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古学与史前文明
基本信息:作者:布赖恩·费根著,袁媛译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出版时间:2020年7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0年7月印次:1ISBN: 9787521711486内容简介:本书分为“考古学”和“史前文明”两部分:第一部分完整而系统地阐述了考古学的方方面面:从19世纪带有浪漫传奇色彩的探险者及盗墓贼的故事,到如今的专业考古学科——基础理论、实践技术、数据分析、遗址 ...
基本信息:作者:布赖恩·费根著,袁媛译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出版时间:2020年7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0年7月印次:1ISBN: 9787521711486内容简介:本书分为“考古学”和“史前文明”两部分:第一部分完整而系统地阐述了考古学的方方面面:从19世纪带有浪漫传奇色彩的探险者及盗墓贼的故事,到如今的专业考古学科——基础理论、实践技术、数据分析、遗址 ...
内容提要:近十年来,考古遗址公园在我国呈现出较快的发展态势。考古遗址博物馆往往是考古遗址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在很多遗址,就是其核心的展示内容。作为大遗址的一种利用方式,考古遗址博物馆有其发展的时代特征,但就其采用的各种技术手段与展示方式而言,则有着更早的渊源。作为“博物馆”形态的拓展,考古遗址博物馆是对考古遗址较早的一种利用 ...
基本信息:作者: 索德浩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年5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0年5月印次:1ISBN:9787501066766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以梳理四川汉代陶俑时代、空间分布、渊源及流向为主,在此基础上尝试深度挖掘陶俑背后的信息,讨论陶俑演变背景,陶俑所表现的职业、阶层、服饰,陶俑在墓中分布规律、功能,以及陶俑的生产与销售等问题,并对俳 ...
核心阅读 仰韶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文化研究的开端,也是考古时间最长的史前文化 通过持续不断的考古,我们对仰韶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地位、作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1921年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的发掘,首次证实中国存在发达的新石器文化。仰韶文化的命名,揭开了科学探索中国史前文化的序幕。经过近百年的科学探索,原本单一命名的仰韶文化,已经 ...
◎作者:李久昌责编:万瑞达ISBN:9787030600691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年月:2020-03页数:398装帧:精装开本:16开————————————————『唐史资讯』所刊登书讯,皆为已正式上架图书。※唐史資訊 Studies in the Tang Dynasty▄ ▄ ▄ 内容简介本书是研究中国古代洛阳长安两京历史地理及两京之间交通地理的论著,综合运用历史地理学,古都 ...
唐章怀太子墓壁画“客使图”辨析(西北大学 王维坤) 70年代初发掘的唐章怀太子李贤墓墓道的东、西两壁上各绘有一幅以六人组成的“客使图”(亦称“礼宾图”、“迎宾图”)。位于北边的三人为唐代鸿胪寺文职官员;位于南边的三人为前来吊祭李贤的外国使者和我国少数民族使者。为叙述方便,将东壁的“客使图”称之为“东客使图”;将西壁的“客使图” ...
内容摘要:敦煌晚期石窟向称难治,关键在于民族更迭频繁,艺术风格继承性不明显,汉文文献记载稀少,故而特别需要关注出土文献、石窟题记和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活动的研究。此前一种观点认为西夏时期敦煌繁荣发达,石窟营建繁盛,元代敦煌萧条,故而石窟营建较少,而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西夏时期,敦煌地位不彰,及至元代后期,由于蒙古黄金家族成员的入居, ...
“文化遗产保护不再是政府的专利,不再是文物部门的专利,它是亿万民众共同的事业。” 7月25日,原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现任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在第五届中国景区创新发展论坛暨中国旅游景区协会二届五次理事会上,发表了主题演讲。以下为分享全文:时间确实过得很快,如果说我们的地球有40万年(编者注:应为46亿年)历史的话,人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9-12 页数:559 定价:298.00元 装帧:精装 系列:南京大学六朝研究所书系 ISBN:9787030639011作者简介 吴桂兵,江苏海安人,四川大学汉唐考古方向硕士,南京大学汉唐考古方向博士,国家文物局考古发掘领队。现为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物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为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 ...
文物数字化是对文物进行全息记录和转化的工作,一可抢救性记录保全文物全面信息,实施文物的数字化信息保护,为永续的文物保护研究夯实基础,二可实现文物资源由物质资源向数字资源的转化,使其成为数字时代可不断增值永续发掘转化利用的文化资源基础。文物数字化建设,是实现文化资源长久保存并发挥更大作用的基础性工作。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与文物 ...
出版社: 远流出版公司 副标题:从10件物品的流浪看丝路多元文化的互动与传播 原作名:Silk,Slaves, and Stupas: Material Culture of the Silk Road 出版年:2020-2-26 页数:432 定价:NTD 580 装帧:平装 ISBN:9789573287230作者简介苏珊·惠特菲德 (SusanWhitfield)《丝路岁月》(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年:2019年9月出版页数:380定价:98元ISBN:978-7-5325-9340-8作者简介郝春文,1955年生,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院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主要著作有《中国时期社邑研究》《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会生活》《敦煌的历史和文化》《敦煌社邑文书辑校》等。内容简介《2019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通讯》由“敦煌学国际联络 ...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年:2020-5定价:48.00装帧:平装系列:浙江学者丝路敦煌学术书系ISBN:9787308200202 作者简介 贺昌群(1903—1973年),四川省马边彝族自治县人,我国著名历史学家与教育家。曾任职商务印书馆、北平图书馆与南京图书馆,为浙江大学教授、中央大学历史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副馆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学学部历史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20-5 页数:506 定价:88.00元 装帧:平装 ISBN:9787010211428作者简介 杜莉,女,四川旅游学院二级教授、四川省重点研究基地川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致力于从事饮食文化的研究与教学。 刘彤,女,四川旅游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社会学、思政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 王胜鹏,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年:2020-3页数:282定价:65.00元装帧:平装丛书:中央民族大学史学经典系列ISBN:9787010216805作者简介 李鸿宾,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师从王永兴先生,现任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隋唐五代史、中古民族关系史、长城学等方面的研究。出版学术专著《唐朝朔方军研究》、《唐朝中央集权与民族关系》、《史论杂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0-3 定价:75.00元 页数:440 装帧:平装 丛书:名师大讲堂系列 ISBN:9787301311462作者简介 吴宗国,1934年出生于南京,祖籍江苏如皋。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隋唐史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著有《唐代科举制度研究》、《隋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年: 2019-1-1页数: 610定价: 128装帧: 平装ISBN: 9787520330374作者简介黎虎,先生籍贯广东省兴宁市,1936年8月22日生于北京。黎虎先生是著名学者黎昔非先生之子。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包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黎虎先生从事高等教育近半个世纪,一直致力于中国古代史 ...
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年:2019-7页数:448定价:76元装帧:精装丛书:孙昌武文集ISBN:9787101137972作者简介 孙昌武,1937年生,辽宁营口市人。1961年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中文系。南开大学教授。曾任营口师范学校、营口教育学院教员(1961-1979)、日本神户大学客座教授、日本京都大学外国人研究员、韩国岭南大学客座教授,日本早稻田大学交换研究员, ...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出版年:2019-11页数:476定价:98.00装帧: 平装ISBN:9787569511260作者简介:赵文润(1936-2016),满族,辽宁大连人。1960年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分配到西北政法学院任教,1972年调入陕西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曾任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周秦汉唐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等职。长期讲授中国古代史, ...
中古史研究副标题:唐代的衣食住行 出版社: 中西书局 出版年:2019-9 页数:360 定价:88.00元 装帧: 精装 ISBN:9787547516133 作者简介黄正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主要为唐史和敦煌学。出版有专著《唐代衣食住行研究》、《敦煌占卜文书与唐五代占卜研究》等。参与撰写的《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 ...
出 版 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日:2019-9定 价:60页 数:311装 帧:平装ISBN:9787010205915作者简介姜同绚 ,1978年生,文学博士,现为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碑刻语言文字学研究、碑刻文献整理与语言研究、汉语词汇学等。先后主持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重大科技工程项目“石刻文字的搜集与整理”(项目批准号:GAPP-ZDKJ-ZK/08) ...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年: 2019-12定价: 48页数:443装帧: 平装丛书: 浙江学者丝路敦煌学术书系ISBN: 9787308177498作者简介 卢向前,1949年出生,浙江省嵊州市人。北京大学历史学硕士,师从王永兴先生。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理事、中国唐史学会理事、浙江省敦煌研究会副会长。著有《唐代西州土地关系述论》、《唐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年:2020-1页数:418定价:118.00元装帧: 平装ISBN:9787520160070作者简介:介永强,历史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先跟随牛致功和赵文润研习隋唐史,后考取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师从史念海先生。 内容简介: 本书上编“隋唐佛教寺院建置兴废探赜”,辨析了隋唐长 ...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出品方:理想国副标题:十二种唐朝人生出版年:2020-4页数:420定价:88ISBN:9787220111037作者简介魏泓(Susan Whitfield),国际知名的敦煌学家,英国国家图书馆国际敦煌项目(IDP)负责人,代表作有《丝绸之路:十二种唐朝人生》(Life along the Silk Road)、《丝绸之路上的斯坦因》(Aurel Stein on the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年:2020-5页数:370定价:68.00装帧:软精装ISBN:9787208162549 作者简介 张安福,山东临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师范大学丝绸之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唐史学会理事。主要从事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多年在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河湟谷地、唐蕃古道进行丝绸之路历史遗 ...
中古史·编者按: 该文原刊于《中国史研究》,2019年第4期。宋杰,1952年生于北京,1982年1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留校任教。后师从宁可教授研习秦汉史及古代军事地理,获得博士学位。现任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九章算术〉与汉代社会经济》、《先秦战略地理研究》、《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枢纽》、《三国兵争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0-6 页数:418 定价:139.00元 装帧:平装 丛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ISBN:9787030644237作者简介宋杰,1952年生于北京,1982年1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留校任教。后师从宁可教授研习秦汉史及古代军事地理,获得博士学位。现任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年: 2019-9页数: 419定价: 128装帧: 平装ISBN: 9787520349321作者简介 黄敏,江西高安人,文学博士,现任教于南昌航空大学文法学院。2006年取得汉语言文字学硕士学位,2013年获得汉语言文字学博士学位。主持并参与校级、厅级、省级、部级、国家项目多项,在《古汉语研究》《东南文化》等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研 ...
基本信息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9-01 丛书名: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定价:286.00 装帧:精装 页数:486 ISBN:9787030625960 作者简介陈朝云,1965年生,河南南阳人。历史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1984—1991年在郑州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学习,先后获得历史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91年至今,在郑州大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年: 2019-1-25页数: 416定价: 69.00元装帧: 平装丛书: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ISBN: 9787301301463作者简介:高然,吉林省吉林市人,历史学博士、博士后。现为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中国民族史。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西北民族论丛》《唐史论丛》《古籍整理研 ...
出版社: 低音·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副标题: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甲部出版年: 2020-3定价: 108.00元装帧: 精装丛书: 低音·回响ISBN: 9787559634498作者简介 严耕望(1916—1996),字归田,安徽桐城人,著名历史学家。194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初任职于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师从钱穆,1945年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4年赴香港中文大学 ...
北朝地方行政制度研究 基本信息副标题: 以州为中心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年: 2019-9页数: 351定价: 92装帧: 平装ISBN: 9787307210448 作者简介钟盛,历史学博士,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后进入武汉大学法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法律史研究,现任教于武汉大学法学院,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及中国法律史。 内容 ...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年: 2019-9页数:539定价: 128.00元装帧: 精装ISBN: 9787532593255作者简介:广濑薰雄,1975年10月生于日本大阪。1994年4月至1999年3月在东京大学法学部学习,获法学学士学位。2008年9月起任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讲师。2010年10月起任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法制史、出土文献的研究。内容简介: 本书稿收录 ...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年: 2019-5-31页数: 309定价: 98.00元装帧: 平装丛书: 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丛书ISBN: 9787532592111作者简介郭伟涛,201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历史系,获得博士学位,现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关注秦汉简牍,尤其文书简。近年在文史,中华文史论丛,简帛,简帛研究,出土文献,出土文献研究,敦煌研究等 ...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9月 页数:260 定价:30 ISBN:9787511643575作者简介:丁义娟,河北昌黎人,法学博士,中国史博士后,现任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文法学院讲师。2009-2012年吉林大学法律史专业攻读博士学位,2015-2019年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秦汉法律史、简牍学。 内容简介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年: 2019-8页数: 352定价: 168元装帧: 平装丛书: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ISBN: 9787520149389 作者简介 孙占鳌,甘肃省社会科学院酒泉分院研究员、甘肃省史志学会副会长、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兼职教授、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兼职教授。主编《酒泉市志》《酒泉通史》,出版有《酒泉人口史》《酒泉方言研究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0-6 页数:810 定价:258.00元 装帧:平装 丛书名: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ISBN:9787520364447 作者简介:石云涛,河南太康人,文学硕士,历史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北京外国语大学冠名讲席教授,比较文明与人文交流高等研究院特 ...
出版社: 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出版年:2019-3 页数:248 装帧: 精装 二一编总定价:台币$122,000 ISBN:9789864857555 丛书:古代历史文化研究辑刊作者简介 曾丽汝,现任台中市小学教师。就读台中教育大学初等教育学系,中兴大学历史学系硕士,157期小学储备主任。学生时代最喜欢上历史课,优游在风骨人物笑谈中,徜徉在滚滚千 ...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出版年:2019-12 定价:48.00元 页数:180 装帧:平装 系列:全球史与中国丛书 ISBN:9787571104221作者简介 汉克杰( Heinrich Geiger),1954年生人。曾于德国慕尼黑大学学习汉学、哲学、中国艺术、考古学等专业,毕业后从事教育援助的工作,曾任天主教学术交流基金会(KAAD)副主席及该会亚洲部负责人。其研究涉及 ...
中国的绘画,自明清以来,充满文人意识的山水、花鸟及人物画成为普遍的形式,而在唐代以前盛行于寺院、道观以及宫殿建筑中的壁画渐渐失传了,以致很多人见到敦煌壁画这样的绘画,会认为这些艺术不是中国画。这里牵涉“中国画”的定义问题。可以说很多人是从狭义的方面来理解中国画的。如果要承认先秦、汉唐以至于现代代表中国传统的绘画都是中国画,那么, ...
张 庆 捷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大晋故鸡田府部落长史何公墓志铭》,收藏于山西省艺术博物馆,上世纪出土于太原阳曲县,高约45厘米,宽约47厘米,厚约7厘米,有志有盖。盖上有篆文四字“何公墓志”。然经过文革,资料丧失,出土的时间、确切地点以及随葬品均无人能说清楚,丧失许多信息,令人万分遗憾。该墓志是入华粟特人墓志,早在上世纪80 ...
哈德良长城沿线的博物馆 本文根据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英格兰遗产委员会编《双墙对话 哈德良长城与中国长城保护管理研讨会文集》( Wall to Wall: the Hadrian's Wall and Great Wall of China Management Seminar Proceedings,文物出版社,2019年)中的 比尔·格里菲斯(Bill Griffiths)论文及会议发
一、相关研究回顾贝沟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结古镇南约20公里处,在进沟约3公里的北麓崖壁上雕刻有9尊高大的浮雕造像,并建有一座三层高的佛殿,被称为“大日如来佛堂”或“文成公主庙”。造像所在的山沟——“贝”(འབིས)也被称为“贝纳”“贝考”“贝库”“白纳”“比多”“百南巴”等,这些不同的叫法可 ...
前天,意大利汉学家Professor Cadonna passed away,仅以两篇书评,纪念他的学术贡献和我们之间的学术友情。《吐鲁番敦煌文献:丝绸之路的文明汇聚研究论集》评介荣新江本书由卡多那(Alfredo Cadonna)编,原名Turfan and Tun-huang the Texts, encounter of civilizations on the Silk Route,列为《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把丝路的开通定在元鼎二年至元鼎四年。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汉武帝“拜(张)骞为中郎将,将三百人,马各二匹,牛羊以万数,赍金币帛直数千巨万”,出使乌孙。“多持节副使,道可便,遣之他旁国”。“是岁,骞还,到,拜为大行。后岁余骞所遣使通大夏之属者比颇与其人俱来,於是西域始通於汉矣”。(《资治通鉴·汉纪十二》) ...
河西走廊是中原政权通往西域的重要通道,唐朝时期,河西走廊地区先后经历了唐王朝、吐蕃和张义潮归义军统治,而上世纪出土的敦煌文献,为这个区域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尤其是敦煌地区,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当时叫沙州。【魏晋时期,沙州地区是大姓雄张的时代】从汉朝中原政权首次涉足西域以来,西域开发成为汉、魏、晋、隋、唐等王朝的一项基本国策,经 ...
作者简介:李并成,男,1953年生,山西太原人,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敦煌学、西北历史地理研究。 摘要敦煌文献中保存了许多唐五代时期地方各级水利官吏的设置运作状况记录。唐代前期设都水令,为当时敦煌“统以千渠”的最高级别水利官员。中唐吐蕃统治时期设“水官”“部落水官”以及“水监”“部落水监”“地方总水监”。晚唐五代归义 ...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埃及伟大神庙的搬迁伟业劳拉·科丽尼尔 (Laura Kiniry)位于埃及南部的古老努比亚山谷(Nubian Valley)有一座依崖凿建的阿布辛贝巨型神庙,神庙深处别有洞天。殿中的高大廊柱上刻着战争场景的艺术浮雕,柱顶的天花板下画着张开翅膀的秃鹫。殿内上下各处的象形文字描述着古埃及第十九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Pharaoh Ramses II)时 ...
微信ID:sanlianshutong『生活需要读书和新知』 《魏晋南北朝唐宋考古文稿辑丛》收入宿白先生三十九篇文章,是历史时期考古学的代表作品,呈现了宿先生对这一历史阶段考古充分而缜密的思考。 全书通过古城沿革发展、墓葬形制变化、寺院遗迹布局等多个角度,对魏晋南北朝唐宋时期的典型考古素材进行了科学的整理——从“古今重叠型城市”长安与洛阳、 ...
西岳史著 || 艾冲《隋唐北疆史地新探》出版 原创 唐潮杂志 唐潮杂志 今天自 序 本书集结了作者25年间陆续撰写的29篇专题论文,凝聚着作者研究隋唐时期北部边疆历史与地理多个问题的心得、体会和认识。虽然多年过去了,这些学术认识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出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小书。笔者在此先行叙述三点思考。 一、缘起和意义 笔 ...
内蒙古地区壁画保护修复及其研究 杜晓黎 位于中国北方的内蒙古高原,有着极其宝贵的古代壁画遗存,它们包括墓葬壁画、石窟壁画和寺庙壁画,以汉唐、北魏、辽金元时期的墓葬壁画、明清时期的寺庙壁画和被誉为“草原敦煌”的阿尔寨石窟壁画见长,以其丰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内蒙古历史文化的多彩记忆。 内蒙古拥有辽阔的草原、森林、 ...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蒙古国巴彦诺尔壁画墓是一座按唐墓规制建造的大型壁画墓,由于没有出土墓志,巴彦诺尔墓主人身份一直难以确定。对墓中遗骸的最新检测结果表明,原本认为是墓主的遗骸实为羊骨,墓主人没有被安葬在墓中。作者认为,巴彦诺尔墓主人可能是模仿突厥贵族,仿照突厥贵族葬俗将遗体另行埋葬。接下来通过勘音比对,作者发现突厥语中“公牛”和“ ...
本文根据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英格兰遗产委员会编《双墙对话 哈德良长城与中国长城保护管理研讨会文集》( Wall to Wall: the Hadrian's Wall and Great Wall of China Management Seminar Proceedings,文物出版社,2019年)中的 帕吉特·拉扎里(Paget Lazzari)、麦克·考林斯(Mike Collins)论
Title: Heritage and AuthenticityBy Helaine SilvermanSilverman, Helaine. "Heritage and authenticity." The Palgrave handbook of contemporary heritage research. Palgrave Macmillan, London, 2015. 69-88.原
粟特及后裔墓志铭文书写的程式意涵 ——以三方墓志为样例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李鸿宾) 汉地出土的粟特人及其后裔书写的墓志铭文的内容、行文格式,是人们据以判定其文化属性或族性是否转变的主要根据。由于人数无法抗衡周边众多的汉人而将他们的发展与衍变确定为“汉化”的趋势,也是众多研究者专注的中心,于是,不加分辨地将其视为 ...
史诃耽与隋末唐初政治——固原出土史诃耽墓志研究之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李锦绣) 《唐会要》卷六一《弹劾》云:“永徽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中书令褚遂良抑买中书译语人史诃担宅,监察御史韦仁约劾之。”这是史籍中关于史诃担的唯一一条记载,只是作为监察御史韦仁约劾不畏权贵的例证而出现,其生平事迹不详。1986年,史诃耽墓志在固原 ...
内容提要:本文根据中外考古学和金属史等领域近期的重要研究成果,围绕铜、铁两种金属的生产和使用,综述了不同历史时期沿史前丝绸之路金属技术的传播和交流。公元前2000年前后,欧亚草原地带的青铜文化对铜和青铜技术在中国西北地区的出现和早期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其后,中国西北和北方地区在中西互动的技术交流中持续发挥着桥梁作用,铜鍑和铜镜的向西传 ...
“南海I号”出水瓷器实验室保护工作是发掘现场文物稳定性保护研究的延伸。 陶瓷器在实验室保护修复之前,对瓷器的制作工艺背景开展前期调研,并结合必要的仪器检测分析,获取器物的制作工艺、材料材质、病害特征等重要信息,为文物病害评估、制定保护修复方案、建立保护修复档案以及其它相关学科研究提供信息和依据。 1. 制作工艺及背景调查 ...
辽代篦纹陶器施纹工艺研究 ——以城岗子城址出土陶器为例 〔内容提要〕辽代陶器具有很强的地域与族群特色,既有自身文化因素的继承与发展,同时又有对汉文化因素的借鉴。篦纹陶在辽代陶器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其施纹工艺却少有系统研究,甚至存在诸多误解,是一个亟待探明的问题。以吉林省德惠市菜园子镇城岗子辽代城址2017年度出土的篦纹陶器标本 ...
摘要:陶器形态指陶器各组成部分造型及其组合方式。通过陶器形态研究归纳陶器的时代风 格,并为辨识兼有两个考古学文化要素的折衷陶器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运用动作习惯和文化习惯概念探讨折衷陶器的形成和文化属性,为研究考古学文化之间文化交流提供依据。本文以中日学者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探讨研究陶器形态的基本方法。关键词:陶器形态;轮廓;折衷 ...
摘要:陶器形态指陶器各组成部分造型及其组合方式。通过陶器形态研究归纳陶器的时代风 格,并为辨识兼有两个考古学文化要素的折衷陶器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运用动作习惯和文化习惯概念探讨折衷陶器的形成和文化属性,为研究考古学文化之间文化交流提供依据。本文以中日学者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探讨研究陶器形态的基本方法。关键词:陶器形态;轮廓;折衷 ...
“陵阳公样”的产生建立在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结合的基础之上,作为唐代服饰纹样的精粹,在中华纹样史中具有典型价值。随着时间的发展,“陵阳公样”融入了历史的长河之中,但它在形成和演化中的方式和行迹,成为我们得以窥探唐文化与异域文化交融的过程和手段的重要窗口,它留下的具有高度美学成就的不同民族图式融合的样式,亦对我们今天探索古今中 ...
百年以来对马可·波罗来华史实的厘清——李治安教授在国家图书馆文津论坛的演讲原载于《光明日报》2019年04月20日第10版马可·波罗来华及《游记》虽然是中西交通的划时代事件,但早在马可·波罗返回威尼斯后于1298年刊布《游记》并宣扬一系列东方奇特见闻之际,因其威尼斯商贾出身,在中世纪基督世界中人微言轻,社会信赖度偏低,不少人就曾对马可·波罗的 ...
《马可·波罗游记》插图 一 马可波罗未有记茶,这成了某些学者判断他未曾到过中国的主要论据之一。从研究方法而言,这样的论证是不能成立的。对于古代旅行家留下的游记,宜从总体上探讨它的真实性,特别需注意他与前人及同时代人相比,是否正面提供了可以得到印证的新资料。以这样的标尺来衡量,一个多世纪以来马可波罗研究已经可以证明马可波罗确实 ...
【小丝按】2020年6月19日起,2020丝绸之路周的配套特展之一的“众望同归:丝绸之路的前世今生”在中国丝绸博物馆开幕。为此,我们特别邀请了一批丝绸之路相关的著名学者为“众望同归”特展提供咨询并写作了相关文章。我们会在中国丝绸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及相关平台陆续刊登,第九篇由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刘迎胜提供。 我受中国社会科学院外事局和国家 ...
良渚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良渚文化创造了以琮、璧、钺等为代表的等级森严的玉礼器系统,是中华史前玉文化的最高峰。但长期的埋藏导致大部分良渚玉器出土时即呈现严重腐蚀的状态,普遍出现白化、酥粉等问题,结构强度极为脆弱,玉器的发掘提取和出土后的长期稳定保存始终是个悬而未决的难题。本研究以浙江地区出土良渚玉器为研究对象,围绕良渚 ...
大约1万年前,人类开始驯化谷物。至于原因,大多数学者的观点是气候变化造成食物资源短缺,人类为了果腹开始驯化谷物。然而,1953年美国生物学家、威斯康辛大学乔纳森·绍尔(Jonathan D. Sauer)教授提出,啤酒而不是面包可能才是促使人类驯化谷物的动力,虽然只是一种推测,但不同的声音还是在学术圈引起了争论。到底是饥饿还是饥渴呢?学者们一直在寻找 ...
编者按:近年来,关于图像与历史史料的研究与探讨一时风生水起。图像资料与纸上遗文的互相释证,也激发了“图像证史”的观念和理论。就图像史料而言,可分为相对客观的美术图像和图像作品所反映的时代景观,而将时代景观作为历史事实证据时,但存在着很多或明或暗的陷阱。在运用图像文献时,需要通过“移情”,参照一般逻辑和人情理路来帮助理解古人;也要 ...
高足碗、杯源流及用途考以藏传佛教茶器为中心 郭学雷 | 深圳博物馆·编者按·编者按:学雷兄,深圳博物馆副馆长,晋人。多有侠肠豪情,我们相识几近二十年,交谊深厚。郭兄公务之余,散兼,复旦大学硕士生导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博物馆展览策划与古代陶瓷及艺术史的研究,曾主持“官钧”瓷器、金元红绿彩瓷器、吉州窑与黑釉瓷器等多个重要展览及学术研 ...
雁衔绶带锦袍研究📍 赵丰 | 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1991年9月,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代钦塔拉苏木辽代早期墓葬M3中出土了一件雁衔绶带锦袍,保存基本完好(图一)【1】。图一1992年,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耶律羽之墓也出土了许多雁衔绶带锦的残片,并可基本复原为一件锦袍【2】。两件锦袍虽然保存状况不同,但其织物却完全相同,款式也有类似之处。 ...
1998年,印尼苏门答腊岛东南方勿里洞岛(Belitung Island)西岸Batu Hitam(印尼语:黑岩石)附近海底发现了一艘古代沉船,被命名为黑石号(Batu Hitam)。据研究,这是一艘从唐代中国返航的阿拉伯商船,回航途中不幸在此海域沉没。依据对出水器物的年代学研究,其沉没的年代为九世纪上半叶(不早于826年)。“黑石号”沉船出水的器物以瓷器为大宗,数以万计,铜 ...
二里头遗址的发现与研究,迄今已逾60年。对这一处于中国文明形成期的重要遗址的探索历程,既是中国考古学科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它的一个缩影。由于中国是全球范围内罕有的一处自现代考古学诞生伊始就以本国学者为主,建构起当地考古学分期架构和文化谱系的地区,因而这决定了中国考古学从一开始,就与探索其自身文明源流的“寻根问祖”密切相关。而丰 ...
对后世彩瓷之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的红绿彩瓷,为金代北方地区瓷窑创烧的一种釉上多色彩绘瓷器,并以磁州窑存世的红绿彩瓷为量最多者。根据相关实物资料和研究成果来看,红绿彩瓷在初创期即显现出装饰艺术上的不凡,于金章宗时期(1168—1208)达到巅峰,而经过元代的衰落期后又在明代呈现过回升的态势,后随着五彩、粉彩的广泛使用而逐渐没落。不过从红绿彩瓷 ...
汉代史书中所记的西域,是一个广阔的地理区域,不限于一般史籍所说的玉门关以西和帕米尔以东的传统地区。西域,古称西国,徐松《汉书西域传补注》说:“古音国,读如域。《广雅·释诂》:域,国也。后书有东域。《西南夷传》有南域,此城郭国,界中国之西,故曰西域。”在《史记·大宛列传》《汉书·西域传》中,西域包括了现今的西亚、近东一带。中原 ...
考古研究关于重写早期汉画像石墓发掘报告若干问题的思考作者简介梁勇,徐州博物馆(徐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江苏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从事文博工作30余年,出版专著有《西汉楚王与楚王墓》《徐州汉墓》《古彭求真》等,发表发掘报告与论文60余篇。研究方向:汉代考古、博物馆学及区域文化研究。一、问题的提出 考古报告的水平主要是看在相近 ...
1.M10发掘现场2.青瓷罐(M10:15)3.青瓷盘口壶(M10:23)4.青瓷盏(M10:1)5.青瓷罐(M10:26)南京市雨花台区天隆寺六朝墓葬发掘简报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内容提要:2016年7-11月,南京市考古研究所在雨花台区天隆寺复建工程地块清理48座六朝至明清时期墓葬。其中五座六朝砖室墓保存相对较好,墓葬结构基本清晰,共出土器物40余件,质地包括青瓷器、陶器、 ...
坑南遗址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马蹬镇吴营村南的坑南自然村,坐落在丹江左岸基座阶地上。遗址于2004年首次发现,分布面积达7万平方米。因2010-2011年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进行抢救性发掘的重要发现,2016-2017年再次进行主动性发掘,TG05是此次发掘中布设的探沟。近日,TG05出土石制品的相关研究发表在《中原文物》2020年第3期。TG05位于坑南遗址西区,因 ...
图/ 修复后的泰顺县文兴桥 来源:泰顺文化清源文化遗产微信号 mobiheritage如何对灾害中被损毁的文物进行有序修复?如何在未来更理性、更科学地做好文物“预防性保护”?人民日报人民文旅近日采访了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黄滋、北京国文琰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张荣、清源视野文化咨询中心魏青等三位曾参与国内多个重要灾后文物修复项目的专家,就这些问题探讨 ...
植物考古所见先秦时期中原地区作物种植的“先进性”钟 华 一直以来,中原地区都是研究中华文明起源、社会复杂化进程、早期国家形成等重大课题的核心区域。纵观整个先秦时期的中原地区,从近年来植物考古研究所见的作物种植方式的明显变化至少有三次,这三次变化不仅显现出有别于周边地区的“先进性”,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原地区文化发展的走向,乃至文明 ...
196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建成国内第一个常规碳十四年代学实验室。1995年,顺应世界和中国考古学的发展潮流,成立科技考古中心(下文简称中心)。今年是中心成立25周年,我们将在《中国文物报》推出系列文章,以展示中心近年来进行的研究和取得的成绩。 25年风华正茂,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扶植学科、重点研究室、登峰计划优势学科和国家文物 ...
全文阅读再谈韩城梁带村M27出土一组铜器的年代及相关问题(作者:陈小三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原文刊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0年第5期)
基本信息:编著: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龙泉青瓷博物馆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12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9年12月印次:1ISBN:9787501063154内容简介: 2013年9月~2014年4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龙泉青瓷博物馆对包括庆元上垟地区在内的金村窑址群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与记录,共确定窑址30多处,时代从北宋一直延续到明代;选取了大窑 ...
2020年7月20日下午,考古夏令营以“陶器研究”为专题,由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王涛副教授为全体营员作专题报告。 王涛副教授以《考古学中的陶器研究》为题,从四个方面分别介绍:1)陶器的定义及相关概念,2)陶器研究历史与现状;3)陶器研究实例;4)陶器考古与古代社会。 王老师指出,关于陶器这个考古学中最常见的名词,不管是《辞海》《牛 ...
2020年7月20日下午,考古夏令营以“陶器研究”为专题,由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袁广阔教授为全体营员作专题报告。 袁广阔教授以《中原新石器时代陶器研究》为题,主要阐述中原新石器时代陶器研究的意义,并详细论述了李家沟遗址与新石器时代早期陶器、裴李岗时期陶器、仰韶时期陶器以及龙山时代陶器。 讲座伊始,袁老师首先明确了本次报告中的“ ...
2020年7月13日下午,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主办的长风论坛(鳌山013期)之“Traditional and Ancient Animal and Plant Husbandry in Mediterranean Europe”讲座顺利举办。本次讲座由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考古学系的Paul Halstead教授担任主讲嘉宾,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靳桂云教授主持。 Halstead教授首先为听众介绍了地中海的概况。欧洲的地中海区 ...
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李零 著定价:88元,精装,460页ISBN:978-7-108-06797-5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年7月本书是李零先生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讲课时的讲稿,上编是简帛古书的基础知识,下编是简帛古书的分类导读;前一半学生上课听讲时使用,后一半大家下课看书时使用。李零先生力求“把道理讲清楚,用材料来摆事实”,并融汇学术界出土文献研究的最新 ...
景教进入中国后仍保持了聂斯托利派基督教会的主要传统,在传教上利用医学、科技、慈善等独特优势,既传教又行医,汉文景教文献《志玄安乐经》就宣传用治病救人来拯救人的灵魂和济度人于苦海,“能疗饥渴,复痊众病”,通过医术治疗肉体疾病达到争取信徒改宗景教的目的。由于这种传教方式属于间接使人改变信仰,不像火祆教那样用聚火祝诅、以咒代经来吸引众 ...
「理寓物内 Artifacts Ideas」旨在分享我们读过的考古学理论与研究的佳作和心得,透物见人,重建过去这是 理寓物内 的第 9 篇文章 作者按 一篇老文章,发表时被加了个“时期”两个字,实际上没有时期的意思,而是关于后现代思潮的。过了这几年,感觉自己对考古学的发展有什么主张的话,这篇文字早就说过了,我并没有改变。 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 深 ...
概念与实践 邦妮·麦 /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信息科学学院 戚 悦(译) /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摘 要:考古学研究方法可用于探索数字化资源的形成、传播和接受。这一讨论以著名的数据库“早期英文图书在线”(Early English Books Online,简称 EEBO)为例,尝试厘清数字化信息与底本
1877年,李希霍芬(B. F. von Richthofen)提出了“丝绸之路”一词。这条道路横跨亚欧大陆,地域十分辽阔,涉及许多国家、民族、语言及文化,成为沟通东西方经济、政治、文化的交通大动脉。随着清代西北史地学的展开与近代西方探险家在中亚的活动,东西方学者逐渐开展对丝绸之路的研究,涌现出了大量学术成果,丝路研究被公认为是一门国际性的学问。然 ...
新书推荐图书信息主 编:贺云翱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05月主编介绍贺云翱 现任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 产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南京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大众考古》主编。社会兼职主要有中国考古学会三国至隋唐考古专委会、文化遗产保护专委会、城市考古专委会和公共考古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江 ...
祝贺协会会员刘保山新作出版!近年来,公众对于文化遗产的关注热度持续升高,从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到实践,都有社会参与的印记。许多大学开设了文化遗产专业,文化遗产学渐有成为显学之趋势。 《走向新遗产》一书是作者刘保山基于多年工作实践总结的随笔,探讨了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内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与发展。走向新遗产——价值为本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 ...
海岸公寓,摄于1974年 图片来源:George Burns/National Arcvhives at College Park纽约布法罗有一处名为海岸公寓的低收入公共住宅,由著名建筑师保罗·鲁道夫(Paul Rudolph)所设计,一直被视作是纽约西部地区现代建筑的典范。由于建造年代久远,公寓的业主一直都对这些摇摇欲坠、格格不入的建筑感到担忧,居民也希望寻求一个更加安全、更受欢迎的居住空 ...
按:什么是“文明”?中华5000年的文明如何体现?是在那一个个著名的考古发现中呈现吗?在新书《了不起的文明现场》中,聚集了十位长年负责一线勘探的考古领队,带领我们回到三星堆、海昏侯墓、莫高窟等重要的考古现场,打开“时间胶囊”,重现这些文明历程。而在本书序言中,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零则撰文从“文明”二字展开,讨论了他眼中的“文明”一词 ...
今日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一个节气。“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古人在这一节气前后,不仅民间有饮伏茶、烧伏香等消暑良方,在历代书画中的高士、文人也不乏消暑之法。他们或长夏掩关、澄怀静坐,或槐荫高卧,或取前贤法书名画、碑帖尺牍,时一展观,怡然终日而不知倦。值此庚子消夏之季,“澎湃新闻·古代艺术”(www.thepaper.cn)推出的“故宫 ...
相国起刀笔,将军拔屠沽。与武人佩刀执戟不同,文人的功业仰仗于笔和书刀。圣人执此“删诗定礼”,教化万民;小人用之“深文巧诋”,杀人无形。小小一柄书刀,却是与历史书写极相关的物件。 但将书刀作“佩刀形”,文人的环首书刀,似乎和武人的环首刀一样有了武器的意味,承载了某些任侠的精神。前有唐雎“若士必怒……天下缟素”,后有贾岛“霜刃 ...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考古学受西方考古学思潮的影响开始萌芽,中国第一代的考古学家们开始致力于回答中华文明起源的问题。由傅斯年、李济、董作宾、梁思永、吴金鼎等参与发掘的城子崖遗址取得了丰硕成果,1934年出版的《城子崖》不仅是“中国考古报告集第一种”,而且这次由中国考古学家独自发现、独立组织,采用一套科学的记录方法,带有明确学术 ...
三皇五帝,各种神兽,共工、蚩尤、祝融,以及华夏族与四方夷狄蛮戎的战争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起源,这些载于古籍的传说或记忆碎片,与晚近一百多年来的考古发现,能否拼出完整而逻辑自洽的中国上古史?中华文明的源头究竟能不能说清楚?人们耳熟能详的“华夏民族”“炎黄文化”概念,与15万多片出土甲骨文所建构的早期汉字文化体系,会不会局限我们对中 ...
基本信息:作者:赵青山主编:郑炳林 樊锦诗出版社:民族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12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9年12月印次:1ISBN:9787105159277内容简介: 本书从三个方面探讨了6~10世纪敦煌地区的抄经活动。上篇通过对比中印文化传承方式的不同,以及中土抄经活动的物质条件和思想基础,讨论了中土抄经活动兴盛的原因,以此来准确把握敦煌抄经活动。中 ...
基本信息:作者:何志国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年4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0年4月印次:1ISBN:9787567599673内容简介: 对中国西南地区发现的摇钱树佛像、崖墓石雕刻佛像、陶座佛像及海内外公私收藏的摇钱树佛像,进行了细致的考察。论著把摇钱树佛像分为东汉中期、晚期、末期和蜀汉前期。不仅指出西南地区早期佛像糅合了印度犍陀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