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犍陀罗文明史》:在犍陀罗故地寻访人类文明遗迹
孙英刚 何平2018-04-19 15:08字号犍陀罗佛教艺术有很高的知名度,国外有关的论著可谓汗牛充栋。而在国内,对犍陀罗佛教艺术做深入研究和全面介绍才刚刚起步。此前国内学界一直将犍陀罗视为域外,但实际上,犍陀罗文明和中国文明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犍陀罗文明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自身文明的特点和发展轨迹。有感于国内犍陀罗书籍的碎片化,犍陀罗爱好者和收藏者何平萌发了想要制作一本全面介绍犍陀罗的图书。2013年, ...
孙英刚 何平2018-04-19 15:08字号犍陀罗佛教艺术有很高的知名度,国外有关的论著可谓汗牛充栋。而在国内,对犍陀罗佛教艺术做深入研究和全面介绍才刚刚起步。此前国内学界一直将犍陀罗视为域外,但实际上,犍陀罗文明和中国文明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犍陀罗文明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自身文明的特点和发展轨迹。有感于国内犍陀罗书籍的碎片化,犍陀罗爱好者和收藏者何平萌发了想要制作一本全面介绍犍陀罗的图书。2013年, ...
周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18-03-11 15:10字号【编者按】本文摘自《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7年第12期,原题为《北魏六镇防线的空间分析》,作者周杨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生。澎湃新闻经授权发布,原文注释从略。北魏六镇是北魏迁都平城以后为了加强北部边防和他族管理而设立的军镇,其顺序和名称曾一度有过讨论,目前基本已形成了共识,即自西 ...
沈卫荣2018-03-24 17:30来源:中山大学学报字号本文从Donald Lopez Jr.教授对历史学家和佛学家的一句批评,引出当今佛教史研究现状存在的两大问题,一是历史学家对藏传佛教的理解有失肤浅与偏颇,二是佛学家对历史的意识普遍淡薄。前者造成了蒙元史及清史等研究领域中众多牵强附会的误解与偏见,而后者则使得佛教史研究难以摆脱传统佛教史书的叙事模式与历史观。针对这两个严重阻碍佛教史研究进步的极端,作者倡导回归语文学,通过 ...
张睿锜2017-10-17 15:03来源:澎湃新闻字号爱德华·李·思朋斯(Edward Lee Spence,1947 -)是一位出生在德国的美国“寻宝天才”。1972年,他从海洋研究协会海洋艺术学院(Sea Research Society's College of Marine Arts)取得海洋史博士学位(Doctor of Marine Histories),从此一生致力于对海洋考古学进行跨学科研究。思朋斯被视为水下考古的先驱和海洋考古学的创始人之一,在沉船和沉宝等方面拥有极为渊博的专业知识。爱
在海洋寻宝过程中,南美洲一直是一片充满神秘宝藏的乐土。从西班牙人15世纪在这一地区开展大规模殖民以来,无数的金银财宝从南美大陆被运往欧洲。在世界史研究领域,甚至有学者认为正是这些从南美来的真金白银刺激了欧洲的重商主义,并促进了欧洲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鉴于当时的航海条件,许多船舶在航运途中失事,大量珍宝虽然长眠于海底,而它们的传奇仍旧在数个世纪中回荡不绝。今天,我们要说的故事,就是这样一艘离奇沉船和它 ...
2018年4月6日上午,由中国人民大学古代文本文化国际研究中心举办的“写本及其物质性”的会议第一场由文学院徐楠教授主持进行。本场发言的两位学者分别是来自斯特拉斯堡大学的米歇尔·朗格勒瓦(Michael Langlois)教授与复旦大学的余欣教授。 米歇尔·朗格勒瓦教授在《死海古卷中的圣经写本及其物质性》(Biblical Manuscripts and the Materia
一、南粤古驿道历史背景、构成与突出普遍价值 广东地处我国南疆,北枕五岭,南濒南洋,是一个相对独立且自闭的地理单元。散落在广东省境内古代交通线路是中原王朝翻越南岭,突破地理限制,实现移民开发,沟通政治经济往来的必然结果,也是控扼边陲,维护国家统一的有力工具。图为韶关西京古道 所谓“南粤古驿道”,是指1913年前广东境内用于传递文书、运输物资、人员往来的通路,包括水路和陆路,官道和
基本信息:编著:曹秋玲 王博出版社:东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12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7年12月印次:1ISBN:9787566913548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丝绸之路纺织品的出土、保存情况,选取代表性试样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文献资料,探讨西域的棉花传播、棉纺织工艺,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读者展现棉花沿丝绸之路的传播和发展情况。目录绪言第一章 棉的 ...
全文阅读瓷器化妆土工艺的产生与发展(作者:秦大树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原文刊于《华夏考古》2018年第1期)
考古学在国际学界诞生仅100多年,在中国尚不足百年,但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服务现代社会发展的作用却非常显著。如作为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成果,新近出版的《微痕考古研究》(武仙竹著,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就是把技术交叉、理念创新融入考古实践,立足国际前沿,使考古学在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历史价值、创新发展学科理论和服务现代社会文化建设等方面显现出重要作用。 “微痕考古”是作者立足国际考古前沿首倡的学术新概念 ...
全文阅读:考古学与人造物的实在性(作者:施劲松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原载于《南方文物》2017年第3期)
全文阅读霸伯盂铭文与西周朝聘礼——兼论穆王制礼(作者:黄益飞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原文刊于《考古学报》2018年第1期 )
基本信息:编著:赵声良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11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7年11月印次:1ISBN:9787501052363内容简介: 全书分十讲,系统而简明地分别来: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了敦煌艺术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中产生,又是如何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的;从中国美术史的角度探讨了敦煌彩塑的技法、样式与风格的源流等;从继承和发扬的角度论述了敦煌书画与现代中国书画的关系。目录第一讲 敦煌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 ...
基本信息:编著:上海博物馆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12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7年12月印次:1ISBN: 9787547916612内容简介: 贵霜王朝是曾存在于中亚的古代强国,在其鼎盛时期疆域从今日的塔吉克绵延至里海、阿富汗及恒河流域。贵霜在迦腻色伽一世和其承继者统治之下达至鼎盛,被认为是当时欧亚四大强国:汉朝、罗马、贵霜和安息之一。 ...
关于楼兰道的具体路线,据《魏略·西戎传》记载:“从玉门关西出,发都护井,回三陇沙北头,经居卢仓,从沙西井转西北,过龙堆,到故楼兰(衍一‘故’字),转西诣龟兹,至葱岭,为中道。”玉门关在敦煌西北方向的小方盘城,三陇沙在玉门关外疏勒河终点附近。都护井约在三陇沙东土山下,即三陇沙东北的雅丹群附近。居卢仓在罗布泊北岸龙城雅丹地区,西汉土垠遗址所出木简将其称为“居卢訾仓”。龙堆指白龙堆。《魏略》记载的沙 ...
鹊尾炉是中国古代佛教的行香法器之一, 始见于南北朝, 王琰《 冥祥记》 载有“费崇先少信佛法,常以鹊尾香炉置膝前”。 这种香炉采用杯形香斗,手柄前端铆入香斗,尾端下折,通称“长柄香炉”,或简称“柄香炉”。据考古发现,佛教行香法器始见于公元前 1 世纪前后中亚犍陀罗地区(今巴基斯坦北部和阿富汗南部),中国鹊尾炉则从犍陀罗佛寺流行的长柄香炉 ...
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 我对游牧民族历史的兴趣,最早是中学上历史课时产生的。因为中国文明始终长期面对着一个非常广阔的内陆游牧民族地区,且面对的还是全世界游牧民族中力量最强的一支,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但我以前读历史的时候,觉得很多问题都没讲明白,比如说为什么匈奴、突厥、契丹,这一拨拨的,最后蒙古又出来了;隔一段时间,一拨民族消失了,又一拨民族冒出来了。反正汉族周而复始地
198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2届大会决定每年的4月18日为“国际古迹遗址日”,今年是第36个国际古迹遗址日,本届活动主题为“遗产事业 继往开来”。为庆祝第36届国际古迹遗址日,新安函谷关景区将组织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从而提高公众参与遗产保护事业的积极性,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使遗产保护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实现保护理念、精神经验的代际共享。“国际古迹遗址日”宣传活动 景区免费开放 4月1
全文阅读:作为透视历史方法的考古学:记丹麦考古学家克劳斯·韩斯堡(作者:施劲松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原载《南方文物》2017年第3期)
原载《史学集刊》2018年第2期。伊斯兰教、中国与印度洋:历史联系与世界史背景约翰·沃尔著,刘 波译(乔治城大学 穆斯林-基督徒理解研究中心美国)摘 要:中国、印度洋和伊斯兰教都是在世界历史上相互交流的重要实体。理解三者的交互关系是一个重大挑战,需要一个在理念上具有包容性的整体性框架,该框架需要对三个关键识别性术语重新界定。由于“文明叙事”和“世界宗教范式”把“文明”和“宗教”视为封闭的圈子或固化的历史 ...
太仓,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入海口南岸,隶属苏州市管辖。太仓之名首见于宋郏亶《吴门水利书》“昆山之东,地名太仓,俗号冈身”,传因春秋吴王置仓于此而得名。元末筑太仓城,素有“锦绣江南金太仓”之美誉。 太仓在古代是一个滨海村落,人烟稀少。春秋时属吴地,秦属会稽郡,三国吴时在此建仓屯粮,渐次发展。元代因刘家港开创漕粮海运而日益繁盛,一时番商云集,外通高丽、琉球、日本等国,号称“六国码头”、“天下第 ...
北周消灭北齐,统一北方仅四年之后即为隋所取代。隋朝虽国祚短暂,统治仅37 年,但承前启后,影响深远。隋都大兴城位于关中平原中部,受其辐射影响, 关中地区隋代俑群迅即效仿东魏、北齐样式,进而取代西魏、北周的传统样式,表现出融汇统一的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一些新样式,同时战国以来传统的木俑工艺得以恢复光大,形成隋朝崭新的风格特征。据不 ...
春秋时期崛起、战国时期称雄的大国都在与中原文化早期发育重心有一定距离的边缘地带获得发展机会,形成了当时较为先进的各具特色的文化。对于这些原先处于边缘地位的政治实体迅速强盛的形势,《荀子》的说法是“虽在僻陋之国,威动天下”,“皆僻陋之国也,威动天下,强殆中国”。《史记》卷四《周本纪》说东周形势:“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 ...
基本信息:作者:徐苹芳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12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7年12月印次:1ISBN:9787532584437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徐苹芳先生关于丝绸之路考古的所有论文,以沙漠路线、草原路线、西南丝路、海上路线为经线,以时间为纬线,对丝绸之路上的遗址、出土文物以及相关的生活习俗进行了研究,是丝绸之路考古研究的具有代表性 ...
基本信息:编著: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10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7年10月印次:1ISBN:9787501051960内容简介: “阳关地带二期”地点是金沙遗址聚落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点发现了丰富遗迹并出土了大量遗物,如此丰富的文化遗存发掘与研究为金沙遗址的聚落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本书分别从 ...
3月23日上午,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友谊会堂举行。上海市市委书记、市长及相关领导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上海大学合作完成的“机器人水下考古装备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上海市技术发明二等奖。这是全国水下考古技术领域首次获得省部级科技发明奖, 标志着智能化水下考古自主创新取得新进展。 “机器人水下考古装备关键技术与应用”旨在破解传统水下考古技术设备的局 ...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5年至2017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石家庄市文物研究所、行唐县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对故郡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勘探及发掘,发现了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期具有北方族群特征的贵族墓地、居址和东周城址,遗址不小于50万平方米,填补了同期冀中地区考古研究的空白。其中鸟盖瓠壶青铜器在发掘现场就被考古专家定为一级文物;随后发现的河北省有史以来形制规格最高、保存最为完好的战国车 ...
日记是记录历史的特殊题材。小到家庭琐事、日常工作,大到国家大事、世界新闻,都不妨在日记里留下痕迹。摆在您面前的是一本“考古老兵”的日记。作为一名考古工作者,天天跟田野和文物打交道,谈的多是考古的事。说小了这是个人的考古工作记录,说大了,也不妨说是从个人角度记录的一个时代中国考古学发展的缩影。我这样说,也许不如摘录几条日记给大家看看: 1958年3月2日 黄老、张寅和我一同至工地。张先生与民族同志 ...
近读王绵厚先生寄来,列入渤海大学崔向东先生主编的《东北亚走廊丝绸之路研究丛书》之一的《东北亚走廊考古民族与文化八讲》,收获颇多。作者对涉及有关东北考古、民族与文化素有争议的一些学术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观点,多有创意,可谓是研究东北考古的不可不读的好书。 该书是作者对2016年出版的《中国东北与东北亚古代交通史》相关考古、民族与文化问题的细化与深化,将《交通史》的纵向时代表述,改变为横向专题表达 ...
1987年,一条满载瓷器等货物的宋代沉船在广州救捞局与英国海洋探测公司的一次搜寻东印度沉船行动中被意外发现。这条淹没在广东省江门川山群岛海域的沉船被国家文物局命名为“南海Ⅰ号”沉船。 1989年11月,中日联合南海沉船水下考古调查队对该沉船进行了首次水下调查,确定了它的大致位置,这是在中国水下考古工作中第一次成功应用物探技术与潜水探摸 ...
3月30日下午,德国考古研究院欧亚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王睦(Mayke Wagner)教授应邀为师生带来“裤子的发明——新疆史前服饰研究新进展”学术讲座。本次报告由靳桂云教授主持,柏林自由大学地质科学研究所佟派(Pavel Tarasov)教授、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王芬及相关专业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内容主要从两方面展开。王睦教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他们的团队对史前时期新疆吐鲁番地区驻金店遗址墓葬中出土假肢的考古学案例研究。 ...
河西走廊有两张名片:一张是嘉峪关。西北有句民谚:“一出嘉峪关,两眼泪涟涟。往后看鬼门关,往前看戈壁滩。”西北的人们常把嘉峪关看作“口内”与“口外”、内地与边疆的分界线。另一张是敦煌。敦煌是丝绸之路的中心,也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但敦煌又位于人们视为“口外”之地的“边疆”。作为分界线的嘉峪关与作为丝路文明中心的敦煌,二者文化边界并不一致,这恰恰体现出历史上的河西走廊是一个“过渡地带”。因此,要理解河 ...
摘要:公元3-10世纪是中国古代都城发展的重要时期。此时期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长期分裂、融合和隋唐一统天下的盛世局面。这一时期,都城的规划、设计、布置有一定的相似和沿承,形成所谓的“中世纪都城系统”。中国古代都城的考古学研究,把中世纪的都城系统更具体化为:“邺(曹魏十六国)——洛阳(北魏)——邺南城(东魏北齐)——大兴(隋)——长安(唐)”。在此系统中,长安城前后经历了十六国、西魏、北周,至隋大兴和唐长 ...
中美洲文明和中华文明的渊源久已成为学界和公众关注的焦点,热度至今持续不衰。美洲早期居民的主体是距今15000年前后由东北亚地区迁徙而来,这已是有大量考古资料支持的定论。张光直因此提出:“中国文明和中美洲文明实际上是同一祖先的后代在不同时代、不同地点的产物。我们把这一整个文化背景叫作‘玛雅—中国文化连续体’。” 中华文明因为与周边文明的广泛交流,如海纳百川般不断发展壮大;中美洲文明则孤悬海外,坚守着纯粹 ...
我至今仍然清楚地记得,小学四年级时,班里来了一位年轻的新老师,她上任后不久就买了两张地图张贴在教室的墙壁上。从此,我常常踩着椅子盯着地图,琢磨这些颜色背后的意思。在那张世界地图上,自己生活的家乡只不过是一个小圆点。相比之下,正上方那一大片令人惊讶的粉色,第一次直观地让我感受到“辽阔”二字的意义——那里,就是俄罗斯。 殖民史和文化记忆每个翻阅世界地图的人,不仅会被俄罗斯的辽阔所震撼,或许也都问过,这
日前,笔者参加一个主题为都市文化遗产继承的学术研讨会,与会期间,听取了一位来自德国的学者讲述有关欧洲阿尔卑斯地区文化遗产保护的项目。该项目被称之为:阿尔卑斯山区发展方案,也叫阿尔卑斯地区农村的新型待客文化。该项目实施的主要目的就是促进该地区旅游发展,进而保护其独有的文化传统。 阿尔卑斯山区地理环境风貌 阿尔卑斯地区面积约450平方公里,人口达七千万,该地区分属七国。自史前起就有人类在此定居,
城堡改造Castle Transformation历史建筑修复与再利用是文物古迹活化的途径之一,这在意大利建筑学中是一门专业学科,它所考虑的不仅是如何保存建筑本体的价值与历史信息,也要寻找与建筑空间及形式相匹配的新用途。位于意大利皮埃蒙特大区都灵市的利沃里城堡当代艺术博物馆(Castello di Rivoli-- Museo d'arte contemporanea)是建筑修复改造的一个典范,自
《中国文化遗产》 2016年第2期壁画类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发展:以敦煌莫高窟为例吴健 摘要:敦煌莫高窟壁画数字化是数字遗产领域影响较大的项目,数字化工作较有典型性——通过数字化技术最终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传承其承载的文化内涵。敦煌莫高窟通过与国内外的合作,完成了各项科研攻关,最终形成了一整套敦煌石窟数字化的方法和规范流程,拥有多项关键技术。后来又以科研单位为依托,发挥企业平台,将科研成果充分转化,形成
西南地区近年来一直是手工业考古发现和研究非常活跃的地区,重要考古发现频出。在这次会议上,展示了近年来手工业考古的新发现和新研究,以及遗产保护的总结和思考。这里选取部分予以简要介绍。 四川洪雅铜矿山矿冶遗址的调查 四川洪雅铜矿山遗址位于洪雅县瓦屋山镇复兴村。历年来发现有大量铜矿渣和矿洞遗存,相传为汉文帝赐邓通炼铜铸钱之地。2016年5月初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洪雅县相关部门联合在铜矿山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是中国文化遗产的基础知识,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涉及和读者感兴趣的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博物馆工作、文物的流通、考古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工作中的法制建设等七个方面进行了简明扼要的介绍,目的是帮助读者提高对文化遗产认知的水平,通过学习阅读,激励大家积极参与保护文化遗产的行动。全书图文并茂,既适合作为通识 ...
图/Viva2008中的戏剧表演活动清源文化遗产微信号 mobiheritage塔拉科考古遗址2000年,世界遗产家族又增添了一项来自西班牙的成员——塔拉科考古遗址。该遗址位于西班牙东部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塔拉戈纳市,毗邻地中海,塔拉科正是其古罗马时期的名称——这是伊比利亚半岛最早的一座古罗马城市,也是古罗马时期“近西班牙省”的首府。 西班牙(Hispania)是伊 ...
作者/林硕(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章发表在《文史知识》2017(4),原名《谁是丝绸之路的首位欧洲访客》,有改写【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分享朋友圈】在文章开篇,让我们来读一段《鄂多立克东游记》中令人睁目结舌的描写:两位僧人开始鸣锣,我亲眼看到数千只非常奇特的野兽,从园林假山的洞穴中闻声而出。其中我认识的有野猫、猴、狒狒、狐狸、狼、豪猪,还有长角的人面动物。我问同行者这是怎么回事?他笑着答道:这些动物
中国造纸术是通过阿拉伯而传入欧洲的,虽然在这以前欧洲早已接触并使用了纸,但多从阿拉伯进口,每年要付出大量金钱。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看来是造纸术在欧洲传播的最早的转运站。阿拉伯阿拔斯王朝统治者750年夺取政权后,下令除尽被推翻的倭马亚朝宗室成员,于是前朝太子拉赫曼(Abdal-Rahman)带一批人逃到北非避难,再前往西班牙,于756年在西班牙境内建立政权,史称后倭马亚王朝(公元756—10
中亚、西亚各国古书通称西域诸国,早在西汉时即与中国往来,丝织品、铁器、药材、纸张等即从中国输入这些地区。至唐代时通往西域诸国的商路再次繁荣,使者、商人几至相望于道。20世纪后沿这个陆上通道所经之处既有丝绢出土,亦有古纸出土。1900年瑞典人斯文赫定(SvenHedin)在新疆楼兰遗址发现魏晋纸本文书,多为麻纸。1901年英国人斯坦因(AurelStein)在新疆发现东汉字纸,1933年黄文
龟兹寻幽考古重建与视觉再现何恩之、魏正中 著,王倩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12月出版简体横排 平装定价:188.00元作者简介魏正中,现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新疆佛教、地中海、罗马帝国、丝绸之路等领域的考古研究。何恩之,美国罗格斯大学名誉教授,著名佛教艺术史专家。序言 欣闻我与魏正中合著的Archaeological and Visual Sources of Meditat
引言1933年,在中国宗教史研究上是相当重要的一年。此前,道教史研究领域虽然也有一些零星的道教著作和论文,但或未完成而不能呈现其思路(如许地山),或为概论而论述不够深入(如傅勤家)。可是在这一年,道教史研究方面,因为有了胡适和陈寅恪的两篇论文,中国学界的道教史研究有了一个新起点。而在佛教史研究方面,此前的沈曾植、梁启超等,虽然已经开始接受西洋或东洋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对佛教传来、佛典翻译
2018-01-03 杨富学 张田芳 敦煌民族宗教与文化研究摘 要:敦煌本回鹘文《说心性经》长期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与重视,刊布既久,但属性一直无法确定。言其为译作,但找不到原典来源;言其为原著,却未能提供确切证据。观其内容,主要在于论述心性问题,禅味十足。稽诸敦煌发现的禅宗写本和各种禅籍,可以看到,回鹘文《说心性经》大量引录敦煌禅宗写本《观心论》、《修心要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疏》以及禅
方城骑羊佛:不是西域胡人,而是云南铁匠今年5月29日,央视10套《百科探秘》栏目播出了南阳方城县《神秘的巨石佛像》。我国著名的西域及丝绸之路研究专家、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杨镰多次来到南阳,认为方城摩崖石刻骑羊佛在西域一带,比如在库木图拉、克孜尔等地的壁画中都能见到,而在中原却从未见到。因此推断,佛沟摩崖造像石刻既早于洛阳龙门石窟,又早于云冈石窟,属西汉时期的佛教文化艺术造像,也说明方城是西汉时的丝
前段时间在上海博物馆展出的《圣境印象——印度佛教艺术展》,为普通观众开启了一道欣赏印度佛教美术的窗口,但事实上,这些看上去充满异国情调的佛教造像,早在公元3世纪时,便沿着丝绸之路逐渐向东传入古代中国,尤其是西北印度犍陀罗造像样式,对中亚和西域的影响更为直接,继而在河西及中国内地留下踪迹。 2013年底,笔者随导师李静杰教授去了一趟印度,较大范围考察了印度的佛教艺术遗存,期间所见到的造
2017-09-25 黄蓉 西安源浩华藏博物馆 本期为大家介绍西安源浩华藏博物馆珍藏的贵霜时期秣菟罗造像。秣菟罗造像 贵霜时期 高55.7厘米 宽71.8厘米西安源浩华藏博物馆藏 秣菟罗(mathurā,又译作“马土腊”、“马图拉”、“摩突罗”)以其著名的佛教艺术闻名于世。秣菟罗的雕刻传统悠久,在佛教兴起前已成为雕刻艺术匠师的重要聚集地,曾大量制作印度民间喜爱
2015-05-17 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印度的世界:美国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藏印度文物精品》由方勤、石金鸣、叶杨主编。美国洛杉矶郡立艺术博物馆是美国西部最大的公立博物馆,所收藏的印度和南亚地区的艺术品在西方博物馆中享有盛誉。湖北博物馆、山西博物院和深圳博物馆邀请该馆以此书为主题,精选了120余件印度艺术文物,时间从印度佛陀时代直到20世纪初,构成了一个精彩绝伦的印度艺术史的展览。《中印佛教
来源:《法音》2017年第08期佛教教义及其文化博大精深,覆盖地域广,在三大世界性宗教中历史最为悠久,对过去和当今的世界文明影响巨大。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曾风靡印度一千多年的宗教,却于公元十三世纪在其诞生的故国印度彻底消亡了。这不仅对于佛教徒来说难于理解和接受,在宗教发展史上也是极其罕见的。佛教在印度过早地消亡,有其内因和外缘,教界、学界比较共识的主要内因是印度佛教的日益学术化和印度教化,主要外缘
国际语境下意大利文物修复学院教学体系详解
裕固族历史研究专家高自厚教授简介: 高自厚,男,汉族,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人。1959年西北民族学院语文系维语专业毕业。西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专业研究员、副教授。长期在西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从事民族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裕固族历史研究。 高自厚先生学术研究的最大成就主要体现在对于裕固族历史的开拓性研究,首先,论证了裕固族东西两部分分别源自古代蒙古与回鹘,在裕固族族源研究方面有了新
在2017年的内亚史及其相关领域之英文书中译本当中,值得注意的有以下四本:首先要介绍的是美国北乔治亚大学历史、人类学与哲学系教授与系主任梅天穆(Timothy May)所写的《世界历史上的蒙古征服》(The Mon-gol Conquests in World History)。这本书为我们重新评估蒙古征服在世界史上的影响提供了一个最新的研究成果。作者认为,蒙古征服改变了欧亚的政治版图,并且为“成
佛罗伦萨历史中心是意大利和欧洲文化的重要证明,正因为如此,它于198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首批世界遗产之一。Il centro storico di Firenze è una testimonianza pulsante della cultura italiana ed europea: proprio per questo è stato uno dei primissimi siti
宁夏固原市南塬唐墓发掘简报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 固原市原州区文管所 为配合银(川)——武(汉)高速公路同(心)——沿(川子)固原段施工建设,2003年11~12月及2004年3~4月间,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固原市原州区文管所的配合下,对固原市南源开发区一带的路基沿线进行了钻探,面积3万多平方米(图一)。在市农校西约400米处的路基地段,先后共发掘墓葬43座。其中东汉砖室墓2座,北朝及隋墓7座,中小
(敦煌研究院 民族宗教文化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30) :摩尼教于763年传入漠北回鹘汗国以后,迅速发展成为回鹘国教,其影响渗透到汗国社会、经济、外交及文化的各个方面。8世纪中叶,回鹘汗国崩溃,部众西迁至西域及河西走廊一带,由于受到当地流行的佛教的影响,回鹘民众大多改信佛教。从历史记载看,回鹘佛教与摩尼教的关系是非常融洽的。早期的回鹘佛教对摩尼教多有吸收,明显地表现在回鹘佛经中
秦文化专辑 史党社教授 西北大学目录:一.序言二.多彩的“边疆”文化三.源流——农业与游牧文化“夹击”下的边疆(一)农牧交错带畜牧传统的形成与“戎狄”之域的游牧化1.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畜牧传统的形成2.西北地区“戎狄”之域的游牧化(二)秦对西北之扩张(三)小结四.结语一.序言2014-2015年,在屡屡发现戎人文化遗存的甘肃省,又有漳县墩坪遗址的发掘,墓地的主人,被认为是“西戎”中的豲戎,年代在
https://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d0556bi15if&auto=0 (贾姆宣礼塔是阿富汗境内少数保存完好的纪念物之一,代表了阿富汗历史上的古尔王朝时期(Ghurid dynasty. 1150-1216)的卓越艺术创造力和对建筑结构工程的娴熟掌握,它展示了一个已经消失的杰出文明艺术成就©UNESCO)(贾姆尖塔颇具创
点击↑↑↑蓝色文字关注我们中亚的中央性 安德烈·贡德·弗兰克 著袁剑 译作者:安德烈·贡德·弗兰克(Andre Gunder Frank)(1929-2005),著名左翼经济学家,依附理论的重要代表,世界体系理论的奠基人之一,著有《白银资本》(1998)等书;译者:袁剑,1981年生,江苏苏州人,历史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亚研究、边疆研究。世界
《北京的城墙与城门》2016年新版封面地球上的人类大都经历过“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的历史阶段,这就使得世界上19世纪以前形成的城市普遍营造了城墙,城墙成为城市最突出的标志之一。城墙、城门楼和城墙上的雉堞,形成一道显著而美丽的城市天际线,人们从遥远的田野上很容易辨认城市,而当你走近它时,又会被高耸威严的城墙所震撼。这就难怪当侯仁之先生在1932年初秋的傍晚,乘火车穿过华北平原到达北平(即北京)前
权力的涟漪——评《蒙古帝国中亚征服史》作者:单嗣平(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博士候选人)中亚,一个熟悉而又朦胧的地理概念,古希腊人口中的“河中地区”到今日的五斯坦地区。不同的势力,不同的时代,虽然对于“中亚”所包含的疆域,都有着不同的理解,但是所有人都承认,这是一个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区域。作为欧亚大陆的交通岛,不同的势力在这里交错汇集,纵横博弈。此一地之治乱,往往牵动着大陆各方的交流与发展,
20世纪中国蒙古史研究述略来源:《民族研究》2000年03期以原文为准!【作者简介】罗贤佑,1945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地址:北京市白石桥路27号,邮编 100081。【内容提要】本文对20世纪中国蒙古史的研究进行了评述,认为20世纪我国的蒙古史研究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逐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本世纪上半叶,中国的蒙古史研究虽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仍存在时代的局限性。中华人民
古代北方民族的同化、汉化及汉人的北方民族化林幹全文共13100字。转载自《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2期。转载时注释、引注有删减。以原文为准!内容提要:本文第一节论述古代北方民族中,先秦时期的及秦汉以后的各族,如戎、狄、匈奴、铁勒、突厥、回纥、蒙古等,均曾普遍存在同化与被同化现象。第二节论述古代北方民族间同化与被同化的几种类型:一是没有入主中原的:二是入主中原的.三是辽、金、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跷脚观音— 安岳毗卢洞 19 号水月观音研究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石羊镇毗卢洞第 19 号水月观音(俗称“跷脚观音”“紫竹观音”)为北宋时期石刻的杰出代表,本文试对观音“跷脚戏坐”的粉本样式来源、传入途径进行分析,并结合本地民间信仰和传说,来推论在安岳修造与供奉观音的原因。 毗卢洞水月观音是安岳(古名普州)毗卢洞第1 ...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启动编撰的《中华大典》,历时近30个年头,终于在2017年年底全部竣工。这是一部以国家名义组织力量编写的中华古籍大型类书,是规模巨大的文化出版工程。 作为《中华大典》24典之一的《交通运输典》,由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的专家学者承担编纂工作,葛剑雄教授任主编,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该典的编撰经历了怎样的过程?交通发展在中华文明史上的作用是什么?近日
内容提要:汉代铜玉枕包括铜枕、镶玉铜枕和玉(石)枕。在对铜玉枕进行类型学研究的基础上,对其年代、形制变化以及制法、造型和装饰进行分析,并对铜玉枕的功能和墓主身份、出土铜玉枕的墓葬分布及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从而对汉代铜玉枕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西汉早期铜玉枕出土数量和类型最多,是其流行时期;西汉中晚期沿用早期的枕形,基本没什么创新;东汉时期铜玉枕的类型也较少,流行拱形玉枕。铜枕仅见于云南,镶玉铜枕和
上海书评︱聂溦萌:北魏的修史及其政治文化土壤 查看源网址 小引崔浩之死是北魏早期历史上的一桩悬案。《魏书·崔浩传》说,崔浩受到身边小人的蛊惑,把自己注释的五经和修撰的国史都刻在石碑上,立在大道边,本来是想邀功,结果因为这部国史“备而不典”,引起路人议论纷纷,事情闹大了,世祖皇帝大怒之下不仅杀了崔浩,还把参与修史的秘书机构的职员几乎都杀掉了,崔浩的同宗与姻家也未能幸免。与中古时期乃至整个中国
【上海书评 编者按: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自2005年启动以来,2013年推出了第一部修订本《史记》,2015年修订本《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在上海书展首发,2016年修订本《辽史》出版,今年3月,修订本《魏书》又将与读者见面。值此机会,《上海书评》组织了北魏专题,由六位学者带领我们从不同角度审视北魏时代的历史。本文为专题的第六篇。】作为中国历史上少数几个起自边鄙部族而最终成功
女扮男装唐代前期妇女的性别意识荣新江一、前言在中国古代的性别意识里,“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周易·家人》),是天经地义的规范,妇女的主要活动被局限在家内、院内、宫内,像北朝时期的花木兰那样,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非常举动,是极其少见的情形,因此,一曲《木兰歌》,被千古传诵。然而,与北朝的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不同的是,唐代前期,特别是盛唐时期,从宫廷侍女到士流之妻,女扮男装成为一种社会风尚,表
【新朋友】点击上方“边疆时空”关注我们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分享精彩文章给朋友们陈国灿1966年7月生,浙江省绍兴人,现为浙江师范大学环东海与边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历史研究所所长、江南文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人文学院教授。 两宋时期,随着海外贸易的兴盛,海商群体获得很大发展,对宋时中日关系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宋朝与日本始终没有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海商不仅成为宋日之间官方联系
威尼斯“马可波罗罐”调查记林梅村(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我们今天讨马可波罗从中国带回家乡威尼斯的一件中国瓷罐。大约835年前,马可波罗访问了我们今天开会的地方——银川。1274年(至元十一年),马可波罗一家从亦集乃城(今内蒙古额济纳河畔黑水城),经河西走廊到丰州天德军(今呼和浩特市郊),途中访问了银川。《马可波罗游记》记载:“如从凉州首途,东进,骑行八日,至一州,名曰额里哈牙(Eg
前段时间上映的《但丁密码》系美国著名畅销书作家丹·布朗在《达芬奇密码》后又一力作《地狱》的电影版。作为一部商业大片,他的悬疑剧情完美迎合了观众的口味,为其带来不俗的票房。但是如果读过原作《地狱》,便会发现电影远不及书籍所带来的震撼力。其一便是其中对于欧洲诸多古典教堂的细致描写为全书增添了许多庄严之感。在书中描写的令人眼花缭乱的一众教堂中,圣索菲亚大教堂作为最后高潮幕的出场建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THANK YOUDesign by 民族史石云涛丨汉代骆驼的输入及其影响▼▼▼▼▼▼▼▼▼▼▼▼▼▼▼▼▼▼▼▼▼▼▼▼▼▼▼▼▼▼▼▼▼▼▼▼▼▼▼▼▼▼▼▼▼▼▼ 内容提要:骆驼是古代交通和运输的重要工具,可用作骑乘、驮运、拉车、耕地等。汉代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通过战争、入贡和商业贸易,北方草原民族和西域民族的骆驼源源不断地传入中原地区。在西北地区很早就有以骆驼殉葬的习俗。骆驼对沙漠环境有
且末扎滚鲁克墓葬陈列室(摄影:田海峰)本文首发《宁夏社会科学》,经作者授权转发田海峰,系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摘要:环塔里木地区是中国最为干旱的地区之一,这里的墓葬文化遗存保存最为完好,甚至有惊艳世界的“小河公主”、“楼兰美女”等遗存。这些墓葬遗存中的葬地、葬具和随葬品等,都成为西域历史研究的重要载体,如墓葬埋藏地,葬地应该是当时适宜人们生活场所,是绿洲文明的存在地域,如果今天已经处于沙漠深处,就可以
清源文化遗产微信号 mobiheritage 本期清源文化遗产与ICOMOS China继续合作,邀请四位青年学者从各自的角度为我们呈现出他们对ICOMOS乃至全球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思考。正如今年国际古迹遗址日的主题“Heritage for Generations”,协同探索、分享新知,清源观察一直在路上。导语:从1965到2017,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走过了52个年头。它经历了
3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就加快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全面优化旅游发展环境,走全域旅游发展的新路子作出部署。就在此前两天,新组建的文化和旅游部召开大会,雒树刚部长在会上强调,要强化团结协作,树立文化、旅游“一盘棋”的观念。可以预知,《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文化和旅游部的组建,必将进一步加快文旅融合步伐,同时,也必然会对文博行业发展带来
在你眼里,万里长城基本上是这样的:而在一名研究长城30年的老外眼里,万里长城和中国的“五行”——金木水火土,有着奇妙的关系。他是被称为“洋清洁工”的威廉·林赛。此刻,他就在长城脚下,和志愿者一起,重走万里长城。近来,他因《这个英国人在长城捡了22年垃圾》的文章,刷屏朋友圈。这次公益活动,由他和“百代旅行”共同发起,主题是“分享”——分享长城刻不容缓的保护现状,分享长城勾魂摄魄的壮美。长城是这个老外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郭物核心提示:无论是对于欧亚大陆南部的农耕文明,还是北方的草原社会,丝绸之路都是盛世的华章。旧石器时代,人类以采集和狩猎为生,足迹遍及非洲、欧洲、亚洲、美洲和大洋洲。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从事农业生产,世界性的迁徙和沟通相对停滞了,但也有一些技术和物种被传播到远方,如中国北方培育的黍。此时世界被分成无数相对封闭的区域。在某些时期,由于气候环境的改善及人口压力,一些地区的 ...
2016年7月,人民日报旗下的百代旅行,联合长城研究和保护的达人威廉.林赛,发起了一项盛大公益活动——“长城分享之旅”本文经公众号“百代旅行网”(微信号:baidaitrip)授权转载。 很多人不知道,长城并不是中国独有,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有“长城”;然而除了气势上和建筑上的独一无二之外,中国的万里长城还有一个独步世界的地方:被破坏的严重程度。据悉,目前中国消失的长城已经多达2000多公里。 为
蓝盾Blue Shield生命就要消逝家人就要成为难民孩子们即将伤残为什么还要关心纪念物?总有一天冲突会结束总有一天人们要返回家园不管生命如何破碎 都要被重建文化遗产代表身份认同对它们的保护有助于重建破碎的社群重新树立他们的身份并将他们的过去与现在、未来紧密相连(Lives are being lost. Families are becoming refugees. Children are
商務印書館再版的拙著《古代交通與地理文獻研究》,今天印製出來了。很高興,感謝商務印書館的幫助,感謝幫助我再版此書的責任編輯王江鵬先生,感謝衆多讀者的支持和鼓勵。書中新增有恩師黃永年先生過去寫的一篇書評,作爲“代序”,是一份珍貴的紀念,也算是彌補了我心中的一個缺憾。另外新增的一篇《再版後記》,去年11月8日,我在自己的微信公衆號上推送過https://mp.weixin.qq.com/s?__biz
推荐萧易文质彬彬,翩然学者状,你很难把他与一个迈动双脚,奔走大地,探险加考古的形象联系在一起。但他确实如此。近些年他把目标锁定在少有人问津的道教石窟之上。他思之深,行之广。《知·道》这本书不仅仅把一处处鲜为人知的道教石窟披露出来,也不仅仅用他的思考和足迹把中国的历史和道教石窟勾联起来,更可贵的是他让我们看到了芸芸众生与道教密不可分的关系。 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主编 分布各地的道教石窟,始自北朝
来 源:新华网,2013年原标题:专家称拜火教或起源于帕米尔高原2013年8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多名专家在发掘现场勘察。最近,新疆帕米尔高原最新的考古发现揭示,世界最古老的宗教之一拜火教可能起源于帕米尔高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队自2013年5月起,在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一处台地上,对名为吉尔赞喀勒的黑白石条古墓群开展发掘工作,并获得重大发现:墓葬
舍利,其名称音译自梵文śarīra,通常指佛陀或者高僧圆寂火化后的结晶物,是戒定慧之所熏修。从目前出土的情况看,舍利多微小不易察觉,但大多数盛放舍利的容器却极尽华丽繁复。公元前2世纪,中印度地区出现最早的佛教舍利容器;公元1世纪末,犍陀罗地区开始将大量奢侈品作为舍利容器的材质、装饰及舍利供奉品。公元3世纪,中国开始出现佛教舍利供养活动;公元5到9世纪,佛教舍利信仰在中国愈演愈烈,这一时期中国佛教舍
几年之前,我认为这就是一个以技法为主的手工活,进入学院开始学习时,教授告诉我们,修复就是维护与加固,不仅仅去恢复艺术品的功能性,还要延长它的使用寿命。而一个真正的修复师应该具备的技能 除了修复技法,更重要的就是懂得生物以及化学对于艺术品的损害,并加以利用,做到科学的维护以及选择合适方法,来有效的规避在修复后这些问题的再次重现,这样才可以做到最大限度的维护以及延长使用寿命。接下来,我会拿出不久前 我
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固有门类相比,佛教究竟有哪一些特殊魅力吸引了广大中国人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在学术上很冒险,容易得罪很多传统的文化派别。但我还是想从存在方式上,谈谈个人的一些粗浅看法。佛教的第一特殊魅力,在于对世间人生的集中关注、深入剖析。 其他学说,也会关注到人生,但往往不集中,不深入,没说几句就“滑牙”了,或转移到别的他们认为更重要的问题上去了。它们始终认为,人生问题只有支撑着别
2017-08-15 北外亚非原载于CSSCI来源期刊《文献》2017年02期作者:周利群(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圣彼得堡藏西域梵文写本释读新进展 圣彼得堡藏敦煌写卷是散落在全世界的敦煌文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陆上丝绸之路研究或称西域研究也成为一个历时弥久的国际项目。当来自古代西域的其他语种文本得到广泛研究之时,保存在圣彼得堡的梵文写卷在过去一百年间几乎一直在沉睡。《中亚出土佛教写本
宿白敦煌学术讲座——敦煌两千年1962.9.11一、汉代边防和敦煌设郡:我们知道,大概在公元前150年左右,中亚的形势是:北边匈奴,西边大月氏,南边是汉朝。这三个力量比较起来匈奴更强大一些。匈奴势力强大,首先排斥了大月氏。大月氏的中心位置原在敦煌祁连间(就是今天我们这个地区),东到兰州北部,正好位于匈奴、汉朝之间偏西。匈奴排斥了大月氏之后,直接和汉朝对立。大月氏被排斥到新疆以后,匈奴还一直在排斥它
点击蓝色「国关国政外交学人」可订阅学习学人简介 作者系新疆大学中亚研究院、中亚地缘政治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关 键 词: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走廊;经济合作内容提要中央三部委于2015年3月发布“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提出,与相关国家积极共建“一带一路”的六大经济走廊。其中,新欧亚、中国-中亚-西亚和中巴三条走廊均由新疆出境。考察这三条经济走廊的走向是本文的研究主旨。经济走廊建设是“一带一
Editors: Nicola Di Cosmo,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Princeton, New Jersey Michael Maas, Rice University, Houston Publication planned for: January 2018 availability: Not yet published - avail
Editors: Hyun Jin Kim,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Frederik Juliaan Vervaet,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Selim Ferruh Adalı, Ankara Sosyal Bilimler üniversitesi, Turkey Date Published: October 2017 ava
点击蓝字关注这个神奇的公众号~“丝绸之路”是沟通中西经济、政治、人员、文化和思想交流的一条大动脉,曾引起世界各国学者的关注。法国汉学界十分重视对丝绸之路的研究,成立法兰西远东学院,吸纳了一大批很有名望的学术英才,推出了一大批在国际上很有分量的丝路研究学术成果,造就了一大批丝路研究的汉学家,他们的成果始终居于欧美之首。一、法国学者研究丝绸之路的背景与机构“丝绸之路”是沟通中西经济、政治、人员、文化和
华夏文明西部边界的波动罗新(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教授) 首先我们要说明,本文讨论的华夏文明,是指商周以来以汉字为主要书写手段的社会体。虽然社会体并不总是与政治体相重合,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社会体的盈缩变化主要是由政治体的兴衰变化决定的,甚至可以说,具有一定连续性和稳定性的社会体本身就是由不那么连续和不那么稳定的政治体创造出来的。因此,对文明体和社会体发展状况的描述,势必在很大程度上以政治体的发展
编者按汉代画像流传下来很多,主要是因为画像砖、画像石、壁画等载体可以长久保存,这些图像给后人了解汉代历史提供了直观而重要的资料。本文作者注意到这些汉画中有大量的胡人形象,既有征战场面,也有贸易往来,以及胡人的容貌、服饰、器物等等,其中不乏实际描绘,但也有很多想象、夸张的因素。考察、分析汉画中存在于真实与想象之间的胡人图像,别有意趣。历史真实与异域想象汉 代 胡 人 图 像 札 记文 | 朱 浒(《
编者按今天“一带一路”的语境下,对“丝绸之路”做文化地理和知识考古学的考察,显得尤为必要。在西方地理学史中,李希霍芬是一位兼具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的全才,他曾在《中国》一书中,着重论述“丝绸之路”。虽被同时代的学者忽视、遮蔽,甚至自己也缺乏“自觉”,但其思路,对今天的思想世界和文化地理,仍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 李希霍芬的“丝绸之路” 文 | 唐晓峰(《读书》2018年3期新刊)李希霍芬(来
唐初编纂《北史》和《南史》,北朝和南朝的史学概念即由此定型。唐人所说的北朝,是从北魏建立到隋朝灭亡的各个北方王朝的合称。但也许因为隋朝实现了西晋之后中国的第一次统一,所以后人倾向于把隋朝从北朝分离出来,因此现代历史学所说的北朝通常排除了隋朝,北朝就是指北魏建立之后和隋朝建立之前的北方各王朝(386-581)。在北魏建立之前的中国北方,还有一个与北魏有部分重叠的历史阶段,即十六国(304-43
夏商周时代,中国所涵盖的区域虽被称为“九州”大地,但最西也只是到达雍州(今甘肃天水一带)。秦汉时期,为了应对匈奴南下,中原政权开始经营河西(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以及更为遥远的西域地区,以期达到“断匈奴右臂”的目标。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武帝开始了大规模用兵西域的活动,极大地拓展了西汉的战略空间,“戍守”西域成为第一要 ...
游牧民在西方古典世界的主流形象——以斯基泰人为例【作者简介】 刘雪飞,博士,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摘要】 在西方古典时代,以斯基泰人为代表的游牧民形象是在古希腊社会的口述传统中产生并定型。因此我们从种种文献资料中拼合的斯基泰人形象其实是一个古希腊民族的整体印象。从本质上来说,斯基泰入的形象和其他蛮族并无根本区别。但因斯基泰人是游牧民,其在主流古希腊人心目中残忍野蛮的形象则有着鲜明的游牧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