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显示子项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 丝绸之路:泽拉夫尚-卡拉库姆廊道 丝路预备遗产点 丝路相关世界遗产 丝绸之路:费尔干纳—锡尔河廊道
文物保护单位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 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 土库曼斯坦 塔吉克斯坦
世界遗产 跨国遗产
遗产专题 海上丝绸之路遗产点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长城及烽燧 万里茶道
中国历史时代
考古时期 青铜时代 铁器时代

• 北石窟寺

  北石窟寺开凿于公元509年,距今1509年。    222号窟开凿于盛唐,是典型的“贞观样式”,塑像轩昂大气。    165号窟中的乘象普贤菩萨和阿修罗天单体造像是国内最大的单体造像。    222号窟中的阿修罗三头四臂托住日月造像,在石窟中极为罕见。    窟内分层密集的小佛龛,每个龛内造像为一佛二菩萨或一佛二弟子二菩萨,是典型的“贞观样 ...

• 敦煌成城湾华塔

走过沙漠,跨过戈壁,穿过草地,还要淌过一条小河。远远望见成城湾华塔的一刻似乎近在咫尺了,到达却不易终于来到塔前萧默先生认为此塔为北宋风格  塔由土坯砌筑,外面包泥,只有在西北干旱环境下才会出现这样的建筑,才能流存到今天。古塔旁有一座小小的土堡,据说是一处寺院遗址。路途遥远且艰难,有失联危险,不建议去寻访2017.08.12成城湾华塔推荐阅读  莫高窟的早期窟檐一木一春秋(一

• 甘肃肃南明海古城

  在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州明花乡上井村附近,保存下来一处古城遗址--明海古城。  相关阅读: 丝绸之路上的古城(第二稿)  古城位于湖泊边缘,方形,边长150米余,城墙残高4~5米,轮廓完整  南侧开有城门,有瓮城,四角有墩台  明海古城是河西走廊汉唐西进的一个节点,和这条路线上其他古城一样,安史之乱后陷于吐蕃,自此荒芜  2016.06.03,明海古城推荐阅读甘肃肃南草沟

• 甘肃张掖黑水国南城

  张掖以西十几公里的黑水国遗址有两座古城,南北相距约三公里  相关阅读: 丝绸之路上的古城(第二稿)  南城与北城规模差不多,也是也是东西250米,南北220米,但南城保存下来的城墙更高大  城墙一角,还有一座大型夯土墩台  瓮城也保存较好  北城大部分城墙下也堆积了大量黄沙,城内有一段积沙较少,还能看出高大的夯土城墙  2016.06.04 ...

• 甘肃张掖黑水国北城

  在甘肃张掖以西十几公里的地方,黑水国遗址,现在还有两座古城,南北相距大约三公里。  相关阅读: 丝绸之路上的古城(第二稿)  相传汉代这里曾安置匈奴移民,小月氏国可能建立在此  也有记载这里是张掖古城,隋炀帝的西域大会可能发生在这里  黑水国北城的城墙轮廓还很完整,高出地面2~5米  城池方形,东西250米,南北220米,南面开有城门 ...

• 甘南夏河八角古城

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从甘南夏河县拉卜楞寺向北走约四十公里,有一座造型奇特的古城--八角城。古城每面均向前突出,呈十字形,这样的好处是没有死角,攻城的人会遭到来自不同方向的攻击。唐代前期,这里是唐与吐蕃争斗的前线,安史之乱后陷于吐蕃,八角城很可能是唐代留下的军事堡垒,如今城内是一座安静的村子,还有不少老乡生活在城内。提示:高空俯拍小视频,请在WiFi下观看,流量土豪请随意

• 汉太上皇陵

(1928年的汉太上皇陵) 汉太上皇陵,又称万年陵,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父亲汉太上皇刘煓的陵墓,位于阎良区振兴街道办昌平村蒲北组西北的塬上。前197年,太上皇崩于栎阳宫,葬于此,为西汉王朝第一座皇家陵园。1981年中国社科院栎阳考古发掘队对该陵进行了勘探。2004年,汉万年陵被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的汉太上皇陵) 太上皇陵封土呈覆斗 ...

• 岳公台-西黑沟遗址群

岳公台-西黑沟遗址群位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巴里坤山北麓的山前缓坡地带,呈西南-东北向分布,遗址群西达西黑沟,南已进入天山北麓峰谷之间,东至县城正南的岳公台山峰,北以兰州湾子村为界。1983年~1984年,新疆社会科学院文物考古研究所东疆队在调查时发现并发掘了兰州湾子石结构建筑遗址。经调查, 遗址南北长约3千米,东西延续约5千米,面积约10余平方千米。遗址区内分布有石筑高台、石围基址、石筑墓葬以及岩

• 夏塔古城遗址

夏塔古城遗址位于昭苏县夏塔乡,地处南天山北麓、特克斯河南岸的昭苏盆地的平原区,北临特克斯河,东为夏塔河支流。1957年,夏塔古城遗址被公布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城址平面略呈正方形,不很规整。北墙长390米、南墙长212米、西墙长480米,东面靠夏塔河。城墙夯筑而成,墙基皆存,顶宽3~5米、底宽11~12米、残高3.9米。城内建筑均无存,城外有护城壕 ...

• 雍仲林寺

寺前谷地为雅鲁藏布江摄影:王身敦       雍仲林寺又称热拉雍仲林,是西藏著名的本教寺院。1834年,由本教大师达瓦坚赞创建。因达瓦坚赞学成于曼日寺,故雍仲林寺修习经典的内容和方法均仿效曼日寺并作为支寺存在。后来,雍仲林寺不仅继承了曼日寺的传统,并建立了自己的经院哲学系统以及完整的教育体系,使其发展一度超过了曼日寺。雍仲林寺经师嘎 ...

• 柳中古城遗址

全景柳中古城遗址位于鄯善县鲁克沁镇西约0.5千米,地处火焰山南麓,西连高昌故城,东通鄯善(唐蒲昌所在地),北有连木沁沟谷通往火焰山北,东南翻过库鲁克塔格,穿越哈顺沙漠可直抵敦煌。1930年,黄文弼先生曾考察该遗址,1988年正式调查并记录。古城遗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400米、东西长约1000米,周长约3000米,面积约62万平方米。现城墙仅存古城西南 ...

• 什巴儿库勒鹿石

  什巴儿库勒鹿石       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青河县的什巴儿库勒墓地的什巴儿库勒鹿石事新疆典型的鹿石之一,通高3,宽0.23米。公元前10——前6世纪。鹿石呈方形,图案化,比较罕见。正面雕刻短刀,背面有盾纹,鹿纹,右侧位圆形环纹和5只鹿,左侧刻6只鹿。   鹿石和墓葬有关,鹿石伫立在墓地前。关于鹿石,人们的认识还非常模糊,有人认为它是图腾柱、始祖祭祀柱和神人拴马桩,有人则认为它是世界山

• 和田约特干遗址

约特干遗址约特干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市西10公里处的巴格其乡艾拉曼村境内,北为海力其崖,东为阿拉勒巴村和亚兰干村。该遗址原是公元3~8世纪于阗国的一处辉煌的佛教建筑群。从现代遗址的分布看,遗址无任何古建筑痕迹,城池轮廓也不详。历代出土文物均来自于距地表5米以下的文化层,文化层厚达3米左右。在遗址的东北角有一处裸露于地表的文化 ...

• 依很陶居址

地址及位置阿拉哈克乡喀拉塔勒村国道217线51千米路牌北面9千米处,距阿拉哈克河西岸1千米依很陶自然村旁。环境状况居址位于阿拉哈克乡国道217线51千米路牌北面9千米处。东面1千米处为阿拉哈克河,生长有茂密的河谷林。北面远处为高山,西面为平坦开阔的戈壁荒漠。东面百米处为阿拉哈克乡依很陶自然村,南面有阿拉哈克乡通往该地的便道,稍远处有围栏和防护林及废弃的房屋,北面有哈萨克现代墓葬。简介居址位于阿勒泰

• 平定准噶尔勒铭碑

平定准噶尔勒铭碑全名为《平定准葛尔勒铭格登山之碑》,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昭苏县城西南60公里的格登山上,北距松拜边防站哨所约100米。立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1年)。碑石为青砂石质,由清官兵1000余人从南疆叶城县运进,整个立碑事宜由伊犁参赞大臣督办。通高3.03米,宽0.98米,厚0.27米,分碑额、碑身、碑座三部分,保存基本完好。碑额两面均刻二龙戏珠图案,正面中部刻竖书“皇清”二字,背面中部

• 南部伊塞克湖遗址Sites of the southern Issyk Kul

南部Issyk Kul许多大型遗址的地形都与楚河及塔拉斯山谷的遗址类似。中亚西部的本地人首先对中世纪楚河和塔拉斯城的发展贡献良多,首当其冲则是索格迪亚,然而Issyk-Kul定居农耕生活的出现则是地方部落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印记。This part of the Silk Road, actively functioning throughout all Middle Ages, is known as "Hsuan-Tsang's road", the pilgrim, who pass

• 乌兹根与绍逻巴沙特遗址Uzgen and Shorobashat sites

Ancient settlement of Uzgen is the centre of the oasis rich of monuments of settled and nomadic people, dated in a wide chronological range. It belongs to a zone of early contacts on the Silk Road, being the most eastern city centre of Davan, as the city

• 北京鼓楼、钟楼

鼓楼、钟楼位于京城南北中轴线的北端,是明、清京城的报时中心。鼓楼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为两层重檐木结构建筑,通高45.7米,建筑面积近5500平方米。现存大鼓一面,径1.5米,鼓面刀痕累累,为八国联军人侵时所砍。钟楼为清乾隆十年(1745年)重建,仿木结构砖石建筑,黑琉璃瓦绿剪边重檐歇山顶,通高47.9米。楼上有铸于永乐年间的报时铜钟,钟高5.4 ...

• 天坛

行政区划 国保批次 类别 年代 北京市 第一批 古建筑 明 天坛位于北京市崇文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清代续修,现存大部为明代建筑。天坛系古代帝王祭天、祈谷的祭祀建筑。明、清两代帝王每年都要在这里举行祭天、祈谷的活动。坛墙周长5公里,分作内坛和外坛两部分。外坛大部分为古松柏林及神乐署等建筑;内坛以祈年殿、皇穹宇、園 ...

• 潼南大佛寺摩崖造像

潼南大佛为佛、道二家共同凿造的一尊大型摩岩饰金大佛,是石刻造像中罕见的珍品,位列“蜀中四大佛”之一,是我国第一大金佛,世界第七大佛,被中、外文物专家誉为“金佛之冠”。(大佛殿标准照)十多年虽然到大佛寺很多次,其实印象中我只进过殿内一面对大佛一二次,但都没敢认真直视大佛神像。(大佛殿侧面全身)前几天突然想正式拍一下大佛寺,然后就有 ...

• 涞滩二佛寺摩崖造像

《合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倩 刘亚春佛教禅宗主张“不立文字,教外传教,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并有“历来禅宗不造像”之说,所以在全国佛教石刻造像中涉及禅宗题材的实属少见,尤其是集中反映它的造像更是甚少。作为全国罕见的禅宗造像聚点,二佛寺现存主要佛龛42 个,全部造像计1700余尊,成就了涞滩的千古禅韵。  禅宗石刻艺术的聚集地二佛寺摩崖造 ...

• 龙拖湾西凉纪年石刻

蒲江龙拖湾摩崖造像(局部)今天的河西走廊,魏晋南北朝时期曾经存在过一个西凉国。该政权的建立者李暠,为汉代飞将军李广之十六世孙,字玄盛,小字长生,陇西成纪人,史称凉武昭王。晋安帝隆安四年(400),北凉敦煌太守李暠,称凉公,改元庚子,建立西凉国。《晋书》记载:西凉王国“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至咽喉”。据《资治通鉴》记载,晋安帝义熙十三年(417)一月,凉公暠寝疾,遗命长史宋繇曰:“吾死之后,世子犹卿子

• 孔望山摩崖造像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群人,面朝碧波浩瀚的大海,手臂搭在彼此的肩上,迎着风闭上眼,聆听着千帆过尽莲花盛开的声音。      巨大的帆船渐行渐近,波涛翻滚,白帆齐展,海鸥在阳光倾泻的海面上盘旋滑翔,甲板上的人们聚集在船头朝着岸边欢呼,挥手……  出行多日的中国船商们用丝绸、茶叶、瓷器、五金、书籍换回了西方人的琉璃、象牙、香料、宝石 ...

• 灵隐寺飞来峰造像

  作为禅宗五山之首,飞来峰石刻造像是中国南方石窟艺术的重要作品,这些雕琢于石灰岩上的佛像时代跨度从五代十国至明,在470多尊造像中,保存完整和比较完整的有335尊,妙相庄严,弥足珍贵。其中年代最早的是青林洞入口靠右的岩石上的弥陀、观音、大势至等三尊佛像,为951年(北汉乾祐四年)所造。而卢舍那佛会浮雕造像则是北宋造像艺术精品。最为人所 ...

• 邛崃石窟

  邛崃汉时称临邛,卓文君的家就在这里。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此。那首动人的凤求凰:“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至今读来依然令人无限动容。当然,更令我一日不见,思之如狂的却是邛崃石窟。邛崃石窟共分三个部分:花置寺、盘陀寺和石笋山。皆是蜀中石窟造像的佼佼者。  花置寺位于邛崃南河竹溪沟中。后来,人们 ...

• 皇泽寺摩崖造像

皇泽寺摩崖造像:崖壁上的佛教艺术  皇泽寺位于四川省广元市西嘉陵江的西岸、乌龙山的东麓,原名“乌奴寺”,一名“川主庙”,相传是为了纪念李冰与二郎的。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武则天的父亲武士鹱任利州都督时,武后就出生于此,后取“皇恩浩荡,泽及故里”之意,改名“皇泽寺”。现存的皇泽寺是清代修复的,依山取势,参差错落,古朴典雅, ...

• 台台尔石窟

台台尔石窟位于拜城县克孜尔乡东南约6公里处的额特尔山南麓余脉的戈壁丘陵上,与克孜尔乡东南7公里的克孜尔石窟恰好处于南北一条线上。现已编号洞窟18个,其中有壁画遗存的洞窟4个。洞窟形制有中心柱窟、僧房窟和方形窟。 台台尔石窟的时代相当于龟兹石窟的中晚期,即公元6~8世纪。壁画题材内容与龟兹其他石窟相同,但在布局上有所变化。第16窟中心 ...

• 牛角寨石窟

·新朋友,请点击关注爱上仁寿.厉害了仁寿的牛角寨大佛,这次竟然把乐山大佛给碾压了,一说到乐山大佛,内心当中肯定会想到那高大、巍峨的形象。但是你知道它最初的原型是谁吗?走,小编今天带你去揭开这沉浮于千年的谜底。四川眉山 仁寿牛角寨大佛确证为乐山大佛原型近看牛角寨大佛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高家镇,有一座大佛,它不但是全国最大且是唯一一尊半身胸佛,过去传言是乐山大佛的蓝本,如今被专家确认。因为该大佛地处鹰

• 卧龙山千佛岩石窟

在绵阳,有一座石窟,隐藏在梓潼的大山之中。《蜀中名胜记》曾记载:“梓潼西南三十里葛山,又名卧龙,相传武侯伐魏,驻兵于此。”这里说的就是梓潼卧龙山千佛岩。从梓潼县城向西15公里,就来到了卧龙镇卧龙山。一处朱红色庙宇在松柏掩映中,显得格外庄严肃穆。这里,就是神秘的千佛岩。1939年底,中国营造学社的梁思成和刘敦桢等人曾到访过梓潼卧龙山千佛 ...

• 万安禅院石窟

  离开铜川,继续北上。从黄陵下高速,沿着黄五路继续西行到双龙镇。过镇子不太远,万安禅院石窟就在路边。因为所处的位置,万安禅院石窟以前也更多地被叫作双龙石窟。同时也有千佛洞、万佛寺、石空寺等诸多叫法。在国保名单中的正式名称叫作万安禅院石窟。  这地方确实挺远的。从黄陵口下了高速,还有六七十公里。好在道路平整,不难走。另外,这里是 ...

• 响堂山石窟

  响堂山石窟位于邯郸市峰峰矿区,分南北两处,相距约15公里。由于石窟群在山腰,人们谈笑、拂袖、走动均能发出铿锵的回声,因之得名。  现存石窟16座,摩崖造像450余龛,大小造像5000余尊,还有大量刻经、题记等。它是河北省现已发现的最大的石窟,也是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AAAA级景区,四星级森林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 ...

• 文殊山石窟

  文殊山石窟群位于酒泉市西南约15公里的祁连山北麓,洞窟依山势开凿于文殊山前山和后山的崖壁上,分布于南北1.5公里、东西2.5公里的范围内。现存窟龛100多个,其中有早期中心柱窟8座,禅窟1座,窟前寺院遗址28处。明、清两代喇嘛教盛行,同时还有道教也以文殊山为圣地,以致多数的洞窟都加建窟廊或殿堂。据调查,文殊山共有大小寺观三十多所:属于道教 ...

• 陈家洞石窟

简介 陈家洞又名龙眼山石窟,深居关山峡谷,南依云台,北接佛崖,峡外与宁夏固原县胭脂峡景区相连。开创于北魏晚期,是利用天然崖坎,以石条、土坯砌墙建洞而成。窟群分布在长100米、高60米的崖壁上,现有洞窟9座,清代及民国时期的石碑6通,金代“天德四年”和“泰和年”题记两处。在河床北岸有北魏摩崖造像三尊,唐代残塔一座。三尊造像雕于高5.5米、 ...

• 王母宫石窟

  泾川古称泾州,位于西安西北二百多公里的泾河岸边,在泾川城西一公里的地方有一座开凿于北魏的王母宫石窟。  石窟所在地称为回山,传说这里是西王母的居所,周穆王驾着八匹骏马的马车来到这里与西王母相会,传说归传说,这里留下一座石窟却是真的。  王母宫石窟仅存一窟,是中心塔柱窟,内部高约11米,塔心柱四面及周边三面墙壁上雕刻两层造像,由 ...

• 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

  鼓浪屿的海岛风光  鼓浪屿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福建省厦门市。“鼓浪屿”一词并非简单地指代一个岛屿名称,而是一处形成发展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由华人华侨、多国侨民共同参与管理和营造,具有突出文化多样性与生活品质的国际社区(international settlement)。处九龙江出海口,鼓浪屿自古以来就和海外,特别是东南亚地区保持着密切的交往和 ...

• 石空寺石窟

石空寺位于甘肃庆阳市镇原县金龙村旁,距县城三公里,据记载开凿于宋代,明清等历代修缮,现存主要有1号和2号两个大龛。石空寺造像开凿在距地面约十米的山崖上,主尊造像的高度在六米以上,原为石像,明清时期外面包了泥,以至表情看起来怪异。1号龛雕刻的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萨,2号龛为五世佛,佛间有四尊胁侍菩萨。石空寺还有多座小型窟,内装为明清时期样 ...

• 元氏县封龙山石窟

  封龙山西石窟俗称西石堂、千佛洞,是封龙山佛教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自西向东排为一号窟、二号窟、三号窟。  一号窟为三世佛,表示佛祖的过去、现在、将来的佛变形态。窟内后壁主佛为释迦牟尼,是佛祖的现在式,右壁主佛为弥勒佛,是佛祖的过去式,左壁主佛为阿弥佗佛,是佛祖的未来式。  二号窟是千佛洞,为中心柱式窟,中央如来坐佛高2.10米,身披袈裟,结跏跌坐于六角形须弥座上,手作说法印。四壁小佛龛,计有千余

• 水浴寺石窟

水浴寺石窟位于峰峰矿区大社镇西南三公里处,隔凤凰台和天宫峰与北响堂寺东西相峙,过寺后坡村西行300米就可见掩隐在苍松翠柏下的水浴寺石窟。 又名“寺后坡石窟”,始凿于北齐武平五年,因其规模比南北响堂小,且洞窟形制类似而又得名“小响堂”。 1982年7月水浴寺石窟被评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名单。 石窟及摩崖造像均开凿于寺

• 开河寺石窟

国保档案│070  行走 · 解读 · 志铸传奇  山西国保 ┃ 做历史的全记录开河寺石窟位于山西省平定县岩会乡乱流村西,背依魁头山面临桃河水。现存开凿于东魏至北齐的三个小型石窟以及一处隋代摩崖造像,开窟造像的题记保存都相对完整,为石窟开凿的纪年以及缘起提供了明确的依据。平定县位于从并州晋阳出井陉关然后南下邺城的交通要道上。尤其是开河寺 ...

• 昔阳石马寺石窟

国务院日前核定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山西以新增国保单位181处的数量位居第一,其中有一位名声并不是特别大的文物——石马寺石窟。石马寺  石马寺石窟位于山西省昔阳县西南15公里处的石马村。这里,原是一处规模不大,以石刻为主体的摩崖造像群,后人依像造屋,筑以殿阁,遂成为佛寺布局。宋代时,名为寿圣寺,因寺前有石马一双,人们俗称之为石马寺。石马寺中,现存石刻造像千尊左右。这些石雕中,大者5米,小者 ...

• 七里脚千佛洞石窟

7-1509-4-012.七里脚千佛洞石窟.南北朝至唐.山西省临汾市隰县.石窟寺及石刻..第七批千 佛 洞(第二批省保)  时代:明  地址:隰县城北7公里七里脚村的城川河东岸  洞窟开凿于南北走向的山坡崖壁下部,石窟共有两个洞窟,南北并列,窟口均西向,窟内存雕像约70余尊。第一窟位于崖下南侧,平面呈马蹄形,穹窿顶,面宽2.72米,进深2.35米,高8米。内雕一 ...

• 南涅水石刻

  南涅水,晋东南一条河边村子的村名,河水的名字就是涅水。  南涅水村属于沁县牛寺乡,南涅水往北不过一二里地,涅水河北岸的村子叫北涅水,就属于武乡县故城镇了。  这一带地方古迹众多,石窟、城垣、碑石、木构……可以说是星罗棋布。故城,可以推想,这里曾经是有一座城池存在的,而且这座城池的佛事活动是极其繁盛的,不然不会有大云院、洪教院 ...

• 偃师水泉石窟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作者:朱一点头(来自豆瓣)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573960735/偃师水泉石窟位于寇店村南万安山断崖上,面对沙河,具地北距北魏洛阳城约20公里。 石窟系就天然溶洞修凿,是一座深11米,宽6.30米,高7米的大型敞口纵长方形平顶殿堂窟。共刻大小佛龛400余个。开凿年代从北魏至北宋,主要是北魏之作。 ...

• 洛阳万佛山石窟

万佛山石窟:“藏”在半山坡 风格似“云冈”(记者带您看新“国保”)洛阳网作者:韩铁栓寺院全貌,从左至右依次为大佛龛、莲花洞和双窟。(图片来源:洛阳网 摄影:李渊博)洛阳万佛山石窟(图片来源:人民网)洛阳万佛山石窟造像(图片来源:人民网)提起洛阳的石窟,大家总会想到龙门石窟。其实,洛阳市的周边县(市)、区里,还存在着诸多大大小小、风格各异的石窟。在这些“卫星窟”中,和龙门石窟差不多同时开凿的吉利区万佛 ...

• 河南林州洪谷山石窟

洪谷山是南太行林虑山中一座名山,位于林州市区西南15公里,景区面积约10平方公里,旅游资源丰厚。洪谷山自然景色十分秀丽,山环水绕,群峰壁立,绿茵如盖。(本篇摄影/范纯公)洪谷山历史悠久,古迹璀璨。北齐文宣帝高洋建洪谷寺,先后有众多僧人云游到此挂锡。五代山水画家荆浩及弟子关全在此买田数亩,躬耕自食,沐浴山光,成为山水画开宗巨匠:明代知县谢思聪在此开渠引水,创建林州最早水利工程——谢公渠。洪谷山现尚存北魏 ...

• 宜君石窟群

宜君县毗邻唐玉华宫、轩辕黄帝陵,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蕴育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其中尤以石刻艺术最为突出。宜君石刻分布范围广,遍布宜君县内,石刻造型各异,体态丰富。石窟雕刻内容除佛教、道教外,还涉及音乐、体育、游乐、服饰等内容,人物造型严谨形象秀美,对研究我国佛教、道教的发展演变,以及南北朝时期民族音乐的发展、体育竞技项目和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对艺术史、体育史的研究同样有 ...

• 香泉寺石窟

文化遗产编者语:卫辉古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共有比干庙、望京楼、姜太公故里、孔子击磬处等国家、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古迹114处。为更好宣传和保护卫辉文物,传承文明。为进一步将文物保护与展示宣传结合起来,加强群众文物保护意识,使卫辉文物各方面工作及时、全面、真实地在社会各界公布、公开,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满足人民群众的信息需求。卫辉市文广局将系列展示卫辉市国家级

• 吐鲁番小桃儿沟石窟

一、地理位置 小桃儿沟石窟位于吐鲁番盆地火焰山西段的小桃儿沟内。西邻大桃儿沟石窟,东距吐鲁番市亚尔乡葡萄沟约1千米。地理坐标为:北纬43°00'10.1,东经89°12'18.7,海拔197米。石窟依沟的西壁开凿,而寺院和佛塔分布于沟中平坦位置和两侧附近山头的顶部。小桃儿沟基本呈南北走向,地表为夹砂石土层,无植被,从断面可以看出地层中残留有较多长长

• 甘肃武威亥母寺遗址

  发掘单位: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亥母寺遗址位于武威市凉州区新华乡缠山村七组西南侧的祁连山北麓余脉。北邻杂木河斗渠,东距磨嘴子墓群2千米,西距茂林山遗址3千米,西北距新华乡人民政府3千米。遗址由4个洞窟及窟前建筑遗存组成,面积9800平方米。洞窟坐西向东,自北向南依次分布于山梁东坡的山腰底部,编号01、02、03、04号窟。2016年、2017年, ...

• 玛扎伯哈石窟

玛扎伯哈石窟位于库车县东约20余公里的玛扎伯哈村西。编号洞窟44个,分布在七个单元组合内。 石窟大约开凿于公元7世纪。大部分洞窟已塌毁。洞窟形制以方形窟为主,主室顶部形制多样,有纵券和穹窿式。进深达10余米的长条形讲经堂在龟兹地区亦属少见。洞窟破坏严重,壁画保存不多。第1窟穹窿顶下沿的“鹿野苑初转法轮”和两侧的飞天为龟兹壁画的上乘 ...

• 克孜尔尕哈石窟

克孜尔尕哈石窟位于库车县西北12公里的盐水沟旁的却勒塔格山脉的丘陵地带。在距离洞窟约1公里的沟口,耸立着高达40多米的克孜尔尕哈烽燧遗址,与石窟群隔道相望。克孜尔尕哈石窟是距离龟兹都城伊罗卢城最近的一处石窟群。 克孜尔尕哈编号洞窟66个,分布在五个单元组合内。这些洞窟开凿的年代比较集中,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为公元6~7世纪,后期为公元8世纪以后。第13窟和第14窟

• 和静县嘎哈提遗址

地址及位置克尔古提乡浩尔哈特村西偏北约6千米处的嘎哈提沟中环境状况地势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表为粉砂黄土层。盛长芨芨,冰草和低矮的牧草,河岸边生长一些山羊,柳树。该地为当地牧区,北约东南1千米沟东草滩为出游牧民的住房和羊圈。简介该处沟谷较平阔,河床中水流不大,多卵石,沟滩地较宽,滩地上见许多乱石,仔细观看,其分布有一定规律和形状。踏查发现,中有许多石基,其中一道石基较长且较宽,顺着沟向蜿蜒,石基高出地

• 锡克沁千佛洞

锡克沁千佛洞锡克沁千佛洞位于焉耆县七个星乡东南8公里处的霍拉山东麓的山前地带,离库尔勒市25公里,在东经86°11',北纬41°25',海拔1070米。现存洞12窟。洞门有的向西,如向西方的佛地祈祷,有的向南,如把阳光呼唤,太阳照进洞来,有的洞内为方形,有的为长方形的基座,佛像却荡然无存,壁画剥落,现仅在2、3、5、7号窟,窟内还有些朵云纹、缠枝连纹、蔓形纹等。洞窟的形制主要有两种,一种为纵卷顶单

• 肖尔勒克遗址

地址及位置科克铁热克乡吐完库勒库木村西l千米处的沙漠中环境状况遗址地处沙漠,南为阿牙克雅尔村肖尔勒克绿洲,西为肖尔勒克色格孜勒克绿洲,北面为沙漠,地表为流动沙丘。东距吐完库勒库木村1千米、距乡政府3千米,东南距县城4.5千米,西北距阿热库木水库4.5千米简介肖尔勒克遗址位于科克铁热克乡吐完库勒库木村西l千米处的沙漠中,此地又名“库孜力克”,维吾尔语意为“有陶片的地方”。遗址面积30万平方米,原有地

• 阔什库勒遗址

地址及位置藏桂乡塔提让村委会驻地西北2千米处环境状况遗址地处两条冲沟之间的台地上,台地形状如柳叶表面凹凸不平。地表为沙土无植被。其北为依米尔巴格绿洲,南为巴什萨依戈壁,西为风蚀雅丹地貌和沙漠。遗址南部为现代伊斯兰麻札,东南距塔提让村村委会2千米、距乡政府3千米,西北距县城51千米。西北有一砖厂,西部有电线杆穿过,中部有一简易石子路将遗址分为东、西两部分。简介遗址位于藏桂乡塔提让村委会驻地西北2千米

• 思的克伯克古城

地址及位置阿克陶镇亚克恰克村东面1千米为亚克恰克村环境状况古城位于阿克陶镇亚克恰克村西1千米处,南约1千米为阿克陶县城,西100米为一个鱼塘。地表多盐碱,生长芦苇、红柳、骆驼刺等耐干旱植被,地势平坦开阔。简介思的克伯克古城又名斯的巴克古城,为19世纪柯尔克孜族希布察克部落伯克思的克屯兵驻守之地。古城呈方形,每边长约120米,四周有炮楼,现已被破坏。仅存残墙一段,城墙呈南北走向,夯筑而成。残长50米

• 黑井古镇

黑井镇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西北92公里的龙川江畔,距昆明200公里,距楚雄市75公里,成昆铁路、龙川江纵穿全境。黑井历史悠久,从出土的石器、陶器、铜器、兽骨等文物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少数民族的祖先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生息劳作。盐业的发展,使黑井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在云南的财政税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 ...

• 大河古城

新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大河古城 2017-11-28 新疆文物局 大河古城城墙局部大河古城位于巴里坤县大河乡东头渠村东南。是哈密地区规模较大的一处唐代城址。大河古城全景城址平面呈正方形,有主附两城,建在缓坡平原上,两城东西并列,仅一墙之隔,隔墙中有门道相通。主城居西,南北长210米、东西长180米,城墙高近10米、宽12米。附城居东,南北长240 ...

• 七个星佛寺遗址

新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七个星佛寺遗址 七个星佛寺遗址位于焉耆县城西部七个星乡的霍拉山山前地带。是一处由石窟及寺院组成的佛教遗址,为晋唐时期古焉耆国规模最大的佛教建筑群。七个星石窟顺山势开凿,现残存11个窟,部分洞窟中残存有佛像基座及壁画。洞窟形制主要有两种,一种为纵券顶单室窟;另一种为前后室结构的支提窟,中心柱呈扁方形,与克孜 ...

• 丽江古城

古城丽江把经济和战略重地与崎岖的地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了古朴的风貌。

• Kanka康卡(窳匿城)

Chinese_Name康卡English_NameKankaTimes公元6-7世纪至公元11-12世纪窳匿城 : 汉西域城名。见于《汉书·西域传》。为康居五小王之一窳匿王都城。“去都护五千二百六十六里,去阳关七千五百二十五里”。约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市中心的坎卡 (Kanka)遗址。位于贾萨尔特斯河畔的安条克,有一个古老的聚落坎卡坐落于现代塔什干市郊的古老聚落坎卡,宛如一位静 ...

• 浩罕历史中心Historic Center of Qoqon

Chinese_Name浩罕历史中心浩罕 : 清代国名、城名。即《史记》、《汉书》中的大宛国。浩罕国是18世纪中叶,由乌兹别克族人在中亚建立的封建汗国。亦作霍罕、敖罕。王都浩罕城。故址在今中亚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一带。浩罕城,为浩罕国都城,亦作霍罕城。今乌兹别克斯坦之浩罕城。English_NameHistoric Center of QoqonHistory_name浩罕Times公元前2世纪至 ...

• 铁尔梅兹Ancient Termiz呾蜜城

铁尔梅兹城址 : 中亚古城遗址。在乌兹别克铁尔梅兹城北,中国古代文献中将该城音译为“怛密”、“怛没”等。1927年起发掘。该城在公元前大夏王国时期已存在,公元1—4世纪贵霜王国时期趋于繁荣,佛教兴盛,遗址甚多,主要有卡拉丘和法亚兹丘二佛寺。9—12世纪城市达于鼎盛,1220年被蒙古军攻破后衰落。 ...

• 孟加拉国帕哈尔普尔的佛教毗诃罗遗址

帕哈尔普尔的毗诃罗遗址是一座佛教寺庙遗址,位于孟加拉国瑙冈地区东北角,以索马普拉寺庙为主要遗址,该庙占地9公顷,是一座带有围墙的大型砖制寺庙。

• 袁滋题记摩崖石刻

袁滋题记摩崖位于云南省盐津县城西南20公里的豆沙关崖壁上。  摩崖石刻地处左下绝壁,山路陡峭,隔河对岸崖石壁立,像两扇巨大石门,扼锁咽喉,俨如一石门,唐代称“石门关”,是四川进入云南的交通要道,秦汉“五尺道”的要隘。唐贞元九年(793年)背逆唐朝四十多年的南诏王,遣使请求归唐。贞元十年(794年),唐朝派御史中丞袁滋奉使持节赴南诏,册封异牟寻为南诏归义王,他经由戎州(今宜宾)入滇,经石门(今豆沙关)时,为 ...

• 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含罗布林卡和大昭寺)

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又称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自公元7世纪起就成为达赖喇嘛的冬宫,象征着藏传佛教及其在历代行政统治中的中心作用。

• 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历史中心Bukhara

布哈拉位于乌兹别克斯坦泽拉夫尚河三角洲畔,是中亚城市中绝大多数建筑物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城市的范例,其中公元10世纪穆斯林的建筑杰作以及17世纪的一批建筑形成了著名的布哈拉历史中心。

• 乌兹别克斯坦沙赫利苏伯兹历史中心(Shahrisabz乞史城)

沙赫利苏伯兹历史中心在乌兹别克斯坦的沙赫利苏伯兹市。沙赫利苏伯兹位于撒马尔罕以南约140公里处,是公元14—15世纪撒马尔罕统治者贴木尔的故乡,被公认是独特的文化、建筑风格及建筑学流派的发源地。

• 阿富汗查姆回教寺院尖塔和考古遗址

查姆回教寺院尖塔,又译作贾姆宣礼塔、贾穆宣礼塔、贾姆尖塔等。《查姆》是用老彝文记载并广泛流传的一部史诗。“查姆”意为万物的起源,彝族人民把叙述天地间一件事物的起源叫一个“查”,据说《查姆》共有一百二十多个“查”。《查姆》认为,整个宇宙是“天地连成一片”,“分不出黑夜,分不出白天。”的。这个所谓“连成一片”的是“雾露”,“雾露”即 ...

• 巴基斯坦塔克特依巴依佛教遗址和萨尔依巴赫洛古遗址

塔克特依巴依(王位的起源)的佛教寺庙建筑群是于1世纪早期修建的,由于它坐落在高山的顶端,所以躲避了一次又一次的侵略,至今仍然保存完好。附近有萨尔依巴赫洛古遗迹,萨尔依巴赫洛是同一时期的一座防备森严的小城。

• 印度阿旃陀石窟

阿旃陀石窟位于印度马哈拉斯特拉邦北部文达雅山的悬崖上,西距奥兰加巴德106公里。整个石窟群长500多米,29个洞窟呈镰刀形展开在崖壁上,石窟有百年历史,是辛劳智慧的古印度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

• 印度菩提伽耶的摩诃菩提寺

菩提伽耶的摩诃菩提寺是笈多王朝后期以来印度现存的最早的全部为砖石结构的佛教寺庙之一。菩提伽耶的摩诃菩提寺最早是大兴佛法阿育王于公元前3世纪建造的,现存的寺历史可以追溯道公元5世纪道6世纪。

• 印度桑吉佛教古迹

桑吉佛教古迹,位于印度中央邦博帕尔约40公里处,因其是现存最古老的佛教圣地,1989年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印度那烂陀寺考古遗址(那烂陀大学),比哈尔邦那烂陀

那烂陀寺遗址位于印度东北部的巴哈尔邦。遗址由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3世纪存在于此的寺庙和佛学院遗留下的古迹组成,包括窣堵坡(坟冢),舍利塔,寺庙(僧房学舍),以及重要的墙画、石刻、金属器物等艺术作品。

• 蒙古之布尔罕和乐敦圣山及其周围景观

这片景观位于蒙古国东北科特山脉中部,这里是中亚大草原和西伯利亚泰加群落针叶林的交界处。布尔罕和乐敦圣山与对山脉、河流和萨满教石碓(ovoo-s)的崇拜有关,祭拜仪式混合了古老的肯特山崇拜和佛教仪式。这里也被认为是成吉思汗的出生地和埋葬地,见证了他为同一蒙古人民而建立大山崇拜的努力。 ...

• 蒙古鄂尔浑峡谷文化景观

占地121967公顷的鄂尔浑峡谷文化景观包含了鄂尔浑河两岸边辽阔的牧地与可追溯到西元六世纪的考古遗迹群及蒙古帝国的首都——哈尔和林,2004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蒙古国阿尔泰山脉岩画群

阿尔泰山脉岩画群位于蒙古国境内,因其展现了12000多年来人类文化在蒙古国的发展,2011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在三处遗址发现的大量石刻遗迹与随葬的纪念碑展现了12000多年来人类文化在蒙古国的发展。最早的岩画表明有一时期(11000-6000年),该地区还部分覆盖着森林,此处的山谷为猎人提供了大型狩猎的场所。其后,阿 ...

• 尼泊尔加德满都谷地

加德满都谷地位于亚洲腹地的尼泊尔,这里自古就是尼泊尔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古代文明交流要冲。1979年,加德满都谷地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尼泊尔佛祖诞生地兰毗尼

释迦牟尼佛祖于公元前623年诞生于兰毗尼一座著名的花园,后来该处就成为朝圣之地。印度的阿育王也是朝拜者之一,并在此建立了一个他的纪念碑。这里现在已逐渐成为佛教徒的朝圣中心,以考古遗迹和佛祖诞生地为主要特色。

• 伊朗比索顿古迹

比索顿位于连接伊朗高原和美索不达米亚的古商路上,这一处考古遗迹中最主要的纪念物就是公元前521年大流士一世为纪念其执掌波斯王朝而下令建造的有浅浮雕和楔形文字铭文的纪念碑。2006年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伊朗伊斯法罕王侯广场

伊斯法罕王侯广场坐落在伊朗中部伊斯法罕省首府市中心,由阿巴斯一世大帝建于建于1616年,通常被用于阅兵、庆典、观赏马球、行刑等。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王侯广场改名为伊玛目广场,伊玛目为伊斯兰圣人之意。

• 伊朗的亚美尼亚修道院群

伊朗的亚美尼亚修道院群位于伊朗东北部的西阿塞拜疆省,共计8个遗产点列入遗产名录。修道院主要有三座:圣达太修道院(The Monastery of Saint Thaddeus)、圣斯泰帕诺斯修道院(Monastery of Saint Stepanos Esemble)与佐佐尔修道院(Dzordzor)。其中圣达太修道院和佐佐尔礼拜堂在马库附近,圣斯泰帕诺斯修道院在焦勒法附近。 过去十几个世纪, ...

• 伊拉克萨迈拉古城

萨迈拉古城位于巴格达以北130公里的底格里斯河两岸,从北到南长41.5公里,宽度从4公里到8公里不等。作为强大的伊斯兰都城的遗址,2007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波斯坎儿井The Persian Qanat

波斯坎儿井在伊朗干旱的地区,坎儿井这一古老水利系统的支持使得农业和定居成为可能。坎儿井利用重力,将上游河谷的水通过长达数千米的地下暗渠引到下游。构成这个水利系统的不仅有组成这一遗产地的11条坎儿井,还有工人休息区,小水库以及水磨坊。时至今日仍在实行的传统管理方式,使当地得以可持续地平均分配和共享水源。坎儿井是干旱气候下沙漠地带传统 ...

• 黎巴嫩安杰尔

建于公元714年的安杰尔考古遗址,位于黎巴嫩首都贝鲁特东部的贝卡地区。安杰尔城最早的建筑是一座宫殿,四周由连拱廊环绕,部分结构已得到复原,为现存最重要的大规模倭马亚王朝遗址。1984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黎巴嫩巴勒贝克

巴勒贝克是黎巴嫩一座古老的城市,位于黎巴嫩贝卡谷地外山麓,贝鲁特东北80 多公里,海拔约 1160 米。人口1.8万。海拔约1,160米,为一农业区中心,以罗马时期古迹巴勒贝克神庙著称,1984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黎巴嫩提尔城(泰尔)

泰尔,新教的《新约圣经》中翻译为“推罗”,是黎巴嫩南部行政区中的城市。泰尔城延伸突出于地中海上,在以色列阿卡北方二十三英里(约37公里),西顿城南二十英里(约32公里)远处。

• 黎巴嫩比布鲁斯

比布鲁斯位于黎巴嫩的贝鲁特以北40千米处的朱拜勒,是地中海沿岸的西亚腓尼基古城,圣经时代此地名为杰贝勒。

• 巴基斯坦塔塔城的历史建筑

塔塔城的历史建筑位于巴基斯坦信德省,处在卡拉奇东南100公里的印度河畔,是巴基斯坦三代鼎盛王朝的首都,1981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叙利亚阿勒颇古城

阿勒颇古城,位于叙利亚西北部的阿勒颇盆地中央,坐落在地中海和美索不达米亚之间以及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新月形沃地的北部,在大马士革以北350公里,是丝绸之路的最西端。

• 伊朗舒什塔尔的古代水利系统

舒什塔尔的古代水利系统位于伊朗西部的胡齐斯坦省,是一个天才之杰作,历史可追溯到大流士大帝所在的公元前五世纪。它是一个多功能、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于公元3世纪,可能是在公元前5世纪的老基地上重新建立的。舒什塔尔的古代水利

• Jameh Mosque of Isfahan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作者:马千(来自豆瓣)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669255897/伊斯法罕聚礼清真寺(Jameh Mosque of Isfahan)是伊朗历史文化名城伊斯法罕最主要的清真寺,它始建于公元8世纪倭马亚王朝统治时期(据说有一根石柱是当时的哈里发亲自奠基),其前身是琐罗亚斯德教庙宇。它紧邻着伊斯法罕大巴扎,是当地著名 ...

• 叙利亚大马士革古城

大马士革古城建于公元前3000年,是中东地区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中世纪时期,大马士革是繁荣的手工业中心,专门于刀剑和饰带的制作。在它源于不同历史时期的125个纪念性建筑物中,以公元8世纪即倭马亚王朝哈里发时期的大清真寺最为壮观,大清真寺建在亚述国的一块圣地上。

• 土耳其萨夫兰博卢城(番红花城)

随着13世纪到20世纪初铁路的出现,萨夫兰博卢便一直是东西贸易线上的一个重要驿站。它的老清真寺和老浴室建于1322年。在17世纪它的建筑影响了奥斯曼帝国大片地区的城市发展。

•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历史区域

伊斯坦布尔历史区域位于巴尔干与安纳托利亚、黑海与地中海之间的波斯弗如斯佩宁苏拉。两千多年来,伊斯坦布尔总是与一些重要的政治、宗教和艺术事件联系在一起。它的杰作包括古代君士坦丁堡竞技场、6世纪的哈吉亚•索菲亚教堂和16世纪的苏莱曼清真寺。这些遗迹现在受到了人口过盛、工业污染以及过度城市化的威胁。

• 巴林贸易港考古遗址

巴林贸易港考古遗址位于巴林北方省,因其见证了从大约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16世纪人类在此居住的历史,2005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伊朗苏丹尼叶城

苏丹尼叶城是伊卡哈尼德王朝(Ilkhanid dynasty)的首都,由蒙古人所建,并于1302-1312年间在该城修建了欧杰图陵墓。苏丹尼叶位于伊朗赞詹省,不仅是波斯建筑成就的良好典范,还是伊斯兰建筑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纪念碑。陵墓八角型的建物顶着一座50米高、覆盖土耳其蓝陶片的圆顶,并由八座细长的尖塔所围绕。它是伊朗现存的最早双层圆屋顶建筑,陵墓的内部装 ...

• 伊朗大不里士的集市区

自古以来,大不里士就是文化交流之地,城中的历史集市区更是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贸易中心之一。它由一系列相互连接、顶部覆盖、砖石结构的建筑、房屋以及功能各异的封闭空间组成。

• 伊朗巴姆城堡及其文化景观

巴姆地处伊朗高原东南边缘的沙漠环境中。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波斯阿赫美尼德王朝(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巴姆古城地处重要的贸易路线十字路口,以生产丝绸和棉制服装而闻名于世。公元7世纪到公元11世纪时,达到鼎盛时期。沙漠绿洲中生命的存在依赖地下灌溉渠(qanāts),对此,巴姆古城保留了一些伊朗最早的证据。巴姆城堡是使用本地的泥土技术修建中 ...

• 苏萨Susa

这片遗址位于伊朗西南扎格罗斯山脉南部,包括迪兹弗尔河东岸的一片考古丘地和河对岸的大流士王宫殿,出土的建筑遗迹包括管理机构、住宅和宫殿等建筑物结构,苏萨遗址包括自公元前五世纪晚期至公元十三世纪的数层叠加的城市遗迹。这处遗址是大部分已经消失了的埃兰人、波斯人和帕提亚人文化传统的特殊见证。 ... ...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