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资讯

万里丝路行记:燃烧的山火房子与火之国

摘要: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作者:敬泽昊编辑:彭芬火房子里的熊熊烈火,这里在17世纪时建成为一座祭祀火焰的场所。燃烧的山下火焰,没人知道它燃烧了多少年。西部网讯(记者 敬泽昊)在马可波罗的游记中,曾经记载了在今天阿塞拜疆首都巴库附近,有燃烧的山,火焰熊熊经久不息。在800多年后,西部网记者随陕西卫视丝绸之路品牌万里行媒体团,在同一区域也看到了这一奇观。在巴库市郊区,一处不高的山丘之下,几团火焰在燃烧着。虽然 ...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作者:敬泽昊 编辑:彭芬

火房子里的熊熊烈火,这里在17世纪时建成为一座祭祀火焰的场所。

燃烧的山下火焰,没人知道它燃烧了多少年。

    西部网讯(记者 敬泽昊)在马可波罗的游记中,曾经记载了在今天阿塞拜疆首都巴库附近,有燃烧的山,火焰熊熊经久不息。在800多年后,西部网记者随陕西卫视丝绸之路品牌万里行媒体团,在同一区域也看到了这一奇观。在巴库市郊区,一处不高的山丘之下,几团火焰在燃烧着。虽然这一天的风很大,但火苗却很顽强,不断的被压制却不断的重新蹿升。

    崇拜火焰的国度

    现代科学早已将火焰经久不息的原因,归结于地下源源不断的天然气供给。只是在其它的国家,绝不会任由天然气这种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白白烧掉。但阿塞拜疆却不一样,按照当地向导阿龙的说法,这几团不知道哪一年开始燃烧的火焰,对于阿塞拜疆这个崇拜火焰的国家而言,有着极高的象征意义,怎么能熄灭呢?

    离“燃烧的山”不远,还有一处名叫火房子的历史遗迹。同样是因为天然气的原因,早在十六世纪的时候,这里便燃起了火焰。于是当时的人们便依托这团火焰修建了一座祭祀场所,并用两重城墙将其包围起来。

    阿塞拜疆,本意便是火之国度,这里的人们对于火的崇拜,可以上溯至两千多年前的波斯帝国时代。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三洲的帝国,在历任国王的扶植下,拜火教也叫琐罗亚斯德教成为了维护统治的精神工具,并迎来了第一个发展高峰。作为帝国的统治的核心区域,这一宗教也开始在阿塞拜疆生根发芽。到了萨珊波斯时期,拜火教迅速发展迎来了最黄金的时代。虽然萨珊波斯后来被阿拉伯帝国所灭,虽然伊斯兰教慢慢的成为了这里人们新的信仰,但拜火教并没有被消灭的一干二净,某些元素比如对火的崇拜,依然在阿塞拜疆被推崇,成为国家民族的一种传统。

    如今的阿塞拜疆,火焰的元素存在于许多地方:国徽上有火焰的图案,2015巴库举办的首届欧洲运动会会徽设计中也没有缺少火焰的元素,还有如今巴库的新地标——火焰塔,就是按照火焰燃烧的样子,设计了三幢曲线建筑,在一片低矮老房子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的醒目。毫不夸张的说如今在巴库老城区的大多数地方,抬眼就能看到它。

三座高楼构成了一团火焰的造型,这组被当地人称为火焰塔的建筑,也成为了巴库的新地标。

    方言命名的宗教

    阿龙还有些遗憾的说,虽然阿塞拜疆非常崇拜火焰,但拜火教这个古老的宗教如今基本在这个国度消失了,甚至连伊朗本土,都已经难觅踪迹了。如今只能通过历史记载和考古发现,来还原这一古老宗教的本来面目了。不过他知道中国这些年也发现了许多和拜火教有关的遗存,是信奉拜火教的粟特人留在中国的,他在西安博物馆里的一件石床上,就见到过火焰的记号,还有阿胡拉马兹达(拜火教中的天神)的形象。

    阿龙所说的石床其实就是如今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出的安伽墓石棺床,墓主人安伽便是一位信奉拜火教的粟特人。根据墓志记载,他被北周皇室任命为萨保,管理当时在中国为数众多的拜火教信徒便是他的一项工作。而小龙不知道的是,这个宗教在中国被称为祆教,而祆这个字,据西北大学彭树智考证,是南北朝时期为这个外来宗教专门发明的汉字,而它的发音“xian”则是源于当时的长安方言。

    彭树智指出,“祆”字发音和“天”一样,偏旁“示”则表达了一种尊敬,这正好和这个宗教信仰天神“阿胡拉马兹达”的教义相一致,而那一时期长安一带的方言就将“天”发作“xian”。

分类: 中文 资讯 丝路资讯
关键词:万里丝路行记

最新评论


作者:敬泽昊

更多信息...

关键词:万里丝路行记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