在博士论文基础上形成的书稿着眼,发挥了作者关于文化遗产的现代意义的一点见解。文章认为,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叠合着当代社会文化发展的多元背景与多重价值,佛山东华里经历社会变革而被保存下来,并被评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正是这样一种历史过程的体现。面对“文物”的不断升值与周边街区及景观的毁灭以及
摘要在“南海I号”试发掘中出水了一批漆器残片。漆器作为生活中的实用器,在宋代的使用与瓷器一样十分普遍,根据史料记载,宋代的漆器也作为海洋贸易的主要货物销往海外。由此可以预见“南海I号”沉船中存有一定数量漆器文物的可能性极大,为了研究海洋环境出水漆器的保护技术,以该批漆片作为实验研究材料,分别采用不同加固技术,选取部分残片进行了几种 ...
脆弱质文物是考古现场出土可移动文物中的大类,脆弱文物主要包含有两层含义:一是构成文物材质的不稳定性;二是所载信息的易损性。考古出土文物发掘前长期处于较稳定的封闭环境中,在这种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文物埋藏环境文物处于恒温、缺氧、避光、抑菌的良好环境下,其腐蚀速率逐渐趋缓,起到了相应的保护文物作用,使得文物得以长期保存下来。当文 ...
盛时圆明园,曾被称为“万园之园”,“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三百年来,圆明园经历了“皇家园林-废墟-遗址公园”的历史变迁,从为少数人服务的私人空间变成了服务广大群众的公共空间。如今,圆明园已从废墟上崛起,成为一座面向大众、风景优美的遗址公园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关于未来如何发展,笔者在此做出如下思考: 首先,以“遗址”为核心,打 ...
西倚苍山,东临洱海的喜洲古镇,自古以来就是大理洱海西岸白族政治、经济、文化重镇,文教兴盛,人才辈出,工商业发达。喜洲古镇是云南省历史文化名镇,中国传统村落,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喜洲白族古建筑群”,也是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这里完整保存了从明代至民国时期的110多个白族民居院落,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文化和社会价值。 ...
近些年,有关“最早中国”“最初中国”的讨论成为歧义纷呈却难以回避的热点。二者的基本内涵是相同的,即都是探讨“中国”何时开始形成或最早出现。“最早中国”侧重时间节点,而“最初中国”强调的是一种最初的形态。就准确程度而言,“最初中国”这一称谓似更为合适。学术界热议“最初中国”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史学界热门话题之一就是对“酋邦”和“早 ...
2020年春节期间,我和几个朋友赴日本乡村进行为期一周的深度游学,考察日本农村的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和乡村治理。登上佐渡岛,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里生态优美、保护完好的物质及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尤其是朱鹮飞舞的里山稻田,给我留下美好的印象。 “日本的缩影”1月28日,我们一行人乘坐五层大轮渡,前往被日本国土交通省认定为最大离岛的佐渡岛 ...
合川钓鱼城遗址,坐落在渠江、嘉陵江、涪江交汇处东城半岛的钓鱼山上,可控扼三江,拱卫重庆,是南宋末年四川战区抗蒙的“蜀中八柱”之一,在山城体系中处于枢纽地位。近年来,在钓鱼城西山麓大天池附近,经考古发掘而重见天日的范家堰遗址,其性质和功能的判定有“衙署”或“州学”两种,修编文物保护管理规划和申报世界遗产文本都从“衙署”说。文章根据 ...
史前遗址是按照时间序列划分的一种遗址类型。此类遗址现存遗存可识辨的难度大,前期科研任务繁重,出土器物与人们通常概念上的“重器”相去甚远,导致人们文化自豪感不足,保护意识相对淡薄;距今时间长,历史跨度大,可查询参阅的历史资料稀少,以致保护规划的编制困难重重。屈家岭新石器时代遗址的保护和屈家岭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正面临上述观念困境 ...
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文物资源众多,古遗址、古城址占大宗。为着力解决古遗址观赏性不高、文化内涵不易体现、保护成果不具体、与社会联系不紧密等问题,2017年,郑州市下发了《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7年生态保遗工程专项实施方案的通知》,以生态绿化的方式让古遗址“活起来”,为城市延续文脉,为城市建设增强文化支撑,促进文物保护成果 ...
考古发掘现场脆弱文物与遗迹众多,将其完整、安全、有效地提取到实验室进行永久保护,不但是考古发掘现场保护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濒危文物抢救、中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大需求和任务。 而在考古现场,随着发掘工作的进展,文物遗迹所处的环境瞬间发生了巨大变化,温度、湿度、光照、氧气等环境因素作用,使得文物迅速因失水、收缩、开裂以及变色而产生 ...
1907年法国著名的汉学家沙畹及摄影师一行人等,短短数月间,遍历我国河南、四川、山西、山东、陕西、辽宁、北京等地名胜古迹,采集了至可宝贵的一手图文资料(石窟造像、金石拓片等)。归国后于1909年在巴黎发布了这部《Mission archéologique dans la Chine septentrionale》(北中国考古图录)《Mission archéologique dans la Chine septentrionale》 ...
引言 1958年,山西大同地区发现了一座元代砖室墓。墓室呈方形,四角攒尖,北部有砖砌棺床,上置棺罩。墓内出土瓷器、木房屋、木制明器共四十五件。根据出土墓碑可知,墓主为冯道真,至元二年(1265)安葬于西京大同县。除墓内丰富的随葬品外,墓室四壁还饰以水墨画,题材丰富,绘制精美。其中在北壁正中、棺床后方绘有一幅山水画,东西长27 ...
山水画出现于六朝时期,隋代即有完整的山水画流传于世。五代之际,出现了荆(浩)、关(同)、董(源)、巨(然)等大家,将山水画,特别是水墨山水画推向成熟。现代学者的研究表明:中国山水画“自五代宋初据画坛之首,直至清初九百年中,一直居于主流地位”。
1988年至1992年间,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巩义市文物管理所对巩义芝田晋唐墓葬群进行了发掘,出土了一大批弥足珍贵的文物,其中有一些文物今天看来颇为难解。本文拟对唐墓中这类文物作一探讨。 芝田唐墓出土的这类文物主要有镇墓兽、武士俑、文武官俑、墓龙、伏听,它们之间有相对的组合关系,这和当时的堪舆有关,有些甚至就是完全根据堪舆说所规定 ...
西安地区,指今陕西省西安市及其附近诸县而言。这里是唐代京城所在和毗邻京城的京兆府雍州辖地。许多唐代皇室、贵戚、功臣、将相和京畿大族的墓葬分布在这里,不少外地由于各种原因流寓京畿的人们,死后也埋葬在这里。因此,西安地区是唐代墓葬最集中的地点。京城附近的基葬,对当时颁布的包括丧葬制度在内的各种制度的遵守,比较严格,有一定的规范意义。近年各 ...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3月11日对外发布称,山西绛县西吴壁夏商冶铜遗址经过一年的考古发掘,考古专家认为该遗址是一处以冶炼纯铜为主兼可制作小型工具的聚落。这是中国学界首次在邻近夏商王朝的腹心地带发掘专业冶铜遗址,填补了冶金考古的空白。▲ 二里头灰坑中出土的铜矿石西吴壁遗址位于山西省绛县古绛镇西吴壁村南,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单位于本世纪初在运城盆 ...
基本信息:作者:仝艳锋出版社:中国科技出版传媒(原科学)出版时间:2019年6月1日ISBN:9787030615435内容简介:本书通过对章丘大圣寺壁画保存现状、制作工艺分析、壁画病害表现特征、壁画病害形成机理、修复材料及工艺筛选、修复操作实践、揭取回帖实践、保护管理手段等方面的描述,反映了当代壁画保护相关技巧的成果与较全面的总结,为壁画保护提供了一 ...
1985年古都学会杭州会议时,曾提交一篇论证别都晋阳是东魏、北齐事实上首都的论文(以下简称《略论》)【1】,提出:一、晋阳是选择首都邺城的条件或曰出发点。二、晋阳是实际上的首都,邺城则是事实上的陪都。与其说晋阳喧宾夺主,不如说邺城名不副实。三、东魏、北齐以晋阳为实际首都,此举对晋阳本身和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摘要 本文以北齐徐显秀墓壁画的丧葬主题为考察对象,结合考古材料和历史文献,对该地区墓葬如何完成引导灵魂进入死后幻境的叙事构造空间进行论述,同时探究北齐晋阳-邺城地区鲜(卑化汉人贵族阶层如何通过墓室壁画(画像)表达丧葬礼仪中的灵魂归宿相关问题一一墓室作为墓主灵魂的“永宅”还是“藏形”之所?进而分析汉唐之间出现的长斜坡式单室墓在丧 ...
基本信息: 作者:林巳奈夫著, 广濑熏雄 近藤晴香译,郭永秉润文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11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19年11月 印次:1 ISBN:9787532593514 内容简介: 第二卷专门讨论商代至春秋早期的青铜器纹饰,对它们进行分类,整理对每一种纹饰的研究成果,并搜集相关的拓片和照片,研究青铜器上所 ...
宁夏地区镇墓神俑的艺术造型及演变陈晓桦(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宁夏 银川 750001)摘要:镇墓神俑是古代人们防止魍魉鬼怪对墓主灵魂的侵害,捍卫其祖先及随葬品不受侵扰而安放在墓中的。镇墓神俑包括镇墓兽、武士俑、天王俑等。固原南郊王涝坝村北周宇文猛墓、深沟村北周李贤墓、小马庄唐史道洛墓和南塬唐墓出土的镇墓兽、武士俑、天王俑等较为独特,艺术造 ...
守护石窟:石窟人诉说石窟保护的奉献与情怀 王金华 郭桂香 编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11月 ·这是一部带着泥土清香、人文温度的书。 ·它自带历史的温度,情感细腻。 ·他们常年与大山、荒漠和绝壁相伴, 他们不忘初心,坚守不悔。 ·他们把他们的喜怒哀乐, 与历经千年的石窟进行了对话。 这是一部怎样的书? 这部厚重的图书计 ...
基本信息:作者:张建林出版社: 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7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9年7月印次:1ISBN:9787560443928内容简介: 古格王国作为10—17世纪占据西藏西部的一个地方性王国,在长达700余年的王朝史中曾兴盛一时,它发展生产、抵御外侵、尊崇佛教,是当时西藏西部有影响的地方政权。王国遗留下来的建筑、塑像、壁画、金银器、武器、生 ...
——————————————————————————————全文阅读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出土口簧研究(作者:孙周勇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原文刊于《文物》2020年第1期)
《考古》2020年第1期目录
自20世纪90年代起,前辈学者已经注意到延安地区的石窟造像中保存有僧伽造像,首先是罗世平先生提及在富县石泓寺第2窟有僧伽造像。而后,何立群先生说明在石泓寺第2窟有两龛僧伽造像,并对富县阁子头第1窟造像题记中包含的僧伽造像内容予以揭示。2006年,台湾的林锺妏女士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从文献来源、图像内容等方面对石泓寺第2窟后壁右部上端的僧伽造 ...
(按,此为《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第三讲《简牍帛书的检索》之改写)除了石刻资料外,出土文献应当还包括甲骨文、金文、简牍、帛书和纸本的典籍和文书。甲骨和金文主要是商周时代的文字记录,对于商周史方向的研究生,当然要翻阅《甲骨文合集》、《甲骨文合集释文》、《商周甲骨文总集》、《金文总集》、《殷周金文集成》、《殷周金文集成释文》、《近出殷 ...
从古至今,丝绸之路上的交流和互动,都有艺术相伴。艺术是温润和滋养丝绸之路的精神源泉和情感溪流,也是贯通丝绸之路的文化血脉。丝绸织锦、染缬服饰、地毯挂毯等纺织艺术,陶瓷器、青金石、玉石、青铜器、玻璃等器物艺术,音乐和乐器、歌舞和戏剧等综合表演艺术,建筑、雕塑、绘画等造型及宗教艺术等等,以其物质与艺术属性的和谐统一、实
手头一部厚实的书稿——《东亚乐舞戏剧关系研究》,此为中央民族大学何琳教授与陕西师范大学黎羌教授的新作。此前,这样的书籍并不多见。书成,黎羌先生致函索序于我,希望我写一点文字,以志我们数十年来通过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而结下的友情。 我和黎羌先生初识于1986年,那年我刚考取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跟随著名西域史专家苏北海(1915—1999)先 ...
《陌生的经验:陈丹青艺术讲稿》第一讲的内容,便是北宋青绿山水长卷《千里江山图》。其中引述卷末蔡京的跋文,未录最后一句。陈丹青的说明是:“以下还有八九个字我弄不懂意思,不录了。”他是一位画家,而且是搞油画的,“不知为不知”,无可厚非。但我查阅了许多画史资料,也未见对这一句的准确解释。其实,这句话才是关键。因为它关系到宋徽宗为什么会 ...
暗物质(Dark Matter)是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简单地说,它是指宇宙中那些看不到的物质。天体物理学家认为,宇宙事实上是由可见的普通物质与不可见的暗物质共同组成的,而从两种物质所占的比重来看,暗物质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甚至更多,成为宇宙中物质存在的主体。今天我想把“暗物质”这一概念引入考古学,用它来指那些在古代社会存在或普遍存在,但在今天 ...
青铜器研究铜器研究仍然是商周考古器物研究中最受青睐的。本年度的青铜器研究主要集中在铜器的年代学、器用制度、器物与纹饰的编年、器物的生产与流动等多个方面,显示出研究的多元化倾向。 李伯谦、唐际根等出版了《青铜器与中国青铜时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8年),对中国青铜时代进行了较通俗性的总结和介绍。施劲松与王齐合作出版了《透 ...
外销黄缎地彩绣双头鹰花鸟纹床罩 18世纪末 中国丝绸博物馆藏 ▲长286厘米,宽248厘米 15世纪末葡萄牙人达·伽马率领船队从里斯本出发绕过非洲南端好望角到达印度,开辟了东方新航线,自此开启了中国与欧洲的直接海上贸易往来。16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先后以澳门和菲律宾马尼拉为据点与中国开展海贸,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确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