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丰:太湖流域出土的明代早期女性服饰
明代皇帝朱元璋时期(1368——1398)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服饰穿着的典章制度。其目的是为了减少元代(1271-1368年)服饰对明朝服饰的影响,重新弘扬唐宋服饰文化,使得明朝服饰的穿着方式和制度,日渐成为古代中国汉族传统服饰文化中的典型。这些在太湖流域出土的明代早期墓葬中均有发现。图1 太湖地区1 明代墓葬的发现目前所知,现出土的明代墓葬中有较多都还有纺织品发现,而这些墓葬多数都集中在太湖地区,包括江苏、浙江、上海这 ...
明代皇帝朱元璋时期(1368——1398)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服饰穿着的典章制度。其目的是为了减少元代(1271-1368年)服饰对明朝服饰的影响,重新弘扬唐宋服饰文化,使得明朝服饰的穿着方式和制度,日渐成为古代中国汉族传统服饰文化中的典型。这些在太湖流域出土的明代早期墓葬中均有发现。图1 太湖地区1 明代墓葬的发现目前所知,现出土的明代墓葬中有较多都还有纺织品发现,而这些墓葬多数都集中在太湖地区,包括江苏、浙江、上海这 ...
我的一本讲述考古学理论与方法的文集《走向21世纪的考古学》出版于1997年,至今整整20年了。这期间考古学又有了一些新的发展,我又写了一些相关的文章。现在收集起来,原来的书名已经不合适了。我曾经讲授“考古学理论与方法”的课程,如果用这个作为书名虽无不可,总觉得不太够,心里不很踏实。考虑再三,觉得用《考古学初阶》为好。这与我先后为考古专 ...
南京博物院文物保护中心的王玮同志完成了一部《南北朝至唐青铜容器综论》的著作,特地邀我为他的大著写一篇序,感谢他的信任,让我得以先睹为快!我阅读了书稿后,脑子中闪现出“技术考古”这个概念。因为,他的这部书,虽然可分为南北朝至唐代青铜容器的铸作工艺、金属成分与金相分析,南北朝至唐代三大文化因素(香、茶、佛教)对青铜容器的影响三个部分,但窃以为其中最具特色和深度的还是第一、二部分,而这两部分则可以视 ...
基本信息:作者:严文明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12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8年12月印次:1ISBN:9787501058594内容简介: 本书是考古学初步或入门的性质,同时也体现了严文明先生对考古学的若干深层思考以及提出过的一些重要见解。目录一 考古学与历史学(1) 考古学与历史学(2)二 走向21世纪的中国考古学(17) 走向21世纪的中国考古学(18)三 考古地层学(27) 考古遗址发掘中的地层学研究(28)四 考古类型 ...
——————————————————————————————————全文阅读从考古遗址到世界文化遗产:良渚古城的价值认定与保护利用(作者:刘斌 王宁远 陈明辉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文刊于《东南文化》2019年第1期)
2019年3月14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吕学明教授受邀到首都师范大学进行题为《神庙、墓葬、圣山——解读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的学术讲座,讲述他在牛河梁的工作经历与研究收获。 在讲座开始时,吕老师用一张照片表明了牛河梁地区在红山文化中的重要性——这是一幅直升机拍摄的牛河梁地区的鸟瞰图景,在照片中,牛河梁遗址所在的山梁高高耸起,它的地理位置在众多红山文化遗址中是那样独特,意味着它注定不是一个普普通 ...
基本信息:编著: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北大学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学研究中心 边疆考古与中国文化认同协同创新中心 西北大学唐仲英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实验室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3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9年3月印次:1ISBN:9787030598509内容简介: 本辑收录考古调查发掘报告及研究论文等共计23篇,以中国西部地区为立足点,面向全国,内容涉及考古学、文物学、文化遗产保护 ...
2017年8月,蒙古国境内发现《燕然山铭》刻石的消息甫一公布,就引起了广泛关注。 《燕然山铭》刻石虽然久已不知所终,但这篇铭文的具体内容,载录在《后汉书》和《文选》这两部重要典籍当中,相关学者早已熟知,相对于文字完整的传世文本而言,这次新发现的石刻铭文,字迹剥蚀已相当严重,尽管其至真至纯,尽管其可依可据,可以勘正传世文本的一些谬误,可这是需要花费细致功夫逐一比勘的磨人事儿,而若不深入研究相关问题 ...
————————————————————————————全文阅读西汉海昏侯刘贺墓铜器定名和器用问题初论(作者:曹斌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原文刊于《文物》2018年第11期)
江西新建县观西村海昏侯刘贺墓的发现和发掘,是汉代考古的重要收获。这种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其完整性上——刘贺墓古今皆无盗掘现象,墓内棺椁及随葬品保存完整;其他附葬和陪葬坑也都保存下来,埋葬体系基本完整;墓园的封土、祠寝、门阙及围墙的遗迹也都还保存,地上墓园基本完整;墓园周围据说还有其他海昏侯的墓葬区以及其他官民的墓地,海昏侯国的死者空间相对完整;此外,在墓园附近还发现有海昏侯国都的遗址,城址有大小两城, ...
1936年11月3日,施昕更在棋盘坟一个干涸的池塘里发现了几片黑陶片,拉开了良渚文明重现的的序幕。 从1936年施昕更先生的考古调查工作,到1959年夏鼐先生正式提出“良渚文化”一词;从三十多年前,寺墩、福泉山、反山、瑶山等遗址展现的土墩高台权贵墓地和玉殓葬等迹象,到十多年前,将莫角山、反山和良渚遗址群内的许多遗址组合为一个整体的良渚古城的发现;从几个破碎的陶片,到王国体系的初现,良渚考古已走过八十多年。
基本信息: 作者:陈国庆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2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19年2月 印次:1 ISBN:9787030604781 内容简介: 燕辽区已确认并正式命名的有兴隆洼文化、西梁类型、赵宝沟文化、富河文化、红山文化、哈民文化、小河沿文化和南宝力皋吐类型等。本书的研究重点旨在通过对燕辽区诸考古学文化的分析和比较,在考古学文化分期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新石器时代诸考古学文化的形成 ...
对于人与人群古今身份的认识,一直是考古学中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身份与认同的问题植根于人的意识层面,而考古学科的实证性特点,决定了在学科框架内讨论这一问题的巨大难度。同时,欧美过程与后过程主义考古学发展、研究范式转化的新形势与20世纪末全球政治格局变动、民族主义冲突的新背景,又决定了在考古学层面探讨构建现代民族与古代族群之间联系的现实性意义。 《族属的考古:构建古今的身份》,是英国学者希安·琼斯 ...
《西北民族論叢》以“西北民族”為研究重點,主要方向為西北民族史與民族關系史、西北民族與鄰國交流史、西北民族宗教文化研究、西北民族地區自然環境與社會發展研究等。從學科來講,西北民族研究不僅涉及歷史學中的民族史、中外關系史、歷史地理、歷史文獻學、科技史、文物考古等學科;而且也涉及民族學、社會學、地理學、法學、經濟學等人文社會大學科,反映了海內外相關領域的最高研究水平。
敦煌学信息中心新购到王使臻著,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敦煌所出唐宋书牍整理与研究》。 本书由上编《敦煌所出唐宋书牍研究》和下编《敦煌所出唐宋书牍辑稿》两大部分组成。上编将敦煌所出唐宋书牍文献尽可能地搜集、分类,从每一类书牍的格式出发,追本溯源,对其源流、发展演变过程研究,图文并茂,对敦煌书牍文献的研究推进了一大步。下编从分散于各地的、上万件零散的敦煌遗书中整理成集,为学术界提供了一个分体、分类的 ...
民族融合是两个对等的民族经过长期的共同性增长的基础上融为一体,民族差别得以最终消失,相互融合成新的民族。具体表现有迁移、杂居、互相通婚等,达成不同民族互相学习发展的目的。楚越作为曾经对立过的两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相互借鉴和融合的现象,以这点来说,即使说越文化是成就楚文化灿烂的基石也不为过。现代社会中,考虑到社会的安定以及不同民族间观念上的冲突,民族的融合依然值得我们去研究。
摘要:晋西南古称河东,位于汾渭地堑中部,包括临汾盆地、运城盆地以及中条山南麓黄河沿岸。这里自古就是中华民族文明重要发祥地,也是研究人类起源、发展、演化的重要地区。20世纪5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山西地堑发现了300余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和地点。这些发现业已证明晋西南的临汾、运城以及中条山南麓黄河沿岸,从早更新世初期直到更新世结束一直有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其中西侯度遗址、匼河遗址群、丁村遗址群、下川遗 ...
基本信息: 主编:山东博物馆 出版社:山东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1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19年1月 印次:1 ISBN:9787533067311 内容简介: 本书系首次对山东省内博物馆藏品进行全面系统梳理、展示,对展示、抢救、保护、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由山东博物馆主编,山东60余家博物馆的专家学者编写,收入齐鲁大地古往今来馆藏精品玉器珍品800余件,讲述玉器历史源流、背后掌故、流 ...
代表委员专访“我从事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已经三十多个年头了,作为一个关中人,老祖先留下来的文化,留下来的历史,留下来的记忆,如果不去把它保护下来,我就觉得这是一种失职,愧对于咱的祖先,也愧对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院长王勇超说。保护文化遗产初心不改王勇超28岁时发现,许多散落于民间有关陕西关中地区民俗的文化遗产都面临毁坏,于是开始了收集保护,如今,已年过花甲的
————————————————————————————全文阅读试论“水平层”与旧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方法(作者:李锋、陈福友、高星 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赵海龙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原文刊于《考古》2019年第1期)
在数千年前的中国商代,平民男女间关系如何?以何种婚姻方式组建家庭?日常又怎样生活? 通过系统梳理、研究殷墟考古发掘资料,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苗霞副编审给出答案称,以殷墟为代表的商代社会中占大多数的一般平民,无论男女,都有较明显的独立性,婚姻制度上应实行较为松散的一夫一妻制,成年女性和未成年孩子是家庭中较稳定的成员,成年男性则游离于家庭和社会之间。 苗霞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介绍说,殷 ...
“作为来自考古学界的全国人大代表,这些年我关注的重点,一方面是深化考古学研究,另一方面是让研究成果惠及民众。”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王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指出,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 ...
南岛语族的起源问题一直为国际考古学界瞩目,然而,国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几乎空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于2011年开展了华南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谱系研究,基本厘清了海南岛距今6000年到2000年前的文化发展序列。一系列考古证据表明,海南史前文化与南岛语族文化有着高度相似之处,南岛语族起源于我国华南地区。 如果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修建南岛语族文化博物馆,可以帮助国内外游客了解南岛语族 ...
基本信息: 作者:陈胜前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9年1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19年1月 印次:1 ISBN:9787108064295 内容简介: 直立行走和狩猎为何成就了人类?从狩猎-采集到农业产生,人类在演化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什么转折事件?战争如何影响人口变化?……史前考古学家研究人类超过99%的历史,本书探讨了现代人起源演化中的生计策略和文化适应,从各个细微方面体现了考古学的洞 ...
内容提要:以邰城汉墓为对象,对墓地形成过程、墓地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汉初至宣帝前后,竖穴土坑墓、竖穴墓道洞室墓代表的两个族群,采用聚族而葬的族葬制,而在同一族群内部流行以夫妻为核心的家葬制。西汉末期及之后,墓地人群发生变更,家葬制进一步发展。对邰城墓地结构的研究,展示了关中地区西汉平民墓地的面貌,为进一步探讨西汉墓地制度奠定了基础。此墓地结构研究方法亦可为其他地区的汉代墓地研究提供借鉴。
发现于秦始皇帝陵园的46件神态逼真、形态各异的原大彩绘青铜水禽,是目前国内考古出土时代最早、数量最多的一批青铜雕塑,在形制、表面装饰以及表现风格上特征鲜明,明显有别于中国先秦时期的其他青铜器。彩绘青铜水禽的发现,不仅丰富了秦始皇帝陵园陪葬坑的内涵,而且对进一步研究战国晚期秦国乃至秦代的物质文化、青铜冶铸工艺和装饰工艺均具有重要意义。
北魏平城(今山西大同)时期胡风因素的研究,已有多位专家做过论证。王银田先生从丝绸之路输入的西方器物研究平城与萨珊波斯、中亚等地的关系交流。张庆捷先生著《民族汇聚与文明互动——北朝社会的考古学观察》一书,从北朝时期的胡商、胡俑、胡舞、波斯币、石葬具、宝石戒指等多个方面去论述了北朝社会的民族的汇聚以及文明的互动,并在多篇文章中述及平城时期胡人的情况。 本文根据考古材料的新发现及学者们的研究成果,重新 ...
曹操墓自发现以来,其画像石内容引起较大关注。2016 年出版的《曹操高陵》考古报告收录了考古发掘出的四十一块残石和追缴到的多块大型画像石。报告根据残石上的榜题考证出“申生”“灵辄”“伯夷叔齐”“杞梁妻”等历史故事,但对无榜题的故事大多停留在图像描述阶段, 未做深入探讨。本文通过对曹操墓画像石图文关系的研究,同武梁祠等汉画材料进行对读 ...
基本信息: 作者:燕生东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9年1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19年1月 印次:1 ISBN:9787100163347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三部分共十七篇论文。其一,海岱地区史前文明化进程。回顾了学界对海岱地区史前文化的认识和构建过程等,涉及海岱文化区发展的特点,以及其对中华早期文明形成和发展作出的独特贡献。其二,考古新发现与早期文明。从古代文字产生、社会分层、 ...
查尔斯·海厄姆(Charles Higham)著的《东南亚大陆早期文化——从最初的人类到吴哥王朝》已经由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翻译,文物出版社出版,是目前引入国内最为全面的一本介绍东南亚考古的著作,值得精读。
《良渚玉器线绘》一书是由浙江古籍出版社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方向明研究员合作出版的一部有关良渚文化的普及图书。图书在出版前后在社会上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关注,笔者从这本书编辑的角度,谈谈《良渚玉器线绘》的出版始末,同时也向考古界、出版界和社会公众分享我们出版这部书的一点收获和心得。
——————————————————————————全文阅读从江口出水金封册看明代封册制度(作者:高大伦 南方科技大学;李飞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原文刊于《文物》2018年第10期)
出土战国文献中所见近8000个字、词系统的梳理和集释,囊括陶文、玺文、金文、货币文、玉石文、简帛文等各门类资料; 共15卷17册,中山大学老中青三代学人二十余人历经十五年辛勤耕耘始告完成——《出土战国文献字词集释》。 书名:出土战国文献字词集释(全十七册) 作者:曾宪通 陈伟武 主编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8年12月 定价:4,800.00
基本信息: 编著: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 桂林市靖江王陵文物管理处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2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19年2月 印次:1 ISBN:9787532548651 内容简介: 本报告集主要介绍了各座王陵陵园的考古发掘清理情况、陵园建筑布局及构筑方式、石像生、发掘出土的文物标本以及考古发现与收获等,客观揭示 ...
陕西碑刻总目提要初编(全五册)作者: 吴敏霞 主编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19年1月页数:1780定价:1998元内容简介:《陕西碑刻总目提要初编》系陕西省“十一五”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重大项目、《国家“十一五”古籍整理出版重点规划》项目和《2011—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项目《陕西碑刻总目提要》的阶段性成果。 本书收录陕西境内历代碑、墓志、墓砖、摩崖石刻、造像题记、经幢、塔铭等多种类型的石刻资料;所收各类 ...
作者:郑振铎出版社:台海出版社出版日期:2019年1月页数:208定价:35元内容简介:《古城古墓挖掘简史》一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用精炼通俗的语言,总结了国外自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重大考古发现,例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等重要遗迹的发现和发掘历程。这是郑振铎先生在考古学方面的重要作品之一,资料详尽,条理清晰,文辞生动,具有很强的学术意义和可读性。此外,本书附录还收录了朱偰的《建康兰陵六朝陵墓图考》,使本书的内 ...
垣曲县位于山西省南部,运城市东北隅,地处中条山腹地、黄河岸畔。境内地势北高南低,西、北、东三面环山,南临黄河中部为山间盆地,呈北宽南窄的葫芦形展布。1957年王择义先生在垣曲盆地进行了一次大范围的考察,发现旧石器地点68处,拉开了垣曲盆地旧石器考古工作的序幕。此后又相继发现了官沟、东岭、柴火疙瘩等多处旧石器遗址。目前来看,垣曲境域发现的旧石器遗址或地点数量丰富,年代跨度大,但文化面貌尚不清晰,除了南海峪 ...
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然而,“透物见人”是考古面临的一个终极命题,甚至是难题。考古出土的器物是不能开口说话的“无字天书”,学界出版描述遗存遗物的考古报告混合众多术语,常常让社会大众不知所云。普通社会公众想知道的不是出土器物的“长、宽、高”“早、中、晚”“石、铜、铁”,而是活生生的历史。考古学面临怎样把考古材料转换成史料的问题。一个真正的考古学者,肩负着透物见人、替古人说话,进而正经补史的艰巨任 ...
——————————————————————————————————全文阅读郑州商城遗址的商墓与商城(作者:郜向平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原文刊于《中原文物》2018年第3期)
为了配合国家文物局制定的“河套地区先秦、两汉时期生业、环境与文化”这一课题的实施,2005年6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黄河南流地带的山西省忻州市保德县林遮峪遗址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试掘。调查中发现林遮峪村南一个叫堡梁的台地上有石砌的墙址及面积较大的仰韶晚期至龙山晚期的遗存。为了搞清楚林遮峪遗址的时代、文化内涵以及1971年林遮峪出土的商代铜器与遗址的关系,在对周边5平方公里范围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我所决定对该遗址 ...
东非沿海地区出土的伊斯兰釉陶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丁雨)东非海岸地区是古代中国陶瓷的重要销售市场地之一。实际上,东非沿海地区具有参与海外贸易的历史传统,多年来出土了大量产自海外的遗物。仅以陶瓷品管窥,至少就包含来自西亚、印度半岛和东亚地区的产品。如果想要从整体视角观察东非地区的对外贸易,分析中国商品在其中的地位与作用,则必然 ...
840年,回鹘帝国在黠戛斯的攻击下败亡,部族离散,漠北蒙古高原再次陷入权力真空的地带。九世纪中叶,室韦-鞑靼部落(《辽史》称“阻卜”)在漠北崛起,并控制了克鲁伦河流域和漠北草原。然而,由于漠北蒙古高原并未能形成统一的蒙古部落联盟,随着契丹帝国的崛起和耶律阿保机对漠北蒙古高原的征伐,从辽上京到漠北蒙古高原旋为契丹控制。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又从漠北蒙古高原南下,西越阿尔泰山,兵锋直至西域,建立了“东至海,西至 ...
考古(水下、艺术、器物)、文物保护、博物馆研究、历史研究,这么多类的书籍,总有你想抱回家慢慢看的,快来领走这份新书书单吧!考古发掘报告及研究专著中国石窟寺研究 宿白 三联书店 2019-01 ¥165.0中华古代文明的起源:李学勤说先秦 李学勤 三联书店 2019-01 ¥68.0杭州南高峰塔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编著 文物出版 2018-12 ¥180.0黄河流域史前·
博物馆在专业中挖掘藏品内涵,在相关工作中与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相结合,开发衍生产品,增强博物馆发展能力等等,都是一些老话题。 但是,这几年说的比较多,而且不断在说,尤其是开发衍生产品说的最多,好像这些问题就成了关于博物馆的一些主要问题或重要问题。 实际上,与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相结合,开发衍生产品,增强博物馆发展能力,并不是博物馆主业中的最核心的问题。因此,也谈不上根据这些问题来说博物馆如何去 ...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做出的重大贡献。自东汉瓷器走向成熟以来,日益受到国人的喜爱。从唐宋开始至元明清各代,瓷器不断传到国外,更是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瓷器成熟的标志,一是胎质采用包括高岭土在内的瓷土,二是人工施釉,三是烧成温度达到1200℃。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瓷器的代表是浙江上虞小仙坛东汉窑址出土的青瓷,早于它的称之为釉陶或原始瓷器。原始瓷器有一个发展过程,原始瓷最早发现于 ...
【导语】2019的两会时间,我们再次关注来自艺术界的声音。2019年3月3日和3月5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和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30余位来自美术界的政协委员,为文化艺术界的上层建筑和未来发展建言献策。回望过去几年,诸多被艺术界关注的问题得到实质的进展,国家艺术基金的设立、文物保护力度加强、艺术品税率下降、《电子商务法》发布并实施、基层文化建设愈发全面……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
成都是四川省省会城市、副省级市、特大城市,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成都城市历史久远,文化深厚。关于成都城市史的研究,向来为学界所重视,学术成果极其丰硕,而从宏观上分析评估成都在中国城市史中的特殊地位,更是近年来引起学者们普遍关注的问题①。成都不仅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是中国重要的古都,然而对于成都都城史的系统研究和深入探讨仍显不足。随着成都平原宝墩文化城址、三星堆城址、羊子山土台遗址 ...
固镇县蔡庄墓群地处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连城镇城南村蔡庄西南约500米,位于012县道和澥浍引河东侧,北距浍河约2.5公里,东北距著名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谷阳城遗址中心约2公里(图一),系固镇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在册文物点。墓群处在一南北走向的椭圆形岗地上,岗地当地百姓俗称“蔡孤堆”,南北长约300、东西宽约100米,面积约30000平方米,高出周围地面2.5米。
本书以作者参加三峡文物保护全过程的亲身经历为基础,以课题研究的方式对三峡20余年文物保护工作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总结,内容包括三峡文物状况和价值,《三峡文物保护规划》的编制,三峡文物保护管理体制的特点和效能,三峡库区19个受淹区县的地面、地下文物保护状况,白鹤梁水文题刻、张桓侯庙、石宝寨、屈原祠等重大文物保护工程概况,三峡文物保护特点、 ...
很多考古学家在面对遗址发掘时往往有着基于文化使命的两难:发掘可能意味着人类一段未知经历的揭示,而一旦暴露却可能因利益冲动等种种原因而无法填埋,只会使其走向不可挽回的消亡。要更好地保护文化遗址,必须在经济利益和历史意识之间求取最大公约数,为子孙后代尽可能留下更多的传世遗存。
摘要:玉戈和青铜礼器一样,是商周时期体现贵族身份的标志物。本文通过考察郑州商城、盘龙城墓葬出土玉戈、柄形器等礼器,提出玉戈、青铜礼器和玉柄形器由主及次地体现贵族身份重要程度,同时高等级贵族随葬更多、更大的玉戈。由大型玉戈结合青铜礼器的情况,可观察出盘龙城目前已经出现当地首领一级的最高等级墓葬13 座,台西和大辛庄也有少数同等级别的遗存出现,而郑州商城王级墓葬尚未出现。
“近些年我国各地城市建设规模大、速度快,每个城市每天都有数以百计的建设工地。其实这些地方大多数都应该进行考古勘探或发掘,但是许多城市由于缺少专业考古机构,导致无法开展这些工作。”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贺云翱在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这样谈到。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贺云翱 魏金金/摄 据悉,根据国家文物局最新数据,我国得到批准的具备考古发掘资质的单位已 ...
基本信息: 编著:中国国家博物馆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11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18年11月 印次:1 ISBN:9787532548651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钱币800余件,所选文物起自秦始皇统一六国,止于五代十国,包括金属铸币及纸币,以流通钱币为主,其他非正式流通钱币亦有少量收入,每钱均有正、背两面图。
—————————————————————————————————————全文阅读从现代人出现到农业起源——郑州地区旧石器时代考古新进展(作者:王幼平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顾万发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原文刊于《中原文物》2018年第6期)
全文阅读郑州西司马墓地结构与社会结构分析(作者:张家强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蔡宁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雷兴山 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原文刊于《华夏考古》2018年第5期)
摘要:丁村遗址是我国一处重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群,也是我国少数几个几未间断、持续探索的旧石器考古遗址之一。60年来,历经几代人共同努力,丁村遗址的考古与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2011年以来我们在丁村遗址群周边进行了深入广泛的考古调查,在柴庄附近和汾河东岸至塔儿山之间的黄土塬区的沟谷梁峁地带发现近百处旧石器地点,并对其中的九龙洞遗址、过水洞遗址和老虎坡遗址进行了连续多年深入细致的考古发掘,发现了老虎坡人 ...
2012年4月,江苏省镇江市丁岗镇平昌新城项目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发现古代青砖。镇江博物馆接到报告后,随即派遣考古工作人员对现场进行实地勘查,发现该处有古墓葬。根据现场情况,镇江博物馆组织专业人员对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砖室墓2座。 刘家村位于江苏省镇江市大港镇以南、丁岗镇以东,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该区域是宁镇山脉向太湖平原过 ...
基本信息: 主编:宋镇豪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1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19年1月 印次:1 ISBN:9787532590513 内容简介: 本书是甲骨学殷商史研究中心新一期的集刊,为新八辑。全书共收论文40篇,内容涉及甲骨文与殷商史的研究、商代礼制的探讨、具体字词的考释、甲骨书法等,较为全面地反映了甲骨文与殷商史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编写的《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5册)正式出版。 自2015年起,非遗中心组织专业团队开展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的逐一实地调研,在此基础上编撰完成《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这是第一本完整系统地介绍北京国家级、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书籍,涵括了非遗项目的历史渊源、表现形态和文化价值,内容丰富详实,设计精心奇巧,兼具知识性、文献性 ...
基本信息: 作者:薛东星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8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18年8月 印次:1 ISBN:9787501056705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依托耀州窑博物馆馆藏,并加入部分考古发掘品,以图录形式对耀州窑陶瓷进行了全方位展示。全书收录典型器物160余件,以时代为序分为六个部分,以唐宋时期陶瓷为主。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之后,对地方文物保护工作的影响有哪些?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之后的今天其文化传播语境究竟如何?怎样改变当前考古类专业期刊“走出去”影响力欠佳的现状?这一系列表面看似不太相关但事实上又密切相关的问题,成为最近相当一段时间里马萧林经常思考的问题。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为今年全国两会带来三份关于文化传承与宣传推广的提案。
1986年甘肃天水市小陇山放马滩护林站发现的秦汉古墓群中出土了绘在4块木板上的7幅地图。根据同时出土的竹简纪年与其他随葬品的特征,这批地图下葬年代判定为秦始皇八年(前239),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实物地图。自公布以来,天水放马滩秦墓出土的木板地图和竹简一直备受学界关注,引发诸多学者的研究和探讨。《天水放马滩木板地图研究论集》收入了天水放马滩秦墓木板地图发现至2013年以来,国内外学者包括编者在内的22位作 ...
作者: 余太山 / 李锦绣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 2019-3 页数: 330 定价: 9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100167253
1977年上半年,在登封告成王城岗遗址,发现一座河南龙山文化晚期(王湾三期文化)东西并列的城址,按其所在的地理方位,考古发现的遗迹遗物,结合文献记载及其附近东周阳城的存在,遂与“禹都阳城”联系起来。这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后续的考古发现表明,这是探索早期夏文化的重大突破。主持王城岗遗址发掘的河南省博物馆安金槐先生,想召开一次20人左右的小型登封告成遗址发掘现场会,得到国家文物局和中国社会科学
文丨葛剑雄来源丨凤凰历史今天主要与大家分享的话题是"中国边疆问题的由来",我本身专业是历史地理,现在的身份是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我们研究历史地理有两块大的方面,一是历史自然地理,二是历史人文地理。人文地理中有一个研究领域,现代的说法叫"历史政治地理",传统的地说法称为"疆域沿革地理"。我们今天讲中国边疆问题,首先要弄清楚边疆是如何形成的?在形成过程中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正因为 ...
全文阅读宁家坡新石器遗址出土陶窑的加固保护性搬迁与修复(作者:梁宏刚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文刊于《江汉考古》2018年第6期)
“让文物活起来”成为近年来博物馆行业内的普遍呼声。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先从博物馆文创说起。2017年,我指导一个文化遗产方向的研究生撰写了博物馆文创方面的硕士论文(赵冰清《试论博物馆文创的几个问题》),论文讨论了国内外博物馆文创的不同案例,得出的主要观点之一是“博物馆文创是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延伸,不宜提博物馆文创产业,博物馆文创也无法形成产业”。
基本信息: 编著: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新乐遗址博物馆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12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18年12月 印次:1 ISBN:9787501058143 内容简介: 新乐遗址为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重要的文化遗址,自20世纪70年代发现以来,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进行了多次发掘,发现了大量的房址、灰坑、墓葬等遗迹,出土了丰富的遗物,有石器、玉器、陶器、煤精制品、骨器等,为研究东北地区新 ...
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 马东平 1000多年前,“唐蕃古道”是唐王朝与吐蕃之间人员往来的重要通道,是民族友好交往的见证。这条道路从古长安出发,经过甘肃、青海,直通吐蕃的逻些,向西通往尼泊尔和印度,全长3000余公里。 在历史上,这条古道更是一条承载了沿线各个民族友好交往、进行文化传播的“文化运河”,它把青藏高原和内地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而且成为我国和印度、尼泊尔等国联系的 ...
夏文化问题某种程度上像是中国考古学孜孜以求的“皇冠上的明珠”,其争论的核心实际已经演变成为一个认识论的哲学问题,关涉的是考古学者的立场与方法。五四以来,古史辨派学者有力地挑战了以《史记》为代表的中国上古史学的“元叙事”,而傅斯年则转而采取“史学即史料学”的守势,这两种史学思想都对中国考古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无论是前者批判上古文献为传统史家的层累造成或神话的伦理构建,还是后者试图效法自然科学范式以 ...
夏时期探索不仅仅是中国考古学的重大命题,更是中国历史学的重大问题。纵观夏文化探索学术史的冷热转折,有三方面的线索可稽:现代史学对上古史的取向、对待历史文本的态度、史料的释读方法。
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因其记载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变迁,传承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而往往成为该国和该民族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标记。我国历史悠久,文化遗产博大宏伟,一些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文化遗产的考古发现无疑引发公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保护和发展文化遗产,需要坚持完善和利用考古学。考古学研究资料的收集的方式有田野考古、航空考 ...
——————————————————————————————————全文阅读试论襄阳南朝画像砖墓的营建及图像布局(作者:莫阳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文刊于《考古与文物》2018年第6期)
基本信息: 主编:喻燕姣 编著:湖南省博物馆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10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18年10月 印次:1 ISBN:9787556120703 内容简介: 本书收集材料较全面,基本网罗了湖南出土的主要珠饰,其中很大一批文博机构收藏资料属于第一次公布数据和图片;内容较系统,第一次对湖南出土珠饰进行全面分类整理;在研究方法上,采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与自然科学技术研究方法相结合、 ...
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因其记载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变迁,传承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而往往成为该国和该民族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标记。我国历史悠久,文化遗产博大宏伟,一些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文化遗产的考古发现无疑引发公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保护和发展文化遗产,需要坚持完善和利用考古学。考古学研究资料的收集的方式有田野考古、航空考古和水下考古。由于技术手段的发展,结合了先进技术手段的考古学,能够在文化遗产 ...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物保护自始至终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是底线也是红线。如何加强对民族文物的保护,避免走“城市建设开发中大规模破坏文物”的弯路,是新时代对少数民族文物保护提出的新要求。 民族文物抢救和保护应成为当务之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年来,我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诸多成就:调查、征集、保护和整理了许多少数民族文物,建立了一大批 ...
基本信息: 编著:信阳博物馆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10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18年10月 印次:1 ISBN:9787501056491 内容简介: 信阳博物馆收藏了大量先秦时期的青铜器,这些青铜器绝大多数出自古代墓葬,经过科学考古发掘,不但精美,而且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如息国的青铜器、黄国的青铜器,还有长台关出土的楚国编钟,反映了先秦时期的纷繁璀璨的历史。本书选取了馆藏青铜器精品300余 ...
史料、考古和文物共同构成了还原历史的三驾马车,缺一不可。自清朝道光年间的调查让统万城再次回到世人面前以来,相关研究工作多从浩瀚史籍中抽丝剥茧,辅之以基础田野调查和考古发掘,成果显著,但也可谓是踽踽独行。 编撰、出版一本关于统万城的考古和文物书籍,可以说是学术界期待已久的事情。统万城历经大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北宋、西夏和元朝,积淀了丰富的多元民族文化。 本书收录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发 ...
本书收录走马楼第22号井三国吴简7431枚。皆为长沙郡临湘县(侯)文书,涉及经济活动和人口管理,对研究三国历史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全书分上、中、下三册,上册为前言、凡例、彩版、图版,中册为图版,下册为释文和附录一(简牍揭剥示意图,简牍出土总平面‘立面图)、索引(人名索引’地名索引和纪年索引)。
遗址类博物馆是在历史人文事件原生地或关键地点举办的博物馆,是“遗址”与“博物馆”的复合体,在中国博物馆事业中有着特殊的位置。 遗址类博物馆所涉及的“遗址”主要是历史人文遗存或考古遗存。历史人文遗存是留存至今的且有明确记录的遗存,如古代构筑物、聚落等。考古遗存是经考古发掘后的状态,或说是经过考古专业手段处置后的状态,考古遗址既呈现了古代遗存状态,也呈现出经考古方法处置的状态,如古聚落、古墓葬遗存等 ...
对基层严密控制一直是人们对秦县行政的固有印象。但是,秦县县廷是否有足够力量控制其治下的编户齐民,是一个值得考究的问题。里耶秦简《迁陵吏志》所载迁陵县吏员缺置情况及其他案例,为探讨秦县的缺吏现象提供了依据。
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主要是孙吴前期临湘侯国的一些行政簿书,大都经过临湘侯相、丞及门下吏、廷掾等的处理和省校,不仅反映了临湘县廷日常行政的政务特征,也记录了临湘侯国重点处理的甚至事关孙吴全局的上务与时务,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由于《三国志·吴书》缺乏表、志,孙吴制度的基本面貌,人们历来知之不详。约10万枚长沙吴简的出土,为探讨孙吴制度提供了条件。
礼制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特点之一,是其区别于世界其他古老文明的一项重要因素。关于礼制的起源,多数学者认为,龙山文化时期礼制已经初步形成。但早在大汶口文化时期,从制度和器物层面已能见到礼制因素,中华礼制可能在大汶口文化时期已经萌生。
2010年在距湖南省长沙市五一广场中心约120米处,新出土了一批东汉简牍。该批简牍主要为东汉和帝(88—105年在位)至安帝(106—125年在位)时期,长沙郡及门下诸曹、临湘县及门下诸曹的下行文书,临湘县、临湘县下属诸乡、亭的上行文书。2015年12月、2018年10月中西书局相继出版了《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牍选释》(以下简称《选释》)、《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牍(壹)(贰)》(以下简称《壹》《贰》),学术界得以管窥五一广场东汉简 ...
考古发现的材料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文字资料,所谓出土文献;另一类是遗址遗物。以上两类,都是我们研究古史的重要资料。由考古大发现,我们可以推测,必将迎来古史研究的“黄金时代”。文史工作者生逢其时,是十分幸运的。
秦汉时代距今久远,留存下来的传世文献数量有限,做具体研究时不免捉襟见肘,因而研究者对这一时段的材料渴求尤为强烈。针对一个多世纪前出土的西北汉塞简牍,王国维在20世纪20年代就认为是当时史学的四大发现。与此相比,近二三十年来,考古发掘和国内高校购藏的简牍呈几何级数递增。同时,居延汉简等早年公布的大宗简牍也重新整理出新的图版和释文,并且随简文公布的考古学信息也更为丰富。近年来,秦汉史领域以简牍作为研究对象 ...
出土文献对历史研究起着重要作用,最基本的原因就是出土文献大多是原始文献,没有经过后人编辑,其中包含许多已经佚失的历史信息。利用出土文献研究历史,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出土文献只是传世文献的补充,特别是中古以后,很难仅依据出土文献从总体上“重建”历史。第二,这里所说的“出土”并非只指考古发掘,那些从博物馆、图书馆、藏书家手里新发现的文献,也属于广义的“出土”文献。社会生活史是唐史研究的重要领域,但至 ...
山西全省性的大规模的文物调查工作进行了三次,分别在1956—1957年、1980—1984年和1995—1998年。2006年《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分册》的出版,集结并展示了20世纪山西省的文物调查工作及其成果。其中,新石器时代遗址已经发掘的有78处,发现仰韶文化遗址716处、庙底沟二期文化遗址361处、龙山文化遗址1102处〔1〕。 在全省文物普查的基础上,各区域也针对性地对新石器时代的遗存进行了一些具体的调查、发掘以及相关的研究工作 ...
【美】埃里克·H·克莱因(著),贾磊(译):《文明的崩塌:公元前1177年的地中海世界》,中信出版集团2018年版该书是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古代史上的转折点》丛书中的一本分册,英文原版在2015年面世。作者克莱因现为乔治华盛顿大学古代史和考古学教授,并任该大学考古研究所主任。他还是美国近东考古学界的顶级期刊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Schools of Oriental Research(简称BASOR)的两位主编之一。对研究古代近东(包括两 ...
图1/从博斯普鲁斯海峡遥望老皇宫2016年盛夏时节,第40届世界遗产大会在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如期开幕。正当各国与会专家开始进入状态探讨正式议题时,战斗机的低空呼啸和博斯普鲁斯大桥上的枪声让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再次陷入了军事政变(未遂)中。在1985年的世界遗产大会上,伊斯坦布尔历史城区以其跨越两千年、连接两大洲和两大宗教的独特价值,以及文化遗产的完整性被纳入了《世界遗产名录》。伊斯坦布尔的世界遗
编者按远东地区与欧亚非大陆的丝绸贸易,从上古的走私活动到汉唐时代的边境贸易,乃至大航海时代以来的中欧直接通商,“一带一路”,源远流长。其背后的动能,也许是帝王们夹杂着野心和虚荣的政治抱负,也许有商贾们怀揣发财梦想的各种算计,也许还有僧侣们追求真理、传播信念的宗教热情,以及众多热血男儿不辱使命、不畏艰险的报国精神。这就是近代以前的中国式“全球化”。 “丝绸之路”与中国式“全球化”文 | 张国刚(《读
按:本文为伊本·胡尔达兹比赫《道里邦国志》中译本序言摆在读者面前的,是阿拉伯古典地理学中的两部代表作。两书现经宋岘先生直接从阿拉伯文原著译出,由中华书局出版。我国新开拓的学术领域——阿拉伯学因而增添了极为重要的典籍,可喜可贺。两部著作一是伊本·胡尔达兹比赫(Ibn Khurdādhbih,卒于公元912年)的《道里邦国志》(Kitāb al-Masālik wa’l-Mamālik),一是库达玛(
专业人才匮乏一直被视为我国水下考古事业发展的瓶颈。记者从25日在青岛举行的2019年全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上获悉,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当日与山东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建“山东大学教学科研基地”,水下考古人员培养从此进入专业化、规范化的新阶段。 “此次与山东大学的合作,将以人才联合培养为基础,以科研合作为载体,以项目实施为依托,对水下考古学科架构、理论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升我国水下 ...
基本信息: 编著: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12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18年12月 印次:1 ISBN:9787501058327 内容简介: 1984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临淄齐故城南面的孙家庄(两醇)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西周至战国时期墓葬323座,多为中、小型土坑竖穴墓,部分有二层台、壁龛、腰坑等 ...
:强调历史文献与考古材料相结合的“二重证据法”常被认为是中国古史研究(尤其是上古史重建) 的特色,但是将两类证据不加区别、缺乏审视地“结合”却会产生问题。考古学与历史学在研究对象、方法和擅长解决的问题上差异很大,因此两者应该是信息的互补关系,而非对具体时间、事件和人物的印证关系。随着理论方法的进展, 当代考古学已经能从生态环境、技术经济、生存方式、社会结构乃至意识形态等角度进行比较全面的历史重建, 而历史学 ...
河北省平山县北约10公里处的东、西林山,曾是著名的佛教圣地,保存了大量佛教文物和遗迹。东林山现存一处唐代摩崖造像、一座明代石窟、一处寺院和一处塔林。西林山现存石窟三座、庙观遗址数处、唐代开龛碑记一方及清代重修碑两方。西林山石窟1982年被确定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出版的《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北分册》对其做了简要介绍,编号为西林山第1、2、3窟。三窟分别俗称百佛堂、千佛堂和万佛堂,百佛堂在山巅偏北处 ...
最近几年里,记者先后两次采访袁仲一。虽然身体欠佳,但先生都是热情接待,谈兴甚浓,一谈就是三四个小时。 五年前,袁先生体检时,发现心脏血管堵塞、供血不足,准备做支架手术时又突然咯血,手术未能进行,只好采取保守疗法。最近,他时不时感到胸闷,刚治疗出院不久。 提起秦始皇陵,提起兵马俑,袁仲一浑身涌动着异样的情愫,话匣子关也关不住。几十年的秦陵发掘、研究,在先生的心中留下了无法抹去的印记。在他的眼 ...
【摘要】嘉绒是分布于川西北地区一个独具特点的藏族人群支系,其文化习俗中积淀和保留诸多象雄文化痕迹,并普遍存在土司祖先来自西藏“琼部”的历史记忆。但因藏文文献记载的匮乏和模糊,嘉绒与象雄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联系,始终是一个悬而未决的疑案。文章通过对汉文史籍所记汉代川西北“邛笼”内涵的挖掘及其与“駹”这一特异部落的对应关系,并结合藏文文献有关象雄琼氏由琼布迁往嘉绒地方的记载,对嘉绒与象雄琼氏之间的渊源关
内容提要: 阿尔泰及以西地区新石器时代以来的陶器基本以饰压印、刻划纹的罐类器为主,但至早期铁器时代的公元前1千纪后半叶,却突然开始盛行束颈圆弧腹的壶类陶器。本文认为,阿尔泰及以西地区包含壶类陶器的遗存,具有大体一致的文化面貌,可以统称为巴泽雷克文化,并且可以划分为与 三群陶壶相对应的三个地方类型; 巴泽雷克文化中陶壶的出现,当与来自其 ...
《拉达克王国史(950-1842)》The Kingdom of Ladakh (C.950-1842 A.D.)意大利杰出藏学家毕达克先生的代表作与著名藏学家图齐《印度-西藏》齐名著名藏学家、语文学家沈卫荣教授翻译一部关于拉达克历史研究集大成之作迄今有关拉达克历史的最权威的作品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编“西域历史语言研究译丛”之一(意)毕达克 著 沈卫荣 译简体横排 2018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