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殷周王家关系
【编者按】周的兴起是中国历史的大事件之一。这里刊发郭静云教授关于殷周关系以及周人兴起历史背景的分析与观察的系列论文,此为第二篇。欢迎关注与转发。一、殷周王室的传承王国维先生被周人的文献说服,认为周人文化背景与夏、商人都不同,所以周统治者废除异族的古文明而形成了新的文明。这种看法在国内外历史学界迄今为主流。可是本文细查传世及出土文 ...
【编者按】周的兴起是中国历史的大事件之一。这里刊发郭静云教授关于殷周关系以及周人兴起历史背景的分析与观察的系列论文,此为第二篇。欢迎关注与转发。一、殷周王室的传承王国维先生被周人的文献说服,认为周人文化背景与夏、商人都不同,所以周统治者废除异族的古文明而形成了新的文明。这种看法在国内外历史学界迄今为主流。可是本文细查传世及出土文 ...
地理位置 美索不达米亚是古代希腊人对“两河流域”的称谓。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大部分土地位于现在的伊拉克,小部分地区在叙利亚和土耳其境内(并不包括现伊朗地区)。可是,两河流域却处于干旱地带,夏天温度达到50度,冬季平均降水不足,这里经会遭受旱灾和土地盐碱化两个主要灾害。在4-6月由于山脉融雪,河流也会泛滥,由于没有 ...
摩尼及摩尼教早期传播 公元216年4月14日,摩尼出生于帕提亚王朝巴比伦行省泰西封(今距巴格达南32公里)玛第奴村的贵族家庭。这里属于古老的两河流域,曾发现了最早的小麦、家畜、冶金术、玻璃以及文字。4岁时,他被父亲带入当地的伊尔查塞创立的礼教派(阿拉伯文史料称穆格塔西拉教派)修行。到了24岁,再次受到西齐戈斯神的启示,摩尼与礼教 ...
作者:魏青这次分享的话题一方面来自于切身的实践和思考;另一方面来自对国际理念的借鉴,特别是这几年参加世界遗产大会,观察到世界遗产工作体系里可能对我们工作有借鉴意义的一些新变化和发展。很多人认同当代的文化遗产保护发生了保护范式的转变。“清源文化遗产”今年围绕这个主题做了重点介绍(相关链接见文末),这张由ICCROM的专家们总结归纳的图示 ...
基本信息:编著:陈虹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年12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0年12月印次:1ISBN:9787308205078内容简介: 自250万年前的奥杜威文化以来,从非洲、欧洲、亚洲直至南北美洲,石英岩一直是史前人类最常使用的原料之一。离开了亘古的岩层,浪沙淘尽后的一批石英岩,在史前人类的手中被赋予了怎样的生命?本书以系统入微的研究为 ...
2020年12月16日下午,历史地理研究“史地研究云讲堂”第四期在线上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边疆民族与宗教研究室郭物研究员作为第四期主讲人,为我们带来了题为《最早的游牧王国与草原丝路的开启》的精彩讲座,历史地理研究编辑部主任、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杨伟兵教授担任主持。 讲座伊始,杨伟兵教授对郭研究员进行了介 ...
摘要:贵州牛坡洞遗址第四期文化层出土了一批陶器,多以平底器为主,不见圜底、圈足或三足器,明显属于平底器传统范畴。陶器器壁均较薄,火候又高,施纹技术比较成熟,体现出较高的制作技术水平,明显脱离了原始制陶阶段。在本地区缺乏原始或早期陶器的情况下,很难不让人怀疑这批陶器可能是非本地区起源的。 贵州高原地处我国西南腹地,东南与广西 ...
2020年11月29日晚,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长风论坛(鳌山033期)之“‘黑石’沉船所见唐代国际贸易与艺文交流”讲座顺利举办。本次讲座由英国牛津大学考古学院名誉研究员李宝平老师担任主讲嘉宾,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王全玉老师主持。 在讲座开始,李老师对“黑石”号沉船的背景、出土货物,唐代的工艺科技实力和国际贸易等相关问题做了一个简 ...
对佛教起源与传播发展脉络的认识与构建,事实上一直是在三条线索交织的境况下被叙述。一是思想发展的脉络,它包括神学的解释与哲学的研究两个分支;二是历史学与考古学脉络,它是以人类历史发展的求实求真精神探索宗教发展的轨迹;三是佛教僧团自我认知的脉络,它主要是以“神性思维”解释历史发展。正是因为佛教僧团在经典叙述中对佛教历史的“神性化”叙 ...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发展的几个问题——北京市西城区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2020年年会主旨发言尹占群苏州文物局研究员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发展是一个系统性的课题,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下面先从两个案例谈起,看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存在哪些问题。两个案例█ 世界文化遗产易北河谷的除名易北河谷位于德国的德累斯顿,200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河谷长18公里 ...
历史文化名城价值体系构建的核心方法——北京市西城区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2020年年会主旨发言吕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历史文化名城的定义历史文化名城是《文物保护法》所确定的重要保护类型,它首先符合《文物保护法》对文物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的评价,同时在《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中也强调了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今天我们所提 ...
清源文化遗产微信号 mobiheritage本文刊载于2020-08《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通讯》,转载自微信公号“中规院名城所”。 相关链接:【文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国家文物局印发《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管理办法(试行)》【文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国家文物局《关于开展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调研评估的通知》解读专家:吕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在不少人看来,获得世界遗产的名号,是一处文化遗产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在许多世界遗产地的介绍文字中,也往往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结束。这种行文揭示着撰写者对于世界遗产的认知——一个遗产地的至高巅峰就是申遗成功,这是一个圆满的句号。然而,这种认知是对世界遗产的误解。当我们认真研读《世界遗产公约》,会发现对于缔约国义务的描述中,要 ...
【本文作者】汪小洋,男,东南大学首席教授,二级教授,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江苏省第九、第十届政协委员,研究方向主要为宗教美术、美术考古、中国传统文化。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中国宗教美术史》”(首席)、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宗教美术考古编年史”(主持)、国家重点图书“中国宗族文化发展史”(主持)等多项国家课题。出版著 ...
摘 要汉代形成了一个较有系统的关于西方的神仙信仰体系,昆仑、天门和西王母的结合成为这一信仰的主体,其核心为升天成仙。西北的昆仑为天地之中柱,其上有西王母和天门,升天之人应在西王母处取得不死之药或获得升天成仙的资格,登上天门,进入天帝统治的天界。随着西域的开辟,西域的许多奇闻异事和文化因素便附会到这一“西方信仰”中,但其观念仍 ...
今年国庆节,孙机先生的《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修定本)》即将由中华书局付梓,我去拜访他。老先生高兴地谈起不久前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关于考古工作的讲话,还拿出不久前的《光明日报》读给我:“我们要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
2020年12月12日,纪念徐苹芳先生90周年诞辰会议在山西大学召开。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大学培养出来的最早的专修考古的毕业生之一,徐苹芳自1956年起就一直从事考古并多有建树。干考古这一行,要有当垫脚石的准备“考古不是一般人想象的那样,好像很神秘,但说实话实际上也可能很枯燥无味。”徐老说,人们关注考古,是希望能出土些价值连城的宝贝,有一个大 ...
六世班禅额尔德尼洛桑巴丹益西藏历十二饶迥土马年(清乾隆三年,1738)生于后藏南木林地方,藏历十三饶迥铁鼠年(乾隆四十五年,1780)在北京圆寂。大师接受乾隆皇帝邀请,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自扎什伦布寺出发,艰苦跋涉数千里、耗时一年有余,赴热河和京城朝觐并祝厘皇帝七十万寿,这一恢弘壮举对于西藏地方与清代中央关系及各民族间交往有深远意义, ...
摘要:每个文明都有创世神话所建构的神话宇宙观。华夏的神话宇宙观植根于万年玉文化大传统,并以昆仑玉山西王母信仰体系为核心要素。从以玉为天为神为永生的信念拓展出华夏核心价值观。西玉东输的历史现实造就以玉门关为核心坐标的国家地理观。文学人类学派十四次玉帛之路田野考察,以新发现的古代玉矿群,全面刷新有关西域与丝路的现有知识体系。关键词: ...
摘要:河西地区史前生业方式经历了由早期农业向后期畜牧业的过渡,以齐家文化为界,早期的马家窑文化、半山文化以农为主兼事畜牧,齐家文化以后的四坝文化、骟马文化和沙井文化都呈现出典型的牧业文化特色,以牧为主,兼营农业、狩猎业与采集业。畜牧产品食用有余,可用来换取周边乃至更远地区的日用品和装饰品等,而大型家畜马、骆驼的驯养,为规模化物物 ...
上下互补:汉代西王母图像的出现与发展王煜(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众所周知,西王母图像是汉代十分盛行的题材(主要表现在墓葬中),学界对其也有长期的关注和大量的成果,涉及到西王母图像及其背景的方方面面。其中,关于这一流行图像的出现和早期发展,虽说也有不少研究,但相对而言仍然比较薄弱。李凇先生曾经在《论汉代艺术中 ...
中国山水画如果从科学角度如何看?会有误读吗?近日,科学家、学者杨崇和博士从其提出的“视觉纹理”这一概念,试图梳理中国十至十七世纪的山水画发展脉络,并对其中的再现、创新以及风格演进问题进行系统阐释。随后,杨崇和与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范景中、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院长白谦慎进行了对话,白谦慎表示把科学的方法运用到艺术史研究当中有可取处, ...
略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杭州产品(党宝海 北京大学历史系)一、元代杭州与丝绸之路上的国际贸易13-14世纪,随着蒙古帝国的建立,亚欧大陆的陆上贸易通道,即广为人知的“丝绸之路”,在和平时期得以全线贯通。远在欧洲的商人利用这一商路网到远东地区进行贸易。这时中国南方的经济中心之一杭州在丝绸之路东段的经贸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14世纪前期意大利佛罗 ...
中国考古学的现状、任务及未来趋势——古代纹饰与古代研究新趋势王先胜《社会科学论坛》2019年第2期 摘要:从考古发掘、科研、考古学理论与方法三个方面考察分析中国考古学的现状,认为中国考古学目前存在两个明显不足:一是考古发掘资料整理及考古报告出版严重滞后,二是古代纹饰资料整理和相关研究严重滞后。中国考古学的任务,主要是研究清楚史前至 ...
基本信息:编著: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年10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0年10月印次:1ISBN:9787501067374内容简介: 2012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浙江安吉联合举办了汉代土墩墓国际学术研讨会,针对山东沿海到江浙一带发现此类汉代墓葬,郑同修提出了“墩式封土墓”的命名。 本书汇集了 ...
秦汉栎阳城是200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 据文献记载,栎阳城在秦献公孝公时期、秦末楚汉相争之际塞王司马歇、汉初刘邦都曾以之为都城,是西安附近秦咸阳、汉长安外的第三座秦汉都城。此外,在高祖七年“长乐宫成,自栎阳徒长安”后,汉太上皇仍居栎阳,死后并葬于栎阳,置万年县以奉陵寝,是汉王朝 ...
孝文帝的改革,对以北魏政治统治阶层以鲜卑为中心的胡族集团的团结给予了重大的打击。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与中国历史上辽、金、元、清等征服王朝通过实施多种政策、努力加强本民族的团结不同,胡族出身的孝文帝颠覆了异民族统治的基础,推行被后人认为使自己的王朝提前灭亡的政策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从北魏当时所处的政治社会环境中寻找——北魏王 ...
2020年12月,国际期刊Antiquity在线发表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靳桂云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The Beixin Culture: archaeobotanical evidence for a population dispersal of Neolithic hunter-gatherer-cultivators in northern China”(北辛文化: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狩猎-采集-栽培人群扩散的植物考古证据)。靳桂云教授是本文的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
公元前13世纪末至前12世纪的地中海世界充满了混乱、变故和灾难,地中海东部的青铜王宫文明先后灭亡。文献、考古证据以及古气候学数据表明,叙利亚地区诸王国的灭亡可能由多种因素共同导致:各王国内部的社会政治危机是内部原因,气候变化导致的饥荒是导火索,国际环境的剧变和海上民族入侵是外源性因素并导致危机进一步加重。青铜时代近东国际体系和王宫制 ...
近日,由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担任主编、院长赵声良担任副主编,国内敦煌学特别是敦煌艺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编写的《敦煌艺术大辞典》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发生。该书以辞典的形式,收录敦煌艺术领域词目近3000条,图版1000余幅,分门别类,编为综合,石窟形制与相关遗迹、遗物,各时代艺术·代表窟,彩塑,尊像画·说法图,本生、因缘、佛传故事画, ...
栎阳考古发现与研究 战国秦汉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从“王国时代”进入“帝国时代”、是“中华民族”形成时代、是“多民族统一国家”奠基与最终形成时代!秦汉栎阳城就是这个“特殊”时代的历史“时空”节点,因为秦汉帝国都城——秦咸阳城、汉长安城,正是从其“前身”栎阳城走来。 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根据工作安排,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以 ...
树木不仅提供给人类能源、木材、食物、医药及各种副产品,还提供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正因如此,古代先民对树木有极强的依赖,因此,考古遗址中经常出现木材(包括木炭)。 木材是生物质材料,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双重属性,因此,通过木材分析可以认识地域性木本植物种类,探索古代人类对木材资源的利用以及与木本植物的相互关系,在一定程 ...
在考古发掘的出土遗物中,陶器占有很大比重,它是古代人类最主要的生活用品之一,对于考古学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面对遗址出土的成千上万片不同颜色、不同纹饰的陶片,我们如何入手进行分类、分析?如何判断它们破碎之前是什么样子?用来做什么?怎么做成的? 2018年,为配合乌东德水电站基本建设,我所对楚雄州武定县的长田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 ...
【光明书话】 长久以来,人们对秦汉时代法律知识的了解,主要通过沈家本、程树德等清末民初学者的律令辑佚之作;辑佚究竟在何种程度上能反映当时法律的面貌,却不无可疑。庆幸的是,在秦汉律令亡佚千余年后,拜考古学所赐,我们有机会见到当时的法律文献:不论是种类、数量,抑或是具体内容,均足以大豁阅者之目,呈现出一个前所未知的律令世界。 尽 ...
齐都临淄,中国历史上以工商业繁盛发达而闻名的东方大都市,是东周秦汉时期全国最为重要的金属冶铸基地之一。因而,在今天的山东临淄齐故城遗址下,埋藏着丰富的各种金属冶铸遗迹和遗物在内的手工业遗存。《临淄齐故城冶铸业考古》就是关于该地区冶铸业考古与研究的一部综合性成果。《临淄齐故城冶铸业考古(全三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 ...
能提供丰富信息源的遥感,已不仅仅局限于“发现遗存”,而是包含人文、自然数据以及不同格式的地球大数据的多信息源的综合利用。可以说,我们从遥感考古走向了空间考古 空间考古是遥感考古的继承、发展与飞跃,它不再仅仅局限在航空、航天以及地面平台的遥感空间观测技术,而要综合其他的广义遥感考古技术与方法 我国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正逐渐 ...
西丰西岔沟墓地的出土资料终于编辑成书,就要出版了!第一次能亲手把玩这批材料时,我还是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的学生。1961年冬,我到吉林市参加考古调查实习后,途经沈阳参观辽宁省博物馆,承李文信馆长的美意,请孙守道先生摊了一桌子该墓地的文物,逐一介绍。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形制奇特的铜柄铁剑、有“胡人”装束人物的青铜饰牌、泥质灰陶和夹砂 ...
中国是世界著名的陶瓷古国,瓷器作为中国的一张名片,在历史上曾推陈出新、大放异彩。中国古代瓷器有着悠久的生产历史,早在夏晚期,处于瓷器初步发展阶段的原始瓷器就已产生。原始瓷器成熟于商代早期,发展于西周早期,兴盛于战国早期,至秦汉之际经历衰落之后更加繁荣,到东汉晚期最终发展为成熟瓷器。 原始瓷器又称“原始瓷”“原始青瓷”,目前 ...
基本信息:编著: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怒江州文物管理所 兰坪县文物管理所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年8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0年8月印次:1ISBN:9787501067329内容简介: 本书是兰坪玉水坪遗址考古发掘报告,对其出土和采集的器物进行了详细介绍及讨论。2005年10至11月,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怒江州文物管理所、兰坪县文物管理所联合对兰 ...
基本信息:编著: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 河南古代壁画馆主编:杨蕊出版社:三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年10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0年10月印次:1ISBN:9787551822961内容简介: 唐安国相王孺人壁画墓,是在洛阳发现的两座大型唐代壁画墓葬。为了对这两座唐墓壁画进行及时、有效、科学的修复、保护,2005年7-8月,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对壁画进行了揭取与搬迁 ...
全文阅读大汶口与良渚大墓葬仪的比较(作者:张弛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原文刊于: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学研究国际中心、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编《早期文明的对话:世界主要文明起源中心的比较》,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
基本信息:编著: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会秦汉考古专业委员会 甘州区黑水国遗址保护管理所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年10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0年10月印次:1ISBN:9787501067367内容简介: 2019年8月,在甘肃张掖召开了“丝绸之路与秦汉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国内外百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以丝绸 ...
摘要:自公元前 4000 年或稍晚至公元前 2300 年,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同质农业村落,随着生产力提高和社会总人口的增殖,导致了整合聚落群的政治行为,造就了“古国”的聚落形态。古国的社会演进呈现出高低参差的状态,强者不断壮大,进而迈进更高层次的王朝时代,开启了三代历史的大趋势。 一 “古国时代”的提出 根据先秦文献,自夏启始,废禅 ...
-----------------------------------------------------------------------全文阅读贵州牛坡洞史前陶器来源初探(作者:付永旭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原文刊于《中原文物》2020年第5期)
-----------------------------------------------------------------------全文阅读仪式经济视角下的二次扰乱葬:以东灰山墓地为例(作者:温成浩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文刊于《中原文物》2020年第5期)
————————————————————————————————全文阅读大河口西周墓地叔骨父簋铭文所见西周礼制考(作者:黄益飞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文刊于《中原文物》2020年第5期)
总书记9月28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重要讲话,首次系统阐述了考古工作的重要意义、时代价值、理论方向和实践目标,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光辉,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是一篇引领新时代考古和历史研究繁荣发展的纲领性文献。 一、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 ...
9月28日,中央政治局以《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为题举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10月19日,党组会议对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行了传达,随后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所和一线田野工作者也及时组织了学习座谈。下面我谈一下学习体会与思考,和大家交流。 一、认真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深刻内涵与重大意义 习 ...
总书记的“9·28”重要讲话,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我国考古事业前所未有的重视,凸显了考古学的重要性,肯定了几代考古人不忘初心、接续奋斗的工作成果。我们要按照总书记关于做好考古和历史研究工作的要求,站在新时代的高度,从历史发展的逻辑、学科发展的逻辑,用唯物史观来总结和认识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和内涵,认识中华民族走过的历程, ...
中国古代的“天下观”和“疆域观”及其转型——跳出概念陷阱,在研究中回归“中国”话语成一农 “中国历史上的疆域”长期以来是史学以及相关领域研究的重点。不过在以往各种对我国古代“疆域”发展历程的解释中,总是出现一些难以自圆其说的矛盾。由于“中国”古代关于“国家”“疆域”等术语的概念,与今天对这些术语的认知,分别建基于两套完全不同的话 ...
长江流域龙山时代玉器概述吴桂兵 季海群本文刊登于《长江文化论丛》第二辑,2002年10版。    “龙山时代”的概念是严文明先生在80年代初提出的,严先生分析其时间大体落在公元前2600年至公元前2100年间①。一段时间以来,龙山时代成为学者研究文明起源、国家产生等问题的重要时间段。初始研究的重点以黄河流域为主,近 ...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前不久对外公布了考古发掘的元氏家族墓葬中的四合墓志信息。其中,元大谦之妻罗婉顺墓志书者为一代书法大家颜真卿,此一发现在书法界引起极大关注。本文以唐恭皇后为中心,以新面世的元大谦罗婉顺、元自觉墓志等这些零碎史料,勾勒了恭皇后其夫族和父族的相关人物和故事,包括时所瞩目的颜真卿为其族人撰、书墓志的背景。为恭皇后家族的谱 ...
【编者按】干支纪时系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这里刊发郭静云教授关于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来源及其意义和背景的分析与观察。一共三篇,本文为第三篇,欢迎关注。笔者曾经假设,日辰系统有两个文化来源,十二辰是西来的概念,但十日则代表殷人深层的文化精神。以十日为一旬的时间计算系统、以十日作为人名,都是源自殷商的文化内涵,十日系统是殷人十 ...
【编者按】大明永乐十八年十一月初四日,皇帝颁布诏书,将营建北京宫殿告成的喜讯郑重地昭告天下,我们把这一天看作是北京城与紫禁城的诞辰,按公历来算就是 1420 年 12 月 8 日,到 2020 年已经整整六百年了。近500 年的皇宫,近100 年的故宫博物院,在这漫长岁月里,故宫经历了无数风云变幻与时代更迭,但最终都在数代人的努力和守护下保留了下来,成为 ...
晋宏逵,1948年生,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82年毕业进入北京市文物局所属文物工作队,历任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副所长、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副司长兼文物处处长等职,2002年任故宫博物院副院长,负责古建筑的保护、维修管理工作。目前担任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先后出版《清乾隆内府绘制 ...
明代成化十四年七月,沈周错过了一场跟好友王鏊、文贵的洞庭秋游。18年后,沈周在读罢朋友带来的王鏊《行书洞庭两山赋卷》后,根据文意绘制了一件表现洞庭两山景色的山水长卷。长卷近景中,有一座背靠山峰、面向湖面的寺院。这是法海寺吗?它的身后便是莫厘峰吗?这是沈周埋藏在画卷中的回忆吗?我们不得而知。明 沈周《洞庭两山赋图》(局部)私人藏洞庭 ...
在象征北魏平城时代的云冈石窟中,有七座高13-17米的大佛。这些大佛以北魏皇帝为原型雕凿,是体现北魏佛教特性的重要作品。作者认为,在初期昙曜五窟四座如来像中,第20、19、18窟大佛为“鲜卑皇帝大佛”,第16窟大佛则为“中国皇帝大佛”。三座“鲜卑皇帝大佛”,以《魏书》所载初代道武帝的奇特容貌为基础,用魁梧的身躯、巨大的耳朵和眼睛强调了鲜卑王 ...
传为北宋画家王居正的《纺车图》得到了不同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但少有专题研讨。本文作者通过对图像的仔细考察,结合纺织科技史的研究成果,指出画中描绘的是一架有意体现出粗糙和原始色彩的麻苎纺车。此外,作者在梳理了“耕织图”、“豳风图”、“豳风七月图”及其与“纺绩图”的关系后,推测《纺车图》可能即属于元代出现的单独描绘纺麻景象的“纺绩图 ...
画院的正式产生有唐代说、五代后蜀说、五代南唐说、北宋说等多种主张。而在出现专门的画院机构之前,就已有直接服务于宫廷的职业画家了。《庄子·田子方》上记载春秋末期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这些为国君作画的“史”,当是早期的宫廷画家。唐代在掌管图书的集贤殿书院下设画院,设有“画直八人”以及画工多人,主要从事绘画及皇家书画藏品的修复、 ...
正在上海嘉定博物馆展出的“一代儒宗——钱大昕纪念展”(2020年11月28日-2021年2月28日),完整展示了北京观雪斋藏《钱大昕先生手简十五通》。《钱大昕先生手简十五通》,又名家书册,是钱大昕寄家人子弟信,“自乾隆三十九年竹汀四十七岁起,至嘉庆八年竹汀七十六岁止,绵互凡三十年。”知名史学家陈垣对钱大昕的学问非常推崇,曾专门考释钱大昕这十五 ...
对菊花的喜爱,始终流露在沈周的诗画之间。当沈周晚年回忆起那些年一同赏过的菊花和一同赏花的亲友,难免心生凄凉。不过,当这位古稀老人在下一个“九日簪花白头上”之际,却还能俏皮地自嘲“风流何减少年时?”因为他早就参透:“有酒有花皆乐事,人间无日不重阳”。弘治七年的九月十五日(1494年10月13日),重阳佳节刚过不久,沈周再一次来到吴宽家族的 ...
明代周全《狮子图》呈现了真实狮子的样貌,代表了古代写实狮子绘画的最高水平。此图属于明代瑞应图中的一种,反映了成化时期撒马儿罕向明朝进献狮子的史实,是明代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及友好往来的重要见证。通过考察中国狮子艺术的发展,可以发现此图实际上是对幅《狮子图》中的一件,《狻猊图》及田义墓牌坊狮子浮雕,则为我们分析佚失的对幅以及 ...
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分布广泛且规模宏大的石窟寺,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据新华社12月1日报道,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了《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坚持统筹规划,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坚持保护第一,运用 ...
基本信息:作者:焦天龙 范雪春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年11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0年11月印次:1ISBN:9787030668059内容简介: 福建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传统,一直备受中国学界和东南亚、太平洋学界的重视。但在这些研究中,福建大多是被作为一个边界地区来对待的。论者或从中国文明的中心看福建,将福建作为中华古文明辐射地区的一 ...
基本信息:编著: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哈密市文物局 哈密博物馆 伊吾县文物管理局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年10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0年10月印次:1ISBN:9787501067046内容简介: 2004年10~11月、2005年4~5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哈密地区文物局先后两次对拜其尔墓地内的92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根据墓地发掘资料 ...
基本信息:编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主编:赵春青 贾连敏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年11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0年11月印次:1ISBN:9787532597864内容简介: 彩陶,是中国新石器文化的重要载体,其造型演变可以为中国新石器考古的历时性研究提供重要素材;其纹饰颜色可以为新石器考古的 ...
基本信息:作者:冉万里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年11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0年11月印次:1ISBN:9787030662927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十一章,各章内容以“丝绸之路”为线索,将其串联在一起,形成基本架构,主要论述了古代中国与希腊、罗马、中亚、西亚及古印度之间存在的文化交流。目录前言第一章 峰牛东来——又一个“丝绸之路”的文化符号 ...
-----------------------------------------------------------------------全文阅读战国至汉代玉器艺术考古的真正典范——评《实幻之间——院藏战国至汉代玉器特展》图录(作者:何驽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文刊于《文物春秋》2020年第5期)
苏海洋,天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所谓丝绸之路,“指古代与中世纪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经印度、中亚、西亚连接北非与欧洲,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文化交流之路”。20世纪初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在丝路沿线的政治、军事、国家关系以及和丝路相关的历史地理、交通、经济贸易、文化交流、民族宗教、语言文字、艺术、重要人物、考古 ...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原作名:中国文明の歴史5 隋唐世界帝国出版年:2020-9页数:352定价:48.00 元装帧:平装系列:后浪 · 中国文明的历史ISBN:9787220119583作者简介:外山军治(1910—1999),日本东洋历史学家,大阪外国语大学教授,专攻金朝政治史研究,著有《金朝史研究》《岳飞与秦侩》《则天武后》等。译作者:卢超平,2011年毕业于首都师范 ...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年:2020-11定价:168.00元页数:632装帧:精装ISBN:9787520173193 作者简介 牛致功,1928年生,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1994年退休。牛致功教授数十年从事中国古代史、隋唐史、中国史学史、石刻碑志等诸多领域教学科研工作,是海内外颇为知名的历史学家。曾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 ...
出版社: 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出版年:2019-3 页数:277 装帧: 精装 二一编总定价:台币$122,000 ISBN:9789864857555 丛书:古代历史文化研究辑刊作者简介 杨澍,女,1986年5月出生于河南省郑州市。先后于同济大学和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获得建筑学学士、硕士学位。2012年9月进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师从王贵祥教授,2017年7月获 ...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副标题: 魏晋南北朝图像与历史出版年: 2019-9页数: 358定价: 128装帧: 精装ISBN: 9787532592203作者简介韦正,1968年生,江苏淮安人,从师于宿白先生。现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汉唐考古的教学和研究。出版有《六朝墓葬的考古学研究》、《魏晋南北朝考古》,撰写有汉唐城市格局、墓葬制度、壁画艺术等方面论文数 ...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出版年: 2019-1-1定价: 99.00元装帧: 平装ISBN: 9787501058228 作者简介 潘攀,1986年7月出生于江苏徐州。2008年于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获学术学位:2012、2016年分别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获硕士、博士学位,导师赵化成教师。主要学术研究方向为汉唐考古与美术史。曾发表学术论文《苏鲁豫皖临近地区汉代石 ...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0-9 页数:880 定价:128.00元 装帧:精装 ISBN:9787559831200 作者简介:刘冠,1978年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学士、硕士,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现为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汉画研究所副所长。研究方向为艺术史、汉代图像研究、建筑史等。内容简介:本书 ...
内容提要: 近年在山西省文水县发现元氏家族墓志数通,为了解纥骨元氏在唐代民间社会的活动提供了重要史料。本文就其历史信息进行释读,梳理谱系。定居文水的纥骨元氏应是北朝末年以来定居汾河中游的六州鲜卑军人后裔,至唐中后期完全融入汉地社会,成为中古时期汾河流域民族大融合完成阶段的生动个案。 关键词: 山西文水 元氏墓志 纥骨元氏 唐 ...
黄山的申遗工作在当时是自上而下的,1989年7月住建部通知安徽拟将黄山列入《世界遗产公约》中国第二批申报清单项目,到9月下旬按照规定格式完成申遗项目申报书,这期间只有短短两个多月时间。当时的条件和现在完全不能比,不仅中文材料修改完善基本是人工誊抄,申遗文本英文材料也是打字机敲出来的。其他资料也只能以录像带、幻灯片、画册来展现。1989年9 ...
著书者说 近年来,艺术考古成了一种时尚,各种有关的书籍出版、会议、讲座、论坛蜂拥而上,它与真真假假且还在持续升温的国学热、如火如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热以及文化发展的学术热都能挂得上钩。不论是社会热点所带来的连锁反应也好,还是中国文化事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好,艺术考古作为一个可以辐射到多个文化领域的学术话题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 ...
近年来,我国大遗址保护理论研究逐步完善,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的实践同步增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需指出的是,不同区域间,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的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地区受限于经济发展水平,遗址保护与利用所需的大量资金筹集困难,当地政府难以提出针对性的大遗址空间保护与开发利用办法。为此,本文希望借助于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相关研究理论,结合张 ...
摘要:历史上,云南与缅甸间的贸易十分密切,而食盐贸易是滇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滇缅食盐贸易而言,缅盐入滇占主导地位,其中,又以缅甸私盐侵滇为主要形式。清至民国时期,缅私大肆侵销云南边岸,云南地方政府通过运销滇盐至边岸和加强缉私等举措,与缅盐在云南边境地区进行了一系列市场争夺战,但抵制缅私效果并不理想。这种抢夺边地市场的贸易战, ...
作者简介:邢莉,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游牧文化研究。赵月梅,女,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蒙元时期的丝绸之路堪称传播中西文化的天路,是整个古代经济文化交流的国际通道,充分体现了以草原游牧民族为主线的世界多民族间的文化接触、碰撞与传播。蒙元丝绸之路,把中原和印欧区域 ...
《海市蜃楼中的帝国》的副题是“丝绸之路上的人、神与神话”,如两位作者所说:丝绸之路的历史是一部无穷无尽的、臆想中的人、神和故事的历史。史学上有定论的,当年亚历山大大帝远征,最远是打到印度。但是民间一点的说法,就异彩纷呈了。西方一直有一种很多人接受的说法,说亚历山大最远其实一直打到了中国,而不只是印度,不过在中国与中国君主进行了一 ...
【摘要】元代的驿道路网打通了元朝首都与亚欧各地的联系,使长期陷于停滞状态的沙漠绿洲路再次活跃了起来,草原丝绸之路因此得到了空前发展。元朝继承并完善了唐宋以来的对外开放政策,在政治上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在经济上积极开展海外贸易,开拓了中西方交往和贸易的新局面。 【关键词】元朝 丝绸之路 东西方贸易 【中图分类号】K247 ...
作为中国人——我们真的了解中国吗?昨天的中国曾经历怎样的困局;今天的中国正面临怎样的难题;明天的中国还有着怎样的可能?2019年10月22日,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办的“给新生的第一堂通识课”第三讲“中国这盘棋是怎么下活的”,邀请彭希哲、石磊、侯杨方三位老师,一同着眼当下中国,寻觅众多问题的答案,重新认识我们的中国。本文系复旦大学历 ...
“丝绸之路文学”简称“丝路文学”,是近年日趋热络的概念之一,其研究也逐渐成为新的学术增长点。目前,学界对丝路文学的内涵和外延、具体分类、意义与学科归属等方面的理解仍较为模糊,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也常常各行其是,尚未形成有凝聚力的学术场域。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些问题予以探讨。概念:丝路内涵和文学表达的融合目前丝路文学的概念中,较有代表 ...
罗泰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罗泰教授(Lotharvon Falkenhausen)很喜欢中国的美食,性情也相当温和,但谈及中国考古学的现状时,他会很激烈地批评电视台的鉴宝类节目,批评一些大学考古系开设的面向文物收藏家的公众考古课程。作为著名考古学家张光直先生的学生,他对维护中国考古学的纯净有着近乎信徒般的热忱,这种情怀值得圈内的人士深思。黄晓峰 ...
文物保护工作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促进科学研究工作,在文化传承和促进社会文明建设具有的重要意义。近年来,在文物保护的理论和方法技术上也有了更多的探索,在馆藏文物保护和遗址保护领域特别是对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探索在逐步增强。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 ...
基本信息: 编著: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重庆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9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20年9月 印次:1 ISBN:9787030661296 内容简介: 本书是2017年中俄西伯利亚联合考古项目的工作报告,介绍了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联合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考古学与民族学研究所在西伯利亚 ...
内容提要: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在历次的文物普查中发现了相当数量的墓葬,这些墓葬年代不同、形制各异,经初步分类至少有 12 类。推测其年代跨度从公元前 3 千纪中叶直至公元 6—8 世纪,文化属性分属青铜时代的阿凡纳谢沃或切木尔切克文化、安德罗诺沃文化联合体、以小石人为代表的切木尔切克晚期类型,还有早期铁器时代的石堆墓、汉魏时期的墓 ...
孙家岗遗址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澧阳平原之西近武陵山余脉处。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末期至夏代早期的遗址,总面积超过22万平方米,规模较大,文化堆积丰富。该遗址是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研究工程专项课题“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的田野工作地点之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已连续多年对该遗址开展主动性田野考古工作。2015年对遗址所在岗地及其周边实施了 ...
长江文化体系中的吴越文化丁家钟 贺云翱本文刊登于《长江文化论丛》第二辑 在“多元一体”(费孝通先生语)的中华文明体系中,北方草原文化、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和东南沿海文化是构成中华文化的四个主要板块,而其中长江文化和黄河文化无疑又是两支最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主体文化。它们互相存在,互相撞击,互相融汇,互相补充,从而造成了中华文明博大 ...
近期曝光的河北衡水安济桥保护修缮问题,再一次引起公众对文物保护问题的关注。这次事件与年初的山西忻州铁梁桥事件极为相似,在相关讨论中,公众对保护工作的质疑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安济桥的保护修缮工作未能贯彻最小干预、修旧如旧的文物保护基本原则,从而造成了文物“历史信息”的丢失以及“如画废墟”意境的破坏;二是安济桥的保护修缮不应强调现 ...
在敦煌学与丝路文化、石窟文物研究与保护等方面,敦煌研究院都是举足轻重的研究与保护力量,结合近日公布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丝路文物数字复原关键技术研发”与藏经洞发现12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接受澎湃新闻对话时表示,经过几代中国学者的不懈努力,中国敦煌学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使国际敦煌学研究的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
南京江宁咸墅村两座西晋“太康五年”墓发掘简报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江宁区博物馆内容提要:2013年6-7月间,江宁区博物馆在南京市江宁区淳化街道发现并抢救性发掘了两座西晋墓。两座墓均为竖穴土坑砖室墓,朝向西南,东西并排,墓葬形制、大小有别。墓内出土包括青瓷器、铜镜、铜钱等在内的各类文物16件,其中“太康五年九月三日”模印铭文砖在两座墓中均有 ...
今天有机会参加中国秦汉史学会和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两会会长联席会议很高兴, 感谢李凭会长的盛情邀请。因为参加 “曹操高陵考古发现新闻发布会”, 我发表了一些学术意见, 在社会上引起一些人的质疑。我这里想就安阳西高穴二号墓被确认为曹操高陵的考古学确认过程、 科学依据、 认知逻辑谈些意见, 并就一些对曹操高陵考古确认的部分 “质疑” 作以释 ...
十字山古墓群位于益阳市赫山区笔架山乡笔架山村青家湾组,为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笔架山古墓群三个组成墓群之一。十字山墓群位于湘江支流撇洪河上游东侧,墓群所在地为低矮丘陵地貌。经以往考古工作确认,十字山墓群可分为南北两区,北区多为连续分布山丘,墓葬较为密集;南区山丘间断分布,墓葬较为稀疏。因伍市至益阳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规划主线 ...
一 虽然我们对何为“公共考古”的热烈讨论在本世纪初才开始 ,但中国公共考古实践在中国考古学诞生之初即已经起步 。1926年,李济在西阴村发掘后就做了公众演讲。1930年出版的《安阳发掘报告》中,也附录了李济等学者的介绍性文章,以起到“适时向社会公众开蒙考古工作,阐释和普及考古学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伊始,苏秉琦在1950年即提出“考古是人民 ...
基本信息: 主编:李慧萍 袁广阔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10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20年10月 印次:1 ISBN:9787313239280 内容简介: 自朝歌以南,南暨清水,土地平衍,据皋跨泽,悉牧野也。新乡古称牧野,地处中原腹地,为古代中原地区东西南北的交通枢纽,战略要地。本书为新乡古代文明研究,分为 ...
理解人有许多角度,各不相同。但既要新颖奇特,又要系统完整,就不那么容易找到了。然而,一个角度有这样的优势,那就是“饭局”,它正好把人的生物学与社会学属性统一在一起。“民以食为天”,没有人能否认吃饭的重要性,世界上研究者众多;而如何去吃饭是另一个同样重要的问题,认真考虑的人鲜见。英国考古学家马丁·琼斯就是专门研究这个问题的人, ...
基本信息:主编:袁靖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年10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0年10月印次:1ISBN:9787309152975内容简介: 2019年夏季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FIST课程“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开课。课程由国内新石器时代考古和科技考古领域的专家、研究人员讲授,分别介绍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分期年代与文化谱系、环境考古、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