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张萍 | 新疆丝路访古考察记之二

摘要: 本文原刊于《中国人文田野》第八辑,感谢作者授权转载。新疆丝路访古考察记之二文 | 张 萍(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文 | 晏 波(天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文 | 陈海龙(九江学院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文 | 程 军(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三)早晨,天气晴朗。在张萍、韩香、苏慧敏老师带领下,我们一行13人乘车出发,赴吉尔萨木六运古 ...

本文原刊于《中国人文田野》第八辑,感谢作者授权转载。

新疆丝路访古考察记之二

文 | 张 萍(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文 | 晏 波(天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文 | 陈海龙(九江学院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

文 | 程 军(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

(三)

早晨,天气晴朗。在张萍、韩香、苏慧敏老师带领下,我们一行13人乘车出发,赴吉尔萨木六运古城、北庭故城、西大寺遗址考察。

六运古城:考察的第一站为六运古城遗址。清晨从乌鲁木齐出发,沿吐乌高速公路前行,经过阜康市转九运街镇破城子村沿乡间公路行驶达目的地。在破城子村下车后,我们花了很长时间在一片绿树掩映的村庄背后找到六运古城。经GPS定位,古城东距破城子村1.2公里,位于东经88°1′45″,北纬44°10′42″间,海拔530米,呈长方形,南北长约400米,东西宽300米左右,西城墙和北城墙残存高约3米,残存城墙马面依稀可辨,裸露的墙体夯筑层明显,东墙和南墙已完全被夷为平地,成为耕地的一部分。城墙内外已全部垦为农田,仅城中间残存横墙墙垛一处清晰可辨。据当地老乡介绍,上世纪70年代中期,古城内外结构还比较完整,后来因平整田地,墙体遭破坏,形成今日模样。

古城西墙外有水溪流过,该河绕城自东向西在西墙外侧向北流去,被称为二工河。从古城周边自然环境来看,南面为蜿蜒不绝的天山山脉,发源于天山的水磨河、三工河、四工河自南而来,流经此地,水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具备建城的基本条件。

考古发掘报道,古城残存城垣基宽8—10米,残高3.5米,夯筑,夯层7—8厘米者为多,城墙西南有圆形角楼。古城中部筑东西隔墙一道,将城分为南北两部分。城北偏西又筑南北隔墙一道与东西隔墙垂直连接,以土坯垒砌。该城有东、南两城门,南城门外筑瓮城,辟城为田时损毁。城外南北两侧有宽20—25米的护城河。目前,古城南北两侧的护城河已消失不见,完全被农作物覆盖。

图14 六运古城西墙遗迹(从西南角拍摄)

六运古城城内散布有红、灰色的夹砂陶器残片及赭红色铺地方砖,陶器有红陶、红褐陶、灰陶、泥质陶,有手制和轮制两种。器物以大型瓮罐为主,陶器纹饰弦纹、曲波纹,口沿外部多饰提纳纹,泥质陶颈部饰戳纹。灰陶多为轮制,红褐色陶器多为手工制作,它们属于不同时期的历史遗存。六运古城还出土种类丰富的铜器,如铜犁、铜镜、铜印、四兽葡萄铜镜、铜牌饰、开元通宝、乾元通宝、察合台金币、乾隆通宝、咸丰通宝等铜钱。石器有石杵、石夯、石球、石锄、石臼、石龟、石磨、马鞍形石磨盘,以及半成品石锄2件。青花瓷片也散见在遗存中。古城南侧,曾有石碑一块镌刻这座古城的身世,据说该石碑上镌刻有铭文,高l.6米左右,为砂石质质地。新中国成立前,有外国人考辨铭文,此后石碑不知去向。l990年12月,六运古城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列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图15 新疆自治区六运古城保护碑

上述出土文物现在大多收藏于阜康市文史馆。从丰富的出土文物来看,古城历经唐、宋、元、明、清时期,尤以唐代文物最为丰富。据学者考证,六运古城应为唐代俱六城守捉所在地,但也有人认为其为耶勒城守捉,这有待进一步论证。

北庭故城:六运古城遗址考察完毕,我们乘车前往北庭故城(也称北庭古城),中途于吉木萨尔县城吃过午饭后我们来到了北庭故城。北庭故城位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吉尔萨木县北庭镇厚堡子(也作后堡子)村,当地人称该遗址为破城子。吉木萨尔是古代天山北道必经之地,古城、佛寺、戍堡、烽燧遗址众多,北庭镇所在地在汉代至明代均为西域重要建城区。

西汉初年,这里是车师后王庭,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西域设立都护府后,该地为金满城。汉室衰微,此地先后被匈奴、蠕蠕、铁勒、突厥等游牧民族占据。在蠕蠕民族统治时期,北庭故城称之为可汗浮图城,可汗浮图的建城史可以上溯至公元五世纪的北魏时期。可汗浮图城与蠕蠕主浮图可汗有关,历史上塞北民族往往有以王名命名城市的习惯,此即一例。

唐初国境西止伊州(今哈密),这一带尽属西突厥,可汗浮图即在其境内。公元640年(唐贞观14年)唐进击高昌,西突厥阿史那贺鲁举城来降,置庭州。庭州的设治是唐王朝重新收复天山北麓的历史开端,此时庭州与西州(今吐鲁番)、伊州并为西北边陲三大名城。自从640年始置庭州,至790年(德宗贞元六年,)北庭大都护府解体,这座城市一直是天山北麓的军政中心,共经历了八帝一后的统治,先后在安西大都护府、北庭大都护府管辖之下。唐朝后期政治统治日益衰微,无力照应西北边疆,最终陷于吐蕃。1984年吐鲁番地区文管所发掘了唐代北庭副都护高耀墓。高耀于永泰二年(766)葬于北庭,据此可知,《旧唐书·地理志》所载北庭都护府“上元元年(760),陷吐蕃”的记载有误。同书安西大都护府条下记载“北庭、安西无援,贞元三年(787)竟陷吐蕃”。这一记载和《悟空入竺记》记载僧人悟空在贞元四年(788)在北庭见到节度使杨袭古不符。这表明唐朝对北庭大都护府的有效统治至少可延至公元788年。《资治通鉴》卷233记载,贞元五(789)年十二月吐蕃寇北庭,表明此时北庭还没有完全被吐蕃占领。薛宗正先生把北庭大都护府的下限断为公元790年(一说为公元789年),则唐王朝有效管理天山北麓的时间恰好为一个世纪。

图16 北庭故城位置示意图

此后,吐蕃和回鹘开始历时10年之久的北庭争夺战,公元800年前后最终为回鹘控制,一直到回鹘西迁(840年),北庭就名副其实的为回鹘所有。西迁后的回鹘以北庭为崛起之地,该地又成为高昌回鹘的发祥之地,之后直到13世纪下半叶高昌王迁都永昌,北庭为回鹘所有时间约450余年。元代北庭被称为别失八里,元宪宗元年(1251年)设别失八里行尚书省,至元二十三年(1286)别失八里设元帅府。明代永乐十年(1412)察合台后王室发生内讧,北庭毁于战火,永乐十四年废弃。

北庭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不但历代政权在此经营,而且属于交通枢纽地区。早在西汉末年,丝绸之路新道开辟之后就从此地(即车师后王庭)经过。《汉书·西域传》记载“元始中,车师后王国有新道,出五船北,通玉门关,往来差近。戊己校尉徐普欲开以省道里之半,避白龙堆之厄”。这条新道,从车师后王庭出发向东,渡大沙海至玉门关;从车师后王庭向西,经天山北草原路,西行至乌孙、康居。而徐普想“省道里之半”之路是打通车师后王庭至前王庭高昌壁的道路,但遭到车师后王姑句的反对。据石云涛研究,该路因西汉末年汉代对西域失去控制,实际利用的可能性很少。东汉时期西域和中原三通三绝,新道继续使用。此外,伊吾路(自敦煌西出玉门关、阳关,经鄯善北通伊吾)向北通车师前部高昌壁后,继续北通车师后部。《三国志》卷三十引鱼絭《魏略》云:“北新道西行,至东且弥国、西且弥国、单桓国、毕陆国、蒲陆国、乌贪国,皆并属车师后王部……转西北则乌孙、康居”,这表明车师后王庭与这几个部落之间有交通往来,自车师后王庭西行,可西入乌孙、康居。

魏晋南北朝时期,经过车师后王庭的线路主要是伊吾路向西延伸部分,直通车师国境。即《魏书·西域传》记载“自玉门关渡流沙北行二千二百里至车师为一道”。严耕望先生认为该路在两晋南北朝时代似为通西域之主要干线,用兵节使多出此途。

唐代中晚期,《元和郡县志》称庭州为“八到”之地。即有西州路、回鹘路、伊州路、碎叶路四条通道,东至长安,西达碎叶,北通回鹘,南连安西。其中伊州路与碎叶路联结起来,是一条足以与天山南麓传统丝绸之路相媲美的重要国际交通干线。从敦煌文书伯2009号《西州图经》(残卷)的研究来看,西州(治今吐鲁番东南高昌故城)与其他州至今有11条道路相通。其中通往庭州(即北庭都护府所在地)的有7条,自西州蒲昌县通庭州有4条。《图经》记载:花谷、移摩、萨捍、突波的这4条道路名称,在吐鲁番文书中也有记录,但主要是烽燧名称,可见这些路经过这几个烽燧谷口。自高昌县界北乌骨山走庭州的乌骨道1条(有学者认为乌骨道从哈拉和卓北三十里胜金口进入赤山,沿木头沟经伯孜克里克,向北逾天山至庭州)。自交河通北疆庭州2条:他地道、白水涧道(经轮台折向东通庭州)。《新唐书·地理志》记载了他地道的行程:交河县——龙泉馆——柳谷——金沙岭——石舍——北庭都护府。该路黄文弼先生曾考察过。白水涧道,由交河通轮台,具体从乌鲁木齐出发,沿白羊河出天山峡谷,经交河故城西北进入吐鲁番。如果再向东三百二十里即可到庭州,往西可以到弓月、碎叶城。以上这些通庭州的道路,都是唐代丝绸之路中道各城市通往北疆,以庭州作为重要中转站的,可以说北庭都护府在唐代位置十分重要。对此,可参考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

唐朝上元元年(760年)吐蕃占据河西,隔断了大唐和西域之间的联系,唐朝不得不开通了“回纥路”。“回纥路”为建中二年(781年)北庭节度使李元忠、四镇留守郭昕假道回鹘朝奏之路。这条道路分为两段,一段从北庭至回纥牙帐,另一段从回纥牙帐至长安。前一段路程《元和郡县志》卷40记载从庭州“东北至回鹘牙帐三千里”,途经“郝遮镇(蒲类东北四十里,当回鹘路)、盐泉镇(在蒲类县东北二百里,当回鹘路)、特罗堡子(在蒲类县东北二百余里,四面有磧,置堡子处,周回约20里,有好水草,即往回鹘之东路。)”唐代蒲类县治在今奇台县城附近,回纥路大约从今北庭故城向东到奇台县城东北再往蒙古。自此之后回纥趁机对北庭地区公开染指和蚕食。

北庭作为重要的军事统治机构,经历了都护府到大都护府的演变。北庭都护府在武后长安二年(703)建立,为凉州大都督府及安西大都护府(705年以后属安西)的下级机构,中宗景龙三年(709)为配合东突厥汗国默啜可汗军事行动,晋级为北庭大都护府。开元四年(716年)以亲王遥领安西大都护府,边将官衔不得与亲王平级,这样北庭大都护府又降为都护府,建中二年(781)吐蕃侵扰西域,因其重要性又升为大都护府,直至唐德宗贞元六年(790)为吐蕃所攻陷。不论是北庭都护府还是北庭大都护府,其治所始终在庭州,也即我们考察的吉尔萨木县城北北庭镇厚堡子村破城子。北庭都护成立后,边疆建置的基本特征是,在大都护府统一领导下,实行汉、突厥分治、军民分治的二重化管理体制。在突厥游牧地区实行军政合一的民族自治制度,在汉族移民集中的地区,建立内地州县。北庭大都护府下辖庭、伊、西三州,天山、瀚海、伊吾、清镇诸军,以及金满、蒲类、轮台、西海四县。

北庭故城遗址现状。北庭故城坐落在吉木萨尔以北12公里的一片冲积平原上,东邻东坝河,西邻西坝河。遗址附近视野很开阔,现在为国家遗址公园。从现存遗址来看,该城址布局受唐长安城影响,分为内外两城,城池为不规则长方形分布。内城为全城的中心所在,位于外城中部略偏东北部,墙周长3003米,官署多居其中,内城内还有中心城区。外城规模较大,城墙周长4596米。外城之北还有低矮的羊马城,内外城墙残存的马面、敌台、角楼和城门依稀可见。外城北门还有瓮城,城外有天然河环绕成护城河,城墙的建筑方式为夯筑,城墙高5——7米,城墙宽约7——8米。现在城内一片荒草,城内建筑荡然无存。

图17 北庭故城内城西墙残部(从内城东部拍摄)

从“城址展示区”石碑说明我们可以得知以下相关信息:北庭故城遗址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宽约850米,南北长约1700米。北墙中段北接羊马城,现存该城内外两重城墙地面遗存,外城为唐显庆三年(658)建造,高昌回鹘时期修缮,内城墙围高昌回鹘修建,城内有东西、南北交通干道遗迹。现存的遗迹主要包括城墙、角楼、敌台、城门、建筑遗址、城壕、道路沟壕,以及城址出土与唐两京地区相同的砖、瓦、瓦当建筑构件。

徐松首先在《西域水道记》中将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公布于世之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斯坦因、橘瑞超等探险家都在此考察。据报道,古城中曾矗立着断为两截的石碑,碑上有7行文字,明确留下了“金满县令”四个大字,补充了史书记载唐代庭州下辖金满县的信息。

北庭故城前身是可汗浮图城,唐朝初年东西两个突厥汗国发生战争,东突厥胜利之后可汗浮图城成为东突厥王子阿史那社尔的王庭所在地。公元630年至640年间,东西突厥又争夺该地,直到640年西突厥叶护阿史那步真投降,该城被唐所占据。此后经历了庭州(649)、北庭都护府、北庭大都护府、北庭节度使驻地的演变。

鉴于北庭遗址的重要性,1988年国务院将北庭故城遗址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多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北庭故城保护及开发工作一直处于停滞状态,故城只剩下残垣断壁,但其规模宏大的轮廓仍清晰可辨。

2004年5月,国家建设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有关专家深入吉木萨尔县北庭都护府进行实地勘察测量,并开始着手制定故城整体保护利用方案,北庭都护府保护开发工程进入实质性阶段。目前已经成为为大众旅游的国家遗址保护公园。

图18 北庭故城及西大寺示意图

北庭西大寺:北庭西大寺位于北庭故城遗址正西700米处,目前该地建立西大寺遗址博物馆。该寺为高昌回鹘时期的王家寺院,坐落在天山北麓坡前地带与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相接的平原上,西邻西坝河,东面有水池。周围平坦的地面带除北庭故城遗址保护区外,均为农田。据记载,西大寺初建于公元706年杨何主政时期,回鹘西迁后扩建为回鹘王家寺院,专供王室成员供养佛像所用。宋朝初年,宋使王延德曾亲临该地,“进乐于其间”。1275年,高昌王东迁,该寺逐渐衰落,14世纪时期,毁于伊斯兰圣战。1979年至1980年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工作队对西大寺遗址进行两次发掘,经对挖掘实况和所获文献资料进行研究,确定其为高昌王家寺院。

考古报道佛寺遗址四面有环壕遗迹,整体平面呈南北长方形,南北残长70.5米、东西宽43.8米,现存最高点距地面14.3米,地面以上全部用土坯砌成,地面以下为夯土台基。寺院整体呈前殿后塔的形式,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北部为塔形正殿,四周筑有洞窟,东西北三面残存二层环筑的洞窟式大龛。南部为配殿建筑群,沿中轴对称布置配殿、库房、僧房等附属建筑,残高0.2-0.4米。除建筑遗址外,塔形正殿洞窟及南部配殿中还发现有大量佛教塑像和壁画。

西大寺是殿堂式与洞窟式建筑结合的寺院格局,在全国较为罕见。南面建筑以庭院为中轴线,东西两侧分置有配殿、僧房和库房,基本对称分布。殿堂设置也与一般汉式殿堂相类似:北面是高大的正殿,正殿的东、北、西三面外侧各环筑上、下两层洞窟,洞窟内均依后壁或侧壁砌一个或三个台座,每个台座上供有一尊塑像,或佛或菩萨,窟内两侧壁及育顶上绘有壁画,内容或为千佛,或为供养菩萨、护法,或为经变、本生故事,或为供养比丘、供养人像。据研究,西大寺的罗汉塑像表现的早期佛教特征和弥勒塑像反映的净土信仰是其当地佛教特色,西大寺中另一处值得注意的塑像与壁画组合是编号为s 1 0 5 殿内残存的佛涅槃像与其西壁残存的争舍利图,反映着高昌回鹘普通人物形象、战争图与出行图中间回鹘王及王妃形象。

而无壁画的洞窟中则有少量回鹘文或汉文题记,由于年代久远,字迹难辨。这种无壁画洞窟与有壁画的千佛洞窟主要功能是禅定窟,其他窟形则为礼拜或供养功德窟。

对比之下,西大寺窟形建筑显然已经不是用于生活起居、痊埋僧骨和储藏,它雕塑的精美、壁画题材的有组织分布和窟室形制的统一,与寺院正、侧殿宇有机的关系及严整的布局,都表现出其作为礼拜窟的庄严清净特点和建寺造窟以期殊胜功德的目的性。从这座寺院中轴线布局的殿堂式建筑及殿内所供塑像情况,将寺内部分建筑有意建成石窟形制的寺院建筑理念及石窟中禅窟流露出的早期佛教修行风气,这三方面综合考察,西大寺建筑典型地表现了回鹘佛教对以印度克什米尔、库木吐拉、克孜尔佛教文化内涵和汉地回传的佛教文化的双向吸收与融合,表现了回鹘佛教在空间地理与时代传承两方面对佛教文化继承和传播发展的中介地位。

西大寺现状。由于北庭故城东、西两面都有河流经过,西大寺遗址所在位置地下水位高,土质偏碱性,加之吉木萨尔每年9月以后雨雪天气频繁,西寺遗址的塑像、壁画长期受潮解风化浸蚀,损毁严重。为了让它重见天日、减少挖掘出文物的损坏,2006年9月,由国家文物局拨款2800万元修建保护大棚,建立遗址博物馆,即现在所见的西大寺遗址博物馆。该项目于2008年完工。其保护棚占地面积11974平方米,规模仅次于西安秦兵马俑保护棚。

  图19 西大寺遗址东部第一第、二层部分石窟现状(从东北角拍摄)

如今,西大寺正殿的东侧已经过发掘,有上下三层洞窟。其中一、二层洞窟大部分保存完好,共有16个佛龛,第三层洞窟已全部坍毁。佛龛内的佛像遭受损毁很严重,佛像头部无一例外不复存在。正殿南面的配殿也已基本经过发掘,编号从101到105。在101配殿中,有十二金刚禅立坐像,分列两排相向而坐,主尊位置为武士形象出现的护法像,这些佛像的头部也都不复存在。另有一尊释迎牟尼讲经的佛像,现在只剩一个土堆。西大寺在元代和文革时期遭受损坏最为严重,102配殿和103配殿内均有壁画,其中102配殿内的有壁画马头观音像,104配殿已经回填,105配殿的卧佛像还在掩埋中,是一个长达8.7米的长条形土堆,形象不清晰。

图20 佛寺正殿及其周围下层洞窟和南部平面图(横向)

由于西大寺地下水位高,大棚建好后,棚内湿度增加,对文物不利,当地文保部门根据气候特征,做了多次调整,最终将窗户改为葡萄干晾房式窗户。2008年北庭建设管理局成立,北庭故城的管理和保护工作更加规范,成立北庭故城研究中心。从2009年开始,在敦煌研究院的主导下,开始全面修复西大寺内壁画、泥塑等,对北庭故城遗址城墙开始加固工作。2010年开始建设5号、6号简易保护棚。2011年7月,针对遗址内壁画开裂、壁画污染、墙内木质材料糟朽等问题,敦煌研究院壁画泥塑修复专家们先后对5个配殿和7个洞窟进行抢救性修复,真实全面地保存并延续其历史信息及全部价值,保存文物古迹实物遗存。

看完北庭故城遗址和西大寺遗址,已经是下午4点多钟,我们按原路返回到酒店。




交流历史地理学研究信息

展现历史地理学研究成果

投稿或联系请发邮件到

lishidilixueyanjiu@163.com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文章已于修改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作者:张萍

    更多信息...

    北庭故城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