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洛阳城遗址

京畿之地8 汉魏洛阳城与洛阳八关

摘要:   中央之国形成三国篇   作者:温骏轩  编辑:尘埃 / 主播:安妮    长篇连载,每周更新,菜单栏可查阅目录。下载地缘图集在VX对话框回复:地图  京畿之地8 汉魏洛阳城与洛阳八关  东周东王城在这场“洛阳”之争中胜出的关键因素,在于它更为的安全。河流在为城市饮水和安全提供便利的同时,往往也会在洪水季威胁城市的安全。由于伊洛盆地诸水在山地中的流程较长,它们在枯水


  中央之国形成<三国篇> [第45节]

  作者:温骏轩

  编辑:尘埃 / 主播:安妮

  

  长篇连载,每周更新,菜单栏可查阅目录。下载地缘图集在VX对话框回复:地图

  京畿之地8 汉魏洛阳城与洛阳八关

  东周东王城在这场“洛阳”之争中胜出的关键因素,在于它更为的安全。河流在为城市饮水和安全提供便利的同时,往往也会在洪水季威胁城市的安全。由于伊洛盆地诸水在山地中的流程较长,它们在枯水季与丰水季间的流量差最少都在十倍以上。极端情况下,甚至能够达到百倍之上。这使得与谷、洛两水相伴的西王城,在防洪问题上承担着更大的压力。

   伊洛盆地与京洛五都

  ∨


  相比之下,邙山脚下的东王城要更为的安全,其最初的选址与洛水存在一定距离,二者之间通过人工沟渠相连。至于它的位置,你可以在地图上定位到著名的“白马寺”。

  这座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官办佛教寺院,当年便位于汉魏洛阳城的西墙之外。需要注意的只是,当下白马寺隶在属于洛阳市洛龙区白马寺镇,但白马寺镇却正好位于洛阳市的最东端。这使得“京洛五都”4.0版的“汉魏洛阳城”遗址,当下在行政上归属于洛阳之北的孟津县所有。

  一直到北魏扩建之时,汉魏洛阳城才扩张至洛水之滨,并在洛水南岸营建了少许建筑。与洛水过于亲近的位置,使得当下的汉魏洛阳城南端,有部分为北移的洛水所湮没。尽管如此,一直到这一阶段,伊洛盆地的都城选址都还是符合“洛水之阳”这一地理定位的。

  真正让“洛阳”的称谓变得不那么准确的,是著名的隋炀帝。作为“京洛五都”5.0版——“隋唐洛阳城”的奠基人,隋炀帝对洛阳城的贡献在于二点:一是将伊洛盆地的政治中心迁回谷、瀍两水之侧;二是将洛阳变成了一个跨洛水而兴的城市。

  隋炀帝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热衷于修筑运河的帝王。在他登上帝位之后,沟通黄河与海河水系的“永济渠”,与沟通黄河与淮河的“通济渠”,加上沟通江淮的“邗沟”,以及江东平原上的那些运河,共同造成了一张覆盖中国东部的水路交通网。当你知道这些运河最终都是服务于洛阳时,就不会为隋炀帝舍弃地势上更为安全的汉魏洛阳城,而重回洛地的西端感到意外了。

  当然,谷水当年对东周王城所造成的威胁,也是必须考虑到的现实问题。为此,隋唐洛阳城选择的是与规模较小的瀍水相接。这条发源于邙山西端的河流,也是现在洛阳老城区的成就者。换句话说,当年隋炀帝的这个选择,让洛阳的位置从此进入了一个固定期。

  除了跨瀍水而建以外,隋唐洛阳城与前世诸王朝最大的不同,在于它还向洛水之南的延伸。在隋唐洛阳城,宫城的位置位于洛水以北的城市西北角。瀍水两侧及洛水之南,则设计为承担居住功能的里坊。

  单从面积来说,隋唐洛阳城在洛水之南的面积,甚至比洛水之北还要更大些,但作为政治中心象征的宫殿区仍然位于洛水之北,“洛阳”之名在隋唐时期还算得上是贴切。

  让一条大河穿城而过的优缺点都是显而易见的。优点是可以依托水利之便为城市的物流、商业服务。为了进一步打通洛阳城与黄河的水上交通通道,隋炀帝还引谷、洛两水,在洛水之北重新开凿了一条新的河道穿城而过,并最终在今偃师市东南注入伊洛河。

  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在于可以缓解洛水对洛阳城的威胁。这种河道并行的结构,久而久之还造成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后果:隋唐洛阳城以东的洛水故道逐渐干涸废弃,原本的运河则成为了当下我们看到的洛河河道。看到这里估计已经有人想到了,正是这次人为改道,将二里头遗址由伊洛河之北转移到伊洛之间。

  为了让长安也能够通畅的与大运河相连,隋炀帝甚至尝试过移除三门峡中那几块阻碍航道的礁石,只是受技术所限无法做到。这使得洛阳城最终成为了南北运河的最大受益者。

   三门峡

  ∨

  然而让一条大河穿城而过的缺点也是十分明显的。这种做法一方面会增加城市的防御难度,另一方面会让整个城市更容易遭受洪水的侵害。事实上,无论是汉魏洛阳城还是隋唐洛阳城在实际使用时,靠洛水太近的城区都显得人气不足。那些靠近洛河的城墙,同时还必须承担防洪任务。

  隋唐洛阳城在设计上的先天不足,使得洛阳在失去“京洛”地位后的历史中,其城区又回缩至了“洛水之北”。不过就当下的情况而言,受中国城市化进程提速的影响,洛阳也和很多城市一样,将原本一河之隔的郊区开发为新的城区。

  出于“一张白纸好作画”的理由,类似的新区往往在基建上会更受重视。具体到洛阳来说,甚至已经将行政中心迁至了伊洛之间。以至于对历史不甚了解的人,单看洛阳现在的城区范围,已经很难再体会到“洛水之阳”的地理定位了。

  对于被边缘化了几千年的伊水来说,洛阳城市中心尝试向洛水之南转移是一件利好。不过伊洛之间洛阳新区并没有以“伊洛”为名,而是选取了更有旅游知名度的“龙门”,与洛水联名组成了“洛龙区”之名。

  中国人知道“龙门”这个地名,大抵是因为“龙门石窟”。作为中国三大石窟的成员(另两个为莫高窟与云冈石窟),那些始建于北魏时期的精美造像,每年吸引着无数游客前去参观。不过我们更关心的并不是造像,而是石窟的选址。

  “龙门”还有一个知名度不那么高的名字——伊阙,能够帮助定位它的位置。伊是伊水的伊,阙则是大门的意思。合在一起你能想象,这个位置应该是伊水由周边山地,注入盆地腹地时的水口。

  除了能够在峡谷石壁上开凿石窟之外,这样一个阙口显然还有资格成为一个紧要的关口所在,这个关口就是“伊阙关”。事实上,作为一个群山环绕的盆地,洛阳周边类似地理位置的关口远不止于龙门一处。除了伊阙关和已经解读过的汉函谷关之外,最起码还包括六处,包括:广城、太谷、轘辕、旋门、小平津、孟津等六个关口。合称为“八关都邑”或者“洛阳八关”。

  

  公元188年,为了平息延绵不绝的黄巾之乱,当时的汉灵帝做出了两项事关帝国安危的决定。一是将“刺史”一职改为“州牧”;二是在洛阳周边诸关口各设置一名都尉,具体负责这个方向的防务,合称为“八关都尉”。

  将刺史改称为州牧,改变的并不仅仅是官职的名称。刺史的“刺”有刺探之意,意指刺史一职的职责,为替中央政府刺探诸监察区的情况。反观州牧一职,重心则转至了这个代表着管理之意“牧”字上。这意味着,原始功能为监察区的州部,正式转化为一级行政区。

  州牧一职的设置,有助于提升戡乱的效率。然而这同时也意味着,中央集权力的极大削弱。借助平乱所壮大的军队,州牧们很快进化为了割据地方的诸侯。可以这样说,正是这一转变直接导致了东汉帝国的崩塌。

  相比之下,为上述八关各设置一个都尉,具体负责洛阳一个方向的安全,进而阻止黄巾之乱由东向西波及两京,倒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只是在天下已经因州牧制的实施而变得分崩离析时,这样的设置变得毫无意义。后来的事情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对帝国中央造成致命伤害的力量,并非来自洛阳以东,而是关中以西的凉州(董卓)。

   洛阳八关示意图

  ∨

  尽管八关都尉的设置并没有延缓东汉王朝的衰败,不过这一设置倒可以帮助我们,全景式的了解洛阳的位置,以及通往周边诸地缘板块的战略通道。值得一提的是,南崤道上并没有关口入选“洛阳八关”。这很大程度是因为,从青龙涧河至洛水河谷之间的通道,并非沿着一条连续的河谷。

  在北崤道更为直线且转接更为简单的情况下,汉函谷关成为了洛阳的西大门。当然,之前也分析过,南崤道的存在始终让汉函谷关防御功能打了折扣,所以才会有曹操新修潼关,以及曹魏政权在秦函谷关之侧修筑魏函谷关之举。

  回到伊阙的位置话题上来。伊水中、下游的相接点,其身后的伊水河谷整体位于熊耳山与外方山之间(熊耳山是其与洛水的分水岭)。如果说函谷关是洛阳的西大门,那么伊阙就是洛阳的南大门了。

  历史上,在这个战略要点上曾发生过很多著名战事。公元前293年,秦军曾经在此大败魏、韩联军,打开了东入中原的战略通道。在这场战役中,二十四万魏韩联军全军覆没,使得“伊阙之战”成为先秦仅次于“长平之战”的第二惨烈战役。这两场战役的指挥者白起,亦因此获得了“人屠”的外号。

  “伊阙”的位置属于典型“两山夹一谷”的结构,在构筑关口时这种选择时很是常见。比如汉函谷关的位置,就位于崤山和东崤山所包夹而成的谷水河谷之上。不过比较下来,两条河谷相接的分水岭处通常会更有唯一性,并且更容易成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关。

  之所以没有选择在伊水分水岭处构筑关口,是因为能够与伊水河谷对接的河流并非只有一条而是有两条。这两条河流就是在豫州部分重点分析过的汝水和颍水。其中汝水上游由外方山与箕山之间流出,颍水则发源于嵩山与箕山之间。透过这两条河流所打通两条通往淮北的战略通道,可以命名为 “伊汝走廊”和“伊颍走廊”。

  考虑到汝、颍两水不仅能够帮助伊洛盆地连通淮北之地,更是洛阳通往荆州主通道,两汉在汝、颍两水的水上游又各设置了一个外关,包括汝水上游的“广成关”(具体位置在今汝阳州市临汝城南),以及于颍水上游河谷的“太谷关”(具体位置在今伊川县白沙镇)。考察广成关与太谷关的位置,你会发现这是两个与伊阙关相似的“两山夹一谷”的选择。三座关口互为犄角,共同形成了对伊洛、伊颍两条战略走廊的钳制。

  综上所述,洛阳的南大门是由伊阙、广成、太谷三关所共同构成的。只是如果说整个伊洛盆地的南大门,位于嵩山之上的“轘辕关”(位于偃师市与登封市交界处)估计会有异议了

  。与前述关口不同的是,轘辕关是一座依照分水岭原则,在嵩山之上构筑的关口,其所分割的是颍水和伊水水系。贵为“中岳”的嵩山在主脉中段有两座主峰——太室山和少室山。其中大家熟悉的少林寺便位于少室山,金庸小说《笑傲江湖》中的嵩山派,则以太室山为根基之地(当然,历史上并没有嵩山派这个武林门派了)。

  太室与少寺两山之间的一条颍水左岸支流,帮助轘辕关连通了与颍水河谷的通道。基于少林寺的盛名,当下这条河流被命名为“少林河”。而在轘辕关以西,与之对接的是伊水右岸支流属性的马涧河。由于嵩山山势险峻,在进入洛阳还有诸多更为便捷通道的情况下,轘辕关在历史上露脸的机会并不多。考虑到伊阙的位置过于偏向伊洛盆地的西侧,轘辕关的存在更多是为了加强伊洛盆地东部,与颍水河谷间的联系。

  在洛阳的北部争夺“北大门”之名的同样不只有一座关口。在这个方向上,小平津关和孟津这两座背依邙山、面朝黄河,兼具渡口功能的关口,帮助洛阳抵御着来自河内地区的威胁。这当中最早出现在中国地缘政治舞台上的是“小平津关”。从地形图上你可以看出,邙山在今天洛阳市孟津县境内的走势,出现了一个明显的薄弱处。这个位置,就是当年洛阳北渡黄河的主通道。

  “小平津关”故址上,当下建制有隶属孟津县的会盟镇老城村。历史上,这个点位曾长期充当着孟津县城。只是这样一个背山临河的点位固然在位置上有优势,但也容易遭受黄河水患的困扰,迫使孟津县城后来不得不搬迁至了邙山南麓。至于说当年为什么没有叫“孟津关”而是“小平津关”,是因为当时建制于此的县还不叫“孟津”而是“平阴县”。东汉时的孟津关则位于小平津关以东约25里处(今天孟津县最东端的扣马村)。

  “孟津”一名转自“盟津”二字。3000年前,周武王与八百诸侯正是在孟津一带会盟,渡河攻灭殷商成为天下之主。不太确定的只是,当年这些灭商军队到底是从哪个渡口渡过黄河的。从位置上看,小平津关所防护的是直入汉魏洛阳城,位置上对应伊洛盆地西侧的通道;而孟津关所庇护的则是与偃师对接,进入伊洛盆地东部的通道。二关并存的理由,与伊阙与轘辕并立的理由一致。

  最后来说说“旋门关”。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函谷关是洛阳的西大门;伊阙/轘辕,广成/太谷,以内外两层结构护卫着洛阳的南线安全;小平律、孟津两关则是洛阳北大门的属性。那么剩下的旋门关,显然就是洛阳的东大门了。

  与洛阳的南、北两线,都有不止于一个关口争夺大门之名,函谷关的位置又出现过长距离位置不同的是,东大门倒一直是只有一个候选人。只是这样说的话,一定会有人觉得奇怪,既然位置如此重要,为什么好像从来没听过“旋门关”。那么我们换一个叫法,成皋关有没有听说过?汜水关呢?都没听过的话,作为一个对三国感兴趣的人,演义中“三英战吕布”故事的发生地——“虎牢关”总听说过吧。

  是的,你没有猜错。上述几个名称所指向的其实都是一个位置,只是不同时代的不同叫法。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延伸的嵩山山脉,在伊洛盆地的东侧与黄河几成无缝对接之势。造就济水的“荥阳台地”,便位于在这个山河相接之地的东侧;西侧则是包夹于邙山与嵩山之间的缝隙中的伊洛河谷。台地属性的前者与两山夹一谷属性的后者,分别成就了巩义与荥阳两个当下隶属郑州市的县级市。这意味着,洛阳的东大门即可以选择放在巩义的东侧,也可以放以荥阳的西侧。

  基于嵩山西侧的伊洛盆地才是受保护的核心,这道选择题的答案是什么已经没有悬念了。在嵩山东北麓与黄河相接的位置上构筑关口,将让洛阳更多一分的安全感。

  顺着刚才所指引的方向,我们可以在相应位置上找到一个隶属荥阳,名为“汜水镇”的地名,这个点位就是洛阳东大门的所在了。顺便说一下,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时,其实犯过很多地理知识上的错误。将汜水关与虎牢关误以为是两个关口就是一例。事实上,历朝历代在此所修筑的关城,在具体位置上虽然可能会出现少许偏差,但其所指向的其实都是一个位置。

  好了,在“洛阳八关”的概念浮出水面之后,伊洛盆地的基本地缘结构也得以理清。出于对关中平原、洛阳盆地,以及崤函通道的保护,与之隔黄河相望的河北平原南部的“河内”地区(河内郡),以及山西高原南部的“河东”地区(河东郡),也被划入了这片中央直属区属性中。进而形成了“三辅”、“三河”加一个“弘农郡”的行政结构。

  在进入历史线之后,这些地缘板块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之前内容未能展开的,河内与河东地区之间的通道问题,将会借助具体的历史事件加以解读。

  下一节,我们将把目光投向帝国的西端,去看看三国之乱的真正策源地——凉州又将呈现怎样的地缘风貌。

  - END -

分类: 中文 遗产点 汉魏洛阳城遗址
关键词:

作者:温骏轩

更多信息...

汉魏洛阳城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