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新 | 突厥记忆的遗失与重建
✪ 罗新北京大学历史系【导读】突厥语世界各人群的历史现在一般追溯至中古时代的内亚突厥帝国。然而,古代突厥语各人群都有自己的历史记忆和认同传统,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历史叙述。随着政治、地理和文化形势的变化,各人群也不断地改造自己的历史记忆。当蒙古高原及阿尔泰东天山地区的突厥语人群早已遗失有关古代“突厥”的记忆的时候,原西突厥地 ...
✪ 罗新北京大学历史系【导读】突厥语世界各人群的历史现在一般追溯至中古时代的内亚突厥帝国。然而,古代突厥语各人群都有自己的历史记忆和认同传统,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历史叙述。随着政治、地理和文化形势的变化,各人群也不断地改造自己的历史记忆。当蒙古高原及阿尔泰东天山地区的突厥语人群早已遗失有关古代“突厥”的记忆的时候,原西突厥地 ...
元西域人华化考元西域人华化考作者: 陈垣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年: 1999-03-01页数: 158定价: 9.30装帧: 平装丛书: 蓬莱阁丛书ISBN: 9787532528103内容简介本书是我国史学泰斗陈垣先生前期的代表性著作,它从文学、儒学、佛老、美术、礼俗等各个方面考察了元代进入中原的西域人(色目人)逐渐为中原文化所同化的情况,显示出当时中原文化的先进性和生命 ...
基本信息: 作者:李水城 著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4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21年4月 印次:1 ISBN:9787532598571 作者简介: 李水城。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先后获学士(1982)、硕士(1988)和博士(1996)学位。曾在宾夕法尼亚大学(1999)、哈佛大学(2000、2015)、剑桥大学(2006)、牛津大 ...
编者按: 神秘、瑰丽,蕴藏着解读古蜀文明乃至中华文明的“历史密码”,这是三星堆遗址留给世人的深刻印象。5月28日,“走进三星堆 读懂中华文明”主题活动在四川德阳广汉市举行,活动公布了新发掘的6个祭祀坑内发现的近2000件文物情况,使海内外对三星堆的关注进一步升温。如何深入理解三星堆遗址的独特文化与重要价值?三星堆发掘过程中有怎样的 ...
中国考古学是在中国古代金石学发展了近千年的基础上,于20世纪初伴随着中国近代实证史学的创立和西方考古学思想的传入,经社会变革的催化而萌芽并快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也是20世纪以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中发展最快的一门学科。经过百年的发展,她已成长为有着自身学术体系、学科门类齐全、研究手段先进、学术成果丰硕、富有生命力的国家一级学科。尤 ...
《丝绸、香料与帝国:亚洲的“发现”》作者:欧文·拉铁摩尔、埃莉诺·拉铁摩尔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4月
《遗产保护中以人为中心的方法论》出版:Routledge出版时间:2021年
《城市、文化、创意》出版:UNESCO出版时间:2021年5月下载链接:https://unesdoc.unesco.org/ark:/48223/pf0000377427
《盖蒂通讯2021春季刊:遗产保护与疫情》出版:盖蒂保护中心出版时间:2021年下载链接:https://www.getty.edu/conservation/publications_resources/newsletters/pdf/v36n1.pdf
《ICOMOS-IUCN“连接自然与文化”项目第三阶段报告》出版:ICOMOS出版时间:2021年下载链接:http://openarchive.icomos.org/id/eprint/2477/7/ConnectingPractice_III_EN.pdf
《PATH-用于遗产恢复和修复的建设和平评估工具》出版:ICCROM出版时间:2021年下载链接:https://www.iccrom.org/sites/default/files/publications/2021-03/path_final_9.3.21.pdf
2. 名称:《濒危水下遗产报告》出版:ICOMOS出版时间:2021年下载链接:http://openarchive.icomos.org/id/eprint/2488/1/ICUCH_2020_B2.pdf
OCM在线工具包(Our Collections Matter Toolkit)来源:https://ocm.iccrom.org/ICCROM于今年的国际古迹遗址日开通了OCM在线工具包,其中汇集并分类整理了大量实用资源,旨在帮助拥有文化遗产收藏的组织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同时也能够帮助相关机构获取更多信息、指导以及灵感。另外,ICCROM诚挚邀请更多文化遗产收藏机构帮助完善这一工具 ...
大唐西域记古本三种作者: (唐)玄奘 撰 / 向达 辑出版社: 中华书局出版年: 1984页数: 299定价: 1.4装帧: 平装统一书号: 11018-874内容简介 福州藏本、金藏本的三種古本《大唐西域記》。
西洋番国志西洋番国志作者: (明)鞏珍 著 / 向达 校注出版社: 中华书局出版年: 1961年页数: 60定价: 0.32元统一书号: 11018-131内容简介《西洋番国志》,明朝巩珍著。该书成于明宣德九年(1434年)。记述明宣德八年(1433年)郑和第七次下西洋的经过。书中记录了郑和船队经过的不同国家:占城国,爪哇国、旧港国、暹罗国、满剌加国、苏门答剌国、哑鲁、南巫 ...
向达先生在敦煌李浴 向达先生(1900-1966)已经逝世二十五年了,每忆往事,怀念悼伤之情交织,今天写此短文是难尽心意的。 在1944-1945年的近两年时间里,我有幸结识了先生。当时他任西北史地考察组组长(副组长夏丁鼐,组员闫文儒),住在敦煌艺术研究所,这是他第二次到敦煌了。在前后四年的时间里(1941-45)对敦煌史地文物做了大量工作,写出了许多 ...
作者: 阎文儒 / 陈玉龙出版社: 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年: 1986页数: 831定价: 4.85装帧: 平装统一书号: 11098-37
作者: 王重民 / 王庆菽 / 向达 / 周一良 / 启功 / 曾毅公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年: 1984装帧: 平装二册统一书号: 10019-426《敦煌变文集》是唐代敦煌变文作品的总集,由王重民、王庆菽、向达、周一良、启功、曾毅公等人编校,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出版。此书根据国内外收藏的一百八十七部敦煌写本,整理校勘,编选出七十八种作品。编者在《引言》中说 ...
向达先生敦煌遗墨作者: 荣新江 主编出版社: 中华书局出版年: 2010页数: 456定价: 460.00元装帧: 精装16ISBN: 9787101071986内容简介《向达先生敦煌遗墨》分为上下两编。上编《敦煌余录》是向达先生40年代考察敦煌时,从当地收藏家手中抄得的敦煌文献,其中包括《六祖坛经》、《神会语录》、《逆刺占》《毛诗诂训传》、《唐代地志》、《占云气书》、《寿昌 ...
中西交通史作者: 向达出版社: 岳麓书社出版年: 2012-3页数: 120定价: 15.00元丛书: 民国学术文化名著丛书ISBN: 9787807618041内容简介《中西交通史》每章一个题目,于每一个题目中提示事迹的梗概。书末附《中西交通大事年表摘要》予以补充,将中国同欧洲诸国在政治文化方面初步的交通情形,作一鸟瞰的叙述。从先秦以前中国文化的孕育发展到鸦片战争为《中 ...
作者: 沙知 编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年: 2010-6页数: 327定价: 33.00元装帧: 平装丛书: 学人学记ISBN: 9787108034649内容简介向达先生毕生致力于中西交通史研究,涵盖西域南海,延展至敦煌学、西北考古、民族学、目录学、佛教美术,尤精中西交通史和敦煌学。其学术影响,不止一代学人。早在上世纪30年代,他远涉重洋,在英法等国阅卷编目, ...
作者: 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出版社: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年: 2008定价: 9800元人民币装帧: 精装丛书: 国家图书馆敦煌研究资料丛刊ISBN: 9787501335015内容简介本书收王重民向达20世纪30年代在法、英、德等地拍摄的流落于海外的敦煌西域文献,共1400余种、11000余张老照片,是斯坦因、伯希和所动敦煌文献中最精华的部分。
作者: 向达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年: 2001-11页数: 667定价: 29.30元装帧: 平装丛书: 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名著ISBN: 9787543442375内容简介内容有: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唐代刊书考,南诏史略论,伦敦所藏敦煌卷子经眼目录,摄山佛教石刻小纪,记牛津所藏的中文书等。作者简介向达(1900-1966),字觉明,笔名方回、佛陀耶舍,湖南淑涌人,土家族,敦煌 ...
作者: 桑原骘藏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年: 2015-12页数: 154定价: 36.00元装帧: 平装丛书: 近代海外汉学名著丛刊ISBN: 9787203094128作者简介 · · · · · ·桑原骘藏,1870(明治3年).12.7一 1931(昭和6年).5.24。 日本近代东洋史学的开创者之一,20世纪日本著名的东洋史家,京都学派巨头。福井县敦贺郡敦贺町出生,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文科大 ...
考史游记考史游记作者: 桑原骘藏出版社: 中华书局译者: 张明杰出版年: 2007-8页数: 439定价: 35.00装帧: 平装丛书: 近代日本人中国游记ISBN: 9787101056815内容简介作为日本近代东洋史学的创始人之一,桑原骘藏及其中国学已成为国际汉学领域不容忽视的一部分。《考史游记》一书详细记述了桑原氏于1907-1908年间探访中国陕西、山东、河南、内蒙古等地的一 ...
作者: 足立喜六出版社: 三秦出版社原作名: 長安史蹟の研究译者: 王双怀出版年: 2003-1页数: 338定价: 25.00元装帧: 平装丛书: 陕西师范大学史学丛书ISBN: 9787806286715内容简介《长安史迹研究》一书是日本学者足立喜六研究汉唐长安旧迹的一部专著。作者1906年至1910年利用在陕西高等学堂任教之闲暇,对西安附近的历史遗迹进行了实地考察,并结合历史文献 ...
原文作者:王伟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截止2009年底)一、专著罗振玉:《秦汉瓦当文字》石印本1914年。顾廷龙《古陶文孴录》,国立北平研究院1936年。陈直:《关中秦汉陶录》,天津古籍出版社1953年(中华书局2006年新版)。金祥恒:《陶文编》,台北艺文书馆1964年。陕西省博物馆:《秦汉瓦当》,文物出版社1964年。罗振玉、程敦:《秦汉 ...
基本信息: 作者:许宏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1年5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21年5月 印次:1 ISBN:9787100195515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作者十余篇解读早期中国“城”的论文随笔,其中既有关于古代城市考古的学史回顾,十分细致严谨,亦有从考古材料出发对城市轨迹的探索和解析,良多见地和思考。本书配有多幅考 ...
构筑超脱于现实的未来情景:情景规划在文化遗产管理领域的运用陈时羽Scenario Planning(中译名:情景规划)是未来学的一种研究方法,通过建立由极端条件组成的十字矩阵,塑造出貌似真实的未来世界,从相应产生的故事情景当中发现问题并找出对策,最终实现风险规避。情景规划在军事、商业、社会、文化等领域均起到重要的作用,将其运用于文化遗产管理领域 ...
基本信息: 作者:许宏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21年6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21年6月 印次:1 ISBN:9787108070838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利用考古发掘与研究成果,辅之以出土与传世文献及相关学科的材料,以二里头遗址为切入点,系统地阐述了东亚历史上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即早期“中国”形成的过程 ...
山西高平开化寺大雄宝殿的内檐彩画是保存较完整的北宋地上木构建筑彩画的孤例。既往研究多将之视为《营造法式》彩画作的实物证据,聚焦于研究其例证和补充作用。尚未实现对开化寺大雄宝殿彩画本身形制、色彩的全览性梳理。 刊登于《建筑史学刊》2021年第1期的《山西高平开化寺大雄宝殿内檐彩画复原研究》一文,基于作者数次实地勘察和高清数字化影像采 ...
三晋出版社 \ 2020.12ISBN 9787545720761 \ ¥160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罗世平 主编本书为国内首部从艺术考古的专业角度解读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的著作,配图丰富,文字严谨,完整且忠实地记录了该石窟造像的现状。唐以前的苍山洱海一带,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少数民族部族。在唐朝中央政府的支持下,南诏得以兴起。之后,又有大理国对这里加以治理。自此,中华文 ...
妙迹苦难寻,兹山见几层:早期山水画的考古新发现郑岩对于“起源”的执着,是治史者的基本姿态。就山水画的研究而言,《游春图》、《溪岸图》等作品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它们有可能是流传至今最为古老的画作。至于山水画发轫时期的历史,传统上则只能依据文献典籍的记载去追念,而难以落实于图像。这篇小文试图重拾一个老话题——中国山水画的起源,但所 ...
龙缸与乌盆:器物中的灵与肉(下)郑 岩2. 乌 盆与《龙缸记》不同,在另一个故事中,器物自始至终完好无损。这个故事最早的版本是元杂剧《盆儿鬼》,全称为《玎玎珰珰盆儿鬼》,又作《包待制断玎玎珰珰盆儿鬼》,作者不详(图12、13)。在明人臧懋循编《元曲选》中,全剧四折一楔子,写汴梁人杨从善之子杨国用找人算卦,卜得百日之内有血光之灾。为躲 ...
龙缸与乌盆:器物中的灵与肉(上)郑 岩摘要:器物的历史不只是风格变化的历史。艺术史所讨论的对象除了通常意义上完整的艺术作品,还应包括对器物的文字性描述以及在说唱、写作、表演之间不断转换的文本。细读清人唐英《龙缸记》与元代以来不断发展的《乌盆记》文本可以观察到,将人的灵魂、肉体与器物进行意义的关联的做法,既有其特定的文化传统,也 ...
考古发现的三国绘画郑岩 三国的故事说不完。绘画史上最有趣的一个,见于唐人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四:曹不兴,(中品上)吴兴人也。孙权使画屏风,误落笔点素,因就成蝇状。权疑其真,以手弹之。 01此事更早的版本见于《三国志·吴书·赵达传》刘宋裴松之注所引《吴录》 02 。作为绘画史专门著作的《历代名画记》除了讲故事,还列出南朝画家谢赫以及唐人 ...
东汉孝堂山石祠的观者及其他郑 岩多年前,我曾讨论过汉代祠堂和墓葬画像观者的问题,引起了一些研究者的兴趣。但今天看来,当时的思考是比较粗浅的,实际上还有相当大的讨论空间。本文借研读《孝堂山石祠》一书的机缘,重拾这个话题。图1\济南长清区孝里铺孝堂山东汉石祠山东济南长清区孝里铺镇孝堂山东汉石祠(图1)早在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就有记 ...
2021年2月11日晚,春节除夕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宣布:流失海外近百年的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回归祖国,并且在条件成熟时将原物归位。现推荐4本中、日、德涉及天龙山石窟研究的代表性书籍和影像档案,便于大家了解。 (石佛首长33.7厘米,宽30.4厘米,高44.5厘米,重55.5公斤。经实物鉴定、科技检测并与历史照片比 ...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图片来自本号。另,该书发布会讯息有中国社会科学网报道,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 end · 小编 | 秦申
基本信息: 作者:包曙光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5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21年5月 印次:1 ISBN:9787030507334 内容简介: 按照随葬动物的部位和摆放方式,殉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殉牲泛指古代人群在墓葬和附属祭祀址(坑)中随葬各种动物进行祭祀的习俗。狭义的殉牲是指在墓葬中随葬动物(羊、牛、 ...
2021年,中国考古学迎来诞生100周年。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开始对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遗址进行发掘,中国考古学由此诞生。1926年,李济主持西阴村遗址发掘,是中国人自己主持的首次田野考古发掘,也奠定李济作为“中国现代考古学之父”的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一直对考古工作高度重视,特别是2020年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考古最新发现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年:2020-9字数:50万定价:220.00元装帧:平装ISBN:9787030662521作者简介: 万娇,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博士,现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商周考古、西南考古、植物考古。先后参加过广汉三星堆等多处遗址发掘工作,专著《苍洱地区史前文化》、博士论文《从三星堆遗址看成都平原文化演进 ...
摘要:公元前3千纪晚期,泰国他钦河流域至马来半岛出现了以空三足斝为特征的新石器时代遗存,班考遗址最为典型。该遗址的墓葬根据随葬陶器分为甲、乙两类,代表着不同性质的考古学遗存。从陶器组合关系和器物特征来看,甲类墓葬与岭南地区石峡文化表现出很强的相关性。此时黄河与长江流域的粟作和稻作农业伴随着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生活方式和技术体系进入东 ...
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延伸的新樣態——明代澳門興起與全球白銀之路萬 明(原刊《南国学术》2020年第1期)隨着經濟全球化與歷史學研究的新進展,澳門歷史也需要置於全球視野下重新考量。因爲,明代澳門的興起和繁榮,是與海上絲綢之路新樣態——白銀之路——第一個全球經濟貿易體系的構建密不可分的。在16世紀,經濟全球化從海上拉開帷幕,一個整體世界從海 ...
本文原刊于《黑龙江社会科学》2020年第5期,第134—146页。注释从略。 吐谷浑交通格局新论 文 | 郭声波,苏 阳 郭声波 1959年生,暨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苏 阳 1995年生,暨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 摘 要:陈良伟所著《丝绸之路河南道》提出吐谷浑地区交通地理呈西蜀、河南、柴达木、祁连山 ...
文 | 常怀颖2020年度,全国两周考古仍以高等级墓葬的发掘成就较为抢眼,都邑和聚落的考古发现成果较少。在所有的发现里,周原发现城址和北白鹅墓地铜器铭文所反映的信息无疑是极为重要的。2020年秋,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周原遗址王家嘴地点进行了发掘。本次发掘也是配合北京大学考古文 ...
国家社科青年项目“西夏文学文献整理研究”(17CZW039);陕西省教育厅重点基地项目“晋语特征在陕北晋语中的表现研究”(15JZ095)。原刊《敦煌学辑刊》2017年第4期。编辑中注释略,详参原文。摘要:敦煌文献中不乏表怂恿、挑拨义的词语,如勾闪、勾卷、勾厭、勾扇、卷诱、简构、斗构、间构等,这些语词在社会经济文献和佛教文献中都有使用。文章通过勾稽 ...
塔吉克斯坦卡什卡尔墓地2018年调查发掘简报*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塔吉克斯坦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考古部 关键词: 塔吉克斯坦,卡什卡尔,石封堆,希腊化—月氏时期,土著居民 摘要: 2018年9~10月,中塔联合考古队调查了位于塔吉克斯坦哈特隆州西南部的贝希肯特谷地,新发现并发掘了卡什卡尔墓地。该墓地可分为4个地点(Ⅰ~Ⅳ), ...
《吐鲁番出土文献散录》主编:荣新江 史睿 书号:978-7-101-15108-4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时间:2021年4月开本:16开装帧:精装字数:607千页码:606页定价:416.00元CIP分类:K877.91主题词:出土文物-文书-目录-吐鲁番地区内容简介吐鲁番文献出土于吐鲁番盆地内的石窟、寺庙、墓葬等遗址,时代跨度长,对研究中古时期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 ...
【作者简介】郑奕复旦大学博物馆馆长,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章来源】《行政管理改革》2021年第5期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绩效评估体系研究”(16CH173);全国文物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之文物保护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博物馆公共服务规范 经营性服务”(2015-313)。摘 要博物馆 ...
摘要 中国青铜技术本土起源,是长江中游上古大文明的贡献。从最早认识氧化铜矿和发明还原法,到了石家河文化常用氧化铜与硫化铜搭配着冶炼,并自行原创发明了锡铜以及锡铅铜三元合金技术。少量发现的铸造的小型铜器直接显示,石家河人熔铜并用铜液铸造,应归类为青铜文明。石家河文化考古遗址中已可见相对完整的冶铜操作链及相配套的工具和器物。包括用来 ...
摘要中国青铜技术本土起源,是长江中游上古大文明的贡献。从最早认识氧化铜矿和发明还原法,到了石家河文化常用氧化铜与硫化铜搭配着冶炼,并自行原创发明了锡铜以及锡铅铜三元合金技术。少量发现的铸造的小型铜器直接显示,石家河人熔铜并用铜液铸造,应归类为青铜文明。石家河文化考古遗址中已可见相对完整的冶铜操作链及相配套的工具和器物。包括用来打 ...
摘要Abstract中国青铜技术西来的说法仍有许多难以自圆其说的疑问,包括传入路线不明、技术发展脉络不同、青铜器的器型和制造方式不同等等。本文认为中国青铜技术并非接受外传,而是本土自行发展,其源头在长江中游地区。长江中游具备矿物易得和陶窑技术先进两项优势,且其国家社会已经足够发达和复杂,足以供养工匠,并形成对金属器的需求。尽管目前学界普 ...
摘要:本文依据东亚的资料重新反思和检讨旧、新石器之间所发生的生计变化和内在逻辑。新石器革命经常又被称为“农业革命”,但笔者分析认为,农业是人类改变生态龛的副产品之一,不宜以农业为指标探讨新石器革命的含意。新石器革命的第一步,肇始于末次冰期之后的气候暖化时期,当时水界进入人类生态龛中,并带来巨大变化。因此本文提出将新石器革命称为“ ...
摘要本文分析邓家湾T11-10屈家岭时代的遗迹,推论公元前第四千纪中晚期在此处进行冶炼,且当时该场所的冶炼活动与社会祭礼活动有关。早晚不同时期发生于此处的冶炼遗迹可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绝对年代范围约为公元前3600─3100年间。该场所的冶炼规模也随着时代推移而增加,且可以观察到屈家岭时期先民如何摸索炼铜技术,尝试不同的方法,最终发明了炼缸, ...
摘 要:从礼器造型和文字两方面着手,追本溯源,而后观察殷商饕餮纹饰中的眼目流变可知,饕餮神目首先出现于石家河文化晚期和后石家河文化的时候(约公元前2350─公元前1750年),与虎神及虎目的崇拜相关,准确地按照现实虎目造型,代表着神秘化的夜视能力。此后,在盘龙城文化、三星堆文化、吴城文化、殷商文化都可见到饕餮神目,并且均作为高位崇拜对象 ...
摘要尊“宅兹中国”涉及的相关问题至今仍有待厘清。首先结合新资料并根据器物四面镂空扉棱、通体布满纹饰等特征来看,尊应属西周康王时器而非成王。其次铭文中的“中国”存在武王所表达的与康王、所理解的二种语境,而后者才是尊“中国”的核心概念。再根据殷墟甲骨文分析“宅兹中国”的语法结构并对照传世文献,可确定“中国”是指王的居邑“王邑”,即洛 ...
中国有句成语叫做“逐鹿中原”,意思是说,谁占据了中原谁就能统治中国。这个成语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中原地区既是一个政治活动的核心地区,同时也是文化核心地区的历史趋势。作为一种趋势,它有时强劲突显,有时也软弱黯然。但在周、秦、汉、唐、宋、明、清这几个最强盛的历史朝代里,这个趋势表现得尤为醒目。因此,它确是中国历 ...
基本信息: 编著: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12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20年12月 印次:1 ISBN:9787501069729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四川古建筑调查报告集》丛书的第一卷,共收录7篇古建筑调查报告和1篇木材树种鉴定报告。本卷收录的建筑,过去只有少数几处发表过简单的报告和测绘图,此次出 ...
柬埔寨吴哥古迹建筑群主要是9—15世纪古代高棉帝国繁盛时期都城与寺庙建筑的遗迹。由于吴哥王朝在东南亚文明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吴哥古迹也成为东南亚地区乃至全世界最为著名的古代史迹之一。以吴哥寺(Angkor Wat)为首的石质寺院建筑群独树一帜,规模巨大,范围广泛,许多寺院、水池等密布于今天的暹粒市吴哥地区。利用水资源成就帝国盛世 ...
【摘要】本文将讨论甘肃省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以及辽宁朝阳县文管所收藏的3件塞伊玛-图尔宾诺铜矛或仿制品。前两家博物馆收藏的倒钩铜矛是在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影响下,由中国工匠铸造的仿制品;后一家博物馆藏品虽无倒钩,但是有山字脊,是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典型器,很可能直接从阿尔泰山传入西辽河流域。这个发现相当重要,说明夏家店下层文化冶金 ...
郝园林 Hao Yuanlin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天津,300387魏坚 任冠 Wei Jian&Ren Guan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北京,100872 内容提要:清代“伊犁九城”主要包括惠远老城(后废弃,迁新址,名惠远新城)、惠宁城、塔勒奇城、绥定城、广仁城、瞻德城、拱宸城、宁远城、熙春城等城址。本文通过区域性的系统调查和考古勘探,结合CORONA卫星影像, ...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目录绪 论 /1第一章 中国历史自然地理与文化遗产 /22第一节 气候变迁及其对文化遗产的影响 / 22第二节 水环境的变迁 / 33第三节 沙漠的变迁 / 74第四节 历史时期动植物的分布地区及变迁 / 87第二章 中国历史政治地理/90第一节 中国历代疆域的变迁/ 90第二节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沿革 /107第三节 历史政治地理与文化遗产/ 121第三章 中国历史 ...
晚清民国乌鲁木齐地区村落类型与社会治理——以个案分析为中心刘超建晚清民国乌鲁木齐地区的村落,根据人口结构不同,可以分为宗族、地理相近与地理相错三种类型。由于三种类型村落的自治程度不同,造成了政府对其治理方式上存在区别,也突出了国家对其控制力上存在差别。本文主要以村落个案分析为中心,针对每种类型的村落,以个案的形式予以说明村落类型 ...
摘要:清朝统一漠西蒙古经历了康雍乾三朝,此后,又相继平定了大小和卓之乱和张格尔之乱。清末同治朝时,新疆地区又出现了动荡,浩罕国军官阿古柏的入侵以及沙俄侵占伊犁,使得清朝在新疆的统治面临崩溃。综观整个清代,在清朝保卫甘肃、统一新疆、平定叛乱、收复领土的过程中,哈密一地始终都是清朝经略新疆的支点和依托,也是保卫中原地区的屏障,起着枢 ...
摘要:在丝绸之路研究中,李希霍芬是一位标志性人物。正是由于他的几次深入调查,中国的自然条件、资源环境、社会习俗等基本情况才在19世纪的西方社会被广为知晓。有关他历次考察的概况学界已经有了较多研究,但考察的计划、实施,考察报告的发布、影响等问题,尚有讨论空间。本文利用中外档案文献,对李希霍芬几次考察中的路线选择、实施过程等问题进行探 ...
现存的西夏文刻本文献中往往可以见到内容丰富的小图案,如小沙弥,花卉,动物,花瓶与佛教相关的物品等,这些图案与它们的载体刻本文献一起,反映了西夏时期高超的雕刻艺术。西夏文写本文献中,同样发现有抄手在抄经时绘于经文中的小图案,形式多样,数量不少。通过对以上这些西夏文写本,刻本文献中的小图案进行研究,可以大致了解当时雕版刊刻及抄写经书 ...
点击考古大家谈关注我们2014年,作者专著《中国史前聚落群聚形态研究》(2013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项目)出版了;2019年,《中国的家庭、私有制、文明、国家和城市起源》(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了。这二本书不仅在国内外第一次提出了聚落群聚形态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第一次在聚落群聚形态的平台上从事了有关起源问题的研究,更重要的 ...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曾江)《敦煌吐鲁番研究》第十九卷近日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敦煌吐鲁番研究》由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合办,每年出版一卷,编辑部设在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刊物以刊登研究敦煌吐鲁番及相关地区出土文献的中文论文为主,也发表英文论文和书评。内容包括 ...
1947年2月,华西大学博物馆、比较文化研究所、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联合出版的《敦煌石室画像题识》,记载了敦煌莫高窟106个石窟的940条题记,是最早对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的汇录。其作者是美术史家史岩。史岩(1904—1994),江苏宜兴人,毕业于上海大学,曾任职于金陵大学、敦煌艺术研究所、国立艺术专科学校,1949年之后任教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 ...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高原的很多山石上刻有岩画,其中巴丹吉林沙漠的岩画最多,尤其是在雅布赖山东北端南侧曼德拉山的黑色玄武岩上,分布有旧石器时代到清代制作的岩画数千幅,是我国岩画最密集的地方。这些岩画多姿奇瑰,但是它的年代和寓意、凿刻者及其所属的社会精神最难探求。在岩画石面和附近的岩石上,也会刻着文字,藏文、蒙古文、西夏文均有,其 ...
摘要:为保障丝绸之路和中西交通的畅通,汉王朝在丝绸之路全程不同路段采取不同措施。从长安到敦煌的丝路东段,在大致固定的路线上,建立连绵不断的驿站馆舍作为停靠站点;在西域南北两道,设置西域都护并在南面的伊循和北面的车师驻军屯田,保证绿洲各国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履行中西交通停靠站点的义务;在葱岭以西,加强同中亚各国的来往,把丝绸之路 ...
内容提要:唐宋之际,诸多民族汇集交融于敦煌河西地区,多方政治势力交织,地域政治主导权或丝路经济控制权在粟特、吐蕃、回鹘、汉族等民族中交替或并存,为这一时期敦煌民族交融和文化互鉴奠定了基础,影响到了河陇地区,乃至西北社会文化的变迁与重构。吐蕃长期占领河陇西域地区,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中大量内容涉及吐蕃日常社会生活,自殷商时期就已 ...
作者简介:孙正军,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长聘副教授。 碑石为学人所宝,可谓尚矣。早在汉代,石刻铭文即为史家留意,《汉书·艺文志》记《奏事》二十篇,纂集“秦时大臣奏事,及刻石名山文也”,遂开“中国金石之学有著录之始”。魏晋以下,学者渐据碑志进行职官、地理、人物、年代等的考订。宋代金石学兴起,作为金石重要构成之碑志亦备受瞩 ...
2021年4月23日,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举办了2020年度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宣传推荐活动。除了推荐4项优秀项目之外,当天还邀请了黎冬青、卢远征、查群、周琦等4位具有丰富理论研究和一线实践经验的专家,研讨了关于文物保护工程的真知灼见。协会秘书处将专家发言进行了整理,与各位会员以及行业同仁分享。最后分享的是东南大学教授周琦的发言。 近现代文 ...
扫码购书敦煌研究院 编出版发行:甘肃教育出版社书号:ISBN 978-7-5423-4855-5定价:200.00元《坚守大漠 筑梦敦煌——敦煌研究院发展历程》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客观记录和展示了敦煌研究院75年发展历程,系统回顾了以常书鸿、段文杰和樊锦诗为代表的敦煌文物工作者在党和政府关怀与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在敦煌石窟保护、学术研究、文化弘扬等方面取得的成绩。 ...
扫码购书《隋及唐前期莫高窟藻井图案研究》聚焦于隋代及唐前期莫高窟藻井图案,基于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通过对隋及唐前期莫高窟藻井形制、图案类型、造型演化、文化源流和语义变迁等的专题研究,探求这一时期各阶段藻井图案的特征和发展变化规律。 ▲左右滑动查看目录▲第一章至第五章将隋和唐前期的藻井图案予以分期,并结合各阶段的时代特 ...
近期,汉景帝阳陵博物院主办的《汉阳陵与汉文化研究(第四辑)》由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三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全书共33万字,收录来自全国考古、文博学界专家学者的29篇专业论文,内容涉及陵墓研究、历史文化研究、文物研究及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等,既有宏观研究,也有微观分析,观点鲜明,有新的理论成果,也有实操性的实践经验总结,体现了学科研究的不 ...
象曾经在中国大陆广泛分布,之后因历史环境的变迁,活动范围逐渐向南退缩,现在仅有西南边疆有少量的亚洲象活动。亚洲象身形较小,性情温顺,智慧较高,容易驯化,历史上有“象田”之说,亦被用作运输和骑乘工具,并参与战争。越南现在的疆域,由历史上位于红河三角洲的大越/安南国攻灭中部的林邑/占城王国,又从高绵手中夺取南部的湄公河平原组成,这些地 ...
上世纪80年代考古界有“湖南出考古学家”的说法。细数当年中国著名的考古学家就有四位出身湘籍,包括邹衡、张忠培、严文明、童恩正。其中,童恩正先生(1935-1997)是中国西南考古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今年恰逢中国考古学百年华诞,且三星堆考古引发广泛关注,童恩正先生撰写的学术专著《古代的巴蜀》是他近 20 年从事考古、教学和科研的总结。童先生的另 ...
基本信息:编著: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4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1年4月印次:1ISBN:9787030678522内容简介: 本书以近年来鄂尔多斯地区出土的汉代墓葬图像材料为基本素材,分画像石和壁画两大主体内容,以图像基本的遗存单位构成书目框架,通过对画面内容的细致解读,试图还原出图像的真实内容和画面表达。并根据画 ...
-------------------------------------------------------------------------全文阅读中国山羊的起源与扩散研究(作者:蔡大伟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吉林大学西蒙菲莎大学生物考古联合实验室,张乃凡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赵欣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文刊于《南方文物》2021年第1期)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霍巍26日表示,青海乌兰泉沟吐蕃时期壁画墓、青海都兰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先后获得2019年度、2020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是近年来中国边疆考古最重要的发现,见证古丝绸之路的发展。 当日,霍巍在青海西宁举行的第三届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论坛作演讲。图为霍巍展示在青海出土的鎏金王冠。 张添福 摄 据悉,青海 ...
伊沛霞領銜編撰丨《追懷生命:中國歷史上的墓誌銘》出版 追懷生命:中國歷史上的墓誌銘伊沛霞、姚平、張聰 主編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年1月ISBN 978-7-5325-9856-4定價 58元 【內容簡介】數以萬計的墓誌銘,或云喪葬傳記,從帝制時代留存至今。它們被刻在石頭上、安放在墓穴中,表達生者對逝者的思念。墓誌銘的內容一般集中在墓主的生平事跡和模範言 ...
新书推荐||张安福、田海峰《环塔里木汉唐遗址》 张慧洁 昆仑之北 4天前内容简介 《环塔里木汉唐遗址》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本书全景式地呈现了环塔里木地区沉淀留下的文明财富,客观地记录了这一地区多元文化的魅力与历史的沧桑。 本书以环塔里木南、北两道典型遗址为主要调查路径,在前人考察、发掘的基础 ...
中国历史上黄金时代首都圈城乡风貌的全面呈现长安未远唐代京畿的乡村社会Living Near Chang'an: Rural Society in the Metropolitan Area in the Tang徐 畅 著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59元,416页,16幅插图ISBN:9787108070692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年4月内容简介中国历史上黄金时代的唐代,长安是全国的首都
長沙走馬樓三國孫吳簡牘官文書整理與研究 作者:徐暢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年:2021-1 頁數:291 定價:98.00元 裝幀:平裝 ISBN:9787520378567目錄 序一/ 王子今 序二/ 王 素 導言1 第一章三國孫吳竹木牘官文書的集成與分析45 第一節 吳簡中竹木牘的發現與刊布情況 45 第二節 竹 ...
新书速递 ∣ 六朝石刻丛考 石刻研究 前天石刻研究 总第 93 期六朝石刻丛考书 目 信 息 书名:《六朝石刻丛考》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时间:2021年5月定价:498元开本:16开装帧:精装字体:繁体页码:1307内 容 简 介 六朝石刻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目前其史学方面的研究十分活跃,而语言文字和文献方面的研究则相对薄弱。《六朝石刻丛考》一书,主要 ...
新书推荐:杜立晖《元代地方行政运作研究——以黑水城文献为中心》 南大元史 3天前书名:元代地方行政运作研究——以黑水城文献为中心著者:杜立晖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3月书号:978-7-5325-9883-0定价:118元【内容简介】本书是利用黑水城文献对元代地方行政运作首次进行系统性研究的成果。“黑水城文献”被称为我国近代以来第五大 ...
作者: (日) 斯波義信 出版社: 浙江大學出版社 出品方: 啟真館 譯者: 莊景輝 出版年: 2021-5 叢書: 社會經濟史譯叢 ISBN: 9787308198561 內容簡介:《宋代商業史研究》為斯波義信代表作,1968年由日本風間書房出版,1979年重版。該書問世後,各國學者均給予很高評價,是西方各大學宋代史必讀教材之一。作者利用大量官方私人史料 ...
基本信息: 作者:索秀芬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5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21年5月 印次:1 ISBN:9787030685520 内容简介: 本书对燕山南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进行了全面梳理,根据自然和考古学文化两方面特征,把燕山南北地区分为燕山以北和燕山及其以南两个地区,在对两个地区遗址详细分期的基础上 ...
考古学揭示了中华文化多样共生的非凡历程贺云翱” 中国是一个文化多样共生的大国和文明古国,追求政治文化的统一性和经济文化、生活文化、精神文化的多样性、包容性,一直是其重要的文明经验,早在西周时代就形成了“同则不继,和实生物”的伟大理念。我们感兴趣的是,中华民族这种统一性与多样性有机结合的思想来自何处?考古学揭示了这个谜一样的过程 ...
中国历史上的各朝各代,都有不少名人轶事在朝野流传。记录这些轶事,若是成天搬弄是非、多嘴饶舌,便成了“八卦”;若是考稽旧史,兼有趣味,才能称为“掌故”。李肇所撰《唐国史补》,就可视作唐朝人写唐朝事的一部“掌故”之书。《唐国史补校注》(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李肇撰 聂清风校注 李肇:写不了“国史”,便写“国史补”《唐国史补》原名叫做 ...
关于古浪县昭子山岩画几个问题的探析杜成峰(734405) 摘要:古浪县大靖镇的地理位置在古代和现在都处于一个交通枢纽的十字路口,北上可去富庶的河套地区,南进可至吐蕃高原,西去便是古代神秘的西域,东望便是时代更迭的中原王朝。因此,在古代大靖是丝绸之路北线与南线汇聚在丝绸古道上的重要驿站。 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大靖就有人类在这里休养生息 ...
来源:《西域研究》2019年第4期吐鲁番博物馆所藏《契丹藏》佛经残片考释——从《囉嚩拏说救疗小儿疾病经》看《契丹藏》传入高昌回鹘的时间内容提要 吐鲁番博物馆藏汉文印本佛典主要刊布在《吐鲁番柏孜克里克石窟出土汉文佛教典籍》一书中,通过对这些印本的考察,从已定名及未定名印本佛典中又比对出几件《契丹藏》佛经残片。对其中新发现的《囉嚩拏救 ...
中亚蒙兀儿史·拉失德史作者: 米尔咱·马黑麻·海答儿出版社: 新疆人民出版社译者: 新疆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出版年: 2017-5页数: 810定价: 172.00元装帧: 精装丛书: 新疆文库ISBN: 9787228167197内容简介明代西域史名著。原本使用波斯文,内容分为上下两编:即正史和史迹概述:前者事实上是关于蒙古,察合台汗国以及后代统治西域、中亚地区的历史回顾,内 ...
------------------------------------------------------------------------全文阅读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生业经济的发展与社会变迁:基于河南境内碳、氮稳定同位素研究成果的思考(作者:陈相龙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文刊于《南方文物》2021年第1期)
资源|港台重要期刊 开放下载 作者: 蔡偉傑 出版社: 八旗文化副标题: 蒙古時代以降的內亞與中國出版年: 2020-9页数: 332定价: NT$450装帧: 平装丛书: 另眼看歷史ISBN: 9789865524241内容简介 · · · · · ·是內亞的遊牧民族將東亞及中國帶入世界史的舞台?是內亞的政治勢力主導中國史的發展歷程?馬可波羅和馬戛爾尼能夠見證「元—清內亞帝國 ...
罗新:这些书 莫错过书单|14位复旦教授推荐的69种经典好书著名历史学者罗新深谙行走的要义,他曾说,“旅行不重要,读旅行文学更重要。旅行消退后,涌现出来的是人。旅行是一种很重要的确认,发现远处的人和我们一样。”“远方译丛”主编罗新,1963年生于湖北,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系教授,专业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和中国古代民族史。 ...
中国考古学会考古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吉林长春举办,并同时召开“第一届全国高校新时代考古学人才培养高端论坛”。开幕式现场为期一天的论坛紧张、有序、高效。会上,我聆听了各位老师的精彩发言,非常受教、十分振奋、特别感动。我认为,中国考古教育需要各高校、科研机构的教育工作者们携手共进、共同推动。在与各位老师的交流过程中,我有一些不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