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延胜:悬泉汉简“户籍民”探析
来源:《西域研究》2011年第4期悬泉汉简“户籍民”探析内容提要在出土的敦煌悬泉汉简中,有“使户籍民迎天马敦煌郡”的简文。汉代“户籍”上登记的人,就是“户籍民”。悬泉汉简中记载的“户人”以及记载有籍贯、名字、爵位等情况的人员,应属于“户籍民”。悬泉汉简中记载的刑徒、奴属于非“户籍民”。出土的敦煌悬泉汉简中,有一枚简文与汉代户籍有关:1 ...
来源:《西域研究》2011年第4期悬泉汉简“户籍民”探析内容提要在出土的敦煌悬泉汉简中,有“使户籍民迎天马敦煌郡”的简文。汉代“户籍”上登记的人,就是“户籍民”。悬泉汉简中记载的“户人”以及记载有籍贯、名字、爵位等情况的人员,应属于“户籍民”。悬泉汉简中记载的刑徒、奴属于非“户籍民”。出土的敦煌悬泉汉简中,有一枚简文与汉代户籍有关:1 ...
来源:《西域研究》2012年第2期悬泉汉简所见折垣与祭越二国考内容提要包含有“折垣”和“祭越”的两枚悬泉汉简由张德芳先生于2002年刊布,它们是两个过去未曾知晓的西域国家的名字。本文对简文涉及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历史背景考察和语源学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其地望进行了推断:折垣为《汉书·西域传》所载之乌弋山离,是对该国别名Zarangiana或首都Zarin的译 ...
来源:《西域研究》2011年第3期西王母地域之“西移”及相关问题讨论内容提要西王母之地域在西汉中期发生了一次深刻的变化,由早期的不确定或较近的西方向更远的西域国家逐渐西移。西王母为汉地本土神祗,西汉中期以后成为西方仙境的代表而有可能与西域神话相结合,随着人们对西域认识的逐渐扩展而不断西移,总在当时认识的最西国家之西。西王母是中国早期 ...
西安北郊秦墓西安北郊秦墓作者: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出版社: 三秦出版社出版年: 2006页数: 399定价: 180.00元装帧: 精装丛书: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田野考古报告ISBN: 9787807361251内容简介本书是陕西省考古研究所1998-2001年在陕西省西安市北郊发掘的123座秦墓的考古报告。出土了25件陶模具以及16件铜器、铁器、石器和陶器,这批秦墓的时代主要集中在战国晚期至 ...
▲ 西安理工大学壁画墓东壁中部人物《西安西汉壁画墓》一书报道了2004年发掘的西安市东南郊西安理工大学1号墓和2008年发掘的曲江翠竹园2号墓两座重要的壁画墓。这两座墓此前曾有简报发表,虽只是大鼎一脔,但引起了研究者的普遍关注。近年有关汉代壁画墓的论述,对两墓多有涉及。此次材料全面刊布,全豹在目,无疑有助于相关研究的推进。报告作者和出版者 ...
庙子沟与大坝沟书名:庙子沟与大坝沟主要责任者: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魏坚责任方式:编著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日期:2003.10近30余年来内蒙中南部的先秦考古工作,至少应当提及以下三人。 田广金于上世纪70年代晚期开始对朱开沟遗址的发掘,当是考古学者对内蒙中南部先秦考古学文化序列与谱系、社会形态和环境研究开创新局面、进入新 ...
记者 |潘文捷编辑 |黄月一位是曾亲自追踪过北京人头盖骨的下落的考古文学作家,一位是前二里头考古队长、中科院考古研究员。在他们的眼中,专业的考古工作如何变成一个个故事向公众娓娓道来?对时下热门的关于二里头与夏、关于三星堆与蜀的讨论又该作何评价?在日前举办的《岳南大中华史》新书发布会上,作家岳南与考古学者许宏进行了一场对谈。《岳南大中 ...
夏鼐是中国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在考古学界享有崇高的地位,是新中国考古工作的实际指导者和组织者。《夏鼐日记》(以下简称《日记》)在2011年出版之后,为深入认识夏鼐先生及其成就提供了一份最原始的资料,亦成为中国现代考古学史的缩影。而在考古学研究之路上,夏鼐也十分注重考古学相关的科学研究建设,博物馆学亦是其中之一。《夏鼐日记》作者:夏 ...
书名:内蒙古中南部汉代墓葬主要责任者:魏坚责任方式:编著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日期:1998.03 1997年夏,去内蒙古考察元上都遗址,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魏坚同志陪同指引。我是第一次到元上都,获益良多。参观之际,魏坚同志告我内蒙古发现之汉墓报告已杀青,主要是河套和呼和浩特地区的汉墓,出版在即,让我先睹为快。我慨然允之。仲秋之时,魏坚 ...
基本信息:编著: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延安市文物研究院 榆林市文物保护研究所 黄陵县文化和旅游局 清涧县文化和旅游局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10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1年10月印次:1ISBN:9787501065820内容简介: 本报告正文分前言、上篇、下篇和附录四部分。前言是有关陕北地理历史沿革和东周考古及戎狄遗存发现的简要介绍;上篇为黄陵史 ...
一 通过墓葬规模、棺椁制度和器用制度来探讨丧葬礼仪,进而总结早期社会礼制规律,是较为成熟的考古研究方法。然而,在商周器用制度研究中,乐器使用制度、规律、地域性差异的历时性与共时性总结,相较于以鼎制为代表的其他器用制度研究,明显较薄弱。文献中,对乐器的等级社会使用有严格规定,其规范化程度并不逊于棺椁与用鼎制度。对乐器随葬的等 ...
1987年,在陕西长安沣西遗址范围内的张家坡村发现一处罕见的遗迹现象:在西周晚期一号陶窑(下文简称Y1)火膛口(即火门)塞了一件完整的陶鬲,口部向内,三足向外。或许由于这一遗迹现象罕见,至今未见有学者讨论。本文分析相关考古资料,认为这代表了商周时期陶工烧制灰陶时帮助创造窑内还原气氛和监测窑内火候的技术选择,试作分析,供大家讨论。 ...
书名:永昌西岗柴湾岗主要责任者: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责任方式:著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2001.12本书目录第一章 前言第二章 永昌历史地理沿革第三章 西岗墓葬一、地理环境二、墓地概况三、墓葬总述四、随葬器物五、生活用具类第四章 柴湾岗墓葬一、墓地概况二、墓葬总述三、随葬器物第五章 结语一、聚落二、墓葬形制三、文化遗物四、沙井文化 ...
作者: 吕智荣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原作名: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出版年: 2013-9页数: 379定价: 360.00装帧: 精装丛书: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田野考古报告ISBN: 9787501038169内容简介本书是陕西省清涧县李家崖遗址发掘清理的考古报告。
书名:西安南郊秦墓主要责任者: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责任方式:编著出版者: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2004.11 西安南郊这三处秦墓地,共发掘了317座秦墓,时代跨度由春秋晚期至秦统一以后(部分墓葬的年代可晚到西汉早期),数量较多,延续时间也较长。 这三处秦墓地虽在不同的地点,却相去不远,皆处在神禾原以北,少陵原以西,?河两岸的第二级台地上,应属西 ...
陕西潼关税村2005年发现了一座高等级隋墓,出土一具体量巨大、内容丰富、雕刻精湛的画像石棺。本文以该石棺为研究对象,将其置于中古中国历史发展脉络和南北互动、中西交通格局中,通过对其视觉传统的追溯及与宫廷匠作关系的讨论,藉以揭示隋代墓葬视觉文化的具体面貌和成就。通过列举宇文恺、何稠、阎毗、黄亘、黄衮几位隋廷技艺臣僚的匠作经历和成就,作 ...
中古墓葬出土的粟特胡商俑,是多元文化的认知符号和标志,作为丝绸之路真实片断的再现,它们也成为探寻隋唐之际国家交往的线索。山西晋东南长治(上党)地区多年来出土的唐代灰陶俑中有着“胡商、女眷、高驼、载物”的鲜明地域特色,与长安、洛阳等唐代京畿地区出土胡俑相比,别有殊样,独炫异彩,甚至不乏令人赞叹的孤品和精品,笔者依据其独特性,将之命 ...
来源:《西域研究》2010年第2期从出土资料谈汉代羌族史的两个问题内容提要本文将目前所见到的简牍材料与传世文献相结合,就羌族的种落、护羌校尉与护羌使者、民族压迫与羌人的反抗等问题予以探讨,印证和补充史书记载。近世以来,地下出土了大量的简牍资料,内容涉及各个方面,对相关历史阶段的研究发挥了相当积极的推动作用,它为两汉时期羌族史的研究提 ...
唐顺陵唐顺陵作者: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出版年: 2015-12定价: 300.00元装帧: 精装丛书: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田野考古报告ISBN: 9787501044900内容简介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的唐順陵是武则天之母杨氏的陵墓。现存的地面建筑遗址主要包括封土、及封土下的玄宫,封土外的城垣及其他附属建筑。2004~2011年,先后三次对順陵陵园进行了全面的考古 ...
南京市雨花台区宁丹路东晋墓发掘简报南京市博物馆 雨花台区文化广播电视局 内容提要:2012年5-11月,南京市博物馆在雨花台区宁丹路清理了10座东晋至南朝早期砖室墓,墓内出土具有早期佛教特征的戒指与道教题材的符文砖,砖墓均呈南北分布、排列有序,其中M1、M9、M10形制保存较完整,为研究南京地区东晋至南朝早期的墓葬分布、埋藏习俗、宗教信仰及 ...
考古学被公认为是近代学术史最辉煌的学问之一,对文史研究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巨大的影响,所以有关考古学史的研究也是牵连甚广,纷纭复杂。但每一个时代对考古学史的认识都有每一个时代的特征,并且这种认识还受到研究者个人立场、学识和个性的影响。下面就按照时代来回顾一下对于民国时代考古学,特别是对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以下简称“史语所 ...
我们面临的困境就是,一方面应当拒绝任何来路不正的研究对象,另一方面又不应漠视新出的史料。 在2007年最后一期的美国《考古》(Archaeology)杂志上,有一篇Sanchita Balachandran的文章,讨论她作为文物保护与修复专家所遇到的伦理困境。一位业余史学家兼收藏家把自己从eBay上买来的一把罗马铁剑交给她,请她加以清理与维护。这把剑无疑是真正 ...
犍陀罗壁画,阿富汗国家博物馆迦腻色迦的政治、信仰与艺术表现 迦腻色迦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君王之一。其首都位于布路沙布逻,即今巴基斯坦白沙瓦。这里也是犍陀罗文明的中心,汉文史料中的“罽宾”,很多时候指的就是这里,而不是通常认为的克什米尔。对玄奘而言,迦腻色迦就是犍陀罗之王。在贵霜帝国疆域内,存在数量众多的佛教寺院和其他宗教的中 ...
稽胡史迹考——太原新出隋代虞弘墓志的几个问题 《中国史研究》2002年01期 林梅村 内容提要:19年山西太原发现了隋代的虞弘墓本文从语言学和民族学的角度作了考察认为墓主虞弘的种族实际上是步落稽而步落稽之名则应来自突厥语的“鱼(balaq)”。所谓的鱼国则可能出自于中亚的比千部落。作者还认为墓志中提到的“尉纥”城本为中国北方草原一个地 ...
书名: 长安汉墓分辑名: 上册、下册主要责任者: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郑州大学考古专业,程林泉,韩国河,张翔宇责任方式: 编著ISBN: 7-224-07042-4出版者: 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地: 陕西西安出版日期: 2004.11页码: 1014开本: 16定价: 480.00(上下册)
【题名】修复理论(Teoria del Restaruo) 【作者】 切萨雷·布兰迪(Cesare Brandi) 著;陆地 编译 【出版】同济大学出版社 【日期】2016年12月 【定价】79.00 【ISBN】9787560864129 【索书号】G264/15 引言 王思渝(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后): 2018年秋季学期,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支持下,杭侃教 ...
【作者】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文物局编,林梅村等撰稿【出版】 文物出版社【日期】 2014年10月【装帧】 精装【ISBN】978-7-5010-4077-3【定价】 700.00(上下册)丝绸之路天山廊道的一次巡礼——评《丝绸之路天山廊道——新疆昌吉古代遗址与馆藏文物精品》 水涛 南京大学历史系 2014年对于丝绸之路研究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纪念意义,6月22日在卡塔尔首 ...
古史重建是20世纪中国史学的重要话题,并直接催生了近代科学考古学在中国的诞生。一个世纪以来,中国考古学背负着重建古史的重任踽踽独行,缔造辉煌。那么,近代科学考古学的缔造者傅斯年对于考古学与古史重建持何种态度,无疑是一个饶有兴趣的问题。阅读《傅斯年全集》的有关论述,我们可以对此问题获得若干较为清晰的认识。一、“无中生有”地创业史语所 ...
【作者】 山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出版】 科学出版社 【日期】 2017年5月 【ISBN】9787030519795 【定价】168元 斛律徹墓是一座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隋代墓葬。 该墓位于今山西省太原市沙沟村西,保存基本完整,出土遗物数量可观。墓主为隋右车骑将军、崇国公斛律徹,下葬于隋开皇十七年(597年)。斛律徹家世显赫, ...
徐文鹏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摘要本文通过使用pXRF对美国菲尔德博物馆(The Field Museum)藏12至13世纪爪哇海沉船出水中国瓷器的胎和釉进行成分分析,评估了用该方法来区分风格相近的青白瓷并判定其产地的有效性。本文还比较了胎和釉的分析结果,来评估对釉进行pXRF检测是否可以作为区分风格相近瓷器成分并判断其产地的有效手段。关键词pXRF成分分 ...
《屯留后河》封面 【作者】 山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治市文物旅游局、屯留县文化局 【出版】 上海古籍出版社 【日期】 2017年6月 【定价】 388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325-8323-2 【索书号】K872.255/032(KG) 【内容简介】 《屯留后河——战国至西汉墓葬考古发掘报告》是对1994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屯留县文化 ...
基本信息: 作者:夏洛特·A.罗伯茨 著,张全超 李墨岑 译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11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21年11月 印次:1 ISBN:9787030699909 内容简介: 本书提供了有关人类遗骸的获得、处理和研究的所有方面的最新指导。首先,为什么我们应该研究人类遗骸,以及围绕他们的发现,分析和展示的伦理问题 ...
摘要:李静训墓是一座体现了特殊葬仪的隋代贵族墓,本文从遗存堆积状态、墓志、墓主身世等方面对考古遗存进行了重新解读。首先根据考古遗存复原了葬仪的过程,认为下葬时没有举行通行的墓内祭祀礼仪,因此墓室空间形态极为特殊,呈封闭式的椁墓结构;其次,根据墓志信息和墓上建筑遗存,认为有意模拟了佛教舍利瘗埋之法,此与墓主的特殊身世和隋代的舍 ...
考古学旨在根据古代人类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物质资料,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历史。环境考古学根据古人类生活时期的环境信息、资料和实物,利用环境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古代人类活动的环境特征及演变规律,揭示环境与人类及其文化特征、社会结构、经济形态、生业模式的发展和演替之间的内在关系。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随着孢粉学、年代学、动植物考古学 ...
高句丽古坟壁画铠马图考——以乘骑铠马人士的阶层地位为中心(日)门田诚一 著 姚义田 译序 对壁画和墓内装饰的研究,多以美术式样和纹饰的比较为主。用墓志、墨书铭、傍题等文字研究的同时,借助相关的文献资料对壁画的画题和构图进行图像学研究突破了以单位和纹样为各自要素的局限性,把壁画当作是反映时代的综合资料,可改变壁画在人们心中的位置。 ...
摘要:里耶秦简9-18719-24699-24719-18839-1893是一份官文书,其传递过程是“A县库→A县廷→迁陵县廷→迁陵库”,可分为“库□告县廷书”“丞欧告迁陵主书”和“迁陵守丞殷告库书”三个传递阶段。其中,“丞欧告迁陵主书”和“迁陵守丞殷告库书”在县廷的处理流程可归纳为“原件签署+抄件批转+原件存档/抄件送出”,即:①在原件上签署收文记录;②抄
读《里耶秦简(壹)》札记(五则)何有祖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简帛研究中心摘 要:本文考释了里耶秦简8-782+8-810“翥”“欲报”、8-1174 “繠”、 8-1554“择”“发”、8-2134+8-2102+8-2099“庆”“适”、 8-2364“达”等字,对简文文意作了进一步疏解。关键词:里耶秦简 翥 繠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的《里耶秦简(壹)》为秦史研究提供了宝贵资 ...
试析里耶秦简的所属机构刘自稳(中国政法大学 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北京 100088)摘要:里耶秦简虽包含少量本该存于诸官的简牍,但其主体是秦迁陵县廷文书运作的遗存。结合岳麓秦简一则令文和秦县部分诸官的职能来看,诸如司空、少内等官府靠近县廷,分布在县廷周边20里的范围之内。里耶秦简中本该存于诸官的文书正来自这些靠近县廷的官府,这些简牍或可因 ...
里耶古城遗址保护全景里耶秦简二十年张忠炜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地处湘鄂渝三省份交界处,因里耶古城及里耶秦简的发现而闻名于世。里耶古城、秦简是“基建考古”的产物——为配合碗米坡水电站的兴建而进行的抢救性考古发掘。2002年6月3日9时许,在酉水河边以小孔径篾筛淘洗古井中出土的填充物时,考古工作者发现一块木片上有奇怪的墨迹,后被 ...
秦汉研究专辑秦简所见“敖童”考辨王冠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摘要:学界对于秦简中的“敖童”讨论很多,有成童说、豪童说、身高达到标准而未傅籍说、游童说等,在具体内涵、身份地位、涵盖范围等基本问题上分歧很大。仔细辨析新出秦简资料,“敖童”意为“游童”,是十七岁以下未傅籍者。“敖童”一般情况下不用服役,相对于国家来说就处于“敖”或曰“ ...
摘要:本文为研读里耶秦简的四则札记。具体包括:补释8-479号简中的“自食”;缀合8-257+8-937+8-1078、8-1882+8-1849+8-1322、8-24+8-331等三组残简。关键词:里耶秦简;补释;缀合一、田自食课里耶秦简中有一枚自名“田官课志”的课志文书:田官课志。Ⅰ田□□课。Ⅱ·凡一课。Ⅲ 8-479其中,第二列“田□□课”有两字阙释,分别作。林献忠先生认为第二 ...
《西域的疆土与人民:德国吐鲁番远征队第四次考察报告》1928年
《印度寺庙雕塑 Indian temple sculpture》2007年
书名:洛阳考古与古代文明【点击购书】作者: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编 蔡运章 著出版社:三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10月定价:319.00目 录第一篇 都城考古与古代文明西周成周城相关问题研究西周成周城形制规模考辨西周甲骨金文所见东都成周的商业史料东周王城相关问题研究洛阳六大都城略论——《帝都泱泱》序言第二篇 河洛文化与古代文明河洛文化与河洛学 ...
唐三彩是一种流行于唐代的铅釉陶器,是我国低温釉陶技术发展的高峰。 清末光绪年间,汴洛铁路修建过程中经过洛阳邙山时损毁了一批唐墓,出土了一批唐代多彩铅釉陶,并大量流入市场。由于它们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当时便有了“唐三彩”之称,用以指代唐代的多彩或者三彩低温釉器物。当时对制瓷技术认识的缺乏使人们以“三彩”来描述多色的低温釉,但这 ...
摘要:吐蕃统治时期,敦煌地区的畜牧业有官府经营、寺庙经营、民间经营三种模式。其中,官府、寺庙所营畜牧业由部落百姓或寺户充任专职牧人进行放牧,并受到相应机构的严格监管,定期清点畜群,做好记录汇报。畜群种类上虽马、牛、羊、驴、驼均有记载,但以牧羊业规模最盛。民间畜牧业按饲主身份可分为官员大族和普通民众两类,前者持有数量可观的畜群,后 ...
摘要:相比汉唐时期,蒙元时期敦煌作为中西交通枢纽和孔道的地位虽然有所下降,但仍是东西方往来的重要通道,常常成为商旅及使臣的重要经由地。蒙古帝国时期修建了自甘州、酒泉、敦煌,经玉门关而通达西域的站赤体系,元朝建立后不断予以完善。甘肃行省管辖的三路长行站道、甘肃纳邻站道,均连接到沙州、瓜州、哈密等地站赤并进而通往西域,反映了沙州、瓜 ...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张连银|西北师范大学云亭青年教授,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系主任)清末,吐鲁番厅在确立州县制的过程中,州府谕放乡约,部分伯克亦改为乡约,乡约因而成为基层治理中的重要角色。光绪、宣统年间,乡约选任中乱象丛生,乡约更替频繁;地方财政困难、旧的伯克制度的影响导致乡约履职过程中存在苛派、贪腐等情况;乡约与民众、伯克头目、官方冲 ...
琢玉成器:考古艺术史中的玉文化“艺术史界”系列苏芳淑 著禇馨 代丽鹃 许晓东 译上海书画出版社2021年9月新书简介 作者简介《琢玉成器:考古艺术史中的玉文化》是苏芳淑(Jenny F. So)教授首部中文译作。全书自新石器时代以降,就中国历代出土与传世的玉器中的十个学术性问题进行深度探讨,涉及牛河梁、红山、良渚、三星堆等多个文化聚落,带我们了解 ...
一〇 M9(一)墓葬形制该墓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方向83°,西邻M10(图四六、图四七)。墓室口大底小,四壁较直,且有宽0.05米的铁镢工具痕迹。墓口距地表0.3米,长2.7、宽1.2米,墓底距地面4.1米,长2.8、宽1.3米,墓底平整,填土为黄褐色五花土。 图四六 M9平、剖面图1.铜带钩图四七 M9全景在墓室内有一棺一椁,均为松木质,东西向摆放。椁呈长方形,长2 ...
2004年秋至2005年初,为配合大秦铁路的基建项目,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与大同市考古研究所联合发掘一处北魏墓群。发掘墓葬15座,形制上包括土洞墓、砖室墓和竖穴土坑墓,出土器物有铜器、铁器、玉器、陶器、漆器等。墓群无论是形制还是随葬器物,都具有北魏时期的特征。大同湖东地区是一处规模比较大的北魏平城时期墓葬的集中分布地,早在上世纪80年代,文物考 ...
1998年5月,山西省吕梁山腹地岚县敦厚乡丁家沟村西侧1公里的冲沟旁发现了几座遭扰动的砖室墓(图一)。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随即进行了实地勘查、清理,又发现两座砖室墓。 图一 墓地位置示意图墓葬由北向南依次排列,相互之间无打破关 系,系一处埋葬时代相近的家族墓地,其中一座砖室壁画墓(M1)保存较为完好。现将该墓发 掘情况简报如下。一 ...
一、遗址概况 邾国故城遗址位于山东省邹城市东南约10公里的峄山镇峄山南麓纪王城村周围,向西不远即为京沪铁路和104国道,临菏公路从遗址中南部穿过,遗址范围内另有两条南北向公路,分别通往峄山街村和峄山风景区(图一;图二)。遗址北临峄山,南面为廓山,东依高木山,西临平原。遗址范围内南、北部较高,中部略低缓,源于峄山之阳的金水河 ...
受山西省文物局委派,依《山西省文物局关于做好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改扩建二期工程所涉及古墓葬保护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和吕梁市文物技术中心、吕梁市文物考古调查勘探队组成联合考古队,于2015年3月30日至5月25日,对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改扩建二期工程项目占地范围内经勘探发现的22座古墓葬进行了田野考古发掘。墓区位于汾阳市北关 ...
陶寺北两周墓地位于陶寺村北,东南距塔儿山约10公里,西南距襄汾县城约8公里。因墓地多次被盗,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旅游发展委员会、襄汾县文化局组成考古队,分别于2014年7~9月、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对墓地进行了钻探。墓地东西长约600、南北宽约400米,总面积约24万平方米。现已探明大中小型墓葬1283座、车马坑9座。从早到晚由西北向东南方向 ...
一工地概况长沙丰盛时代大厦工地位于长沙市蔡锷中路,北临澡堂巷, 东临蔡锷中路,南临黄泥街,西距湘江约1200米(图一),地处长沙市1号文物埋藏区(长沙古城文物埋藏区)内,位于湘江冲积的二级台地上,工地区域海拔约45.37米。2013年3月至4月为配合工程建设,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区域进行考古勘探、发掘,发现了82口古井。发掘前工地地表覆盖约1— ...
2015年7月-9月,为配合东风路上园商住小区项目基本建设,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项目范围内发现的14座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工作。现对其中唐及元明五座墓葬的发掘工作简报如下。 图一 上园商住小区项目位置示意图一、工地概况上园商住小区项目位于长沙市开福区东风路东侧,西南邻湖南汽车市场,北向约500米为三一大道,整个项目用地大体呈南北向长方形, ...
宁夏彭阳县张湾金代砖雕墓发掘简报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 彭阳县文物管理所〔关键词〕彭阳 张湾 金墓 〔作者简介〕柴平平,男,1986 年生,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 杨宁国,男,1972 年生,彭阳县文物管理所副研究馆员,邮编 756500; 朱存世,男,1966 年生,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邮编 750001。 〔内容提要〕2016 年 4 月,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与 ...
杭州市拱墅区吉如遗址发掘简报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内容提要:2013年5-11月,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位于杭州市拱墅区祥符镇的吉如遗址进行了发掘。此次发掘发现了良渚文化时期人工营建土台、房址、墓葬、沟、灰坑等,出土玉器、石器、陶器等。该遗址的发掘,对于研究良渚文化遗址分布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深入了解杭州城区北部良渚文化遗址的文化内涵具有重 ...
浙江绍兴宋六陵陵园遗址2018年考古发掘简报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绍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宋六陵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富盛镇(图一), 包含了北宋徽宗永祐陵及南宋高宗永思陵、孝宗永阜陵、光宗永崇陵、宁宗永茂陵、理宗永穆陵、度宗永绍陵七座帝陵及昭慈孟皇后等七座拊葬的后陵。元初,杨 ...
临颍县固厢墓地M15发掘简报河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办公室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漯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一、墓葬形制M15为带斜坡墓道的竖穴土坑墓,呈“凸”字形,双人合葬,方向7°。墓道位于北部,平面近梯形,缓坡状底。南北长2.50米,口上端宽2.85米、下端宽2.60米,墓道深0.60~0.65米,下端底部高于墓室底0.05米。墓室方形,长、宽均为3.70米,墓 ...
陕西潼关税村隋代壁画墓发掘简报(上)原载《文物》 2008年第5期。3.立俑笼冠俑 11件。分2型。I型 7件。标本1,头戴黑色笼冠,蓄“八”字须。上身着红、白缣色交领右衽广袖袍,下穿曳地长裳。白色宽腰带上提,束于胸前。右臂曲肘,右手握拳置于胸前;左臂^下垂,手隐袖中。脚穿圆头鞋。高22.1厘米(图一三、五五: 1)。II型 4件。标本42,头戴黑色笼冠,上 ...
在历年清理发掘的明代帝王、皇族墓葬中有些棺柩保存状况较好,使我们得以窥见其棺制。对照典籍所载之古礼,明代帝王和皇宫贵族的棺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知考古资料显示,明代帝后妃嫔和宗藩皇室成员之葬有重棺和单棺两种不同形式(其中重棺在相关发掘报告或简报中通常写作“一棺一椁”),反映出筒单而明显的等级差异。一、帝后妃嫔棺制明代帝后棺制的实 ...
福建邵武南宋黄涣墓考古发掘 1998年11月,福建省邵武市水北镇故县村基建工地发现一座古墓葬,市文物部门在省考古队的指导下,对古墓进行抢救性清理。墓葬发现于该村北面凤池山南侧的农田中,北距风池山约300米,南距鹰厦铁路约500米。据群众反映,该处早年原有三个高约两米左右的方形土包,其间相距各约百米,70年代被夷为平地。古墓葬就处于正中的一 ...
托马斯·库恩认为范式是指“科学共同体的信念,这种共同的信念建立在某种公认并成为传统的重大科学成就(如牛顿的万有引力说、达尔文的进化论等等)基础上,为共同体成员提供把握研究对象的概念框架、一套理论和方法论信条,一个可供仿效的解题范例,它规定了一定时期中这门科学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途径,同时也决定着共同体成员的某种形而上学的信念及价值 ...
公元前3千纪中期至公元前2千纪初期,是南西伯利亚早期金属时代考古学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早期青铜时代(或青铜时代早期)[1]。与之前的早期金属时代初期阶段相比,该时期考古遗存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主要表现在诸考古学文化在畜牧业、冶金业和艺术等领域的突飞猛进和取得的非凡成就。南西伯利亚的早期青铜时代与中国的龙山时代大 ...
【作者简介】张小雷,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摘要】靴形鹿角器产生并流行于距今6000~7000年的淮河流域和环太湖地区,大汶口文化晚期和良渚文化时期仍有孑遗。其功用需分别考察,不带穿孔者为普通的采集工具,带穿孔者为纺织工具。靴形鹿角器对研究当时的环境、纺织工艺、不同文化区的交流有一定意义。【关键词】靴形鹿角器;双墩文化;马家浜文 ...
【作者简介】许晶晶,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基金项目】本研究受到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侯家寨遗址发掘资料的整理与研究”(16AKG001)资助。【摘要】鹿角靴形器是中国新石器时代一类比较特殊的器物。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柄部特征,将鹿角靴形器分为五型,并对其式别作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简要探讨了其起源及传播的问题。鹿角靴形器应 ...
摘要:新莽后期铸行的货泉,以钱径大小为主要依据大致可以分为五种类型,其中,钱径2.20 ~ 2.40 厘米的中型货泉是其法定标准钱型。货泉的铸造,在新莽后期以官铸为主,但“盗铸”盛行,新莽灭亡之后主要是民间私铸。货泉作为新莽朝法定流通货币仅有8年时间,但实际上沿用至东汉初年,作为流通货币应用近半个世纪。东汉中晚期乃至魏晋墓葬中的货泉,属 ...
西安曲江观山悦天水赵氏夫人墓的发掘札记及墓志品读 《四川文物》2010年05期 观山悦住宅小区位于长安区韦曲街道所辖的夏殿村与北里王村之间,为一片地势高亢之所,南望终南,北眺长安,东吡杜陵,西接韦杜。这一带属于长安凤栖原的范围,各代墓葬分布密集,曾出土的历代墓志资料显示此地北周时称"鸿顾乡贵肖里"、"原望乡三儒里",唐代称 ...
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的发现——西安半坡 《科学通报》1955年07期 考古研究所西安工作队 —、前言 西安市半坡村仰韶文化遗址,是1952年西北文物淸理队在西安第二发电厂作古文物淸理工作时所发现的。1953年10月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工作队曾作了比饺详细的调査,并在遗址所在地的附近和断崖上采集了一些标本,由这些标本,初步断定这个遗址是 ...
西安紫薇田园都市唐墓人骨种系初探 《考古与文物》2008年05期 陈靓(西北大学文博学院) 本文中的人骨出自西安市长安区郭杜镇北2公里的“紫薇田园都市”墓葬群。2002年9月~2004年12月,陕西省考古所在这一区域共发掘墓葬485座,绝大多数为唐墓①。可供观察和测量的39例头骨标本均为唐墓出土,包括男性头骨20例,女性头骨19例。这批标本为我们了 ...
西安紫薇田园都市工地唐墓清理简报 《考古与文物》2006年01期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为配合西安南郊“紫薇田园都市”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对该工地范围内的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自2002年9月进入工地,至2004年12月,共发掘古墓葬485座,绝大多数为唐墓。其中M60未被盗掘,随葬品保存较好,又出土了新的种类,故先予以报道。 ...
来源:《西域研究》2011年第2期隋代大兴城的西域胡人及其聚居区的形成内容提要作为结束魏晋南北朝数百年来分裂局面之后出现的统一王朝,隋、唐两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位居当时东西方最强大的帝国之列,吸引了诸多外来民族人士前来。特别是作为帝都的大兴城(长安城),对于西域地区的胡人有着极强的吸引力。长安生活的外来胡人 ...
《管子·乘马》曰:“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史前与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对于城市选址建设至关重要,不仅注重对自然水系的利用,也会采取人工干预的方式,如挖池、修渠等保障城市给排水顺畅,同时具有防御、景观美化等功能。 洹北商城、殷 ...
基本信息: 编著: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邢台市文物管理处 内丘县文物保护管理所 临城县文物保护管理所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10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21年10月 印次:1 ISBN:9787030695970 内容简介: 本书汇总了1987年到2014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主持的6次邢窑遗址考古发掘资料,即1987—1988年内丘 ...
唐长安醴泉坊三彩窑址作者: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出版年: 2008-10页数: 127定价: 280.00元丛书: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田野考古报告ISBN: 9787501017935内容简介《唐长安醴泉坊三彩窑址》主要内容:窑址中心位于西安市西门外西关正街——丰镐路以南、草阳村及劳动南路以西、原西安民航机场跑道北端偏东处,所在范围就是当年隋唐长安城醴泉坊。1999年5月至7月,陕西 ...
五代黄堡窑址作者: 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出版年: 1997-8页数: 318定价: 198.00元丛书: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田野考古报告ISBN: 9787501009428内容简介《五代黄堡窑址》内容简介为:铜川黄堡位于陕西西安以北,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南缘,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北向南倾斜,海拔高度一般为700一1600米。境内沟壑纵横,梁峁相间,川原山丘交错,大部分为黄土覆盖的丘陵 ...
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1999)作者: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出版年: 2000-10-01定价: 130.0丛书: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田野考古报告ISBN: 9787030086198内容简介本书回顾了秦始皇帝陵园多年来的考古成就,重点报告了近年来的考古钻探成果,首次正式发表了1998~1999年秦陵地区的重要考古发现及修复、保护工作的进展情况。考古勘探工作提供的新资料将使学术界对秦始皇 ...
神木大保当神木大保当作者: 胡华强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副标题: 汉代城址与墓葬考古报道出版年: 2001-1页数: 180定价: 168.00元丛书: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田野考古报告ISBN: 9787030091666内容简介《神木大保当:汉代城址与墓葬考古报道》发表了1996~1998年对陕西神木大保当汉代墓地及城址考古的全部资料,详细记录了14座画像石墓在内的26座汉墓,介绍了画像石 ...
陕西凤翔隋唐墓作者: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北大学文博学院 编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副标题: 1983-1990年田野考古发掘报告出版年: 2008-10页数: 335定价: 320.00元装帧: 精装丛书: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田野考古报告ISBN: 9787501026098内容简介《陕西凤翔隋唐墓:1983~1990年田野考古发掘报告》内容简介:凤翔县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西部,县城南北长45公里,东西宽 ...
少陵原西周墓地(上下)作者: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出版年: 2009-1页数: 806定价: 458.00元装帧: 精丛书: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田野考古报告ISBN: 9787030230584内容简介《少陵原西周墓地(上下)》是关于少陵原西周墓地的发掘报告,该墓地位于西安市长安区东南约5公里的杜曲镇东杨万村东北约500米的少陵原边上。2004年lO月至2005年10月陕西省考古 ...
姜寨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副标题: 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出版年: 1988页数: 600定价: 33装帧: 平装丛书: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田野考古报告ISBN: 9787501001613
秦都咸阳考古报告作者: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出版年: 2004定价: 345装帧: 精裝本丛书: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田野考古报告ISBN: 9787030111579本书是秦都咸阳的考古发掘报告,书中总结了1959~1989年陕西考古工作者对秦咸阳故城阶段性的勘察和科学发掘的成果。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调查、勘察与试掘部分,介绍秦都咸阳的城市建筑、宫殿布局、 ...
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1号坑和2号坑的发现“一醒惊天下”。2019年以来,在三星堆遗址的同一地点又发现了六个坑,即3至8号坑,它们的发现“再醒惊天下”。关于这些坑的属性和功能,学界有“祭祀坑”“埋藏坑”“器物坑”“祭祀埋藏坑”等不同称呼,为了便于表达,本文采用影响最广的“祭祀坑”,年代也采用相对统一的商代晚期的观点。在此框架下,对丝 ...
分水岭墓地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北城墙外,墓地范围东西长约2、南北宽约0.75千米。20世纪50~70年代对该墓地进行了多次钻探和发掘,发现墓葬550余座,清理墓葬270余座,时代从春秋中期延续至战国中晚期,出土铜容器、兵器、乐器、车马器及杂器等1985件,为研究东周时期墓葬制度、文化特征提供了重要资料。2009年,韩炳华、崔剑锋曾对分水岭墓地59件东周铜容器 ...
摘要:进奏院作为唐五代宋初的地方驻京机构,在地方和中央之间起联络、沟通等作用。敦煌归义军按照中央王朝的有关规定设置进奏院,标示两者间的统属关系,同时为求取旌节等重要事宜服务。归义军进奏院在人员设置、职责功能等方面与其他藩镇进奏院相似,但因归义军政权具有特殊性,使其进奏院呈现出不同的一面。 注:原文刊载于《敦煌学辑刊》2020年 ...
与其相忘江湖,不如点击上方“岳麓书社”关注 《长沙碑刻校注》 作 者: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 编著 出 版 社:岳麓书社 I S B N:978-7-5538-0912-0 定 价:680.00元 装 帧:精装 点击下方小程序即可购买 当当购买戳👇 京东购买戳👇 内容简介本书收录长沙地区碑刻三百多通, ...
浙江师范大学边疆研究院黑龙江东北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作者:段连勤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1988年6月内容简介本书根据史籍和考古材料,并总结前人研究成果,认为我国商周时的鬼方丁零,汉魏时的丁零,北朝时的高车,隋唐时的铁勒,为同一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称谓。本书上起鬼方,下迄公元744年回纥汗国建立,分列三编十四章,详细阐述 ...
裴安平先生写了几篇关于上山问题的文章,我只浏览过去年的第一篇。几天前一位平常并没有微信交流的同事转发给我裴先生的最近一篇,其实我早在群里看到了,但还是没有打开看。刚好过两天要去外地出差,就将文章转给了那里工作的一位年轻同事,请他看看,见面时向我讲解一下。前天见面,了解了文章的一些内容,我也没有仔细询问,但感觉有必要回答一下裴先生 ...
西安长安区韩家湾M29墓壁画现场清理及保护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2年02期 汪娟丽,李玉虎,裴继芬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摘要:西安长安区韩家湾M29墓,由斜坡墓道、壁龛、天井、过洞、甬道、砖券墓室组成。墓道口与甬道之间,绘有青龙,白虎,侍者等,壁画的内容及表现方式丰富了对唐代中晚期墓葬壁画的认识 ...
西安中华小区东汉墓发掘简报 《文物》2002年12期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 2001年4月20~5月20日,为配合基建工程,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在本市西南部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中华小区内进行了发掘,共清理古墓葬26座。现将其中10座东汉墓简报如下(图一)。 一 墓葬形制 这批墓葬从形制上可分为4型。 A型2座。长斜坡洞室墓,可分为2式。 I式1座 ...
西安长安区郭杜镇清理的三座宋代李唐王朝后裔家族墓 《文物》2008年06期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 2003年4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配合邮电学院南郊新校区体育馆基建工程,在西安市长安区郭杜镇茅坡村南清理了宋代李唐王朝后裔家族墓三座(图一),现简报如下。 一墓葬形制 三座慕葬是在下挖5.5米的建筑基槽内发掘的(墓葬尺寸数据均以基槽 ...
西安长安东兆余村发现唐代殿中侍御医蒋少卿夫妇墓 《收藏界》2012年04期 杨军凯 郭永淇辛龙 2011年,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为配合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神光蓝宝石单晶片项目,在西安市南郊长安区韦曲镇东兆余村北清理了两座并穴合葬的唐代墓葬,墓主人为唐高宗时期殿中侍御医蒋少卿及夫人李宝手。 蒋少卿墓居东,长斜坡墓道多天井单室土洞墓, ...
西安张家堡新莽墓发掘简报 《文物》2009年05期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 2006~2007年,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配合西安市行政中心北迁项目,在西安市北郊张家堡发掘汉墓数百座。此墓地西距汉长安城约2.5公里(图一),墓葬以西汉墓为主,其中207年初发掘的一座新莽时期墓葬(编号M15),规模宏大,出土器物丰富,尤其是出土的九鼎,甚为重要。现将其 ...
粟特人在历史上夙以善于经商著称,长期操纵丝绸之路上的转贩贸易。早在东汉时期,洛阳就有粟弋(即粟特)贾胡。敦煌古代烽燧(斯坦因编号之Ⅻa)下曾发现写在纸上的“古粟特语信柬”数件,其内容反映了东汉末或西晋末粟特人的经商组织和 ...
专辑宗教文献与中古宗教史摘要:本文利用参与分舍利建塔的沙门使驻锡地的统计,试图勾画仁寿年间大兴城佛教势力的构造及其在大兴城地理空间中的表现,并通过对大兴城主要寺院内高僧的构成的考证,展现仁寿时期与隋初大兴佛教最初发展间的延续性与差异性。以往研究佛教势力的分布大体有两种主要路径,一是以高僧为切入点,考察高僧的籍贯、驻锡地点分布;二 ...
新石器时代的开始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真正伟大的文化革命,著名史学家柴尔德称它为新石器时代革命。人类文化自进人新石器时代开始,从利用适应自然的采集狩猎经济文化类型,进人了以栽培植物为主、创造财富以维持生存的自为阶段,步入了人类文明殿堂的第个台阶,人类历史文化进入到崭新的时期,人类从自然经济进人到自给经济。远古人类在旧石器时代的晚期阶段 ...
《中国考古学的黄金时代:中华人民共和国辉煌考古成就(插图摘选)》1999年
随着中华文明起源考古探索的逐步深入,最早中国成为持续火热的话题。我曾经总结过以往有关最早中国考古论述的学术观点,有以许宏先生为代表的“都城考古视角下的中国”观点,以韩建业和李新伟先生为代表的“考古学文化视野下的中国”观点,以曹兵武先生为代表的“精神文化视角的中国”观点,我们则坚持以地中观念为核心基础的“精神文化考古视野下的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