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资讯

丝路现场 | 朱玉麒、姚崇新、荣新江:2008年和田考察行程日志·下篇

摘要: 按语近年来,北大的丝绸之路研究团队采取多学科配合的方法,前往丝路沿线开展实地考察、调研和发掘,取得显著成就,新疆、蒙古,中亚、印度、伊朗……都留下了学人探索的足迹。值此疫情期间,我们设立“丝路现场”这一栏目,推出北大及相关学人在丝绸之路沿线所做考察的纪要、随感、实录,带领读者实地感受欧亚大陆古代文明的厚重与博大。2008年1月23日-2 ...

按语

近年来,北大的丝绸之路研究团队采取多学科配合的方法,前往丝路沿线开展实地考察、调研和发掘,取得显著成就,新疆、蒙古,中亚、印度、伊朗……都留下了学人探索的足迹。值此疫情期间,我们设立“丝路现场”这一栏目,推出北大及相关学人在丝绸之路沿线所做考察的纪要、随感、实录,带领读者实地感受欧亚大陆古代文明的厚重与博大。

2008年1月23日-2月4日,由吐鲁番学研究院发起,北京大学历史系、新疆吐鲁番学研究院、新疆师范大学中文系和历史系等科研单位的研究者和摄影师,共21人,组成 “和田考察队”,赴和田、库车地区进行考察。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荣新江为考察队队长。

本期推送的《2008年和田考察行程日志》为朱玉麒、姚崇新、荣新江三位学者根据考察记录整理的日志,分为上下两篇推送,此为下篇。原文刊载于朱玉麒主编《西域文史》第三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12月,127-151页。如需引用请参考原刊。

2008年和田考察行程日志·下篇

朱玉麒 姚崇新 荣新江

麻札塔格山上的烽燧和戍堡现状

2008年1月27日星期日

昨晚太晚回到和田,所以决定今天晚一点出发。10∶00早饭。10∶30出发,前往洛浦县西北约60公里处库拉·卡斯曼沙漠中的热瓦克佛寺遗址考察。沿路见当地农民纷纷前往玉龙喀什河畔掏玉。

前往热瓦克佛寺遗址

车入沙漠中,在沙包中穿行,过胡杨林保护站后,进入沙漠深处,这一带的沙漠明显松软,虽然地冻三尺,但沙子仍很松软,加上浮雪,艰于行驶,依维柯最早在途中停下,众人挤入四辆小车中继续前行。13∶00,在距离遗址4公里左右,沙梁起伏,其中的一道高沙梁,车冲不过去,因决定下车徒步前往。一路上迷雾渐散,天气大好,太阳辐射也很强烈。热瓦克佛塔在很远处就可以望见,非常壮观。

热瓦克佛寺遗址现状

一个小时后,我们方始抵达热瓦克遗址。摄影家数人进入遗址内拍摄,其他人则在遗址保护区门口先听荣新江讲解热瓦克遗址情况。荣新江称之为“西域第一塔”,归纳了此塔寺在西域佛教史上的地位,以及斯坦因等考古发现的情况。此处为斯坦因1906年发掘,此后特灵克勒和黄文弼做过少量工作[25]。待尔冬强等拍摄完毕后,我们即进入以佛塔为中心的遗址参观。佛寺保存完整,塔基和圆柱形塔身尚好。佛塔的下层和外墙的内外两侧,都有等身高的浮雕佛像,由于历史上即被沙丘掩埋,所以保存相对完好,斯坦因曾经掘开沙土,拍摄照片,然后又重新埋上。以后部分墙体被风吹开,露出浮雕[26]。近年来西北墙和东北墙大多被沙丘覆盖,有门一侧的沙子则被吹得干干净净,文管所为了保护浮雕,用石块堆积在墙的前面,以掩盖住墙内外侧的雕像。门外地势较低凹,但亦可见建筑遗迹。凹地正中自南向北有一条硬埂,疑为墙基。斯坦因拍的全部照片,大部分没有发表,现在主要在匈牙利科学院图书馆保存[27]

一个世纪前斯坦因探险队所摄热瓦克佛寺遗址的浮雕佛像(尔冬强提供)

在我们参观的时候,和田博物馆的“牛头”丰田车冲过沙梁,来到寺前。15∶10离开,大家分乘几次回去,我们走在后面的人,归途又参观了一个小佛寺遗址,但很可惜只剩下基址了。16∶00,在依维柯停留处,谭善洪师傅已经在野外架火烧水,众人吃方便面为午餐。

野炊

16∶30,继续南行折东往阿克斯皮力古城,而途中沙梁高下起伏,依维柯频频陷入,小车前后拖拉,至18∶40仍不能出,时距村庄虽10馀公里,也进退两难。因弃大车,分乘四辆小车继续前行,17∶21到达阿克斯皮力古城。该城位于洛浦县城西北17公里处,现仅残存一段城墙,略呈弧状,说明此城可能为圆形。城墙系土坯垒砌而成,某些土坯正面留有用手指划的记号,当是在土坯未干时划的。城墙有马面。时值黄昏,夕阳西下,前后围城参观半小时后,即南行回到大路。张永兵、瓦依提和卡斯木在途中拦了一台从河畔捞玉收工之大型拖拉机,请其前往沙漠中拖出依维柯。

前往阿克斯皮力古城途中

阿克斯皮力古城弧形断垣

大队人马于21∶30到达玉都大酒店,而依维柯则两个小时后到达。

晚饭后,荣新江招集参加考察的队员到其房间开会,讨论考察的成果,拟定各自的于阗研究题目,初定如下:荣新江继续整理和田出土汉文文书;朱玉麒关注清人史料所记录的和田;姚崇新拟做于阗佛寺遗址布局研究;广中智之拟探讨约特干遗址的年代和性质;裴成国想考察一下于阗的玉石贸易;文欣负责整理考察所见的于阗文资料(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和田地区博物馆、达玛沟博物馆、私人收藏及照片所见)。

2008年1月28日星期一

10∶40出发,前往玉龙喀什河渠首上游西南岸上,寻找数年前由考古工作者发现之于阗文、汉文石刻[28]。据考古工作者介绍,铭文刻在一块近两米高的巨石上。我们根据卡斯木保存在手机里的GPS数值来定位寻找,因地貌在近年采玉过程中被人为改变,附近竟不能见到一块近两米高的大石头,我们扩大搜寻范围,找了很长时间,竟不能得,估计埋在一大堆采玉人堆起来的石块中了。石刻没有寻得,我们却亲身经历了采玉之风兴盛下触目惊心之面貌:古今河道,均被挖掘机改变原貌,到处卵石翻身,何啻掘地三尺!

玉龙喀什河畔于阗文、汉文石刻照片(巫新华提供)

玉龙喀什河畔采玉的挖土机

从该地返回,复到玉龙喀什河下游西岸之买力克阿瓦提遗址考察。此地距和田市西南25公里,旧称“库玛提”,文献中称作“瞿摩帝”。遗址范围甚大,约1.5平方公里,为古代于阗国大寺瞿摩帝寺所在。现地面已经到生土层,遗址中尚保留有数处残垣断壁和房屋基址,壁面上的烟道痕迹依稀可见。墙体不用土坯,亦无夯筑痕迹,李肖认为这可能和交河故城一样,用减地法为之,这样就可以解释现在遗存的一些土堆或者像墙一样的生土,可能是人为的结果,看上去它们确实是有一定形状的。该遗址上世纪五十年代新疆考古工作者曾局部发掘,至少有部分遗迹属寺院遗址[29]。据说当时发现了写有婆罗谜文的墙壁[30],但此次考察我们没有发现该墙体,抑或文字早已泯灭。

买力克阿瓦提遗址

14∶40出,前往城中楼兰饭庄吃抓饭。

16∶15,复出城前往25日曾经考察之阔库玛日木石窟遗址对面河岸,希望在喀拉喀什河对岸远观,得到以往考察家寻得之石窟全景与牛角山印象。17∶00,经喀拉喀什河渠首,到河西岸,果然在渠首上方得见阔库玛日木石窟与牛角山全景。这是前些年和田当地文物工作者的一个重大发现,当我们到达时,远望现在的石室下面的崖面,尚有若干窟龛,原有阶梯道路从山上拾级而下。由于河水冲刷崖面底部,崖面崩塌严重,窟龛仅剩后壁部分,像亦不存,只能依稀看出部分轮廓。有一处残存的崖面似是高大佛像的背影或身光。相隔不远,还有一处以大像为中心,两侧对称分布两个窟龛,应是一组造像。这里可以肯定是原来的造像区,也就是牛角山寺了,敦煌壁画中的牛角山寺应当从这里得到灵感。我们的具体看法和《于阗》一书所刊照片的认识有所不同,应当做出一个模拟图。

喀拉喀什河渠首西岸所见阔库玛日木石窟与牛角山景象

尔冬强和丁和在这里拍了不少照片,请尔冬强按照我们的释读拍了相关的图像。18∶30离开,19∶19回到宾馆。晚20∶00,丁和在和田的朋友前来请客(在二楼饭厅)。

2008年1月29日星期二

9∶20早饭。司机白克力为今天中午的野餐买羊肉,因耽搁至10∶20出发,离开和田城北上前往阿拉尔市。荣新江改乘黄彬的车,和姚崇新、尔冬强一起。今日气温也在-17℃,而喀什则达到-23℃,为几十年来所未见,而此时南方各地也都遭遇暴风雪。

去年“十一”,新开辟的第二条沙漠公路开始通车,此路沿和田河东岸而行,从阿克苏地区的阿拉尔市到和田市,全长422公里。我们此时正是沿此新路北上考察。路况非常之好,道路两旁固沙的植物更加合理,呈网格状分布,而且在植物之外还有一道篱笆。我们在路牌414公里处进入沙漠。

24日经过的第一条沙漠公路景象

29日经过的第二条沙漠公路景象

中午12∶40,到达346公里处的林业保护站,车队在此左拐进入便道,前往麻札塔格。因为麻札塔格山又称红白山,所以沙漠公路此处即称为“红白山服务区”。由此向西渡过干涸的和田河,约10公里左右,即到达麻札塔格山下,在河滩上留下的车道,等我们登上麻札塔格山后向河上望去,就像一条长蛇,蜿蜒而行,河道里茫茫白雪,只此一线逶迤而来,美不胜收。

麻札塔格山上俯瞰和田河,蜿蜒一道为车队过河的辙迹

麻札塔格山为红色页岩,东西走向,南侧陡峭,北侧舒缓,东临和田河,颇有气势。山上有唐代的戍堡(神山堡)和烽燧,一直沿用到吐蕃占领时期,戍堡下方有后来修建的麻扎,故名麻札塔格,同时也使这里成为伊斯兰教的朝圣地。麻札的栅栏为近年重建,与1992年荣新江考察所见情形迥异。此山北侧又有一山峰与其遥遥相对,山体为白色页岩,故两山合称红白山。西方探险家和黄文弼先生先后在这里做过发掘,出土了汉文、于阗文、藏文、粟特文等文书。13∶10,众人陆续上山,荣新江给大家讲麻札塔格的考古史,再通过这里出土的文书来谈唐代神山堡的军事、交通重要性,以及《神会语录》出土引起的思考。关于《神会语录》,荣新江已撰成《唐代禅宗的西域流传》一文专门讨论,认为与朔方军的势力进入西域有关[31]。荣新江强调这里应当叫唐代神山堡遗址,不应当叫吐蕃戍堡,因为吐蕃占领是后话。对麻札塔格古戍堡位置重要性的讨论,可参看侯灿、李吟屏的研究[32]。此时天色大好,大家拍了不少照片,也合影留念。15∶00左右,陆续下山。在山下,司机师傅们已经做好烤羊肉与鸡肉、方便面,还有白酒助兴,吃起来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麻札塔格山上的麻札和戍堡

一个世纪前斯坦因考察队所摄麻札塔格山上的烽燧和戍堡,斯坦因探险队旧照片

麻札塔格山上的烽燧和戍堡现状

16∶00离开麻札塔格,半个小时后回到沙漠公路上的红白山服务区,在这里与卡斯木、白克力告别。他们从民丰开始,到麻札塔格结束,一直陪着我们,没有卡斯木的导引,没有白克力的拖车,我们没有办法走完和田考察的路程。此后南辕北辙,我们的四辆车继续北上阿拉尔。

19∶00,走出沙漠公路收费站。19∶30,到达阿拉尔市,在阿拉尔市郊加油,而此处又有一次分别:李肖与阿不利木、丹青两位副院长因有事,与大部队告别,乘刘东的小车北上,先期返回吐鲁番。其余三辆车则向西南前往图木舒克市。这是一段穿行在农一、农三师之间的道路,虽然只有180公里左右,但其间有不少地方是监狱区,路标不明显,天色又暗,往往走错到监区里面,而且依维柯柴油车因天寒而油冻,不时需要用喷灯烤热油箱,因此时间耽搁颇久。晚22∶40,到达农一师三团团部所在地喀拉库勒镇,在那里的风味优质饭店吃哨子面。23∶46,继续前行,三辆车不敢分开,但不时要停下来烤油箱,远处的监狱灯火通明,让人想起正在热映的美国电视片《越狱》,不寒而栗,而天气寒冷,就更加瑟瑟发抖了。直到第二天凌晨4∶40,才到达图木舒克市,因市里正开“两会”,没有地方住,最后在图木舒克宾馆觅得三间房,众人即蜗居其间,凑合一夜。

2008年1月30日星期三

早晨起来,宾馆的经理被我们的艰苦精神感动,提供免费早餐。11∶20,出发,前往城北11公里处的图木舒克塔格遗址和脱库孜萨来遗址考察。

图木舒克市与阿拉尔市都是兵团城市,2002年才成立。图木舒克市原为巴楚县的一部分,其遗址保护仍归巴楚县文管所。巴楚文管所共有正式编制5人,其中一位老人是图木舒克本地人,在著名的脱库孜萨来遗址附近居住,就近管理。

12∶10,到达图木舒克塔格寺院遗址,此地距离图木舒克市市区11公里,图木舒克镇(51团所在地)13公里,大山兀立,北侧遗址可观,应是寺院建筑的残垣断壁,但与过去考察家描述的脱库孜萨来遗址并不相像,问诸乡人,方知向北1公里处,才是著名的脱库孜萨来遗址中心区,也就是路牌上描写的“唐王城”,时因雾大,竟不能见相隔甚近的一座更加雄伟的山体!(唐史之孤山,今名切迪尔塔格)

脱库孜萨来遗址中心区的切迪尔塔格山

我们继续前行,瓦依提也请来巴楚文管所的维吾尔族管理员作向导,带我们参观山前山后的城墙遗址、摩崖佛像与佛寺遗址等。此时浓雾退去,天色大晴,两座大山相对而立,确为形胜之地。此城为三重,依山而建,扼守道路,为唐代据史德城。西方探险家和新疆考古工作者先后于上世纪初和上世纪50年代在此城址做过发掘,发现了后来被于阗语专家称之为“图木舒克语”(Tumshuqese)的文书。在专业摄影师拍完照片之后,大家进城参观。荣新江首先向大家讲述了此遗址的考古史,把这里出土文书的情况和关于所谓“图木舒克语”的名称应作“据史德语”的分析讲给大家[33]。考察队员都是第一次来,听后非常兴奋。由于此城是依山而建,所以城墙均与山体、悬崖相连,并呈半圆形。三重城墙现清晰可见两重,即内城墙和中间一重,并能看到中间一重城墙的马面。城中还出土过用婆罗谜字母书写的比丘尼戒本[34],说明城中有寺院。事实上,勒柯克(A. von Le Coq)曾对古城南端城垣内的一所寺院进行过发掘。但城外的寺院更具规模,城址背面的山体西端部分地势较平缓,在此台地上建有一所规模较大的寺院,部分墙体尚存,伯希和(P. Pelliot)等人在此及附近遗址发掘近两个月,收获甚丰,德国的勒柯克也在此有不少收获,都绘有遗址平面图[35]。斯坦因虽然未做发掘,但也进行了勘测。听说近年在城里又发现一些文书资料,但因为我们没有时间去图木舒克市博物馆参观,没有见到。

切迪尔塔格山上的摩崖佛像

据史德城依山而建的城墙遗址

15∶05离开唐王城,又按原路返回到刚才经过的图木舒克塔格山南侧,在紧靠村庄和公路的山坡上,也有一处遗址,称为“渤热其塔格遗址(恐库尔玛)”。遗址墙体保存尚好,高的地方达三米以上,估计也是一处寺院遗址。在此停留不久,15∶31,即驱车前往巴楚县城,两城相距42公里。

16∶30,到达巴楚县城,巴楚文管所的艾克拜尔前来迎候,带往代维兰饭庄吃拉条子。17∶30,到附近之巴楚文管所所属博物馆参观。馆内陈设简陋,馆方不允许拍照。其馆藏品中有婆罗谜文木简两件,出自脱库孜萨来遗址。又有景教铜牌饰,佛教造像一批,刀郎热瓦甫,清代汉文文书,阿拉伯文文书,波斯文宣战书等。

巴楚县博物馆

17∶50,离开巴楚,沿314国道东行,经柯坪前往阿克苏。二城相距240公里。21∶15,到达阿克苏市,瓦依提的同学于洪波(行署办公室行政科长)代为安排在阿克苏迎宾馆住宿,并由其在宾馆餐厅宴请大家。

2008年1月31日星期四

9∶30早饭。10∶20出发,继续沿314国道东行,经温宿前往拜城,在温宿过农一师5团后,改走307省道。出城前加油为0号柴油,但早晨天冷,车行不远,依维柯即冻住不能前行,喷灯亦坏,在温宿县佳木勒镇之尤喀克吐曼村点火烤油箱,拐入拜城县路上,又继续捡柴火烤,中午14∶00始到拜城之察尔其镇。此后修好喷灯,再次烤油箱后,15∶10才到达拜城县。拜城县文体局副局长、文管所所长吐逊江前来迎接,在拜城宾馆吃饭。15∶50前往文管所,参观克孜尔地区出土史前文物展览。

16∶10,离开县城,沿307省道东行到克孜尔大桥北上,前往黑英山乡境内之博孜克尔格山口参观汉刘平国摩崖石刻[36]。18∶15经黑英山乡,距石刻山口尚有20公里。19∶10到达山口,天色渐暗。这个季节水势大减,得以靠近刻石观摩。摩崖题刻刻于谷口右侧(西侧)的崖壁上,距地面2米多高,文字漫漶严重,只能识读出个别字,好在朱玉麒带有早期拓片资料,可以现场比勘。进谷不远,关口形势亦能了然,即为关隘遗址所在,靠西一侧用石头垒砌的隘基尚在,而崖壁上也可见当年建关所凿的榫孔。这里山高谷深,地势险峻,隘口附近崖面笔直,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此峡谷实即古代横越天山、连接南北疆的重要通道之一,至今人马仍可通行。渭干河的上游支流博孜克尔格河从峡谷中自北向南流出。自此循谷北行,越阿克布拉克达坂(即渭干河与特克斯河的分水岭),继续北行经包扎墩乌孙古城、包扎墩达坂,最终可达特克斯河谷地带,进入伊犁地区。

博孜克尔格山口

刘平国石刻摩崖

刘平国石刻摩崖正文与题记位置示意图,邱炯标绘。

刘平国石刻拓片

19∶50,离开,途中大车仍是频频烤火,因而耽搁,23∶20,始到达克孜尔石窟,赵莉副所长在此度岁守窟,已经代为安排食宿。

2008年2月1日星期五

晨10∶00早饭,10∶45,由赵莉、赵建陪同,前往山上参观石窟,计参观008、010、017、038、新-1、069共6窟。008窟分前后室,前室已毁。后室即主室,前壁亦毁,平面呈纵长方形,纵券顶,后部凿中心柱,柱两侧凿甬道通向后壁,后壁与中心柱之间留有通道。后壁下方凿有涅槃台,台上像已不存。主室左右壁下方绘说法图,上方及顶部绘菱格式佛经故事,窟脊绘天象图,前壁上部残存壁面绘飞天。中心柱前壁正中开一大龛,龛后壁正中绘一身禅定坐佛。其余017、038、069三窟无论龛窟形制,还是题材、风格,都与008窟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根据各窟说明牌所标示的年代可知,彼此的年代差异却很大,这使我们颇感困惑。010窟为僧房窟,无壁画,形制独特。新1窟前室已毁,主室也仅存左右壁下部及中心柱部分,顶部已坍塌,但现顶部修复为藻井,不知有何依据?值得注意的是,中心柱后面涅槃台上塑像以及涅槃台两侧塑像保存尚好,色泽鲜艳,这在克孜尔并不多见。

冬天的克孜尔石窟

12∶00下山,12∶30告别克孜尔前往库车。丁和先生也在此处住下守岁、拍片。14∶10到达库车,在吾买尔江买买提美食城吃拉条子,饭后又在附近之友谊路南口看去年发掘之魏晋墓葬现场(已回填)[37]。15∶45出发,走314国道向东前往库尔勒。

18∶00,经轮台县阳霞镇,此地道旁有长长的干果市场,车经此间,往往购买。

20∶20,两辆小车到达库尔勒,住神州酒店,21∶00,在附近之毛家菜馆吃饭。其间听说依维柯在轮台西郊彻底不能前行,因找大车拉到轮台县城,在那里住宿并等待明天修理,车上之文欣、裴成国、丁兰兰明日当乘早班车前来库尔勒与我们会合,前往吐鲁番。

2008年2月2日星期六

12∶00,文欣等三人到达,12∶30一起挤入两小车上,走314国道回吐鲁番。15∶16,到库米什,在此吃拉条子。16∶00,继续出发,沿途覆雪较我们来时更厚,是最近几天才下的。但过库米什之后不久,整个吐鲁番盆地依旧无雪,干旱的黄土、沙丘裸露无遗。

库尔勒到库米什途中覆雪比来时更厚

18∶21,到达吐鲁番,刘刚看表,此行已经跑了5200公里。18∶40,下榻吐鲁番大饭店,19∶00,在花园大酒店由荣新江宴请考察团成员,饭后到黄彬工作室参观,深夜方散。

依维柯车今天上午在轮台修好后,迅即追赶,但在乌什塔拉彻底崩溃,机油洒了一地,只好在那里停留。

2008年2月3日星期日

9∶40,黄彬来请大家吃金鼎牛肉面醒酒。

上午在文物局校对新获吐鲁番文献中的部分文书。12∶50,内地及乌鲁木齐成员乘车离开吐鲁番。下午15∶00多,在柴窝堡吃大盘鸡。16∶00左右到乌鲁木齐仓房沟路新建的新疆出版物交易中心购书。17∶00,到达新疆师范大学学术交流中心。尔冬强先生直接打车前往机场,乘坐20∶00左右飞机回上海。

19∶30,荣新江与朱玉麒一起前往鸿福大酒店,参加李肖宴请韩子勇、盛春寿、张玉忠、于志勇的饭局,其余成员则在新疆师大交流中心玉龙喀什厅用餐并交流考察经验。

23∶00归来,荣新江和姚崇新及学生到朱玉麒家茶叙,0∶00之后方始休息。

2008年2月4日星期一

晨10∶00多,文欣飞西安,回宝鸡过寒假;荣新江、姚崇新、裴成国到邮局寄书,然后到广中智之家讨论新版《于阗史丛考》校样。

中午13∶30,在光明路江户之樱,荣新江宴请张永兵、刘东、刘刚、朱玉麒、姚崇新、广中智之。

15∶10,刘刚车前往机场送荣新江飞北京、姚崇新飞郑州。裴成国则乘长途汽车回沙湾家中过年,春运拥挤,晚上21∶00才回到沙湾县城。李肖明天飞回北京、丁兰兰还在前往新昌老家的旅途、尔冬强先生继续奔向丝绸之路更西的埃及的路途……

后记

此次考察自2008年1月23日开始,2月4日结束,历时13天,行程约5400公里。考察使我们对最近十多年来和田地区的考古调查和文物收集工作的成果有了直观的认识;并拍摄了所有现存和田文博部门的于阗语资料,获得一批最新的于阗研究文献资料。考察使我们加深了对于阗一些古代遗址的认识;也为判断一些出土汉文、于阗文文书中的古地名做出一些现地的印证。学术之外,在冰天雪地里走访古迹,也增添了一番对人生的体验。

考察队在热瓦克佛寺遗址前合影(尔冬强提供)

(文欣、丁兰兰也分别为本日志提供相关资料;所附照片,除特别注明外,均为朱玉麒拍摄。)*注释略,详情请参见原文。

考察队成员名单:

队 长:荣新江(北京大学历史系)

副队长:李 肖(时吐鲁番学研究院,现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副队长:朱玉麒(时新疆师范大学,现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队 员:丹 青(时吐鲁番学研究院)

阿不利木·克尤木(时吐鲁番学研究院)

张永兵(时吐鲁番学研究院)

施新荣(时新疆师范大学)

栾 睿(女,时新疆师范大学)

广中智之(时新疆师范大学历史系)

姚崇新(时中山大学人类学系)

尔冬强(上海摄影师)

丁 和(上海摄影师)

黄 彬(吐鲁番摄影师)

丁兰兰(女,时吐鲁番地区博物馆)

陈爱峰(时吐鲁番学研究院)

阿不都瓦依提(时吐鲁番学研究院)

裴成国(时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

文 欣(时北京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

刘 刚(时吐鲁番地区文物局驾驶员)

谭善洪(时吐鲁番地区文物局驾驶员)

刘 东(时吐鲁番地区文物局驾驶员)

延伸阅读

纪要 |【文研论坛83】丝绸之路南道的早期文明探源

在线展览 | 袁复礼旧藏西北科考团摄影·新疆(四)

展品选粹① | 丝路研究与北大人专题展览

展品选粹② | 丝路研究与北大人专题展览


责任编辑:杨帅琪、胡甲鸣

      

    分类: 中文 资讯 丝路资讯
    关键词:

    最新评论


    作者:朱玉麒

    更多信息...

    作者:姚崇新

    更多信息...

    作者:荣新江

    更多信息...

    热瓦克佛寺遗址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