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鱼凫考 ——也谈三星堆遗址
四川“沃野千里,号为陆海”。先秦时代,曾先后有蚕从,柏灌,鱼凫,杜宇,开明等几个强大的部族在这沃野之地生息,繁衍,并在不同程度上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同时使这里逐渐得以开拓和发展,创造了灿烂的古代四川文明。 自1980年以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汉县文管所,四川大学等单位考古人员对广汉三星堆遗址进行的数次发掘,为我们研究古代巴蜀文化
四川“沃野千里,号为陆海”。先秦时代,曾先后有蚕从,柏灌,鱼凫,杜宇,开明等几个强大的部族在这沃野之地生息,繁衍,并在不同程度上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同时使这里逐渐得以开拓和发展,创造了灿烂的古代四川文明。 自1980年以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汉县文管所,四川大学等单位考古人员对广汉三星堆遗址进行的数次发掘,为我们研究古代巴蜀文化
三星堆遗址是1931年英国牧师董宜笃(V.H.Donnithorne)在广汉获悉当地农民燕道诚因车水溉田挖出石壁、玉璋、玉琮、玉壁等一大批玉石器而被发现的。根据燕氏家族提供的情况,董宜笃得到这批玉石器出土的消息时,已事隔两年,实际上,这批玉石器是1929年出土的。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已近七十年了。 在这近七十年中,四川省内的文博考古单位和大专院校
每一位投身或即将投身中国考古学的研究者可能都会思考一个问题,在考古学研究的哪个地方能够获得最大的成绩,尤其是想知道未来一个时期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在哪里?的确,这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因为人的天赋、性情、志趣各不相同,适合一个人的未必适合另外一个人。这里没有指导他人的愿望,而是就事论事,想看看当今的中国考古学究竟在哪些方面生长, ...
2020年西藏文物考古成果公众分享报告会17日在拉萨举行。会上发言显示,西藏当雄墓地2020年考古发掘工作中出土的围棋子等遗物显示了早期与中原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文博馆员扎西次仁在会上介绍了当雄墓地2020年考古发掘的情况。 当雄墓地位于拉萨市当雄县当曲卡镇境内。2020年6月至10月,配合基本建设开展了抢救性考古 ...
考古所见丝绸之路宁夏段上的乐舞艺术马建军 摘要:丝绸之路是世界历史上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重要线路,是人类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交流的主干道,在东西文化交流、商业贸易往来、民族迁徙融合、政治军事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宁夏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考古出土的大量遗物,见证了文化交流的发达与繁荣。乐舞遗珍便是其中非常重要而又独特的种 ...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主要分布在甘肃中南部地区,以陇西黄土高原为中心,东起渭河上游,西至河西走廊和青海省东北部,北达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南抵四川省北部。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马家窑文化的年代约为公元前3300年—前2050年。马家窑文化最早是由瑞典地质学家、考古学家安特生(1874—1960)于1923年在甘肃省临洮县马家 ...
江苏邳州煎药庙西晋墓地 1 号墓的独特性文 图 / 马永强煎药庙墓地航拍 2015年7月—2016年9月,南京博物院、徐州博物馆、邳州博物馆对邳州新河煎药庙西晋墓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墓地规模较大,排列有序,未受盗扰,保存完好,单体墓葬规模大,出土有陶瓷器、金银器、铜器、铁器等各类文物,其中鹦鹉螺杯和玻璃碗尤为珍贵,体现出墓主人较高的身份与 ...
大运河苏州段属江南运河的一段,由不同历史时期开凿的多段运河组成,总长度约73千米,是连接无锡运河和浙江运河的重要节点,也是中国大运河各段中延续使用时间最长且目前最为繁忙的内河运输航路之一。其贯通和航运对沿河流域的经济、社会、文化及人居环境的互动发展等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大运河苏州段沿线古镇众多,人口密集,聚焦的区域空间类型和地理景观 ...
画屏在古代中国美术中具有独特的“三位一体”身份:它既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绘画媒材,又是可供近距离欣赏的以不同材料制成的物品,还是协助建构室内外空间的准建筑构件。屏风是多面的,融合了物品,图像,空间,“三位一体”;它穿越了古今,横跨了时空,既是传统,又有未来。▲ 西汉初期 云龙纹漆屏风 马王堆1号墓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在挂轴于唐末五代被发明 ...
2021年2月5日,上海大学全球问题研究院和上海大学全球治理中心邀请三位土耳其学者就新近出版的《怀念帝国:土耳其的新奥斯曼主义政治》(Nostalgia for the Empire: The Politics of Neo-Ottomanism)展开研讨,借此机会向国内引介国际学界的研究成果和学者观点。本文系座谈整理稿。主讲人信息:哈坎·雅乌兹(Hakan Yavuz):美国犹他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
考古人许宏身上有很多标签,如学术明星、畅销书作家、意见领袖和学术网红等。二里头一甲子时,许先生就希冀自己像英国著名考古学家保罗·巴恩一样,用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生动的文笔搭建起学界和公众间的桥梁。如今两年过去了,我们除了在《历史研究》《考古》等学术刊物上见到他的文章,他的首部“考古纪事本末”——《发现与推理》也在疫情期间问世,作为 ...
2021年4月6日上午,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系主办的东方考古论坛学术讲座“中国史前治水文明研究”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知新楼A1017顺利举办。本次讲座由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方辉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考古科技与实验研究中心主任——刘建国老师担任主讲嘉宾。 本次讲座刘建国研究员通过应用三维GIS技术对不同 ...
从敦煌哲学看河西走廊的多元文化共生蔺海鲲,罗 鹏多元文化共生是促进文明交流最深刻的理念,河西走廊是极具特色的文明过渡地带,深刻理解河西走廊上的文化共生现象,对于全面审视人类文明历程、构建人类共有的精神家园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河西走廊上,敦煌是一颗耀眼的明珠,作为我国和亚欧大陆交流的中心地区之一,敦煌不仅是东西方陆上交 ...
河西笔谈:从河西走廊发现更广阔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编审、《中国边疆史地》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 李大龙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李鸿宾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一级教授、著名秦汉史专家 王子今人类学博士《中国民族报》理论周刊编辑 王剑利“从走廊发现中国”专题(下文简称“走廊专题”)要回答“何谓中国”的问题。我 ...
中国的建筑体系是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它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世代经验的累积所创造的。这个体系分布到很广大的地区:西起葱岭,东至日本、朝鲜,南至越南、缅甸,北至黑龙江,包括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区域在内。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于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如弟兄之同属于一家的关系。
本文认为,考古学的人类学传统,就是指运用人类学的材料、观点和方法以解决考古学的问题,其中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在具体问题的研究中,广泛征引民族志文献,用以解释考古遗存的文化现象;二是综合考古学与民族志中的同类现象,对文化进化过程或某种文化现象的起源、演变过程进行总结,从而抽象出一般规律性的认识。中国考古学的人类学传统表现在:①汉族民俗(包 ...
恩格斯早在1884年就指出,一门科学的发展是同前一代人遗留下来的知识量成比例的。而且,今天看来,一门学科只有突破本学科的界限,才能求得本学科的真正发展。作为一门学科的考古学也不能例外。最近,有人著文论述自然科学方法对考古学发展的重要性,这是引人注目的一个方面;但是另一方面,人类学,尤其是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给考古学研究的深远影响, ...
我国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四川三省,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历史上曾是诸种文化交流的地带。以目前资料而言,云、贵、川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在自身文化的基础上,至少受到四种文化的强烈渗透,这就是由北向南延伸的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由南向北挺进的越文化,以及川东鄂西固有的大溪文化。有段石器便是受东南沿海地区百越文化影响的一个突出表现 ...
我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更新世人类文化的性质和发展轮廓。衡量和估价文化性质和发展水平的科学尺度是器物类型学。一批遗址中出土石制品加工和组合特征的异同是判断史前文化关系和历史演变的基本依据。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器物类型学是蒙特柳斯于十九世纪80年代创立的。其原理和作用是根据不同遗址中工具形制比较及相伴关系来作相对 ...
1998年, 小长梁遗址的发掘采用了全球定位系统、埋藏学、石制品打制实验和动物骨骸改造动因等途径对遗址的沉积特点和石料打片性质作了观察分析。本文是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之上对小长梁石工业的深入研究。 小长梁遗址自发现至今已有20 多年了, 由于其时代的古老性, 石制品的丰富性, 以及保存较好的地层和埋藏条件, 使它在早更新世人类活动研究中的重要地 ...
玉器与陶瓷、青铜器一样是先民创造的一项具有特色的物质文化,因而也是中国考古学的一个研究对象和组成部分。玉文化研究成为一门显学是近50 年的事, 与陶瓷和青铜器的研究比较,无疑属于后进。如何迎头赶上,并驾齐驱,是古玉学者应当关心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深化目前的玉器研究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算是抛砖引玉,请大家批评指正。
聚落考古是以聚落为单位进行的考古学研究,目的是探讨聚落社会结构、聚落社会之间的关系与聚落社会的时空变异, 以及聚落社会同自然环境的关系。聚落考古不仅要做好聚落个案研究, 而且要研究同一文化、同一时期的聚落群, 并以此为基础探索同一文化不同时期、不同文化同一时期和不同文化不同时期的聚落变异, 从中求证社会群体的演变, 观察历史社会的变化。
良渚文化遗存自本世纪三十年代被发现,迄今已五十年了。七十年代以来,一批良渚文化的玉器被发掘出土,使人们对该文化的内涵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其中的玉琮和玉璧是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琮、璧,它们自然成为国内外考古学者研究的对象。通过对良渚文化的玉琮进行器物形态学分析,可以看出,它们在造型和纹饰等方面都有若干差异。这些差异有无年代早晚的差别?对此 ...
玉琮是中国古代具有神秘色彩的一种器物。历代学者都根据《周礼》上“黄琮礼地”的记载,视玉琮为周代礼地之器。清末以后,随着出土玉器流传到国外,形制和纹饰奇特的玉琮为欧美日本的古玉研究者所注目,遂成为一项世界性的研究课题。1972年以来,考古学的实践证明:玉琮是分布在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的典型器物之一。在新的基础上,学术界正对玉琮等玉器重新进行全 ...
越来越多的证据清楚地表明, 野猪( Sus scrofa) 向家猪(Sus scrofa f. domes tica ) 的转变是逐步发生的, 要延续多代, 在时间上经历多个世纪, 甚至是数千年。最近, 在土耳其的卡耀努·特佩斯(Cayonu Tepesi) 这个关于早期家猪驯化的重要遗址所做的动物考古研究, 也证明了这一观点。我们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 在辨别考古遗存中人与某些动物关系的变化时, ...
范祖锜(以下简称范):尊敬的汪先生,您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考古学家。40多年来,您在考古学领域纠正古人之陈说,或冲破今人之误区,灼见屡出,新论迭生,成果丰赡,建树卓越。您的《云南考古》《沧源崖画的发现和研究》《铜鼓与南方民族》《民族考古学论集》《西南民族与历史文化》《文化人类学调查》等著作以及译著《事物的起源》,对中国民族考古学的学科建 ...
广汉三星堆遗址和成都金沙遗址等重大考古发现,让我们了解到古蜀文明的特质所在。大量金、铜、玉、石、骨牙类文物遗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考古发现大量形体高大、威严神圣、地域特色浓郁的精美青铜文物,再现了四川先民独特的生存意象与奇幻瑰丽的心灵世界,也体现出古蜀族非凡的艺术想象力与惊人的创造力。作者手绘青铜立人像线图。 古蜀人的 ...
摘 要:在新疆出土的千余件佉卢文文书中,仅有Kh. 677一件文书记载了鄯善国妇女的土地问题。从中可以看出,其土地是通过购买和赠送两种形式而获得的,鄯善国妇女对土地拥有所有权,既可以自己播种、农耕,也可以作为礼物送人,甚至可以自由买卖,享有对土地的归属权和抉择权,与吐鲁番出土回鹘文、汉文土地买卖契约确保买主权益的条款极为接近,然而与魏晋 ...
“丝瓷之路”是自古以来连接东西方的海陆两路交通要道。其中的“丝”指丝绸,“瓷”指瓷器;丝路指代陆路,瓷路指代海路。“丝瓷之路”基本涵盖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古代“丝瓷之路”经历了萌芽、开辟、巩固、兴盛、衰落等时期,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丝绸之路存在已久早在张骞通西域之前,连接东西方贸易的丝绸之路就已经存在。公元前4世纪至前1世 ...
【关键词】中国考古学;100周年;成就【摘 要】中国考古学从1921年兴起以来,至今已有百年的发展历程。100年来,中国考古学在早期人类至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研究中,都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在揭示中华古代文化与文明以连续发展和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与中华文明瑰宝”、丰富世界古代文明史研究方面,功绩卓著。尤其是在中国史前史 ...
国际考古学暨历史语言学学会高级研究员、理事张如柏教授作者简介: 张如柏,汉族,江西省上饶市人,国际考古学暨历史语言学学会高级研究员、理事。57年毕业于中南大学(原中南矿冶学院),后进入成都理工大学(原成都地质学院)从事矿物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直至退休。工作期间,共发表有关矿物学、地球化学论文近100篇,曾于1986年首次在世界上命名了独 ...
✪ 李学勤/ 清华大学历史系[导读]“当一个社会的物质条件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会愈发渴求,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又将走向何处”。历史研究,尤其是早期历史研究的意义就在于说清楚这些问题。那么,中国为何被称之为“文明古国”,怎样构成“文明”,与其它的文明相比,中国早期文明有哪些特殊之处?李学勤先生在这篇演讲中,结合考古发 ...
中国边疆考古学是以(中国)边疆地区为核心的考古发现、研究等内容为基础,地域包括东北地区、新疆、内蒙古、西藏、西南地区和海疆等相关的区域,从时段上看,涵盖了从石器时代至历史时期的漫长历史阶段。从历史的角度看,边疆(地区)的概念又是动态的,涉及的范围更广泛,历史时期考古是重中之重,研究领域具有国际性和区域交流的特点。边疆考古学的研究 ...
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入围终评的新石器时代项目中,长江流域有二,浙江井头山遗址入选;黄河流域占三,河南双槐树和时庄遗址入选,在中国考古学百年之际,为诞生之地献上厚礼。但“中原”之大胜,并不会让我们重归“中原中心”的旧路,新发现揭示的是中华文明自孕育之初就呈现出的多元发展的鲜活场景。井头山遗址的发掘是近年来充满传奇 ...
自三星堆六个新发现的“祭祀坑”破土发掘以来,世人对三星堆青铜文明的关注热度再度火爆,各种猜测和解释更是让人眼花缭乱。人们之所以对三星堆感到神秘,正因为我们过去太习惯于用传统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去观察它,用我们已知的“知识图谱”去对照这个未知的世界。迄今为止,三星堆这六个坑的考古发掘工作还在进行当中,我们不知道还会有多少新事 ...
【编者按】三星堆考古发掘的最新发现,把公众把目光再一次聚集到考古活动上来了。“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考古学是什么?考古发掘是怎么进行的?考古学的研究有可能回答哪些问题?……带着如许疑问,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组织“考古新识”系列,邀请校内外历史考古文博领域的相关学者撰文,以三星堆考古的新发现为契机,与读者一起进行一次考 ...
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既是博物馆发展的重大契机,也是博物馆当前面临的一种全新挑战。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5月31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完成全国1428个非国有博物馆共计1401039件/套(实际数4264388件)藏品的登记备案。随着各类政策的支持,非国有博物馆数量不断增长,发展势头显著。在可持续运营中,非国有博物馆发展质量提升工程也被纳入 ...
从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中来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生产状况是最为直观的了。其中有很多珍贵的生产劳动场面,可以使我们了解汉代社会与当时生产力的真实情况。图1:画像石中的纺织图例如纺织。我们现在的考古发现中,可以找到新石器时期的纺织工具,如在良渚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古代梭子、简易织机的零件等,但是由于材料有限,当时织机的完整面貌是怎么样的,还只 ...
【关键词】中国考古学;100周年;成就【摘 要】中国考古学从1921年兴起以来,至今已有百年的发展历程。100年来,中国考古学在早期人类至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研究中,都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在揭示中华古代文化与文明以连续发展和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与中华文明瑰宝”、丰富世界古代文明史研究方面,功绩卓著。尤其是在中国史前史 ...
2021年3月20日,三星堆遗址考古有了重大发现。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要项目工作进展会议宣布:在三星堆接连发现6个重要的祭祀坑,已经出土了金面具残片、青铜神树、象牙等。本期推送段渝教授研究三星堆文化的文章,以飨读者。 摘要:商代以三星堆文化为表征的古蜀王国,是一个实行神权政治的文明古国。从考古学上对三星堆的物质文化特征所进行的研 ...
彭阳境内的丝路遗存探讨杨宁国(宁夏彭阳县博物馆,宁夏 固原 756500) 摘要: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与西方进行有效沟通的关键通道,对当时世界范围内文明的交流和融合起到积极作用。彭阳县位于宁夏固原市南部,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其地理位置正处在古丝路东段北道的关键位置,对丝路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丝路发展历史的阐述, ...
从考古学观察历史发展的底层逻辑贺云翱 读到先知书店策划的一篇美文《瘟疫:人类的敌人,历史的推手》,文中认为历史发展的底层逻辑有三个方面:地理环境、新技术、思想观念。从考古学角度是否也可以观察到这三个方面呢? 第一是“地理环境”。布罗代尔在《文明史》中说“讨论历史,就是讨论空间、土地、气候、动植物等地理环境是如何被人们所利用” ...
1926年李济先生对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进行的考古发掘,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就整个工作过程来说,此次发掘最突出的特点在于精细,最突出的成就也在于精细,体现在田野发掘、记录、测量、采样等各个方面,堪称中国精细化考古的典范。 李济所选定的发掘区位于遗址南部边缘,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8米,南北宽4~6米,面积约40平方米。 ...
仰韶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国家文物局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项目,计划于2021年6月建成开放。春节期间,公园建设已初具规模,园区内风景如画、文化标识明显、考古特质突出。著名的仰韶村遗址有“大动作”的消息不胫而走,吸引了众多游客在仰韶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揭开神秘面纱之前,一睹为快。 仰韶村遗址是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发现地和命 ...
中国近百年文博大业,几乎都有徐森玉先生的参与和贡献,出于对他的学养及为人的尊敬,人们很早就称他为“森老”,作而不述,无言为大。2021年系知名文博学者徐森玉(1881-1971)先生140周年诞辰暨辞世50周年。徐森玉先生曾任清史馆纂修、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故宫博物院古物馆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华东军政委文化部文物处处长、上海市文管会主任、上海 ...
摘要:“丝绸之路”是指以古代中国为出发点的东西方交往的各条道路或路网。长期以来,在有关丝绸之路的讨论中,地处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基本上没有被纳入到这个体系当中。按照人们一般的认识,这是由于其地处高寒雪域,自然环境险恶,人烟稀少,古往今来皆被视为“畏途”,因此在传统的汉、藏历史文献记载中对此几乎完全失语。近年来的考古发现表明 ...
一、什么是岩画?所谓岩画,是指人们用颜料或者石制以及金属工具在岩石表面上绘制、敲击、研磨或者刻划的图画或符号。在我国历史上有过“画石、崖壁画、崖画、石头画、崖刻、崖雕”等各种称谓。根据制作方法,则大致可分为岩绘画和岩刻画两大类。欧美学者普遍将使用工具敲击、研磨和刻划的岩画称之为Petro
编者按4月9日(本周五),“故宫与故宫学”系列第五讲、“北大文研讲座”第195期“敦煌和故宫——中华文化包容互鉴的结晶”即将举办,主讲人是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作为延伸内容,我们特推出王旭东院长所作《使命与担当——故宫博物院95年的回顾与展望》一文。经过90多年建设与探索,2019年故宫博物院正式提出了“四个故宫”的建设体系。2020年,在紫禁 ...
一 考古发现的简单回顾 秦文化的发现和现代中国考古学的产生基本同步。30年代国立北平研究院为了探索周、秦二族文化派人赴陕西调查,苏秉琦先生主持发掘了宝鸡斗鸡台的屈肢葬墓,首先接触到了秦文化,虽然没有直接命名,但已将它与其他性质的文化区分开来。这是严格意义上秦文化考古工作的开始。 50年代至60年代初,考古工作者先后在西安半 ...
四川广汉三星堆两个器物埋藏坑自1986年发现以后,过去了近20年的时间。对两坑中出土器物的研究,吸引了不同学科的众多学者,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收获。其中二号坑的青铜立人像,是三星堆出土文物中最受研究者关注的对象。学者们对它进行过反复探讨,提出了种种解说,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远没有获得定论。实际上我们在急于进行总体诠释的过程中,常常忽 ...
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贫穷落后而又热闹的黄土高原小农村,来到80年代书声琅琅的岭南大都市里的中山大学康乐园学习考古,恍如一下子穿越了无数个世纪的历史。当时接触的第一个专业性概念就是“考古学文化”。业界对考古学文化的定义是:考古发现中可供人们观察到的属于同一时代、分布于同一地区、具有共同特征的一群物质性人工遗存。老师在讲解完这个 ...
赵声良198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同年到敦煌研究院工作。2003年获日本成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美术史专业)。现为敦煌研究院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主要从事敦煌石窟艺术及中国美术史研究,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十余部,主要有《敦煌壁画风景研究》《敦煌石窟美术史(十六国北朝)》《敦煌石窟艺术简史》等。“期待未来有更多的人能加入到守 ...
近日,随着三星堆遗址的再度发掘和出土文物的接连“上新”,三星堆考古再次举世瞩目。6座新发现的“祭祀坑”已出土金面具残片、鸟型金饰片、精美牙雕残件等重要文物500余件,在社会上掀起了新一波“考古热”“文保热”。 三星堆和域外文明是否有联系?这次“上新”,有哪些重要意义?可以帮助我们解开哪些“谜”?带着这些问题,连线中国考古学会理事 ...
2021年是中国考古学一个重要的节点,这一年,中国考古学迎来了它的100周年。中国考古学的起点,学术界一般认为是以1921年秋瑞典人安特生(Johan Gunnar Andersson,1874-1960)发掘仰韶村遗址并命名仰韶文化为标志。那一年,安特生受聘为当时北洋政府的矿政顾问,对仰韶遗址进行了首次发掘,发现大量彩陶等史前遗存并命名了仰韶文化,被认为是以田野发 ...
3月26日,一年一度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揭晓了2020年六大考古新发现。它们是:浙江余姚井头山新石器时代遗址、河南巩义双槐树新石器时代遗址、湖北武汉黄陂区郭元咀商周遗址、宁夏彭阳姚河塬西周遗址、新疆尉犁克亚克库都克唐代烽燧遗址、青海都兰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 2020年中国的考古发现并没有因为疫情而受多大的影响,这6个评选 ...
2021年3月31日上午,首都师范大学考古文博系列讲座2021年度第1讲在北一区文科楼301进行。我们有幸邀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洛阳唐城队副队长韩建华老师为广大师生带来了题为《丝绸之路青海道考古新发现》的讲座。此次讲座对刚刚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0中国考古新发现的青海都兰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
在我国陕北榆林、宁夏、内蒙古等地区,牛羊肉食品、羊毛衫和毛毯等以其特色品质而远近闻名。这些分布在农牧交错带的特色饮食和生活用品都离不开食草动物牛和羊。和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牛和羊什么时候出现在这一地区并成为我们的美食?最早的牛羊是中国人驯化的吗?如果不是,它们又来自哪里?怎么来的?什么时候来的? 陕北榆林地区是我国典型的农牧 ...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时隔三十五年,三星堆遗址重又“上新”,这一青铜时代神秘文明的面纱再次被掀开一角。 三星堆青铜器造型奇特,工艺精巧,其中夸张的眼部表现手法尤为令人印象深刻,甚至让人怀疑它们属于“外星文明”,可从同一遗址中出土的石人却没有雕出眼睛。美术史家、芝加哥大学教授巫鸿在其美术史文集《陈规再造》中提出“眼睛就是一切 ...
任何文明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都同周边诸文明进行双向或多向的交流互动。伊朗作为欧亚大陆的陆上走廊和交通枢纽,是古代世界文明交往的典型案例,正如我国著名中东史专家彭树智所言:“伊朗通史是一部写不完的文明交往史。”伊朗是西亚文明古国,历史源远流长。由于地处欧亚大陆的十字路口,古代伊朗一直充当中国同欧洲经济文化交往的中转站。得益于 ...
长城是起源于东周时期具有政治、军事、经济等多重意义的边界工程,当时的主要大国秦、齐、楚、魏、赵、韩、燕都修有长城。秦在昭王及秦始皇时期两次修筑长城,以防备北方的匈奴,后者即著名的秦始皇“万里长城”。近些年,有多个省进行了长城资源调查,使得学界对秦长城的认识更加清楚。在新公布的里耶及岳麓秦简中,也有与长城有关的内容,并能 ...
无论是在周秦时期,还是在汉唐及它们之间的新朝、东汉献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等时期,长安都维持着都城地位。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内,长安不仅在地理位置上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在促进丝路繁荣和保障丝路畅通方面,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1 自西汉以来,历代王朝在广大西域地区除了直接设置军政机构进行统治外,还建立了 ...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随着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陆上中西通道,色彩艳丽、质地轻盈的中国丝绸远销中亚、西亚、欧洲等地,成为当时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方物,也是世界眼中古老东方文明的重要象征。值得注意的是,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腹地,不断发现早期仰韶文化时期的丝织品,刷新了人们对中国丝织品的起源认知,更为重新审视中原地区在中华 ...
近日,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今年在青海南部发现的元代金虎符向世人展示了历史上中央政府在藏族地区实行有效军政管理的事实,也反映了历史上各族人民共同开发和建设边疆地区的历史。 ...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既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的丰厚土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貌,又广泛吸收其他民族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体现了海纳百川的宏大气魄。正是这种民族性与包容性的统一,使中国文化在保持和延续自己的“根”和“魂”的同时,不断开创新的局面,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明清之际,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来华对中西文 ...
夏王朝是文献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夏代所创造的文明是考古学时代划分中中国青铜时代的开端,夏文化探索是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研究中至为关键的重大学术研究课题,也一直是中国考古学史上争鸣最为激烈、最为持久的专题之一。中原地区是夏文化探索与研究的中心地区,如何提高以二里头遗址为中心的夏文化探索相关考古工作规划水平,围 ...
星图是描绘天上恒星分布和排列组合的图像,它不仅是人们认识和记录星空的某种反映,也是研究和学习天文学的重要工具。自古以来,灿烂壮丽的星空一直吸引着不同人类文明的目光。最初人们仰观天空,并不能理解其中的规律,随着对星空观察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不同星体位置及特征的认识不断清晰起来。于是,为了方便观测和记忆,先人把夜空中的繁星划分成群、联 ...
在我国宗教艺术的研究活动中,学者们都关注于信仰的普世价值而忽视了阶级、阶层的划分,这样的研究成果几乎没有。事实上,信仰传播中存在着因社会属性不同而产生的区别,这一点在宗教艺术中表现得特别突出。 西方13世纪神学家波拿文都拉就明确指出:“图像是为了那些无知者准备的,从而那些没有受到过教育的、不能够读《圣经》的人,可以通过 ...
在中国,考古学被认为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可以用来证经补史。梁启超的两重证据法体现了早期中国学界对考古学的认识和价值期望,至今仍被认为是中国考古学的特色。在欧美,考古学被认为是一门通过间接方法从物质文化来了解古代人类行为和思想的学科。由于考古学家的发现大部分是没有文字的物质材料,于是他们既无法像历史学家那样通过文字来重建历史,也无 ...
一、欧亚体系中的石峁与二里头 我曾经将全新世的欧亚大陆分为三个文化圈,分别是以早期中国文明为核心的早期东方文化圈,有着西亚文明和埃及文明的早期西方文化圈,以及早期北方文化圈。这三个文化圈形成于一万多年以前,之后不断发展,具有各自的传统。早期东方文化圈具有超大规模的定居社会和农业经济,稳定内敛,遵循礼制,有着祖先崇拜、慎终追远和 ...
一、问题的提出 2002年,二里头3号宫殿基址发掘过程中,在南院发现宫殿使用时期的I级墓葬2002VM3。该墓葬东南部被二里岗文化晚期灰坑打破,残余部分未经扰动。墓口长2.24米、宽1.19米、残深0.72-0.79米。墓主为30-35岁之间的男性,仰身直肢,头朝北,面朝东,双脚并列。该墓随葬了丰富的陶器、漆器。特别引人注意的是,墓主的头顶出土有三件白 ...
作者:霍巍 来源:中国新闻社 三星堆文化是早期华夏文明和其他文明之间交流互鉴、相互影响的物证。目前我们对三星堆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人类才刚刚走到神秘三星堆“祭祀坑”的大门口,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 霍巍本人。中新社记者安源 摄随着三星堆6个“祭祀坑”考古发掘工作的进行,三星堆文化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目光。面对“20世纪人类最伟 ...
新发现六座“祭祀坑”、出土500余件重要文物的消息,让“三星堆”成了全民关注的热词。与此同时,造型怪异的青铜器从何而来、三星堆与二里头谁是“最早的中国”,这些讨论与争议,也在考古之外风声渐起。3月23日的最新消息显示,专家对三星堆遗址6个坑的73份炭屑样品使用碳14年代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对年代分布区间进行了初步判定:推断三星堆4号坑距 ...
参加三星堆直播有感2021年3月20至23日,应中央电视台社会新闻部的邀请,参加了对三星堆遗址发掘现场直播,收获良多。现将我的体会分享给各位关注三星堆考古,关心考古事业的朋友们。01发掘工作恰逢其时,有利条件多重叠加这次发掘真是恰逢其时。一是2020年9月28日,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 ...
郑岩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我几年前指导的一位研究生喜欢插花。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在山西侯马东周铸铜遗址出土的一块六瓣花朵纹泥模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细节:泥模的每个花瓣内大多装饰四个小圆点,而其中一瓣却异乎寻常地多出一个圆点。工匠的这个“差错”在纵横排列的十八个花朵中一次次重复,只是方向不同(图1)。她由此推测,一些复杂的纹样 ...
葛承雍本文节选自《胡汉中国与外来文明(交流卷):绵亘万里长》(葛承雍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转自“三联书店三联书情”。 学术界往往爱将秦汉与隋唐类比,特别是“汉唐”作为同一循环的连称,频频使用于历史文化的学术著述中。因为汉与唐同为中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统一王朝,如果说汉朝是杂糅春秋战国时代产生的各种要素,继秦 ...
作者:孙华 来源:“赛博古”微信公众号 原文刊载于四川大学博物馆 四川大学考古学系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 编《南方民族考古》(第十五辑) 原标题为孙华:《三星堆遗址的初步研究》 三星堆遗址祭祀区祭祀坑布局位置图(图源:国家文物局) 值三星堆遗址新发现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之际,特选一篇孙华教授有关三星堆遗址的文章,以资庆贺 ...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一 如果考古学家只会发掘而不会思考,没有理论的素养,这门学科就无法提高,我们培养学生的水平就只是技术工匠的档次。 曾经,考古似乎和现代社会相隔甚远,对普通人来说有些遥不可及。近年来,随着考古发现的深入、考古手段的进步、考古知识的普及,考古不再是生僻冷门的领域,而与每个人产生越来越多的联系。 有人说, ...
中国海洋文明的源头在哪里?中华文明形成的关键时刻,中原地区是否为“文化洼地”?长江流域的青铜文明何时起步?西周如何将西北地区纳为“王土”?唐朝对西域怎样进行有效治理?青海高原上热水墓地的主人到底是谁?3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京举行,公布的六项重大考古新发现回答了这些问题,也展示了考古学为 ...
中国考古学必须要了解世界考古学(或者说西方考古学),但不等于我们就要成为他们。我们需要学习,需要创造,这两个方面我们都还做得很不够。如今我们倒是特别热衷于让他们了解我们,特别希望得到他们的承认。我不是说这不重要,只是这没有了解他们重要。陈胜前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进行考古学理论、考古学思想史、晚更新世史前史 ...
三星堆新发掘的“祭祀坑”中出土了较多的象牙和一些象牙雕刻残件,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 3号坑层层叠叠的象牙和透过象牙露出的青铜器形成强大的视觉冲击力,让人觉得非常震撼。5号坑伴随着大量金饰片、玉管珠还发现了不少象牙残片,上面雕刻着精美的花纹。 其实,在1986年发掘的2号坑中,就有少量牙雕残件出土,但因为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太 ...
在浩如烟海的书法类型里,有一种独特的书法形式——写经体。这种特殊的小楷书法在佛家和书家的共同参修中得到了艺术上的升华,从汉魏开始,佛教逐渐传人中国,佛经的翻译与复制成为很重要的一件事,因为佛经是传播佛法最好的信息载体。自北魏开始,写经体开始渐渐在佛教内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同时也在无形之中影响着书法领域。由于写经不完全是书法行 ...
每一项考古发现都会提出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在通常情况下,这些问题经过研究者一段时间的讨论,多数都会达到共识,不会有太多的疑难。只有很少的一些发现,会留给我们许多争论的空间,让我们许久也找不到真正的答案。三星堆两个器物坑的发现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连器物坑本身的性质都是众说纷纭,更不用说那些具体的器物了,学者们费了许多的功夫,有 ...
作为首位进入中亚开展考古研究的中国学者,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队长王建新对“中国考古一定要走出去”有着独到见解和坚持。他认为,只有把中国放在世界文化的大格局下看待,才能更清晰地认知中华文明的特质和优势。他和团队的努力,为丝绸之路考古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中亚考古增添了中国视角。王建新在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前。资料图片 从 ...
再次实证中华文明由多元一体形成 王巍指出,三星堆新出土由玉琮、玉璧、玉戈和牙璋演变成的仪仗用具和青铜尊、青铜罍、铜铃等,都是中原地区的风格。这些风格的遗物,基本上是在夏王朝后期都城二里头遗址形成,有相当一部分被商王朝所继承。 三星堆遗址新出土的这一批中原风格的遗物,清楚地表明,古蜀文明和中原夏商王朝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古蜀 ...
唐代张彦远在他的《历代名画记.叙师资传授南北时代》中说:“若不知师资传授,则未可议乎画。” 早年,张大千人物、 仕女画的风格在明、清之间。他的人物画,主要是仕女画,其变化、成熟、成功是在他两次去敦煌,在极艰苦的环境和敦穆凝重的境界下,潜心临摹、研究了敦煌的伟大辉煌的绘画,主要是人物画之后。张大千两次去敦煌,是在一九四一年至一 ...
唐朝粟特人来华的负面意义 我们现在一说唐代,就是开放社会,比如当时以粟特人为主的很多外国人都到中国来,并且带来一些器物,这些都不假。但是唐代的政治制度,比如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均田制和行政系统,都跟西方没有什么联系。 当然我们说唐诗要讲音韵,一讲音韵就和古印度的梵文有关,因为我们原来对音韵分得不清,梵文对音韵分得更清,但 ...
近日,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成果再次惊艳世界,出土了奇异瑰丽的青铜面具、人像、神树等琳琅满目的文物,对于揭秘古蜀文明之谜有重要意义。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考古综合应用了一大批现代科技,特别是现代数字技术,发掘现场可以说是大型国家级科技实验室,是中国现代科技的“秀场”。 故特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建国围绕现 ...
内容提要:中国是岩画艺术分布较广的国家之一,贯穿中国北方草原森林文化带。近年,随着大兴安岭岩画的发现,将中国北方岩画带连接起来。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大兴安岭岩画的内容和风格,不仅表现出了与草原岩画不同的特点,同时,与北美西海岸岩画有着千万缕的联系。本文试图通过大兴安岭岩画和北美西海岸岩画中的“龙”形图像为例,进行对比研究,以期 ...
蒙古国境内突厥遗迹的调查 刘文锁(中山大学人类学系) 本文介绍2006年夏作者参加由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发起和组织的“中蒙联合考古考察队”,与国立蒙古历史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Mongolian History)和蒙古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Mongolia)的学者合作,在乌兰巴托以西蒙古中、西部地区考察的突厥汗国至东突
君主的君主名称忽必烈的大汗之体貌如下:不长不短,中等身材,筋肉四肢配置适宜,面上朱白分明,眼黑,鼻正。《马可波罗行纪》 甚至对于周边的国家,他们对其形状和大小的概念也是模糊不清的。他们在制作地图时不考虑比例,以耗费的时间而不是行进的距离衡量旅程,而且整个地理学科完全受困于神学理论,它认为世界像盘子一样,是平坦的,而耶路撒冷就在其 ...
突厥从其形成民族到称雄北亚再到败亡流散,前后不下数百年,其间文化风俗发生过相当复杂的变化。然而在这一领域至今仍然存在着大量的空白和模糊之处。笔者仅就丧葬方面谈一谈自己在史料挖掘中的一些粗浅感受,并渴望就教于大方之家。突厥丧葬风俗的流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丧葬仪式和习俗的层次积累,使其程式日趋复杂、内涵日益丰富;二是作为丧葬风俗 ...
坑中青铜大立人出土现场 20世纪80年代,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的发现,揭开了古蜀历史文化研究的新篇章。当时发掘者认为,三星堆遗址应是蜀王鱼凫氏举行的天、地、山诸神祭祀活动遗留的“祭祀坑”,坑中器物均为祭器。此后围绕三星堆的性质的界定问题,分歧争议很多。林向认为两坑应为古代萨满式文化的产物,是一种厌胜埋藏。徐朝龙认为是“鱼凫灭国器 ...
作者=刘超 来源=《复旦学报》 1920年代兴起的中国近代考古学,给历史学很大影响。“20世纪中国‘新史学’的一个重要支柱是本世纪初开始逐步引入的西方现代考古学,而其与此前中国旧史学的一个重大区别也就是考古与历史研究的结合。考古学曾给20世纪的新史学带来许多希望。”近代考古学的兴起,与五四时期疑古辨伪思潮有一定的关联。古史辨运 ...
2021年3月19日下午,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东方考古论坛”邀请到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王志副研究员,为历史文化学院师生带来了题为“安徽垓下遗址的考古发现及皖北新石器研究展望”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强副教授主持。 垓下遗址位于安徽省固镇县濠城镇,2007-2009年考古发掘发现了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城址,获得2009年度 ...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介绍,在吉林省和龙市最新发现的黑曜岩原料巨型石叶石核,将为石叶技术在东亚地区的出现与发展研究带来诸多新课题。目前,专家已经确认该巨型石叶石核发现地点应为古人类活动遗址。 石叶是旧石器时代人类从石头上剥下来的叶状石片,主要用来做工具,石核就是石叶的母体。 这件黑曜岩原料的巨型石叶石核系在施工过程中被 ...
疆域辽阔的古代帝国在名作《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中,布罗代尔(Fernard Braudel)曾经如此论及16世纪西班牙帝国的统治与帝国幅员之间的关系,“与距离作斗争,仍然是费神的问题,但也是侥幸和运气的问题。在海上,如果顺水,一连几天好天气,人们就可以在一两个星期内做到别人6个月都做不到的事情。”但是,如果运气不好,赶上无风或者逆 ...
如何理解“文人画”、“文人画的真性”是什么?“文人画的真性”丛书日前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作者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朱良志通过研究黄公望、倪瓒、石涛等元明以来十六位画家,试图探讨支配文人画发展的根本因素——文人画的真性问题。朱良志近日在接受澎湃新闻对话时认为,通过倪云林讨论“幽绝”、通过文徵明讨论 ...
彩陶是中国史前考古遗存中最令人惊艳的部分,它源起万年上下,遍及大江南北,既是远古先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也是颇受考古学家关注的研究对象。已有百年历史的中国史前考古学肇始于对彩陶的发现,贯穿着对彩陶的思索和争论。 关于仰韶彩陶来源的争论 1921年安特生发掘河南渑池仰韶遗址,提出仰韶文化的名称,标志着中国近现 ...
中国是一个悠久的文明古国,具有十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中国的考古学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近年来不断有重大考古发现、重要研究成果问世。总书记最近关于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考古学的重要文化意义和政治意义,对考古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这对中国考古学乃至整个历史学,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考古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物质遗存的学问。自现代考古学诞生以来,以物质材料的属性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并且以时间顺序和器物类型为依据,对人类历史文化的演进,给出了许许多多不为人知且历史未曾记载的知识,也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社会的知识体系。 那么,考古学是在什么样的科学体系和构架下讲述人类历史的呢?毫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