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林州洪谷山石窟
洪谷山是南太行林虑山中一座名山,位于林州市区西南15公里,景区面积约10平方公里,旅游资源丰厚。洪谷山自然景色十分秀丽,山环水绕,群峰壁立,绿茵如盖。(本篇摄影/范纯公)洪谷山历史悠久,古迹璀璨。北齐文宣帝高洋建洪谷寺,先后有众多僧人云游到此挂锡。五代山水画家荆浩及弟子关全在此买田数亩,躬耕自食,沐浴山光,成为山水画开宗巨匠:明代知县谢思聪在此开渠引水,创建林州最早水利工程——谢公渠。洪谷山现尚存北魏 ...
洪谷山是南太行林虑山中一座名山,位于林州市区西南15公里,景区面积约10平方公里,旅游资源丰厚。洪谷山自然景色十分秀丽,山环水绕,群峰壁立,绿茵如盖。(本篇摄影/范纯公)洪谷山历史悠久,古迹璀璨。北齐文宣帝高洋建洪谷寺,先后有众多僧人云游到此挂锡。五代山水画家荆浩及弟子关全在此买田数亩,躬耕自食,沐浴山光,成为山水画开宗巨匠:明代知县谢思聪在此开渠引水,创建林州最早水利工程——谢公渠。洪谷山现尚存北魏 ...
宜君县毗邻唐玉华宫、轩辕黄帝陵,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蕴育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其中尤以石刻艺术最为突出。宜君石刻分布范围广,遍布宜君县内,石刻造型各异,体态丰富。石窟雕刻内容除佛教、道教外,还涉及音乐、体育、游乐、服饰等内容,人物造型严谨形象秀美,对研究我国佛教、道教的发展演变,以及南北朝时期民族音乐的发展、体育竞技项目和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对艺术史、体育史的研究同样有 ...
文化遗产编者语:卫辉古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共有比干庙、望京楼、姜太公故里、孔子击磬处等国家、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古迹114处。为更好宣传和保护卫辉文物,传承文明。为进一步将文物保护与展示宣传结合起来,加强群众文物保护意识,使卫辉文物各方面工作及时、全面、真实地在社会各界公布、公开,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满足人民群众的信息需求。卫辉市文广局将系列展示卫辉市国家级
一、地理位置 小桃儿沟石窟位于吐鲁番盆地火焰山西段的小桃儿沟内。西邻大桃儿沟石窟,东距吐鲁番市亚尔乡葡萄沟约1千米。地理坐标为:北纬43°00'10.1,东经89°12'18.7,海拔197米。石窟依沟的西壁开凿,而寺院和佛塔分布于沟中平坦位置和两侧附近山头的顶部。小桃儿沟基本呈南北走向,地表为夹砂石土层,无植被,从断面可以看出地层中残留有较多长长
发掘单位: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亥母寺遗址位于武威市凉州区新华乡缠山村七组西南侧的祁连山北麓余脉。北邻杂木河斗渠,东距磨嘴子墓群2千米,西距茂林山遗址3千米,西北距新华乡人民政府3千米。遗址由4个洞窟及窟前建筑遗存组成,面积9800平方米。洞窟坐西向东,自北向南依次分布于山梁东坡的山腰底部,编号01、02、03、04号窟。2016年、2017年, ...
玛扎伯哈石窟位于库车县东约20余公里的玛扎伯哈村西。编号洞窟44个,分布在七个单元组合内。 石窟大约开凿于公元7世纪。大部分洞窟已塌毁。洞窟形制以方形窟为主,主室顶部形制多样,有纵券和穹窿式。进深达10余米的长条形讲经堂在龟兹地区亦属少见。洞窟破坏严重,壁画保存不多。第1窟穹窿顶下沿的“鹿野苑初转法轮”和两侧的飞天为龟兹壁画的上乘 ...
克孜尔尕哈石窟位于库车县西北12公里的盐水沟旁的却勒塔格山脉的丘陵地带。在距离洞窟约1公里的沟口,耸立着高达40多米的克孜尔尕哈烽燧遗址,与石窟群隔道相望。克孜尔尕哈石窟是距离龟兹都城伊罗卢城最近的一处石窟群。 克孜尔尕哈编号洞窟66个,分布在五个单元组合内。这些洞窟开凿的年代比较集中,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为公元6~7世纪,后期为公元8世纪以后。第13窟和第14窟
地址及位置克尔古提乡浩尔哈特村西偏北约6千米处的嘎哈提沟中环境状况地势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表为粉砂黄土层。盛长芨芨,冰草和低矮的牧草,河岸边生长一些山羊,柳树。该地为当地牧区,北约东南1千米沟东草滩为出游牧民的住房和羊圈。简介该处沟谷较平阔,河床中水流不大,多卵石,沟滩地较宽,滩地上见许多乱石,仔细观看,其分布有一定规律和形状。踏查发现,中有许多石基,其中一道石基较长且较宽,顺着沟向蜿蜒,石基高出地
锡克沁千佛洞锡克沁千佛洞位于焉耆县七个星乡东南8公里处的霍拉山东麓的山前地带,离库尔勒市25公里,在东经86°11',北纬41°25',海拔1070米。现存洞12窟。洞门有的向西,如向西方的佛地祈祷,有的向南,如把阳光呼唤,太阳照进洞来,有的洞内为方形,有的为长方形的基座,佛像却荡然无存,壁画剥落,现仅在2、3、5、7号窟,窟内还有些朵云纹、缠枝连纹、蔓形纹等。洞窟的形制主要有两种,一种为纵卷顶单
地址及位置科克铁热克乡吐完库勒库木村西l千米处的沙漠中环境状况遗址地处沙漠,南为阿牙克雅尔村肖尔勒克绿洲,西为肖尔勒克色格孜勒克绿洲,北面为沙漠,地表为流动沙丘。东距吐完库勒库木村1千米、距乡政府3千米,东南距县城4.5千米,西北距阿热库木水库4.5千米简介肖尔勒克遗址位于科克铁热克乡吐完库勒库木村西l千米处的沙漠中,此地又名“库孜力克”,维吾尔语意为“有陶片的地方”。遗址面积30万平方米,原有地
地址及位置藏桂乡塔提让村委会驻地西北2千米处环境状况遗址地处两条冲沟之间的台地上,台地形状如柳叶表面凹凸不平。地表为沙土无植被。其北为依米尔巴格绿洲,南为巴什萨依戈壁,西为风蚀雅丹地貌和沙漠。遗址南部为现代伊斯兰麻札,东南距塔提让村村委会2千米、距乡政府3千米,西北距县城51千米。西北有一砖厂,西部有电线杆穿过,中部有一简易石子路将遗址分为东、西两部分。简介遗址位于藏桂乡塔提让村委会驻地西北2千米
地址及位置阿克陶镇亚克恰克村东面1千米为亚克恰克村环境状况古城位于阿克陶镇亚克恰克村西1千米处,南约1千米为阿克陶县城,西100米为一个鱼塘。地表多盐碱,生长芦苇、红柳、骆驼刺等耐干旱植被,地势平坦开阔。简介思的克伯克古城又名斯的巴克古城,为19世纪柯尔克孜族希布察克部落伯克思的克屯兵驻守之地。古城呈方形,每边长约120米,四周有炮楼,现已被破坏。仅存残墙一段,城墙呈南北走向,夯筑而成。残长50米
黑井镇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西北92公里的龙川江畔,距昆明200公里,距楚雄市75公里,成昆铁路、龙川江纵穿全境。黑井历史悠久,从出土的石器、陶器、铜器、兽骨等文物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少数民族的祖先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生息劳作。盐业的发展,使黑井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在云南的财政税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 ...
新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大河古城 2017-11-28 新疆文物局 大河古城城墙局部大河古城位于巴里坤县大河乡东头渠村东南。是哈密地区规模较大的一处唐代城址。大河古城全景城址平面呈正方形,有主附两城,建在缓坡平原上,两城东西并列,仅一墙之隔,隔墙中有门道相通。主城居西,南北长210米、东西长180米,城墙高近10米、宽12米。附城居东,南北长240 ...
新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七个星佛寺遗址 七个星佛寺遗址位于焉耆县城西部七个星乡的霍拉山山前地带。是一处由石窟及寺院组成的佛教遗址,为晋唐时期古焉耆国规模最大的佛教建筑群。七个星石窟顺山势开凿,现残存11个窟,部分洞窟中残存有佛像基座及壁画。洞窟形制主要有两种,一种为纵券顶单室窟;另一种为前后室结构的支提窟,中心柱呈扁方形,与克孜 ...
古城丽江把经济和战略重地与崎岖的地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了古朴的风貌。
Chinese_Name康卡English_NameKankaTimes公元6-7世纪至公元11-12世纪窳匿城 : 汉西域城名。见于《汉书·西域传》。为康居五小王之一窳匿王都城。“去都护五千二百六十六里,去阳关七千五百二十五里”。约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市中心的坎卡 (Kanka)遗址。DescriptionA site of ancient settlement of Kanka in the territorial and administrative attitud ...
Chinese_Name浩罕历史中心浩罕 : 清代国名、城名。即《史记》、《汉书》中的大宛国。浩罕国是18世纪中叶,由乌兹别克族人在中亚建立的封建汗国。亦作霍罕、敖罕。王都浩罕城。故址在今中亚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一带。浩罕城,为浩罕国都城,亦作霍罕城。今乌兹别克斯坦之浩罕城。English_NameHistoric Center of QoqonHistory_name浩罕Times公元前2世纪至 ...
铁尔梅兹城址 : 中亚古城遗址。在乌兹别克铁尔梅兹城北,中国古代文献中将该城音译为“怛密”、“怛没”等。1927年起发掘。该城在公元前大夏王国时期已存在,公元1—4世纪贵霜王国时期趋于繁荣,佛教兴盛,遗址甚多,主要有卡拉丘和法亚兹丘二佛寺。9—12世纪城市达于鼎盛,1220年被蒙古军攻破后衰落。 ...
帕哈尔普尔的毗诃罗遗址是一座佛教寺庙遗址,位于孟加拉国瑙冈地区东北角,以索马普拉寺庙为主要遗址,该庙占地9公顷,是一座带有围墙的大型砖制寺庙。
袁滋题记摩崖位于云南省盐津县城西南20公里的豆沙关崖壁上。 摩崖石刻地处左下绝壁,山路陡峭,隔河对岸崖石壁立,像两扇巨大石门,扼锁咽喉,俨如一石门,唐代称“石门关”,是四川进入云南的交通要道,秦汉“五尺道”的要隘。唐贞元九年(793年)背逆唐朝四十多年的南诏王,遣使请求归唐。贞元十年(794年),唐朝派御史中丞袁滋奉使持节赴南诏,册封异牟寻为南诏归义王,他经由戎州(今宜宾)入滇,经石门(今豆沙关)时,为 ...
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又称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自公元7世纪起就成为达赖喇嘛的冬宫,象征着藏传佛教及其在历代行政统治中的中心作用。
布哈拉位于乌兹别克斯坦泽拉夫尚河三角洲畔,是中亚城市中绝大多数建筑物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城市的范例,其中公元10世纪穆斯林的建筑杰作以及17世纪的一批建筑形成了著名的布哈拉历史中心。
沙赫利苏伯兹历史中心在乌兹别克斯坦的沙赫利苏伯兹市。沙赫利苏伯兹位于撒马尔罕以南约140公里处,是公元14—15世纪撒马尔罕统治者贴木尔的故乡,被公认是独特的文化、建筑风格及建筑学流派的发源地。
查姆回教寺院尖塔,又译作贾姆宣礼塔、贾穆宣礼塔、贾姆尖塔等。《查姆》是用老彝文记载并广泛流传的一部史诗。“查姆”意为万物的起源,彝族人民把叙述天地间一件事物的起源叫一个“查”,据说《查姆》共有一百二十多个“查”。《查姆》认为,整个宇宙是“天地连成一片”,“分不出黑夜,分不出白天。”的。这个所谓“连成一片”的是“雾露”,“雾露”即 ...
塔克特依巴依(王位的起源)的佛教寺庙建筑群是于1世纪早期修建的,由于它坐落在高山的顶端,所以躲避了一次又一次的侵略,至今仍然保存完好。附近有萨尔依巴赫洛古遗迹,萨尔依巴赫洛是同一时期的一座防备森严的小城。
阿旃陀石窟位于印度马哈拉斯特拉邦北部文达雅山的悬崖上,西距奥兰加巴德106公里。整个石窟群长500多米,29个洞窟呈镰刀形展开在崖壁上,石窟有百年历史,是辛劳智慧的古印度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
菩提伽耶的摩诃菩提寺是笈多王朝后期以来印度现存的最早的全部为砖石结构的佛教寺庙之一。菩提伽耶的摩诃菩提寺最早是大兴佛法阿育王于公元前3世纪建造的,现存的寺历史可以追溯道公元5世纪道6世纪。
桑吉佛教古迹,位于印度中央邦博帕尔约40公里处,因其是现存最古老的佛教圣地,1989年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那烂陀寺遗址位于印度东北部的巴哈尔邦。遗址由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3世纪存在于此的寺庙和佛学院遗留下的古迹组成,包括窣堵坡(坟冢),舍利塔,寺庙(僧房学舍),以及重要的墙画、石刻、金属器物等艺术作品。
这片景观位于蒙古国东北科特山脉中部,这里是中亚大草原和西伯利亚泰加群落针叶林的交界处。布尔罕和乐敦圣山与对山脉、河流和萨满教石碓(ovoo-s)的崇拜有关,祭拜仪式混合了古老的肯特山崇拜和佛教仪式。这里也被认为是成吉思汗的出生地和埋葬地,见证了他为同一蒙古人民而建立大山崇拜的努力。 ...
占地121967公顷的鄂尔浑峡谷文化景观包含了鄂尔浑河两岸边辽阔的牧地与可追溯到西元六世纪的考古遗迹群及蒙古帝国的首都——哈尔和林,2004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阿尔泰山脉岩画群位于蒙古国境内,因其展现了12000多年来人类文化在蒙古国的发展,2011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在三处遗址发现的大量石刻遗迹与随葬的纪念碑展现了12000多年来人类文化在蒙古国的发展。最早的岩画表明有一时期(11000-6000年),该地区还部分覆盖着森林,此处的山谷为猎人提供了大型狩猎的场所。其后,阿 ...
加德满都谷地位于亚洲腹地的尼泊尔,这里自古就是尼泊尔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古代文明交流要冲。1979年,加德满都谷地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释迦牟尼佛祖于公元前623年诞生于兰毗尼一座著名的花园,后来该处就成为朝圣之地。印度的阿育王也是朝拜者之一,并在此建立了一个他的纪念碑。这里现在已逐渐成为佛教徒的朝圣中心,以考古遗迹和佛祖诞生地为主要特色。
比索顿位于连接伊朗高原和美索不达米亚的古商路上,这一处考古遗迹中最主要的纪念物就是公元前521年大流士一世为纪念其执掌波斯王朝而下令建造的有浅浮雕和楔形文字铭文的纪念碑。2006年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伊斯法罕王侯广场坐落在伊朗中部伊斯法罕省首府市中心,由阿巴斯一世大帝建于建于1616年,通常被用于阅兵、庆典、观赏马球、行刑等。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王侯广场改名为伊玛目广场,伊玛目为伊斯兰圣人之意。
伊朗的亚美尼亚修道院群位于伊朗东北部的西阿塞拜疆省,共计8个遗产点列入遗产名录。修道院主要有三座:圣达太修道院(The Monastery of Saint Thaddeus)、圣斯泰帕诺斯修道院(Monastery of Saint Stepanos Esemble)与佐佐尔修道院(Dzordzor)。其中圣达太修道院和佐佐尔礼拜堂在马库附近,圣斯泰帕诺斯修道院在焦勒法附近。 过去十几个世纪, ...
萨迈拉古城位于巴格达以北130公里的底格里斯河两岸,从北到南长41.5公里,宽度从4公里到8公里不等。作为强大的伊斯兰都城的遗址,2007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波斯坎儿井在伊朗干旱的地区,坎儿井这一古老水利系统的支持使得农业和定居成为可能。坎儿井利用重力,将上游河谷的水通过长达数千米的地下暗渠引到下游。构成这个水利系统的不仅有组成这一遗产地的11条坎儿井,还有工人休息区,小水库以及水磨坊。时至今日仍在实行的传统管理方式,使当地得以可持续地平均分配和共享水源。坎儿井是干旱气候下沙漠地带传统 ...
建于公元714年的安杰尔考古遗址,位于黎巴嫩首都贝鲁特东部的贝卡地区。安杰尔城最早的建筑是一座宫殿,四周由连拱廊环绕,部分结构已得到复原,为现存最重要的大规模倭马亚王朝遗址。1984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巴勒贝克是黎巴嫩一座古老的城市,位于黎巴嫩贝卡谷地外山麓,贝鲁特东北80 多公里,海拔约 1160 米。人口1.8万。海拔约1,160米,为一农业区中心,以罗马时期古迹巴勒贝克神庙著称,1984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泰尔,新教的《新约圣经》中翻译为“推罗”,是黎巴嫩南部行政区中的城市。泰尔城延伸突出于地中海上,在以色列阿卡北方二十三英里(约37公里),西顿城南二十英里(约32公里)远处。
比布鲁斯位于黎巴嫩的贝鲁特以北40千米处的朱拜勒,是地中海沿岸的西亚腓尼基古城,圣经时代此地名为杰贝勒。
塔塔城的历史建筑位于巴基斯坦信德省,处在卡拉奇东南100公里的印度河畔,是巴基斯坦三代鼎盛王朝的首都,1981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阿勒颇古城,位于叙利亚西北部的阿勒颇盆地中央,坐落在地中海和美索不达米亚之间以及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新月形沃地的北部,在大马士革以北350公里,是丝绸之路的最西端。
舒什塔尔的古代水利系统位于伊朗西部的胡齐斯坦省,是一个天才之杰作,历史可追溯到大流士大帝所在的公元前五世纪。它是一个多功能、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于公元3世纪,可能是在公元前5世纪的老基地上重新建立的。舒什塔尔的古代水利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作者:马千(来自豆瓣)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669255897/伊斯法罕聚礼清真寺(Jameh Mosque of Isfahan)是伊朗历史文化名城伊斯法罕最主要的清真寺,它始建于公元8世纪倭马亚王朝统治时期(据说有一根石柱是当时的哈里发亲自奠基),其前身是琐罗亚斯德教庙宇。它紧邻着伊斯法罕大巴扎,是当地著名 ...
大马士革古城建于公元前3000年,是中东地区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中世纪时期,大马士革是繁荣的手工业中心,专门于刀剑和饰带的制作。在它源于不同历史时期的125个纪念性建筑物中,以公元8世纪即倭马亚王朝哈里发时期的大清真寺最为壮观,大清真寺建在亚述国的一块圣地上。
随着13世纪到20世纪初铁路的出现,萨夫兰博卢便一直是东西贸易线上的一个重要驿站。它的老清真寺和老浴室建于1322年。在17世纪它的建筑影响了奥斯曼帝国大片地区的城市发展。
伊斯坦布尔历史区域位于巴尔干与安纳托利亚、黑海与地中海之间的波斯弗如斯佩宁苏拉。两千多年来,伊斯坦布尔总是与一些重要的政治、宗教和艺术事件联系在一起。它的杰作包括古代君士坦丁堡竞技场、6世纪的哈吉亚•索菲亚教堂和16世纪的苏莱曼清真寺。这些遗迹现在受到了人口过盛、工业污染以及过度城市化的威胁。
巴林贸易港考古遗址位于巴林北方省,因其见证了从大约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16世纪人类在此居住的历史,2005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苏丹尼叶城是伊卡哈尼德王朝(Ilkhanid dynasty)的首都,由蒙古人所建,并于1302-1312年间在该城修建了欧杰图陵墓。苏丹尼叶位于伊朗赞詹省,不仅是波斯建筑成就的良好典范,还是伊斯兰建筑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纪念碑。陵墓八角型的建物顶着一座50米高、覆盖土耳其蓝陶片的圆顶,并由八座细长的尖塔所围绕。它是伊朗现存的最早双层圆屋顶建筑,陵墓的内部装 ...
自古以来,大不里士就是文化交流之地,城中的历史集市区更是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贸易中心之一。它由一系列相互连接、顶部覆盖、砖石结构的建筑、房屋以及功能各异的封闭空间组成。
巴姆地处伊朗高原东南边缘的沙漠环境中。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波斯阿赫美尼德王朝(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巴姆古城地处重要的贸易路线十字路口,以生产丝绸和棉制服装而闻名于世。公元7世纪到公元11世纪时,达到鼎盛时期。沙漠绿洲中生命的存在依赖地下灌溉渠(qanāts),对此,巴姆古城保留了一些伊朗最早的证据。巴姆城堡是使用本地的泥土技术修建中 ...
这片遗址位于伊朗西南扎格罗斯山脉南部,包括迪兹弗尔河东岸的一片考古丘地和河对岸的大流士王宫殿,出土的建筑遗迹包括管理机构、住宅和宫殿等建筑物结构,苏萨遗址包括自公元前五世纪晚期至公元十三世纪的数层叠加的城市遗迹。这处遗址是大部分已经消失了的埃兰人、波斯人和帕提亚人文化传统的特殊见证。 ... ...
曼日寺位于日喀则南木林县土布加乡境内的妥嘉山腰,海拔4700多米,依山而建,高寒缺氧。1406年由苯教第二祖师“良美·喜饶坚赞"(第一祖师为辛饶米沃)创建,全称“扎西曼日寺”,信奉雍仲苯教,是西藏日喀则地区最大的苯教寺庙,也被称为苯教“母寺”。唐克是虔诚的苯教信徒,曾先后两次朝拜曼日寺,在他的印象中,这条路过去非常难走。在去往曼日寺的 ...
来源:人民网图为夕阳下的阿汗甘塔人民网马什哈德9月18日电 (记者官建文、刘旭、刘然)丝路漫漫,驼铃铛铛。在古丝绸之路的车道上,驿站往往成为商旅驼队的生命线,参与并见证着古丝绸之路的繁荣。伊朗(波斯)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也是连接亚欧非三洲的交通枢纽。文明世界的古代丝绸之路就是东起中国西安,途径波斯,再向西到达罗马帝国的。勤劳聪慧的波 ...
来源:人民网人民网伊斯法罕9月20日电 (李政杰 贾兴鹏摄影报道) 18日,人民网“行走新丝路”前方记者报道组到达伊朗伊斯法罕,探访曾见证了古丝绸之路一段历史的萨非王朝33孔桥。由于旱季的原因,脚下的扎因达鲁德河已经干涸,少了陪衬的33孔桥似乎略显沧桑。33孔桥坐落于伊朗伊斯法罕,是萨非王朝大桥设计的杰出代表,也是伊朗七大桥梁之一。于1599年开始建造,1602年完工,因有33个孔,而被命名为33孔桥。33孔桥横跨扎因达鲁德 ...
来源:人民网人民网杜尚别9月25日电 (李政杰 刘旭)24日,人民网“行走新丝路”前方记者报道组走进吉萨尔古城,寻找两千多年前的“古丝绸之路”的繁华与璀璨。“古丝绸之路”就穿过帕米尔高原,途经现在的塔吉克斯坦,进入中亚,绵延至西亚、欧洲。这条“古丝绸之路”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及文化遗产,也为当时沿途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的贡 ...
亚兹德历史城区(Historic City of Yazd),位于伊朗中央高原的中心地带,在伊斯法罕东南270公里处,离香料与丝绸之路不远的地方。亚兹德古城是人类利用有限的资源在沙漠中幸存下来的鲜活例证。城市的用水是通过坎儿井系统被引到城市。在众多传统土制建筑的城市被现代化摧毁时,亚兹德却有幸置身于这一潮流之外。这座城市及其传统的坎儿井系统、集市、浴室 ...
孔雀河烽燧群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11座烽燧组成,东西长达150公里。坐落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境内孔雀河沿岸的荒漠地带。烽燧均受到不同程度的风蚀、倒塌,部分形制呈土墩状。建筑形式主要为土坯建筑(土坯层间夹胡杨木,芦苇及红柳枝等);少量为夯筑。时代为汉——晋。孔雀河烽燧群遗址简介新疆尉犁县孔雀河烽燧群由营盘西南烽燧、兴地山口 ...
喇家遗址面条出土时的红陶碗和碗中遗物 大河家是一处黄河渡口,位于甘肃与青海南缘边界。街头处有大河家集,店铺簇拥,人马拥挤,只有清真寺的塔尖高出青杨树的梢头,十多座,远近能看见。出集上百步,便看到不太咆哮的黄河。从这里往青海走,就可以到达民和的喇家遗址。 喇家遗址曾被形容为东方的庞贝,因为考古人员在这里发掘出一处4000年前的灾难 ...
达勒特古城又称达勒特破城子,位于博乐市东南37公里的破城子村北缘,坐落在博尔塔拉河与大河沿子河交江之处的黄土台地段上。整个古城被一条东南—西北向的干枯河分为两部分。 从地理位置看,在历史上地处唐代西域丝绸之路北路的中段,其东北与阿拉山口遥遥相望,可通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及中国境内的塔城、阿尔泰,西南可逾金山、本岭沿赛里木湖穿果子沟可 ...
2017-06-15 塞外清风 丝路西域 地址及位置特克斯镇博斯坦村西南约4千米,特克斯河北约200米的果园中环境状况遗址地处特克斯河北岸的河谷阶地上,南距特克斯河可约200米。该处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为逆温带,是特克斯县主要农区。古城内外多被辟为果园,东侧和北侧的城墙已被作为果园围墙,西侧是农田。古城西北距220省道约1.8千米, 东北距博斯坦村约4 ...
丝路西域地址及位置阿克陶镇亚克恰克村西距县城2公里环境状况古城位于县境东北,库山河冲积扇上,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东、南、北三面被水稻田包围。南侧有一条东西走向的水渠,西侧为阿克陶县武警总队家属院。此处气候湿润,多植被,周为芦苇和杨树。简介阿克陶古城位于阿克陶县阿克陶镇东的亚克恰克村,西距县城2千米。阿克陶古城又称阿合图古城,当地群众习惯称其为“阿克巴夏古城”1981年收入《中国名胜词典》。有人认为该古城 ...
小船驶过迥龙桥。杨成和说,闽安的迥龙桥与福清的龙江桥、福州市区的万寿桥并称福州三大名石桥,且是三座中“资历”最老的。迥龙桥的主体还是唐朝的样子,4个船形桥墩有着良好的分流作用,减弱了河水对桥身的冲击。桥身望柱上的宝奁石雕桥身望柱上的海兽石雕,被风蚀得不成样子。桥身望柱上的官印石雕迥龙桥上的石狮 从福州市区往东驱车不到30公里,便到了我省历史上的军事与贸易重镇--闽安。 闽安是中国东南沿海着名的千年 ...
乾隆年间福建提督马负书所书“九日山”。 去年10月29日,南安丰州九日山景区正式晋升为国家5A级景区。“山中无石不刻字”、记载着“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九日山,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满山的石刻记载着九日山千年的海丝之路,而新建并且越来越完善的设施,则让这座名山以更新的姿态迎接未来。本期,我们将带您探访九日山,走近 ...
巴里坤东黑沟遗址新疆巴里坤东黑沟遗址是古代游牧文化的聚落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里坤县石人子乡石人子村南的东天山北麓,西距巴里坤县城23公里。2006—2007年,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和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哈密地区文物局的协助下,对东黑沟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到目前为止,已发掘石筑高台1座,石围居住基址4座,墓葬12座,取得了重 ...
塞外清风 丝路西域古城遗址地址及位置柳树沟乡工一师村东南约3千米(农十三师柳树泉农场焉布拉克村南约2千米)戈壁滩上简介下焉布拉克古城位于哈密市柳树沟乡工一师村东南约3千米的戈壁滩。古城现存面积约为3600平方米,呈长方形,南北长为60米、东西宽为58米,城墙夯筑而成,残高为2.6米、厚度为1.4米。东墙保存较好,部分块有坍塌。南墙已无存,仅剩基址。西墙仅剩约13米,其余部分已坍塌,只见基址。北墙仅剩约12米长,其余部分 ...
脱库孜萨来遗址位于新疆巴楚县城东北约60公里的吐木休克山口北,喀什噶尔河畔。脱库孜萨来遗址面积1平方公里,包括古城、烽燧、佛教寺院和墓地等。根据考古发掘情况来看,古城大致可分为内城、外城和大外城三个部分,城墙仅留残垣。内城由山腰绕到山头,周长约756米;外城接内城续到山巅,长约1008米;大外城由外城环绕南山根,长约1668米。在山腰和山顶均可看出由土坯所砌的南北城门的城墙遗址,东侧和北侧尚存部分庙宇遗迹。本世 ...
流水墓地位于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阿羌乡的流水村(现名喀什塔什)附近,地处昆仑山深处克里雅河上游河道与流水河交汇处的阿克布拉克台地,这里距于田县城约有100公里,距315国道约85公里,距阿羌镇40公里。流水墓地的发掘,是首次在新疆发现以单纯的刻划纹陶器为主要特点的古代文化。昆仑山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通道,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过 ...
土库曼斯坦阿什哈巴德是其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中心。阿什哈巴德位于科佩特山脉北麓阿哈尔绿洲和卡拉库姆沙漠边缘,克拉斯诺沃茨克-塔什干铁路线上,南距伊朗边境30余千米、人口约40万、属大陆性干旱气候。 1881年建为俄国军事要塞,铁路通车后发展更快,1924年成为土库曼首都。市中心为行政、科研、文教区和商业区,四周为工业区,工业有机械制造、电机 ...
吉日尕勒文化遗址 旧石器时代是人类在地球上开始出现的幼年时代,占整个人类历史的百分之九十九点八。其主要文化特征是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捕猎动物,地质年代属更新世,绝对年代距今二三百万年至一万年。根据现有资料,新疆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地点不多,帕米尔高原塔什库尔干县城东南的吉日尕勒,其文化遗存主要为遗迹和打制石器,烧火堆遗存位于第三 ...
库尔勒铁门关遗址 库尔勒铁门关,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首府库尔勒市北郊8公里处,扼孔雀河上游陡峭峡谷的出口,曾是南北疆交通的天险要冲,古代“丝绸之路”中道咽喉。“有石峡,两岸如斧削,其口有门,色如铁,人号为铁门关。”名列中国古代二十六名关之末,被称为“天下最后一关”。 两千多年前的丝绸之路,就从这里沿孔雀河进入 ...
敦煌古城 敦煌古城为汉敦煌郡治,位于党河中下游绿洲腹地。唐立沙州、元置沙州路、明设沙州卫,其城址一脉相沿,未曾他迁。 据西北师大敦煌所李并成研究员考证推测,可能是赵破奴从令居向西进军两千里,于汉元鼎六年(前11年),乃调集张掖、酒泉郡人力修筑敦煌城这一西陲要塞,并筑有敦煌绿洲外围的土河、塞城以及马圈口堰水利枢纽。 敦煌的历史古老而久远。"敦煌"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东汉应劭解释"敦,大也 ...
北首岭遗址 北首岭遗址为中国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中国宝鸡市金台区金陵河西岸。1958~1978年多次发掘,发现早期新石器文化与仰韶文化遗存,年代为公元前5150~前3790年,距今7150多年,是早于仰韶文化西安半坡遗址的一种文化遗址。现宝鸡市有北首岭遗址陈列馆。 早期新石器文化遗存命名为北首岭下层遗存,出土的彩陶钵、鹅蛋形三足罐和双联 ...
盘橐城 盘橐城,又叫作“艾斯克萨”城,位于喀什市东南郊的吐曼河岸边,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疏勒国宫城,公元73年成了班超经营西域的大本营,班超立足疏勒,荡平匈奴势力,完成了统一西域的宏伟大业。 盘橐城是东 ...
特克斯八卦城 简介 新疆伊犁州特克斯县因八卦布局而闻名。八卦城呈放射状圆形,街道布局如神奇迷宫般,路路相通、街街相连。同时,八卦城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情、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秀美的自然风光。它还是一座体现周易文化内涵和八卦奇特奥秘的文化圣地,是一个将《周易》八卦学说与城市规划实践完美结合的经典之作,具有十分珍贵的建筑研究、历史考证和旅游价值。2001年,八卦城获上海世界吉尼斯之最,2004年,被评为自治区级历史文 ...
徕宁城 1759年,清军平定“大小霍加之乱”,统一了天山南北,翌年在喀什噶尔置总理南疆八大城的喀什噶尔参赞大臣。1762年在喀什噶尔旧城(即今市区东半部)之西北2里许,原波罗尼都的私人庄园址上兴建一新城,作为参赞大臣衙署,新城设四门,“周长二里五分余,高一丈四尺,底厚六尺五寸,顶厚四尺五寸”。 《回疆通志》,城内“建仓库、衙署及兵屋;城南 ...
乌什喀特古城 地址及位置 沙雅县英买力镇央力克村东约5千米 简介 乌什卡特古城,意为“三重城”。据考古调查表明,遗址规模宏大,由宫城、内城及外城组成,面积约54800平方米。现外城城墙无存,仅见内城和宫城部分城墙。内城平面呈不规则形,东墙约760米,墙基宽约17-30米,顶宽约5-25米,高约2-6米;北墙约720米,北墙西部有一缺口,宽约3米。西墙约540 ...
康家石门子岩画 康家石门子岩画是一幅国内及世界上罕见的生殖崇拜岩画。位于新疆昌吉州呼图壁县的天山腹地,两条山溪汇流处的西北岸的新第三纪的粉砂岩壁上。这处岩画经有关专家论证定为距今三千年的塞人遗存。据认为岩刻完成于原始社会后期父系氏族社会阶段。是研究新疆原始社会的珍贵资料。 岩面平整,距地表约10米上下。画面东西长14米,上下高9米多 ...
坎斯坎套佛遗址 地理位置 环境状况 坎斯坎套佛寺遗址位于坎斯坎斯套塔格山西南侧的山坡上,东北侧为陡峭的山崖,地势东高西低,地表多碎石。 简介 坎斯坎套佛寺遗址平面略为长方形,长约80,宽约40米,总面积约2500平方米。沿山崖西北-东南走向,东北靠山一侧较规则,靠山下的西南侧起伏较大,有数条自然形成的冲沟,地面上有大片红土堆积。 ...
“白天看庙,晚上睡觉。“这是前几年来西安旅游者常说的一句话。当然,西安庙多,的确是事实,而且有说法的庙更多,一定要看。西安没有江河湖海,少有名山大川,多的是黄皇天后土,还有和黄土一样厚重的13个王朝历史。在西安,除了陵墓之外,庙宇是一个重要的文化载体。比如,慈恩寺是玄奘译经的地方,法门寺地宫供奉了佛骨和舍利,珍藏着唐代皇室使用过的 ...
来源:阿瓦提县政府网 依令达塔木古城位于阿瓦提县西南部(三团)的喀什噶尔河冲积平原上,巴夏合其古城南18千米处,与其是秭妹城。据调查,古城有4座城堡,用泥土干打垒围成墙,中间自然形成十字街。城内用土块建造150余间房子,只剩残墙断壁。房屋涂有各种色彩,分里外院,有大客栈和院房,可见到雕刻的痕迹。街道东侧135米处有残留1米高的城墙,北面有单独修建的哨所,以坍塌成4米高的土堆,上有烧过的碎木块、灰土等遗留物。 ...
有人说,在库车随便一抬腿,就迈进了汉唐,这话不假,库车是龟兹文化的发祥地,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让库车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城吸引着人们好奇和探寻的目光。隆冬时节,我们有幸踏上这片让人魂牵萦的神秘之地,开始了一次不同寻常的心灵之旅。龟兹故城,一个古老王国的背影逐渐清晰地浮现在我们眼前。断壁残垣背后的厚重文化底蕴 在导游的陪同下 ...
一谈到摩崖石刻大佛,人们就会想到享誉海内外的四川乐山大佛。2001年3月,塔利班政权在阿富汗的一场“灭佛”事件,使长久以来被西方公认为“世界第一大佛”的阿富汗“巴米扬大佛”毁于一旦。毋庸置疑,这两处摩崖石刻大佛在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中都有其独特的地位和影响。然而,在中国山西太原还有一尊世界级的摩崖石刻大佛——中国蒙山大佛(即西山大佛),至今鲜为世人所知!蒙山大佛(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摄影:西风瘦马)蒙 ...
来源:中国甘肃网文图/胡同庆王义芝 罗家洞石窟寺俗称罗家洞寺,又名云光寺,藏语叫典却让旋,是一处藏传佛教寺院。罗家洞寺位于甘肃省永靖县城之南4公里处的罗川村,西距炳灵寺石窟仅数十公里,开凿于黄河岸边的赤色高崖绝壁之间,是古代行旅在丝绸之路途中祈求佛陀保佑平安的一座重要石窟寺。 远远望去,一道红色宫墙般的崖壁映入眼帘,绝壁上镶嵌 ...
塞外清风 丝路西域 乌垒城乌垒,古西域国名。《汉书·乌垒传》载:“乌垒,户一十,口千二百,胜兵三百。城都尉、驿长各一人。与都护府同治。其南三百三十里至渠犁。”乌垒城位于现在的新疆巴州轮台县,野云沟乡和策大雅乡结合部距库尔勒市113公里,距轮台县城58公里,海拔高度990米,现已辟为巴州的一个旅游点。乌垒城是当时汉西域都护的治所。人口很少 ...
塞外清风 丝路西域 慧远古城惠远古城位于新疆伊犁霍城县,历史上伊犁是新疆通往中亚的重要通道,清代乾隆为了加强在伊犁地区的治理,在此设伊犁将军,建惠远城,并陆续在其周围建起八座卫星城,统称为“伊犁九城”。现保存较好的是被称为“伊犁九城”之首的惠远城,城内还保留着将军府旧址。惠远古城,一座新疆的历史名城,它曾是新疆的政治、军事、经济 ...
新疆文物局唐朝墩古城遗址位于奇台县城东北角,与县城紧紧相连,东临水磨河,西南方紧连居民区,北靠菜园子村。全景1916年沙皇俄国地理考察团到古城考察,对唐朝墩古城进行测量。新中国成立后又对该遗址进行过多次调查。古城遗址形状略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南北长约490米,东西宽约315米,面积约154350平方米。城墙夯筑,现最高残存8米,宽4米,夯层厚7~12 ...
石云涛河北磁县发现茹茹公主墓,墓位于县城南2公里的大冢营村北。1978年9月至1979年6月发掘。以其规模大,出土器物多,艺术水平高,在国内外轰动一时,被称为“中国第二兵马俑”,属于重大考古发现。据1984年第4期《文物》发表的《茹茹公主墓发掘简报》介绍,在墓道、墓门、甬道、墓室的墙壁上,都绘有精采的壁画。墓中还出土有拜占廷金币和丝绸之路象征的 ...
永泰古城位于甘肃省景泰县境内,明清两朝,这里曾经是一座显赫的军事要塞,这里因为战争而兴起,又因为自然环境的改变而衰落。摄影师和作者带您进入古城,去触摸400多年来战火硝烟的痕迹。 永泰古城,修筑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明政府为防御北方的少数民族入侵而修建。建成后即成为军事要塞,兰州参将就驻扎在这个城堡内 ...
2017-03-09塞外清风丝路西域坎儿井坎儿井,是“井穴”的意思,早在《史记》中便有记载,时称“井渠”,而新疆维吾尔语则称之为“坎儿孜”。坎儿井是荒漠地区一特殊灌溉系统,普遍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地区。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吐鲁番的坎儿井总数达1100多条,全长约5000公里。坎儿井是开发利用地下水的一种很古老式的水平集水建筑物,适用于山麓、冲积扇缘地带,主要是用于截取地下潜水来进行农田灌 ...
安迪尔古城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和田民丰县安迪尔农场东南约27公里的沙漠腹地,在安迪尔河下游东南。安迪尔古城遗址由佛塔和寺院组成,始建于汉代,于公元11世纪逐渐被废弃。安迪尔古城是丝绸之路南道一处汉唐时期重要遗存。本世纪初,外国探险家斯坦因曾盗掘大量土蕃文、婆罗迷文和汉文文书及一批精美文物。古城遗址现有环形城址、佛寺、佛塔、墓 ...
来源:塞外清风 丝路西域 居延塞遗址简介自东北向西南分布的总长度约350公里,约合汉代900里。称做塞墙的遗迹,大多被风沙淹没或被刮走。当时有些地段也可能就是“因河为塞”,利用河水作为防守工事,故未曾兴筑长城。现今在额济纳沿岸及原绿洲地带的城、障、塞、隧等遗址共约170处,其中有城障16座,烽燧150余处。建筑时都是因地制宜,有的用土板筑,有的用土坯垒砌,有的用石块或石板垒砌;各烽燧间的距离不等,有的两隧间距约1 ...
山丹大佛寺山丹大佛寺大佛山丹大佛寺山门敦煌北大佛武威天梯山大佛天水麦积山大佛炳灵寺唐代大佛甘谷大象山大佛有回声的亭子 大佛,又见大佛。沿着丝绸之路行走,每到一处石窟,总能看到一座大佛,尽管它们的身高不同,但巨大体量,让每个人感受到了生命的渺小卑微。 山丹城外,有座大佛寺,供奉着一尊高达35米的巨大泥塑坐佛。它和丝绸之路沿线众多大佛一样,展现了一种神秘的巨佛崇拜。走近这些巨佛,我们能发现什么秘密呢 ...
何君尊楗阁刻石《何君尊楗阁刻石》位于荥经县城西十四公里(108国道2440公里)的烈士乡冯家村钻山洞荥河南岸陡峭崖壁上。刻石携于高约350厘米,宽约150厘米的页岩自然断面上,上面岩石呈伞状向前伸出约2米,形如屋顶,有效地保护了刻石免遭日晒雨淋。刻石四周随字体变化凿成一不规则梯形,高65厘米,上宽73厘米,下宽76厘米。全文共52字,排列7行,随字形简繁,任意结体,每行7字、9字不等。刻文:“蜀郡太守平陵何君,遣掾临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处雅安市荥经县城西古城坪。位于中峻山下荥河南岸的第三阶地上。台地东西长约九百米,南北宽约七百五十米,高出荥河约四十米。荥经是巴蜀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荥经古严道文化早于广汉三星堆文化。古严道城为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牦牛道的起点。城垣板夯而成,夯层厚达二十厘米。现存南墙和东北角墙体较好,中段发现有城门遗迹。荥经最初的居民是由本地土著的巴蜀民族氐羌系统的徙、笮、青衣等族人及外 ...
塔公寺是甘孜州著名的萨迦派(花教)寺庙。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康巴地区藏民朝拜的一个重要圣地。塔公寺座落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塔公乡,位于川藏公路线上,距离成都市约400公里,距康定县城110公里,从康定沿川藏公路西行,翻越折多山,过新都桥后北行抵塔公寺,塔公寺为景区的中心。景区多数景点、景观分布于川藏公路两侧,河流、草原、森林、山体、寺庙 、藏房建筑和浓郁的藏乡风情构成该风景名胜区。塔公寺是藏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