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里头遗址的规模
洛阳偃师二里头,本是洛阳一个普通村庄的名字,但在这村庄一望无际的麦田里,藏着3000多年前华夏民族一段辉煌的历史。 二里头遗址分布范围为偃师市翟镇镇二里头、圪当头、四角楼和北许4个行政村。 目前已基本探明,二里头遗址地处洛阳盆地东部,背依邙山,南望嵩岳,坐落在古伊河北岸的高地上,沿古洛河北岸呈西北至东南方向分布,其中心区位于遗址东南部高地。遗址范围包括偃师二里头、圪当头、四角楼和北许四个村,东 ...
洛阳偃师二里头,本是洛阳一个普通村庄的名字,但在这村庄一望无际的麦田里,藏着3000多年前华夏民族一段辉煌的历史。 二里头遗址分布范围为偃师市翟镇镇二里头、圪当头、四角楼和北许4个行政村。 目前已基本探明,二里头遗址地处洛阳盆地东部,背依邙山,南望嵩岳,坐落在古伊河北岸的高地上,沿古洛河北岸呈西北至东南方向分布,其中心区位于遗址东南部高地。遗址范围包括偃师二里头、圪当头、四角楼和北许四个村,东 ...
上篇说到二里头的“中国之最”,其中就包括二里头庞大的宫室建筑群。该大型建筑群,是目前可以确认的中国最早与礼制相关的宫室建筑,也是探索中国宫室建筑起源与早期发展的一个基点。 这个建筑群有哪些特别之处?与国家文明的形成有啥关系?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已发掘大中型宫殿遗址12座 “这是1号宫殿,这是3号、5号……”听说记者要探访宫殿区,偃师市翟镇镇圪垱头村村民、二里头高级技师郭淑嫩当起了向导。 ...
科技馆的新兴在我国还不到三十年,它是由博物馆延伸发展而来,国外也有叫“科学中心”。科技馆与博物馆在展陈形式和参观方式等方面有很多不同之处。 01 在展示内容上 博物馆主要以展示历史文物为主,通过文物讲述某一领域的发展历史、演变过程,博物馆拥有文物的价值和分量以及研究成果决定了该博物馆在业内的地位。所以,博物馆普遍十分注重文物的搜集、整理和研究。 而科技馆则是通过对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展示, ...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袁靖接受中国旅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带来了关于国家遗址公园提案,建议建立国家遗址公园体系、进一步明确考古遗址的土地政策、做好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发掘、研究、展陈工作。 袁靖表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建设遗址公园。国家遗址公园以文物及其周 ...
胡服盛行与女着男装是唐代妇女服饰的一大特色,并被不少学者视作唐代社会开放与女性意识觉醒以及女性社会地位提高的标志。唐代社会之开放包容,堪称中国历代之最,学术界对此已有共识。但胡服盛行与女着男装等服饰风尚是否就是唐代女性意识觉醒、女性地位提高的标志,以及唐代女性是否具有超越其他历史时期的更高地位,却仍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本文通过重点探究以安史之乱为节点的唐代前期女性服饰与其社会活动的动态变化,来揭 ...
上海博物馆的董其昌大展影响深远,对于董其昌,深居简出的知名画家了庐前不久结合研究撰写了《董其昌笔墨中的抽象表现主义》一文交与澎湃新闻。他认为,董其昌在鉴赏历代书迹中把对自己有感悟的优秀笔墨,表现在自己的作品之中,“他的作品与一般以表现作品形象和形式为主的职业画家是有本质区别的,也因此很难为后来的职业画家所理解。实际上董其昌在艺术创作中的笔墨精神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抽象的表现主义。他和近代的黄宾虹一样 ...
“千年清音·唐宋古琴特展”目前正在浙江省博物馆展出。展览展览汇聚国内9家博物馆唐宋古琴重器21张,从古琴的数量和规格来看,堪称为目前国内唐宋古琴展之最。本文简述了清末民初琴学大家杨时百斫琴的一些特点,取法唐宋,慕名琴而做,追寻良材,尤重良工等,对杨氏斫琴技术和理论加以分析、综合,使之提炼成为合理的经验,探讨杨氏斫琴的思想。浙江省博物馆“千年清音·唐宋古琴特展”展览现场杨宗稷(1864—1933),字时百,自 ...
基本信息:主编:李伯谦 陈星灿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6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9年6月印次:1ISBN:9787040516791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一百年来关于中国考古学研究的梳理,从中遴选出30篇左右有代表性的经典论著并进行点评,以方便和提升研究生教学,提高研究生的学术鉴别能力和学术素养,为需要开拓学术领域的年轻教师和研究人员提供研究读本,帮助学生和青年教师为将来的研究奠定基础。本书包括总序(张岂之 ...
基本信息:编著:山西博物院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9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9年9月印次:1ISBN:9787030615091内容简介: 本书是资深考古人讲述与“晋魂”重要展览内容相关的考古项目与主持人故事的集结。目录贾兰坡的故事 石金鸣峙峪遗址的发现、发掘和研究 尤玉柱石金鸣的故事——寻访柿子滩人十八载 宋艳花王建与山西旧石器 王益人枣园农家 薛新明中国现代考古之父李济与山西 王晓毅发掘陶寺——四千年前『北京 ...
基本信息:编著:荆门市博物馆出版社: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8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9年8月印次:1ISBN:9787571200619内容简介: 荆门市博物馆承担着荆门地区文物保护、征集、收藏、研究、展示等重要工作。馆藏文物6万余件,珍贵文物1061件,一级文物76件,二级文物126件,三级文物859件。历年来,荆门市博物馆重视馆藏文物的保护修复工作,2009年,从馆藏青铜文物中选取了180件病害严重的青铜器进行研究并制定了保 ...
——————————————————————————————全文阅读库库特尼—特里波利文化彩陶与中国史前彩陶的相似性(作者:李新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文刊于《中原文物》2019年第5期)
长沙窑上的胡人形象,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前言 北朝隋唐时期,粟特商人东来贩易,在丝绸之路沿线的主要城镇,建立了一系列胡人聚落,作为他们商业经营的中转站和向东方移民的据点。从北朝末期开始,中央政权和地方官府逐渐控制这些移民聚落,其中大多数被转变为乡里,有的则以部落的形式存在。对于北方丝路沿线的粟特聚落,笔者曾经做过仔细的研究,大体上已经有了清晰的认识。从考古发现及史籍中的点滴记载可知,作为商
摘要:库库特尼—特里波利文化是分布在黑海西部和北部的重要史前文化,时代与中国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和马家窑文化马家窑期大体相当,而且在彩陶纹饰和器型上都与其有很高度的相似性。本文对库库特尼—特里波利文化的基本文化内涵和分期进行了介绍,列举了其彩陶与庙底沟类型和马家窑期彩陶的多种相似性。因为在此两大文化体之间的中亚地带没有发现可以起到桥梁作用的文化,还难以断定这样的相似性是文化交流的结果,但造成
鸠摩罗什在中国中古社会所具有的重要地位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作为吾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域外佛教僧侣,他所留下的文化和宗教遗产即便在整个古代史上都罕有其匹。许多活跃于那个时代的宗教人物,生平细节常常不是湮没不彰就是多为传闻轶事,但是因为鸠摩罗什在世的时候就已经备受瞩目,所以中古时代从多个方面为我们留下了有关这位僧人的大量信息。而出于南朝僧侣佛教史家之手的一系列内容详尽的传记尤为重要。因为这些传记所提
2012年8月,山西省太原市食品街改造建设工地出土一批元明清瓷器残片,器类以碗、盘、碟、瓶、罐等日用瓷为主,包括磁州窑、山西诸窑以及景德镇窑等地产品。从釉色上来看,以青花瓷的出土数量最多,另有五彩、粉彩、白釉黑褐彩、白釉、黑釉、茶叶末釉、孔雀蓝釉瓷等。我们在位于鼓楼街唱经楼(图一)对面的建设工地上,采集到一批与明代晋王府有关的瓷器,本文撷取了其中带有款识的器物逐一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拟对瓷器的属性、
包家梁子墓地墓葬分期主要依据出土钱币分类断代、随葬器物组合排列及墓葬成组关系,另外墓地所浮选的植物标本和提取人骨标本可提供碳-14年代参考。 180座战国秦汉墓葬中出土钱币墓葬共65座,钱币种类有战国半两、秦半两、榆荚半两、八铢半两等,时代从战国晚期持续至东汉中期,其为墓地分期的主要依据。 墓地出土900余件器物,以陶器和铜器为主 ...
日前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举办了“苏秉琦与中国考古学:反思与展望”学术研讨会,一方面纪念苏秉琦先生诞辰110周年,另一方面回顾苏秉琦先生的学术思想产生的学术影响。苏公是中国考古学理论发展史的里程碑式的人物之一,他深刻影响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考古学实践。国内少有考古学理论与学术史的专题会议,因此这样的一个会议就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反思机会。今年又逢建国70周年,今年夏天在郑州举办了以“中国考古学70年”为主题 ...
早在史前时期,在中华文明形成的过程中,辽宁就有举世瞩目的红山文化,经过几代考古人的辛勤工作,出土了许多精美的红山时期的文物,它们是辽宁丰厚文化底蕴的真实写照。中华民族爱玉和用玉的传统始于兴隆洼文化时期,距今已有8000余年的历史,并且延续至今,未曾中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之一。在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进程中,玉器发挥了延续文明血脉、凝聚民族共识等重要作用,成为中华文化的象征之一。 ...
10月16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广东有7个古遗址入选。它们分别是郁南县的磨刀山遗址,英德市的青塘遗址,东莞村头遗址,五华县的狮雄山遗址,阳春市的石望铸钱遗址,乳源西京古道,西樵山采石场遗址。其中磨刀山、青塘这两个遗址的考古发掘,都由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田野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刘锁强主持。 近日,刘锁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两项考古发现年 ...
【语言论坛】 今年是殷墟甲骨文发现120周年。清末民初的殷墟甲骨文惊现于世,与敦煌石室经卷、西北流沙坠简、明清大内档案,并称中国近代文化史料四大发现。如今,这几大发现大都发展成世人为之侧目的重要学问,甲骨学自然也不例外,已然成为海内外学术界颇为关注的一门国际显学。8月16日,“远古回响——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书画展”在加拿大多伦多揭幕,共展出甲骨文临写、创意作品120幅。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1、地不 ...
核心阅读 宫殿道路布局重见天日,绿松石龙等文物出土……二里头发掘一甲子,这座地处中原腹地的小村庄,数千年前的面貌渐渐清晰:人口密集,文化融合,并形成了布局严整的大型都邑。挖掘、“还原”二里头,中国早期发展的一幅幅图景跃然眼前。 走进二里头工作队驻地大门,一只花色小狗摇着尾巴跑来。“它叫‘手铲’,一岁多了,附近村民送的。”二里头工作队队员介绍道。一问才知,手铲其实是考古队员划定土层的常用工具 ...
基本信息:作者:韩建业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10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9年10月印次:1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五帝时代古史和考古学对证研究的著作,共收录20篇文章,分概论、五帝时代的战争“三部曲”、五帝时代的族属与文化、五帝时代的交互关系、夏商周的起源、总论等六个部分。本书可供考古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研究人员、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及文史考古爱好者阅读。目录自序概论 走近五帝时代 传说时代的古史 ...
基本信息:编著:苏秉琦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时间:2019年10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9年10月印次:1ISBN:9787108066251内容简介:本书是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在生命的最后时段为大众撰写的一部考古学著作。书中以其60余年的考古生涯为主线,回顾了他在实践中探索考古学科理论和方法所走过的艰辛道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考古学的成长过程和探索中国文明起源方面的主要成就,因此,被称为“中国考古学的世纪之作” ...
2019年10月8日,首都师范大学考古文博系列讲座2019年度第15讲,我们邀请到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方辉教授,为师生带来题为《上古时期的朱砂及其文化意义》的讲座。 1995年春,山东长清仙人台墓地有五座墓葬尸骨下铺设朱砂,后于2003年大辛庄遗址发掘中发现有墓地铺设朱砂现象。朱砂以其鲜亮的朱红颜色在中国早期先民中受到普遍的特殊重视,并在夏商周三代贵族墓葬中成为丧葬仪式中的重要组成部 ...
“彩陶之路”是以彩陶为代表的早期中国文化以陕甘地区为根基自东向西拓展传播之路,也包括顺此通道西方文化的反向渗透。“彩陶之路”从公元前4千纪一直延续至前1千纪,其中又以大约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200年和公元前1300年四波彩陶文化的西渐最为明显。具体路线虽有许多,但大致可概括为以青藏高原为界的北道和南道。“彩陶之路”是早期中西文化交流的首要通道,是“丝绸之路”的前身,对中
2019,注定是二里头不平凡的一年。从1959年徐旭生先生的夏墟调查,到2019年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建成开放,整整一甲子。60年间,这里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宫城;中国最早的多进院落的大型宫殿建筑;中国最早的中轴线布局的大型宫殿建筑群;中国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井字形大道;中国最早的使用双轮车的证据——车辙;中国最早的官营手工业作坊区;发现有专为贵族服务的、中国最早的青铜器制造作坊和绿松石器制造作坊
【编者按】今年是二里头遗址调查发掘60周年,“二里头文化”命名及“二里头文化是夏文化”学说提出42周年。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开馆之际,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了夏商考古学者、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李维明先生,请他谈谈二里头文化甲骨文的发现对推进夏文化探索的意义。 图一 李维明先生 澎湃新闻:近年来关于中国历史上是否存在夏王朝的讨论再起。对此,您怎么看? 李维明:
基本信息: 编著: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司马国红 顾雪军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9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19年9月 印次:1 ISBN:9787501051489 内容简介: 2012年2月-6月,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龙盛小学基本建设项目的考古发掘工作中清理了北魏时期墓葬一座,墓主人为曹连。曹连墓位于洛阳龙区定鼎门以 ...
基本信息:作者:魏志江 等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9ISBN:9787520148573内容简介:本论集收录了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举办的“欧亚区域史研究与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主要相关论文,该会议以纪念日本著名的亚洲区域史研究专家滨下武志先生执教中山大学十周年而召开,为了推动丝绸之路区域综合研究,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奠定学术 ...
微信ID:sanlianshutong『生活需要读书和新知』 伊朗,旧称波斯。希罗多德讲“历史”,讲的是波斯故事,但听众是希腊人,闻希腊胜则喜,闻波斯胜则泣。从古典时代起,波斯一直被欧洲人当作某种符号,象征与欧洲不同的文化和文化价值观。 我想用中国眼光读一点世界史,拿伊朗跟中国比一比,看看两边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彼此有什么来往。 与其拿罗马帝国跟秦汉帝国比,不如拿波斯帝国跟秦汉帝国比。
作者简介林梅村,生于1956年4月,1994年5月,经季羡林和宿白两教授推荐,受聘于北京大学考古系(今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历任副教授、教授,现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代表性著作:《疏勒河流域出土汉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合著);《楼兰尼雅出土文书》,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西域文明——考古、语言、民族和宗教新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年;《汉唐西域与中国文
唐昭陵的营建除了在九嵕山主峰之内置地宫,还围绕陵山周围建成了规模宏大的建筑群。昭陵陵山主体建筑大致可分为:元宫(墓室)、朱雀门(南司马门)和献殿建筑群、玄武门(北司马门)和祭坛(北司马院)建筑群、寝宫(下宫)建筑群、东青龙门和西白虎门及垣墙角阙建筑群。另外缘山凿石还架设有栈道。 昭陵地宫复原图“元宫”凿于九嵕山主峰南侧山腰的峭壁上,距主峰顶部80余米。据《唐会要》载,从埏道(墓道)至元宫(墓室)深
回鹘/回纥为是今天维吾尔族与裕固族的共同祖先,以善于兼容外来文明而著称于世,曾先后信奉过萨满教、佛教、摩尼教、景教、祆教、道教和伊斯兰教等多种宗教。在这些宗教中,佛教、摩尼教、景教、祆教和伊斯兰教均来源自西方,惟萨满教是回鹘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则产生于我国的中原地区。萨满教与道教有一共同特点,即都与巫术之间存在者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且直接影响到后世维吾尔族、裕固族的文化与习俗。鉴于学界对此尚少关注,
5-01地块位于北京市平谷区夏各庄镇夏各庄村东南部,2013年8月13日至9月20日,为配合该地块的基本建设,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在先期考古勘探的基础上,对工程控制地带范围内的古代墓葬和窑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区东临主环路,北邻夏兴园小区西区(图一),发掘面积为1351平方米。本次发掘有两个地层,①层为明清时期地层,②层为汉唐时期地层,共发掘清理东汉墓9座、唐墓5座、明墓5座、清墓8座、搬迁
关键词:蓝田 支家沟 大型墓葬 列侯 鄂邑长公主 摘要:本文通过对支家沟汉墓所处的地理位置、墓葬形制、随葬品及其出土文字材料的分析,结合现场发掘情况,并对《汉书》中葬地与蓝田密切相关的文献记载做了梳理,认为墓葬资料与昭帝时期的鄂邑长公主的身份较吻合,从而推定该墓是昭帝时期的鄂邑长公主墓。 2009年至2010年,陕西考古研究院发掘的蓝田华胥镇支家沟汉墓,是一座营建在骊山南麓、灞河东岸二级台
一、序言 胡服盛行与女着男装是唐代妇女服饰的一大特色,并被不少学者视作唐代社会开放与女性意识觉醒以及女性社会地位提高的标志。唐代社会之开放包容,堪称中国历代之最,学术界对此已有共识。但胡服盛行与女着男装等服饰风尚是否就是唐代女性意识觉醒、女性地位提高的标志,以及唐代女性是否具有超越其他历史时期的更高地位,却仍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近年来已有学者意识到这一问题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如孙机先
2015年8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在基本建设过程中发现的一座金代壁画墓(编号2015FHM1,以下简称M1)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此墓位于山西省汾西县永安镇郝家沟村北的山梁上,东南距汾西县城约10公里(图一)。墓葬所在山梁北高南低,南北宽、东西窄,视野较为开阔,东西两侧均为水蚀严重的陡峭山坡,属典型的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地貌。墓葬开口距现地表约0.4米,墓顶北部遭施工破坏,墓室内已被扰乱,堆土厚约0
宁夏同心县倒墩子汉代匈奴墓地发掘简报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 同心县文管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宁夏考古组 1983年秋,同心县倒墩子村农民在耕地时发现陶罐和其他文物,遂将此情况报告县文管所,文管所及时采取了保护措施。1983年冬,宁夏博物馆和县文管所对墓地进行了试掘,发掘墓葬5座,出土了透雕铜带饰和五铢钱等文物,初步确认为汉代匈奴墓葬。1985年秋,宁夏博物馆、同心县文管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
胡台孜自然村位于安徽省淮南市毛集实验区史集行政村,西南距焦岗湖1公里,东南距淮河仅3公里,距寿县县城约11公里(图一)。村外西北有一片墓地,墓葬数量不多,主要为东汉晚期小墓。战国墓M1位于东汉晚期墓地的南侧,在胡台孜村正西约50米处。M1所在处的地表曾遭到附近窑厂取土破坏,现地面平坦,相对于胡台孜村庄约低1米。因济祁高速公路经过,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4年7月下旬至10月中旬对其进行了抢救性
摘要:本文以摩羯纹为研究对象,以中国不同历史时期摩羯纹的演变作为切入点,通过对考古出土器物的探索和研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从中得出摩羯纹样在中国的发展源流、造型特征、演变规律以及相关的文化内涵等。一、概述:摩羯与摩羯纹(一)神兽“摩羯”摩羯,亦称“摩伽罗”,为梵语译音。在印度神话中,其形象为一种兽头、长鼻、利齿、鱼身鱼尾的动物 ...
——古建筑是国保单位中数量最多的一个类别,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物质载体,在中华文明标识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前夕,国务院常务会议核定了第八批762处新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国“国保单位”增至5058处。由政府主导,根据不可移动文物价值评估的结果,公布为不同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是实现国家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有效管理和保护的基本制度。与我国拥有的76.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
——在评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过程中,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领导以总书记关于文物、考古、文化遗产保护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指导,通过层层申报、评审、实地考察核实,并征求军队、民政、宗教等相关单位意见,做了许多工作,力求做到在严把质量关前提下公平、公正、合理合规,做到了万无一失,大家满意。作为干了一辈子考古、参加过多批次国保评选的老考古人,听到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正式公布
——所谓“价值优先”就是“文物”的“优秀的历史文化价值”优先,它们的定位是“在中华文明中的标志性地位和全国性意义”,具体应该是“文物”具有“国家历史文化认同”的内涵,属于“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的“物化载体”。这次国务院核定的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贯彻了“第八批国保申报原则首先是价值优先,突出强调文物在中华文明中的标志性地位和全国性意义。”所谓“价值优先”就是“文物”的“优秀的历史文化价值”
1959年,著名古史学家、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徐旭生研究员为调查“夏墟”,率队于5月16日发现二里头遗址,认为“在当时实为一大都会,为商汤都城的可能性很不小”[1],赵芝荃和高天麟先生复查确认这里是一处大型遗址。1959年秋,河南省文物局文物工作队和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分别在二里头遗址进行试掘,之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独立承担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工作,至今已经60年整。60年来,累计发掘
罗丰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 4 本世纪初以来,中外学者已经对萨宝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但对其来源、含义的讨论目前仍存在着严重分歧。以学术史的角度有二位杰出学者的论文值得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一篇是美国学者丁爱博(Albert E. Dien)教授的《萨宝问题再考》,另一位是中国学者姜伯勤教授的《高昌胡天祭祀与敦煌祆祀》及在《敦煌吐鲁番文书与丝绸之路》一书中“高昌敦煌的萨宝制度与胡祆祠”一节,他们分别对不同时期学术 ...
基本信息:编著: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天津博物馆出版社: 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7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9年7月印次:1ISBN:9787560443812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新的考古发现,对燕国历史文化的诞生、发展及终结提出了较新的探索;在同名展览制作的基础上,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将历史、考古、策展结合起来,以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支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进行了一次历史的再现与探索。目录序一序二京津地区燕文化的考古发 ...
基本信息:作者: 郭明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9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9年9月印次:1ISBN:9787520133760内容简介: 本书以牛河梁遗址红山文化遗存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其他遗址的发掘和区域性考古调查的资料,综合运用考古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遗迹和遗物特征的分析,从各类遗迹的年代关系、遗迹单元的形成与演变、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分工、社会分化、社会权力的特征及来源等多个方面入手 ...
在先秦史研究中,月氏素来被视为一支西北古族,与整个先秦时代的政治、社会、文化大势所涉无多。月氏一名,在汉语文献中出现较晚;既便如何秋涛、王国维所论,将月氏与先秦文献中的禺氏、禺知等名称联系起来,我们也最多只能把月氏的研究推及西周。然而,1931年,徐中舒教授著《再论小屯与仰韶》一文,提出了月氏为虞氏西迁后名称的观点。若果如是,则月氏在先秦史研究中的地位将变得不可忽视。那么,徐中舒之说可信吗?一
摘要:青铜器及其铸造技术曾经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在数千年时间里,金属矿藏作为国家重要资源被控制,矿冶和铸造成为青铜器时代文明支撑的核心技术,而青铜器的拥有情况,也成为权力分配、社会分层、控制国家政治、军事和经济命脉的物质基础。当然,正如中国文明的多元脉向一样,由于空间分布和族群文化的差异,中国青铜器的形制呈现几种器物类型及造型纹饰风格:中原夏、商、周青铜礼器、祭器及饕餮纹饰,巴蜀三星堆、金沙遗址大
中亚黄金丘墓葬出土艺术品及其文化语境李京泽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大帝率领的希腊一马其顿军团开始了向东方的远征。这场远征不仅为古波斯与古希腊一百多年来的缠斗画上了句号,而且开启了一次希腊化的“文化远征”。它深刻地塑造和影响了“希腊化远东方”' 这一历史、地理和文化名词的产生。因此,学界以亚历山大东征为上限,定位“希腊化”时期之开始。 ...
基本信息: 作者: 宋亦箫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9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19年9月 印次:1 ISBN:9787520349598 内容简介: 本书在梳理和总结现有考古学及相关学科发现和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新疆东部青铜时代的文化谱系、新疆东部及相关地区的早期东西文化交流现象。
作者: 韋正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副標題: 魏晉南北朝圖像與歷史 出版年: 2019-9 定價: 128 裝幀: 精裝 ISBN: 9787532592203 內容簡介:本書立足於漢唐之變,對魏晉南北朝墓葬壁畫進行了系統研究,著重探討了河西魏晉墓門牆壁畫所見中國上古的天界想象、北魏政權建立和佛教流行對北朝墓葬壁畫布局和形式的影響、南朝竹林七賢壁畫的時代和性質、長江中遊南朝
欧亚草原东部的考古发现与斯基泰的早期历史文化郭物【关键词】欧亚草原东部;斯基泰早期文化;三道海子文化遗存;游牧经济【作者简介】郭物,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100710)【原文出处】《考古》(京)2012.4,56~69斯基泰(Scythians,中文亦曾译作西徐亚人、斯奇提亚人)是公元前7世纪至前3世纪活跃一时的著名游牧民族。公元前3世纪,萨尔马泰 ...
丝绸之路在前近代是中华文明与世界几大文明交流的桥梁,而今新疆所在的西域地区正处在文明交汇的路口,生活在西域地区的各民族的先民在历史上共同承担着维护丝绸之路、传播东西方文化的重任。其中,公元9~13 世纪立足于东部天山地区的西州回鹘王朝,就在丝绸之路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者付马,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博雅博士后。我们知道,自唐代中叶以降,因为西北民族的隔绝,中原汉文史料对西域地区的记载较少,阿拉伯、波
一、我们拥有“黄文弼文书”在20世纪西域的考古探险时代,黄文弼先生大概是唯一一位中国的考古学家,他代表北大参加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在1928—1930年之间,独自对吐鲁番盆地和环塔里木盆地的古代遗址做了考古调查,并发掘、收集了不少文献资料。他锲而不舍,陆续整理出版《高昌砖集》、《高昌陶集》、《罗布淖尔考古记》、《吐鲁番考古记》、《塔里木盆地考古记》等,记述了考古调查、
何新:犍陀罗艺术的起源和西传犍陀罗造型艺术是文艺复兴艺术的初始之源 【何新按语】 历史和考古证明,不存在什么希腊化艺术和希腊艺术的东传。相反,是公元2世纪后亚洲犍陀罗造型艺术逐渐西传。 亚洲的犍陀罗佛教艺术,通过君士坦丁堡和文艺复兴影响改变了近代意大利和欧洲的雕塑造型艺术。 【犍陀罗艺术的起源地】 起源于古巴基斯坦印度河及阿富汗喀布尔河流域的健陀罗(Gandhara)艺术,以秀美雄健的人
1999年,我在《〈历代法宝记〉中的末曼尼与弥师诃》一文中,揭示了唐大历年间剑南道保唐宗的禅僧在他们所编纂的《历代法宝记》中,把他们的西天祖师所打败的两名外道叫作“末曼尼”和“弥师诃”,即摩尼教教祖和景教的耶稣基督。2003年,白瑞特(Tim H. Barrett)教授发表一篇短文《唐代道教与吐蕃禅宗文献里提到的耶稣和摩尼:对荣新江近著的一个评注》,指出这种把摩尼教和景教视为外道的做法,又见
白玉冬(蒋立冬绘)白玉冬,兰州大学敦煌研究所教授,2010年3月毕业于日本大阪大学,主要从事中古时期内陆亚洲历史语言与出土文献、碑刻研究,擅长解读古代突厥如尼文与回鹘文文献。2018年8月,白玉冬教授曾组织“兰州大学胡汉语碑刻考察团”,赴蒙古考察“草原丝绸之路”东段胡汉语碑刻,并先后举办了“丝绸之路民族历史语言研究工作坊”与“草原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工作坊”。此后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与蒙古国立大学
点击上方“上外丝路” 可以订阅哦!马可·波罗足迹考:从伊朗起儿漫到忽鲁模思的往返路线 作者简介:穆罕默德·博格尔·乌苏吉(Muhammad Bāqir Vusūqī),伊朗德黑兰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波斯湾地区历史、中国-伊朗文化交流史领域的研究学者。文章来源:《新丝路学刊》2019年第1期。【摘 要】《马可·波罗游记》是研究伊斯兰中世纪时期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最重要的历史文献之一。马可·波罗是历
严鹏 关艺蕾2019-09-06 09:53来源:澎湃新闻字号日本是全球顶尖的工业强国,从幕末学习西洋工业技术开始,日本就一直在制造业立国的道路上疾行,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形成了一大批工业遗产。如果将工业严格限定为工业革命之后兴起的现代工业,则东亚仅有的两个纯粹以工业遗产为内涵的世界遗产都在日本,足见工业文化在东瀛之地位与意义。2019年8月7-11日,我们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工业文化研究中心构筑合作伙伴关系走访了数处日本的工 ...
藤家礼之助 著 章林 译遣唐使一览表历时两千年的中日交流史中最突出的,恐怕还是遣唐使。正式派遣的遣唐使前后达12次(如果把天智天皇四年派遣的遣唐使也看作是正式的遣唐使,则是13次)。一览表如下:以上共计12次。此外,为送还唐使而组织的“送唐客使”(以及虽然没有用这个名称,但从内容来判断一般认为属“送唐客使”的情况)如下表:以上共计3次。此外,还有天平宝字三年(759年),为迎接渡唐后被卷入安史之乱的第九批遣唐 ...
点击上方“边疆时空”关注我们点击右上角“...”,分享精彩文章给朋友们荣新江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外关系史、丝绸之路、隋唐史、西域中亚史、敦煌吐鲁番学等。著有《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等十余种。摘要:欧美吐鲁番出土文献主要收藏在德国国家图书馆、英国国家图书馆、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图书馆等。笔者曾在《海外敦煌吐鲁番文献知见录》中做了一些介绍;在《知见录》完稿后,笔者
唐代西州的道教榮新江本文原載《敦煌吐魯番研究》第4卷(吐魯番專號),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27-144頁。感謝榮新江先生授權推送! 在吐魯番研究當中,備受關注的首先是佛教。近年來,隨著吐魯番墓葬文書的大量出土,人們開始注意到吐魯番地區的道教信仰問題,但關注的焦點是高昌郡至高昌國時代的隨葬衣物疏和一件符籙。本文從比較嚴格的意義上來討論 ...
奈良法隆寺多日本飞鸟、奈良时期遗迹,为研究我国六朝隋唐考古者极应见学之处。二十年前,承高田良信执事长盛情招待,三次参观该寺,惟以时间仓促,走马看花,归来追忆,已感迷离;现据旧日记录整理出下列杂记诸项,不过志鸿爪、备遗忘而已。 一 金堂上层梁架与叉手 1984年1月16日,参观东院梦殿法要讫,绕西院伽蓝一周。近年法隆寺研究者一般多主张持统天皇施入天盖之年——公元693年,应是金堂竣工之时;金堂告竣即
想聆听更多考古大咖、文博达人的讲座吗?↑↑ 点击上方“爱考古”关注我们 ↑↑ 欢迎大家来到爱考古,今天我来讲关于《西周疆至的考古学考察》。从题目一听可知,是从考古材料来探讨西周的疆至。所谓疆至就是西周王朝边境的四至,后面从考古角度讲一下关于西周王朝的统治方略。应用考古材料复原西周的社会形态,以往有不少的学者进行过研究,但用考古材料去复原当时的疆至基本上没有,所以我今天要谈谈这个问题。[vid
内容提要:1999年至2006年,淮安市博物馆在金湖县徐梁村共发掘墓葬18座,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出土了一定数量的随葬品。其中部分墓葬具有同为家族墓的可能,据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器形分析,这批墓葬的年代初定为战国末期至西汉早期,M18年代属于西汉中期。这批墓葬中M1主人身份地位最高,M18主人也应具有一定的身份地位。 关键词:淮安 战国西汉 家族墓 2006年3月,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工业园
迄今为止,我们对于敦煌文献的流传和收藏情况已经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但对于吐鲁番出土文献的流散史,却还远远没有全面清晰的把握。这一方面是因为吐鲁番文献的散出情形远较敦煌复杂,在敦煌藏经洞开启之前,吐鲁番各个遗址的出土文献就已经开始流传开来;另一方面敦煌文献主要来自藏经洞,后来才有北区出土的文书,而吐鲁番文献则来自盆地多处遗址,有城址,也有千佛洞,文献比较零碎,而且大多数不是正式的考古发掘,而是被挖宝
最近,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中国印刷术发明展,作为教学实习,我带着部分北大历史系、考古系、东语系的同学前往参观,展览内容丰富,使我们受到一次很好的直观教育。这次展览的特色之一,是充分利用了敦煌吐鲁番出土的刻本和有关刻印书籍的写本文献资料,既有摄自英、法、日的图版,也有北京图书馆藏的原卷。敦煌和吐鲁番地区,虽地处西陲,但从北朝隋唐到宋辽金元,这里一直是中原文化波及的地方。以印刷术而言,这里不仅存有当地刻
内容提要:本文以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萨扎干遗址出土动物骨骼鉴定为基础,鉴别出鸟类、龟鳖目、啮齿动物、狗、熊、驴 、猪、黄牛、羚羊、绵羊、山羊11种动物。遗址周围古代环境较为干旱,有较为开阔的山地,有充沛的牧草资源,灌木丛生,山间分布有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等森林地带且溪流出没其间,附近可能还存在荒漠或半荒漠地区,与现今大环境基本一致。统计表明,家养动物是人类主要的肉食来源,野生动物占次要地位,是肉
在我国实行“一带一路”大战略的今天, 研究隋唐宋时期青藏高原的古代丝绸之路, 不但对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各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而且有助于以史为鉴, 助推南亚、西南亚国家与我国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一、隋朝时期青藏高原的丝绸之路隋唐宋时期青藏高原的古代丝路, 是汉武帝开通北方丝绸之路后发展起来的, 是北方陆上丝绸之路的一个组成部分, 隋朝是这条丝路划时代的发展时期。
古代丝绸之路开启了中国与域外、甚至更广远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序幕与进程,丝绸之路的历史已有数千年,对亚欧大陆各国人民交往影响十分深远。中国首先开创丝绸贸易,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与背景。在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宏大倡议后,对古代丝绸之路相关历史进行再考察,有助于今天对“一带一路”问题学术研究的深入。一、相关概念溯源1.1作为标志性交易媒介的丝绸顾名思义,丝绸之路与丝绸直接相关。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
由国家文物局与辽宁省委宣传部合办的辽宁博物馆“又见大唐”书画文物特展因是在世界范围内首次以传世书画呈现唐代的绚丽而备受关注。从被认为是最接近王羲之书风与真迹的《唐摹王羲之一门书翰 卷(万岁通天帖)》、《唐张旭草书古诗四帖》,到见证大唐贵族生活情趣、写尽“曲眉丰肌,艳丽多姿”唐代仕女的《簪花仕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以及传为阎立本《孝经图卷》等经典传世书画,辽博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开阔而绚丽的大唐气象 ...
“千年清音·唐宋古琴特展”目前正在浙江省博物馆展出。展览展览汇聚国内9家博物馆唐宋古琴重器21张,从古琴的数量和规格来看,堪称为目前国内唐宋古琴展之最。85岁的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系教授、北大国学院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楼宇烈先生近日在北京大学从《琴艺与琴道》的角度讲述古琴传承和发展,他认为:“学过琴的人都会在琴里面感受到人的一种安静、专一、中正的东西,所以中国的艺术不是简单的技艺,而是通过技艺引导你的兴趣。 ...
早期金铜佛像研究述评文/何志国 (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上海,200062)项目基金:本文系上海市教委2012年度科研创新重点项目(批准号:12ZS037)阶段性成果。摘要:现有早期金铜佛的研究主要围绕早期金铜佛的起源、类型和分期、区域研究、专题研究和真伪鉴定五方面展开。有的著录出现造假金铜佛,对早期金铜佛像起源、年代判定和分期认识差异较大,内容重复、方法单一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当务之急是运用纪
北齐时代(550——577),由文宣帝高洋取东魏而代之,高齐政权是鲜卑化汉人,反对北魏孝文帝以来的汉化政策,最后为北周所灭,前后共六帝二十八年。佛教石雕造像随着时间的演变与发展,从碑像的高浮雕、背屏式半圆雕到单体圆雕,北朝后期的北齐佛雕艺术,是继北魏之后,北朝佛教造像的另一高峰,亦是北魏至隋唐间重要的过渡时期。北齐石雕立佛盛行,背屏式造像减少,单体圆雕发展成熟,成为青州造像的主流,意味着佛像独立供
铜镜,亦称“铜鉴”“照子”。正面光亮,清晰可 鉴,可正衣冠,是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具。铜镜背面多有花纹或铭文,折射出时代特征与审美情趣,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以及艺术价值。从最早有考古发现的齐家文化到清末40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铜镜可以说是中国古代金 属器物中沿用时间最长、使用范围最广、产生影响最普遍的实用器,是中国古代青铜艺术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宣城市博物馆收藏的铜镜数量丰富且成序列,现藏有战国至
由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醴陵窑管理所编著的《洞天瓷韵——醴陵窑钟鼓塘元代窑址出土瓷器精粹》图录,于2019年8月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醴陵窑位于今湖南省醴陵市沩山镇、枫林市乡一带,大体沿河流分布,分为沩山、望仙桥水库、甑皮岭、枫林市乡、醴陵市区等几个大的片区,时代从宋元一直延续至20世纪80年代,其中沩山是醴陵窑的核心区域。2010年,为配合浏醴高速建设,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联合株洲市文物局、醴陵市文物 ...
基本信息:编著: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史论系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5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9年5月印次:1ISBN:9787215116726内容简介: 河南淅川泉眼沟墓地位于丹江口水库东岸,于2010-2011年发掘墓葬93座,有土坑墓、砖石墓和砖棺墓。随葬品以陶器为主,另有铜、铁、玻璃器、石制品和钱币等。这应是一 ...
近年新出唐代墓志数量众多,蔚为大观,但是在墓志上镂刻画作,追思模仿逝者生前向往的生活场景,还是很少见的。本文对新发现的唐开元二十三年(735)“郜夫人墓志”四侧上镌刻的线刻画,首次进行全面的探讨。指出作为一方罕见的镌刻有唐人生活的石刻记录,不仅史料上丰富珍贵,弥补空白;而且艺术上意象风姿,精彩纷呈;原来树碑立传的墓志,既有唐人留下 ...
基本信息:编著:辽宁省博物馆 辽宁省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会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9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9年9月印次:1ISBN:9787030622655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辽宁,面向国内外,以辽金历史地域文化、辽金文物研究为主体,兼及博物馆学与文物保护的相关研究成果及陈列展览等,以促进学术交流为办刊宗旨。主要内容包括辽金考古发现与研 ...
微信公众号“民俗与考古”近日推广笔者曾经发表过的《“夏”字形探源》,文中对河南密县黄寨遗址出土二里头文化牛骨刻辞的认识,因涉及二里头文化文字问题而再次受到学者的关注。故对有关这片牛骨刻辞的发现与研究作简要梳理,供学者参考。1991年春,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为配合宋(寨)大(冶)铁路建设在密县黄寨遗址北部进行抢救性发掘,获得一批二里头文化遗存材料。1993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表《河南密县黄寨遗址的
2014年5月,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在云波路华宇商业中心用地范围发掘了29座北魏墓(图1),其中10号墓出土有精美的仿木石椁和种类丰富的随葬器物。该墓位于墓群西部,墓向坐北朝南,为长斜坡墓道土洞墓,由墓道、甬道和墓室三部分组成,总长17.54米。墓室平面呈方形,长3.54、宽3.8、顶高2.4米,是大同地区继宋绍祖墓①、智家堡石椁墓②、尉迟定州墓③之后发现的又一处北魏石椁墓(图2)。从清理情况看,该墓
基本信息: 作者:练春海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9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19年9月 印次:1 ISBN:9787520149419 内容简介: 本书于2019年9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全书系统地论述了艺术考古的属性、研究方法、图像再现、取材利用以及实用价值等问题。研究集中地回应了近年来的学术热点,梳理了考古界、艺术史界对于“艺术考古”的属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10日透露,西安唐华清宫朝元阁遗址考古有了新发现,初步判断出唐代朝元阁是一组结构复杂的大型建筑,整体建筑应该至少有三层屋檐。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朝元阁遗址进行发掘。图片来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朝元阁遗址进行发掘。图片来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朝元阁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镇骊山西绣岭第三峰顶,始建于天宝二年(743年)。该项目负责人邢福来介绍,朝元阁遗址目前已发掘面
东周时期的戎狄青铜文化许成 李进增(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 东周时期,中原地区处于政局动荡、列国纷争的大变革时代。春秋中期以后,随着铁器的产生与推广,青铜文化趋于衰落,但是我国东北、北方和西北地区的青铜文化却日益繁荣昌盛。这几个地区的文化遗物都以青铜兵器、工具、车马器和装饰品为核心,基本属实用器,极少明器和礼器,与中原地区同时代的出土遗物迥然有别,显示出鲜明的地方和民族特色。 经过考古工作者多年
“考古学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是考古学研究的基础性问题。近来,在阅读了一系列考古学文化研究的相关文章后,结合之前的阅读体验,我有了几点思考。 《西方考古学文化概念的演变》(焦天龙,《南方文物》2008年第3期)一文,从考古学中尚没有文化概念的时代,一直叙述至当前对考古学文化概念的争论。在19世纪,大多数考古学家关注纵向的排列研究,而忽视横向的即地域差异的现象。注重建立古代遗存的年代顺序,对考古遗存的区 ...
基本信息:编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赣州市博物馆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8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9年8月印次:1ISBN:9787501062324内容简介: 本书为赣州慈云寺塔发现北宋遗物图录,收录缣本设色画卷、纸本设色画卷、经卷、彩绘泥塑像、金漆木雕、瓷雕、铜雕等文物56件(册)。目录序 一序 二赣州慈云寺塔发现一批北宋初年的珍贵文物江西赣州慈云寺塔暗龛发现文物的保护修复绘画·经卷 1 GJ-01 2 GJ-02 ...
基本信息:编著:福建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 龙岩市文物局 龙岩市博物馆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8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9年8月印次:1ISBN:9787030619662内容简介: 本书为福建省汀江流域史前遗址考古调查报告,记述了从2012~2015年对汀江流域所在的长汀县、武平县、上杭县、永定区境内新调查发现或复查的史前遗址的相关情况,着重对调 ...
考古物语 史前时期,先民们是如何加工粮食的?加工粮食用的是什么工具?考古学家们的工作,为我们提供了答案 :石磨盘和石磨棒、杵和臼、擂钵这三套组合是史前粮食加工的主流工具,有些甚至使用至今。石磨盘和石磨棒 在距今7000年前的河北武安磁山遗址发现过88个储存有粮食的窖穴,所存储的谷物以十万计。如此多谷物,磁山先民是怎样吃的? 在该遗址中出土的大量粮食加工工具——石
早在20世纪30年代,厦门大学林惠祥先生就在汀江流域的武平进行了史前文化调查和试掘,并由此开创了福建史前考古的先河。然而,相对于福建其他区域,闽西地区史前考古工作尽管起步早,但闽西地区史前文化发现与研究一直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究其原因之一,应为闽西地区多属丘陵山地,水土流失严重,大多史前遗存保存状况较差,所获的实物材料缺乏。尽管如此,20世纪30年代至今已近90年,先辈们依然在汀江流域开展了一系列的考古调 ...
铜是人类最早认知的金属,用铜、锡、铅制作的青铜则是人类最早大量生产和使用的金属。 两个世纪前,丹麦人汤姆森(C. J Thomsen)按石器、青铜、铁器三个时代陈列古物展览,成为划分古代物质文化发展阶段最直观且广为接受的方式。虽然青铜时代之后的近古时期,青铜器产量更大,但青铜器往往被人们下意识地界定在青铜时代。比如,我们常说司母戊方鼎是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但这个“最大、最重”只适用于
长治分水岭墓群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城区的角沿村石子河畔,地处上党盆地,历史上称之为上党。1954年至1972年,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与长治市博物馆等单位为配合基本建设,在分水岭墓地先后进行了多次钻探和发掘,共钻探发现墓葬600座,选择性发掘了其中270余座。这些墓葬主要为东周墓,时代从春秋中期一直延续到战国中、晚期。该墓地约有93座墓葬出土铜器,主要包括容器、兵器、乐器、车马器、
上海博物馆“莱溪华宝——翁氏家族旧藏绘画展”展出了入藏上海博物馆的三件翁氏家族旧藏绘画名迹:南宋梁楷《白描道君像图》卷、明沈周《临戴文进谢安东山图》轴、清王原祁《杜甫诗意图》轴。展期持续至10月7日。书画家、书画鉴定家谢稚柳先生和文物鉴藏家王世襄先生分别撰文品评过其中两幅画作,并刊载于1987年的《艺苑掇英》,现特此转载。论梁楷《黄庭经神像图》卷文 /谢稚柳南宋 梁楷《白描道君像图》卷中国画派的演变,往往是 ...
敦煌石窟经过了一千多年不间断的开凿,其中保存的大量的建筑图像是研究中国古建筑最不可缺的形象资料,而对这些图像的研究又离不开宋代《营造法式》一书,当今对于中国中古时期的建筑通过对《营造法式》研究与对比,基本理清了这个阶段的古建筑结构,而在梁思成先生对《营造法式》做注释的序言中写到:“至于‘小木作制度’,‘彩画作制度’和其它诸作制度的图样,由于实物极少,我们的工作将要困难的多”1。而对于敦煌石窟中的建 ...
编者按9月29日,文化和旅游部召开部系统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交流座谈会。“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 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同志在交流座谈会上发言。这里刊发樊锦诗同志发言全文。再过一天,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华诞。在党的英明领导下,经过70年的革命、建设、改革,使一个贫穷落后,被人欺凌的旧中国,成为站起来、富起来 ...
秦始皇帝陵兵马俑坑是秦始皇帝陵园外围的一组大型陪葬坑,共有3座,呈“品”字形分布于秦始皇帝陵园外城东门外。俑坑发现于1974年和1976年,其中一号坑自1974年发现后,曾历经两次发掘,并出版了《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一号坑发掘报告(1974~1984)》(文物出版社,1988年)。2009年6月至2011年底,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对一号坑进行了第三次发掘,发掘面积200平方米,涉及Q8、Q9、Q10三条隔墙和G9、G10两条过洞。该书即是第三次发掘 ...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是江西考古工作蓬勃发展的70年,也是硕果累累的70年。 70年来,江西考古发现层出不穷,重要成果改写历史。万年仙人洞遗址、吴城遗址和新干商代大墓荣登20世纪百年百项考古发现殿堂,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鹰潭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等10项考古发现荣获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出版了一大批影响巨大的考古发掘报告和论述专著,为构建中国考古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贡献了江西力量。 先秦 ...
基本信息:主编:罗丰编著:中国考古学会丝绸之路考古专业委员会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9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9年9月印次:1ISBN:9787030621030内容简介: 本书是以介绍丝绸之路考古、历史、文化研究的学术论文,以及相关的学术著作书评为主要内容的系列辑刊。本辑收录论文11篇,书评2篇。目录金银器说铃 罗杰伟(1 ...
柏人城遗址位于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城西12.5公里的双碑乡境内。柏人城春秋晚期属晋;战国时期属赵国,是仅次于邯郸赵王城的第二大城市。柏人城地处华北平原,其北邻泜河,三面环岗,城内地势北高南低。柏人城遗址城墙现存部分高达6~7米,周长8017米,占地面积约4平方千米。遗址北部为村庄所压,其余部分多为田地,城址总体保存情况较好。2013年柏人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F1航拍照鉴
虎丘岗遗址位于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罗王乡王陈寨村西南,总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为深入了解豫东地区的古代文化面貌,探索夏商文化在郑州以东区域的分布范围和夏代大型聚落问题,并配合考古专业田野考古实习,2018年9月~2019年6月,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会同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祥符区文管所等单位,对虎丘岗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600平方米,发现较为丰富的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二里冈文化、殷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