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显示子项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 丝绸之路:泽拉夫尚-卡拉库姆廊道 丝路预备遗产点 丝路相关世界遗产 丝绸之路:费尔干纳—锡尔河廊道
文物保护单位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 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 土库曼斯坦 塔吉克斯坦
世界遗产 跨国遗产
遗产专题 海上丝绸之路遗产点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长城及烽燧 万里茶道
中国历史时代
考古时期 青铜时代 铁器时代

• 珍珠寺

珍珠寺,藏语称。“觉觉拉康”。位于县城东之公里处,在今河东乡政府所在地。《安多政教史》中载,“觉觉”系汉语“珍珠”“ 的变音,萨班蠢噶坚贸应阔端之请来安多;)途经青海,曾去贵德朝拜包纳塔,以阔端所赠珍珠一驮为资建寺,是为珍珠寺。按此,该寺当初建于南宋淳磁年间。历史上,珍珠寺无僧侣、寺主,历来由贡巴寺代管。寺内有正殿(二层6间)、观 ...

• 赛宗寺

赛宗寺,位于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西偏南,在今桑当乡西18公里的赛宗山下。赛宗山位于兴海县中部,为安多藏区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山势峻美,远远望去,酷似一头饮水巨象,象鼻下垂于寺前切莫沟中。山上沟壑纵横,洞窟遍布,苍松古柏,葱茏秀丽。传说宁玛派祖师莲花生大师、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以及隆务寺高僧第一世夏日仓噶丹嘉措等都先后在此活动,留有遗迹 ...

• 东关清真大寺

东关清真大寺,是西宁古城著名的建筑,位于西宁东关大街路南一侧。寺院占地面积1.194万平方米,大殿本体占地面积1102平方米,南北楼各363平方米。清真大寺历史上曾经多次遭到破坏,又不断修建,现存的建筑是1913年时重建,1946年时改建并扩建,1979年时又重修,是我国西北地区大清真寺之一。东关清真大寺建造雄奇,坐西面东,具有我国古典建筑和民族风格的 ...

• 保安古屯田寨堡古建筑群

2013年3月国务院将保安古屯田寨堡古建筑群(保安古城、年都乎城堡、郭麻日城堡、吾屯城堡)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安古城:保安古城(脱屯)位于同仁县城北13公里的保安镇城内村,隆务河东岸台地上,依山傍水。该城建于明代,明洪武年间建“保安站”,保安操守所,明代万历年间改设“保安堡”,置保安设备署,明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重 ...

• 佑宁寺

佑宁寺位于青海省海东市,是青海较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号称“湟水北岸诸寺之母”。雍正十年(1732年)雍正帝下诏修复,并赐额“佑宁寺”。佑宁寺原有大小20多位活佛,其中土观、章嘉、松布、却藏、王佛等五大囊活佛,清代封为呼图克图,尤其章嘉活佛是青海驻京呼图克图首领,封为大国师,与达赖、班禅和哲布尊丹巴并称为“黄教四圣”。佑宁寺,省级文物保护 ...

• 旦斗寺

丹斗寺亦称“丹笛寺”、“旦斗寺”、“丹豆寺”、“旦兜寺”等、藏语称“丹斗谢吉央贡。位于青海省化隆县巴燕镇东南31.5公里、在今金源乡南18公里处,南距使沟旗村1公里,北距科那卡村2 公里,属于化隆县的一座具有历史意义的寺院。寺处循化县城黄河北岸10多公里的小积石山中,寺周悬崖陡立,石壁高耸,佛殿或建于峭壁之中,或建于悬崖之下,或依天然岩洞 ...

• 文都寺及班禅大师故居

文都寺亦称“边都寺”、“边垛寺”,藏语称“文都贡钦扎西曲科尔朗”,意为“文都大寺吉祥法轮洲”。文都寺,位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县城西南17公里处,在今文都乡西南5公里的拉代村之北侧山坳。文都寺的初建年代,最早可追溯到元代以前。历史沿革元初,萨迦人阿什旦(即后来文都千户之第一代)率族迁来循化地区,阿什旦生有二子,一子占据今文都地区 ...

• 夏琼寺

夏琼寺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青海省化隆县查甫乡,距省会西宁95公里,临平公路南侧15公里处,是化隆县风景区中较著名的宗教文化游览胜地,始建于1349年,为青海最古老的藏佛寺之一,历史夏琼寺总面积为27万平方米,始建于元至正九年(1349年),是藏传佛教格鲁创始人宗咯巴的发祥地,历代三世、七世、十三世达赖捐金数千两修饰了该寺殿堂,使该寺更加金 ...

• 藏娘佛塔及桑周寺

臧娘佛塔及桑周寺位于青海玉树州称多县仲达乡,通天河南岸,是一座寺庙。前身是一座苯教古刹,名为“仁真敖赛寺”。现存最早的古建筑为“臧娘佛塔·盛德山”,于北宋天圣七年(公元1030年)建成,藏传佛教界公认臧娘佛塔是藏传佛教佛塔的精华,它与尼泊尔的巴耶塔、西藏的白居塔为世界著名的三座藏传佛教佛塔。明宣宗宣德四年(公元1430年)将臧娘周围的苯教仁 ...

• 田州塔

田州塔,亦称田州古塔,俗称姚伏塔,耸立在宁夏平罗县姚伏镇东一公里的柳荫丛中,位于皇祇禅寺院内,距平罗县城20公里。塔高38米,平面呈六角形,为九层阁式砖塔,底层南北各开一门,以供人出入。塔的基座南北长100米,宽80米,高4米。塔的每层开有6门,6个窜角,共48门;每门都镌刻有一佛龛,共48个佛龛;殊每个窜上悬挂铃铎一枚,共计48枚。塔从底到顶层 ...

• 鸣沙洲塔

鸣沙洲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名安庆寺永寿塔,原是一座八角落13级楼阁式砖塔。始建于西夏,塔建在一高出地面1.5米的夯土台上,塔底边长3.14米,六层以上已塌毁,残高约27米,1985年加固,修后高度为42米。塔身底层较高,为6.64米,往上逐层距离渐渐缩短。每级塔身都以叠涩砖作挑檐,檐下每面正中与转角处饰以斗

• 康济寺塔

康济寺塔建筑结构系平地而起密檐式空心砖塔,由塔身、塔座、相轮宝顶三部分组成,位於宁夏同心县韦州镇的古韦州城东南的康济禅寺废址内,塔建於西夏年间,塔高三十九.二米,外形呈八角形,为平地而起的密檐式空心砖塔,时代曾两次增修。康济禅寺逢西夏(一○四八年至一○六八年)初建盛八百多年,後毁於清朝同治年间。康济寺塔始建于西夏,坐落在大罗山东 ...

• 宏佛塔

宏佛塔位于贺兰县金贵镇红星村四组南面的一处废寺内,距银川20余公里。这是一座砖筑的三层八角形楼阁式与覆钵式兼构的复合体建筑,其造型独特,风格古朴,是国内罕见的一座古塔。始建于西夏晚期(1190—1227年)。宏佛塔因年久失修,加之地震、地下水位升高及风雨的破坏和侵蚀,残毁极为严重。宏佛塔,俗称“王澄塔”,坐落在宁夏贺兰县潘昶乡王澄村(今贺 ...

• 董府

董府距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1 7千米,在吴青公路北侧500米处,该府西临黄河,北倚秦渠,南与牛首山遥遥相望。董府是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系清末著名将领甘肃提督董福祥的府邸,因董福祥官加太子少保衔,又称“宫保府”。董福祥(1839—1908年)、汉族、固原人。在19世纪60年代因不堪忍受清朝廷腐败统治和压迫而倡集团练起事反清。后兵败投降湘军刘松山。 ...

• 伊宁陕西大寺

伊宁市陕西回族大寺另有凤凰寺、金顶寺、陕西大寺、陕甘 大寺等名称。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境内的一座著名大寺。该清真大寺始建于清乾隆计五年(),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增建,完成了大寺建筑。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据传,当初修建大寺时,当地衙门允许乡老到内地写“乜贴”,并从关内延聘建筑师来到祖国边疆的西大门地方修建了这座中国宫殿式的清真寺 ...

• 莎车加满清真寺

莎车加满清真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莎车县莎车镇第八居委会第五居民小组,保护范围:清真寺西边与寺围墙,北侧与水渠,东北角以围墙为界,东边与路边上水渠为界,东南边与果园围墙为界。保护范围面积11760平方米。2012年3月22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网站发布《关于公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莎车加 ...

• 库车大寺

库车大寺,是信奉伊斯兰教的人民群众做礼拜的宗教场所,大寺坐落在新疆库车县城黑墩巴扎最高处。库车大寺距库车新城4公里,是新疆境内仅次于喀什艾提尕清真寺的第二大寺。伊斯兰教在库车传播后,约在15世纪营建此宗教建筑,初始为土建寺院,17世纪改作木结构寺院。1923年重修后遇大火焚毁。现存寺院为1931年建成,在80年代曾予个缮。原库车大清真寺于1918 ...

• 惠远钟鼓楼

惠远钟鼓楼位于古城中心,它的四个方向正对四个城门,为四层三檐歇山顶的木结构建筑。是一座体现清代建筑风格的古建筑。惠远钟鼓楼总高23.76米。第一层为基座层,每边长22米,外面用青砖仓砌,台上边缘有青砖花墙。基座四面有拱门,门宽各4.10米,内有十字通道,直通四大街,基座顶棚为方木拼铺,绘有八卦图,内壁也用方木、青砖镶砌而成。十字通道四角各 ...

• 哈纳喀及赛提喀玛勒清真寺宣礼塔

双塔公园(double-tower park)位于新疆塔城,是因园内保留的两座古塔而得名,公园东南角的塔名叫赛依提喀玛勒大毛拉礼拜寺宣礼塔,始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是乌孜别克族的赛依提喀玛勒发动各族穆斯林群众募捐修建的,由从哈密请来的维吾尔族建筑师哈米扎设计监造。建筑风格塔座高3米,四方形,每面有6根浮雕圆柱。塔身高20米,为八角形,每面装饰 ...

• 拜吐拉清真寺宣礼塔

拜吐拉清真寺宣礼塔位于伊宁市新华东路,相传建于1773年﹙清乾隆三十八年﹚。是清政府直接拨款在伊犁修建的第一座伊斯兰教寺院。该寺占地面积约为1800平方米,由宣礼塔、礼拜殿、讲经堂组成。目前,除保留宣礼塔外,礼拜殿、讲经堂已被拆除,原址上已建成一座具有浓厚伊斯兰建筑风格的现代化寺院。宣礼塔坐西向东,攒尖顶,占地面积158.5平方米。东西长12. ...

• 巴仑台黄庙古建筑群

巴仑台黄庙位于和静县巴仑台镇老巴仑台沟内,海拔1450米,是一座规模宏伟的喇嘛寺院。素有“小布达拉宫”之称,宗教法名“夏尔布达尔杰楞”,意为“黄教圣地”,为1887年满汗王的父亲布彦蒙库在位时的建筑。始建于乾隆年间,落成于光绪十四年,修庙的能工巧匠远从内蒙、西藏请来,共花费了500两黄金。建成百余年来,一直是土尔扈特、和硕特喇嘛教徒朝觐圣地 ...

• 艾提尕尔清真寺

艾提尕尔清真寺 : 位于喀什市中心的艾提尕尔广场西面,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一座规模宏大的伊斯兰教寺院建筑。占地约1.68万平方米,由寺门塔楼、庭园、经堂和礼拜殿四大部分组成,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门塔楼正对艾提尕尔广场,天蓝色寺门宽4.3米,高4.7米,门两侧各有短墙相接;外两侧各有一高12.5米的砖砌圆柱,底粗顶细,柱顶各有一塔楼,楼上竖立一 ...

• 天祝东大寺

天祝东大寺,藏语称“大通贡钦贴桑达吉琅”(dac-thang-dgon-chen-thos-dar-rgys-gling,意为“大通大寺闻思振兴洲”),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赛什斯镇,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该寺因位于连城妙因寺以东,故名“东大寺”。2019年10月7日,被核定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天水纪信祠

纪信祠又称城隍庙,位于天水市大城北街十字路口。纪信生年不详,从他死难的汉王三年推算,它应该是战国末期到西汉早期的人物。大概由于纪信所有的辉煌都定格在了他舍身取义的一瞬,所以关于他的祖籍,自古也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如四川的西充,山西的洪同,可在陇山之右的甘肃,人们依然相信纪信就是天水人。这样的认识,主要是因为天水城隍庙也就是纪信祠里 ...

• 永昌北海子塔

北海子塔,又名金川寺塔、观河楼塔,位于金昌市永昌县城北一公里武当山南的金川河南岸石台地上(现为北海子公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北海子塔建设年代未详,明清重修。楼阁式实心砖塔,八角七级,通高二十五米。塔角装有琉璃兽头及风铃,层层置单檐,以砖叠涩衬挑出。一至三级交错开门,至顶端寇以圆锥形铁刹。塔基层东、西壁题有“定西戍”、“光东阁” ...

• 张掖东仓

张掖东仓位于张掖甘州区马神庙街东仓巷内。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清代沿用并增建,民国时期屡有修葺。又名永丰仓、甘肃仓。现存9座,仍沿用为粮仓。2019年10月7日,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仓房为土木结构,平面呈长方形,每座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高2.5米,宽3.65米,墙为土坯砌筑,门边用青条砖砌筑。仓房底层为木板,高于地面, ...

• 武山圣寿寺

武山圣寿寺,古建筑,位于甘肃省武山县。武山圣寿寺,又称官寺,原名寿圣院、寿圣寺,位于武山县城南门坡西侧,是城内现存的唯一古代佛教寺院建筑。官寺承载了700多年的历史信息,原建筑规模较大,从北向南,分山门和下、中、上三院,曾有天王殿、三官殿、股肱殿、钟楼、鼓楼、燃灯佛殿、十八罗汉堂等建筑,现仅存中院的燃灯佛殿及其东西两配殿,保存着鲜明 ...

• 福津广严院

福津广严院,位于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县三河乡柏林寺村。今名柏林寺。始建于宋代,清代扩建,占地2000平方米。2019年10月被核定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津广严院现存前殿、山门、两侧僧房。前殿坐北朝南,土木结构,面阔五间(20米),进深四间(16米),单檐桃角灰瓦歇山顶,九脊十兽,正脊两端鸱吻张嘴吞脊,脊面上嵌饰缠枝牡丹花卉砖雕,下嵌棋琴 ...

• 金天观

金天观在兰州市七里河西津东路5号,唐代称为云峰寺,宋代改为九阳观。明肃庄王于公元1400年重建道观,因地处城池正西,在五行中西方属金,故名金天观,占地57.9亩。金天观现为兰州市工人文化宫。金天观(兰州市工人文化宫),因观内供有雷祖神像,又名“雷坛”,是早年道教在兰州传经的圣地。昔日金天观殿阁崇巍,回廊幽曲,松柏槐榆错杂遍布。中为雷坛, ...

• 兰州府城隍庙

兰州府城隍庙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城关区张掖路中段。建于宋代,有殿3楹,祀奉汉将军纪信,又名纪信庙。明代重修后改易现名。兰州城隍庙坐北向南,占地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 大门3间,为忠烈侯坊,二门为硬山顶式环廊戏楼,北有卷棚歇山顶式享殿,后为重檐歇山顶式正殿,左右有厢房、钟鼓楼等。回廊下原有壁画,现已不存。 现有建筑 ...

• 酒泉鼓楼

酒泉鼓楼位于中国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酒泉城中央,最早创建于东晋穆帝永和年间(公元346-353年),是前凉政权酒泉郡太守谢艾主持重修的酒泉城(时称福禄县城)东城门。也叫“谯城”,即为守城戎卒打更巡逻、报时、防寇报警的地方。现存的鼓楼,是清朝光绪31年(公元1905)重修的,基座是方形,上小下大,底部周 ...

• 圣容寺

圣容寺,全名御山峡圣容寺,又名感通寺,位于今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始建于公元561年。公元609年,隋炀帝西巡,驾临此寺,改名感通寺。贞观十年,唐玄奘取经回归途中在该寺坐禅诵经,香火鼎盛时,住僧数千之众。圣容寺是我国为数不多保存较为完好的千年古寺之一,有关圣容寺的典籍在敦煌莫高窟231窟存有两幅壁画,详尽描述了一段奇异的传说:圣僧刘萨诃云 ...

• 海藏寺

海藏寺,明朝宪宗皇帝赐名清华禅寺,故又名清华禅寺。位于凉州城西北2.5公里处,占地13460平方米,是西北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之一,被誉为“西北梵宫之冠”。 海藏寺,海藏寺扩建于南宋淳佑九年(公元1247年),是凉州乃至西北最有影响力的佛教活动道场、现存最为完整的千年宝刹圣地。清朝康熙二年(1663年),孙思克被擢升为甘肃总兵,镇守凉州,官至太子 ...

• 五泉山建筑群

五泉山建筑群位于中国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五泉山公园内,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元代,明、清两代及民国年间多次增建重修。五泉山建筑群现有庄严寺古建筑群、浚源寺古建筑群、二郎庙、文昌宫古建筑群、大悲殿、武侯祠、地藏寺、卧佛殿、嘛呢寺古建筑群、酒仙祠古建筑群、千佛阁、三教洞、清虚府古建筑群、万源阁、青云梯、木牌坊、 ...

• 洮州卫城

洮州卫城位于甘肃临潭县城东3 5公里的新城乡新城村。俗称新城,与旧城(旧洮堡址)相对。据《洮州厅志》、《洮州卫城竣工碑》载,为明洪武十二年(1379)西平侯沐英所筑,明、清两代多次重修。1913年后为临潭县城。洮州卫城位于临潭县新城镇。据《卫城竣工碑》记载,卫城筑于明洪武十二年(1397),同时隍庙亦竣。洮州卫城坐北面南,依山而建,平面呈不规 ...

• 崆峒山古建筑群

崆峒山古建筑群位于平凉市崆峒区城西12公里处国家首批5A级风景名胜区崆峒山内,初建于唐宋时期,现存主要建筑为宋代和明代的建筑遗存,清代曾不同程度予以修葺。崆峒山古建筑群由皇城建筑群、雷声峰建筑群和凌空塔组成,现存16处文物点,总建筑面积4636.57平方米,2013年3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崆峒山古建筑群位于平凉市 ...

• 双塔寺造像塔

双塔并列于王台村东侧山腰小台地南端,相距8米。旧有寺院,早圮,现留石雕残佛像三身和寺院遗迹。佛塔通体以红砂岩石料打制、凿磨镶砌而成,体型瘦长,犹如圆锥,雕作华丽,由东向西编号为一、二号。一号塔平面呈八角形,十一层,高约12米。第一层八面,每面宽40厘米。顶有石制刹柱,刹座上置覆钵、相轮、宝珠。各层塔檐凸出塔身,塔身置于圆形仰莲盆中。 ...

• 塔儿湾造像塔

合水县城东北部约70公里的太白乡苗村川塔儿湾村,因一座堪称中国造像塔之最的石造像塔而闻名。塔儿湾石造像塔,始建于宋代,以凿磨的红砂岩石条块叠砌而成,平面呈八角形密檐式建筑,共十三层。《中国名塔》一书认为它是中国最为纤细的古塔,将其列为稀有的古建筑和珍奇的名胜之一。高约12米,经宽一点四米,原无台基及基座,形体清癯纤细,塔身第一层特高 ...

• 肖金塔

肖金塔位于庆阳市西峰区肖金镇街道中心,建于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年)。  肖金塔为八角七级仿木构楼阁式砖塔,原为七层,高30.18米,现存六层,高21.75米。由塔基、塔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塔身每面有砖制仿木斗栱、上承叠涩出檐,檐口做出飞檐、滴水,无瓦件盖顶,檐上施平座和栏杆。塔身各层有门或雕刻板门与直棂窗。塔体檐角以细白砂石雕成飞天和龙头 ...

• 环县塔

环县塔位于环县环城镇红星村北关组环江东岸第二级阶地上。建于元世祖中统五年,即宋理宗景定五年(1264年)。  环县塔为八角五级仿木构楼阁式砖塔,向上逐层微敛,顶有塔刹,通高22米。塔身青砖镶砌而成。底层较高,超过塔高的四分之一,内外无台基。每面宽3.13米,向南有门,其内辟八角形塔室,每面宽1.20米。各层塔檐出双杪华拱,每面补间斗栱两朵,上承替 ...

• 脚扎川万佛塔

脚扎川万佛塔位于紫坊畔乡高庄村川畔组小河西岸台—地,建于宋代,因通体遍雕佛像,故称“万佛塔”。脚扎川万佛塔建于宋代。全塔以红砂岩石凿磨镶砌而成,锥形,底部残,现共存9层,残高8米,平面八角形,底层每面宽40厘米,各层均有塔檐。塔身通体布满浮雕佛像,每层各分3面,每面6身,疏密相间,排列井然,共有造像约1200身,均为一佛坐于莲花盆中,样式 ...

• 白马造像塔

白马石造像塔 位于白马乡政府南500米处台地。塔身高5米,共7层,六角形,顶部残,全部用红砂岩凿砌而成。塔底部平铺石条,上砌塔身。塔身各层均有塔檐,檐下有仿木斗拱,每面两朵,檐上有方椽,铺以瓦垄。第一层塔身每面宽84厘米,西面雕一身高20厘米手扶拐杖的长者,有4个高8厘米的小侍面向长者拱手揖拜。其余各面分别雕有奔马、麒麟、雄鸡、鹿、狮等。第 ...

• 栗川砖塔

栗川砖塔,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徽县栗川乡郇家庄东侧台地上(郇家庄小学南侧)。始建于宋,光绪十二年(1886年)重修,第一层镶清道光十二年(1879)所立《修补塔序》。1975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确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沿革始建于宋,光绪十二年(1886年)重修,第一层镶清道光十二年(1879)所立《 ...

• 塔儿庄塔

塔儿庄五代塔位于盘克镇罗山府林场,修建于五代时期。塔基平面呈正方形,高三层、11米。该塔塔体表层砖经过精心打磨,做工精细,堪称一绝。塔内呈四方形塔室,有壁画为修补时所绘。造型优美,庄严富丽,建筑工艺极为精湛。1981年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塔儿庄塔(五代)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庆阳市宁县盘克镇罗山府林场子午岭西 ...

• 延恩寺塔

延恩寺塔,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区东宝塔梁上。建于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正德十年(1515年)、天启七年(1627年)及1985年重修。为八角七级楼阁式砖塔,石质塔基,通高33.5米,底座用长36.64米。第一层朝南开券门,门楣上方嵌有楷书“大明”匾额。从第二层起,四面开门龛,有仿木窗棂、围栏、斗拱。琉璃瓦盖顶为覆盆式,顶端立有小铁塔一座,形体与主塔 ...

• 西来寺

西来寺位于甘肃省张掖市西南隅西来寺巷,是张掖市佛教协会所在地。历史传承《甘州府志》记载,该寺始建于唐,明朝重建,名为“慈云精舍”。康熙三十年(1691年),郎法·阿扎木苏(西土人)住寺修行,后抵京谒见康熙皇帝,赐名“普觉静修国师”,颁赐敕书、银印及红字藏文经108并令其统管甘州南番汉僧。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将其精舍改为寺庙,建楼五楹, ...

• 后街清真寺

后街清真寺是甘肃省天水市的清真古寺之一,始建于元至正(1341—1368年)年间,占地面积1730.93平方米,寺庙整体建筑为,殿内古朴典雅,肃穆庄严。后街清真寺是中国伊斯兰教西北地区著名清真寺之一,该寺历史上地理位置因在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城西关东北角,故又称西关清真寺。寺北原毗邻天水旧城墙北垣,城墙拆毁后,始临今人民路。1970年代因清真寺正门改 ...

• 玉泉观

玉泉观俗称城北寺,又名崇宁寺,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城北天靖山脚下,于北纬34°22′—34°37 ′,东经105°31′ —105°48′ 之间。距离市中心广场约1公里,北迤青山,南俯州城。海拔高度1230米。 因山上有一碧水莹莹、清甜透脑的玉泉和元代秦州教谕梁公弼建寺时吟有“山寺北郊,名山玉泉”之句而得名。玉泉观占地面积九万余平方米,现存建筑大多为明 ...

• 湘乐砖塔

湘乐砖塔,位于甘肃省庆阳市宁县湘乐镇境内,类型为古建筑,建于宋代(北宋),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湘乐砖塔,建造华丽,目前除顶残外,基本保存完好。湘乐镇居于湘乐河北岸台地上,北靠宇村原,西南距宁县城三十五公里。这里依山旁水,自然环境优美。湘乐在历史上颇有名望。据史书记载:远在汉时在此置襄洛县。后魏徒治于此改为襄乐。西魏置燕州。后 ...

• 武康王庙

武康王庙寝宫坐北向南,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六椽单檐歇山顶。土木结构,厅堂式建筑。大木构架属元代,明间乳栿对四椽,栿用三柱;次间前后乳栿用四柱。柱头卷刹呈覆盆状。正面、两侧面施普柏枋和阑额,柱头、补间铺作各一朵,后檐仅施阑额和柱头铺作。柱头铺作为外四铺作单杪计心造,里转四铺作单杪偷心造;补间铺作为外四铺作单杪计心造,内转五铺作卷头 ...

• 东华池塔

东华池塔,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宋。位于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林镇乡东华池村的大风川与葫芦河交汇处的宝塔山,八角七层楼阁式砖塔。塔身平面八角形,,无基座,通高26米。第一层塔身较高,各面平素无饰,仅东北面开一券门,,深2.88米。向上各层塔身逐渐收分缩减,二至七层每面以砖砌八角柱分割成三间,各层每面上下交错开真、假门及假窗。各层塔 ...

• 圆通寺塔

圆通寺塔位于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六坝乡城堡内,宋徽宗敕建,明天启年修。 2001年6月25日圆通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圆通寺塔位于张掖市民乐县六坝乡城堡内。历史记载据《甘州府志》卷五记载:"圆通寺,在六坝堡,宋徽宗敕建。明天启年修。我朝顺治十七年(1660年)、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两次重修。雍正七年(1729年)修塔。乾 ...

• 凝寿寺塔

凝寿寺塔位于甘肃省东部庆阳市宁县政平乡政平村泾河北岸,地处马莲河、无日天沟河、泾河三河交汇处,该塔即是凝寿寺内之塔。明代因遇山洪,淹没凝寿寺,仅存此塔至今。这里历史悠久,唐代在此设过定平县,明代设政平驿,清代为镇。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古寺道观林立,凝寿寺尤为著名。传说凝寿寺规模宏大,造型别致,四方僧俗顶礼膜拜,到宋代香火依然 ...

• 长安圣寿寺塔

圣寿寺塔, 相传建于隋文帝仁寿年间(601~604),原名为"应身大士塔",位于西安城南30公里处秦岭北麓长安县五台乡塔寺沟内。清《咸宁县志》记载:“寺中隋塔,乃应身大士圆寂塔”。现仅有清末所建硬山式大雄宝殿5间,廊房10余间,应身大士圆寂塔一座和近代高僧印光法师的影堂石塔一座, 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圣寿寺塔, 相传建于隋文帝仁寿年间(6 ...

• 精进寺塔

769    Ⅲ-472   精进寺塔        唐至宋    陕西省澄城县澄城精进寺塔又名宝塔,是一座古建筑,属于陕西名塔。座落在澄城县东大街文化馆院内,因建于原精进寺院内而得名。据《澄城县志》(韩志)记载:唐肃宗李亨从公元756年至761年共在位6年,此塔从始建至今已有1240多年的历史。通过史料考证证实我县精进寺佛塔创建于唐代,而在宋 ...

• 镇北台

镇北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城北4公里之红山顶上。镇北台是明代长城遗址中最为宏大、气势最为磅礴的建筑物之一,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和“万里长城第一台” 之称。有诗云“万里长城的一块坚硬脊椎骨镇北台、永在”、“上台下台演王朝 进戏出戏扮将士”。镇北台据险临下,控南北之咽喉 ...

• 泾阳崇文塔

崇文塔,位于陕西省西咸新区泾河新城崇文塔景区内,巍然矗立于泾河北岸,建于明代万历十九年(1591年),由泾阳人尚书李世达倡导主持,南京镇江工匠官施工所建,是中国最高砖塔。崇文塔属楼阁式砖塔,平面呈八角形,共十三层,总高度87.218米,根据八卦悬顶的古建筑原理设计,从塔下至塔顶全部用青砖修建。崇文塔为全国保存最好的砖塔之一。崇文塔历史久远 ...

• 府州城

府州城为陕北著名的古代军事要塞,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府谷镇东部,历史上曾为宋、辽、西夏、金的鏖战之地。城墙始建于五代后唐时期,北宋曾多次修葺,一直沿用。1996年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武德年间设府谷镇,天祐七年(910年)升镇为县,次年设府州。府州城建于黄河北岸的石山梁上,负山阻河,地势险峻,历史上曾为宋、辽、西夏、金 ...

• 昭仁寺大殿

大殿面阔三间,10.6米,进深三间六架椽,10.5米,殿高约8.5米,单檐歇山顶。基座高1米,前有月台。大殿平面用檐柱12根,柱头用阑额、普柏枋联接,阑额至角柱不出头。昭仁寺大殿,中国古代佛教建筑。俗名铁佛寺。在陕西省长武县城关镇。寺建于唐贞观十三年(639),历代多次重修。原寺已毁,现存大殿为宋代重建。该殿梁架结构颇为特殊,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罕见的 ...

• 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

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是古代连接关中与汉中的一条要道。因取道褒水、斜水两河谷,贯穿褒斜谷而得名。起自汉代褒中县(今陕西省汉中市与勉县交界处)褒口、经三交城、赤崖,溯褒水 河而上,出斜谷至眉县,全程235千米。褒斜道为秦昭王时所开,当时人们凿石架木,修筑栈道,历代以业,多次增修。石门在褒斜谷两端。北端为大石门,在眉县;南羰为小石门, ...

• 清净化城塔

清净化城塔,俗称“六世班禅塔”,是现今北京名刹西黄寺最辉煌、最引人注目的建筑。也是西黄寺名扬于世的主要标志,无论其历史价值还是艺术价值,在藏传佛教界乃至于佛教界均属上乘,是我国著名的佛塔建筑之一。城塔简介西黄寺是北京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始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 年),为清代达赖和班禅在京驻锡地。乾隆四十五年(1780 年),为表明拥护清 ...

• 海宝塔

海宝塔,位于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丽景街北塔路北塔村的海宝塔寺内。又称赫宝塔、黑宝塔。因其与银川市西的承天寺塔遥遥相对,俗称北塔。 据考证,海宝塔始建于北朝晚期至隋唐年间。海宝塔坐落于海宝塔寺中轴线上,坐西朝东,占地368.6平方米(塔基面积),是一座方形九层十一级楼阁式砖塔,由塔基、塔座、塔身、塔刹四部分组成,全部由青砖砌筑,通高53.9米 ...

• 曼飞龙塔

曼飞龙塔,位于云南省景洪市勐龙镇曼飞龙寨的后山顶上,由主塔和八座小塔组合而成,宛如一丛春笋破土而出,故傣语称为“塔糯”(笋塔),是一座金刚宝座式的群塔。已于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为它通体洁白如雪,又称"白塔”。 曼飞龙塔,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大勐龙的曼飞龙村后山上,因其所在地而得名,一称飞龙白塔。曼飞龙塔始 . ...

• 金刚座舍利宝塔

金刚座舍利宝塔,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旧城东南部,因塔座上有五座方形舍利塔,故名为五塔寺。金刚座舍利宝塔,建造于清朝雍正年间(公元18世纪)。 该塔以砖石为结构建造,塔高约13米,建造在台基上的长方形金刚座,下面是须弥座,束腰部分是砖雕狮、象、法轮、金翅鸟、和金刚杵等图案花纹;座身下部镶嵌蒙、藏、梵三种文字所书的金刚经文,字体非常工整 ...

• 邵阳北塔

邵阳北塔,建于明朝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高26米,七级八角,砖石结构,铁顶,位于中国湖南省邵阳市北塔区。是我省唯一一处古塔“国宝”明隆庆四年(1570)吴兑、高冈凤等筹建,明万历元年(1573)动工,万历十年(1582)由知府胡梗主持竣工。塔高26米,七级八方,砖石结构。塔内宽敞,有砖砌旋梯、可登塔顶。石基插地,底层可容百人。一至三层塔檐斗拱 ...

• 广德寺多宝塔

广德寺多宝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为砖石结构,通高16.8米,塔座平面呈八方形,边5.5米,高7.26米,以青砖平砌广德寺多宝塔,位于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城西13公里处建于明弘治七至九年(1494~1496)。文物保护广德寺多宝塔,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砖石结构广德寺多宝塔,为砖石结构,金刚宝座式,通高16.8米,塔座平面 ...

• 真觉寺金刚宝座塔

真觉寺金刚宝座塔,位于中国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外白石桥以东的长河北岸。因其形式是在一个高台上建有五座小型石塔,俗称五塔寺塔。为中国第一批重点保护文物。塔所在地真觉寺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清时因避雍正帝胤禛之讳,改名大正觉寺,寺于20世纪初被毁;塔建于明代成化九年(1473),按照印度佛陀迦耶精舍(释迦得道处伽耶山寺所建的纪念塔)形式而建。真觉 ...

• 妙湛寺金刚塔

妙湛寺金刚塔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名“穿心塔”,坐落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昆明市东郊的官渡镇,它是中国现存年代最久的一处砂石构筑的典型喇嘛式佛塔。妙湛寺金刚塔建于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和1982年曾进行过两次修葺。该塔全部以沙石砌筑,塔基呈方形,高4.8米,边长10.4米。基台下有东、西、南、北4道券门十字贯通,可 ...

• 六胜塔

六胜塔,又称万寿塔,俗称“石湖塔”,位于福建省位于石狮市蚶江镇石湖村,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元代建筑物, 在历史上起着海上航标的作用,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六胜塔又名万寿塔、石湖塔,巍然屹立于泉州湾入海处———蚶江石湖金钗山上,是东方第一大港(刺桐港)、海上丝绸之路的第一座灯塔。塔高36.06米,底围47米,花岗石仿木结构楼阁式建筑,八 ...

• 普陀山多宝塔

普陀山多宝塔也称太子塔,在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的普济寺东南,海印池附近,多宝塔取《法华经》“多宝佛塔”之义而定名,是普陀山唯一保持原貌的最古老的建筑物,它与法雨寺中明朝南京故宫惟一存世的宫殿建筑九龙殿、杨枝庵中根据初唐著名大画家阎立本绘的观音画像刻成的杨枝观音碑和佛顶山上稀世物种鹅耳枥树,合称为“普陀四宝”。建于元朝元统二年(公元 ...

• 四祖寺塔

四祖寺塔为唐、宋古塔,位于湖北省黄梅县大河镇四祖寺村,共三座,形制各异,是佛教禅宗重要遗存。四祖寺塔为唐初佛教禅宗四祖道信道场,始建于唐武德七年(624),明正德、万历、清同治年间多次重建,终毁于兵燹。现存毗卢塔、众生塔、衣钵塔、灵润桥、四祖殿、蕉云阁及多方摩崖石刻。四祖寺塔,200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背景 ...

• 美榔双塔

美榔双塔系元代古塔,俗称“姐妹塔”,位于海南省澄迈县美亭乡美榔村东南面。据《正德琼台志》记载,元代人陈道叙有二女,长女出嫁,次女出家为尼。他为了纪念二女而建此塔,一座为平面呈六角形长层,现存六层,仿木结构阁楼式。建筑结构每层有塔檐上连平座,自一层至三层,每层檐下有圆柱12条,并设有斗拱承托着枋。从第四层起,各层只见外壁隐出半圆倚柱 ...

• 昭关石塔

昭关石塔因塔上刻有“昭关”两字,故名“昭关石塔”。因其正好立在街中上方,其形如瓶,又叫瓶塔、过街石塔。建成于元朝至大四年(1311年),位于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长江路南。昭关石塔塔的下半部用块石垒砌,成四根石柱,顶部铺满条石,筑成一个框架形的台座,石塔即建于这个台座上,下面可以通行人马。塔高4.69米。塔分为塔座、塔身、塔颈、十三天、塔顶 ...

• 安阳天宁寺塔(文峰塔)

文峰塔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古城内西北隅,高38.65米,周长40米,因塔建于天宁寺内,原名天宁寺塔;又因位于旧彰德府文庙东北方,作为代表当地“文风”的象征,故又称文峰塔。文峰塔建于五代后周广顺二年,已有一千余年历史 ,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峰塔五层八面。浮屠五级上有平台,下有券门,每层周围有小园窗。塔坐落在一个高达二公尺的砖砌台基上 ...

• 开元寺双塔

开元寺双塔,中国古代佛塔。位于福建泉州市西街开元寺,东塔名镇国,西塔名仁寿,耸立于东西广场,相距约200米。东塔始建于唐咸通六年(865),为木塔,宋宝庆三年(1227)改建为砖塔,嘉熙二年至淳祐十年(1238~1250)重建,改为石塔。高48.24米, 塔基须弥座上有浮雕的释迦牟尼本生故事30多幅。塔身的每一门龛有浮雕的佛像,雕工精细,神态生动。西塔始建于五 ...

• 飞英塔

飞英塔是一处始建于唐代的传统古建筑。被誉为湖州三绝之一。雄峙在湖州市东北角上。千百年来,以其“塔里塔”的独特结构而闻名遐迩。历史由来据志书记载,唐咸通年间(860—874),有僧名云皎,游历长安时,得僧伽大师(又名泗州大圣菩萨)所授“舍利(注:指佛祖释迦牟尼火化后的遗骨)七粒及阿育王饲虎面像”,归来后建石塔藏之。石塔始建于中和四年(88 ...

• 源影寺塔

源影寺塔,位于河北昌黎县城内西北隅,因塔所在地有一“源影寺”而得名。源影寺塔为八角十三层实心密檐,其建筑结构精细,造型优美,古朴壮观。远望古塔,雄伟壮观,特别是在晚霞辉映时,更显得瑰丽多姿。2001年,源影寺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源影寺塔,在碣石古十景中被称为\"霞晖窣堵\"的源影寺塔位于河北省昌黎县城西北隅古 ...

• 天宁寺三圣塔

天宁寺三圣塔,河南三大金塔之首。位于河南省沁阳市博物馆院内,该塔建于金大定十一年(1171年),距今有800多年历史。作为金代古建筑,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宁寺三圣塔,总高32.76米,由基座、塔身、塔顶三部分组成。方形基座占地140多平方米,高6.5米,其上置边长8.6须弥座,承托着十三层密檐式塔身。基座南面一券门上方 ...

• 凌霄塔

原名「慧光塔」,因系砖木混合结构,又称「木塔」;坐落於河北省正定县城内大众街北侧,为正定古城八大寺院之一,是天宁寺内的重要佛教建筑遗存。塔始建於唐咸通初年(八○六年),北宋庆历五年(一○四五年)重修,金皇统六年(一一四六年)再建,明、清均有修葺,现存为宋、金建筑。 霄塔磅礴豪放,直插云际,是我国现存最高的木制阁式古塔。塔身九级, ...

• 广惠寺华塔

广惠寺华塔,又名多宝塔。坐落在河北正定县城内生民街路东高阜之上原来的广惠寺内。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华塔由主塔和附属小塔构成,全用砖砌。主塔底层四隅各附建一座扇六角形亭状小塔,小塔环抱主塔,高低错落,主次相依,精巧华丽,壮观秀逸。文物保护广惠寺华塔 ,位于河北省正定县南大街路东。 1933年 4月,梁思成对该塔进行调查 ...

• 石塔寺石塔

石塔寺,位于四川省邛崃市高何镇高兴村石塔寺山门外10米处,处于寺的中轴延长线上。始建于南宋乾道五年至八年(1169—1172年)。寺院内尚存有古火井遗址,具有一定的科技史价值。2001年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塔寺石塔,位于四川省邛崃市高何镇高兴村石塔寺山门外10米处,处于寺的中轴延长线上,原名“释迦如来真身宝塔”。该塔始建于11 ...

• 临济寺澄灵塔

临济寺澄灵塔,坐落于正定县城生民街东侧临济寺内,俗称青塔、衣钵塔,始建于唐咸通八年(867年),是为收藏临济宗开创人义玄禅师的衣钵而修建的,是一座砖砌八角九级密檐式实心塔。临济寺澄灵塔,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塔简介临济寺澄灵塔,为八角九级密檐式实心砖塔,通高30.47米,建在八角形砖砌基台上。台上为石砌基座,再上是砖砌须弥座。束腰 ...

• 彬县开元寺塔

彬县开元寺塔,位于陕西省彬县县城内,俗称“雷峰塔”。该塔创建于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为八角七层楼阁式砖塔,底层每边长5.6米,通高47.84米,单壁中空。彬县开元寺塔,底层辟南北二券门,二层以上每层设四个券门,上下位置逐层相错,每层均作仿木结构三间,每层均叠涩出檐,塔顶为砖砌攒尖顶,上置铁质塔刹。彬县开元寺塔,也称“彬塔”、“彬县塔” ...

• 云接寺塔

云接寺塔坐落在辽宁省朝阳市城东南15里的凤凰山云接寺内,因山上、山下均有寺塔,此塔又称为中寺塔。该塔属辽代兴中府境内佛塔。1963年09月,被列为辽宁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05月25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该塔为方形十三层密檐式实心砖塔,高37米。分为塔座、塔身、塔檐、塔顶四个部分。塔座为须弥式,四面各有一假门 ...

• 辽阳白塔

辽阳白塔,位于辽宁省辽阳市站前街道白塔公园内。因塔檐间立壁和塔腰八面均涂有白垩,故称白塔。 建于辽朝时期 。辽阳白塔为八角十三层实心垂幔式密檐舍利砖塔,由基座、塔身、塔檐、塔项四部分组成,高70.4米,塔檐逐层内收,檐角悬风铃,檐间置铜镜;塔顶仰莲承覆体,最后以刹杆装饰火焰、相轮、宝珠结束。从风格上看,辽阳白塔的建筑是辽代风格,筑塔的 ...

• 释迦文佛塔

释迦文佛塔,位于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广化寺东侧,建于南宋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塔高约30米,五层八角形,石构。释迦文佛塔,仿木楼阁式建筑,外形玲珑,古朴庄重。须弥座束腰间浮雕着观音菩萨。各层塔檐薄而长,轻巧美观。檐下两层迭涩,浮雕凤凰、双头羽人、飞仙及奇花异草等图案。塔内为八角空心室,宽敞明亮。佛塔简介释迦文佛塔,位于福建省莆田市 ...

• 庆化寺花塔

庆化寺花塔位于涞水县北洛平村北 2.5 公里的龙宫山南麓 , 矗立在原庆化寺山门外正南约 100 米的山 崖平台之上。现庆化寺已毁 , 仅存此塔。庆化寺花塔,为砖结构 , 通高13米 , 围长19.2米 , 八角形基座 , 基座上须弥座高3.4米 , 束腰各角皆雕力士一尊。每面均设壶门两个内雕吹、拉、弹、舞等形态各异的乐伎 , 束腰以上用双抄五铺作专雕斗拱承托平座 , 平座 ...

• 天宁寺塔

天宁寺塔是中国辽代佛教建筑。在北京西城区(原宣武区)广安门外天宁寺内。塔简介天宁寺塔,据清《日下旧闻考》引旧籍考证,寺始建于5世纪北魏孝文帝时,初名光林寺。隋仁寿二年 (602)称宏业寺。唐开元改天王寺。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更名大万安禅寺。元代寺院毁于兵火,殿宇无存。明永乐时重修,宣德间改今名。天宁寺坐北朝南,现存古塔 1座,清代重建山门 ...

• 青峰塔

青峰塔,又名五十家子塔,属辽代兴中府安德州境内佛塔。该塔位于辽宁省朝阳县西营子乡五十家子村西,山势较缓的柏山顶上,山下现存辽代安德州城址,东有小凌河支流双龙河由北向南流过。青峰塔是辽宁仅存的五座方形辽塔之一,始建于辽圣宗统和八年(公元990年)。为辽代密宗金刚界佛塔。该塔为方形砖筑、空心十三级密檐式塔,塔身南面砌有抱厦。维修前残高2 ...

• 南安寺塔

南安寺塔,位于河北张家口市蔚县城南门内西侧,始建于北魏,后存为辽代重建物。2001年6月25日,南安寺塔作为辽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南安寺塔,是一座始建于北魏佛教盛行时期,重修于辽代的8面13级实心密檐砖塔,因坐落在南安寺,故名南安寺塔。此塔上下浑然一体,巍峨矗立,宛如一幢造型精美、典雅庄重的阁楼。 该 ...

• 开福寺舍利塔

福寺舍利塔原名“释迦文舍利宝塔”,俗称“景州塔”,位于中国北部河北省景县旧城内西北角,是早已废圮的开福寺内的主要建筑之一。开福寺舍利塔是一座北宋时期(公元960~1127年)建筑风格的石塔,是历史悠久、规模宏伟、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物。开福寺舍利塔是大型砖塔,呈八面棱锥形,共13层,总高63.85米,底层周长50.5米。塔顶装有铜铸葫芦,高2.05米,葫 ...

• 水西双塔

水西双塔,坐落在安徽省泾县城西2公里水西宝胜寺左右两侧,这里地处泾水(古称赏溪)以西,故称“水西”。古代这里是佛教胜地。水西双塔,一为大观塔,一为小方塔。水西双塔集精巧的建筑结构和精湛的雕刻艺术于一身,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力,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作。2001年,水西双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 ...

• 广教寺双塔

广教寺双塔,亦称敬亭双塔,位于安徽宣城北面2.5公里的敬亭山南麓,双塔始建于北宋绍圣3年(公元1096年),双塔东西对峙,相距26.9米,形制相同,均为平面方形的仿木楼阁式砖塔。广教寺双塔为一对并肩比立、独特罕见的方形古塔。这种既沿袭了唐代四方形平面的建塔风格,又具有宋代建筑特征的塔,在中国宋代古塔实物中为仅存的一例。双塔的实体虽然多有残破 ...

• 觉山寺塔

觉山寺塔,位于山西省灵丘县城东南15公里处。创建于北魏太和七年(483年),建在古马道旁。现存庙宇为清代重修。塔位于寺院西部,建于辽大安六年(1090年),十三层,高43.54米。觉山寺塔,塔基分三层,下为八角形须弥座,中为平座勾栏,上为莲台。雕刻多在须弥座束腰处和中层平座、上层勾栏华板处,题材丰富,以狮首、力神、伎乐天女等最为生动。历史起源 ...

• 湖镇舍利塔

湖镇舍利塔,位于浙江省龙游县湖镇下街舍利寺院内,建于北宋嘉祐三年,为六面七层仿木楼阁式实心砖塔,高27.31米。湖镇舍利塔,每层皆砌出平座、柱枋、斗栱形式,每面中央设壶门式壁龛,内供佛像。塔檐用菱角牙子层层叠涩出檐,起翘弧度较大,顶层檐角安铁制风铎,转角及补间用四铺作单抄斗栱。始建于宋湖镇舍利塔,始建的年代,宋。2001年6月25日湖镇舍利 ...

• 兴圣教寺塔

兴圣教寺塔,俗名“方塔”,坐落在上海市松江区的方塔园内。此塔在公元1068—1094年间(宋代熙宁至元祐年间)建于兴圣教寺——该寺建于公元949年(五代后汉乾祐二年),在元代被毁——内,故名兴圣教寺塔。于1975-1977年经历复原大修。兴圣教寺塔,塔为楼阁式砖木结构,高42.5米,四面九级,因塔的平面呈四方形而俗称方塔。该塔大出檐,瘦塔身,沿袭了唐代 ...

• 甘露寺铁塔

  甘露寺铁塔,全国文保单位,江苏唯一的铁塔,已有千年历史,又因为铁塔中藏有11颗释迦牟尼佛祖舍利而闻名中外。  甘露寺铁塔是古城镇江现存的著名铁塔,位于享有“天下第一江山” 美誉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北固山主峰东南面,因此塔全部以生铁铸成,且坐落于《三国》刘备“招亲” 的北固山甘露寺旁,故称甘露寺铁塔。甘露寺铁塔是我国目前仅存的六座 ...

• 玉泉寺铁塔

玉泉寺铁塔位于湖北省当阳县城西15公里的覆船山东麓玉泉寺门前,全称“如来舍利宝塔”,又称当阳铁塔。始建于北宋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由玉泉寺僧务本禅师领工铸建,它是我国目前最高(七丈十三层)、最重(十万六千六百斤)和保存最完整的铁塔。工艺精湛,造型挺秀典雅。1982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东汉末年的玉泉寺是中国佛教天台宗祖庭之 ...

• 泰塔

泰塔,又名旬邑宝塔,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体育场北面。建于北宋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高53米,直径12米,建筑面积144平方米,结构为楼阁式青砖塔,塔内有旋转木质楼梯可至塔顶。泰塔,塔共七层八面,24个窗洞,56个风铃,还有铁铸龙、人雕像等,1957年被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渊源明《邠州志》:大 ...

• 普利寺塔

普利寺塔,又名万佛塔、临城县舍利塔,坐落在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城关东北部,是我国惟一保存的北宋方形密檐式仿木砖塔。寺塔简介据普利寺建于北魏太武帝年间,距今已有1580年的历史。唐朝时重修。北宋皇祐四年在寺内建舍利塔,因落在寺内而得名普利寺塔,明朝时曾经修葺此塔。公元1110年夏,北宋赵佶皇帝北巡晋地时,路经临城,曾在普利寺内驻足停留,看着 ...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