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 巩义唐墓出土的绘彩魌头

巩义唐墓出土的绘彩魌头孙角云 孙六明  魌头,作为一种特殊的陶质随葬品,在墓葬中并不多见。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巩义唐墓陆续出土了11 件魌头, 其中站街孝站路M8、高尚村M20、市机瓦厂M1 各出土1 件,康店砖厂M1 出土3 件, 恒丰钢缆厂M13 出土5件。由于墓葬多被盗扰,多数墓葬魌头的摆放位置已失,不过我们仍能从墓葬出土器物大致判断这些魌头的年代 ...

• 重庆巫山大水田遗址中独立“狗坑葬”初探

重庆巫山大水田遗址中独立“狗坑葬”初探邓晓 刘晓亮(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摘 要: 在属于大溪文化的重庆市巫山县大水田遗址,人们发现了独立的“狗坑葬”,其将狗作为独立的个体尊崇并为其随葬物品的形式,在原始社会极为少见。该葬式的出现,可能是当地先民原始动物崇拜的体现,反映出大溪人原始宗教思维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是进行远古巫文化 ...

• 陕西咸阳豆卢恩家族墓园

考古快照 北周豆卢恩家族墓园位于咸阳市渭城区空港新城南朱村东,西邻敦化路,北依致平大街,东临广德路。 2019 年 11 月始,为配合基本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墓园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豆卢恩家族墓园由兆沟和墓葬本体两部分组成。兆沟围合部分平面略呈南北向长方形,南北约长 152 米,东西宽 135 米,面积约 2 万余平方米。南围沟中部有一“凸”字 ...

• 王青:西域传说中的特殊国度

来源:《西域研究》2008年第3期内容提要无论是正史“四夷传”还是地理博物类小说所记载的西域地区,都存在着小人国与女儿国这样的特殊国度。小人国的传说既有西南地区僬侥国的史实依据,也深受小大之言等俳词传统的影响;女儿国的传说既有西藏地区东女国的现实投影,也反映了印度传说的流播与接受;西域地区的特殊性使得这些传说在此地汇聚。这些传说除了 ...

• 白玉冬:黄头回纥源流考

来源:《西域研究》2021年第4期内容提要汉籍记录的黄头回纥居地位于塔里木盆地东缘至阿尔金山脉北麓一带。10~11世纪,在喀喇汗王朝东进的大潮流下,客观条件不支持河西地区的回鹘人反其道而行之,退守沙州西南进而发展成黄头回纥。和田出土鲁尼文木牍文记录10世纪时期佛教徒撒里在塔里木盆地北缘一带活动,米兰出土Or.8212/76鲁尼文文书记录米兰一带有撒 ...

• 孟宪实 | 一部迟到的考古报告——《楼兰考古调查与发掘报告》后记

来源:“文汇学人”微信公众号  我不止一次亲耳聆听侯灿先生申明楼兰考古的重要性。新疆考古对于中国十分重要,而楼兰是国际瞩目的焦点。斯文赫定、斯坦因一言九鼎的时代过去了,楼兰考古研究,该听听中国的声音了。这是侯灿先生无数次强调的主旨,作为新疆的第一部考古报告的撰写者,侯灿先生满怀自信。侯灿先生主笔的楼兰考古报告《楼兰考古调查与发掘 ...

• 余太山:帕提亚帝国与塞种

“他刊新文”是“西域研究”微信公众号创设的栏目,目的是将西域史研究的新成果汇集于此,方便学界同仁和读者了解和使用。我们诚挚邀请编辑出版单位和作者共同建设这一平台,将公开出版(包括学术集刊)西域史论文的电子文件(word文件和相关图片)发送邮箱(xyyjbjb@126.com),我们编排推送。致谢:感谢《丝路文明》编辑部和余太山先生授权“西域研究” ...

• 荣新江:《从粟特到中国——丝绸之路史研究》

来源:“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微信公众号序(中文本) 我是1990年第一次到日本访问,在龙谷大学西域文化研究会从事研究工作半年时间,其间参加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桑山正进教授主持的《慧超往五天竺国传》读书班,也曾短期走访东京、大阪、奈良等地的学术机构,在一些地方还做了讲演。此后,我来日本的机会逐年增多,在最近十多年中,除了2020年新冠 ...

• “五星出东方”,是什么来头?

本 文 约 3900 字阅 读 需 要 10 min河南卫视的奇妙游系列已经是大家的“老熟人”了,推出爆款《唐宫夜宴》之后,舞蹈一直是其“中国节日”系列的重头戏,去年端午的水下洛神赋还令人念念不忘呢,今年元宵又玩出了新花样:一支《五星出东方》,尽显汉舞风采。 舞剧《五星出东方》片段,参考汉代出土的佣人文物,不同于轻歌曼舞,反倒更有几分端庄典雅,力 ...

• 裴成国:故国与新邦——以贞观十四年以后唐西州的砖志书写为中心

  来源:“吐鲁番文书研究”微信公众号,本文原载《历史研究》2012年第5期。  故國與新邦——以貞觀十四年以後唐西州的磚志書寫為中心裴成國摘要:貞觀十四年後唐西州磚志書寫的變化,真實地反映了高昌遺民接受中原文化以及對唐朝國家認同建立的過程。磚志書寫中的變化,諸如紀年方式、採用“諱”和“字”來表記亡者的名字等都是向中原學習的結果。龍 ...

• 卫斯:关于吐鲁番出土文书《租酒帐》之解读与“姓”字考

来源:本文原刊于《西域研究》2003年第2期,此推文依据作者发来修改稿编排内容提要通过对《租酒帐》不同类型例句中相关字、词的解释及全句的解读,笔者认为这是一份麴氏高昌王国时期官府对新老葡萄园主收交租酒时的“年终决算表”。同时反映出麴氏高昌王国官府对葡萄种植业和“租酒”管理方面的一些具体政策与做法。比如“经营自由”,租期满了可以不租, ...

• 凌勇 梅建军:关于新疆公元前第一千纪金属技术的几点思考

来源:《西域研究》2008年第4期内容提要本文对新疆公元前第一千纪的金属技术进行了探讨,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铜器的合金组成、典型铜器的文化内涵以及其他金属器的出现与使用。该研究为全面揭示新疆的早期物质文化特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也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新疆在早期东西文化交流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新疆位于中国西北边陲,自古以来就是中西文化和技术交 ...

• 陈国灿:唐安西四镇中“镇”的变化

来源:《西域研究》2008年第4期内容提要安西四镇的称谓,自安西都护府迁到龟兹后,就已出现。此后,曾三次陷落于吐蕃,四镇三失三复的重要教训是,要保持对四镇的稳定统治,必须要派驻足够的兵力驻防才有保障。长寿二年(693年)朝廷决定用汉兵三万人以镇之。此后,在安西四镇之下,又增设了许多二级军镇,除碎叶镇外,还有如拨换镇、通海镇、葱岭镇等。于 ...

• 马健:吐鲁番的摩尼教遗存

来源:“旃檀精舍”微信公众号1902~1914年间,在德国军火大王克虏伯(Friedrich Krupp)和德皇资助下,柏林民俗学博物馆相继四次派出考察队,分别由印度事物部主任格伦威德尔和勒柯克率领,对吐鲁番等地展开调查,发掘了大批古城址、地面佛寺和石窟寺。除佛教之外,摩尼教遗存可谓德国吐鲁番考察队最重要的收获之一。前人对摩尼教的了解只限于传世的东罗 ...

• 陈延琪:新疆边界安全的历史回顾与长治久安方略

来源:《西域研究》2004年第3期内容提要本文概述了新疆百年边患,指出现时新疆边界形势是历史上最好的,作者认为建立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是新疆边界长治久安的重要方略。新疆位于祖国西北边陲,地处亚洲腹地,从东北到西南分别与蒙古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塔吉克斯坦共和国、阿富汗共和国、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印度 ...

• 冯金忠:​唐代病坊刍议

来源:《西域研究》2004年第3期唐代病坊刍议 冯金忠内容提要病坊唐贞观时期已出现,时称疠人坊,至迟武则天时代有了病坊这样的名称。它以病人为收容主体,南朝齐梁的六疾馆、孤独园等已具病坊的雏形。在病坊建立中,除了佛教因素,不应忽视中国传统思想,尤其是儒家思想的影响。在官办病坊中病人除了依赖政府救济,还必须从事一些生产劳动,条件许可仍要外 ...

• 孟宪实:从张骞出使看中国文化的“土著性”

“他刊新文”是“西域研究”微信公众号创设的栏目,目的是将西域史研究的新成果汇集于此,方便学界同仁和读者了解和使用。我们诚挚邀请编辑出版单位和作者共同建设这一平台,将公开出版(包括学术集刊)西域史论文的电子文件(word文件和相关图片)发送邮箱(xyyjbjb@126.com),我们编排推送。致谢:感谢《丝路文明》编辑部和孟宪实先生授权“西域研究” ...

• 多重证据的运用:关于古代寺观彩塑壁画断代的几点思考

  古代彩塑壁画在某一历史时期被制作完成后,在历史传承的过程中往往会经历多次重修、重妆,是多个时期制作和干预后历史信息承载的综合体。这就要求我们对现存古代彩塑壁画进行断代时不能一概而论,而需仔细甄别。另一方面,古代寺观彩塑壁画的研究往往涵盖历史学、社会学、宗教学、民俗学和美术学等多个领域,所以,采用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断 ...

• 基因序列揭示最早的杂交动物

“乌尔之旗”中“战争版画”描述昆加驴(Kunga)拉车细节,该藏品现存伦敦大英博物馆。图片来源:Thierry Grange/IJM/CNRS-Université de Paris(CNN报道)科学家们对一具动物骸骨进行了基因测序,发现距今4500年前,青铜时代的“生物工程学家”就已经培育出了最早的杂交动物——像马的雄壮生物:昆加,它由雌性家驴和雄性叙利亚野驴杂交而成。美索不达米 ...

• 沙武田 陈国科:武威吐谷浑王族墓选址与葬俗探析

摘要:武威南山是吐谷浑王族墓地所在,是吐谷浑灭国之后的“先茔”地。之所以选择凉州南山为其王族“先茔”,是因为这里一直是吐谷浑人的“旧居之地”,有较为充分的历史依据和民众基础。而这些吐谷浑王族墓均位于山梁上的选址特点、夫妇异穴合葬习俗等,都体现出较为明显的鲜卑文化特征,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吐谷浑本民族的文化属性。武威南山地区是唐代吐 ...

• 藻井,是什么?

中国古建筑文化博大精深提到藻井大家可能感觉很陌生但是一定见过它当你流连于在宏伟的宫殿仰望穹顶之上周围饰以各种花藻井纹雕刻和彩绘富丽堂皇的就是藻井01藻井的概念罗哲文先生主编的 2002年出版的《中国古代建筑》一书中定义:“藻井是天花向上凹进为穹窿状的东西,用在寺庙中神佛主像上方或者宫殿中帝王宝座的上方。”小知识“藻井”与“天花”之辩“ ...

• 轴心时代的波斯与中国——张骞通西域前的丝绸之路

轴心时代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古波斯有琐罗亚斯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老子、孔子……1949 年,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在新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VomUrsprung und Ziel der Geschichte )一书写 ...

• 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2018·成都)会志

基本信息:编著:中国考古学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10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1年10月印次:1ISBN:9787030699688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2018年在成都召开的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的全面记录与总结。该大会由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 ...

• “民以食为天”,夏商和西周时期“东厨制度”

像灶类与庖厨相关的遗存,一直都是发掘者关注的重点。本文通过梳理三代时期大型宫殿建筑和普通居址中庖厨类遗存,发现夏、商和西周时期大型宫殿建筑群中已有专门的庖厨类设施,普通居址中少见,且庖厨类遗存均位于主体建筑的东侧或东南侧,故称"东房"或"东厨"。三代时期,将庖厨类建筑设于主体建筑之东已成为规制,故称"东厨制度"。其实东周之后, ...

• 郡县烟云 ——酉阳青杆堡墓群汉墓略谈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重庆考古一、概况青杆堡墓群位于酉阳县龚滩镇小银村,地处乌江右岸,隔江与洪渡河入乌江口相望。根据第三次文物普查,墓群分布面积8万平方米。酉阳青杆堡墓群位置示意(红三角)2021年,由于彭酉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文物保护需要,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酉阳县文物管理所对工程涉及的青杆堡墓群刘家堡墓地、搬家土墓地开展考古发掘。发掘 ...

• 硕博论文丨中国北方三个遗址出土马属动物(Equus ovodovi)的分子考古学研究

「核心提示」从2021年1月18日起,我们推出“硕博论文”栏目,关注学术界近年来最新的硕博论文,以了解学术界最新前沿研究动态。排名不分先后,特此说明。摘要部分来自中国知网。本文为作者朱司祺2020年博士毕业论文(吉林大学)。中国北方三个遗址出土马属动物(Equus ovodovi)的分子考古学研究博士|朱司祺导师|蔡大伟古DNA的研究紧跟测序技术的发展, ...

• 专著出版| 《江海扬帆辟丝路:江苏海上丝绸之路研究 》

《江海扬帆辟丝路 :江苏海上丝绸之路研究 》图书信息编著: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南京市海上丝绸之路遗产研究中心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12月内容简介 本书以长江流域江苏区域的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城市为核心,通过梳理江 苏境内沿江主要“海丝”申遗城市的考古工作成果、相关遗迹遗物等展开研究。 基于丰 ...

• 破解红山文化密码

    “红山先民的领导者踏勘了这处山岭,安排规划了在这里即将修建的建筑群,此后有专职人员根据山坡的地势情况,提出具体的建筑方案,进行施工设计,最后有更多的负责人指派众多的红山先民运土、搬石,展开具体建设。”      站在位于努鲁儿虎山脉绵绵群山间的牛河梁工作站,贾笑冰向记者描绘着眼前这片土地5000多年前“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 ...

• 苗霞:夏、商和西周时期“东厨制度”探研

  摘要:像灶类与庖厨相关的遗存,一直都是发掘者关注的重点。本文通过梳理三代时期大型宫殿建筑和普通居址中庖厨类遗存,发现夏、商和西周时期大型宫殿建筑群中已有专门的庖厨类设施,普通居址中少见,且庖厨类遗存均位于主体建筑的东侧或东南侧,故称"东房"或"东厨"。三代时期,将庖厨类建筑设于主体建筑之东已成为规制,故称"东厨制度"。其实 ...

• 【青州】刘序勤主编《青州石刻文化》书影

  【青州】刘序勤主编《青州石刻文化》书影  (图片为千乘州徐老师提供,专此致谢!)

• 吴梦麟、张永强编著《房山石经题记整理与研究(全三册)》出版

新书推荐 | 《房山石经题记整理与研究》(全三册)  点击蓝字关注→ 北京博文书社 2022-01-13 17:30我国现存的文物类别多样,其中石窟寺和刻经石其中重要的部分。刻经是我国将儒家和宗教经典(包括佛教、道教等)摹勒上石的一种镌刻活动,因镌经于石而被称为石经。石经是我国文字石刻中的一项重要类别。“房山石经”是北京市房山区石经山珍藏的佛教石刻 ...

• 【长城】张正锋 杨惠福编著《甘肃长城览胜》书影

  【长城】张正锋 杨惠福编著《甘肃长城览胜》书影

• 新书|理解世界的历史,为什么应该了解萨珊?

学者推荐  图拉吉·达利遥义的《萨珊波斯》比此前关于这一题目的任何著作都更为详尽,涵盖了大量新材料和文献。这是一项杰出的研究,在萨珊伊朗的所有方面都堪称不刊之论——从政治史到宗教、社会和商业。  ——费耐生(Richard N. Frye),哈佛大学伊朗学荣休教授  图拉吉·达利遥义综合至今为止的新一代学术成果,完成了关于萨珊历史的第一部英文 ...

• 刘进宝《敦煌学通论》:二十年磨一剑

孔子不信,庄子不信,老子也不信 也谈陈寅恪书籍的流散、失窃与调包   刘进宝:我们这代人的学问 作者: 刘进宝 出版社: 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年: 2019-4定价: 68.00装帧: 平装ISBN: 9787542346179内容简介 · · · · · ·20年磨一剑,从《敦煌学述论》到《敦煌学通论》(增订本),从中文繁体字版到韩文本,每一次的修订出版,不断提升了这部 ...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壹)》

“清华简”于2008年入藏清华大学,在李学勤先生、黄德宽先生的相继带领下,整理报告目前已顺利出版十一辑,整理团队也逐渐形成了老中青结合的学术梯队,整理工作的高效率、高质量得到学界广泛赞誉,也受到海外汉学界高度重视。12月16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壹)》成果发布会在清华大学蒙民伟人文楼正式召开。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壹)》编著 ...

• 《马王堆汉墓帛书书法选·第一辑周易(上下册)》

1973年11月至1974年初,湖南省博物馆与中国科学院考古援救所对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进行了考古发掘,三号墓中出土了一批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帛书。帛书内容涉及战国至西汉初期政治、军事、思想、文化及科学等各方面,有重要学术价值,又可作为校勘传世古籍的依据,不仅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也是研究汉代书法及书法演变、发展的珍贵依据。这些帛书用墨 ...

• 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增补本)

中国汉代石刻画主要用于墓室、墓前祠堂、石阙等墓葬建筑的建造与装饰,绝大多数见于丧葬礼制性建筑内,本质上是祭祀性丧葬艺术,源于西汉,盛于东汉,魏晋之际仅有个别实例,故又称汉画像石。汉画像石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江苏、陕西、山西、四川等地,湖北、浙江、安徽、北京、天津等地也有少量发现。各地汉画像石的艺术风格各有不同:山东和苏北画像石 ...

• 《济南镜鉴》、《济南古钱》

济南市历史悠久,地下文物非常丰富。济南市地处山东省中西部,南依泰山、北跨黄河,背山面水,分别与西南部的聊城、北部的德州和滨州、东部的淄博、南部的泰安交界。济南市地势南高北低,呈现由南向北依次为低山丘陵、山前冲积一洪积倾斜平原和黄河冲积平原的地貌形态。河流主要有黄河、小清河两大水系,还有环绕老城区的护城河,以及南北大沙河、玉符河、 ...

• 《贞珉永固:滑县历代金石精品辑录》

在历史长河中,能够长久保留的文化遗存,莫过于金石。金石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其不仅仅保存了精美的雕刻艺术和书法艺术,还保存了难得的历史档案,是研究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宝贵实物资料。滑县地处中原腹地,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五千年历史的沉淀,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及丰富的历史遗存。在滑县的历史文化中,金石占有 ...

• 《银雀山汉墓简牍集成》(贰)、(叁)正式出版发行

1972年银雀山汉简出土,其中包括《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六韬》《尉缭子》等兵书,《晏子》等古籍,以及西汉武帝时的《七年视日》等。这一大批竹简的发现,特别是失传了近两千年的《孙膑兵法》古佚书的发现,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注意。银雀山汉简提供了丰富的古代文献,是研究秦汉史及中国古代思想史以及秦汉书籍形态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而且对古文字 ...

• 【边疆时空】姬庆红 | 马可·波罗与麝香——兼论马可·波罗来华的真实性

浙江师范大学边疆研究院黑龙江东北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姬庆红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剑桥大学访问学者,主攻古罗马史、中外交流史。著\译马可·波罗书籍两部。在《光明日报》《古代文明》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及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项。本文已获作者授权,首次在微信公众平台发布。摘 要:马可·波罗是著名的威尼斯旅行家、商人,因《 ...

• 【边疆时空】孙昊 | 宗藩玉册:9世纪唐与黠戛斯交通的一个侧面

浙江师范大学边疆研究院黑龙江东北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孙 昊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8—13世纪东北与内亚草原政治文化的联动关系、辽金民族史。本文已获作者授权,首次在微信公众平台发布。摘 要:俄国哈卡斯共和国Л.Р.克孜拉索夫哈卡斯民族方志博物馆6640/1-5号藏品是唐咸通七年授予黠戛斯玉册残简,其文字符合唐对漠 ...

• 马丽蓉 | 全球丝路学派比较研究

浙江师范大学边疆研究院黑龙江东北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联合主办马丽蓉上海外国语大学丝路战略研究所所长、教育部伊斯兰合作组织研究中心主任、《新丝路学刊》主编。政治学与外国语言文学跨专业博导、区域国别研究方向博士后导师。主要致力于国际关系、国别与区域、中国人文外交及全球丝路学研究等,已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21部,主持课题30项。摘 要 ...

• 霍巍丨三星堆:东西方上古青铜文明的对话

  摘要:三星堆六个新发现的祭祀坑的考古发掘引发的最大关注,仍然是三星堆文明的来源及其与域外文明的关系问题。从更大的时空范围内来比较三星堆文明与世界古文明之间的异同,可以观察到高大的青铜立人像所表达的“偶像崇拜”观念,青铜、黄金艺术融为一体的文化风貌,用“权杖”表达权力、威仪、崇信的权势象征意义,“万年之长”的古史传世神话系统等 ...

• 《中原文化研究》2021年第2期|潘明娟:圣都与俗都:晋国都城体系的演变

(二)曲沃拥有宗教祭祀上的崇高地位按照晋献公的说法,曲沃是“吾先祖宗庙所在”。[5]240-241首先,至少“表1”中的曲沃桓叔和曲沃庄伯应是葬在曲沃的,因为以当时小宗曲沃与大宗晋对抗的情况来看,此两人不可能葬在绛的晋侯公墓之中或是其他地方。其次,曲沃代绛的开国君主晋武公(曲沃武公)之庙武宫应该也在曲沃,理由有三:一是史籍记载重耳“丙午 ...

• 《中原文化研究》2021年第2期|张建伟:天马西来与元代天马歌咏

天马西来与元代天马歌咏张建伟摘 要:天马之名起自汉武帝通西域所得大宛马,对天马的追求和神化体现了武帝对国力强盛、四夷宾服的渴望。天马成为帝王与文人的情结,不断得到歌咏。天马西来代表着国力强盛,西域畅通。元代天马诗盛行,反映了文人对王朝国力强大、四夷宾服的歌颂,也是元代对外交流繁盛的反映。天马成为丝绸之路的标志,天马诗则是东西方文 ...

• 《中原文化研究》2021年第3期|曹兵武:二里头文化:华夏正统的缔造者

二里头文化:华夏正统的缔造者曹兵武摘 要:二里头文化崛起于中原腹地,时代上介于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岗商文化之间。二里头遗址本身也是郑州商城之前中原核心地区仅有的超大型、内涵丰富灿烂的具有都邑性质的中心聚落。二里头文化的形成是综合了当时中原及周边地区诸多先进文化因素,并缔造了一种全新的中心与周边的新型聚落结构关系模式,从二里头文化与 ...

• 《中原文化研究》2021年第3期|秦 枫:基于数字媒介的文化遗产传播研究

基于数字媒介的文化遗产传播研究秦 枫摘 要: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符号”裹挟在数字媒介环境之中。文化遗产传播是一个增值过程,数字媒介作为文化遗产传播的载体,具有诸多优势和新特点。数字媒介传播背景下,各个文化遗产主体相对拥有均等的发声权力,主体间对文化遗产信息进行互补性传播、相互监督、协同过滤,针对不同受众进行分众精准传播。随着新媒介及 ...

• 《中原文化研究》2021年第3期|石云涛:汉代文学中的外来文明书写

汉代文学中的外来文明书写石云涛摘 要:汉代社会生活中融入了越来越多的外来文明元素,这些新奇的外来文明成果引起了文士的关注。通过丝绸之路输入的动物、植物、器物、香料、珠宝、艺术,以及入华的胡人等,均在汉代诗赋中得到了描写和反映。文学作品为呈现汉代在中外交流中获得的外来文明成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对于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史具有重要价值。 ...

• 《中原文化研究》2021年第3期|路 虹 杨富学:敦煌文献所见沙州与周边回鹘的商品贸易

(一)沙州使团的商业贸易功能从借贷文书看,沙州常派使团前往西州、甘州与伊州回鹘。值得注意的是,伊州虽在西州统治之下,但却是相对比较独立的回鹘政权。借贷文书直接反应出使团的功能,不仅肩负着一定的政治使命,也兼具商品贸易的经济功能。沙州使团在兵马使、押衙、都头、队头等官员带领下出使周边地区,使团成员包括贫苦百姓、商人、僧人等,他们是 ...

• 汉唐气度(典藏本)

名将李广的末路,不能失去的荆州,玄武门惊变,诗人杜甫之死,安史之乱的烟尘,还有历史上消失的异族——沙陀与突厥……有着怎样的故事?《汉唐气度(典藏本)》原名《汉唐史论集》,收录相关研究文章十八篇,系傅乐成教授二十五年间历史研究的精华结集。全书内容丰富,从汉唐时代的政治斗争、地域观念、文化形态、民族文化,到历史人物、社会生活等方面, ...

• 新出秦简与秦代县级政务运行机制研究

近年里耶秦简等档案文书刊布,所载政务文书运行程式及其处理规程为分析政务运行机制提供了条件。从政务运行机制切入,动态地考察制度综合运作及所体现的权力关系,成为近年来制度史研究的前沿话题。《新出秦简与秦代县级政务运行机制研究》一书侧重日常县级政务运行,对秦代县令与县丞的关系、文书制度、县政务申请与审批机制、吏员管理、债务处理等多方面 ...

• 吐鲁番洋海墓地出土木器及用途研究

吐鲁番洋海墓地出土木器及用途研究  帕丽旦木·沙丁  摘要:吐鲁番盆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造就了它极具个性的人文历史。干燥少雨的气候,使大量木器完好地保存下来。通过对洋海出土木器的认真研究,确定了大部分木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再与周边地区遗存分类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可以清楚地表明,不但是洋海人,中亚史前人类对木器的依赖程 ...

• 鄂尔多斯查干陶勒盖墓地人骨研究

鄂尔多斯查干陶勒盖墓地人骨研究阿娜尔, 朱泓(吉林大学 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查干陶勒盖墓地出土的汉代时期的人骨在基本种系特征上接近现代东亚人种范围。在若干古代对比组中,该组男性古代居民与朱开沟组古代居民在颅骨形态特征方面较为相似,该组女性古代居民与毛饮合并A组古代居民在颅骨形态特征方面较为相近。汉代时期,鄂尔多斯地 ...

• 被遗忘的格拉城——一段学术公案

说起迈锡尼文明,对西方历史稍有了解的人都不会觉得陌生,荷马史诗中的英雄故事,带着神秘面纱的黄金面具,巨石筑就的城墙,共同构成了我们对迈锡尼世界的了解。迈锡尼、梯林斯、皮洛斯等迈锡尼文明遗址在19世纪就已经被发现,但那个时代考古学的理论并不成熟,技术并不发达,寻宝式的野蛮发掘是常态,不似今天,三行不到的铭文也会被碑铭学家视作珍宝,残 ...

• 顺治青花瓷上的书与画

澎湃新闻获悉,“顺治青花的书与画”近日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对外展出,展览从馆藏顺治时期青花瓷器为主,简要介绍了当时瓷器生产的概况,并从纹饰方面阐述了顺治青花瓷器的风格特点,让观众在欣赏文物的同时,了解当时青花瓷器生产的社会背景。清顺治青花秋叶纹盘清顺治(公元1644—1661年,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年号)朝历时十八年,由于新政权是在明末 ...

• 考古学实践和能动性理论

基本信息:编著:曹斌 编译,林永昌 审校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10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1年10月印次:1ISBN:9787573202048内容简介:  国内考古学理论方法的翻译介绍还基本沉浸在美国上世纪90年代以前,以过程考古的相关理论为主。不可否认这些理论性文章著作在某个时段内的学术价值,但是相关内容西方学者已经很少讨论。本书精选9篇 ...

• 伟大的考古学家

基本信息:编著:布莱恩·费根主编,李志鹏 李凡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22年2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2年2月印次:1ISBN:9787100202862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70位对考古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考古学家的小传,勾勒出考古学自19 世纪中叶以来的发展轨迹。本书忠实地为读者们呈现了这些考古学先驱的坚守与执着,睿智与远见,困惑与不甘……他们 ...

• 徐旭生文集

基本信息:作者:徐旭生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时间:2021年10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1年10月印次:1ISBN:9787101153972内容简介:  徐旭生先生涉猎颇广,在哲学、历史、教育、翻译等多个领域都留下了丰硕的成果。本书收录其研究专著一种,已刊和未刊的单篇文章百余篇,翻译著作四种,日记,可谓徐旭生先生一生著作之总汇。目录第一册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 ...

• 垣曲北白鹅周代墓地的若干问题

------------------------------------------------------------------------全文阅读垣曲北白鹅周代墓地的若干问题(作者:牛世山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文刊于《南方文物》2021年第5期)

• 汉代中韩交流的最新实物例证——韩国庆山阳地里汉镜及相关问题

-----------------------------------------------------------------------全文阅读汉代中韩交流的最新实物例证——韩国庆山阳地里汉镜及相关问题(作者:白云翔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原文刊于《文物》2022年第1期)

• 云南人民出版社《殷墟考古与甲骨学研究》入选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

  近日,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立项名单正式公布,由云南人民出版社自主策划出版的为纪念殷墟甲骨文发现一百二十周年的献礼图书《殷墟考古与甲骨学研究》(日译版)入选。  《殷墟考古与甲骨学研究》是我国第一部将考古学与甲骨学有机结合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是一本让世界各国了解中国殷墟考古和甲骨学研究最新成果的重要经典著作,也 ...

• 蒙古国“石堆墓”“石板墓”与红山文化积石冢比较研究

蒙古国“石堆墓”“石板墓”与红山文化积石冢比较研究雪莲(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摘 要:在蒙古国考古文化遗存中,有一种墓葬习俗与红山文化的积石冢的外部形制非常相似,那就是墓上积石的“石堆墓”和“石板墓”文化。虽然红山文化积石冢与蒙古国的“石堆墓”“石板墓”之间的文化内涵差异巨大,很难做大范围的跨时空比较研究,但将蒙古国“石堆墓 ...

• 赤峰西桥镇战国墓地的发掘

赤峰西桥镇战国墓地的发掘于文莅 张颖(内蒙古赤峰市博物馆)  摘要:位于内蒙古东部的赤峰市,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及丰富的自然资源,自一万年前人类文明就在此出现。随后,多个北方少数民族以此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此次喀喇沁旗西桥战国墓葬的发现是研究当时历史文化、民俗的珍贵资料。由于该墓地多次被盗墓者盗掘,2013年5月赤峰市博物馆组织对该 ...

• 绿釉陶水榭的再修复

绿釉陶水榭的再修复秦志芳(河南博物院)  摘 要:绿釉陶水榭(东汉)现藏于河南博物院,该件文物存在的主要病害有:四根支柱残断、池垣上二人脱落并其中一人头部断裂、二鹅脖子开裂及马脖开裂、弓弩手左上臂开裂、丁字架上一鸟禽脱离并另一鸟禽尾部开裂、迎宾俑手上仪仗器物断裂及29处脱釉等等。为了使该器物得以稳定保存及出国展览,对该器物进行了制 ...

• 朱开沟遗址聚落分布演变研究

朱开沟遗址聚落分布演变研究高升(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一、前言  自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朱开沟遗址发掘以来,学界对朱开沟遗址的讨论一直历久弥新。正是由于这些不同观点的碰撞和交融,使得我们对朱开沟遗址有了更全面和更深刻的理解。但是纵观这些文章,大部分学者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朱开沟遗址的文化特征、性质与时代等问题上,而很少有 ...

• 陕西宜川虫坪塬遗址初探

陕西宜川虫坪塬遗址初探李彦峰(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摘要:本文对虫坪塬遗址的年代、墓地相关问题及文化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虫坪塬遗址是一处集居址和墓地的小型聚落,其年代集中在春秋的早中期。遗址的文化特征和山西地区的晋系文化具有较多的相似性,同时还有少量的秦文化因素,表明其所属族群应和晋系人群有着密切联系。  虫坪塬春 ...

• 苗凌毅:西汉海昏侯墓与马王堆汉墓比较研究

西汉海昏侯墓与马王堆汉墓比较研究苗凌毅(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摘要:西汉海昏侯墓是目前我国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列侯等级墓葬,其保存完好的墓园及大量随葬品的出土为我们研究西汉时期列侯墓葬制度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马王堆汉墓是西汉早期长沙国相轪侯利苍家族的墓葬,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汉代高等级墓葬。目前,将海昏侯 ...

• 韩建业:全新世亚欧大陆的三大文化圈

摘要:以陶容器为主要依据,结合其他遗存的空间分布和起源流播,可将丝绸之路前全新世大部时段的亚欧大陆,大致划分为三大文化圈,即以中国黄河和长江“大两河流域”为中心的“早期东方文化圈”,以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小两河流域”为中心的“早期西方文化圈”,以及东、西两大文化圈以北的“早期北方文化圈”。由于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三大文化圈之间 ...

• 长治广电局战国墓

  长治广电局战国墓  《文物世界》2006年05期 崔利民 白红芳  长治广电局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分水岭春秋战国墓地中部。20世纪70年代以前,省、市文物部门曾在此地发掘过三十几座大型的春秋战国古墓,如分水岭269、270号东周墓、分水岭战国墓等,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  2001年9月,长治市广电局为市政府铺设光缆线,在英雄北路(原太行路)西侧,广电局门口 ...

• 长治南垂村发现一块唐代石造像碑

  长治南垂村发现一块唐代石造像碑  《文物季刊》1995年04期  1987年5月20日,长治市博物馆的同志在本市北郊南垂村一居民院内发现了一块石造像碑。现介绍如下:  碑系青石质,高1.17、宽0.25米,呈长方形;座高0.25、宽0.74米,呈长方形,带座通高1.42米,顶帽残缺。碑四面雕造大小阿弥陀佛像及十二臂观音共四十二尊,碑座四周刻铭文。  阳面: ...

• 长治市北效安昌村出土金代墓葬

  长治市北效安昌村出土金代墓葬  《文物世界》2003年01期 商彤流 杨林中 李永杰  2002年8月下旬,在山西省长治市马厂镇安昌村南为配合漳山电厂建设进行的田野发掘中,清理了一批古代墓葬。其中多数为早期被盗的唐代弧壁砖室墓,均破坏严重,遗存少量的器物残片;仅有编号为ZAM2和ZAM8的砖雕墓与石砌墓各一座遗存完整,现简报如下。  一  ZAM2砖 ...

• 长治市发现一批唐代瓷器和三彩器

  长治市发现一批唐代瓷器和三彩器  《文物季刊》1992年01期 侯艮枝  1986年7月间,长治市宋家庄砖场工人在取土中毁坏了数座唐墓。市博物馆闻讯后,立即派人赶到现场调查了解,同时也对市东郊的壶口、南北石槽等砖场进行了调查。经调查发现唐墓中的出土文物大部落入私人之手。为了抢救这批文物,市博物馆组织了调查组,在市公安部门的积极配合下,经 ...

• 长治市防爆电机厂唐墓

  长治市防爆电机厂唐墓  《文物季刊》1995年04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晋东南工作站  1987年10月.位于长治市北郊的防爆电机厂在改建厂房时发现一座唐墓。我站闻讯派人前往处理。墓葬是在挖地域时发现的.为·座砖室墓.由于墓集卩年塌毁.又被基建工程扰乱.因此.墓室结构小明-仅知墓底为正方形.长3、宽2.8-3米。装道位于墓室南部.因客观原因未清理。发现两 ...

• 长治县发现“猛国都尉”银印等汉代文物

  长治县发现“猛国都尉”银印等汉代文物  《考古》1989年03期  1980年6月,山西省长治县西池乡申川村农民在取土中,发现几件汉代文物,其中一、枚“猛国都尉”银印较为重要。据调查,此地原有一座砖墓,早年已经坍塌。  “猛国都尉”印银质,方座龟钮,龟身下有穿孔。印面凿刻阴文“猛国都尉”四字。印高2.6、边长2.6X2.6厘米(图二,左下)。   ...

• 长治市西郊唐代李度、宋嘉进墓

  长治市西郊唐代李度、宋嘉进墓  《文物》1989年06期 长治市博物馆  1987年5月,在山西长治西郊发现两座古墓,我馆闻讯后进行了发掘清理。两座墓均为唐墓,墓主一为李度,一为宋嘉进。现将清理情况简报如下。  一、李度墓  墓葬在长治西郊的建华小区内,东距长治市区约1公里。墓葬为穹隆顶砖室墓,方向205度,由墓道、墓门、墓室组成。墓道未清 ...

• 长治县任家庄出土一批宋代砖雕

  长治县任家庄出土一批宋代砖雕  《文物世界》2009年04期 李永杰 崔国琳  2004年3月,长治县郝家庄乡任家庄村发现一仿木结构砖室墓,长治市文物部门得到报告后,立即派考古人员进行了调查与处理。墓室已经被扰动,随葬情况不详。部分门窗构件及砖雕大部已被揭取出墓外,此墓虽部分结构已残,但墓内镶嵌砖雕非常特殊,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现简报如下 ...

• 长治县宋家庄唐代范澄夫妇墓

  长治县宋家庄唐代范澄夫妇墓  《文物》1989年06期长治市博物馆  1986年7月,我馆在山西长治县宋家庄砖场取土前进行了钻探,发现了几座唐墓,并清理了其中一座。现将清理情况简报如下。  墓葬形制  墓葬方向190度,由墓道、墓门、墓室组成。墓道在以前取土时被破坏,情况不明。墓门开于墓室南壁,券顶,高0.92、宽0.92、进深0.18米。墓室平面长 ...

• 阐释丨 王炜林、杨利平:陕西彩陶的发现及其文化意义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网纹彩陶船形壶1958年陕西省宝鸡市北首岭出土以渭河流域为中心的陕西是中原地区彩陶的策源地,也是中国彩陶的重要发祥地。早在距今八千年前,渭河流域的老官台文化就发明了彩陶,其后,彩陶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绵延不断,经历了长达三千多年的历程。陕西彩陶闪耀的璀璨光芒,成为史前中国最独特的文化景观。一、陕西彩陶的发现陕西彩陶的 ...

• 好书推荐丨发现山西:考古的温度

考古的温度是什么?是考古工作中气候的变化?是考古发掘现场火热的气氛?是考古新发现后澎湃的兴奋?还是考古工作者不变的热情?本期推荐书目《发现山西:考古的温度》书籍简介编著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出版社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12月目录内容提要为展示十三五期间的山西省考古工作成果,在省文物局的支持下,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 ...

• 【敦煌】郑炳林 沙武田编著《敦煌石窟艺术概论》书影

  【敦煌】郑炳林 沙武田编著《敦煌石窟艺术概论》书影

• 《从里耶到长沙:解码简牍中的湖湘史记》——呈现湖南历史的“大史记”

与其相忘江湖,不如点击上方“岳麓书社”关注  《从里耶到长沙:解码简牍中的湖湘史记》  作 者:长沙博物馆 编著;李历松 主编  出 版 社:岳麓书社  I S B N:978-7-5538-1537-4  定 价:298.00元  装 帧:平装  点击下方小程序即可购买  京东购买戳👇    当当购买戳👇  内容简介本书是 ...

• 云南江川李家山墓地的发现与发掘——纪念李家山墓地发现50周年

秦汉时期滇池周边社会、族群及生产、生活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 2000多年前,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记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什数,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此皆魋结,耕田,有邑聚。......滇王者,其众数万人,其旁东北有劳浸、靡莫,皆同姓相扶,未肯听。劳浸、靡莫数侵犯使者吏卒。元封二年,天子发巴 ...

• 斯瓦特河谷:迪尔地区乌奇佛塔遗址

在过去的 3500 年里,恰克达拉一直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中心,到处都是古犍陀罗古代陵墓、佛教遗址和印度教沙希堡垒的遗迹。从阿富汗经纳瓦山口和卡特卡拉山口/兹瓦尔姆普尔(桥)斯瓦特河的古老路线在查克达拉横穿。莫卧儿王朝于 1586 年在这里建造了一座堡垒,1895 年被英国人占领,英国人于 1896 年建造了现在的堡垒。▲ @HEPINGFANG安德利(Andandheri)是 ...

• 百年金文研究之思考——以金文所见西周门朝制度为例

摘要:包括金文在内的古文字学是考古学的重要分支学科,百年来随着考古学的不断发展,金文研究也取得了长足进步。要充分发掘金文史料的学术价值,须注意制度先行的问题,即在传统文献构建的商周制度的框架下,讨论金文与商周史的诸问题。本文以小盂鼎、㫚鼎为例,结合传统文献所记相关制度,讨论了二铭所反映的西周时期的“门制”:小盂鼎铭文所记 ...

• 关于郑州出土“亳”字陶文的一点看法

摘要:通过对字形的历时性演变、同时期相近字形的比较以及郑州战国陶文出土情境的分析,认为郑州商城东北部出土旧释为“亳”的字仍应以释“亳”为是;带“亳”字戳记的陶豆应是战国时期人们在“亳墟”之上祭祀成汤的祭器。大量“亳”字陶文的存在,仍然可以作为郑州商城一带东周名“亳”的证据及商城为汤都之亳的一条重要依据。关键词:郑州商城;“亳”字 ...

• 岳麓秦简“毋夺田时令”文本复原和相关问题探讨

摘要:《岳麓书院藏秦简》第四卷第366-371号6枚简,整理者称为“毋夺田时令”。本文改释“入” “八月”等字,拟释“然” “农”等残字,并通过对竹简形制的分析,推测372、374两枚残简可缀合为一简,插在366号与367号二简之间。在内涵解读方面,辨明“禁锢”是针对黔首活动空间的限制,“锢”指固化罪犯身分,二者是否等同尚难断言。对种、治苗、获等“田 ...

• “新石器”研究方法概述

引言石器是人类使用时间最漫长的一类工具,从旧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新石器时代甚至历史时期。为区别于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本文的“新石器”是指旧石器时代以后的石器工业,包括旧——新过渡时期及其以后磨制石器与打制石器并存的石器工业。因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经一个多世纪的研究形成了相对独立而完整的研究体系,而磨制石器尤其是新石器化集中出现以 ...

• 大溪文化勾连涡纹彩陶研究

勾连涡纹彩陶是由上下平行的三角形底座上角沿长出支叉,支叉上下不闭合且反向对称,底座三角横向相连,横向带状分布;或者由月牙状叶片构成的相向而对的双勾涡状,反向对称的双勾底座或平,或斜向,或根本没有底座,且图案间往往间隔有弧线三角纹、花瓣纹、“工”字形纹、“人”字形纹和圆点纹等图案的彩陶纹饰。根据勾连线条的月牙形状及对称方式,可以把 ...

• 天下龙泉:龙泉青瓷与全球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书名:天下龙泉:龙泉青瓷与全球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点击购书】作者:故宫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丽水市人民政府 编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11月定价:360.00目 录代序 郑建华 回首七十年——新中国的龙泉窑考古工作001 王光尧 沈琼华 天下龙泉——龙泉青瓷与全球化008 李民举 13世纪至14世纪龙泉青瓷的全球化014 吴春明 从沉船考古看海 ...

•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技术

由于文物的长期埋藏及发掘过程中几乎不可避免的环境突变等问题,许多珍贵文物在出土后短时间内就会出现各种病变,直至彻底损毁。更有甚者出土时文物就已面目全非,无法提取。这种状况造成了大批珍贵实物资料在考古发掘过程中出现严重损失的现状。为了抢救保护考古现场出土的脆弱质文物,文物保护学的一个新兴分支——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应运而生。《考古 ...

• 《文献》|古人为何制作和使用文本积木?

短章是战国秦汉时代最主要的文献形制,已经渐渐成为学界的共识。这时文献中的短章,其字数绝大多数都在500字以内,并构成了一个个完整的意义单元。很多古书(如《礼记》《国语》《论语》《老子》《庄子》《孟子》《晏子春秋》《吕氏春秋》等)本就是章的组合体。看上去,短章就像乐高积木块,属于那个时代的公共素材,是用于搭建更大文本的基础材料。美国 ...

• 宅兹中国:聚落视角下洛阳盆地西周遗存考察

-----------------------------------------------------------------------全文阅读宅兹中国:聚落视角下洛阳盆地西周遗存考察(作者:桑栎 洛阳师范学院,陈国梁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文刊于《考古》2021年第11期)

• 吐峪沟石窟的斩山崖面区段与遗址考古分期

------------------------------------------------------------------------全文阅读吐峪沟石窟的斩山崖面区段与遗址考古分期(作者:夏立栋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文刊于《考古》2021年第11期)

• 石语梵行 |《斯瓦特河谷:斯瓦特的考古挖掘与阿富汗奥萨斯地区的勘探》拉达·戈帕尔

The expedition described in this volume divided its time and its resources between two objectives. Although some hundreds of miles of mountainous territory lie between the Swat Valley and the Oxus ter

• 杨富学 朱悦梅 | 胡灵太后与北魏晚期佛教

胡灵太后,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县东南)人,是北魏晚期政治舞台上颇具影响的人物。她“临朝听政”达十三年之久,“位总机要,手握王爵”,在北魏晚期的政治生活中扮演过极为重要的角色。她大力推行佛教,使北魏晚期佛教盛极一时,洛阳龙门石窟的营建也于她统治时期达到高潮,其故乡甘肃陇东,也在她的支持下兴建了许多石窟。胡灵太后之崇佛,历代文献多有记 ...

• 13—14世纪高丽和元朝的贸易史

内容简介想必大家对“高丽”一词都并不陌生,但你了解“高丽王朝(918-1392)”吗?高丽王朝国祚长达470余年,同时期的中国经历了从五代十国的大分裂到元明时期的大统一,高丽王朝在如此剧烈变动的时期,如何同中国进行交流自然是十分值得研究的课题,但碍于史料的稀缺,实际研究成果却并不丰富。其中13—14世纪,即“高丽后期”的历史尤是如此。“高丽后 ...

• 武昌隋唐墓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省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编著定价:580 元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12ISBN 978-7-5732-0211-6内容简介20世纪50年代,湖北武昌地区发掘了一批隋唐时期墓葬。这批墓葬迄今为止仍旧是整个中国南方地区最集中、内涵最丰富的隋唐墓葬发现,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本书是其中116座墓葬的考古报告。116座武昌隋唐墓分布在武昌旧城东 ...

• 新书推介|《海上丝路:东印度公司与启蒙时期欧洲的“中国风”》

  海上丝路:东印度公司与启蒙时期欧洲的“中国风”  The East India Trade and Chinoiserie in the Enlightenment Period  施晔 著  2021年11月出版  98.00元  978-7-5732-0052-5作者简介施晔,文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牛津大学(2015年)、荷兰莱顿大学(2011年)访问学者。近

• 宝藏:中国西藏历史文物(全5册)

西藏悠远历史中的每个发展阶段,都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化财富。古人类遗址、古岩画、古墓葬、古城堡、古建筑、古典籍、古石刻铭文,以及不可胜计的佛塔、灵塔、造像、壁画和多达上百万件的可移动文物……这些历史文物是千百年来西藏文化传统延续的物质积淀,既具有人类文化发展的共同轨迹,又显示出强烈的藏民族特色。 《宝藏:中国西藏历史文物(全5册)》 ...

相关分类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