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文化的名义再现丝路辉煌——丝绸之路国际商协会(敦煌)圆桌会议侧记
以文化的名义再现丝路辉煌 ——丝绸之路国际商协会(敦煌)圆桌会议侧记 9月27日,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丝绸之路国际商协会(敦煌)圆桌会议在敦煌举行。甘肃日报·每日甘肃网记者盛学卿 与会嘉宾。甘肃日报·每日甘肃网记者盛学卿 甘肃日报·每日甘肃网记者卢伟山 第三届敦煌文博会期间,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政府主办,中国国际商会、甘肃省贸促会承办的丝绸之路国际商协会(敦煌)圆桌会议 ...
以文化的名义再现丝路辉煌 ——丝绸之路国际商协会(敦煌)圆桌会议侧记 9月27日,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丝绸之路国际商协会(敦煌)圆桌会议在敦煌举行。甘肃日报·每日甘肃网记者盛学卿 与会嘉宾。甘肃日报·每日甘肃网记者盛学卿 甘肃日报·每日甘肃网记者卢伟山 第三届敦煌文博会期间,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政府主办,中国国际商会、甘肃省贸促会承办的丝绸之路国际商协会(敦煌)圆桌会议 ...
国家文物局2018年砖石质长城保护管理培训班课程精华·叁《长城文物安全执法六讲》授课教师:国家文物局督查司副司长岳志勇。岳志勇副司长长期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宏观政策研究、文物事业发展规划计划编制、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研究、文物执法管理等工作,在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基层政府和专业机构有丰富工作经验。岳志勇副司长他与各位学员一道重温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期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的一
国家文物局2018年砖石质长城保护管理培训班课程精华·贰《哈德良长城研究与保护管理》授课教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研究所副所长、研究馆员于冰,长期参与长城保护研究工作,对长城保护理念原则、保护管理总体要求、各地保护工作实际都有深刻的认识,参与制定长城保护维修、“四有”工作指导意见、长城维修工程施工操作指南、中国长城保护报告等重要文件起草工作。 于冰副所长在授课(国家文物局 提供)他山之石,可以攻
国家文物局2018年砖石质长城保护管理培训班课程精华·伍《司马台长城保护维修工程案例阐释》授课教师: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原所长韩扬。韩扬所长长期从事古建筑研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文物保护规划设计、文物建筑保护及修复工程设计、民用与公共建筑设计等。主持天坛斋宫、神乐署、南神厨工程、十三陵德陵、茂陵、泰陵、康陵保护工程、北京钟楼、恭王府花园、四川彭州领报修院、福建泰宁世德堂等文物保护工程,在司马台长城
国家文物局2018年砖石质长城保护管理培训班课程精华·肆《长城修缮施工质量通病》授课教师:北京市文物工程质量监督站副站长焦占红。焦占红副站长长期从事文物保护维修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具有非常丰富的工程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实践经验。焦占红副站长的分享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文物主管部门对参建各单位的要求;第二部分长城保护维修工程的相关要求。第一部分 文物主管部门对参建各单位的要求根据《文物保护工程管
Standing as paragon 9月28日晚,一场名为“壁画保护理念与方法”的讲座在佳作书局如期举办。临近讲座开始前突如其来的一场雨显然并未阻挡住观众的热情,讲座现场座无虚席。 ▲讲座现场此次讲座的主讲人杨晨老师,作为北京大学文物保护专业及考陶尔德壁画保护专业双硕士,在学习期间曾参与了不丹坦戈尔寺(Tango)、印度拉贾斯坦纳高尔(Nagaur)城堡建筑壁画,及埃及图坦卡蒙(Tutan
验收会现场2018年9月5日,甘肃省科学技术厅组织有关专家,在敦煌对我院承担的甘肃省基础研究创新群体项目“基于仰韶水泥的岩土质文物保护加固材料研发”进行了验收。会议由甘肃省科学技术厅傅小锋副厅长主持,与会专家有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王兰民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吕功煊研究员,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张明泉教授,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郑静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王旭教授。敦 ...
2018年9月5日,由敦煌研究院与日本东洋哲学研究所联合举办、佛学研究中心与丝绸之路研究中心承办的“敦煌与《法华经》”学术研讨会在我院小报告厅召开。这是日本东洋哲学研究与我院首次合作、并共同举办的一次学术讨论会。开幕式由敦煌研究院副院长、佛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赵声良与东洋哲学研究所顾问川田洋一先生分别致辞。赵院长代表我院向东洋哲学研究所的各位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向池田大作先生表示诚挚敬意。他在致辞中 ...
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周年之际,为了深入发掘中国与中亚国家在丝绸之路上交往的历史,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中亚国家的人文交流与合作,9月7日至10日,第二届中国与中亚人文交流与合作国际论坛在甘肃敦煌召开,该论坛是2018年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系列活动之一。论坛由西北师范大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敦煌研究院、吉尔吉斯斯坦国立民族大学、哈萨克斯坦塔拉斯师范大学联合主办,西北师范大学中亚研究院、敦 ...
9月19日下午,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在敦煌山庄会见了前来敦煌参加“丝绸之路文物科技创新联盟论坛”的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所长提姆·维纶(Timothy P. Whalen),盖蒂保护研究所项目专家内维尔·阿根钮(Neville Agnew)、黄幼玲(Lorinda Wong)、玛萨·丹玛斯(Martha Demas)、林博明(Poming Lin),盖蒂保护研究所高级翻译白彼得(Peter Barker),澳大利亚遗产委员会项目专家沙伦·莎莉文(Sharon Sullivan)、克斯蒂·奥腾 ...
9月18日下午,敦煌研究院召开党委理论中心组第五次学习(扩大)暨第三届文博会和安全工作动员部署会议,主会场设在敦煌院部,兰州分院,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设视频分会场。院党委书记、院长王旭东,院党委副书记马世林,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张先堂、赵声良,院党委委员韩延军、宋真、汪万福出席会议,全院各党总支(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副科级及以上领导干部,部分职工代表共120 ...
第三屆北庭學研討會“一帶一路”背景下的北庭歷史與文化研究主辦中共吉木薩爾縣委員會吉木薩爾縣人民政府承辦新疆大學人文學院吉木薩爾縣北庭學研究院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西北少數民族研究中心”協辦新疆大學中國語言學院《新疆大學學報》編輯部中國·烏魯木齊2018年9月15-16日9月15日 10.30-11.55 開幕式、北庭學研究中心揭牌儀式 主持人:顧光海 吉木薩爾縣縣委書記李剛致辭 新疆大學副
第四届文化遗产思辨研究国际会议热点观察发布时间:2018-09-14文化遗产思辨研究及其对国内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意义浙江大学 马庆凯2018年9月1日至6日,以“他山之石—跨界视角下的文化遗产”为主题的第四届文化遗产思辨研究国际会议在浙江大学举行。大会由浙江大学与国际思辨遗产研究协会(The Association of Critical Heritage Studies,英文简称为ACHS)共同举办,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委员会协办,是该协会两年一度的学术会议,也是国 ...
国家文物局2018年砖石质长城保护管理培训班课程精华·壹2018年9月2日至9月8日,国家文物局长城保护管理系列培训班第三期——2018年砖石质长城保护管理培训班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举办。培训班为期6天,共有来自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西、陕西等6省(直辖市)近80名基层文物部门负责人参加培训,共同研究、探讨砖石长城保护管理的正确理念、科学方法与适用技术。本次培训分为两个部分。其中,室内授课
C沙龙第51期中国文化遗产的历史起源内容概要当代中国“文化遗产”一概念源于西方,其保护体系、法律法规都受到西方物质文物(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虽则“文化遗产”乃一新名词,然于古物保护、收藏及纪念先贤、怀旧的情怀则自古有之。本讲座从中国历代史籍整理与书写、皇室收藏、古代城市规划和游记切入分析中国文化遗产的起源。通过和西方遗产理念的对比分析,指出中国的文化遗产一脉相传,延续至今。与西方以“物”为主
2018年7月21日-23日,第六届“汉化·胡化·洋化: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成功举行。“汉化·胡化·洋化”系列学术会议是由台湾中正大学发起的国际性的学术交流平台,先后有香港浸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知名高校参加,在国内外具有较大的影响。本次会议由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台湾中正大学历史学系和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联合主办,由我校历史学院承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2018年7月12日晚7点,剑桥大学蒙古与内亚研究中心项目协调人Mr.Bruce Huett应邀在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演讲。Mr.Huett此次讲座的题目为“喜马拉雅区域传统造纸术的复兴:历史、文化与经济”。我所徐君教授担任讲座主持人,玉珠措姆老师任翻译,Hildegard Diemberger教授也出席了讲座,讲座吸引了众多师生到场聆听。Mr.Huett首先简单回顾了自己对喜马拉雅区域造纸
6月1日晚,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朱丽双教授应我所之邀,以“有关于阗的藏文文献与于阗图像研究”为题,为我所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演讲。本场讲座由霍巍教授主持,熊文彬教授担任评议人。我所罗鸿教授、四川大学博物馆陈长虹副研究馆员等出席了讲座。本场讲座系“四川大学大吉青年藏学家系列学术讲座”的第十六场,开启了2018年度新一轮青年藏学家学术讲座。吸引了众多来自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的师生及其他社会人士到
点击上方 蓝字 关注我们! 2017年中山大学“历史、考古与文明” 研究生暑期学校暨 考古人类学工作坊讲 座 整 理河套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的考古学观察主讲人:魏坚 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整理人:侯佳岐(中国人民大学)校对:吕炳庚编辑、配图:赵柏熹编者按:文本由暑校学员整理,并由本号工作人员校对及编辑。如有错漏,敬请讲者或读者指正!2017年8月18日,中山大学2017“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
点击上方 蓝字 关注我们! 2017年中山大学“历史、考古与文明” 研究生暑期学校暨 考古人类学工作坊讲 座 整 理古代秦汉和罗马帝国的关系:几个待解的谜听邢义田教授讲座有感主讲人:邢义田教授(中研院)整理人:董会芳(安阳师范学院)校对:吕炳庚编辑、配图:赵柏熹编者按:文本由暑校学员整理,并由本号工作人员校对及编辑。如有错漏,敬请讲者或读者指正!2017年 8月16日下午,我们这些来自五湖四海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中国考古学会宋辽金元明清考古专业委员会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 赤峰市人民政府 协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考古研究室 赤峰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文物局) 承办单位:巴林左旗人民政府 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会宋辽金元明清考古专业委员会、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赤峰市人民政府主办,内蒙古
大会网站www.ccg2018.cn陕西.西安www.ccg2018.cn大会网站
8月13日下午,第43期“敦煌读书班”在敦煌研究院敦煌文献研究所开讲。由敦煌研究院和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联合主办的“2018敦煌论坛:敦煌与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2018年8月18-22日在敦煌莫高窟举办。按照惯例,凡是本院主办的国际学术会议,院内代表提交的论文需在会前进行报告,以确定是否提交大会,是否发言,同时根据大家的意见进行补充、修订。应讲论文9篇,由于杨富学、米小强论文:《贵霜王朝大夏建立说献疑》 ...
总体时间安排8月9日至8月12日:成果展览(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一楼大厅)8月10日: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晚上19:30—21:00,友谊宾馆嘉宾楼3号会议室(不对外)8月11日:上午开幕式、特邀报告和大会报告(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第二报告厅);下午小组讨论(七个分会场,都在人大校内);晚间为“历史地理学发展论坛”(19:30开始,地点在友谊宾馆嘉宾楼1号会议室);8月12日
2018年7月22日-23日,第三届钓鱼城国际学术会议在重庆合川举行,来自比利时、印度、韩国、日本等世界文化遗产和军事遗产研究方面的国外专家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军事遗产国际科学委员会、中国社科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等专家,以及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国防大学等高校的80余名专家,通过实地考察、主题报告会、专题研讨会,围绕钓鱼城遗址的考古、突出普遍价值、军事研究等方面开展了研
概览2017年7月25日,贵博讲坛第五期在贵州省博物馆A区二楼学术报告厅如期举行。来自剑桥大学的刘歆益博士和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T. R. 基德 (T.R. Kidder)教授是作了《欧亚大陆是如何联系起来的晚新石器时代到商代的中国》的报告。本期论坛由贵州省博物馆李飞副馆长主持。李飞副馆长对刘歆益博士和T. R. 基德 (T.R. Kidder)教授的学术简历作了介绍。之后,刘歆益博士和
2018年6月20日上午,吉林大学召开了“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成立大会暨考古文博前沿论坛”。20日下午,与会代表进行了“吉林大学考古学院考古文博前沿论坛”议题分组讨论。就“考古学学科建设的回顾与前瞻”“走向世界的中国考古学”“世界变革中的中国博物馆”“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利用”“考古文博专业人才培养的机遇和挑战”“高校考古文博专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发展与协同创新”等议题分三组进行讨论。现将议题分组讨论会的发 ...
7月26日,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承办的大型公益文化讲座“文博讲坛”第31期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开讲。本次讲座也是由陕西省文物局与哈萨克斯坦文化体育部主办的“伟大草原遗产:珍宝艺术”特展的配套讲座。特邀陕西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周伟洲做题为《丝绸之路与21世纪“一带一路”的建构》的讲座。讲座由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庞雅妮主持,陕西文物系统多个单位业务人员以及大专院校师生、社会人士200余人参加了讲座。 周 ...
9月25日报到,26-27日会议,28日离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专业指导委员会、贵州省文化厅、贵州省文物局、贵安新区管委会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公共考古中心、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贵州省博物馆、贵州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贵安新区社会事务管理局、中国考古网25日晚上在分会场——贵州大学公共演讲2场26日上午9:00—10:00 开幕式 9:00—9:10 播放宣传片 ...
(感謝姜望來先生提供信息!)
欢迎关注“文博中国”!2018年6月24日至7月4日,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在波斯湾西南部的海湾明珠——巴林王国举办。本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在世界遗产保护状况审议环节,共审议世界遗产濒危名录中22项遗产的保护状况(濒危名录共53项),其中包括10项文化遗产,12项自然遗产;同时,委员会共审议世界遗产名录中18项遗产,包括13项文化遗产,4项自然遗产和1项混合遗产。肯尼亚的自然遗产图尔卡纳湖国家公园由于大
1989年,张光直先生在西雅图“环太平洋史前史”国际会议上提交《中国古代文明的环太平洋的底层》,提出“玛雅——中国文化连续体”,古代中国文明有着基于巫术的宇宙观,与玛雅文明有着共同的特征,这个古代的基层文化实际上是古代中国与玛雅文明的共同祖先,是玛雅——中国连续体的成员,“中国与玛雅并不是非得要有文化上的接触才能共有这些类似性”1 ...
点击上方“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可以订阅哦!历史|地理|研究|资讯欢迎专家学者、相关研究机构给历史地理研究资讯微信公众平台投稿,传播历史地理学的前沿动态、学术研究成果等等,惠及学林!投稿邮箱:lishidilitg@163.com
作为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6月9日至10日,由国家文物局和广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的“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保护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东省广州市举行。来自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国家文物局、各省区市文物行政部门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遗产部门、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申遗城市联盟成员的相关负责人,国内考古和文物保护专家,以及来自英国、印度、斯里兰卡、韩国的文化 ...
应我校文物保护与修复学院邀请意大利著名修复专家马里奥·米盖利教授(罗马第三大学)和玛丽亚·孔切塔·劳伦蒂教授(意大利文物保护与修复高级研究院)于2018年6月29日上午在逸飞楼107教室为文修学院的师生们分别开展了主题为大型青铜像保护与修复和考古遗址现场保护的专业讲座,讲座由张岚院长主持、上海博物馆的沈依嘉老师全程翻译。参加本次讲座的除了我院师生外,还有来自于我院合作中本贯通项目的上海
2018年6月11日上午,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副馆长熊昭明研究员应邀在我院五楼会议室做题为《合浦的汉代考古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是我院2018年学术讲座的第二讲,由朱海仁院长主持,我院业务人员到场聆听了讲座。讲座开始前,朱海仁院长首先介绍了熊昭明研究员的学术背景。熊昭明是考古学博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副馆长,兼任广西古代丝绸之路中心主任
中央美术学院“文化遗产论坛”第三十次专题讲座“发明”文化遗产:关于记忆与权力的反思内容提要英国历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在《传统的发明》(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中指出,今天看来历史久远的那些传统,实际上都是很晚近才“发明”出来的,因民族国家的兴起而应运而生。同样,从来没有自然而然的“文化遗产”,隐藏在历史中的文化记忆,总是因历史书写者选择性的解读乃至建构而成为今天的
6月3日至5日,利物浦大学考古学系主任凯斯·道伯涅(Keith Dobney)教授受邀访问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道伯涅教授是古生态学的专家,他的研究兴趣广泛,包括狩猎采集向农业的转变、人类饮食的演变以及人类饮食和健康之间的关系。图1 凯斯·道伯涅教授讲座现场6月4日晚,他以“科技考古能拯救世界吗?”为题,在复旦大学博物馆颖琴厅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讲座。科技考古研究院院长袁靖教授简单介绍了道伯
2018年5月16日下午,北大文研讲座第八十一期第二场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会议室举行,主题为“作为海洋史的世界史:全球视域下的大西洋”。文研院特邀教授、哈佛大学历史系劳埃德·布兰克费恩讲座教授大卫·阿米蒂奇(David Armitage)主讲,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李伯重主持。 阿米蒂奇教授认为,历史学家和其他人一样,易于产生一种陆地偏见:关心陆地上发生的事情,依恋坚实的土地(terra
上世纪七十年代,甘肃居延肩水金关遗址出土了数千枚简牍。其中一枚日历简上,第五栏出现了“重节……”的“历注”。“重午”并以“节”称之,这应该是迄今关于端午节的最早文字记载。 端午节,在中国乃至整个东亚文化圈都有重要的地位。甚至围绕端午属于谁、谁有资格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话题,人们还热闹地吵过一阵。之所以争论不休,是因为端午这个节日本身有许多待解之谜。 首先,端午起源于何时,目前仍不清楚。传世
点击上方 蓝字 关注我们! 2017年中山大学“历史、考古与文明” 研究生暑期学校暨 考古人类学工作坊讲 座 回 顾探秘蓝色文明——水下考古之路主讲人:魏峻 馆长(广东省博物馆)整理人:颜颖楠(西北大学)校对:吕炳庚编辑、配图:赵柏熹编者按:文本由暑校学员整理,并由本号工作人员校对及编辑。如有错漏,恳请讲者或读者指正!魏峻 馆长时下,水下考古是一个热门的话题,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作为有着丰
2018年5月26日至27日,以“城墙保护利用与历史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在南京召开,本次论坛是第八届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的一部分,由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办公室与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联合主办。短短两个半天的时间里,来自国内外18位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做了精彩的报告,两场发言分别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ICOMOS CHINA)副理事长姜波和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贺云翱主持。主持人:姜
2018年5月26日至27日,以“城墙保护利用与历史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在南京召开,本次论坛是第八届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的一部分,由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办公室与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联合主办。短短两个半天的时间里,来自国内外18位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做了精彩的报告,两场发言分别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ICOMOS CHINA)副理事长姜波和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贺云翱主持。 27日发
6月8日下午,为期四天的第八届“东亚考古学会”国际学术会议进入分组专题讨论环节。大会共设36个讨论组,共有约250余位学者进行发言。议题聚焦农业起源、奢侈品生产、游牧民族迁徙与融合、丝绸之路交流等。由于会议以专题分组讨论的形式举行,这里仅就部分议题做介绍。专题讨论会场 东北亚史前考古新进展 基因学、语言学与考古学相融合,为以往的东北亚史前农业传播、区域交流等方面的研究开拓了新的思路。德
冯婧来源:澎湃新闻写本(manuscript),顾名思义,是指人力手写而非印刷制成的文本。我们熟悉的简牍帛书、敦煌写本,以及埃及的莎草纸手稿、欧洲中世纪宗教题材的手抄本等,都可被称为“写本”。近年来,写本的页面设计、装订方式、装饰风格、材质、字体等非文本因素,被视作还原写本生产、流传和使用的重要线索,引起了诸多研究者的兴趣。这一新趋势也对写本的编目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写本编目的传统由来已久,较早出现的是纸质 ...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 end ·小编 | 秦申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CHG历史地理学chglishidilixue@163.com
中国记忆中的丝绸之路复旦大学文化遗产保护系列讲座222018年5月18日下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葛承雍教授应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之邀,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题为《中国记忆中的丝绸之路》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葛老师根据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境内出土的考古文物,分十二部分内容叙述了这些历史文物的新收获、新资料,唤醒了中国境内丝绸之路的鲜活记忆 ...
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序 篇万水千山,将东方与西方分隔于欧亚大陆两端,它们难道不可逾越吗? 文艺复兴,源自希腊罗马古代文化的复兴,同时独立开创了现代文明新纪元,事实果真如此吗? 无数的人们在东方与西方之间来回穿梭,运送着一种奇异的货物;这种货物犹如世界上最为绚烂夺目的云霞,放射出奇异的光芒;人们一打开它们,仿佛随之也打开了一个个古代的清晨与黄昏;那些奇异的光线穿透包装,也把行客脚下的道
2018年5月21日,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教授、长江学者沈卫荣先生受邀在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作了题为“蒙元史研究与蒙元历史叙事的建构”的讲座。报告开始,沈教授告诉听众,他的学术生涯开始于南京大学元史研究室,师从陈得芝先生学习蒙元史,后来虽然转而从事藏学研究,但三十余年来一直关注着蒙元史研究的发展和进步。他今天的报告只是想根据他学习蒙元史的经历来说明:“蒙元史研究和蒙元历史叙事的
作为文博系15级本科生社会实践课程的策展环节之一,2018年4月10日,来自印度德里Ambedkar大学社区知识中心的苏拉吉特·萨卡尔(Surajit Sarkar)教授在复旦大学博物馆为文博系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讲座,讲述了20世纪印度德里的城市历史景观、市民生活,以及邻里博物馆(Neighborhood Museum)。该讲座由文博系石鼎老师主持并翻译。图1 苏拉吉特·萨卡尔(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