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 刘正寅:民族志文献与西域民族史研究

刘正寅,男,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族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民族志文献与西域民族史研究1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产生了大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族志文献。这些涵盖各个历史时期的民族记述是探讨中国民族史的宝贵资料。早在先秦文献中即已出现了有关民族的记述。甲骨文、金文、《诗》、《书》 ...

• 华涛:民族史与民族学(人类学)的对话互动及其对西域研究的意义

出刊百期西域史研究笔谈编者按:随着对外学术交流的深入,如何在保持中国传统史学研究特色,发挥传统史学研究优长的同时,开阔视野,借鉴不同学术理论、研究方法,加强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增强问题意识,深化西域史历史研究,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期刊物是《西域研究》杂志出版的第100期。编辑部特邀请了部分国内西域史研究方面的专家,以笔谈的形式,就此问 ...

• 孟宪实:中原与西域——西域研究若干思考

出刊百期西域史研究笔谈编者按:随着对外学术交流的深入,如何在保持中国传统史学研究特色,发挥传统史学研究优长的同时,开阔视野,借鉴不同学术理论、研究方法,加强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增强问题意识,深化西域史历史研究,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期刊物是《西域研究》杂志出版的第100期。编辑部特邀请了部分国内西域史研究方面的专家,以笔谈的形式,就此问 ...

• 古代建筑遗址复原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中国古代建筑是构成中国特色考古学的重要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①。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其基础在于中国特色。众所周知,中国近现代考古学源于西方,经过中国数辈学人的不懈努力,在以物质史料实证中 ...

• 李令福:中国古代都城营建的“择中”理念

★ 李令福,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八大古都发展与水环境的互动关系——以城市水利为切入点”负责人、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研究院研究员月满华诞 · 品读中国都城集政治统治、文化礼仪、军事指挥与经济管理四大功能于一体,其地位堪称“国之大者”。以都城为主题看地理上的中国,主要体现在古都的选址变迁、城市布局及相关理念三个方面。李令福研究员撰文《天 ...

• 东魏—北齐石窟造像的来源与影响

(1)西方 东魏—北齐时期的石窟与造像中,许多样式特征呈现出受到外来因素影响的结果。比如后甬道低矮的中心柱窟、塔形窟龛所表现出的单层佛塔、位于窟门上方的涅槃龛、身披厚重通肩袈裟的佛像等。究其源头,可以从河西、新疆甚至中亚地区找到母本,说明这一时期西方影响的强烈。 (2)中原传统 本时期的造像,无论是供养人还是工匠,都是生于中原长于 ...

• 王治来 | 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交流与“一带一路”建设

王治来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曾任新疆社会科学院中亚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世界史研究会理事长。主要从事中亚史研究。著有《新疆简史 (第一册)》《中亚史 (第一卷)》《中亚近代史》等。内容提要:丝绸之路在历史上几度繁荣、几度衰落,其对构建中西交通、发展中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和沟通中外文化交流等 ...

• 陈莉 | 考古学视野下两汉时期民族文化融合

原文刊载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一)秦汉匈奴之间的文化交融秦汉时期茫茫无际的中国北方草原上生活着匈奴、东胡、乌桓、鲜卑等游牧部落,其中以匈奴的势力最为强大,匈奴也不断骚扰汉朝边地。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命大将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悉收河南地”。秦末政权动荡不定,匈奴又一次夺取了河南地。秦末汉初匈奴 ...

• 王欣 王添瑞 | 从西域历史看中华文明的统一性

编者按:2023年7月14日,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在京召开了“边疆视域下的中华文明‘统一性’——学习‘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精神”学术研讨会。《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编辑部根据专家会议发言,组织了这组笔谈专稿,分别就中国认同、“大一统”思想、民族交融、中 ...

• 南北丝绸之路的拐点在哪?

2023年4月19日,在重庆大足区观赏“大足石刻”时,导游一段话引人思考。他说:“唐未之后北方石窟逐渐走向衰落之际,大足却挥锤凿石,创造了奇迹。大足石刻始建于唐,盛于两宋,南宋末年蒙古军攻入蜀中,大足未免于难,存者转徙,仕者退缩,州县官苛具而可,环千里荆榛,从此大足石刻亦由盛转衰。”似乎冥冥中有一种预感,北方石窟走向衰落之际,正是南方 ...

• 黄民兴 | 汉唐时期中国与西亚地区的文化交往

来源:“光明理论”微信公众号  西亚地区包括安纳托利亚半岛、新月地带(大体包括今天的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以色列和约旦等国家)、阿拉伯半岛以及伊朗、阿富汗等地区和国家,其中阿富汗也可以算作中亚或南亚国家,是沟通东亚、中亚、南亚和西亚的枢纽。中国与西亚地区地处亚洲大陆的东西两端,双方的交往历史悠久,这一交往是从相互间的 ...

• 苏伯民:敦煌文化发展新机遇

  莫高窟第320窟南壁《散花飞天》局部。  莫高窟九层楼外立面。  莫高窟第257窟西壁《九色鹿本生故事之九色鹿》局部。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被誉为“人类文化运河”和“欧亚大动脉”的丝绸之路经由敦煌,将古老的四大文明——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伦连接起来。以莫高窟佛教艺术和藏经洞文物为代表的敦煌文化 ...

• 宗白华:略谈敦煌艺术的意义与价值

中国艺术有三个方向与境界。第一个是礼教的、伦理的方向。三代钟鼎和玉器都联系于礼教,而它的图案画发展为具有教育及道德意义的汉代壁画(如武梁祠壁画等),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也还是属于这范畴。第二是唐宋以来笃爱自然界的山水花鸟,使中国绘画艺术树立了它的特色,获得了世界地位。然而正因为这"自然主义"支配了宋代的艺坛,遂使人们忘怀了那第三个 ...

• 侯杨方 | 创造“丝绸之路”这个概念的,不是我们中国人

来源:“云史话”微信公众号创造“丝绸之路”这个概念的不是我们中国人。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出版了一本书叫《中国——亲身旅行和据此所作研究的成果》(China. Ergebnisse eigener Reisen und darauf gegründeter Studien),在第499页出现了德文的“丝绸之路”(Seidenstrasse)。也就是说在1877年之前,全世界都 ...

• 香料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

来源:转自“光明理论”微信公众号编者按  丝绸之路是一条连接古代东西方不同文明的桥梁。自西汉张骞通西域后,来自东西方诸文明的不同元素,如丝绸、瓷器、茶叶、香料等物品,川流不息的骆驼商队,绘画、文学、艺术、宗教等文化现象,在丝路上相互碰撞、交流互鉴,构成了人类历史上文明交流的独特景观,世界各主要文明地区也因此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

• 马玉凤 | 明代绿洲丝绸之路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来源:“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微信公众号明代绿洲丝绸之路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马玉凤绿洲丝绸之路是明朝与西域交往的关键通道,在明代中西交流中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尽管学界对明代绿洲丝绸之路历史地位的认识分歧较大,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积极肯定的声音愈来愈强。而对西域各地及贡使的研究,则是明代绿洲丝绸之路研究的一大特色,成果主要包括西域各地 ...

• 良渚古城的发现与发掘

良渚古城的发现与发掘刘斌(领队)良渚古城的发现,源自 2006 年葡萄畈的一次不起眼的发掘。这年4月,管委会为了安置莫角山搬迁人口,在莫角山西边一个叫葡萄畈的地方选了块地准备进行住房建设,所以让我们去调查发掘。当时并没有太多期待。发掘过程中从河道里挖出来的东西却非常好,陶片很丰富。莫角山边出了块玉料,还出了卞家山时的那种漆杯的残片和刻 ...

• 刘庆柱:中华文明认定标准与发展道路的考古学阐释

刘庆柱:中华文明认定标准与发展道路的考古学阐释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要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其中的重要内容是探索文明发展的道路,进而揭示“中国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价值观和中华民族日用而不觉的文化基因”。《中华文明认定标准与发展道路的考古 ...

• 认识中国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

国家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也因此成为了历史研究上最重大的课题之一。中国文明起源于尚无即时文字记载的古史传说时代,对它的追溯探讨,不得不依靠考古学的进展。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各地的新石器时代考古有了一系列重大发现,如良渚文化的贵族墓地、仰韶文化大地湾的宫殿式大型建筑、红山文化大规模丧葬宗教遗迹群、各地龙山文化的城址等 ...

• 彩陶风格与聚落形态——以黄河流域和西亚史前几何纹彩陶为中心

一约公元前4000~前3100年之间庙底沟类型的几何纹彩陶,最主要的“圆点、勾叶、弧边三角”元素均为弧笔,直线等直笔元素已很少见,“除轴对称外,还采用中心对称的方式” ,互相勾连、彼此旋绕形成类似花朵等的单元母题,仍以二方连续为主,显得流畅活泼,旋转灵动,变幻多端,却又浑然天成(图一,10~22)。庙底沟类型的弧笔彩陶,在更早的东庄类型已开始 ...

• 汉代人的幸福观及其表达之考古学管窥

众所周知,现代考古学的“研究范围不限于物质文化,而是在于通过各种遗迹和遗物,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生产规模、技术水平等物质文化,也包括美术观念、宗教信仰等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的内涵极为丰富,而幸福观即为其中之一。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不同时代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和感受有所不同,对幸福的追求也有所不同,于是形成了具有时代 ...

• 在新疆景教遗存中,见证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

景教在天山北部也有许多遗存。在霍城县阿力麻里古城的考古发掘中,就有不少景教遗物发现。1958年,黄文弼等人在阿力麻里古城搜集到石刻3枚,上刻十字架或叙利亚铭文,为12世纪至14世纪的景教遗物。此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霍城县文管所也收藏有同类石刻数方。在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也藏有一件阿力麻里古城出土的景教徒墓石,墓石上刻有景教十 ...

• 荣新江:回望大唐看粟特人的一生

中亚五国及周边粟特人,中国史籍习称的昭武九姓。因粟特地区处在中亚西部丝绸之路干线上,粟特人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商业民族,成为中世纪东西方贸易的承担者。基本上活跃于中古汉唐时期,也是丝绸之路最发达的时期。丝绸之路本来是中国通向外面的路,这条路从中国汉代的首都长安到罗马世界,到地中海世界,我们没有一个词作为所有路的统称,1877年德国地理 ...

• 沙武田丨丝路文明研究新视野

作者简介沙武田,1973年生,甘肃会宁人,历史学博士(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导,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丝绸之路研究集刊》主编,主要从事敦煌学、佛教石窟考古、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研究。发表日期:2023年10月31日“中亚与丝路文明研究丛书”:刘进宝主编、甘肃教育出版社《丝绸之路研究集刊》由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历史博物馆 ...

• 赵化成 | 轺车新考

摘要:汉代“轺车”形制如何?学界多依东汉刘熙《释名·释车》:“轺车,轺,遥也,远也,四向远望之车也。”说辞,将汉画中常见的一种四面无遮蔽且带有伞盖的马车称之为“轺车”。但详阅相关文献及细审汉画车马出行图像后,发现“轺车”与“安车”皆为无遮蔽的“四向远望”之马车。在汉代,“轺车”为立乘的轻小之车,多属低等级之乘用车,而“安车”为坐 ...

• 郑炳林丨先秦至西汉初期的敦煌与河西

作者简介郑炳林,1956年生,陕西黄陵人。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萃英学者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敦煌学辑刊》主编。主要从事敦煌学、西北史地研究,承担国家项目20余项,出版专著10余部。对于汉武帝取得河西、设置敦煌郡之前的敦煌归属和居民以及建置沿革,虽然历史文献有零星的记载,但学术界仍然没有进行全面的梳理。敦煌文献P.4640《阴处士碑》记 ...

• 李伯谦 | 耗时二十余年的一部考古学巨著——评《三门峡虢国墓》(第二卷)

  《三门峡虢国墓(第二卷)》 编著: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出版时间:2023年9月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虢国曾是辉煌于2800年前西周时期的重要姬姓诸侯国之一。周武王灭商之后,封周文王之弟虢仲、虢叔于东西二虢。东虢在河南荥阳,春秋初年被郑国所灭。西虢在陕西宝鸡,于西周晚期(公元前9世纪中期)东迁至三门峡及山西南部一带,灭焦国,建都上阳城 ...

• 俯察江汉大地,剖析治水文明——读《江汉平原史前治水文明》

江汉平原史前治水文明》作者:刘建国 彭小军 陶洋 向其芳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年8月  从女娲补天、愚公移山,到精卫填海、大禹治水,中国古代流传至今的神话故事大都以人类与自然环境的顽强斗争作为主题。当古代社会面临自然环境恶化或极端的气象事件时,先民们通过补天、移山、填海、治水等手段,不断适应和改造自然,使文明之火得 ...

• 孙英刚:唐朝的五大特点

如果我们穿越回唐朝,站在长安的天街上,会如何看待这个时代和这个文明呢?直观的感受恐怕会与我们作为后人用倒放电影式的概括不同。在中国数千年文明史中,唐朝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甚至被描述为中国的黄金时代。桥水基金的创始人达里奥(Ray Dalio)精于用历史周期做投资决策,在他看来,唐朝是中国文明的一个高峰,而之后的宋文明,虽然精致,却是一个 ...

• 郑重|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现藏何处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十六回本,通称乾隆甲戌脂评本,是研究《红楼梦》重要资料。甲戌本为胡适旧藏,1函4册,扉页上有胡适手书“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后有胡适、刘铨福、俞平伯等人题跋。本文讲述了甲戌本背后的历史文献价值及如何归上海博物馆收藏的故事。研究《红楼梦》的学者都无法绕过脂砚斋,研究脂砚斋的人又无法绕过《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

• 苏轼与王诜《烟江叠嶂图》

北宋画家王诜乃名门之后,雅好文艺,尤擅书画,因于苏轼交好,受乌台诗案连累,与苏轼双双迁谪边荒,七年多没能见到面。神宗死后,变法派倒台,苏轼重新得到起用,两人才得以再见。久别重逢后的苏轼和王诜二人又一起唱和赋诗,重启宋代文士的艺文生活。其中,王诜的名作《烟江叠嶂图》其后题跋留下了苏轼和王诜的诗词唱和,引为佳话。本文节选自《宋风成韵 ...

• 孙瑜:石窟寺图像及文物是印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重要史料

日前,我市部分文史专家赴甘肃考察调研,探访了河西的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等石窟寺,山西大同大学教授孙瑜特别关注其中的“二佛并坐”造像,她认为,敦煌石窟和麦积山石窟“二佛并坐”造像,明显是“云冈模式”的西传,是文化交流互鉴的实证,石窟寺图像及文物也是印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重要史料。  石窟寺作为佛教文化场所,三世纪由印度传入中国,经 ...

• 西北高地的早期开拓者——百年视野下的马家窑遗址与马家窑文化

百年前,瑞典学者安特生为验证其提出的“中国彩陶西来”假说,开启了中国西北考古调查之旅。1924年,安特生来到洮河岸边,在甘肃临洮城南约10公里的马家窑村发现一处彩陶遗址,这便是后来著名的马家窑遗址。马家窑遗址东南部与远处的洮河(右)马家窑遗址出土的彩陶(左)作者/供图1944年,中国学者夏鼐开启西北科学考察之行,先后在甘肃、青海考察一系列 ...

• 胡玉康 | 工匠文化:中国与波斯丝路交往的镜像

来源:“西北大学伊朗研究”微信公众号工匠文化:中国与波斯丝路交往的镜像胡玉康内容摘要:在全球史视野下,丝路交往是全球交往的重要形式之一。在中国与波斯的丝路交往中,流动的工匠文化是丝路交往的显赫标本,或已成为丝路交往和文明互鉴的重要镜像。陆道、榷场和海洋成为连接中国和波斯丝路工匠文化交往的主要空间,贸易、互访和战争等路径实现了中国 ...

• 李崖遗址:或是非子封邑之所在

文/侯红伟 汪天凤《史记·秦本纪》记载:“非子居犬丘,好马及畜,善养息之。犬丘人言之周孝王,孝王召使主马于汧渭之间,马大蕃息。……孝王曰:‘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今其后世亦为朕息马,朕其分土为附庸。’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亦不废申侯之女子为骆嫡者,以和西戎。”非子是秦国的直系祖先,但目前关于非子封邑究竟 ...

• 梁云:发现汉代的西畤

文 / 梁云秦襄公立为诸侯之后,作西畤,“祠白帝”。我在前文说过,秦人在礼县的老家往往称为“西”,有“西垂”“西犬丘”“西陵”等,后来又成为“西县”。“西畤”,既可以解释为“西垂之畤”,也可以解读为“西县之畤”。“畤”这个字,就是秦国祭天地点的专用名词。即“止也,言神灵之所依止也。亦音市,谓为坛以祭天也”,这是《史记索隐》的说法, ...

• 汉代“横葬制墓”的起源与发展

【作者简介】赵化成,先后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历任汉唐教研室主任、考古学系主任、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东周秦汉考古。俞伟超先生在他的《汉代诸侯王与列侯墓葬的形制分析》一文中指出:商周秦汉的埋葬习俗,可以汉武帝前后为界限,分为两大阶段。前一阶段的成熟形态即通常所谓的“周制”,“汉制”是后一阶段的典 ...

• 匈奴甲字形墓葬早期形态探索

甲字型墓葬:作为匈奴贵族墓葬的典型形态之一,在蒙古国和俄罗斯境内发现的甲字形积石墓葬一直受到学界关注。这类墓葬在地表之下为长方形或者方形墓坑,坑底多重棺椁为葬具,坑南部有斜坡墓道;地表之上用石块砌出墓室和墓道的轮廓,高出地面几十公分到数米不等,轮廓内部填充沙石。墓葬的长度最小者不到10米,最大者超过80米。蒙古学者称之为带墓道的方形 ...

• 刘庆柱:都城考古视野下的长安

古代都城考古是中国考古学的重大课题。中国历史源远流长,绵延不断,作为国家和民族历史物化载体的中国古代都城遗址,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分布之广为世界所仅见。它们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和科学研究资源,有着重要的历史与科学意义。秦 秦陵二号铜车马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藏自192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开展考古工作以来,近百年间 ...

• 王子今 | “酒”与汉代丝绸之路民族交往

来源:《西域研究》2022年第4期“酒”与汉代丝绸之路民族交往王子今内容提要汉王朝在“北边”“西边”“西北边”的民族交往,促成了文化的交流与交融。物资的相互流通达到了空前繁盛的程度。汉地“酒”的输出,即“输”“奉”“赐”“遗”,是物质文化交流史值得重视的现象。“关市”交易内容也包括“酒”。“酒”的共同消费,有利于汉文史籍称作“北胡” ...

• 王建新 | 丝绸之路考古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德国学者李希霍芬1877年提出丝绸之路的概念后,欧美各国以及俄罗斯、日本等国的学术界长期以来对丝绸之路考古研究做了坚持不懈的努力,积累了大量的研究资料和成果,占据着丝绸之路考古研究领域的话语权和主导权。我国学者虽然也有一些丝绸之路考古研究的成果,但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中国考古学界对于丝绸之路的研究主要局限于中国境内,对境外很少研究 ...

• 王仁湘谈从三星堆、金沙到古蜀文明

王仁湘(章静 绘)四川三星堆遗址发现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末,是迄今我国西南地区发现的分布范围最广、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文化遗址,为古蜀国都城遗址,年代约当商代。2001年2月在成都市区发现的金沙遗址,是公元前十二世纪至公元前七世纪古蜀王国的都邑。三星堆和金沙遗址的发现,为我们探寻古蜀文明及其与中原文明的关系,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

• 赵化成:追寻秦人先祖的足迹,冥冥之中莫不是上天早有安排

在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商周与秦汉属于不同的大的历史阶段,这两大阶段既有重大差别,又有承继与演变关系。赵化成先生的《周秦汉考古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聚焦于西周、春秋、战国、秦、汉1200年的历史,通过“陵墓制度”“都城建制”“农业手工业”“艺术及其他”多个维度,充分利用考古发现的地下墓葬、地上都城资料,对从商周到秦汉 ...

• 樊锦诗:敦煌莫高窟及其现代文化角色

编者按:6月2日,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重要讲话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推进文化传承发展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

• 丝绸之路见证下中国与波斯的友好关系

在中国史籍里,有关伊朗的记载最早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安息在大月氏西可数千里。”安息即帕提亚帝国(公元前247年—公元224年),曾与罗马帝国抗衡,盛极一时。《魏书·西域传》记载:“波斯国,都宿利城,在忸密西,古条支国也。”此处的“波斯”系萨珊王朝(公元224—651年),又译萨桑王朝,得名于其创建者阿尔达希尔的祖 ...

• 张安福:屯垦戍边是“千古之策”——谈谈唐代的西域屯戍制度

来源:《历史评论》2023年第4期建立屯戍制度屯戍西域,制度先行。唐朝在管理西域屯戍的基础上设置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完善了“东天山三州”——伊州(今哈密)、西州(今吐鲁番)、庭州(今吉木萨尔)和“安西四镇”——龟兹(今库车)、疏勒(今喀什)、于阗(今和田)、焉耆(今焉耆)等处的屯戍机构,为加强对西域的管理打下坚实的 ...

• 敦煌传承人

从最西端的西千佛洞到最东端的北石窟寺,有1500多公里——这是敦煌研究院守护的范围,其中还包括了3处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瓜州榆林窟。在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看来,管理这么大范围的文物保护机构在全世界大概都屈指可数。当然,称得上罕见的还有莫高窟丰富的壁画。赵声良总能脱口而出 ...

• 坚持“保护、研究、弘扬” 勇担新的文化使命

编者按: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汲取古丝绸之路留下的智慧与力量,“一带一路”倡议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是推动开放合作、促进和平发展的中国方案。从古“丝绸之路”到今“一带一路”,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都是其中重要 ...

• 商周考古阐释齐鲁文化内涵与根脉——《海岱地区商周考古与齐鲁文化研究》读后

 海岱地区自史前时期的文化便自成体系,在探索中国文明起源和早期国家形成等重大课题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商、周时期,海岱地区作为中原王朝的东土,与王朝中心地区频繁交流和互动,在冲突与融合中形成了“夷夏东西”的格局,至秦代最终纳入统一王朝,为华夏文明的形成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中华文明由多元走向一体的有机组成部分。  《海岱地区商周考古与 ...

• 守护文化遗产 推动文明互鉴

  今年6月10日是第十八个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各地举行。目前,中国已有56项世界遗产,长城、敦煌莫高窟、颐和园、云冈石窟、福建土楼等蜚声中外的名胜古迹均名列其中。图①:云冈石窟第9窟外前庭由雄狮、大象驮起的廊柱。图②、图③:北魏玻璃器,收藏于大同市博物馆。以上图片均来自杭侃  保护文化遗产、实现代际传承,是人类共同 ...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