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巫鸿丨废墟的内化:传统中国文化中对“往昔”的视觉感受和审美
古代中国对废墟的理解与欧洲视觉传统里针对废墟的两种观点不同,是建立在“消逝”这个观念之上的。废墟所指的常常是被摧毁了的木质结构所留下的“虚空”(void),而正是这种“空”引发了对往昔的哀伤。“丘”的两种含义——建筑物遗迹和空虚(emptiness)的状态——一起建构了一种中国本土的废墟的概念。——巫鸿作者简介巫鸿,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
古代中国对废墟的理解与欧洲视觉传统里针对废墟的两种观点不同,是建立在“消逝”这个观念之上的。废墟所指的常常是被摧毁了的木质结构所留下的“虚空”(void),而正是这种“空”引发了对往昔的哀伤。“丘”的两种含义——建筑物遗迹和空虚(emptiness)的状态——一起建构了一种中国本土的废墟的概念。——巫鸿作者简介巫鸿,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
由艺术的力量引起的对艺术品的破坏,可能来源于对艺术之力量的恐惧,但也可能出于对艺术品的热爱和占有欲。对第二种破坏的思考,将会把我们引向对艺术史研究理念和研究方法的重新审视,而通过三维成像等现代技术手段重构被毁坏的艺术品及其原境,我们所要做的不仅是对历史痕迹的复原与修补,也是在把艺术史的眼光引向更广阔的未来。作者简介巫鸿,北京大学 ...
三联书店每年一度的“新知大会”,为学者、作者与读者交流沟通搭建平台,也试图将零散的出版物聚焦到一些重要话题,探寻写作背后的关切,引发学界内外的共同讨论。今年的年度主题是“我们的中国:文明新探”。从农业文明的起源,到王朝国家的建立,从礼乐文化的发端,到山水精神的兴起,中国文明绵延不辍数千载,为人类历史贡献了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发展路径 ...
三联书店每年一度的“新知大会”,为学者、作者与读者交流沟通搭建平台,也试图将零散的出版物聚焦到一些重要话题,探寻写作背后的关切,引发学界内外的共同讨论。今年的年度主题是“我们的中国:文明新探”。从农业文明的起源,到王朝国家的建立,从礼乐文化的发端,到山水精神的兴起,中国文明绵延不辍数千载,为人类历史贡献了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发展路径 ...
01在麦积山回望北朝此节为总览式、通俗性介绍麦积山石窟,为之后各个专题性的讲座做好铺垫。麦积山石窟最为兴盛的发展时期,是麦积山石窟的重点内容,所以本节就以北朝为重点,介绍麦积山石窟早期发展、现今洞窟保存的情况、塑像基本特点、各个时期的政治背景以及塑像发展的基本文化脉络等,为游客以后在麦积山石窟参观做一个基本性的综合知识铺垫。主讲老 ...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文/杜斗城尉迟迥,《周书》卷 21、《北史》卷 62 皆有传。《周书》谓其先祖为“魏之别种, 号尉迟部, 因而姓焉”, 又谓:“迥少聪敏,美仪容,及长,有大志,好施爱士。 稍迁大丞相帐内都督。尚(西)魏文帝女金明公主,拜驸马都尉。从太祖(宇文泰)复弘农,破沙苑,皆有功。累迁尚书左仆射,兼领军将军。迥通敏有干能,虽任兼文武 ...
点击上方“佛像雕塑艺术”→点击右上角“...”→点击设为★设置星标后,从此再也不会错过每一期的精彩文章啦! 公元632年,也就是贞观六年,西行求法的玄奘法师历经艰辛来到中亚一个叫“梵衍那”的地方,不由得惊叹于巨大佛像的辉煌壮丽,多年以后在他那本举世闻名的《大唐西域记》中回忆说:“王城东北山阿有立佛石像,高百四五十尺,金色晃曜,宝饰焕烂 ...
不走进庙门,不走进大殿,你根本无法想象,在这清冷的山凹深处,居然隐匿着这样一处令人惊叹的艺术宝藏。据宋《宝梵院显公修造碑》记载:北宋初年,一位不知从哪儿来,也不知其姓名的行脚僧人到了宝梵,立刻被这方清秀俊逸、林木蓊郁的灵山秀土深深地打动。“日居月诸,尘念顿释”,僧人开始于此建寺塑佛。“日积月累,次第修立,费钱万有二千,皆囊钵所贮 ...
唐朝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在经济繁荣的基础上出现了灿烂的文化。而敦煌壁画,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敦煌壁画以其巨大的艺术魅力,有力地吸引着中国和世界各国一代又一代的画家和艺术爱好者。从公元618年(武德元年)——公元7年(长安四年)是敦煌莫高窟佛教艺术的初唐时期,壁画题材以各种净土变代替了魏隋时期颂扬佛陀、各种牺牲行为的本 ...
仲夏时节,又到了吃荔枝的时候。画荔枝的画,于近当代常见,而于古画中很少见。盖荔枝为岭南之产物,而画家多生活在北方,限于交通工具,北方的画家很少见到此种水果,故而鲜少见画荔枝的古画。然而这幅名为《写生翎毛图》的画卷落款,却是一千年前那位才华横溢的宋徽宗——赵佶。 大英博物馆藏赵佶《写生翎毛图》据记载,赵佶几乎没有离开过开封,那么画 ...
丹萨替造像题材丰富,包括上师、本尊、佛母、菩萨、护法等二十余种,这些题材的佛造像反映出帕竹噶举派所供奉神像的基本面貌。在丹萨替寺中主要的供奉对象为:金刚持、上乐金刚、金刚亥母。金刚持,又叫金刚萨埵,是噶举派供奉的重要主尊,被尊为本初佛。噶举派奉金刚持为本派的鼻祖,认为噶举派全部的教法都源于金刚持。上乐金刚,又叫胜乐金刚,源自印度 ...
按:本文拟发表于《庆祝严文明先生九十岁论文集》,这是原稿,保留了关于“玉器时代:良渚文明奠定了早期中国文明基本模式”的学术史梳理。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
普陀山《抗倭摩崖题记》考 文 图 / 高升抗倭摩崖石刻周围洋面普陀山位于杭州湾以东莲花洋、钱塘江口,舟山群岛东南部海域,自明初以来,就是浙东地区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明中叶以后,随着私人海上贸易的发达以及海禁政策的越加严厉,尤其是明嘉靖年间(1522—1566)严厉的海禁政策,导致各种海盗团体不断危害东南沿海,最终爆发了有明一代最大的倭患。与 ...
托格拉塔格佛寺遗址 © 第三次全国文物曾查资料喀什古称疏勒,公元前2世纪的疏勒是疏勒国的国都,为塔里木盆地周边印欧语系古吐火罗语部族的居住地。最早关于疏勒的记载出现于汉朝的汉文文献中。疏勒是丝路在塔里木盆地北路的要冲,通往中亚大月氏、大宛、康居的要道,是东西沟通的枢纽。当地居民可能信奉祆教。公元73年(永平十六年),龟兹王 ...
为配合豫北LNG应急储备中心项目工程,并贯彻国家文物保护工作的“双利”方针,实现文物保护与基本建设的双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焦作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报请省文物局、国家文物局报批(考古发掘证照号:考执字(2020)第(010)号),于 2019 年 12 月至 2020 年 2 月,对焦作市博爱县磨头镇李洼村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李洼村遗址位于博爱县西,东北为 ...
新冠疫情持续,对2021年中国考古的田野工作影响颇大。但考古人员积极复工,创造工作机会,全年的考古工作仍然亮点频出。 继“考古2019”和“考古2020”之后,澎湃新闻·私家历史连续第三年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合作,邀请9位学者撰写“考古2021”总结性稿件,对过去一年中国的重大考古发现做全时段、全方位梳理,以飨读者。 2021年,是中 ...
新冠疫情持续,对2021年中国考古的田野工作影响颇大。但考古人员积极复工,创造工作机会,全年的考古工作仍然亮点频出。 继“考古2019”和“考古2020”之后,澎湃新闻·私家历史连续第三年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合作,邀请9位学者撰写“考古2021”总结性稿件,对过去一年中国的重大考古发现做全时段、全方位梳理,以飨读者。 1921年,仰韶 ...
新冠疫情持续,对2021年中国考古的田野工作影响颇大。但考古人员积极复工,创造工作机会,全年的考古工作仍然亮点频出。 继“考古2019”和“考古2020”之后,澎湃新闻·私家历史连续第三年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合作,邀请9位学者撰写“考古2021”总结性稿件,对过去一年中国的重大考古发现做全时段、全方位梳理,以飨读者。 1921年安特生 ...
石语梵行 |《五世纪后期犍陀罗形态扩散的证据》库尔特·贝伦特
Shikaft-e Gulgul (ou grotte de Gulgul) est un site rupestre assyrien situé dans les environs de Gulgul, village à proximité du le mont Pusht-e Kuh, au Luristan, en Iran. Il consiste en un relief sculp
南阳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临湖北,西接陕西,地处南(阳)襄(阳)盆地核心。自旧石器时代始,人类先祖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不息。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40余处旧石器遗址和距今四五十万年的“南召人”化石、100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以及数以千计的两周及秦汉古墓。层垒的文化遗存,录写着南阳古地悠久的历史,诉说着这里曾经的辉煌。在中华文明起源与形 ...
越系青瓷乐器文 图 / 张小帆青瓷乐器在战国时期流行于太湖—钱塘江流域,青瓷乐器大多仿自青铜乐器,是越国贵族特有的丧葬用器。青瓷乐器的烧造体现出越人高超的制瓷工艺,青瓷乐器的器类组合反映了越国贵族墓葬的礼仪制度和等级制度。越系青瓷又称原始瓷、原始青瓷,是越人的伟大发明,用青瓷烧造仿青铜器的礼器和乐器,是越人的一大创举。越国是于越族群 ...
考古快照清理后的古井前桥村遗址位于江苏常州新北区三井街道前桥村东北部,为配合基本建设,2021年11月至2022年3月,常州市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考古发掘。遗址发现并清理古井18口,因晚期扰动破坏,古井上部均已不存,现残存部分开口于表土层下,打破生土层。古井大部分为圆形土井,口大底小,井壁光滑、斜直,底部较平整。古井口径1.2—2.4米,底径0.5 ...
青石岭山城位于辽宁省盖州市青石岭镇(图一)。从2015年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盖州市文物局联合对青石岭山城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山城平面形状大体呈横“凸”字形,周长约6485米。青石岭山城作为辽南地区重要的高句丽山城,从其周长和面积来看应属于高句丽大型山城,山城的修建和使用应该与高句丽晚期的“西部防线” ...
“择一事、终一生。希望大家把研究保护工作当作终身事业和无悔追求。”总书记对基层文物保护和研究队伍建设寄予厚望。今天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本版邀请4名文化遗产领域的工作者,回顾他们在保护和研究现场的动人瞬间,展现我国文化遗产事业取得的显著成就。图①图②:敦煌研究院团队在进行壁画修复和洞窟数字化信息采集。图片来自敦煌研究 ...
我们感怀历史书上唐宋元明清的兴衰更迭,牵挂影视上的帝后情缘,但是还有一个东西,能让你更直观地了解历史——被誉为“墙上博物馆”的中国壁画。中国是具有悠久壁画历史的国家。中国古代壁画,以敦煌莫高窟为代表的石窟壁画及庙堂壁画,曾经创造了世界文化的高峰,成为全人类宝贵的艺术遗产。原始社会人类在洞壁
商代晚期(即商王盘庚迁殷直至商纣灭国这一时间段,也称为殷墟时期),青铜器铸造技术发展得比较娴熟了,人们终于能得心应手地将龙纹大量地装饰于青铜器上,使这种神灵瑞兽与神器最终融为一体。这个时期,商人大致创作了五种青铜器龙纹形态,分别是爬行龙、卷曲龙、花冠龙、双体龙、两头龙。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龙纹,基本上是在这五种形态的基 ...
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在陇南还有两个未列入国家的地方割据政权,即氐人杨氏和羌人梁氏割据政权。清末民初的甘肃著名学者张维称氐人杨氏政权为“仇池国”。因其政权几度兴灭,统治中心数次迁移,故又分别称其为前仇池国、后仇池国、武都国、武兴国和阴平国。杨氏政权占据秦陇、巴蜀要隘,自成立以后, 虚与委蛇,左右逢源,周旋于前后赵、 ...
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记者 海冰)6月11日是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活动主题为“文物保护:时代共进 人民共享”。为使湖北考古成果更好地与公众共享,6月10日,2021年湖北六大考古新发现正式揭晓。 该评选活动在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下,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办,《江汉考古》编辑部、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联合承办。评选活动自今 ...
考古快照宋代墓葬集中区域埠里宋代家族墓地位于安徽省长丰县下塘镇埠里社区鲁庄南。为配合基本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肥市文物管理处(现名“合肥市文物保护中心”)、长丰县文物管理所联合对墓地展开抢救性发掘。墓地总面积约18.8万平方米,实际清理宋墓8座。考古结果表明,墓地的修建和排列经过仔细的 ...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揭晓,由甘肃省考古研究所主持发掘的“甘肃武威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入选,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同时还被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1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的六项重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吐谷浑是古代少数民族政权,原为辽东鲜卑慕容部的一支,后西迁。唐初,吐谷浑统治着今青海、甘南和四川西北地区。635年,成 ...
四川遂宁金鱼村窖藏是国内出土宋瓷数量最多、最精美的南宋窖藏,有许多出土的瓷器都十分罕见甚至唯一。▲ 南宋龙泉青瓷琮式瓶31年前,遂宁金鱼村南宋瓷器窖藏的发现曾轰动中国田野考古界及古陶瓷研究领域。至今,金鱼村窖藏仍是国内出土宋瓷数量最多、最精美的南宋窖藏,有许多出土的瓷器都十分罕见甚至唯一。▲ 金鱼村窖藏墓北侧石围界▲ 金鱼村窖藏金鱼 ...
山东滕州莲青山明藩王文|魏慎玉 葛海洋滕州莲青山明藩王陵,世传为“皇城”,历史上六次被盗,2003年9月再次被盗掘。滕州市博物馆于2003年10月至2004年1月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莲青山呈南北走向,有大小山峰99座,主峰为天烛峰,海拔720米。明藩王陵就座落在天烛峰南山坡上,左为红帽子山,右为西夹皮山,陵前有一条山间小溪,常年水流不断,小溪南有一无名 ...
后背山墓群位于永州市东安县宥江桥村,西南距县城约3公里,地处湘江一级支流紫水河北岸山间盆地中的一处石灰岩山坡西侧。为配合永新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永州市博物馆、东安县文旅广体局等单位于2022年上半年对该墓群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布设5mX5m探方27个,发掘面积675平方米。清理墓葬25座,出土各类器物60余件,取得了较 ...
南京西天寺埋藏着谁?2015年3月,南京市红十字会建设的西天寺“南京市红十字会捐献遗体志愿者纪念林”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一处古代墓葬。墓葬全景南京考古研究院接报后,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经过20多天的清理,考古发掘工作初步完成,出土金、银、玉、铜、铁、锡、漆器、水晶质、石质文物30余件。该墓为仿木结构砖室壁画墓,券顶,墓葬平面形状略 ...
史前文化中的“毁墓”墓葬是人类生死观念的映射和物化,墓葬形制、随葬器物等的变化能够反映文化的内部变迁。受植物生长、动物打洞,兼以二次迁葬等因素影响,许多墓葬往往会在一段时间后受到不同程度破坏。除此之外,对墓葬的破坏还存在一种非常特殊的现象——“毁墓”。何为“毁墓”?简单来说,就是后来者对墓葬的蓄意毁坏,通常伴有毁墓者对墓主的“愤 ...
18、19世纪到20世纪初,西方探险队频繁游弋于我国西北地区,无数珍贵历史文献和文物被明火执仗或悄无声息的、官方的或民间的各国地理、生物、历史、文化(最终归结为政治和军事目的)的“考察团”捆载而去。很难统计共有多少外国人来中国西部“淘宝”,更难以计量他们运走了多少件中国古代历史珍宝。俄国借助地理之便,是最早和最多进入中国西域探险的国家 ...
科举,这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心中神圣的制度,它可以满足那些在儒家教育洗礼下的士人完成“学而优则仕”和“修齐治平”的最高理想。“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宋真宗如实描述了科举给知识分子带来的人生改变。对天子来说,科举也是一项创举,把具有思考能力的人都笼络进朝廷,框定在大家熟知的权力的游戏里,实现“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的目的。说成大白 ...
澎湃新闻获悉,6月7日,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北京画院美术馆等北京主要艺术文化场馆将按照75%限流要求恢复开放。故宫博物院以故宫博物院为例,因疫情防控要求,5月3日起关闭了所有室内展厅;5月12日开始,暂时闭馆。6月5日,故宫博物院在其官网发布恢复开放的公告称:“故宫博物院将于2022年6月7日起,按照75%限流要求恢复开放。入院 ...
6月11日,将迎来我国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主场城市为甘肃兰州,活动主题为“文物保护:时代共进 人民共享”,反映文物见证时代风华、文物展现时代风采、文物滋养时代生活、文物助力时代发展的内涵。甘肃省博物馆也将在6月11日启动扩建工程。甘肃炳灵寺石窟6月6日,国家文物局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在线上召开。据介绍,主场城市活动将在甘 ...
仲夏之交,粽叶飘香,端午节应时而来。时值端午,不妨从敦煌壁画和文献中共赏古人之节俗,品清雅之人生意趣。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最为人们所认可和接受的,是源于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的纪念。屈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提出“廉洁”的人,在他的诗歌《卜居》和《招魂》中,分别有“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的诗句,表达了 ...
(传)清世祖 画钟馗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世祖福临(1683—1661),为清廷入关的第一位皇帝,年号顺治。(传)清世祖 画钟馗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本幅作于顺治乙未年(1655),时仅十八岁。幅上题记云︰“御笔,赐户部尚书戴明说。”案,图写钟馗图像,并于岁除赏赐群臣的习俗,可远溯至唐朝,如刘禹锡、张说均有《谢赐钟馗表》存世。宋沈括《补 ...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 ,将小儿奔跑捕蝶的欢乐场面描绘的栩栩如生,字里行间,仿佛一个天真活泼、好奇好胜,最后又不知所措的儿童形象浮现在读者面前。诗词之外,历代书画中亦不乏以婴戏为题的名家画作。如宋代苏汉臣的《秋庭婴戏图》轴,姐弟二人,围立圆几,专注于拨 ...
一、 构架制(图二)即“以立柱四根,上施梁、枋(按开间方向连贯两柱间的横木为梁;按进深方向连贯两柱间的横木为枋),牵制而成为一“间”。梁可数层重叠称“梁架”。每层缩短如梯级,逐级增高称“举折”,左右两梁端,每级上承长榑,直至最上为脊榑,故可有五榑,七榑至十一榑不等,视梁架之层数而定。每两榑之间,密布栉篦并列之椽,构成斜坡屋顶之骨 ...
汝瓷RU PORCELAIN 汝窑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与官、哥、钧、定诸窑齐名于世,并有“汝窑为魁”之称。历史文献记载的汝窑,系指北宋汝州辖区内专为宫廷烧造青瓷之窑,窑址在今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其卓绝的烧造工艺源于清凉寺窑。宝丰清凉寺窑创烧于晚唐五代,终于明初,在北宋晚期成功烧制天青釉瓷,被宫廷垄断成为御窑,史称汝窑。由于汝窑烧 ...
冬笋坝,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铜罐驿镇长江左岸三级阶地的一个平坝,闻名于20世纪50年代,是重庆境内的标志性巴文化遗址。此后的60多年间,这个神秘的巴文化遗址仿佛被学界遗忘了一般,直到2020年9月,一群来自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考古人再次唤醒了这片沉睡的巴人故土,冬笋坝再次成为学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2020年度冬笋坝遗址的考古发现为探讨巴文 ...
香港南丫岛大湾遗址出土玉牙璋。邓聪 摄 中新网北京6月1日电 (记者 孙自法)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玉制礼器之一,牙璋起源与扩散研究长期以来备受考古学界关注。 山东大学特聘教授、香港志《考古与文物卷》主编邓聪近日通过网络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约4500年前,牙璋首先出现于山东,此后在东亚历经三次扩散,香港南丫岛大湾遗址1990年出土商代玉牙 ...
图一:二里头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 图二:二里头出土的“一首双身”蛇形龙纹陶片 图三:二里头遗址出土龙纹陶片 图四:二里头遗址出土的蛇形龙纹陶器 关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究竟是夏都还是商都,笔者在《商族起源与先商社会变迁》《中国古代国家的起源与王权的形成》两书的部分章节中,主要从时间和空间以及“夏社不可迁”的历史事件等方面 ...
太和五年(481)定州五级浮图石函盖铭拓本定州五级浮图石函盖铭,据《考古》1966年第5期所载河北省定县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定县出土北魏石函》一文,《石函盖铭》于1964年出土于河北定县城内东北隅一个夯土台下面。夯土台距东墙220米,距北墙450米,其东南30米处有一座宋代的石佛寺,其南150米处则为一明代的兴国寺。很明显,石佛寺、兴国寺都应是历代在 ...
明末“循吏”刘文徵与麒麟木带板文 图 / 袁媛带板是缀饰在腰带上的扁平板块,起自战国时期,经魏晋南北朝演变延续至清代,象征着古代王公显贵的特殊身份,有玉、金、银、铜、琥珀、玛瑙、珊瑚、乌角及木等多种质地。一条腰带镶嵌13—26枚带板,明代中后期形成相对固定的20枚一组。带板板面纹饰多样,有动物、花卉、人物、文字和素面,也常以组合的形式出现 ...
千年的风沙,穿过你的手,拂过我的脸,不变的粗砺,暗藏着历史的密码。1000多年前,大唐帝国的戍边将士一路风尘到此,扎根驻防,保路保民,守疆卫土,与京城长安遥遥相望;1000多年后,他怀揣赤诚到此,带着一颗考古初心,探寻这片苍凉寂寥但曾经热血沸腾的土地。“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打开了万里长城西延的记忆。苍茫 ...
除了非洲最深处以外,欧亚大陆各地的医疗体系从很早开始就自由地交相渗透、相互影响。因此,原本多样化的地中海世界的医学体系,逐渐并入了一个占据主导地位的盖伦(医学)体系(Galenic system)。盖伦医学也随之成为阿拉姆语地区以及随后之阿拉伯人的主导医学。一旦阿拉伯人脱离了他们的部落起源,并从自己最古老的地方传统中走了出来,即后世所称 “先 ...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一度,人们在说起楼兰时,脑海里大概浮现出这样的景致。中华文明几千载,关于楼兰的记录,从汉代以来史不绝书,它出现在“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唐诗里,出现在“要斩楼兰三尺剑”的宋词里,却越来越成为一个神话。因为从魏晋以后,楼兰便难觅踪迹。 直至20世纪初,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在中国西域考古中偶然发现了楼兰古城,这个 ...
青海都兰热水2018血渭一号墓于今日在国家文物局汇报发掘成果,考古发现,该墓为热水墓群发现的结构最完整、体系最清晰、墓室最复杂的高等级墓葬,墓葬为木石构建的五室结构。首次发现地上墓园建筑,与《旧唐书·吐蕃传》中的“于墓上起大室,立土堆,插杂木为祠祭之所。”的文字记载相和。而地下五神殿主墓室规制复杂,主墓室内有壁画、彩绘木棺,并发现有 ...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大一统王朝,共历21帝,统治289年。疆域最大时东起朝鲜半岛,南抵越南顺化一带,西达中亚咸海以及呼罗珊地区,北至贝加尔湖一带。为当时世界第一强国。无论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外交,唐朝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安史之乱后,大唐帝国逐步走向衰落,最终在黄巾起义的战火和朱温政变中覆灭。由于连年战乱纷争,地面上的大唐遗 ...
在莫高窟第72窟南壁上有一幅壁画,描绘了凉州圣容山瑞像佛头的安放过程,在一些局部可以看到当时工匠们制作彩塑的具体场面。莫高窟第72窟南壁修塑大佛图自莫高窟开凿以来的1600多年间,不知有多少工匠们在莫高窟里重复着这个画面。他们不会想到,自己的作品会留存千年,更不会想到,他们创造了一个让世界惊艳的雕塑艺术奇迹。 20世纪40年代,从法国留学回 ...
世界读书日四月,微风不燥,书香正浓。恰逢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在这花明柳绿的畅春之时,让我们一起走进“敦煌书坊”,“云读敦煌”。“敦煌书坊”是甘肃教育出版社顺应社会信息发展潮流,以多年的自身积淀为依托,整合敦煌学、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等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与各类文博资源,重点打造的一个数字阅读、媒体融合发展平台。为普通读者走进敦煌、感受 ...
麦积山石窟是甘肃三千里石窟走廊中仅次于敦煌莫高窟的大型石窟寺。它受到中原北方云冈、龙门石窟的影响,也与南方和西方文化发生碰撞,成为佛教艺术由中原向周边扩散的中转站,更是中国石窟走廊的一座高峰,对周边石窟开凿起到了示范作用。 天水境内的众多石窟群,众星捧月般拱卫着麦积山石窟,千百年来为秦州百姓提供了心灵的庇护所。 麦积山石窟附近的仙 ...
文殊山石窟的壁画情况比较复杂,目前有壁画的洞窟五个,分别是位于前山区的第19窟(万佛洞)、第29窟(前山千佛洞)及第31窟(文殊寺),位于后山区的第69窟(后山千佛洞)、第73窟(古佛洞)。 文殊山石窟中有不少故事画,一起来看看吧~ 尸毗王本生故事第19窟(万佛洞)右壁下《尸毗王本生故事》原图及线描图长方形构图,画面正中有一年轻王者,戴淡红色 ...
敦煌隋代石窟艺术承先启后,具有鲜明的过渡性质。简言其主要艺术特征,富于创造并趋于写实,此其一;以汉式为主体而融汇中西,此其二。除此二者之外,敦煌隋代石窟中出现了诸多南朝及地处东方的原来北齐的艺术元素,这些元素的出现大大丰富了敦煌隋代石窟的艺术性。 隋代艺术的特征——趋向写实与富有创造力,鲜明地呈现在莫高窟隋代石窟中,气韵生动与力 ...
莫高窟洞壁上为什么会有如此众多的图案呢? 图案,是20世纪初从日本引入的一个新名词,泛指为美化物体而施行的装饰。中国传统上称为“藻饰”“纹样”。图案不同于绘画,它的艺术形象是经过抽象和异化的,并在几何图形的基础上进行了规范。不同的民族赋予图案以不同的象征寓意。中国古人有“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之说。 三国时期何晏在《景福殿赋》中说:“ ...
敦煌文化是各种文明长期交流融合的结晶,是属于全人类的,其影响是全球的。敦煌的故乡是甘肃,敦煌文化是出版的一座“富矿”,深挖敦煌文化资源,传承和弘扬敦煌文化是甘肃出版人义不容辞的责任。甘肃教育出版社自1985年成立以来,依托在敦煌学方面的选题资源、作者队伍和环境氛围优势,出版了一大批敦煌学精品图书,形成了鲜明的出版特色和品牌优势,成为 ...
聚沙成塔 功德无量 柴剑虹 20世纪80年代始,中国的敦煌学研究从冷门“绝学”逐渐变为热门“显学”,又随着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敦煌文化、学术类图书的出版也从蓄势待发到日趋繁荣,尤其是近几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作为传播与研究“丝路文化”的重要媒介,相关图书的出版更是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景象。 但 ...
黄 金面具在上一期的内容中,仝涛老师带我们了解了青藏高原西部黄金面具所具有的欧亚考古学文化的背景,并对黄金面具蕴含的功能和宗教内涵作出了解释。今天,仝涛老师将继续和我们探讨“三星堆的黄金面具与西亚、北非区域的黄金面具间是否存在关联性”。爱考古的朋友们,让我们继续踏上黄金面具的揭秘之旅。仝涛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大家好,欢 ...
在上一期的内容中,仝涛老师带我们了解了青藏高原西部黄金面具的发现过程,以及关于青藏高原西部古代采金的一些传说和禁忌。今天仝涛老师将对青藏高原西部黄金面具所具有的欧亚考古学文化的背景进行探讨,并试图对黄金面具蕴含的功能和宗教内涵作出解释。爱考古的朋友们,让我们继续踏上黄金面具的揭秘之旅。仝涛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大家好, ...
谈起黄金面具,首先涌入小古脑海的是儿时看过的一部国产电视剧《魂断楼兰》。剧中那件在罗布泊荒原里发现的可怖的黄金面具至今记忆犹新。掩埋于地下的黄金面具总是带着神秘的色彩出现——它来自于哪里又为谁所拥有?它有着怎样的功能又蕴藏着怎样的涵义?对于这一极具吸引力的物件,我们总能产生强烈的好奇。今天,我们邀请到仝涛老师。在接下来的几期内容 ...
一篇关于克孜尔洞穴的肖像学研究论文。全书267页,由正文和25幅原色印刷品组成。德国探险队没有对这些石窟进行编号,而是根据它们的特点对它们进行了命名。本篇只选取部分图片分享,全书内容可在文末识别二维码获取。http://dsr.nii.ac.jp/toyobunko/LFa-21/V-1/德国第三次吐鲁番考察报告:古代龟兹(德文版)Alt-Kutscha, Albert Grünwedel, Be
我们还能找回契约之柜,或者《死海古卷》中所描绘的任何一件宝藏吗?纵观历史,来自不同文化的奇珍异宝不是被盗就是神秘失踪。这些宝物的失窃或失踪往往发生在战争或灾难时期,或是因为无法得到应有的保护,或是被军队当作战利品掠夺。虽然遗失的宝藏偶尔会被寻回,但仍有许多下落不明。《科学现场》(Live Science)此次将介绍30件或许永远都无法找回的失 ...
哈达佛寺遗址位于阿富汗东南部的贾拉拉巴德。年代为公元2~8世纪。中国古代僧人法显和玄奘曾访问这里。20世纪20年法国考古团在此进行了发掘。发掘的佛寺大多数只有塔院,院落为正方形,中心建主塔,四周是成列的小佛堂,院内有陆续建成的供养小塔。寺院内的塑像用黄白色石膏制成,有佛、菩萨、僧人、俗人、神怪等。塑像形象逼真,手法写实,技术熟练,具有 ...
我们常说艺术创作来源于现实生活,现而今,我们常见的古画也有对应的参考对象。如滕王阁、岳阳楼、金明池等等,那都是画家笔下曾经盛极一时的亭台楼阁。这些古画中的建筑,几乎构造了我们印象中的东方天庭,而这些建筑其实也是画师对生活中建筑的描绘。正如我们复建了不少来源于古画的建筑一样,画也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建筑形态。而有这么一个建筑,也不知 ...
我们都知道伟大的丝绸之路,关于在我们新疆境内的丝绸之路也已经很清楚了,但事实上,新疆境内的丝绸之路只是整个丝绸之路的一段,也称东段,出了我们的国境之后,还有非常长的线路,而这一段西段却是国内的人较少涉足的。我们今天的范围呢,除了传统上的中亚之外,实际上会提到一个叫大中亚的概念,也就是greater Central Asia,传统的中亚主要指现在的中 ...
印度发现的巨型石罐或许与老挝发现的神秘石罐有关连。英国考古学家最初于1928年在阿萨姆邦(Assam)发现了四个巨型石罐遗址。考古学家团队自2014年以来对该地区开展了考察,在阿萨姆邦及邻近的梅加拉亚邦又发现了六处遗址。 (图片来源:蒂洛克·塔库里亚)在印度东北部的山上,考古学家们发现了数百个或用于丧葬仪式的古老巨型石罐。一名研究人员表示,这些 ...
大美云冈 云冈石窟研究院提供一、 这是云冈?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西16公里的武周山南麓公元5—6世纪的北魏时期开始建造拥有1600余年历史这是中国第一座开凿于首都的皇家石窟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它是公元5世纪 世界佛教石窟雕刻艺术的巅峰之作这里的造像有59000余尊石雕佛像这里的造像大小从2cm-17m不等大 ...
强大的汉萨同盟或为这艘货船的拥有者在考古发掘基坑中出土的中世纪货船,拍摄于船首方向。(图片版权:布里特·拉缇)建筑工人在爱沙尼亚首都塔林路面下发现了此距今700年的残损货船遗迹。船体残骸埋藏于地下约5英尺(1.5米)处,由橡木制成,长约78英尺(24米),附有船梁。船体最宽处,贯穿长约29英尺(9米)。“这艘船原始宽度要更大,因为艏柱(船头的 ...
宁夏绝对是你意料之外的“宝藏”省区 它是中国唯一一个被不同历史时期的长城几乎完全包围的省区“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名言也是在此成文(宁夏及周边长城分布示意,制图@王申雯张威/星球研究所)▼ 它是中国唯一一个拥有西夏帝王陵墓的省区其中的主体建筑被誉为“东方金字塔”苍茫旷野之上巨型夯土“金字塔”以巍巍贺兰山为屏屹立千年竭力地呈现着一段神秘而 ...
前言Foreword阿旃陀石窟是印度重要的文化遗产,以其岩刻支提(chaitya,塔庙)和毗诃罗(vihara,精舍、僧房)而闻名于世,是印度境内现存最大的石窟遗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历史底蕴,其影响远播中亚与中国。它集古代建筑、雕刻、绘画之大成,融佛教信仰、文化变迁、社会生活于一体,既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又饱含深厚的历史底蕴,其影响远播中亚与中国。其 ...
唐代1南禅寺大殿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西南阳白乡李家庄阳白沟小银河北岸,内有唐塑佛像。大平梁上墨书题记记载重建纪年,历代补修,1974年屋顶进行复原性维修。是唯一一座保存下来的,第四次法难之前建造的佛寺。此内景图为老照片,目前佛前两个胁侍菩萨已经被盗下落不明。2广仁王庙大殿唐大和六年(832)位于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 ...
遗骸于希腊厄尔地亚(Eordea)出土。来源:AMNA近日,希腊考古学家在希腊北部城市科扎尼(Kozani)出土了一具公元前1世纪时期的女性遗骸,发现时遗骸被放置在一张青铜棺床上。该遗骸的详细出土地点为科扎尼市厄尔地亚地区一个公共电力公司 (PPC)的褐煤矿内。考古学家表示,该名女性生前可能十分富有。她的床上装饰着希腊神明阿波罗。该考古发现由阿瑞迪· ...
何为良渚?它是一种文明。从5000年前开始,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隅,标志着中华大地上,文明其实早已诞生。良渚玉琮王神徽它也是一座古城。作为整个良渚文化的中心,良渚古城的存在,是探索中国文明起源,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一片“圣地”。2019年7月6日,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而对曾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良渚先民而言,当人们征服了这 ...
在中国古代美术的发展进程中,道家思想占有重要地位。从创作的主导思想来看,强调心灵与事物的和谐统一。“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庄子·天道》)“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庄子·养生主》)“越名教而任自然”(魏·嵇康)将人的主观意识从实际出发,超越客观的事物的束缚,净化内心世界达到与自然合而为一的精神境界。“庄子更进一 ...
黎海超总想回到3000多年前。 当他不再是四川大学考古队在三星堆发掘现场的带队老师,所置身的考古大棚消失,沧海桑田,消弭复原。身处灿烂的古蜀国,他或许是那正在主持仪式的大祭司,风从旷野呼啸而来,那些长久以来令他兴奋又沮丧的疑问,此刻终于有了答案。“我们这里的人,谁又没想过回到3000多年前呢?”27岁的许丹阳也想回到古蜀国,这位参与 ...
葡萄·美酒新疆地区发现的葡萄类文物文 图 / 阿不来提·赛买提《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张骞到达大宛(今乌兹别克斯坦的费尔干纳盆地)后,发现“(大宛)去汉可万里,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有蒲陶酒”,且“(大)宛左右以蒲陶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从此,葡萄进入汉代中原地区 ...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揭晓,由甘肃省考古研究所主持发掘的“甘肃武威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入选,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同时还被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1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的六项重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引起史学界、考古研究界的极大兴趣和关注。在西北地区灿若星河的历史文化中,吐谷浑文化堪称一颗璀璨的明珠。吐谷浑地处连接 ...
大安寺是位在日本奈良县奈良市的高野山真言宗寺院,山号“熊凝山”,本尊为十一面观音。大安寺拥有大量的佛教文物,包括佛像、佛画、佛器及建筑构件等。大安寺据说,大安寺始于日本圣德太子于熊凝村所建精舍熊凝寺,以延天皇命。圣德太子,生于574年,卒于622年,日本飞鸟时期思想家、政治家,用明天皇第二子。圣德太子笃信佛教,执政期间大力弘扬佛教,曾 ...
https://www.metmuseum.org/about-the-met/collection-areas/greek-and-roman-art古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起源于意大利中部台伯河入海处,可上溯到公元前8到7世纪。公元前5世纪以前为原始部落阶段,公元前509年-公元前30年为罗马共和国时期,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为罗马帝国时期。帝国时代古罗马成为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
2022年4月30日,三联新知大会第二场开讲,这一场主题是“农为邦本:中国农业一万年”,由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周飞舟主持,座谈嘉宾是北京大学城环学院教授韩茂莉、唐晓峰,中国人民大学考古系教授陈胜前,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教授曾雄生。 陈胜前:四位老师做一道菜,我负责提供一点“调味品”。 贾雷德·戴蒙德讲农业可能 ...
新疆尉犁县东南,沿孔雀河古河道,紧靠北山便道,在长达150公里的狭长地段,分布着11座古代烽燧。北山便道是汉代丝绸之路北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这11座烽燧在很长时间内都被认为是汉晋时期的建筑。 2019年至2021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主动性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收获,确定了以克亚克 ...
考古快照《大众考古》2022年03月刊M7、M8 航拍M7 出土的盘口壶花湖机场项目位于鄂州燕矶镇杜湾村附近。湖北省文旅厅组织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鄂州市博物馆等12家单位22支考古队伍,对机场建设核心区域内27处文物点实施了近三个月的勘探发掘,实际完成勘探面积近90万平方米,完成发掘1.26万平方米。对面山墓群位于机场建设核心区。2019年10月—12月,鄂州 ...
概述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位于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老裘村民小组东北约500米的墎墩山上。自2011年4月起,历时5年时间的海昏侯墓考古工作,共勘探约100万平方米,发掘约1万平方米,取得了重要成果。▲ 主墓前祠堂海昏侯墓园以海昏侯和侯夫人墓为中心建成,共占地约4.6万平方米,由两座主墓、七座祔葬墓、一条外藏坑和园墙、北、东门及其门阙等 ...
边疆考古是中国考古的重要组成部分。边疆考古成果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具有重要价值。2019年在莫尔寺大佛殿北侧配殿出土的面部石膏佛像,长26.5厘米,宽15厘米。 莫尔寺遗址是我国西部的大型佛寺遗址之一,始建于公元3世纪前后,是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大佛殿遗址中心大殿出土的石膏佛像的局部,长14厘米,宽13厘米。在莫尔寺出土的 ...
当我们走进博物馆时,很容易被一件件形制完整、纹饰明晰、铭文清晰的文物所吸引,并折服于古人精湛的手工技艺。而事实上,无论是青铜器皿还是书法画作,出土时能保存完好的只有极少数。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往往是锈蚀遍体、破损残缺,甚至难以辨认的大堆碎片。要让这些文物重现其貌、重展风采,离不开修补文物的人。这群隐身于文物背后的人,以数十年如一日 ...
廊桥在中国有2000多年的历史,早在汉朝就已出现相关记载,繁荣于唐宋,鼎盛于明清,逐渐没落于近代。在中国,每一座古廊桥都承载多重角色: 它既是休憩场所、祭祀神庙、交易市场,也是娱乐平台、地标建筑、文化长廊……在当地居民心目中,廊桥不仅是一座公共建筑,更是团结乡民的纽带、代表地域文化的图腾。“追桥人”鲁晓敏对廊桥的爱,深入骨髓。他用十 ...
古埃及人相信, 保存好人的躯体是其获得再生的根本前提,由此木乃伊和木乃伊棺也随之产生。那么,历经千年后,已破损的木乃伊棺应该如何被修复呢?2018年,大英博物馆收购了一件名为“谢伯恩(Sherborne)”的木乃伊棺。由于结构损坏严重,大英博物馆于2019年起开始对这一收购文物进行修复。与此同时,博物馆在youtube上开设了一档视频来记录这一修复项目 ...
作为一家海内外驰名的大型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上海博物馆自1952年成立以来,一直坚持以收藏、保护、研究中国古代艺术为己任,且尤重文物研究与保护的传承,七十年传承,文脉在兹。其中,上博古陶瓷修复技艺的传承至今已有五代,每代修复师都在前人基础上开拓创新,使得这项传统技艺不断吐故纳新,成为一项既传统又科学的技艺。《澎湃新闻·古代艺术》与上 ...
两千年前的西餐——“胡饼”以各种史料为线索,跟踪面食推广的过程,可以基本搞清楚用面粉做成的饼状食物出现的时间。公元前30年的文献中已出现“饼”,即用小麦粉做成的食物。通常我们所说的“饼”,即圆形扁平状的面食,是在汉代后期出现的。形状像比萨、馕之类食物的“饼”原本是从西域传来的食物,其中颇有代表性的是被称为“胡饼”的一种圆形的薄饼。 ...
项目参与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荆门市博物馆、沙洋县文物管理所项目负责人:彭小军城河,湖北沙洋县西部的一条小河,发端于北部山地,蜿蜒曲折,犹如长龙,向南流入后港镇边上的长湖。河流中段有一个小村庄,叫城河村,而村子所在地就是城河遗址。城河遗址位置图城河遗址航拍图(南-北)一、工作基础2012年至今,在中华 ...
项目参与单位: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龙泉明楚王墓群文物管理处项目负责人:李永康龙泉明楚王墓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处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龙泉街营泉村。自明朝龙兴,朱元璋分封楚王镇守江汉,共有昭、庄、宪、康、靖、端、愍、恭、贺九位楚王。楚王家族享国 270 余年,与明朝相始终。明末战乱,张献忠席卷楚地,末代楚王被其沉江,各 ...
现代金凤公园 在邺城遗址金凤台台脚下,有一个小院落。这个小院,曾经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邺城考古队所在地,他们从1983年进驻,到今天已经近40年了。随着邺城博物馆的建成,他们也终于随着珍贵国宝一起搬进了博物馆和博物馆的后院。 邺城考古队第二任队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研究室主任、历史学博士朱岩石先生接受了采访,他 ...
圪垯川遗址出土器物组合。马家塬遗址出土的高浮雕兽面纹金带扣。圪垯川遗址出土的玉权杖头。马家塬M14—1号车复原图。泾川佛教遗址出土的菩萨残像。慕容智墓出土的成套金银餐具。礼县四角坪中心建筑遗址。圪垯川遗址考古场景。礼县大堡子山乐器坑。悬泉置遗址俯瞰图。宁县石家墓地随葬组玉串饰。南佐遗址出土的彩陶大罐。“与中国现代考古学同步,甘肃考古 ...
最近,演绎陈恭与荀诩生死相依兄弟情的古装谍战大戏《风起陇西》十分火热。陇西这个地名,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 不少因为这部剧而翻出地图,寻找陇西的朋友们会惊讶的发现,它却只是甘肃省的一个县,与剧中风波不断的四战之地印象相去甚远。 其实今天的陇西县只是从行政区划角度来讲的狭义陇西,并不能完全代表历史地理概念上广义的陇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