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民国时期最细腻的西安游记,城外是漫漫绿野

摘要: 民国时期最细腻的西安游记,城外是漫漫绿野 原创 2017-10-28 李长之 终南山故事 如果说有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红楼梦》,那么前来长安寻梦的人们感受到的长安也是不一样的吧!李长之先生毕业于清华大学,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他1937年来与同伴一起来西安寻梦,寻找唐诗中的古迹风景。他是山东人,然而在他轻松自如的文字中却蕴含许多的江南烟水之 ...

                     民国时期最细腻的西安游记,城外是漫漫绿野

2017-10-28 李长之 终南山故事

如果说有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红楼梦》,那么前来长安寻梦的人们感受到的长安也是不一样的吧!

 

李长之先生毕业于清华大学,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他1937年来与同伴一起来西安寻梦,寻找唐诗中的古迹风景。

 

他是山东人,然而在他轻松自如的文字中却蕴含许多的江南烟水之气。今日读此文,似乎是一位朋友娓娓道来,让人倍感亲切。

 

文章发表在1938年3月份的《旅行杂志》上

 

以下为原文



  旅行真是件快乐的事。

这回是随了研究历史的师友,去西安。

 

在睡梦中过了洛阳,醒来便是四月八日了,火车钻了十几个洞,我们出了潼关。

 

和我们的想象相反,潼关以西的景致决不是更枯燥下去,反而极其优美。

 

灞桥(原文配图)

尤其过了渭南,小雨也下起来了,那空气的湿润,山色的秀伟,还有那疏疏落落的灞桥上的垂柳的青翠,不由得跳上心头的就是“江南如画”这四个字的形容。国家观念薄弱如我的人,这时也深深地觉到中国的可爱了。

 

长 安 城 内

 

我们住在陕西省立高级中学,校长唐君是清华同学,派人接至车站,盛意令人铭感。

 

西安到现在还很少用电灯,多半是油灯。街上是漆黑的,商店也颇有用斗大的纱灯的,不过大抵到九时左右街上就寂然了。

 

总之,是“古”的气息颇浓厚。

 

西安南大街(1937年)

早上,这是九号了,在街上,溜了一溜。街不大宽,可是直,而且长。

 

人民是淳朴忠厚的,口音很拙重,“城”读“长”,“新”读“兴”,又像缺少两个门牙似的,“几点钟”是读作“几点翁”。

在答应的时候,总不用“是的”,或者“唯唯”的字样,大概这样会太油滑了吧,所以用的是如秦始皇用的“制曰可”似的:“对!”

 

西南城内(1937年)

例如我们买东西吧,说换件大的,那小伙计也一定郑重而严肃地说:“对!”

他决不说“好,好”,或者“可以”之类。

 

开元寺(1936年)

我们在街上走,似乎很安心,因为决没有汽车来撞,或者小偷来光顾。先看开元寺,现在已毫无可观,庙内是巡警,庙外是娼妓,建筑已改得十分狭小,有名的宋板藏经,也已经移归省立图书馆了。

 

又看鼓楼。听说上面“声闻于天”四个大字是武则天的手笔。

 

鼓楼(1936年)

导游者说钟楼和鼓楼在陕西人认为很高,这是有诗为证的。

据说四川人说,“四川有个峨眉山,去天只有三尺三”,可见已经很高了,可是陕西人却说,“陕西有个钟鼓楼,半截还在云里头”,更高。

从楼上南望,可以见终南山,以及南郊的许多景物,例如大雁塔,小雁塔等,心神倒为之一舒。

 

清真寺(1937年)

在鼓楼的近旁,有清真寺,这是这天上午看得顶满意的一个地方。

清真寺的历史颇久,有唐碑一块,有米芾写的“道法参天地”五个大字,有董其昌写的“敕赐礼拜寺”的匾额,现在的寺院是明朝的。

 

由寺内一位主管的人给解说一切,当时大家却忘了问该称呼他什么。我们从而知道回教的真相,并不像日常所误解的。

 

清真寺 (1942年)

在往常总以为回教是秘而不宣的,可是这回到了他们礼拜寺以后,那主管的人就首先指给屋内的波斯文的标语,他读过原文之后,就加以翻译,大意却是:“宗教事业的发达,端赖宣传。”

 

那人并且讲回教并不迷信摩罕默德,摩罕默德是人,他不过传达神的意志,神才是大家所信从的。

我们便知道回教也有一般的宗教精神和立说的基础。


清真寺 (1907年)

再看一看那块唐时的碑碣,就又知道它也像其他宗教一样,在打入中国的时候,须先取得中国旧的文化传统的化装,这也同样是只看了饮食和我们不同的回教徒所不一定意想到的。

 

那解说的人极为和蔼,操着清晰,稳重,诚恳的官话,确乎无异于基督教的一个老牧师的神气。

 

他有丰富的知识,对时事极为洞达,这是很清楚的。他们这里依然保持着一日五次的祈祷,在每次祈祷之先,得沐浴。

 

礼拜寺内极整洁,极宏敞。

 

从清真寺出来,到的是省立图书馆。

书籍寥寥,外国福(陕人读书为福)尤不多。可看的倒是一些古物。当时我把欢喜的都录在记事册上,可是因为那记事册有似片夹,在晚上看戏时便被人偷去了。

 

凭记忆所及,在廊下摆的昭陵的六骏的浮雕,却实在好。李商隐的复京诗:“虏骑胡兵一战摧,万灵回首贺轩台。天教李令心如日,可要昭陵石马来。”即是指的这。

 

昭陵是唐太宗的陵墓,在礼泉县,东西是七世纪物。原来是六个,有两个已被盗卖于美国,现在只存下这四个了。


昭陵六骏之一 ——  特勒骠(1938年)


这六匹马都是当时唐太宗骑了征战用了,各有名目,各有赞语,现在存有的四个浮雕是白蹄乌、什伐赤、特勒骠和青锥。我们看那神气,是生动极了,各有各的特性,白蹄乌勇猛,什伐赤沉着,特勒骠高傲,青锥飘逸。就连那马上的缰绳,也代表出一种单纯圆满的活力。

 

此外有唐睿宗的御制铜钟,本在迎祥观,花纹也极其奇特,其生动之致,不让汉代艺术。别有北魏砂石观音造像,微作笑容,古朴可爱。


释迦摩尼降服外道时立像(原文配图)


唐石刻释迦降服外道造像一尊,则圆满浑含,达纯熟之境,都够令人徘徊的。

 

卧龙寺牌坊(1906年)

午饭后看卧龙寺,这是隋初就有的一个寺观。在大殿的外边挂着似乎小饭馆里记帐的白油木牌,上面列着的却是庙里的职守表。

 

文庙(1906年)

离卧龙寺不远就是文庙,这时天阴着,是灰的,仰头是参差的古树,脚下便是积厚的鸟粪,路都盖成了白色了,阴森森地自有一种幽古的寂寥之感。伴了来的,也的的确确是对于古圣先贤的一种敬畏的心情。

 

西安碑林大门(1935年)


严肃,幽远,寂寞而近于神秘的氛围中,我们出了文庙,而到碑林,碑林是建自宋元祐五年,吕大忠把石经和颜柳碑集于一处的,先叫“碑洞”,随后时常有移入的碑石,到费甲铸刻圣教序和阁帖遂名碑林。

 

碑林内部

现在藏有唐宋元明清及现代石墨四百七十五种,以块计,是一千四百二十四,真是蔚为大观了。

就中最有学术价值的,是唐石经,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禹迹图,和华夷图。唐石经为开成二年九月立,凡一百四十碑,可算一件伟大的工作。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是中国文化史上重要的一个纪念,一般人是熟悉的,碑两侧并杂有拉丁文字,明天启五年四月十六日才出土,地点就在长安。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1906年)

禹迹图和华夷图为阜昌七年立正书,毕沅《关中金石记》称“唐宋以来地图之存,惟此而已”,价值可想。

 

不过我私人爱好的却宁是碑林中那些名家的书法。碑林这地方,倘若有长的时间,也是可以仔细流连的。

 

宝庆寺(1906年)

我们已经疲乏了,在回住所的路上看了看已经改为学校的宝庆寺,寺原为隋仁寿年建,因为有塔,所以俗又名华塔寺。

塔现在不能上,只可在远处看一看,塔上有造像,略能鉴赏一鉴赏轮廓罢了。

 

吃罢晚饭,同两位朋友听秦腔。戏是《凤仪亭》,吕布刺董卓故事。道白一点也不造作,直然就是陕西通用的口语,所以倒好懂,在听到一如街市上人们讲话,依然是“对呵,对”的,依然是把“书”读“福”,依然是把“我”字读得很重时,我总不禁失笑了。

 

钟 楼

从表现上看那原始艺术的气息尤大,过于重复,过于形容,形容不至于太露骨的地步这都是那特色。

 

临出戏园时,被我认为淳朴忠厚的同胞偷了记事册去。

那方式我在事后也清楚起来,先是他们在我后面拼命挤,待我专注意后防时,却乘机在侧面来了袭击了,这方式自然是简单,可是也就已经使我不敢小看他们的聪明了。

 

 

长 安 郊 外

 

在我们昨晚听过秦腔以后,颇睡了一夜好觉。

今天,是十号,在细雨中,我们乘着骡车,出了南郊。

 

小雁塔最近,于是先看。小雁塔即荐福寺,初为隋焬帝藩邸,唐天授元年始建寺。记载都说十五层,可是现在只有十三层了,关于这也有几种传说,似乎这样的传说,自成一种类型,所以可以不管。

 

小雁塔(1906年)

现在自塔顶而下,有一巨大的裂纹,听说地震一次,就会合起来,再地震,就裂开,那末下次地震,又轮到要合起来了吧。——我却觉得这塔太单调了,幸而一裂,因此我倒愿意下回不地震才好。

 

荐福寺现在却没有那末幽闲了,因为是孤儿院颇嘈杂,建筑则只有破烂而已。

 

远处看似乎小雁塔大,而大雁塔小。

大雁塔以层论,只七层,可是一层就有三层楼高,所以的确并不低。每层可登,我们登在最高层,望长安是很清楚的。

 

大雁塔全景(1906年)

大雁塔是玄奘建的,寺在隋时就有,原叫无漏寺,唐高宗才改建慈恩寺,是玄奘译经的地方,令我们缅怀不已于这位伟大的人物。关于雁塔,唐代的诗人吟咏的已很多,杜甫的诗是穷愁和哀怨的,岑参的诗便苍茫超脱了。

 

现在塔是很完好的,寺院却仍然十分狭小,非复昔日之旧。然而院里紫荆和海棠盛开,要说清雅,却并不为过的。塔下有禇遂良圣教序碑,颇可爱。

 

《西安一中校刊》1936年第九期

宋氏花园,是宋伯鲁的私人花园,我们在看过大雁塔之后去看了一次,觉无甚意思。

 

寒 窑

我们急于寻曲江遗址,在漫漫的绿野里寻去,却毫无踪迹。

我们东问西问,也没有头绪,赶骡车的脚夫,则热心指引我们王三姐的土窑。

她的塑像有两个,一是在穷困时,一是见了薛仁贵时的。

 

寒窑塑像(1936年)

恰巧到这地方的路上有一条土沟,现在略有点积雨,据说这就是当年的曲江。我们有什么话说呢,我们怅望着,只好如有所失地回来了。

 

天还是那么阴着,草还是那么绿得没有边际。

 

大雁塔周围早期风貌

归途见王用宾墓,有石马,虽只是明时物,却已经倾圮不堪了。在这里想到人类的委屈,和悠久的大自然的威胁,以人望天,似乎只会赚来了讽笑而已。

 

咸  阳

 

这一天过去了,次日雇汽车到咸阳。

 

咸阳在长安西五十里。城现在极小,大概不过吸掉一枝烟卷的功夫,就可走遍全城了。现在什么也没有,固陋不堪,只是每个屋角里,都似乎透着鸦片的气味,这真令人痛心。

 

咸阳城角楼(1937年)

书店往往兼售洋货,当然就是日本货,书不过二三十册,都是现在那些一折八扣的小说。

 

咸阳阿房宫 (1936年)

在到咸阳的路上,我们看了看阿房宫的旧址。

现在空有阿房宫村,我们在村内一走,几乎把全村的人都招惹起来了,他们为看热闹,也有的赶快跑回家去,寻了一二块汉瓦来卖的,他们那种一方面要多要价,一方面又怕我们嫌贵不要的拙朴之态很令人发噱。

 

我们要为他们照像,就一哄而散,去了大半了。村旁有大土堆,据说是始皇阅兵台,我们在土堆里检了检,有的以为得了先秦的陶片,我是一无所得的,就空手而回。

 

八仙庵牌楼

这次再到长安城内,又顺便看了看八仙庵,这是仅存的一个道士的大寺院,现在仍有道士二百余人。

 

这附近称长安酒市,为吕洞宾遇钟离处。

 

住了三夜的长安,眼看要离开了,这古城给人印象顶深的,是感觉宗教气息的浓厚,并且想见中国当时受外邦文化影响的剧烈。

 

还有一点,就是一到长安,才对于唐代的文字,特别是诗,格外亲切起来。

 

终南山之云(1938年)

附带的,也了解唐代所谓隐士的一部分人的生活,他们隐是隐在终南山,就是京城的南城门外边。这样自然是很方便的,看了风景,却还不会和政局隔膜。所以大抵隐士是只有聪明人会作的。

最新评论


分类信息

小雁塔

西安钟楼

大雁塔

西安鼓楼

迎祥观旧址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