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资讯

• 【特别策划】川盐古道的形成与线路分布(一)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订阅我们,尽享精彩!《中国三峡》2014年第10期河流地理与水文化 特别策划·川盐古道川盐古道的形成与线路分布(一)撰文/赵逵 编辑/田宗伟川盐的形成与分布1. 川盐的形成在距今约两亿年前的中生代三叠纪,我国地形还是东部高西部低,今长江上游的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青藏高原地区尚是浩瀚的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在这期间,由于气候干旱高温,海水蒸发,盐化海膏泥沉积,形成了渝东的三

• 【特别策划】川盐古道的形成与线路分布(二)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订阅我们,尽享精彩!《中国三峡》2014年第10期河流地理与水文化 特别策划·川盐古道川盐古道的形成与线路分布(二)撰文/赵逵 编辑/田宗伟川盐的运输与销售(一)汉武帝以前,盐的产、运、销均由民间掌握,自由运销。汉武帝实行专卖后,停止商民运销。隋朝至初唐放弃专卖管制,凭民间产销自由。至宋代,又执行专卖制。如此反反复复,直至清代,才制定了系统的盐业专卖制度和具体的销盐区

• 【特别策划】川盐古道的形成与线路分布(三)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订阅我们,尽享精彩!《中国三峡》2014年第10期河流地理与水文化 特别策划·川盐古道川盐古道的形成与线路分布(三)撰文/赵逵 编辑/田宗伟川盐的运输与销售(二)(接10月17日内容)3.川湘古盐道川湘古盐道。 制图/赵逵湖南的湘、资、沅、澧四大水系,除了湘江,其它三水皆从湘西流过,是重要的盐运水上通道。湘西的盐运交通,基本上靠水运,陆地交通极不发达。湘西武陵山区千

• 【特别策划】川盐古道上的传统聚落(一)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订阅我们,尽享精彩!《中国三峡》2014年第10期河流地理与水文化 特别策划·川盐古道川盐古道上的传统聚落(一)撰文/赵逵 编辑/田宗伟古代城镇与四川盐业的关系盐是人类生存必需品,早期人类必须逐盐而居。人类对盐的吸食,经历了在本能驱使下到盐泉处吸食盐泉、制盐自食、制盐交换几个阶段。大量人类遗址考古资料显示,人类因盐而聚众、聚众而成邑,在经过了本能吸食、制盐自食、制盐交

• 【特别策划】川盐古道的形成与线路分布(四)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订阅我们,尽享精彩!《中国三峡》2014年第10期河流地理与水文化 特别策划·川盐古道川盐古道的形成与线路分布(四)撰文/赵逵 编辑/田宗伟巴蜀古镇文化浓郁的“盐卤”味1.“湖广填四川”,高回报的盐业是诱因之一巴蜀地区历来就是一个移民区域,该地区上古先民是“元谋人”的后裔,其后被楚国所灭的庸国“牧誓八族”的后裔僚人又迁徙到此,这些原始居民的入住都带有追逐盐资源的色彩。

• 【特别策划】川盐古道上的传统聚落(二)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订阅我们,尽享精彩!《中国三峡》2014年第10期河流地理与水文化 特别策划·川盐古道川盐古道上的传统聚落(二)撰文/赵逵 编辑/田宗伟盐道古镇的分布、选址和布局1. 古镇分布盐道古镇属于商贸型城镇。但从城镇发展的考察中又发现,这类城镇在不同时期也曾作为一级行政机构衙署所在地,只不过城镇布局围绕盐的产、运、销展开。产盐古镇以盐业开采生产为依托形成城镇格局产盐古镇在形成

• 【特别策划】川盐古道上的传统民居(二)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订阅我们,尽享精彩!《中国三峡》2014年第10期河流地理与水文化 特别策划·川盐古道川盐古道上的传统民居(二)撰文/赵逵 编辑/田宗伟大挑檐巴渝地区由于潮湿多雨,民居多是土木结构,屋檐一般出挑较大,以防雨水对墙体冲刷。因此,屋檐下的挑檐结构是巴蜀民居中非常重要而富有特色的部分。盐业古镇中的民居,挑檐不仅结构复杂,而且由于受徽式建筑风格的影响,往往雕饰繁琐,成为建筑装

• 【特别策划】川盐古道上的盐业会馆(一)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订阅我们,尽享精彩!《中国三峡》2014年第10期河流地理与水文化特别策划·川盐古道川盐古道上的盐业会馆(一)撰文/赵逵 编辑/田宗伟盐业会馆的兴起会馆建筑是产生于明代的一种特殊的公共建筑类型。在明清两代会馆开始盛行。巴蜀地区的会馆建筑大部分以商业经济特别是盐业经济发展为基础,是四川盐业经济发达的产物。1 盐业会馆兴起的物质前提传统观念普遍认为,巴蜀会馆主要是明清移民的产

• “文明的回响——阿富汗珍宝展”参观活动成功举办

点击蓝字关注这个神奇的公众号~“文明的回响——阿富汗珍宝展”参观活动成功举办 2018年3月24日早上9:30到12:30,鸣沙丝路学社的同学们在四川大学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的王鹏辉副教授的带领下参观了成都博物馆“文明的回响——阿富汗珍宝展”展览。早晨9:30,社团同学们在成都博物馆门前集合,王老师简单介绍了此次展览的基本情况,随后带领同学们进入博物馆参观。 在展览的前言

• 深切缅怀宿白先生——宿白先生与克孜尔石窟

    惊闻中国佛教考古的开创者、北京大学著名教授宿白先生仙逝,我们感到万分悲痛!宿白先生曾与新疆的佛教石窟尤其是克孜尔石窟有着深厚的情缘。此刻时光仿佛穿越到了1979年9月13日。这一天,从大阪上下来的一辆吉普车打破了克孜尔石窟的宁静,远道而来的是北京大学考古系宿白教授带领的马世长、丁明夷、晁华山和许宛音四位研究生组成的石窟寺考古实习组。  在当时各方面条件都极为艰苦的情况下,宿白先生带着四位研

• 克孜尔尕哈石窟

克孜尔尕哈石窟位于库车县西北12公里的盐水沟旁的却勒塔格山脉的丘陵地带。在距离洞窟约1公里的沟口,耸立着高达40多米的克孜尔尕哈烽燧遗址,与石窟群隔道相望。克孜尔尕哈石窟是距离龟兹都城伊罗卢城最近的一处石窟群。 克孜尔尕哈编号洞窟66个,分布在五个单元组合内。这些洞窟开凿的年代比较集中,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为公元6~7世纪,后期为公元8世纪以后。第13窟和第14窟

• 西域都护府所在地初步确认 在轮台县奎玉克协海尔古城

  新疆晨报讯 (文/记者赵梅 图/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提供)近日,经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等单位专家初步确认,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境内的奎玉克协海尔古城,就是西域都护府的所在地。  多种方法结合初步确认  公元前60年,西汉统一西域,设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近百年来,学术界一直在探寻西域都护府的所在 ...

• 赵海霞:新疆的民族迁徙如何影响民族关系?

荐稿人 / 叶鹏(暨南大学历史系)作者 / 赵海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推荐理由 新疆地区的民族问题向来触动中国人的神经,想了解新疆民族现状势必要从这些民族“从哪来”入手进行历史考察。赵海霞老师分“新疆境内间的民族迁徙”、“境外民族向新疆的迁徙”及“内地各民族向新疆的迁徙”三种类型,条分缕析地梳理了清代新疆的民族迁徙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新疆民族迁徙对民族关系的影响,为我们理解新疆

• 敦煌文献与唐代社会文化研究

敦煌文献与唐代社会文化研究作者:赵贞 著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2月本书由17篇专题论文改写而成,现有十三章,分为四编,大致围绕敦煌吐鲁番文献而展开。分为律令制度、社会经济、学术与教育、占卜与历日四编,具体内容涉及:唐尚书六部二十四格初探、敦煌出度文书所见唐代度牒的申领与发放、敦煌吐鲁番文书所见唐代“三贾均市”的制作与实践等。

• 长城的西南翼-从罗布沙漠到敦煌

本书记录了作者从罗布沙漠到敦煌的考察行程及调查情况。 先是穿过罗布荒原东北行,沿途观察了那些将当今之塔里木盆地与疏勒河分隔开来的地带的自然地理状况,及这条中国最早与中亚相连的道路的历史地貌。 到达敦煌的新营地后,一方面循古长城遗址调查,另一方面则是寻找所有的那些烽燧和驿站遗址。 发掘了很多用汉字书写的文字和生活用 ...

• 这里有龟兹石窟独有的“飞行夜叉”,壁画题材布局随意自由

台台尔石窟外景台台尔石窟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东北60公里,距离克孜尔乡东北约6公里处,与位于克孜尔乡东南约7公里处的克孜尔石窟恰好处于南北一条直线上。克孜尔石窟开凿在木扎提河北岸的断崖上,台台尔石窟则坐落于这一断崖顶部向北延伸出去的戈壁丘陵上,两者的高差近百米。台台尔石窟的残存洞窟计有22个,自西向东编号。这些洞窟中窟型较完整或存有壁画的有第5、11、13、15、16、17窟,其余都已残破。

• 从甘肃发现的“唐僧取经图”看玄奘与“丝绸之路”

文章来源:​甘肃省博物馆   作者:赵莉甘肃省博物馆 赵莉  唐僧取经和《西游记》的故事人们已经非常熟悉了,但是,唐僧和《西游记》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渊源关系呢?传说故事和历史事件是怎样联系的呢?石窟中的“唐僧取经图”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图画底稿给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线索。  一、敦煌文物中的“唐僧取经”图  玄奘(602~664),名陈袆(一说名为“陈祎”),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 )人,世称三藏法师 ...

• 行摄新疆之苏巴什佛寺

苏巴什佛寺又名"昭怙厘佛寺",位于新疆库车县城北23公里处的库车河两岸,雀尔塔格山的南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尽管已经废弃了近千年,阳光下苏巴什佛寺残存的建筑依然令人震惊。那矗立在广袤的戈壁滩上,反射着金色光芒的高高的佛塔,无言地向人们诉说着曾经的辉煌。苏巴什佛寺始建于魏晋时期,中国古代三大佛经翻译家之一的龟兹高僧鸠摩罗什曾在此开坛讲经。此寺至隋唐达到繁盛,僧侣曾多达万人,香火甚盛,唐玄奘西去 ...

• 这里曾汇聚多元文化,在佛教艺术史上描绘了灿烂绚丽的色彩

克孜尔石窟外景龟兹古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西域大国,其疆域以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为中心,包括拜城、新和、沙雅、乌什和巴楚等县,东西千余里,南北六百余里。地处塔里木盆地北沿的龟兹,自古以来就是沟通中西方交通的桥梁。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和发展,龟兹地区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与中原关系极为密切,几度成为西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历史赋予龟兹以豁达开放、兼收并蓄和独具魅力的文化特色。世界各种文化,如希腊、罗

• 古丝绸之路要冲的这处石窟,曾是王族寺院,保存了一些独特壁画

克孜尔尕哈石窟外景克孜尔尕哈石窟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西北12公里的盐水沟旁的雀尔达格山脉的丘陵地带。与耸立在沟口的克孜尔尕哈烽燧遗址隔道相望。克孜尔尕哈石窟是距离龟兹都城伊罗庐城(即现今库车县城的皮朗古城)最近的一处石窟群,也是龟兹地区的一处中型石窟群。“克孜尔尕哈”是维吾尔语,一般是这样解释的:“克孜尔”是“姑娘”,“尕哈”是“留下来”的意思。在维吾尔族的传说中,古代有一位国王的女儿,出生

• 《唐蕃古道——八省区文物展》在甘肃省博物馆开展

     12月1日,“唐蕃古道——八省区文物展“在甘肃省博物馆展出。此前,该展览在第二届丝绸之路敦煌文博会期间展出20天。本次展览以“唐蕃古道”的开辟、发展、兴盛和延续为轴,分“文明初曙·华戎交汇”、“西海设郡·‘羌中道’开”、“吐谷建国·‘河南道’通”、“联姻会盟·古道兴盛”、“茶马互市·驿道通达”、“颁符赐印·金瓶掣签”等6个单元。共展出唐蕃古道沿线甘肃、陕西、青海、新疆、内蒙古、四川

• 适应新变化 落实新要求 推动陕西文物工作新发展

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也是党领导人民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一次大会。大会分析新形势、提出新论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以习 ...

• 赵明鸣:中亚五国语言及其使用情况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赵明鸣1991年,苏联解体后,中亚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获得独立,成为主权国家。  语言和文字。根据语言谱系分类法,除塔吉克斯坦的塔吉克语属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伊朗语支外,其余四个国家主体民族的语言均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在与我国相关语言的关系方面,塔吉克斯坦的塔吉克语尽管与我国塔吉克语(根据民族自称,亦称“萨里库尔 ...

• 赵明鸣赵明鸣:汉唐以来新疆的语言和文字体系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赵明鸣新疆地处丝绸之路交通要道,自有文献记载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区域。古代各族群的相互交往和融合、不同语言间的相互接触和影响,形成了独特且相互关联的多元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延续至今。  据考古学、语言学和体质人类学的研究,新疆最早的原住民为操印欧语的古代族群,他们于公元前2000年初就活动于新疆。从文献记载和出土资料看,尽管各 ...

• 新疆哈密西山乡发现一处古代房屋遗址

 亚心网讯 (记者赵梅)近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对哈密市伊州区西山乡一处古代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时,发现了一个古代人类活动的房屋遗址,屋内有碎陶片和一些火烧过的动物骨骼。目前,该遗址尚未发现断定遗址年代的实物证据,遗址还在进一步发掘中。  据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部工作人员张奋强介绍,本次发掘的遗址是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过程中登记在册的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地处新疆G575线巴哈公路设计方案的必经路段,为了避 ...

• 海纳百川:陕西文物折射的对外交流/考古陕西

基本信息:作者:王亮亮 夏楠 赵艺蓬 著主编:赵荣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12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6年12月印次:1ISBN:9787224118650内容简介:  《海纳百川:陕西文物折射的对外交流/考古陕西》分为西域及中亚、西亚、南亚、欧洲、非洲几个篇章,并补充了东亚的朝鲜和日本,他们中有些将中华文明带回本国,有些却终其一生停留在陕西这片沃土之上,《海纳百川:陕西文物折射的对外交流/考古陕西》将这些人在 ...

• 【考古札记】小麦东传与欧亚草原通道——“中原与北方早期青铜文化的互动”

众所周知,小麦起源于西亚,后传入中国,并逐步地取代粟和黍两种小米成为了中国北方旱作农业的主体农作物。但是,小麦是何时传入中国的?通过那条途径传入中国的?传入中国后又是如何扩散的?这些仍然都属于讨论中的问题。▲本文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赵志军考古学是以物说话的,探讨有关小麦传入的问题,最直接的考古证据是古代小麦遗存。在上个世纪的考古发现中,曾偶尔见到一些有关早期小麦的出土报道,但是,这 ...

• 《莫高窟的守望者》出版

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组织策划,作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重点出版项目《华夏文明之源·历史文化丛书》河西故事系列之一,赵声良著《莫高窟的守望者》由甘肃人民出版社于2014年12月出版。全书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前辈的足迹”讲诉了敦煌研究院老一辈专家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坚守大漠敦煌的点滴生活,生动再现了莫高窟人身上的执着和奉献精神;第二部分“感悟敦煌”介绍了作者自己80年代大学毕业后,带着梦想奔向敦煌,亲身经历的 ...

• 新安县委书记刘冠瑜到汉函谷关检查指导遗产保护工作

  新安县文物局讯(供稿:赵森)9月18日上午,新安县委书记刘冠瑜到汉函谷关遗址进行检查指导遗产保护工作,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庞树轩陪同。  刘冠瑜仔细察看了汉函谷关遗址现存的历史遗迹及保护现状,听取了关于汉函谷关遗址各项规划、遗产保护以及日常管理工作和旅游接待情况的介绍。刘冠瑜对汉函谷关各项保护工作的开展给予了充分肯定,要求在加快推进遗产保护工作的同时,重视基础服务设施及旅游参观环境的提升,统筹规 ...

• 吐蕃统治时期敦煌密教研究

赵晓星著《吐蕃统治时期敦煌密教研究》一书,于2017年3月由甘肃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全书分为上下两篇,共二十四章,62万字。上篇为“综合研究”,整理了与吐蕃统治时期敦煌密教有关的大量文献与图像资料,对汉藏文献和图像进行了初步的分类与比对,讨论了吐蕃时期敦煌密教的特点与发展阶段,总结了中唐密教在整个敦煌密教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下篇为“ ...

• 学术文摘丨温故启新:鲍希曼中国建筑考察研究及其意义

《文艺研究》2014年第12期温故启新:鲍希曼中国建筑考察研究及其意义赵娟内容提要:本文以德国建筑师、汉学家、中国艺术史学者鲍希曼对中国建筑的考察和研究为呈述对象,对其20世纪上半叶的三次建筑考察,以及持续近半个世纪的中国建筑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呈现其研究的时代机缘、问题意识、研究视域和接受情况。进而表明,全面厘清鲍希曼的遗产,对于当下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构建中国传统建筑跨文化、跨学科的多元平台,具有重要的 ...

• 学术文摘丨凌云古今意未穷:大雁塔研究综述

《西北美术》2016年第4期凌云古今意未穷:大雁塔研究综述赵汗青摘要:大雁塔建成后不到四十年,即有慧立、彦悰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对玄奘法师和慈恩寺大雁塔修建的前后故事进行记载。而晚唐的两部著作:段成式的《寺塔记》和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亦有专门章节记录,其中《历代名画记》中《记两京寺观外州画壁》一节着重记载了唐代慈恩寺的壁画,成为后来美术史研究的重要史料。关键词:大雁塔 玄奘法师 唐代慈恩寺引言大 ...

• 馆长荐展 | 赵丰:“古道新知”这8件展品很有看头!

6月初的杭州,已经进入了淅淅沥沥的梅雨季节。西子湖畔的中国丝绸博物馆却没有因此而冷清,来自全国各地的科技考古大咖齐聚一堂,为一个精致而有趣的展览“古道新知——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科技成果展”揭开了大幕。展览开幕的第二天,我见到了中国丝绸博物馆的赵丰馆长。银灰色的头发,随意围着的长丝巾,已然成了赵丰的标志,看起来很是儒雅。“展览看过了吗?”赵丰问得直截了当。我点点头,想听他继续说更多。▲赵丰在丝绸之路文 ...

• 小麦传入中国的研究——植物考古资料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赵志军 摘 要:小麦起源于西亚,后传入中国,并逐步地取代了粟和黍两种小米,成为了中国北方旱作农业的主体农作物,形成了现今中国“南稻北麦”的农业生产格局。目前已见报道的有关早期小麦遗存的考古发现多达数十例,这些新发现的考古证据显示,至迟在距今4000年以前小麦已经传入到中国境内,而且很有可能早至距今4500年。考古证据还揭示,小麦传入中国至少有两个途径,即草原通道和绿洲通道。草原通 ...

• 西沙海域水下考古与海上丝绸之路

赵嘉斌文博中国华光礁一号沉船瓷器堆积(千年前海外贸易盛况的见证)西沙群岛地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航线,是我国通往东南亚、印度洋乃至欧美各国的海上交通要地。该海域岛礁林立,海况复杂,文献中称之为“千里长沙”或“万里石塘”,是古代航海事故多发地带。因而,该海域有着丰富的水下文化遗存。鉴于此,20世纪以来,围绕西沙群岛海域的考古工作得以持续开展,尤其是90年代以来的水下考古调查和发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

• 灿烂佛宫(敦煌莫高窟考古大发现)

书名:《灿烂佛宫(敦煌莫高窟考古大发现)》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12月1日)丛书名: 古代文明探索之旅丛书平装: 165页正文语种: 中文开本: 16ISBN: 7533920422条形码: 9787533920425产品尺寸及重量: 20.8 x 14.8 x 1.4 cm ; 381 gASIN: B0011AO8P6内容简介《灿烂佛宫(敦煌莫高窟考古大发现)》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内容包括:敦煌的历史与 ...

• 张骞与西域乐笛

来源:科技鑫报作者:赵世骞塔吉克族的鹰笛手 汉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当时的西域就狭义的范围说,大致指今天新疆地区;就广义的范围说,还包括中亚、西亚等地。张骞沿着“丝绸之路”向西进发,经过河西走廊和天山南麓,到了位于中亚的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国,然后从两侧翻过帕米尔高原,沿着昆仑山北麓,辗转回到了西汉的京城长安。从此以后,丝绸之路上使节商旅,东来西往,经济文化的交流 ...

• 浅谈30米巨幅明代绢本《丝绸之路大地图》

来源:收藏杂志作者:赵榆  为助力此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描绘了古代丝绸之路全貌的30米巨幅绢本青绿山水地图手卷明代《丝绸之路大地图》于5月13日起亮相于新保利大厦一层大堂。此地图一经展出,便引起巨大轰动。  《收藏》杂志早在2013年4月刊(总第259期)便发表赵榆先生撰写的《明帛上的“丝绸之路”——中国古代文物的重大新发现〈蒙古 ...

• 4世纪以前钴蓝在西亚和中国的运用——兼谈元青花的产生

4世纪以前钴蓝在西亚和中国的运用——兼谈元青花的产生发布时间:2013-12-11文章出处:南方文物作者:点击率:252全文阅读及下载4世纪以前钴蓝在西亚和中国的运用——兼谈元青花的产生(原文发表在《南方文物》2013年第3期 作者:赵琳)

• 国内外学者关于新疆佛教遗址的研究

laiy lai赵莉赛博古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疆文物开始流失海外。在客观上也使西域佛教考古、历史和艺术研究走向世界,许多国外学者开始致力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和探讨。国外有关新疆地面寺院的研究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国外学者的研究 (1)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国外学者针对新疆佛教遗址进行的主要工作是编写考察报告,整理相关发掘资料,以及撰写个人游记。斯坦因的三本考古报告《古代和田》《西域考古图记》《亚洲腹地 ...

• 新疆佛教遗址的考察与探险活动

来源 2016-12-17 赵莉 赛博古 佛教产生于印度,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印度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佛教继承了印度崇尚艺术的传统,佛教思想借助造型艺术的有力支撑,使佛教艺术达到极高的成就,因而佛教也被称为像教。佛教从印度向外传播,主要有两条路线,即“北传路线”和“南传路线”。北传路线自印度西北部出发,越过葱岭(帕米尔高原)传入西域,继续东传进入中原。这条传播路线就是沿着古代贯通东西方的贸易通道——丝 ...

• 赵荣:扎实做好陕西文物保护基础工作

牢记总书记嘱咐 落实“四严格”要求扎实做好陕西文物保护基础工作发布时间:2017-02-16赵荣2015年2月,总书记在视察陕西期间,先后考察了延安杨家岭七大会址、西安博物院等7处文博单位,对陕西文化遗产给予高度评价并作重要指示。两年来,陕西文物系统牢记习总书记嘱咐,贯彻落实“四严格”要求,扎实做好陕西文物保护基础工作。一、认真贯彻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陕西将学习总书记来陕视察重要讲话与学习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系 ...

• 莫高窟耄耋“守望者”:六十载倾心“绣”壁画

中新网丨赵富师 赵雪涛84岁高龄的文物保护专家李云鹤先生今天依然在文物修复现场工作中新社兰州11月25日电 在世界文化遗产地敦煌莫高窟,年逾八旬、满头华发的老人李云鹤在此“守望”60多年,倾注毕生心血“绣”壁画,钻研探索“国产”文物保护技术。目前修复壁画近4000平方米,修复复原塑像500余身,其多项研究成果为内地“首创”。无论春夏秋冬,李云鹤经常穿着深蓝色的工作服,提着手电筒,背着磨得发亮的工具箱,穿行在莫高窟 ...

• 锦程(中国丝绸与丝绸之路)

2016-09-22 中国考古网 考古汇基本信息:作者:赵丰出版社:黄山书社出版时间:2016年1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6年1月印次:1ISBN:9787546154336内容简介:  《锦程(中国丝绸与丝绸之路)》对丝绸之路的出土纺织品进行了总体介绍,作者赵丰把中国丝绸的发展、工艺等通过丝绸之路的变化一一呈现,特别通过对汉唐时期不同种类纺织品的技术与风格特点的介绍 ...

• 敦煌早期彩塑的犍陀罗影响

来源 敦煌研究院丨赵声良敦煌石窟早期的洞窟中的彩塑佛像具有浓厚的外来艺术风格。一方面佛教是从印度经西域传来的,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印度和西域等外来样式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佛像完全仿照外来的形式是很好理解的。另一方面,中国的雕塑家们还没有一套表现佛像的技法,还需要学习和采用外来的雕塑手法。北凉第275窟正壁(西壁)塑出一尊高达3米的交脚 ...

• 新疆“长城”遗迹分布在40个县市境内

来源:亚心网作者:赵梅稿源时间:2016-08-25 17:21:13亚心网、都市消费晨报全媒体讯(文/图 记者 赵梅)人们都以为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只是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然而,全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新疆长城资源调查的结果发现并认定,新疆境内也有大量的长城“遗址”。只是和内地长城不同的是,新疆境内的“长城”没有连续的墙体,没有高大的城墙。它们是根据地理位置的战略作用及地理环境,修建的呈点状、片状分布的烽燧、戍堡、 ...

• 唐大明宫遗址发掘出10座汉墓 墓藏汉代铁剑面世

汉代铁剑剑柄上镶嵌的古玉 本组图片由本报记者 赵雄韬 摄 汉代绿釉陶罐   唐大明宫遗址内,10座汉墓近日面世,让人兴奋的是,已发掘的几座古墓均未遭盗掘,墓葬内出土文物、墓室均保存比较完整,实属罕见!   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将于今年10月份正式开园,目前正在紧张施工,而在含元殿遗址北侧,将建设大明宫中央博物馆。   中国社科院唐城考古队考古专家李春林说,为了配合中央博物馆的基建,他们对博物馆区域内进行考古 ...

• 丝绸之路有3条 汉朝兴盛唐朝衰落

文章来源:北京日报作者:赵丰    丝绸之路全图    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    海上丝绸之路古航海图    丹丹乌里克出土的传丝公主画版    编者按  丝绸之路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曾七次到过中国)于1877年提出,此后,各种著述层出不穷,关于丝绸之路的概念也有所拓展,如海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等。丝绸之路其实 ...

• 撒马尔罕:丝路上遗落的文明

文章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作者:赵嫣在金庸先生笔下,撒马尔罕城防坚固、易守难攻。《射雕英雄传》中,郭靖以金刀驸马的身份随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一为报养育之恩,二为华山论剑精进武功,而私底下,更藏了对黄蓉 ...

• 苏巴什佛寺——传说中的“女儿国”

传说中的“女儿国” 天山网讯(通讯员赵来清摄影报道)苏巴什佛寺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县城北20公里处的库车河东西两岸的冲积台地上。苏巴什是维吾尔语“水头”或“龙口”的意思。该遗址是晋到唐 ...

• 《吐峪沟石窟文物保护规划》编制完成

吐峪沟石窟位于天山南麓吐鲁番盆地内火焰山山脉东部的山间峡谷——吐峪沟峡谷的南段,属吐鲁番市鄯善县吐峪沟乡,东距鄯善县城约40公里,西距吐鲁番市约60公里,距高昌故城约13公里,石窟所在地平均海拔高度约80米。 ...

• 陕西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地位特殊

3月27日,国家主席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时,全面深刻地阐述了对文明交流互鉴的看法和主张,多次讲到中华文明在陕西的悠久历史、传统文化和珍贵文物,列举了陕西历史文化在文明交流互鉴中的重要作用,使我们认识到陕西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中的地位极为特殊。 一、习主席重要演讲为文物工作提出新要求 演讲提出正确看待不同文明所包含的人文精神,应该让其中蕴藏的精神鲜活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 ...

• 丝路申遗成功:荣耀是暂时的,将面临更大挑战

  丝路申遗成功,陕西的世界文化遗产点增加到8个。历时8年的申遗背后有哪些没有公开的秘密,经历了怎样的艰难?以后需要怎么做?华商报记者独家专访了陕西省丝绸之路申遗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省文物局局长赵荣——  八年前的6月,华商报记者专访赵荣,当时谈的主题是《世界遗产需要汉唐雄风》。当时,刚刚就任局长的赵荣有一个非常重要的 ...

• 以对历史负责态度保护利用好世界文化遗产

  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首次联合跨国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项目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项目包括以上三国的33处文化遗产点,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文化遗产项目。其中,中国段包括陕西、河南、甘肃、新疆四省区的22处遗产点,陕西的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 ...

• 丝路申遗梦圆多哈

  2000多年前,起始于西汉都城长安的丝绸之路跨越陇山山脉,经河西走廊沿绿洲和帕米尔高原通往中亚、西亚,甚至绵延到非洲和欧洲。千百年来,丝绸之路成为中西陆路交通、文化交流的大动脉,它所承载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精神薪火相传,在文明交流互鉴史上写下了重要篇章。  转播到腾讯微博  大明宫丹凤门遗址保护展示厅全景   ...

• 陕西省文物局申遗专家工作组城固指导张骞墓申遗工作

  6月12日下午,陕西省文物局副巡视员周魁英带队,文物处处长呼林贵、申遗项目负责人陆武,文物保护研究院院长赵强、副院长赵静,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周萍、院长助理张磊,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王建新等组成的陕西省文物局申遗工作专家组一行,赴城固县检查指导张骞墓申遗工作。  专家组一行在城固县政府副县长龚野、县文物旅游局局长 ...

• 我国政府斥资保护新疆苏巴什佛寺遗址

 (记者赵春晖)我国政府批准立项的新疆苏巴什佛寺遗址保护工程将于今年4月开工,不久后,钢网围栏将在遗址四周形成一道屏障,帮助历经千年风沙侵蚀的古刹谢绝不速之客的打扰。  据新疆库车县文物局负责人吐尔洪·苏来曼介绍,国家和当地财政投入的890多万元资金,将全部用于对苏巴什佛寺遗址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文物展示厅、道路建设和保护围栏的建设 ...

• “玄鸟生商”神话释略

殷商人的始祖诞生神话,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所述极简,语焉不详。后有多种典籍涉及或补充这一神话,内容完整而为人们熟知者,当属《史记殷本纪》。其文曰: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亲,五品不训,汝为司徒,而敬敷 ...

• 中国的金字塔──少昊陵

埃及金字塔蜚声世界,中国也有金字塔,它位于泰山南麓、古城曲阜。 此塔本名少昊陵,底大上小,叠以万石,穷工极巧,筑成金字形,故世人称之金字塔。少昊,是传说中的五帝之一,相传为黄帝的儿子。据史料载:“少昊自穷桑徙都曲阜,以百鸟为官名,修太昊之法,以五行之首的金字标其政德,号‘金天氏’,在位八十四载,寿百岁崩,葬于云阳(曲阜城东之丘)。”后人把少昊奉为 ...

• 洛阳北魏墓略说

《中国文物报》1988年04月22日 星期五 第三版洛阳北魏墓略说发布时间:1988-04-22 作者:赵春青洛阳作为北魏后期的都城,其墓葬风格不仅对当时的中原地区乃至整个北魏疆域的墓葬以广泛影响,而且在某些方面还开创了隋唐墓葬制度的先河。因而,开展对洛阳北魏墓的研究,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砒上,辅之于最近发掘的北魏正光五年侯掌墓 ...

• 洛阳发掘一座东汉砖室墓

洛阳发掘一座东汉砖室墓发布时间:1988-03-11 作者:赵春青本报讯今年2月,洛阳市文物工作队配合基建工程发掘了一座东汉砖室墓,出土有铜缕玉衣片数百片鎏全铜羽人、铜车马饰、铜刀、铁剑、铅人、铅饼、玉璧、玻璃珠、陶楼和鸡蛋等百余件(组)精美文物。其中的铜缕玉衣片在洛阳地区属首次发现。该墓位于洛阳机车厂医院工地内。现存地面封上呈梯形截尖方锥状, ...

热门信息

123456789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