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资讯

义净:我的出海取经奇遇记

摘要: 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去人成百归无十,后者安知前者难。 路远碧天唯冷结,沙河遮日力疲殚。 后贤如未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唐·无名氏我叫义净,俗名张文明,生于635年,山东济南人。同时代的玄奘大师是我的偶像,他长我33岁。遗憾的是,当我35岁来到长安时,他已经圆寂,无缘得见,人生怎能无遗憾?虽然同是佛经翻译家,我却远没有玄奘的名气大,只有在我西行取经回国后,武则天亲自在洛阳城迎接,才

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

去人成百归无十,后者安知前者难。
路远碧天唯冷结,沙河遮日力疲殚。
后贤如未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

——唐·无名氏

我叫义净,俗名张文明,生于635年,山东济南人。同时代的玄奘大师是我的偶像,他长我33岁。遗憾的是,当我35岁来到长安时,他已经圆寂,无缘得见,人生怎能无遗憾?

虽然同是佛经翻译家,我却远没有玄奘的名气大,只有在我西行取经回国后,武则天亲自在洛阳城迎接,才是人们眼中我人生中的高光时刻吧。但我今天想聊的,是我取经途中的奇遇。

裸人国

南风之薰兮!39岁时,我自广州出海,两年后途径了裸人国(裸人国位于今天印度安达曼海尼科巴群岛)。

有些晕船的我吐了一路,身上的袈裟已经被海浪和汗水浸湿,终于隐约看到海滩上的椰子林和槟榔林,船终于要靠岸!

▲义静著作《南海寄归内法传》、《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刚一登岸,我就被一伙人背着一筐筐椰子、芭蕉、槟榔、藤竹手工艺品的当地小商贩包围。饮下一杯甘甜解渴的鲜椰汁后,顿觉神清气爽!正要付钱时,定睛一看:哎呀!辣眼睛!卖椰子的妇女居然只以片叶遮形!再看她身边的其他商贩,妇女和她一样,男的则一丝不挂!自幼读孔孟圣贤和佛学经典,没想到世界上居然有人不穿衣服!我一个出家人也羞红了脸,低头直念佛号。

商贩们看到我一个低头红脸的和尚,也都笑了起来,有一个男商贩抓着我湿透的袈裟,用梵语跟我说:“脱了吧!不热吗?”大概他们也是平生第一次见到这么热还要穿衣服的人吧!

耽摩立底

离开裸人国,我乘船向西北行半月余,抵达耽摩立底(今印度孟加拉邦)。在674年的2月8日,我终于抵达东天竺南界,玄奘法师曾在此居住两年,更早的法显大师也来过这里。

▲法显(334年—420年),东晋高僧,是从中国经陆路到达印度并由海上回国,而留下记载的第一人,撰有《佛国记》。

学习佛经原典,必须精通梵文,我的梵语老师是越南清化人,法号大乘灯,他是玄奘三藏的徒弟,曾在长安学习过一段时间,后来又去狮子国瞻礼佛牙,经历颇丰。大乘灯很有师者风范,还教会了我巴利文。他提醒我说此处去天竺路途艰险,常有强人出没,告诫我万不可擅自行动。

▲宋代《高僧传》对义净的记载

一年后,终于等到了去天竺的机会,有数百名商旅结伴去天竺做买卖,大乘灯师傅叫我和他们结伴同行。路上我不幸染上时疫,走走停停,不知不觉间就掉了队。

然而祸不单行。我又被被一伙强盗包围。他们将我衣服扒光,钱财洗劫一空,扬长而去。留下自觉命不久矣的我在山上昏睡过去去……

恍惚中,我想起出发时恰逢西域战乱,无法经陆路抵达天竺。听说广州通海夷道是颇为繁荣的贸易路线,于是我决心南下。在扬州有幸遇见了我一生的贵人——冯孝诠。那年我37岁。

▲义净取经路线图

冯施主全家笃信佛教,新拜龚州(广西南平县)州官,正准备去赴任。听说了我欲沿海西行的心愿后,他先邀我去广州,为我置办了行装和干粮,又帮我联系到一艘南行的波斯商船。对于这从天而降的贵人赞助,我感激不已,永生难忘!


远行前,我还回到当年出家的神通寺,去恩师善遇法师的墓前辞别,看望了慧智法师。

▲《南海寄归内法传》

百川赴海返潮易,一叶报秋归树难!往事一幕幕在脑海中不断浮现,心中百感交集,睁眼惊醒,原来南柯一梦。

此时月华如水,临行前曾写过的诗浮现在脑海中:上将可凌师,匹士志难移。如论惜短命,何得满长袛!又想起玄奘大师,和当年众人的鼓励帮助,我强打起精神,咬牙告诉自己一定要抵达天竺!

▲那烂陀寺

就这样又强撑着挨过了一天,眼看夜幕降临,还是没赶上商队。半夜,我在大树下裸身而卧,隐约听见大乘灯老师的呼唤,这次不是做梦!我获救了!

小雁塔

后来我在那烂陀寺学习十年,游历三十多座城市,59岁时,我带着三百多部佛典经卷和四百多颗佛骨舍利荣归大唐。回国后,我被武后亲自接见,中宗李显亲授我“三藏”。

▲那烂陀寺

72岁时,奔波半生后,我生命的最后几年时光是在长安大荐福寺翻译佛经中度过的。

当年我翻经的时候,小雁塔还是一座新建成的崭新砖塔。如今它已屹立千年不倒,见证了一千三百年的世事沧桑。

▲西安小雁塔

想我一生,少年出家神通寺,青年立志赴西天,中年求学下南洋,晚年译经归长安。


人生有限,功业无涯。自度度人,自觉觉他。

义净

年表


635年

出生






642年

神通寺出家,先后师从善遇法师、慧智法师


670年

赴长安准备西行求法






672年

受冯孝诠资助,辞别慧智法师,从搭波斯商船广州启程


674年

经室利佛逝、裸人国到达东天竺,遇大乘灯学习梵文,年底随商队抵达那烂陀寺,开始了十年的学习生涯。






685年

离开天竺东归,在室利佛逝(今苏门答腊)译经,先后历时十年。


695年

5月抵洛阳,武则天亲赴洛阳上东门外迎接义净,举行隆重欢迎盛典。






700年

先后于洛阳大福光寺、长安西明寺、洛阳福先寺译经


707年

长安大荐福寺翻经院译经。






713年

圆寂于长安大荐福寺

注:文章中部分内容合理想象。图片如无特殊注明均来源自网络。

参考资料:

1. 王亚荣《大荐福寺》,三秦出版社。

2. 《隋唐长安里坊荐福寺小雁塔文史宝典》,西安出版社。

3. 义净著《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4. 义净著《南海寄归内法传》。

5. 微信公众号文章《义净与1300年前的南海航线》。


来源:丝路博物馆之城公众号


分类: 中文 资讯 丝路资讯
关键词:

最新评论


小雁塔

那烂陀寺遗址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