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黑水徐古吐蕃摩岩造像

这批佛教摩岩造像位于四川省黑水县木苏乡黑水河东岸距地面一米多高的岩石上。1987年文物普查时发现。这批造像共计19龛,上下排列四层,分布于7.50×7.50米的范围内。造像的内容有一佛二弟子、西方三圣、观音菩萨,计有人物造像35尊。所有的龛均为长方形穹窿顶。佛像多己严重风化,无题记发现。这批佛教造像与汉代佛教造像风格全然不同,衣著亦同于吐著而不同于 ...

• 千年珍宝藏地下一朝出土震三晋

本报讯 最近,北魏故都大同发现了我国目前最大的北魏时期古墓群,共计200余座。已出土文物1000余件。大同市位于晋北,北魏时期为都,称平城。近几年来,曾在此发现不少北魏时代墓葬,以这次发现规模最大。墓中出土的木棺绘画,内容反映了有关山野丛林、歌舞饮食、骑马狩猎的场面,摆脱了宫廷生活的豪华气息,是北魏时期世俗生活的真实写照。在画面造型上继承了汉代 ...

• 新疆克里雅河上游初现细石器遗址

本报讯 今年9月中旬,中科院塔克拉玛干沙漠综合考察队在于田县克里雅河流域进行了综合科学考察,首次于克里雅河上游发现一处细石器遗址。遗址位于昆仑山北麓濒临克里雅河西岸的三级台地上。地名为巴什康苏拉克。南距普鲁村约10公里。遗址面积约500平方米,海拔约2300米。从散布于地表的诸多石料、石屑中,采集到细小的石核、石叶数十件,有的切割器和刮削器依稀 ...

• 西昌陆续发现大理国时期火葬墓群

本报讯 近几年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的考古人员,在西昌市郊陆续发现大批大理国时期的火葬墓群,并抢救发掘了其中的部分墓葬,获得了一批包括金、银、铜、铁器和陶瓷器等在内的重要文物。还发现了一通刻有大理国“盛德二年”(公元1177年)纪年的火葬墓碑。这对于研究两宋时在云南和川西南等地建立起来的大理少数民族地方政权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迁 ...

• 深港合作发掘香港东湾沙丘遗址

本报香港讯 特约记者彭全民报道 应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的邀请,深圳市博物馆一行6人,于今年10月28日离开深圳到达香港,参加大屿山石壁东湾沙丘遗址的考古发掘这是深圳市博物馆首次与香港考古界合作进行的考古发掘。香港大屿山,旧称大濠岛,位于香港的西南面珠江入海口处,是香港地区最大的一个岛屿、东湾沙丘遗址位于大屿山西南部,西北与石壁隔一 ...

• 以色列近海发现:八千年前海底村落遗址

发布时间: 作者: 本报讯 今年夏天考古学家们在以色列靠近地中海的海港城市海法以南约10英里处的海面下发现一座8000年前的古代村落遗址。 据美国《太平洋垦条旗报》10月10月日报道说,考古工作目前仍在进行。现已挖掘出15枚大部分尚完整的人类、动物骨骼和小麦、小扁豆以及箭头、刀、碗等遗物。 海法考古与海洋研究学院的埃胡德贾和利说:“这座村落是目前 ...

• 呼和浩特地区长城遗迹

有的逶迤于大青山南麓,有的纵贯于大青山区,有的筑于山脊、谷口,还有的“因山制险”,利用峭壁做为一面墙体。其中,大青山南麓长城和大青山纵向长城是呼市地区的主体长城;而大青山山脊、谷口及“因山制险”长城,都各自成段,长短不等,一般多在100~00米之间,是立体长城的辅助设施。这些长城的构筑材料都是就地取材,建筑方法“因地制宜”形式多样。常见的墙体结 ...

• 内蒙古凉城发现圆子沟人类聚落遗址

内蒙古凉城发现圆子沟人类聚落遗址发布时间: 作者:特约记者本报呼和浩特讯 特约记者王大方报道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乌兰察布盟凉城县圆子沟村,发掘出一处大型的新石器时代人类聚蒎遗址和大量保存完好的窑洞式房址。圆子沟遗址北依阴山的支脉蛮汗山,南濒烟波浩渺的岱海。依山傍水,得天独厚,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生息繁衍的理想场所。已经发掘出来的窑洞遗 ...

• 大同发现北魏墓群

本报讯 最近,山西大同发现一批北魏时期墓葬,目前,发现清理工作正在进行。这处墓群距大同市城南约2公里,当地人称“张女坟”。在7000平方米的范围内,现今已探明古墓250余座,其分布密集,排列有序,为以往所鲜见。发掘初始,已出土了一批珍贵文物,其中一部分随葬品显示出浓郁的草原民放文化风格。大同,古称平城,是我国北方重镇。公元398年,魏道武帝拓跋垚由盛乐( ...

• 罗布泊荒漠考古再现楼兰景观

本报乌鲁木齐讯 特约记者艾尔肯米吉.提报道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于9月20日在乌鲁木齐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新疆文物考古工作者近几年来在罗布泊荒漠地区的考古新成果。1979年至1980年间,自治区考古研究所组织了三次以楼兰故城遗址为重点的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今年3月底,自治区文化厅根据国家文物局的指示,组织了古楼兰遗址区文物普查队。普查队在兰州 ...

• 平山郁夫向敦煌捐款两亿日元

本报讯 应中日友协的邀请,以日本商工会议所会头、鹿岛建设公司会长石川六郎为团长,日中友协副会长、著名画家平山郁夫为副团长的日本文物保护振兴财团访华团一行67人,在中日友协会长孙平化陪同下,于最近抵达敦煌访问。在敦煌访问期间,副团长平山郁夫先生宣布将自己举办画展所得收入两亿日元,捐赠给敦煌研究院,作为敦煌学术研究和学术会议基金。平山郁夫先生 ...

• 杜陵钻探发掘揭示西汉帝陵布局

本报讯(新华社记者王兆麟)为了弄清汉代帝王陵园的布局及地面礼制建筑的形制,考古工作者选择了位于西安东南郊的宣帝杜陵进行了系统的钻探发掘,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杜陵是目前古代帝王陵园礼制建筑中第一个进行系统发掘的古代陵园,今年1月,杜陵被国家确定为第3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着对外开放和中外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拥有大量文化遗存的中国古代 ...

• 眉县发现北周造像碑

本报讯最近,陕西省宝鸡市文物普查队在眉县常兴镇石莲寺村学校院内发现一通北周造像碑。该碑四方柱状,断面呈长方形,上部略有收分,通高一点一三米。碑面共有高浮雕造像三十二尊,造像面部清瘦,衣纹流畅。碑下部刻有题记,可辨认出「建德二年岁次癸已七月十五日造讫」等字,说明此碑为北周建德二年(公元五七三年)所雕树。此碑位于原石莲寺附近。据眉县县志记载, ...

• 攸县发现战国透光镜

本报讯在文物普查中,湖南攸县文化局在本县湖南坳乡自村发现一面龙兽纹铜镜。镜体稍残,为一村民挖出时所致。该镜为圆形,直径21.8厘米。镜面微凸,肉厚0.1厘米。窄平边缘,缘高0.7厘米,宽0.2厘米。三弦纹钮,钮高0.9厘米,穿径1.4厘米。镜背主题花纹凸起0.1厘米,云雷纹地上饰龙兽纹。内区主纹是3只首尾相衔,互相追逐,足踏祥云的神兽。外区主纹为神兽斗龙图。4龙6 ...

• 长安古桥文物在日展出结束

本报讯《长安古桥交流文物展》于三月二十日至九月三十一日在日本高僧空海的家乡、香川县濑户大桥纪念馆展出。此次共展出各类珍贵文物八十件,以周、秦、汉、唐时代的典型文物为主。这次展览是作为《濑户大桥架桥纪念博览会》内容之一而参展的。展览受到日本各界人士的好评,日本新闻界为此作了详细报道。(王磊)

• 甘肃丝绸之路文物展在京开幕

本报讯 《甘肃丝绸之路文物展》于9月22日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隆重开幕。这次展出的350余件文物,大部分是甘肃出土文物中的精华,如仰韶文化人头形器口彩陶瓶、马家窑文化内弧线纹陶盆、汉代铜奔马以及武威出土的汉代铜车马仪仗俑。整个展览精品荟萃,设计典雅,展示出地处丝绸之路咽喉要道的甘肃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该展览是由甘肃省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 ...

• 希腊发现三千六百年前古建筑

新华社雅典讯(记者周锡生) 希腊考古工作者最近在爱琴海南部的克里特岛发现一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据负责发掘工作的雅典大学考古学教授约尼斯萨凯拉拉斯基估计,该建筑物约建于古希腊米诺斯文化的中期(公元前2000~1600年),大约在3600年时因遭受大地震而倒坍。这一古建筑物位于一个高约1200米的山坡上,长70米,宽40米。整个建筑由十多个房间和作坊以及几个庭 ...

• 旬邑寺沟石窟壁画发现灾异题记

本报讯 最近,陕西咸阳市文物普查队在旬邑县寺沟石窟壁画上发现6条记载地震、大雨,山洪、冰雹等灾异情况的题记。寺沟石窟位于旬邑县东北10公里处,凿于海拔1100米的石崖上。石窟分3层共11个洞窟,中层和上层少数窟壁存有明代壁画。上层窟壁画内容为经变故事,中层窟壁画内容多为菩萨画像,灾异题记就写在中层窟的壁画上。题记或用毛笔书写,或用树枝刻划,依其内 ...

• 陕西城固发现古代石窟

本报讯 最近,陕西城固县文物普查队在秦岭南麓盘龙乡的一个崖洞内发现一处石窟,为研究我国南北分界地区的宗教信仰和民俗风情提供了重要资料。石窟内有摩崖造像29尊,壁画5幅,石狮2尊,石塔香炉1个,双狮、鸟兽、人物、莲花式香炉9个。佛像最大的高2.2米,最小的高0.5米,有诵经打坐的,有骑虎,骑象、骑狮的,另有握剑捧笏的武将文臣,神态各异,形象逼真。壁画各长2. ...

• 延安地区新发现六十余处石窟

本报讯 陕西省延安地区文物工作者在近年来的普查中新发现古代石窟寺66处,目前,全地区石窟寺总数已达155处,一个地区集中了这么多的石窟寺,在全国尚属罕见。延安地区的石窟寺,其时代上迄北朝,下至明清,其中北朝至唐代15处、宋代88处、金元明清41处、待考11处。这次新发现的保存较为完整的石窟寺有安塞县王窑乡樊庄石窟、延安市枣园乡肖村石窟、延安市川口乡 ...

• 旬邑发现西汉宫殿遗址

本报讯 8月11日,陕西省咸阳市文物工作者在旬邑县普查时,发现一处汉代大型宫殿遗址。宫殿遗址规模恢宏,遗物堆积十分丰富,经初步鉴定,该遗址为西汉早期行宫,这是继秦甘泉宫、梁山宫发现之后,陕西省文物普查工作的又一重要成果。遗址位于旬邑县排厦乡沟老头村,东西长1500米,南北宽1000米,普查时在群众居住的窑面上发现宫殿建筑倒塌层,遗址距地表30~60厘米,除 ...

• 法库发现辽代早期墓葬

本报讯 今年6月下旬,辽宁法库县叶茂台村西北约2公里的唐房山发现一座辽代早期多室石券墓,出土各种文物19件。经过清理发现该墓葬有墓道、主室和左右耳室。墓道为南北向,长3.1米,宽1米,高2米。主室略呈长方形,南北宽3.6米,东西长4米,高6米,石壁厚1.1米。棺木已腐烂。墓主为男性,仰身直肢葬,头向东。随葬品有陶注壶一套(图一),哥窑豆青小瓷碗一件,圈足瓷莲花 ...

• 日本那须驹形大冢出土的汉式铜镜

日本栃木县那须郡驹形大塚于1974年11月发掘调查,1975年被指定为国史遗迹。墓的形制为方形双室墓葬(日本称之为前方后方坟),葬式为仰身直肢。木棺两端塞有大量木炭,随葬遗物中有稀见的汉式画纹龙虎四兽镜一件及铜镞、铁制两刃小刀等。从墓的形制、葬式及随葬品来看,它属于一座具有日本前期古坟风格的墓葬。画纹龙虎四兽镜面直径13.25厘米,镜背直径12.85厘米, ...

• 阿城发掘出金齐国王完颜晏墓

本报讯 5月17日至22日,黑龙江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在阿城市巨源乡城子村发掘了一座金代大型贵族墓,出土大量珍贵文物,特别是种类繁多的精美服饰,为我国金代考古所仅见。该墓位于松花江南岸,阿什河东侧的二级阶地上,为夫妻合葬竖穴土坑石椁木棺墓。木棺长2.3米,宽1.4米,高0.9米,棺上用丝织品覆盖,木棺制做考究,边、角均用如意纹银片包饰,棺盖正中置有标识墓主人 ...

• 延安地区查明各类文物点五千余处

本报讯 截止今年7月底,陕西延安地区共查明各类文物点5310处,从而证明举世闻名的革命圣地不仅革命文物得天独厚,而且历史文物也异常丰富。普查中共发现古文化遗址2647处。其中新石器时代1100多处,这些遗址分属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马家窑文化、龙山文化及齐家文化,填补了该地区考古学文化的一些缺环。此外,还发现商周遗址115处,秦汉遗址581处,隋唐 ...

• 武威地区文物普查硕果累累

本报讯甘肃省武威地区文物普查分队,不畏严寒酷暑,行程13000余里,经过两年多深入细致地工作,取得重大成果。这次普查新发现古代遗存750余处,采集文物标本1500余件,征集流散文物514件,登记社会流散文物57件,清理残墓出土文物60余件。同时,他们还系统整理文物普查资料15万多字,绘制文物分布图和其它登记表格2300余张,汇编了一部近20万字的《武威地区文物概况一 ...

• 南澳岛发现《港规碑记》

本报讯不久前,南澳岛文物工作者,在岛南云澳港边,发现了一块清嘉庆二年(1797年)制定的港口船舶税收制度和严禁各种额外勒索的《港规碑记》石碑。该碑高1.45米,宽0.59米。全文如下:云澳耕海作田,船只往返,所以通商贾而广财利,出入必由汛口挂验,历有成规。但日久弊生,乾隆五十五年以来,站口杨常,索取无度。嘉庆二年六月,幸逢府尊宪台莅治,四澳沾恩,仁声洋溢。 ...

• 邓县福胜寺塔地宫出土金棺银椁

本报讯 河南省考古工作者最近在邓县福胜寺塔地宫发掘中,于7月28日在地宫内发现了金棺、银椁、彩色玻璃器、鎏金双龙银壶以及舍利子等一批稀世珍宝。有关专家认为这是继法门寺之后,我国宗教考古的又一重要成果。福胜寺塔(图一)位于邓县县城年,1963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当时曾认为是隋塔,这次通过对塔的勘查和地宫出土的有纪年的须弥座记载,确定该塔始 ...

• 敦煌市博物馆建成正式开放

发布时间:1988-08-26 作者:本报讯 八月一日,甘肃省敦煌市博物馆正式建成开放。该馆建筑面积为二千四百平方米,总投资七十五万元,主楼为三层。展览以通史陈列为主,重点展出两汉时期敦煌郡长城、烽隧出土的汉简及隋唐时期敦煌遗书。展览共陈列文物七百余件。(韩跃成)

• 耶路撒冷发现四世纪时的镶嵌画

由考古学家和一百名美国学生及志愿者参加的一个考古发掘队,目前正在以色列耶路撤冷北部的席普里的一幢罗马式别墅里发掘整理一幅公元4世纪时的大型镶嵌肖像画。他们决定将其运往耶路撤冷博物馆保存并展出。这幅镶嵌画的面积有40平方米,画中的人物是一位长有一头黑发、一双棕色明眸的极为迷人的女子。当人们刚一看到她那红润的双唇和那神秘而又温柔的淡淡笑 ...

• 汕头发明海防设施碑刻

发布时间:作者:本报讯 广东省汕头市达濠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在编写《达濠区地名志》搜集资料工作中,于达濠岛东南近海的三寮村与广澳村交界处磊广公路旁发现一明代记载海防设施碑刻。此碑为明代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勒刻于一巨大的天然花岗岩石上,刻文版面高185厘米,宽160厘米。碑首题文横书“潮阳县三寮四顾台”,每字约18厘米。正文直书,每字15厘米,文谓: ...

• 我国首次水下考古调查结束

本报讯 特约记者邹伟初报道 由国家文物局、中国历史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等单位考古人员组成的古代沉船调查小组于6月中旬至7月初在广东省吴川县沿海进行了古代沉船调查。这是国内专业考古人员进行的首次潜水考古调查。这次从事潜水调查作业的考古人员,克服水下能见度差、浪涌大的困难,对沉船进行了勘察测量,在沉船露出海底的部位分别取回了铜钉、铜柱、铜 ...

• 阴山地区长城调查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首脍炙人口的唐诗,已将古时阴山在军事上的重要性,形象地描绘出来了,阴山山脉横亘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北部。东段称大青山,西段分为两支,一向西北,是为狼山,也称乌拉后山,古称阳山;一向西偏南,是为乌拉山。这一地区,作为古代防止外族入侵的天然屏障,至今,还残留着当时修建的防御工程遗迹 ...

• 葡萄牙沉船在马六甲被发现

据合众国际社报道,一艘在公元1512年触礁沉没的葡萄牙军舰残骸最近在马六甲海峡地区被发现,估计沉船内的遗物价值约30亿美元。宣布这一消息的马六甲地方当局首席部长拉希姆不愿透露该船具体的沉没位置和财宝的详情,其原因是担心当局同发现这艘沉船的国际公司签订打捞协议之前被不法之徒所掠夺。拉希姆只说,这艘名为“海上之花”号的军舰是在马六甲海岸对开海 ...

• 秘鲁发现中国木乃伊

考古学家最近在秘鲁发现一具中国木乃伊,据称可证实亚洲人比欧洲人早800年登上美洲大陆。考古学家克拉贝在丹麦说:“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一向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开发美洲的先驱,其实中国人比他们先踏足新大陆好几个世纪。”他说:“这具中国木乃伊证实中国人远在公元7世纪时,便有足够的智慧、航海技术和勇气,越过太平洋抵达南美;当时的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仍认 ...

• 洛川发现唐游骑将军杨敏墓

本报讯陕西洛川县黄文乡大平村村民王春记,去年6月在村北破土修房时,挖开一座唐墓。当地文物工作者赶到现场时,墓已全部挖毁。据民工反映,此墓为砖砌券顶墓,由墓道和墓室两部分构成。墓道为南北向,长约3米,宽约1.4米,高约1.6米。墓室呈正方形,长宽约3米。棺具腐烂,骨骼纷乱,从头盖骨和小腿骨看,墓主人身材魁梧。墓室中发现三块墓志铭,置于墓室两边。其中一块 ...

• 一完整宋代石窟-樊庄石窟在陕北安塞发现

本报讯 去年在陕西延安地区文物普查中,安塞县王光乡樊庄村发现一个完整的宋代石窟。该石窟“文革”时被用作生产队粮仓,所以保存完好。石窟坐北向南,依崖凿石而成,与南面石崖相对,中间形成50米宽的一条峡谷,长尾河自东向西流经窟前。樊庄石窟现存四个洞窟,由东向西顺序编号为1~4号,第1、3、4窟内造像均毁于“文革”。第2号窟是樊庄石窟中最大的一窟,而且保 ...

• 马祖澳海底大批文物重见天日

本报讯最近,在福建省连江县黄歧半岛马祖澳海底打捞出大批宋、元、明、清和抗战时期的文物,福建省博物馆、福州市博物馆和连江县文化馆等单位先后征集到1500多件。连江县黄歧半岛地处闽江、鳌江的出海口,与横贯在这一海区的马祖列岛形成的马祖澳是福建省海上交通要道。近几年来有关学者考证,这里应是唐末闽王王审知开辟的对外贸易港口“甘棠港”遗址,历代船 ...

• 西藏发掘石棺葬墓

西藏发掘石棺葬墓发布时间:1988-06-03 作者:郭周虎本报讯 1986年8月,西藏文管会普查队在贡觉县相贝区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一处石棺葬墓地,并清理发掘了五座墓葬。经发掘的五座墓均为石棺墓,其形制分为两类,一类为石板墓,一类为石块墓。石板墓又分为头厢和无头厢两种形式。墓葬的构筑法均为先挖出稍大于石棺且上小下大的近似方形或长方形竖穴,然后用石板或 ...

• 固原发掘一处唐代家族墓群

《中国文物报》 1988年06月03日 星期五 第二版固原发掘一处唐代家族墓群发布时间:1988-06-03 作者:王亚平本报讯 最近,宁夏考古工作者在固原县南郊乡羊坊村附近发现一处唐代家族墓群,现已发掘八座。该墓群约距固原县城5公里。墓葬由封土、墓道、天井、甬道、墓室五部分组成。墓道均呈斜坡状,墓道辟有二至七个天井不等。大多墓室在第四个天井处封门,过洞上 ...

• 临潼发现战国晚期砖室墓

《中国文物报》1988年06月03日 星期五 第一版陕西省临撞县秦东陵考古工作者在近期田野调查中,发现了一战国秦墓葬区,其中有两座战国晚期砖室墓,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历史上最早的砖室墓,是我国田野考古工作的又一重大收获。战国秦墓葬区位于距秦东陵区一号陵园3公里许的刘庄砖厂,该墓葬区东西长120米,南北宽50米,现暴露在外的土圹洞室墓28座,遭到完全破坏的45 ...

• 张澍与《西夏碑》

《中国文物报》1988年05月27日 星期五 第三版张澍与《西夏碑》发布时间:1988-05-27现藏甘肃武威城内东南隅文庙内的《西夏碑》,本名《凉州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因刻于西夏天祐民安五年(1094年),故又称“天祐民安之碑”,《西夏碑》是人们习惯上的简称。碑身高2.5、宽0.90米。一面刻西夏文,一面刻汉文,共860字左右。考古工作者称它是迄今所见最完整、内容最 ...

• 两千年前的古酒

《中国文物报》1988年05月20日 星期五 第四版两千年前的古酒发布时间:1988-05-20 作者:蔡应才二千二百多年以前的古酒仍然香飘人间,这是真事。古酒是在河北省平山县的一座战国时期中山王陵墓中出土的,1979年曾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古酒共有二壶,一壶盛装在圆形的青铜卤里,有七成左右,重十多斤,酒液清澈透明,呈翠绿色,很象现在的竹叶青酒;另一壶盛器是扁 ...

• 新疆对楼兰古址进行科学考察

《中国文物报》1988年05月13日 星期五 第一版新疆对楼兰古址进行科学考察发布时间:1988-05-13 作者:特约记者 盛春寿本报乌鲁木齐讯 特约记者盛春寿报道4月6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组织文物考古工作者赴塔里木盆地,对地处罗布泊地区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楼兰古址进行全面、科学的普查。楼兰古址自本世纪被发现以来,一直是研究东西交通史、中亚 ...

• 榆社发现北魏石龛

发布时间:1988-04-29 作者:贾文亮 王太明本报讯 1987年4月,山西榆社县仰天村农民在该村东北烧香凹开山取石时,于乱石堆积层下石崖上发现石龛造像(如图)。县文管所获讯后,立即派人前往现场组织清理。清理结果,共发现石龛九个,按其顺序,由西向东编为一至九号龛。其中一号龛最大,高38厘米,宽30厘米。三号龛最小,高17厘米,宽10厘米。每龛内雕坐像一尊,身披袈 ...

• 延安出土一批珍贵匈奴文物

发布时间:1988-04-29 作者:姬乃军本报讯从1981年以来,延安地区文管会先后收藏了一批珍贵的匈奴文物。这些文物分别出土于吴旗、延川、安塞、志丹等县,其中有几件属罕见的精品。虎噬蜥蜴带链铜带钩,通长10.2厘米,宽4.4厘米,带钮系有一条长达66厘米的铜链。带钩图案为一虎咬住一条蜥蜴尾巴,虎爪紧抓两条蜥蜴,而蜥蜴又咬住虎尾。造型工整而活泼。卧驴纹带链 ...

• 丝绸之路从中国延伸到波罗的海

丝绸之路从中国延伸到波罗的海发布时间:1988-04-29 作者:据新华社波兰什切青国家博物馆馆长、考古学家弗菲利波维亚克最近根据他和波兰其他科学家的研究,认为9至10世纪时丝绸之路已从中国经拜占庭一直延伸到了波罗的海南岸。他说,波兰考古学家在波兰什切青省波罗的海沿岸的沃林从地下发掘一幢木结构房屋时发现了一小条丝绸。丝绸是条长约8厘米、宽约3厘米 ...

• 为人鲜知的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墓

《中国文物报》1988年04月15日 星期五 第四版为人鲜知的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墓发布时间:1988-04-15 作者:李丰旺在中国历史上,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通婚、促进藏汉民族和善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人人皆了然而问二现葬哪里,恐就知者多了。松、文二人葬于西藏自治区的穷结县。这儿地处西藏东南,从拉萨市乘汽车过曲水、泽当,再南折即可到达。这儿环境幽静,北有奔腾 ...

• 法门寺珍宝首次与观众见面

《中国文物报》1988年04月08日 星期五 第一版法门寺珍宝首次与观众见面发布时间:1988-04-08 作者:特约记者 张金卫本报讯 特约记者张金卫报道国家文物局、陕西省文物局和中国历史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法门寺珍宝——陕西扶风法门寺部分出土文物汇报展》最近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首次与观众见面。国家文物局局长吕济民主持了开幕式,许多在京的历史、文物、考古界 ...

• 云冈石窟石雕防风化研究的新进展

《中国文物报》1988年04月08日 星期五 第二版云冈石窟石雕防风化研究的新进展发布时间:1988-04-08 作者:黄克忠云冈石窟是我国三大石窟群之一,一千五百年来,它经受日晒、雨淋、冰冻等风化应力的作用,石雕遭受严重的破坏,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文物保护课题之一。科技与文物保护工作者自六十年代开始对云冈石雕风化破坏原因进行全面调查以来,曾进行过多次防 ...

相关分类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