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前沿

• 楚地出土文献:文本、地方社会与思想文化

  2023年1月6日,武汉高校读简会举办年终总结会,特邀“楚地出土文献:文本、地方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丛书责编、主编及各位作者分享丛书策划与编校、各书选题及研究思路、未来研究计划等内容。会议由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郭涛主持,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晏昌贵教授、武汉大学出版社李程副编审、湖北省社科院楚文化研究所尹弘兵研究员、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

• 多学科视野下农安五台山遗址聚落考古研究

  1985年,吉林农安左家山遗址的发掘,出土了一批层位关系比较清楚的重要考古材料,发掘者陈全家、赵宾福在《左家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分期及相关文化遗存的年代序列》(《考古》1990年第3期)一文中,依据层位关系及对出土陶器的类型学分析,将左家山遗址出土的遗存划分为三期四段。后又依据各期陶器形制和纹饰的变化,结合测年结果及与周边同时期考古学 ...

• 景德镇馒头窑及其技术源流

  馒头窑是一种外形呈圆拱顶的间歇式半倒焰陶瓷烧成窑,其雏形最早出现于西周时期,多分布在我国北方,我国中部和南方也有零星分布。早期的馒头窑以柴为燃料,唐代以后北方的馒头窑主要以煤为燃料。《浮梁县志》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即指景德镇烧造陶瓷是从汉代开始的。至迟在五代时期,景德镇便开始使用馒头窑。其后,馒头窑成为景德镇的主要陶瓷 ...

• 漫谈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

  文物也称物质文化遗产,是先人们遗留或流传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是历史的实物见证和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随着数字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文物除了传统的保护传承和展示利用方法外,新的保护利用理念也随着技术的发展变革而产生。疫情期间,博物馆利用AR、VR、新媒体等数字化技术,通过直播、线上展厅等方式向公众提供公共文 ...

• 红山文化是中华文明火花中耀眼的一束

  近些年来,红山文化的考古发现和研究不断取得新成果。  牛河梁遗址第一地点的持续发掘,发现女神庙在山台范围内,进一步证明庙与山台为一体建筑,从而更加突出了女神庙在牛河梁遗址群的地位。同时外墙体“护坡式”石墙结构与内蒙古河套地区及陕北与晋北黄河沿岸发现的龙山文化早期至夏商时期石城的城墙结构相同,如石峁的皇城台的护坡式城墙,也进一 ...

• 吐鲁番:中华文化的多元历史场域

  2022年7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吐鲁番交河故城考察时强调,“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中华民族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势必会推动我国文物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吐鲁番是一个享誉中外的绿 ...

• 秦陵的考古发现、研究及其价值

  秦陵是指从公元前770年秦襄公立国到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的560余年中,秦人营建的三十多位公、王、帝的陵墓。经过几代考古学家百余年的精心耕耘,先后发现甘肃礼县大堡子山、陕西宝鸡陈仓区太公庙、陕西宝鸡凤翔县三畤原、陕西咸阳渭城区、陕西临潼韩屿乡、陕西长安神禾原、陕西西安韩森寨及陕西临潼骊山北麓共八处秦陵埋葬区,确认秦公、王、帝(后) ...

• 觚的用途新说

  觚是一种多面体书写材料,一般由圆木修治而成。其同简、牍、帛一样,也是古代一种常见的书写载体。从现有文献来看,最早谈及觚用途的是东汉许慎。他在《说文解字·巾部》中指出:“幡,书儿拭觚布也。”南唐徐锴据此在《说文解字系传·巾部》进一步解释为:“觚,八棱木,于其上学书。已,以布拭之。”所谓“书儿”,是指学书童蒙。可以看出,觚曾经充 ...

• 殷墟考古的主要收获和重要意义

  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安阳殷墟遗址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指出:“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一片甲骨惊天下”的殷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拥 ...

• 邺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打开历史画卷 展示文化遗韵

  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安阳殷墟遗址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指出:“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一片甲骨惊天下”的殷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拥 ...

• 战国楚地简帛的新公布与新发现

  从2010年开始到目前,战国楚地竹简的出土呈增长态势。新的材料多有公布,内容非常重要,使我们得见越来越多的秦人未焚之书,价值无与伦比;而以往公布过的材料,因当时条件所限,图版欠佳,字迹模糊不清,最近也有不少重新拍照出版。  战国楚地简帛的新公布  2008年入藏于清华大学的竹简共有2500支,迄今公布十二册,是近些年最大宗的新材料,也是 ...

• 秦汉历史与出土文献研究获得新成果

  近期,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第十六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会议由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主办,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广西历史学会承办。来自海内外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文物考古所及博物馆等学术单位的200余位专家学者,提交论文150余篇,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就中国秦汉史研究领域的诸多重要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中国秦汉史研究会 ...

• 红山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红山文化是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年代跨度大,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其肇始于距今6500年,消亡在距今5000年,存续长达1500年;分布范围广,现代行政区划的辽宁省西部、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河北省东北部皆可发现红山文化遗存,其核心区位于西拉木伦河以南、大小凌河流域、努鲁尔虎山一带。向北越过西拉木伦河、向东越过医巫闾山至辽河 ...

• 以古钱币为视角,展现中国古代青铜铸造工艺发展全过程

  大约八年前,周卫荣教授的《钱币学与冶铸史》出版前,我曾为之认真作序。近日,周卫荣教授借赠我一部重要新作《中国古代钱币铸造工艺研究》之机,希望为之撰一书评。尽管铸造工艺不是我的主业,但毕竟与周卫荣馆长深层次合作20余年,对他们的重大成果即便不能如数家珍,至少也有深刻印象。更何况这部专著与我之前在《钱币学与冶铸史》序言中的建议还似 ...

• 《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第八版译后记

  在2020年12月召开的上海世界考古论坛上,前来参会的缪丹女士告诉我,上海古籍出版社准备引进2020年最新第八版的《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希望我能够帮助翻译新一版的修订本。鉴于我手头正在翻译另一本教材《人类的过去》,分身乏术,所以特地邀请了董宁宁、薛轶宁和郭璐莎等几位青年才俊帮忙,以便能够按时交稿。本来以为,修订本的主体已有中译 ...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