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Silkroads Heritage!
中文 (CHN)
  • English (ENG)
  • Русский(RUS)
    登陆 注册
img
所有分类
  • 热点资讯
  • 深度阅读
  • 图片库
  • 地理信息库
  • 专家库
  • 遗产库
  • 申遗简报
  • 微信公众号
  • 主页
    • 图书馆主页
    • 交流主页
    • 中心主页
  • 资讯
    • 丝路资讯
    • 文博信息
    • 会议信息
      • 会议预告
      • 会议资讯
      • 会议议程
  • 遗产地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

    •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
    • 汉魏洛阳城遗址
    • 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
    • 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
    • 高昌故城
    • 交河故城
    • 北庭故城遗址
    • 碎叶城(阿克贝希姆遗址)
    • 巴拉沙衮城(布拉纳遗址)
    • 新城(科拉斯纳亚瑞希卡遗址)
    • 开阿利克遗址
    • 塔尔加尔遗址
    • 阿克托贝遗址
    • 库兰遗址
    • 奥尔内克遗址
    • 阿克亚塔斯遗址
    • 科斯托比遗址
    • 新安汉函谷关遗址
    • 崤函古道石壕段遗址
    • 锁阳城遗址
    • 悬泉置遗址
    • 玉门关遗址
    • 克孜尔尕哈烽燧
    • 卡拉摩尔根遗址
    • 克孜尔石窟
    • 苏巴什佛寺遗址
    • 炳灵寺石窟
    • 麦积山石窟
    • 彬县大佛寺石窟
    • 大雁塔
    • 小雁塔
    • 兴教寺塔
    • 张骞墓

    相关世界遗产

    • 约旦之库塞尔阿姆拉城堡
    • 约旦之佩特拉Petra
    • 五台山
    • 柬埔寨吴哥窟
    • 伊朗波斯波利斯
    • 伊拉克埃尔比勒城堡
    • 土耳其艾米索斯Ephesus
    • 土耳其迪亚巴克尔堡与哈维塞尔花园文化景观
    • 土耳其阿尼考古遗址
    • 柬埔寨 古伊奢那补罗考古遗址的三波坡雷古寺庙区
    • 巴勒斯坦 希伯伦和哈里尔老城
    • 土耳其阿弗罗狄西亚
    • 阿曼苏丹国卡尔哈特古城
    • 伊朗法尔斯地区的萨珊王朝考古遗址
    • 伊拉克巴比伦
    • 缅甸蒲甘古城
    • 意大利罗马历史中心区、城内教庭管辖区和圣保罗大教堂
    • 沙特阿拉伯吉达古城
    • 阿塞拜疆之城墙围绕的巴库城及其希尔凡王宫和少女塔
    • 丽江古城
    • 孟加拉国帕哈尔普尔的佛教毗诃罗遗址
    • 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含罗布林卡和大昭寺)
    • 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历史中心Bukhara
    • 乌兹别克斯坦沙赫利苏伯兹历史中心(Shahrisabz乞史城)
    • 阿富汗查姆回教寺院尖塔和考古遗址

    预备遗产点

    • Cultural Landscape of Safid Bulan
    • Cultural Environment of Manas Ordo
    • 吉尔吉斯斯坦的丝绸之路遗产点Nomadic Monuments of Inner Tien Shan
    • 乌兹别克斯坦的丝绸之路遗产点Silk Roads Sites in Uzbekistan
    • 卡扎拉普城Khazarasp
    • Sheikh Mukhtor-Vali
    • Qosim Sheikh
    • Raboti Malik
    • 巴胡丁建筑群Bahoutdin Complex
    • 乔巴克尔纪念建筑群Chor-Bakr
    • 查什玛阿尤布陵墓Chashma-Ayub Mausoleum
    • 瓦拉赫沙Varakhsha
    • 派肯特Poykent
    • 安集延Andijon
    • 帕普遗址Pap
    • 塔吉克斯坦的丝绸之路遗产点Silk Roads Sites in Tajikistan
    • Yamchun Castle(Yamtuch)
    • 呼布克古城遗址Ancient Town Khulbuk
    • Khoja-Mashad
    • Takhti-Sangin
    • 希萨尔城堡Hissar Castle
    • 片治肯特古城Ancient Penjikent
    • 阿吉纳特佩(Ajina Tepa)佛教寺院遗址
    • 唐帝陵
    • 西汉帝陵

    遗产数据库

    • 兀鲁伯天文台Ulugh Beg Observatory
    • 古尔-艾米尔陵墓Gur-e Amir
    • 莫高窟第14窟
    • 莫高窟第85窟
    • 莫高窟第194窟
    • 莫高窟第365窟
    • 宕泉东岸塔群
    • 一个庙石窟
    • 水峡口下洞子石窟
    • 张云山墓
    • 朱子桥墓
    • 王曲张学良故居
    • 立园村城门楼
    • 南豆角村南、北门楼
    • 老凹庄关帝庙
    • 马王村城楼
    • 吕家堡吕氏宗祠
    • 南淇水药王楼
    • 景联关帝庙
    • 李华太平寺
    • 穆家堰戏楼
    • 齐王庙
    • 罗军武民居
    • 陈富新民居
    • 灞源革命纪念馆
    • 任家庄门楼
    • 小学习巷营里寺
    • 秦一秦镇南城门楼
    • 唐旗寨八仙庙
    • 定六村无量庙
  • 研究
    • 资料库
      • 推荐书籍
      • 研究论文
      • 域外案例
    • 研究进展
      • 研究前沿
      • 专家观点
  • 关于
img
Currency
  • English (USD)
  • French (EUR)
  • Japanese (JPY)
  • 首页
  • 中文
  • 会议
  • 会议议程
  • 查看内容

讲坛纪要‖谁在保护阿富汗的文化遗产?谁在重建巴米扬大佛?

2017-12-22 02:57| 发布者: IICC| 查看: 416| 评论: 0|作者: 马莹 |来自: 首师大考古

2017年10月31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有幸邀请到中央美术学院文化遗产与美术考古博士、中国人民大学佛教艺术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邵学成博士为我们带来首师大“文化遗产青年学人讲坛”第十讲——《谁在保护阿富汗的文化遗产?谁在重建巴米扬大佛?》的报告。学术报告会由首都师范大学范佳翎老师主持,各界学者和首都师范大学学生等近40人参加。2017年3月,故宫午门东雁翅楼展厅迎来了一场特殊的展览——《浴火重光:来


2017年10月31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有幸邀请到中央美术学院文化遗产与美术考古博士、中国人民大学佛教艺术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邵学成博士为我们带来首师大“文化遗产青年学人讲坛”第十讲——《谁在保护阿富汗的文化遗产?谁在重建巴米扬大佛?》的报告。学术报告会由首都师范大学范佳翎老师主持,各界学者和首都师范大学学生等近40人参加。

2017年3月,故宫午门东雁翅楼展厅迎来了一场特殊的展览——《浴火重光:来自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的宝藏》。“浴火重光”的主题揭示了这场展览背后隐含的艰险和牺牲,在聚光灯下闪闪发光的来自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的两百余件精美珍贵文物,向观众们展示出这个战乱之国悠久灿烂的文明,也表明古丝绸之路丰富、多元的历史和文化。精彩的展览让阿富汗及其文化遗产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邵博士作为这个巡展的策展人之一,将该展览作为本次讲座的切入点,从阿富汗考古学术史讲到该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情况,再到围绕巴米扬大佛修复、“重建”的实践和争议展开论述,层次分明,娓娓道来。

首先,邵博士概括介绍了阿富汗这个国家的情况,并指出该地区缺少文字资料、历史上宗教信仰多次改变、东西方文明交汇点的特殊地理位置造成的文化复杂混合属性、缺少人才、政治仍不稳定等考古研究和遗产保护的基本条件和面临问题。

接着,邵博士详细回顾了阿富汗的考古学学术史,在把握发展脉络的同时夹叙夹议很多学人趣事、历史掌故,让阿富汗考古研究的历史变得有血有肉。

20世纪中叶开始,一些欧洲探险者在阿富汗开始了一些带有探险、挖宝性质的调查和挖掘。如英国士兵马森(Charles Masson)根据早期翻译的《大唐西域记》,大概在1831年发掘了贝格拉姆和周边地区,获取了约70000枚钱币。英国兽医W.Moorcroft调查了巴米扬佛教遗址。斯坦因也将阿富汗作为他考察的重要目的地。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法国通过与阿富汗签订发掘协议,开启了法国垄断阿富汗考古的时代。1921年,法国著名学者富歇(A.Foucher1865~1952)签署阿富汗-法国文化协议,重要内容是在1922-1952年,法国对阿富汗独享调查发掘历史遗迹的权利,为此成立了阿富汗法国考古调查团(Délégation Archéologique Française en Afganistan简称DAFA)。这是法国继伊朗调查之后进一步向中亚展开的学术研究。 富歇、哈金(J.Hackin 1923-1941)、格瑞斯曼(R.Chrishman,1895-1979) 等DAFA的学者们,陆续在巴克特里亚、贝格拉姆、阿伊哈努姆等遗址开展了一系列调查和发掘,出版了系列报告,奠定了法国在阿富汗考古的权威地位。

由于阿富汗特殊的地理位置,从40年代开始,前苏联、日本、美国等多国打破法国垄断,开始阿富汗考古研究。20世纪60年代,前苏联也开始在阿富汗北部调查贵霜时代大都城遗址,并发现了蒂拉丘地“黄金宝藏”。

而日本学者也将阿富汗作为其研究中国、中亚以及南亚的重要一环,20世纪60年代日本考察队进入阿富汗,获得一批发现。其中著名学者水野清一带领考古队测绘了阿富汗地区唯一的Haibak石窟中莲花藻井第1窟;调查《大唐西域记》中未记载的石窟佛教遗址Basawal等,获得一批重要成果。1974年,日本与阿富汗政府签订协议——日本考古队将对迦毕试-巴米扬地区进行垄断考古10年。主要划定了阿富汗三个地区属于日本考古,主要集中在兴都库什山脉以南地区,以贵霜王朝为重点。但是日本独占贝格拉姆考古的计划因苏联入侵而中止。此外,美国、意大利的学者也参与过阿富汗的考古调查和研究。而随着阿富汗本国学者留学归国,从40年代开始这些留学人员开始发表考古文章,对本国的历史遗产进行研究。1966年阿富汗考古中心AIA成立,1968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赞助下于杜尚别(Dushanbe)成立一个依附于AIA的组织——贵霜研究中心。1970年在喀布尔又成功举办重要的贵霜考古学和历史学会议。

遗憾的是,随着1979年前苏联入侵阿富汗,这个国家陷入了长时间的内战,考古工作停滞,众多考古遗址遭到破坏,大量文物流入国际文物市场。

接着这个话题,邵博士介绍了阿富汗文化遗产保护的概况。1958年,阿富汗颁布了第一部关于保护的法律《文化遗产保护法》,2004年在联合国的援助下又颁布了《文物保护法》,但该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体系建设还有待完善,法律实施的有效性也因政治、经济等条件受到很大限制。在几十年的内乱中,很多文物通过黑市交易流失于海外,造成了国家遗产的巨大损失,而目前该国文化遗产保护人才缺乏也是阿富汗文化遗产保护不容乐观的原因之一。

最后,邵博士就巴米扬地区文化景观以及巴米扬东、西大佛的重建问题展开了论述。自2001年巴米扬大佛被塔利班炸毁,围绕其修复、“重建”的讨论和实践一直在进行。邵博士简要回顾了20世纪60年代印度考古局对佛像的修缮,以及德国、日本等国围绕巴米扬的保护工作。重点介绍了2017年10月在东京召开的关于重建方案的讨论会。作为唯一的中国参会代表,邵博士带来了国际社会对这一问题的最新思考:日本学者提出通过建立考古遗址公园进行异地重建的设想;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则希望运用增强现实等现代科技手段虚拟复原;意大利团队利用超轻材料打印大佛模型,通过“模型组合拼接”的方式在原址还原大佛,这一方案具有可逆性,但造价偏高。虽然会议并未就采取哪种方式达成共识,但这也引起我们关于巴米扬佛教遗存保护的更多思考。总之,阿富汗还有很多未解决的问题,需要一代代人的探索。就像邵老师所说,这是一场马拉松运动,才刚刚开始。

意大利的方案

讲座之后的互动交流环节,邵博士就同学提出的阿富汗文物巡回展览的延续以及佛教文化的东传和西渐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会后,同学们积极翻阅邵博士带来的珍贵研究资料。

这次讲座不仅为同学们开阔了学术视野,而且关于巴米扬大佛的“重建”问题为我们深度思考文化遗产保护相关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个综合性的探讨,要考虑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伦理、宗教等因素,需要就一个问题进行不断的深入探讨,这需要每一个文化遗产保护人员的共同努力!

撰稿:马莹 司雨

摄影:马莹

讲稿图片由邵学成老师提供


相关分类

  • 何新:曾屹立千年的阿富汗巴米扬大佛
  • 著名世界遗产专家郭旃跟你聊真文化和假遗产,谈风貌和复建

本级目录

  • 著名世界遗产专家郭旃跟你聊真文化和假遗产,谈风貌和复建

地点:巴米扬大佛

地点: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地点:贝格拉姆

img
  •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 (+86)029-85246378
  • secretariat#iicc.org.cn

友情链接

  • 国家文物局
  • 陕西省文物局
  • 河南省文物局
  • 甘肃省文物局
  • 新疆文物局

相关站点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
  • 中国古迹遗址理事会
  • 国际博物馆协会
  • 建筑师协会
Copyright © 2020.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 陕ICP备0701106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