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文明之源 寻民族之魂——解码“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
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灿如星河,绵延闪耀。我们引以为傲的文明长河,发端于何时何处?延绵不绝的5000年传承,经历过怎样的起承转合?这些牵系根脉的问题,曾让一代代学者兀兀穷年、接续探索。 28日,由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牵头,联合近70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地方考古研究机构共同参与的“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简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发布成果,揭开中华文明源头的神秘面纱,书写 ...
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灿如星河,绵延闪耀。我们引以为傲的文明长河,发端于何时何处?延绵不绝的5000年传承,经历过怎样的起承转合?这些牵系根脉的问题,曾让一代代学者兀兀穷年、接续探索。 28日,由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牵头,联合近70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地方考古研究机构共同参与的“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简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发布成果,揭开中华文明源头的神秘面纱,书写 ...
记者昨从邗江文物部门获悉,继今年3月甘泉山汉墓群综合安防工程开工后,甘泉山汉墓群考古调查工作最近已经开展。调查工作将摸清甘泉山汉墓群地下墓葬分布情况,寻找残存的墓葬附属设施,在考古勘探的基础上,组织编制甘泉山汉墓群保护方案,使甘泉山汉墓群得到更好保护。 甘泉山汉墓群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邗江区甘泉街道、杨寿镇境内,总面积为1.2平方公里,由老山汉墓、吴家山汉墓、汪家山汉墓、老虎墩汉墓和宝女墩 ...
史前埙声古朴悠远,西周钟磬金声玉振,秦汉乐府歌舞升平,魏晋南北朝羌笛悠扬,隋唐乐部繁声共起,宋元明清声腔激昂,汇聚成一条浩荡奔涌的乐舞长河。 正在西安音乐学院艺术博物馆开展的 “唯寄歌舞寓长安——陕西古代音乐文物展”每天都吸引诸多观众前来参观,展览由 “赫赫宗周钟磬乐悬”“始皇帝都 舞殿歌台”“丝路起点 乐汇长安”“东方都会 恢宏华章”四部分组成,萃集了陕西古代音乐文物精华80余件 (组),可谓我国 ...
5月25日,由中国文物学会和中国文物报社主办、人文考古书店协办的2017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推介活动终评会在京召开。由白云涛、白云翔、黄元、李让、宋向光、魏坚、吴加安、杨璐、张自成等评审专家组成的终评评委会,根据《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推介章程(试行)》,在认真审看样书的基础上,经过现场评议和记名投票,从入围终评的50种图书中评选出2017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10种,优秀图书10种。 2017年是我国文化 ...
2018年5月11-13日,北京大学元培学院部分师生赴山西省太原市开展了为期两天半的考古实践活动。此次实践是元培学院2018年“古建晋美”通识教育系列活动之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雷兴山教授、张剑葳教授、彭明浩教授在活动中担任领队和学术指导,元培学院丁夕友、吴跃、谈小媊、杨素华、刘欣悦、李鑫宇、乔元姬等老师和来自各年级的80余名同学共同参与了本次实践。其间,元培学院党委书记孙华教授在出差途中专程赶来看望师生, ...
2018年5月24日上午,敦煌市公安局莫高窟派出所挂牌仪式在莫高窟举行。院党委副书记马世林,酒泉市政府党组成员、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王立朝,酒泉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敦煌市政府党组成员、敦煌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吴志军参加挂牌仪式并讲话。敦煌市政府副市长李进银主持挂牌仪式。敦煌市公安局民警和我院部分干部职工近百人参加了挂牌仪式。马世林副书记和王立朝局长共同为莫高窟派出所揭牌。 马世林副书记出席活动并讲话 ...
敦煌乐舞海报25日,“天籁敦煌·净土梵音”敦煌音乐展在香港饶宗颐文化馆开幕。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局长刘江华在开幕礼上致辞表示,饶宗颐文化馆这次和敦煌研究院的合作,展现出对敦煌音乐研究的新成果。饶宗颐教授在敦煌学上有重大的成就,而敦煌研究院几十年来的研究、弘扬和保护敦煌的文化遗产,在国际上备受尊崇。刘江华说,这次合作带来了一个跨媒体、现代技术和传统文化交流的展览。以音乐为起点,展示了敦煌石窟的音乐场 ...
经过近4年的艰苦发掘和4个月的激烈角逐,2018年4月10日,鹰潭大上清宫道教遗址成功入选201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成为江西省继海昏侯墓之后又一考古重大收获。5月24日,在江西省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成果新闻发布会上,江西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池红表示,“大上清宫遗址考古获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仅仅是我们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后续的发掘和保护任务将更加繁重。”江西省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成果新闻发布会 继续开展考古发 ...
金银岛一号沉船遗址海底环境及遗物分布情况华光礁已发现水下文化遗存复查——水下测绘金银岛一号沉船遗址出水青花瓷碗西沙群岛是南海四大群岛之一,位于南海中西部、海南本岛的东南方向,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南海广袤海域中的重要节点。西沙群岛为离岸远洋航行的船舶在南海漫漫航程中提供了重要的地理位置参照,也是远洋航行船舶避风、休整的临时栖息之所,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与南洋群岛、中南半岛以及印度洋沿岸开展经济、贸易活动 ...
波罗艺术与中国青藏高原丝路与艺术论坛青藏高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重要而且活跃的地区,在两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丰富多元的文化和艺术遗产,国际和国内学术界对此已经有过诸多的研究成果。“青藏高原丝路与艺术论坛”是以青藏高原地区的国家和地区的古代艺术史研究、文物和考古发现为主题,在更广泛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在更广阔的空间和时间维度上,重点讨论中亚五国、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中国和尼泊尔等丝路核心地区的佛
云南和中国西南地区的环境与历史” (Centring the Margin: Environmental Histories of Yunnan and China’s Southwestern Frontiers) 国际学术讨论会 议 程主办: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历史系
东市遗址内出土的茶叶沫釉瓷壶残件 和佛教传播有关,放生文化在唐代非常的兴盛。特别是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唐肃宗甚至颁布圣旨,要求全国81个州郡必须设立放生池。而当时著名的书法家颜真卿,还为这些放生池专门书写了碑文。 根据日前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陕西第一工作队日前公布的隋唐长安城东市遗址考古成果显示,经过多年的发掘,考古工作者在该遗址的东北角发现了唐代放生池遗址,这也和文献记载的位置基本吻合。 ...
记者从大足学研究中心获悉,考古人员首次在世界遗产大足石刻发现宋代纸币“交子”造像。 此次发现的纸币造像位于宝顶山大佛湾石窟第15号龛“报父母恩重经变像”下层造像中部,一块54厘米高、100厘米宽的铭文平整面上方。 大足学研究中心考古室主任邓启兵说,在新发现的纸币造像左侧,是内方外圆的铁币造像,有40多枚零散堆放。近期,考古工作者经过系统研究后发现,铁币旁边整齐堆放的石刻造像就是同时代流通的纸币“交子 ...
北宋陶质匣钵与精品青瓷 秦汉以来,很多皇家指定的重要的手工制作会要求工匠留下记号,以便追责。从晚唐到北宋早期一直为皇室烧制瓷器的上林湖越窑窑址,其器物上会不会也有这样的标记?那些窑工知道自己烧制的是秘色瓷吗? 近日,正在上林湖后司岙窑址考古现场的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郑建明博士告诉了记者一个惊人的答案:“我们在一件瓷质匣钵上发现了‘罗湖师秘色椀’六个字,‘秘色椀’三个字与法门寺地宫衣物账上 ...
榆林石峁遗址又有惊人的新发现,5月21日记者从相关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在这个距今4000多年的石城里,发现了目前我国所见年代最早、数量最多的弦乐器——口弦琴。 石峁先民的“垃圾堆”中发现 我国最早弦乐器 21日上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孙周勇在“石峁遗址出土口弦琴新闻发布会暨首展开幕式”上介绍,石峁遗址的持续考古已经揭示出其主体内涵是一座包含皇城台、内城、外城三重城垣的超大型史前城址,城内面积逾400 ...
5月17日,由陕西历史博物馆举办的“共享经济下的文博产业”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西安开幕。本次研讨会邀请领域内相关领导、专家学者、文化产业工作者以及文化企业代表,共同探讨共享经济时代下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方向,探索文化产业跨界融合路径与模式。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周魁英,陕西历史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强跃,副馆长庞雅妮出席研讨会开幕式,由来自24家国内顶级博物馆的49位馆长、文化产业工作者以及20家企业代表组成各 ...
讲座预告为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中亚五国学术界之间的各方面交流,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敦煌研究所将邀中亚五国文保、考古、文博等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联合举办《丝路来风——中亚专家讲丝路系列讲座》学术交流活动。此次系列讲座时间为2018年3月至2018年12月,共分为7期,每期为7天。系列讲座第二期将于2018年5月10日至5月17日在西安举行。 ...
讲座预告为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中亚五国学术界之间的各方面交流,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敦煌研究所将邀中亚五国文保、考古、文博等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联合举办《丝路来风——中亚专家讲丝路系列讲座》学术交流活动。此次系列讲座时间为2018年3月至2018年12月,共分 ...
5月18日,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第十五届(2017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颁证仪式,在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举行。在日前举行的本届推介活动终评汇报会上,25家入围终评项目单位的代表分别进行了演示汇报和经验交流。由石金鸣、程武彦、吴志跃、孟庆金、蔡琴、李跃进、陈开宇、陈同乐、陈煜、张文立、李屹立、李泓冰、杨莉、安来顺、李耀申15位委员组成的终评评委会,根据《 ...
197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为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健康发展,吸引全社会公众了解、参与和关注博物馆事业,向全世界宣告1977年5月18日为第一个国际博物馆日,并每年为国际博物馆日确定活动主题。今年,国际博物馆协会为第42届“5·18国际博物馆日”确定的宣传主题是:“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 新公众”。为共同庆祝国际博物馆界这一重要节日,西安市文物局、大唐西市集团,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IICC-X)、西北工业大 ...
5月16日,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西北大学联合共建的虚拟考古实验室举行了挂牌仪式,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侯宁彬和西北大学副校长常江共同签署共建协议。教育部原副部长、科技委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赵沁平教授和陕西省文物局副巡视员齐高泉共同为虚拟考古联合实验室揭牌。汉景帝阳陵博物院院长李举纲、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郭宗明、浙江大学出版社社长鲁东明教授、教育部虚拟现实应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
作者:陈娟文章来源: 人民网 日前,海龙屯景区工作人员在清理铜柱关附近的城墙时,发现一段8米左右明显区别于明代风格的城墙,疑似宋代城墙。 海龙屯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的龙岩山巅,又称海龙囤、龙岩囤、龙岩屯,是一处宋明时期的“土司”城堡遗址,见证了杨氏土司的辉煌与覆灭。屯上建有九关,其中屯前六关:铜柱关、铁柱关、飞虎关、飞龙关、朝 ...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疆方略,紧紧围绕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充分发挥文物史证实证作用,5月20日,新疆博物馆《新博讲堂》开启2018年首场讲座,由新疆博物馆馆长、研究馆员于志勇带来《西域与中原:考古发现汉唐丝绸之路历史》专题讲座。此次讲座共吸引了来自新疆文博单位、新疆社科联、新疆各高校以及新闻媒体、社会各界文史爱好者400余人
5 月18 日上午,由国家文物局、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博物馆协会、上海市文物局承办的2018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开幕式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举行,国家文物局、上海市人民政府、国际博物馆协会、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报社、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和博物馆,相关专家学者和社会公众参加了活动。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宗明出席并致辞,并为“金色名片 ...
5月22日,农历四月初八,是一年一度的浴佛节,上万敦煌当地市民以及游客纷纷来到莫高窟礼佛祈福。敦煌文化守望者们亦来到莫高窟九层楼广场与民众们共同欢度节日。九层楼广场上,守望者们通过丰富的活动向过往民众们展示了“敦煌文化守望者”项目的初心和愿景。观众通过敦煌知识答题互动即可获得精美的敦煌文化明信片,并将对敦煌的所思所想一一记录。三位心灵手巧的守望者——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金希、北京服装学院研究生王宗慧、 ...
2018年5月15日下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的“2018年度考古学研究系列学术讲座”第6讲在考古研究所八楼多媒体厅举行。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馆长珍奈特•哈米多娜研究员(图一),为大家带来题为“丝绸之路:贸易、外交与文化”的学术讲座。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朱岩石研究员主持并点评(图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边疆民族考古研究室王鹏助理研究员翻译。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 ...
新闻发布会现场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是6月9日,届时全国将有包括全国非遗曲艺周、非遗公开课、非遗影像展在内的3700多项活动同步展开,全面展示近年来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新成果,全面展现非遗与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紧密相连的新气象。 在今天举行的2018年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王晨阳介绍,今年遗产日非遗活动的主题为“多彩非遗,美好生活”,口 ...
2018年5月15至16日,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沈阳为组长的专家组到合浦县开展海上丝绸之路申遗项目现场考察调研。
【作者简介】杨富学(1965- ),河南邓州人,博士,敦煌研究院民族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兼职教授,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兼职教授,博导,主要从事回鹘学、敦煌学研究。碧波荡漾的黑龙江今天是中俄两国的界河,但在不平等的中俄《瑷珲条约》签订以前,它却一直是我国北方境内的一条大河。富饶而广阔的黑龙江流域,自古以来就繁衍生息着汉、满、蒙古、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赫哲等诸多民族
摘要:在敦煌莫高窟464窟原被定为西夏窟,但缺乏证据。近期的考古研究材料可证,该窟的开凿其实当在北凉,原为禅窟,至元代才被改造为礼佛窟。由前室通往后室的甬道二壁各存汉风菩萨二身,其中南壁右侧4行文字讲述的是五地菩萨之容貌,左侧4行文字讲述的则是四地菩萨,北壁左侧9行文字讲述的则是十地菩萨之装饰,右侧的当为九地菩萨。藉由回鹘文题记,十地菩萨绘画内容第一次在敦煌石窟中得到确认。通过逐字对译,可以明显看
5月22日,文化和旅游部召开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新闻发布会。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副司长王晨阳和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副局长徐恒秋分别介绍了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活动整体安排、非遗主场活动相关情况;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陆琼、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陆志强分别介绍了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博活动整体安排、广州主场城市活动相关情况。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副主任喻剑南主持发布会。“多彩非遗,美好生 ...
5月20日上午,《地湾汉简》出版座谈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举行。本次活动由甘肃简牍博物院、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西书局、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分中心联合主办。座谈会现场 胡平生、李均明、张德芳、刘绍刚、徐世虹、杨振红、赵平安、王子今、孙家洲等二十几位出土文献领域的专家学者及出版社编辑和媒体记者出席本次座谈会。甘肃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酒泉市文物局局长杨永生,金
记者从21日在西安举办的石峁遗址出土口弦琴新闻发布会暨口弦琴首展开幕式上获悉,陕西石峁遗址考古发现不少于20件骨制口弦琴,其绝对年代距今约4000年,是目前国内所见年代最早的弦乐器,出土数量较多、出土背景明确、共存器物丰富,是中国音乐史上的重要发现。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石峁遗址考古领队孙周勇介绍说,在2016、2017连续两年的考古发掘中,石峁考古队在石峁遗址皇城台发现了数量巨大、品类丰富的各类遗物,包 ...
5月20日的杭州,依然是个阴天。位于中国丝绸博物馆的织造馆内,一台高大的织机前亮着一只明黄色的灯泡。光头、一身短打装扮的国丝馆技术部研究馆员罗群,就像武林高手一般踩在这台复杂的织机脚踏上。随着吱呀吱呀的声音,来自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尼雅考古队队员齐东方老爷子一眼认出了织锦上的纹样:“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这太让人兴奋了!”是的,这一小段五色织锦,意味着中国丝绸博物馆利用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多综 ...
洲尾古代码头遗址出土丝绸之路相关文物
为了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欧亚大草原早期游牧民族文化--哈萨克斯坦中央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日前在中国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正式开幕。
5月21日,由国家文物局主办,敦煌研究院、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丝绸之路文物科技创新联盟承办的“丝绸之路遗址保护高级培训班”在敦煌开班。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副司长刘洋,敦煌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张先堂,甘肃省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处长仇健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所长苏伯民主持。开班仪式现场 此次培训
“罗湖师秘色木宛”字样匣钵 继浙江慈溪上林湖后司岙窑址于去年获得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后,2017年,发掘队对该窑址继续进行了发掘。其中在一件瓷质匣钵上发现了“罗湖师秘色木宛”六个字,“秘色木宛”三个字与法门寺地宫衣物帐上的文字完全相同。这不仅是在窑址上首次发现了“秘色”字样,同样也再次证明瓷质匣钵就是烧造秘色瓷的重要窑具。“秘色瓷”这个概念不仅存在于当时的文人以及包括宫廷在内的上层阶层中,作为 ...
论坛将为来自中国和丝绸之路沿线60多个国家的80多名青年提供一个平台,讨论如何通过推动创造力、遗产和文学来促进发展这一主题,并动员他们更多地参与文化创意产业以及保护和促进人类共同的遗产。参与者将在5月24日至27日前往南京参加“创意与文学论坛”。10名符合媒体艺术方面要求并具备相关经验的国际青年代表将被邀请参加“长沙媒体艺术体验项目”。这 ...
5月18日,在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敦煌研究院为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充分体现石窟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扩大自身的文化传播和社会服务功能,更好地展示珍贵的文物资源,增强人们对石窟的关注和保护意识,采用多地联动的方式,举办了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赢得了各地公众对博物馆事业的热情参与和关注。国际博物馆日定于每年的5月18日,是由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发起并创立的。2018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确定为“超级连 ...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10位“敦煌文化守望者”正式上岗,在今后的三周内他们将以“洞窟讲解员”的身份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传播敦煌之美。九层楼下,守望者与游客热情互动上午时分,“敦煌文化守望者”上岗仪式在九层楼广场正式拉开帷幕。十位守望者齐聚九层楼前,向过往游客传达“敦煌文化守望者”项目的初心,与传播敦煌之美的决心。守望者邀请现场观众参与敦煌知识答题互动,并为他们寄发身处敦煌有感而发的纪念明信片。现场 ...
4-7月间,由敦煌研究院与敦煌文化弘扬基金会主办,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因缘满愿工作室、西安拓诚艺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的“信仰所成——藏传佛教唐卡工艺展”在敦煌莫高窟开展。此次展览侧重于对唐卡工艺的展现,一百余件来源于雪域高原精美的现当代艺术品,分别就唐卡、堆绣、铜像三种佛教物品的制作工艺进行展陈,传达出工艺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唐卡(Thang-ga)也叫唐嘎、唐喀,是流行于我国西藏地区的一种宗教卷 ...
2018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确定为“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Hyperconnected museums: New approaches, new publics)”。敦煌研究院陈列中心联合阿克塞县哈萨克民族博物馆,促成此次敦煌石窟艺术首次走进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使哈族同胞感受敦煌文化。孩子们体验泥塑制作14日上午,陈列中心一行15人来到阿克塞县哈萨克民族博物馆民族风情园,在世界最大的毡房内为县中学七年级三十余名师生举办了以敦煌石窟艺术“体验泥 ...
国际博物馆日定于每年的5月18日,是由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发起并创立的。197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为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吸引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事业的了解、参与和关注,向全世界宣告1977年5月18日为第一个国际博物馆日,并每年为国际博物馆日确定活动主题。结合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Hyperconnected museums: New approaches, new publics)”和优秀传统文化“四进”活动, ...
近日,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全国多家考古所、博物馆举办的“寻真——北京大学考古教学与科研成果展”,在北京大学考古与赛克勒艺术博物馆展出。展览分“旧石器时代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夏商周考古”“汉唐考古”“宋元明考古”和“考古技术与方法”6个单元,通过370余件(组)文物以及图片、研究报告、论文、实物等,展现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在教学与科研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 北京大学1952年创立考古学专业,田野考古 ...
为落实中沙两国政府间协议,推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由中国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沙特国家考古中心联合组织的中沙联合考古队,对海上丝绸之路港口遗址——沙特塞林港遗址(Al Serrian)进行了为期20天考古调查与发掘,取得超乎预期的重要考古成果。发掘确认此处为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一处贸易港遗址,特别是在遗址多个地点发现了分属不同时期的中国瓷器残片,为海上丝绸之路考古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资 ...
『讲座预告』复旦文化遗产保护系列讲座22中国记忆中的丝绸之路主讲人葛承雍,现为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央美术学院丝绸之路艺术协同创新中心特聘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和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特聘教授。曾为西北大学文博学院文化遗产专业与文学院文化审美双博士生导师,1993年被国务院批准为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7年评为陕西省“三五工程”人才,1998年入选国家级“百千万工
5月16日,在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举行的“大秦渭南-渭南秦封泥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新闻发布会暨“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书法教育发展委员会”成立大会上,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公布了“大秦渭南”的8枚秦封泥,这是继2017年5月16日公布“右丞相印”“上雒丞印”“栎阳丞印”之后,该馆公布的第二批秦封泥研究成果。 今陕西省渭南辖区的这8枚秦封泥,分别为“下邽丞印”(渭南)、“重泉丞印”(蒲城
“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迹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2013年12月12月29日上午,“秦韵匠心 俑靓全球”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化创意大赛正式启动,首次面向全球征集文创作品。为追寻千年历史文化脉搏,挖掘当下新生代原创力量,引领文化创意设计紧贴大众生活,打造开放性、代表性、国际化、生态化的秦文化弘扬平台,建立秦文化特色创意产业链,历时半年的文创大赛正式启动,将首
朔地恋歌——宁夏岩画特展”于5月11日在长沙简牍博物馆揭开神秘的面纱。此次展览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和长沙简牍博物馆联合承办,展期至7月10日。这是宁夏岩画首次来到长沙。这次展览以宁夏岩画为主线,通过遴选不同历史时期北方游牧民族所刻制的岩画实物和岩画拓片、复制品,以及石器、骨器等文物共138件套,岩画大展将为长沙带来浓浓的西北风情。 宁夏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迄今已发现了大量的岩画遗存,存世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