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 访谈 | 李零:中国考古本身就是世界考古·下篇

李零曾是“古文字迷”,觉得板上钉钉的文字最重要,后来他发现,文字是小,考古是大,尽管考古里好像有很多模糊的东西。近日,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王睿和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王瑞对李零教授进行了访谈,访谈从他们参加的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2019年6月19—25日进行的陇东、宁南学术考察说起,这些行车途中、考察间隙及归来之后的对话,勾勒了李 ...

• 访谈 | 李零:中国考古本身就是世界考古·上篇

按语李零曾是“古文字迷”,觉得板上钉钉的文字最重要,后来他发现,文字是小,考古是大,尽管考古里好像有很多模糊的东西。近日,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王睿和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王瑞对李零教授进行了访谈,访谈从他们参加的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2019年6月19—25日进行的陇东、宁南学术考察说起,这些行车途中、考察间隙及归来之后的对话,勾勒 ...

• 荣新江 | 困学苦读记

        文︱荣新江          “困学苦读”引子        聪明的读者一看,就知道我这个题目袭用自马克垚先生的大著《困学苦思集》,的确如此。马先生一向是乐天派,但从这个书名可以看出,马先生对待学问,是处于逆境而后生的那种,这是他那个年代做世界历史研究的真实写照。这部《苦思集》小十六开,525页,都四十余万言,收入 ...

• 周伟洲:陆扬“从墓志的史料分析走向墓志的史学分析”说法不成立

关于墓志或墓志铭的研究,因墓志一般出土于古代墓葬,铭文反映了墓主人所处时代的各个方面,从史学角度看,墓志的史料价值很高。近代以来,中国一些著名史家均十分重视对出土墓志的收集、整理和研究。这些与墓志相关的研究,首先主要采用中国史学的传统方法对出土墓志进行整理、点校和初步的考释,墓主在传世文献(主要是正史)中有记传的,则两者结合,互 ...

• 林沄:我的学术道路

我在中学时代酷爱读书,不分文理。高中时看了一些马列主义基本知识的书,以及《共产党宣言》、《反杜林论》等原著,对社会发展史有很大的兴趣;又看《毛泽东选集》一至三卷,对毛主席深入调查中国实际,运用马列主义理论方法出色解决中国革命问题,作出许多有预见的判断和决策,从而发展和丰富了马列主义,极为佩服,因而产生一种想要了解中国历史的实际, ...

• 沈睿文谈隋唐考古与古代墓葬研究

沈睿文(刘筝绘)        沈睿文,历史学博士,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汉唐考古的教学与科研,主要涉及丧葬制度与习俗、宗教、中外文化交流以及中古城邑考古等研究领域。著有《唐陵的布局:空间与秩序》(2009)《安禄山服散考》(2015、2016)《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隋唐五代》(2015)《中古中国祆教信仰与丧葬》(2019), ...

• 孙家洲丨“最北方的汉式宫殿”及其历史解读

2017年8月,我参加了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李肖教授组织的远赴俄罗斯南西伯利亚的考察活动。此次的考察路径,对我而言,最大的吸引力就是可以实地踏勘被称之为“最北方的汉式宫殿”。对于这座特殊的汉式宫殿,我早有神往之感。8月13日,我与李肖教授、西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史党社教授等人到达哈卡斯自治共和国米努辛斯科“地方志博物馆”,专程前来参观保存 ...

• 工程聚焦 | 长沙市桃花岭墓园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工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中国是文化遗产大国,各类珍贵文化遗产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深入挖掘遗产资源价值,实现在利用中保护,在保护中利用十分必要。2016年发布的《“十三五”时期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规划》,重点支持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内的五大类别,共计1512个项目 ...

• 谈中国汉唐之间葬俗的演变

  西 汉 时 期  西汉建国之初,即承秦制(《史记·礼书》:“至秦有天下,悉内六国礼仪,釆择其善……至于高祖,光有四海,叔孙通颇有所增益减损,大抵皆袭秦故。”),帝王崇尚厚葬。不过由于汉初经秦末动乱和楚汉之争,经济凋敝,加之汉王朝又慑于秦王朝对百姓苛暴过甚导致覆亡的前车之鉴,自汉初直至文帝和景帝时,一直崇尚无为而治,提倡节俭,力求 ...

• 刘志伟|“遗产”的现代性——《文与物:国保单位佛山东华里的构建》序

【内容提要】本文从一份在博士论文基础上形成的书稿着眼,发挥了作者关于文化遗产的现代意义的一点见解。文章认为,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叠合着当代社会文化发展的多元背景与多重价值,佛山东华里经历社会变革而被保存下来,并被评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正是这样一种历史过程的体现。面对“文物”的不断升值与周边街区及景观的毁灭以及

• 观点 | 圆明园的发展思考:传承历史文脉 留住古都记忆

  盛时圆明园,曾被称为“万园之园”,“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三百年来,圆明园经历了“皇家园林-废墟-遗址公园”的历史变迁,从为少数人服务的私人空间变成了服务广大群众的公共空间。如今,圆明园已从废墟上崛起,成为一座面向大众、风景优美的遗址公园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关于未来如何发展,笔者在此做出如下思考:  首先,以“遗址”为核心,打 ...

• 活化利用 | 遗产诠释与社区发展:透视云南喜洲古镇白族民居保护与利用

  西倚苍山,东临洱海的喜洲古镇,自古以来就是大理洱海西岸白族政治、经济、文化重镇,文教兴盛,人才辈出,工商业发达。喜洲古镇是云南省历史文化名镇,中国传统村落,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喜洲白族古建筑群”,也是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这里完整保存了从明代至民国时期的110多个白族民居院落,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文化和社会价值。  ...

• 陶寺所在晋南当为“最初中国”

近些年,有关“最早中国”“最初中国”的讨论成为歧义纷呈却难以回避的热点。二者的基本内涵是相同的,即都是探讨“中国”何时开始形成或最早出现。“最早中国”侧重时间节点,而“最初中国”强调的是一种最初的形态。就准确程度而言,“最初中国”这一称谓似更为合适。学术界热议“最初中国”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史学界热门话题之一就是对“酋邦”和“早 ...

• 屈家岭史前遗址的保护与利用研究——以屈家岭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为例

  史前遗址是按照时间序列划分的一种遗址类型。此类遗址现存遗存可识辨的难度大,前期科研任务繁重,出土器物与人们通常概念上的“重器”相去甚远,导致人们文化自豪感不足,保护意识相对淡薄;距今时间长,历史跨度大,可查询参阅的历史资料稀少,以致保护规划的编制困难重重。屈家岭新石器时代遗址的保护和屈家岭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正面临上述观念困境 ...

• 实践研究 | 一般性聚落遗址的保护利用 以河南新密前士郭遗址生态文化公园建设为例

  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文物资源众多,古遗址、古城址占大宗。为着力解决古遗址观赏性不高、文化内涵不易体现、保护成果不具体、与社会联系不紧密等问题,2017年,郑州市下发了《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7年生态保遗工程专项实施方案的通知》,以生态绿化的方式让古遗址“活起来”,为城市延续文脉,为城市建设增强文化支撑,促进文物保护成果 ...

• 【民族考古】吕村唐墓壁画与水墨山水的起源

山水画出现于六朝时期,隋代即有完整的山水画流传于世。五代之际,出现了荆(浩)、关(同)、董(源)、巨(然)等大家,将山水画,特别是水墨山水画推向成熟。现代学者的研究表明:中国山水画“自五代宋初据画坛之首,直至清初九百年中,一直居于主流地位”。

• 【民族考古】中原唐墓中的明器神煞制度

1988年至1992年间,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巩义市文物管理所对巩义芝田晋唐墓葬群进行了发掘,出土了一大批弥足珍贵的文物,其中有一些文物今天看来颇为难解。本文拟对唐墓中这类文物作一探讨。 芝田唐墓出土的这类文物主要有镇墓兽、武士俑、文武官俑、墓龙、伏听,它们之间有相对的组合关系,这和当时的堪舆有关,有些甚至就是完全根据堪舆说所规定 ...

• 宿白:西安地区的唐墓形制

西安地区,指今陕西省西安市及其附近诸县而言。这里是唐代京城所在和毗邻京城的京兆府雍州辖地。许多唐代皇室、贵戚、功臣、将相和京畿大族的墓葬分布在这里,不少外地由于各种原因流寓京畿的人们,死后也埋葬在这里。因此,西安地区是唐代墓葬最集中的地点。京城附近的基葬,对当时颁布的包括丧葬制度在内的各种制度的遵守,比较严格,有一定的规范意义。近年各 ...

• 荣新江| 出土简牍与古史研究

(按,此为《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第三讲《简牍帛书的检索》之改写)除了石刻资料外,出土文献应当还包括甲骨文、金文、简牍、帛书和纸本的典籍和文书。甲骨和金文主要是商周时代的文字记录,对于商周史方向的研究生,当然要翻阅《甲骨文合集》、《甲骨文合集释文》、《商周甲骨文总集》、《金文总集》、《殷周金文集成》、《殷周金文集成释文》、《近出殷 ...

• 艺术对丝绸之路的温润和滋养

   从古至今,丝绸之路上的交流和互动,都有艺术相伴。艺术是温润和滋养丝绸之路的精神源泉和情感溪流,也是贯通丝绸之路的文化血脉。丝绸织锦、染缬服饰、地毯挂毯等纺织艺术,陶瓷器、青金石、玉石、青铜器、玻璃等器物艺术,音乐和乐器、歌舞和戏剧等综合表演艺术,建筑、雕塑、绘画等造型及宗教艺术等等,以其物质与艺术属性的和谐统一、实

• 《读书》首发 | 桑农:《千里江山图》中的历史密码

《陌生的经验:陈丹青艺术讲稿》第一讲的内容,便是北宋青绿山水长卷《千里江山图》。其中引述卷末蔡京的跋文,未录最后一句。陈丹青的说明是:“以下还有八九个字我弄不懂意思,不录了。”他是一位画家,而且是搞油画的,“不知为不知”,无可厚非。但我查阅了许多画史资料,也未见对这一句的准确解释。其实,这句话才是关键。因为它关系到宋徽宗为什么会 ...

• 新刊 | 冯时:考古学中的“暗物质”——从殷人崇酒的历史说起

暗物质(Dark Matter)是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简单地说,它是指宇宙中那些看不到的物质。天体物理学家认为,宇宙事实上是由可见的普通物质与不可见的暗物质共同组成的,而从两种物质所占的比重来看,暗物质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甚至更多,成为宇宙中物质存在的主体。今天我想把“暗物质”这一概念引入考古学,用它来指那些在古代社会存在或普遍存在,但在今天 ...

• 荣新江|石刻史料对中古史研究的意义

(按:此为《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第二讲《石刻史料的收集》增补后缩编版)上一讲我们谈的是中国传统的文献,主要是指流传下来的古籍,它们一般的外部形态是刻本,其中也有一些是抄本,不过是古书的稿本或者是从稿本或刻本抄录下来的抄本。这其中也有一些属于传统金石学的著作,不过因为金石材料有自己的特征,特别是近年来大量增加的石刻材料,更多的是属 ...

• 刘文锁:蒙元之前的中国与草原丝绸之路

中国与内亚草原的历史因缘无比深厚,内蒙古和天山-阿尔泰山地区至今仍是中国最重要的牧区。在中国与草原多方面的历史联系中,草原丝绸之路扮演了文化纽带的作用,使得居于东亚大陆南北方的农耕、游牧文明之间保持了良性互动。早期草原丝路的技术与物产交流草原丝绸之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纪的青铜时代,这个时期相当于中国的夏商周王朝时期,在草 ...

• 打造敦煌文化时代新坐标

文物数字化、“数字敦煌”项目建设、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数字化成果汇集,正是我们的重要探索与实践敦煌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自西汉以来,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化长期在敦煌传播,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汉唐时代丝绸之路的持续繁荣,又为敦煌带来了中外文化交融的机遇。敦煌莫高窟从公元366年开始营建,持续了1000多年,保存了历朝历代的艺术成就 ...

• 【访谈】韦昊昱、徐婵菲丨河洛古代墓葬与壁画艺术的保护与研究 ——专访河南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副馆长徐婵菲研究员

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河南古代壁画馆)是一座以中国历代墓葬和古墓壁画为主要陈列内容,反映古代丧葬文化发展演变的大型专题性博物馆(即原洛阳古墓博物馆),集历史、考古、建筑、美术等多种学科为一体,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陈列墓葬朝代和数量最多的古墓博物馆,1987年4月对公众开放。馆区占地130余亩,建筑面积一万余平方米,由历代典型墓葬展区、北魏 ...

• 【研究】练春海 | 物、像与场(三)

器物图像  我们要谈的第二个概念是像。像,即在二维平面上的绘画或雕刻呈现,显然它来源于对器物的扁平化模仿。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器物”,被认为能够代替器物本身在墓葬中的存在。人类学家弗雷泽(J. G. Frazer)在其论著中提到,巫师的法术逻辑遵循两大原理,其中之一便是基于“相似”的联想而建立的“顺势巫术”,它把彼此相似的东西看成是同一个东 ...

• 练春海 | 物、像与场(二)

墓室中的器物  要讨论的第一个概念是器物。它是墓葬中最主要的组成对象之一。分为生器(又称用器,或人器)、祭器,以及鬼器(或明器)。祭器用于祭祀,鬼器是专门为墓葬而准备的器物,而生器则是死者生前使用的器物,“具生器以适墓,象徙道也。”郝懿行注曰:“徙者,迻也。象徙道者,谓如将迻居然耳,亦不忍死其亲之意。”生器出现在墓葬中,象征着死 ...

• 物、像与场(一)

  引论  古代墓葬通常伴随着器物出土,即使是原始时期的墓葬亦是如此。上古时期,普通人死后通常只有为数不多的器物作为随葬品,从文化人类学的观点来看,这些器物一般是对死者而言极为特殊的事物,否则都应该遗留给族人作为日常生活的必须品继续发挥作用。进入信史时代,随着物质生产和擭取生活资料能力的提高,人们拥有或可以控制的物质生活资料越来 ...

• 考古界:追迹三代 探源文明——李伯谦先生访谈录

追迹三代 探源文明——李伯谦先生访谈录李伯谦(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常怀颖(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常怀颖:李先生好!很早就想找个机会就考古学理论、方法方面以及中国考古学的教学问题向您请教,有幸承《南方文物》周广明先生的委托,您终于同意接受釆访,作为晚辈,我非常荣幸。李伯谦:《南方文物》周广明先生早有计划要访谈我,为此还拟定了 ...

• 最早史前“城址”保障居民的安定生活

  《说文解字》对“城”字的解释可谓言简意赅——“以盛民也,从土从成”,道出了“城”最基本的功能就是用来容纳人民,这种功能是从史前先民营建的原始聚落传续而来的。史前考古中,“城”一般指的是设置环壕并筑有城墙的大型聚落址,即“城址”,与国家诞生后“城”或“城市”的意义有别,但在绵延数千年的文明起源与发展过程中一脉相承。目前考古发现 ...

• 西游记壁画与玄奘取经图像

 大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28岁的玄奘法师从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西行取经,过秦州、兰州,潜入河西,经停凉州、瓜州等地,最终从玉门关出境,历经千难万险,两年后到达印度。贞观十七年(643年)玄奘正式东归,经丝绸之路南道的于阗、楼兰等地抵达敦煌,于贞观十九年(645年)春正月回到长安。取经之行收获颇丰,玄奘不仅带回了大批经像舍利,还将印度 ...

• 许宏:寻夏·争鸣·展望——写在二里头考古一甲子之际

寻夏篇2019,注定是二里头不平凡的一年。从1959年徐旭生先生的夏墟调查,到2019年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建成开放,整整一甲子。2019,也是许宏先生的总结之年和转型之年,用他的话讲:田野考古工作将告一段落,之后会有更多的写作安排。若以陈胜前教授的博文《成功的考古学家》来定义,称其为最后一种类型再合适不过:深厚的学术功底+生动的文笔,他希冀 ...

• 李潇|帕提亚“众王之王”钱币的起源、发展及影响

内容提要: 帕提亚国王米特拉达提二世统治时期,希腊语的“众王之王”称号首次出现在钱币上。该称号源自两河流域,后成为波斯国王的专属头衔。它之所以出现于米特拉达提二世钱币之上,与当时帕提亚王国复杂、多元的政治结构有关。该币文后来一度消失又再现,也与帕提亚的政局变动息息相关。这个称号后来被某些周边国家的国王所采用,反映了帕提亚帝国及其王 ...

• 刘进宝|再论敦煌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

内容摘要:关于敦煌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学术界的意见很不统一,或称为敦煌学,或称为敦煌研究,或称为敦煌文献研究。即使是称敦煌学的学者,对其概念、含义、研究对象也有不同的见解。通过对敦煌学产生背景及学科性质的考察,作为一门学科的敦煌学应该是能够成立的,它研究的对象是敦煌文献、敦煌石窟、敦煌史地和敦煌学理论。由于敦煌学是在东方学的背景 ...

• 信而有征—中国考古学思想史上的徐旭生

 在发掘方法、分析手段与解释体系的完善之外,现代考古学成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对考古学思想史的自觉。20世纪前期形成中的中国考古学,如何在民族救亡图存的大时代中定义自己的使命?在现代学术形成的过程中,中国考古学如何在历史与哲学、在静止的物质文化与动态的古代社会之间架设桥梁?如何在中西思想体系的折冲中营造一套文明观来诠释中国社会所经历的 ...

• 寻找长江中游的史前“城市”,湖北城河遗址领队谈考古发现

湖北沙洋县城河遗址是长江中游地区一处距今5000多年的史前城址,面积约70万平方米。去年曾入围“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7年11月,联合考古队在城河遗址发现了屈家岭文化时期墓地,开启了对城河遗址王家塝墓地的考古发掘工作。最新发掘的王家塝墓地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屈家岭文化墓地,填补了长江中游地区史前大型墓葬较缺乏 ...

• 沙武田:丝路明珠敦煌及其文化的历史定位

敦煌是历史的厚土、文化的热土。敦煌文化的世界性和独特性,季羡林先生在他的《敦煌学、吐鲁番学在中国文化史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文中曾明确指出:敦煌和新疆是历史上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这4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有其特殊的意义。仔细品味,敦煌文化具有更多内地或其他地方所不具有的文化因素和文化现象,需要我们作些梳理。

• 敦煌研究院院长谈“云看展”等新玩法:对“活化”文物有新启发

你只需在手机上通过指尖轻轻一点,就能近距离欣赏到精美的敦煌石窟壁画、彩塑、石窟建筑,还可“私人定制”壁画故事和智慧“画”语。除了大家熟知的“九色鹿”外,敦煌壁画中还有哪些动物?敦煌壁画是如何绘制的?这些问题也能一一找到答案。让向往远方的我们获得“在家飞天”体验的,是敦煌研究院联合人民日报新媒体、腾讯2月20日推出的微信小程序“云游 ...

• 从上官婉儿到李承嘉 ——再谈唐代的官方毁墓

    唐上官婉儿墓志2017年4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道大居安村发掘了唐户部尚书李承嘉墓(见《西安晚报》2017年4月20日第1版、第6版)。该墓被严重破坏,出土文物只有一合破损的墓志。包括这座墓在内的同时发掘的三座唐墓,发掘者认为都是“官方毁墓”造成的破坏。笔者现场观察,墓葬破坏的结果确实与上官婉儿墓如出一辙,而且幸存下 ...

• 李国强:“一带一路”倡议绝非恢复历史上的朝贡关系

早已被历史摒弃的朝贡制度,不仅没有复活和恢复的可能,更与新时代中国倡导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共赢理念格格不入,与我们所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完全背离。 2013年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积极参与,进展和成效都超出预期。但值得注意的是,6年多来,某些西方势力对“一带一路”倡议仍然存在一些错误认识 ...

• 新西游记之三:哈拉帕

哈拉帕(Harappa)是距今4600–3900 年前的印度河文明,比我们的夏代还早,相当于传说中的炎黄时期。哈拉帕文明发现最集中的地方有两个,一个就是旁遮普邦拉威河畔(印度河支流)的哈拉帕,另一个是信德邦印度河畔的摩亨佐-达罗(Mohenjo-daro),两个地方都属于巴基斯坦。哈拉帕文明之所以享誉整个世界,就是因为它是世界上出现最早的文明社会,其标准便是 ...

• 厚墙无柱?被传统考古忽略了的土木混建体系

  传统建筑史学认为中国早期建筑遗迹通常需以柱洞、木骨泥墙为证,表明此为建筑遗迹、建筑遗址,此论深刻影响了考古学科对建筑遗迹、遗址的发掘与相关认定。也就是说,发现木柱洞为代表的木构架,是认定建筑遗迹、遗址的前提条件,甚或是唯一的条件。此为我国建筑史学界、考古学界通行的木构架体系!但是,仔细探究目前发现的一些考古资料,我认为还应存 ...

• 话语与讨论:谈美术史的重构丨曹英杰

    美术史重构是美术史学界一个讨论比较活跃的话题,这个话题讨论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应该说是芝加哥大学的巫鸿教授。巫先生在2011年接受华东师范大学朱志荣采访时,即谈到了“重构”问题,这里的“重构”被巫鸿视为一种美术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或方法,它与“原境”这个概念相关联,重构就是要重新构建起研究对象所处的历史原境,这个“原境”包括艺术 ...

• 水陆考古并进 研究展示并举

  城市的建设发展与考古是不可分割的。考古工作不仅是调查、勘探、发掘和研究,也是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基本建设中的抢救性发掘就是一种文物保护。各类规划和方案的编制、科技考古工作的实施也都是本着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原则来做的。2019年,在城市变得越来越美好的同时,宁波的文化遗产保护、科技考古以及公众考古等工作同样有声有色,成果斐然。 ...

• 美术考古学学科概念不能成立丨李静杰

    美术考古学之命题  美术考古学之命题,自欧洲学者发明以来超过百年,这个概念传译中国也有半个世纪,回顾过去数十年来学界研究状况,我们越来越察觉美术考占学若有似无,仿佛是一个假命题。原因在于,所谓的美术考古学没有特定研究对象和方法,也难以说有什么自身目的性,似乎是存在于意念中的学科。众所周知,某种学问之所以能够形成一门学科, ...

• 地方考古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古今重叠型城址的研究方法

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动荡,隋唐重新归于一统之后,各地陆续规划兴建了一批新的城市,这些城市许多沿用至今,属于古今重叠型的城市。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绝大多数也是属于古今重叠型的城市。对于这类城市,赵正之、宿白、徐苹芳等先生都做过具体的个案研究,也就相关的方法论问题进行过阐述。但是,目前古今重叠型地方城址的研究开展得还不充分,最明显 ...

• 陈淳:不要忘记中国考古学乃至近代整个学术体系都是西学东渐的产物

   建国以来,我国考古学的主流刊物和考古报告一直遵循一条原则,就是要求学者客观公布材料,避免做主观的解释。因此,中国考古学的主要成果还是体现在原始材料的积累上。至于利用这些材料来重建历史,则因缺乏类似国际上流行的问题意识和理论指导而乏善可陈,学者只能用原始材料的编年或附会历史文献来进行操作。结果,用器物类型和考古学文化建 ...

• 见物见人见道——《圭拉那魁兹:墨西哥瓦哈卡的古代期觅食与早期农业》中译本读后

  虽然圭拉那魁兹遗址的发掘时间不足3个月,研究工作却持续了二十余年。经过耐心细致的打磨,项目团队为学术界呈现了一部考古发掘报告的典范之作:以解决考古学理论问题为引领,选择合适的遗址,采用精细的考古发掘技术,组织多学科研究团队,引入科学的研究方法,全方位、多视角的去审视考古材料,并在此基础上检验和发展考古学理论。瓦哈卡河谷的荆棘 ...

• 蝉鸣的遐想——良渚古玉研究札记

  夏季,大地尽情拥抱着骄阳,让万物迸发出最旺盛的生命力。高亢的蝉鸣,作为生命向自然的反馈,谱写了火一般炽热的奏鸣曲。它歌颂太阳,歌颂生命,也同时歌唱着光明。蝉声给人带来烦躁,也彷佛感受到收获的来临。它是那样地自负、自信、自得其乐的一声长啸,从这棵树冠飞向另一株高树的尖顶。这又给人以怎样的启迪?  现在还不知道人与蝉的交往始于何 ...

• 泓涵演迤 博骨辨宗——朱泓先生访谈录

——————————————————————————————全文阅读泓涵演迤 博骨辨宗——朱泓先生访谈录(作者:朱泓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张旭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文刊于《南方文物》2019年第2期)

• 从世界遗产真实性原则看大足石刻保护

编者按:本文根据大足石刻研究院陈卉丽研究员在2020年1月16日“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2019年业务科研汇报会专家讲座”上发言录音资料整理而成。从世界遗产真实性原则看大足石刻保护陈卉丽陈卉丽大足石刻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优秀代表,因其在公元9至13世纪中国石窟艺术史上的代表性,1999年被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我国继敦煌 ...

• 陈晨:怎样理解博物馆研学?又如何构建研学体系?

每逢寒暑假,博物馆研学似乎成为了学生的“必备作业”,博物馆以其资源的丰富与文化的独特魅力吸引了研学群体的关注并不断走热,但也诸多乱象也不断迭出:游还是学?到底怎么学?什么是真正的博物馆研学等是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来自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文博系硕士研究生导师陈晨基于自身实践与思考,提出了博物馆研学体系的概念, ...

• 石晓军:略说隋唐史籍中的日本人姓名表记

之前我在拙稿《也说〈李训墓志〉中的“朝臣”》(澎湃新闻·私家历史2020.1.8。下面简称“也说朝臣”)中,主要从日本史的角度,在王瑞来教授《“朝臣”解》(澎湃新闻·私家历史2020.1.2)的基础上,对“朝臣”做了若干补正,重点阐述了在古代日本的氏姓制度之下,日本人姓名中的“氏”、“姓”、“名”三要素及其关系,指出日本“氏”、“姓”一体,“姓 ...

• 王连起:启功先生的鉴定何以淹有众长

对于知名学者、书画鉴定家、书法家启功(1912-2005),世人记其为人及其道德文章、书法艺术的文章较多,而对启功先生书画碑帖鉴定方面成就的则相对要少。以启功先生所藏金石碑帖拓本而言,有如一部详尽的中国书法史,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近期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启功先生旧藏金石碑帖》中,刊发了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王连起先生撰写的关于启功先生的鉴定一 ...

• 探寻未知的“黄河故事”

 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的五大目标之一,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三门峡以东的黄河中下游书写了人与环境斗争史上的精彩篇章,有很多故事可讲,考古里的“黄河故事”更是引人入胜,例如偃师二里头、郑州商城、安阳殷都、汉魏洛阳城、曹魏邺城和北宋东京城等都是镶嵌在古黄河沿岸的璀璨明珠。 ...

• 台州府城墙防洪功能的考古学观察

  台州府城墙位于浙江省临海市,是中国明清时代南方府城城墙、军事防御工事、防洪抗洪设施、传统文化载体的代表作。现存的城墙,有文物属性的建筑是以宋代城墙为基础,明、清两代修葺增筑的。台州府处地雨季绵长、雨量充沛,夏秋之际常受台风影响;由于处在灵江下游,上游永安溪、始丰溪汇聚于距城西门仅6.7公里处,流经城市附近的江水水量丰富;在自然 ...

• 访谈︱付马:西州回鹘,9-13世纪丝路东段文明交流的使者

  【编者按】公元840年,称雄蒙古高原近百年的回鹘汗国破灭。回鹘部众西迁至天山南北两麓,以吐鲁番盆地为中心建立西州回鹘王朝。原属游牧文明的回鹘人吸收汉人及当地族群的文化,发展出独特的西州回鹘文明,深刻改变了中亚东部的族群和文化面貌。他们在9至13世纪控制着丝绸之路天山南北两道,是唐元之间中原与西方交流的纽带。  近日,研究西州回鹘王 ...

• 保护传承敦煌文化 增强中华文化自信

2019年8月19日下午,总书记到敦煌研究院视察莫高窟、察看珍藏文物和学术成果展示,了解文物保护和弘扬传承敦煌文化艺术情况,同敦煌研究院的专家、学者和文化单位代表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作为一名毕生从事敦煌莫高窟保护研究的文物工作者,我亲耳聆听总书记对敦煌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要讲话,备感振奋。总书记的讲话是我们做好文物工 ...

• 遗产观察 | 在保护文化遗产中修复文化生态

中华文明浩渺博大、传承久远,那些星罗棋布在全国城乡各地的历史村落、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历史石刻、历史壁画等物质性文化遗产,以及语言文字、表演艺术、手工技能、节日庆典、礼仪习俗等非物质性文化遗产,不仅凝结着先民的情感、智慧与辛劳,而且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人文基因,成为古人留给后世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些精神财富是历史变迁的重要 ...

• 遗产观察 | 社会公众对文化遗产认知问题的思考

  在新时代、新背景、新环境等社会趋势的发展下,我国对社会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的推进达到了一个高潮,特别是总书记对文化遗产事业的高度重视,以及近年来相关工作的快速推进,极大地提升了社会公众对文化遗产、传统文化等的关注。“文化遗产”“文物”“考古”等名词迅速成为热度较高的社会词语,逐步普及并深入到社会公众的视野之中,家喻 ...

• 《问道于器:海岱地区商周青铜器研究》序言(二)

  毕经纬博士的《问道于器——海岱地区商周青铜器研究》(以下简称《海岱》)即将出版,他要我写一篇序言,我自感义不容辞,因为2006年他考取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时,我是他的导师。那一年我带了三位硕士研究生,除了他还有马强和吴伟。到了学位论文选题时,学院要我将部分研究生调配给曹玮老师,我遂与曹老师以及研究生商量,想作器类研究的跟我,想 ...

• 《问道于器:海岱地区商周青铜器研究》序言(一)

  毕经纬教授的《问道于器——海岱地区商周青铜器研究》终于付梓,我很是欣喜,这是第一部研究山东地区出土青铜器的综合性著作,是经纬十多年来孜孜不倦的成果。看到这部约八十万字的著作,就能想到他十多年来经常伏案至深夜,“焚膏油以继晷”;中午亦趴在办公室的桌子上小憩一会儿,便继续看书、写作,以致眼睛成疾。正如陶渊明所言:“结庐在人境,而 ...

• 预防性保护专家谈|葛家琪:砖石质古建筑安全稳定性能研究

清源文化遗产微信号 mobiheritage“预防性保护”目的是为减少保护工程对文物古迹的干预,通过防护、加固的技术措施和相应的管理措施减少灾害发生的可能、灾害对文物古迹造成损害、以及灾后需要采取的修复措施的强度。近年文物保护行业从单纯注重“抢救性”保护,越来越关注向‘抢救性’与‘预防性’并重的保护方式转变。为进一步研究讨论及传播“预防性保 ...

• 从秦简牍中重新认识秦国社会

秦在我国历史上影响巨大。然而长期以来,学术界对秦的历史地理情况由于资料欠缺而不够了解。许多问题都显得扑朔迷离。近年来,随着一系列与秦有关的考古发现,特别是秦简牍、封泥等出土文献的不断丰富,为破解众多的谜团带来了新的线索。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采访了长期从事秦简牍研究的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晏昌贵。带来对秦历史地理的新认识中国社会科学网 ...

• 一部独特的中国文化史

  一  原本,文化是文化,江山是江山。前者是人类创造活动的作品,代代流传,代代创造。江山属于自然,无非山川草木,是人类活动的背景、资源和舞台。现在刘刚、李冬君创造了一个概念叫作“文化的江山”,文化于是具备了自然的面貌,而江山也拥有了文化的品格。学术与文化,概念是创新的核心,非虚言也。  中信出版集团新近推出12卷巨著“文化的江山 ...

• 许卫红 申茂盛:编写发掘报告是考古人的职责——写在《秦始皇帝陵一号兵马俑陪葬坑发掘报告(2009-2011)》出版后

  1974年秦始皇帝陵兵马俑陪葬坑横空出世,沉寂多年的秦始皇陵随后重新引起了广泛关注。随着考古发掘的推进,1988年《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发掘报告1974-1984》(以下简称第一部报告)出版,2009年《秦始皇陵二号兵马俑坑发掘报告(第1分册)》出版(以下简称第二部报告)。这二部发掘报告和前期的相关发掘简报,是秦俑及秦陵研究的必备工具,为不同地域 ...

• 他山之石 |王献华:不可思议的哥贝克力丘——《最早的神殿:石器时代不可思议的圣地》介绍

  编者按:  近年,作为文明对话和交流互鉴的重要领域,文博界的相关活动如火如荼,例如2019年中外合作考古项目就有46项,其中中国学者赴国外的项目有38项;再如中国在一如既往组织珍贵文物出国展出的同时,也积极推动国外珍贵文物来华展览,好评如潮。  世界需要了解中国,中国也需要了解世界。要想深入了解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古代文明的走向,必要 ...

• 林留根:考古发掘的不仅是文物

 林留根,南京大学历史考古专业毕业,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历史学博士。现为南京博物院研究员,江苏省考古研究所所长,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江苏省考古学会理事长,上海大学特聘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硕士生导师。南京博物院夜景 图片来源:南京博物院  在很多人的思想中,考古专家、历史学家们对于自己发掘过什么宝藏一定如数家珍,但对 ...

• 从五十年到五年——曾国考古检讨(张昌平)

 五十年前的1966年,京山苏家垅出土两周之际曾国青铜器群,铜器群包括有9件列鼎在内的鼎、簋、甗、鬲、壶等青铜礼器,在总共10件有铭青铜器中鼎、豆、方壶等6件青铜器带有“曾(侯)仲(子)斿父”铭文。该群青铜器器主应该为曾侯仲子斿父,这是曾国青铜器首次有考古单位背景的发现,也是学术界首次明确曾国在鄂北一带的存在。苏家垅青铜器

• 许宏:通过考古,我看见了中国的过去与未来

  我是考古人许宏。再过几天,我的考古生涯就迈入第40个年头了。但是考古并不是我高考的第一志愿,可能有不少人认可这样的说法:高考所决定的人生路,与其说是力争上游的结果,不如说是阴错阳差的产物。  我的高考就使我阴错阳差地进入了考古之门,又使得我奋不顾身地成为了它的铁杆粉丝。从考古专业的学生,到毕业留校任教,再到指导考古专业的学生进 ...

• 推开山西晋城盆地先秦考古的大门(刘岩 张光辉)

  和村遗址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川底乡和村东南,长河西岸的台地上。2011年底——2012年初,在陵沁线晋城至阳城一级公路的建设中,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晋城市旅游文物局、晋城市文物研究所和晋城博物馆的大力配合下,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     此次共发掘700余平方米,清理灰坑98个,陶窑和土坑墓各1,瓮棺葬2个。时代涵盖仰韶、二里头和两周 ...

• 志在云冈甘寂寞 情注石窟功有恒——访云冈学专家王恒先生

  约访王恒,早在四月,春暖大同,柳绿花红;及晤王恒,已是十月,秋染雁塞,落叶飘零。这是一次迟到的采访。     王恒与我相识,屈指算来大约有三十年的时光。那时他已是云冈石窟文物保管所的党支部书记,堂堂的国保一级文物单位正科级领导干部。而我不过是一个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毛头小子,凭着初生牛犊不畏虎的勇气,忝立中专、电大、自大的讲 ...

• 佛教考古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方法——访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李森

   近年来,大量佛教遗迹经过考古发掘,出土了一系列重要考古成果,被人们所关注。然而,作为交叉研究领域的佛教考古在理论和方法上既经历着创新探索,也面临如何更加完善的瓶颈。近日,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李森就佛教考古的相关问题接受了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的采访。       中国社会科学网:佛教考古在中国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佛教遗 ...

• 良渚的曙光:照亮五千年前的文明细节

良渚文化是长江下游地区最发达的史前文化,而良渚古城的发现,石破天惊,让更多的人关注到这一神秘的史前文明。它的城墙盘亘于沃野之上,巍峨雄壮;它的聚落如网般四通八达,层层紧密;它的物质生活里,男耕女织、饭稻衣麻,生活富庶;它的精神世界里,玉器是神崇拜的主要载体。想象中的良渚古国首领及其夫人。他们身着丝袍,头戴羽冠,身佩玉饰。首领手持 ...

• 以考古材料阐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生死观(齐东方)

   面对死亡的奥秘,人们忧惧的同时也对生命的去向抱有关怀和期望,迷茫无助会产生各种神秘观念和表现方式,显现出不同文化或某一时代的精神世界。生死观的演变,是社会演变的体现,在思想史上十分重要。   选择魏晋南北朝的生死观进行研究,既明智又棘手,明智是由于目前这一时期的研究几乎是空白,棘手是因为材料不多,而且杂乱。过去人们 ...

• 中西壁画万千气象 中央美院教授带您回溯古代壁画技法

有学者认为欧洲的“湿壁画法”最早可追寻到古埃及壁画的时代。今天我们把画在干燥石灰墙面上的壁画,相对“湿壁画”而言称为“干壁画”或“胶彩壁画”。当这种壁画中的“胶彩画”转移到纸面上的时候,则被泛称“水彩画”了。 ▵ 北魏 《九色鹿本生》 壁画 敦煌257窟西壁中层胶彩画法是中国传统壁画中最主要的技法之一。中国传统壁画源远流长,在古 ...

• 维舟:中国人崇拜的龙究竟是什么?

在关于“龙的原型究竟是什么”这一点上,之所以争论不休,最根本的原因或许在于:人们总是希望找到一个确定无疑的原型生物,但文献记载中的“龙”却歧异丛出,似乎多种生物都是,又都不是,于是莫衷一是。我们之所以难以确切找到“龙”,很可能是因为在数千年的时空阻隔之下,我们未能充分理解古人对“龙”的信念。首先要注意的是,“龙”所指的不是“一种 ...

• 张经纬:考古学是如何寻找“夏”的踪迹的?

有夏之居著名考古人许宏先生出版了《何以中国: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图景》,这是近年来为数不多愿意放下专业身段向公众介绍考古常识的普及作品。在这本深契2014年中国文博界“公众考古”主题的作品中,身为二里头考古工作队队长的作者不但延续了上一本著作《最早的中国》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为中心的夏、商考古成果的探索,还以此为契机,继续向前追溯,把 ...

• 斜阳古塔 天地诗行 ——《陕西古塔全编》读后

《陕西古塔全编》:徐进主编;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  曾经承载十三朝文明重心的陕西,人们都知道其地下文物遗存异常丰富。其实三秦河山,地上文物数量也相当可观。仅就“塔”而言,全省现存地面不可移动古塔总计389处517座,包括人们熟悉的西安大雁塔、小雁塔。徐进主编《陕西古塔全编》全数收录这些古塔遗存的综合信息,全方位保留了有关建筑史、民俗史和 ...

• 穹顶下的光华、寂灭与呈现——《陕西古塔全编》读后

  中国古建筑中的“塔”,是随着佛教在华传播而引入并融合汉民族传统楼阁而形成的独特建筑类型,是中华文明汲取外来文化的产物和成功范例。作为中国十四个王朝建都地的陕西,代表古代中国高层建筑水平之一的古塔曾广为分布,现在仍遗存丰富。这些古塔上自北魏,下迄民国,时间跨逾1500余年,是汉唐丝绸之路肇起、发轫、繁荣和陕西自北魏以来宗教史、文化 ...

• 云冈专题|张庆捷:一花一世界——读《云冈石窟全集》

最近,有幸拜读云冈石窟研究院张焯院长任主编,王恒、赵昆雨任副主编的20卷本《云冈石窟全集》(以下简称《全集》),收录彩色与黑白照片7000余幅,线描图、拓片图400多幅,研究文章23篇,共60余万字。《全集》包含着云冈学人数十载心血和研究成果。更可喜的是,作者皆为云冈学者,如张焯、王恒、赵昆雨、张海雁、刘建军、王雁卿、员小中、李雪芹、张华、 ...

• 云冈专题|李君:云冈石窟研究的重大标志性成果

  中华民族素有“盛世修典”的传统。2013年3月14日,云冈石窟研究院与青岛出版集团签订了一项重要的出版协议,即由青岛出版集团投资,云冈石窟研究院编著《云冈石窟全集》。历时七载,20卷本皇皇巨著《云冈石窟全集》终于问世,为当今之盛世再添一大典,为中华文化增加一张亮丽的名片。2017年10月的一天,我随云冈石窟研究院张焯院长来到位于北京北郊的 ...

• 导夫先路的敦煌学大家——读饶宗颐先生敦煌学论著的几点心得

作者:樊锦诗(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研究员)【读书者说】饶宗颐先生是海内外景仰的汉学泰斗,其治学广博深湛,横无际涯,广泛涉及古文字学、敦煌学、考古学、金石学、历史学、古典文学、词学、音乐史、艺术史、中印关系史、宗教史、楚辞学、目录学、方志学诸方面,即使在敦煌学领域内,先生也同样是精深广博,像我这样浅薄孤陋者实在没有资格、没有能力评 ...

• 许宏:走出中原文明本位视角,才能感知早期中国的独特魅力

撰文:朱天元在今天的公共媒体中谈起二里头和夏朝,许宏是个绕不开的名字。对于这位自1999年开始担任二里头考古队长,二十年徜徉、耕耘在考古现场的考古学者来说,他是幸运的。资讯爆炸,媒体信息碎片化的当下,他有足够的机会与平台向公众分享他在田野现场中的发掘、实践后不断构思、扩容的新理论,使大众更深刻地理解作为一个生命体的早期中国在世界文明 ...

• 不负国宝,襄进学术

  此前数十年的中国敦煌学研究,的确过多地依赖新材料,在追索新材料的同时,忘记了寅恪先生告诉我们的要思考新问题。实际上,敦煌写本大多数是属于写本时代的书籍和未经史家润色的原始文书,有着独特的文本性格,特别是不受“后现代主义”对传统士大夫文献的解构影响,正是今天跨学科研究的新起点。陈寅恪  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蒋天枢先生整理 ...

• 《价值与权力:中国大遗址展示的观察与反思》序

 《价值与权力:中国大遗址展示的观察与反思》一书基于王思渝的博士论文修改而成。  这篇论文一直是我所期待的,期待的原因是因为这篇论文所讨论的问题,在我看来是中国考古学的最核心问题之一。2005年出台的《大遗址保护专项经费管理办法》中,将大遗址界定为“包括中国古代历史各个发展阶段涉及政治、宗教、军事、科技、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水利 ...

• 《林沄文集》自序

  从我在《考古》1963年第8期上发表《越王者旨於赐考》一文到现在已经有55年了。  1962年,和张亚初一起到吉林大学,做于省吾先生的甲骨文金文专业研究生,于先生就要我们一个月交一篇学习古文字的短文。到了第二年,还要我们在教研室同于先生、姚孝遂、陈世辉还有同时学习古文字的王健群一起,对每一篇文章进行讨论。现在翻阅当时的学习笔记,第一篇 ...

• 国际化不是出国看别人挖遗址,中国考古本就是世界考古

  李零曾是“古文字迷”,觉得板上钉钉的文字最重要,后来他发现,文字是小,考古是大,尽管考古里好像有很多模糊的东西。近日,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王睿和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王瑞对李零教授进行了访谈,访谈从他们参加的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2019年6月19—25日进行的陇东、宁南学术考察说起,这些行车途中、考察间隙及归来之后的对话,勾勒 ...

• 故宫院长王旭东:教育能够从文化遗产中汲取营养和力量

发现思想力 成就影响力  近日,2020未来教育论坛暨北京大学未来教育管理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论坛的主题是“大变局下的未来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在演讲中表示,人文是永恒的,教育一定是从过去走向今天,面向未来。教育一定能够从文化遗产中汲取营养、汲取力量。▲图为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发表演讲。以下是演讲实录:2020 ...

• 考古"三不主义" 不藏、不鉴古、不买卖古物(高蒙河)

考古学领域是一个常说“不”字的行业,像“考古不是挖宝”“考古不是挖墓”“考古不是挖帝王陵”“考古不怕吃苦”等,都是考古人常挂在嘴边上的话。中国考古学的奠基者和掌门人之一夏鼐先生生前曾反复强调:“我们评价一项田野工作的好歹,不应该看挖出来的是什么,而是应该看怎么去挖的。”他还说,我们不是“为考古而考古”,而是为了要阐明古代社会发展 ...

• 北魏平城“一人二龙”图案的渊源与流变研究

内容摘要:北魏平城“一人二龙”图案已发现多例,其构图多呈圆形或椭圆形,一人居中,处于主导或控制地位,二龙则头相对、足相抵、尾相连,构成圆环,处于辅助或被控制的地位,主要见于云冈石窟、葬具、日用饰品的装饰图案。该图案作为北魏平城与中亚文化交流的重要物证,是以平城当时流行的佛教题材对“一人二兽”进行改造的结果,反映了当时社会佛教的发 ...

• 【史论】白炳权丨门吏的神格化——北魏平城时代武士壁画

主持人语:  墓葬壁画对古时流行的丧葬观念、宗教信仰、社会生活等图景有较为直观的呈现,本期[史学]栏目的两篇文章以北朝墓壁画为研究对象,探究其承载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因素。其中,《门吏的神格化》一文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较为具体地考察了北魏前期武士壁画神格化的进程,探讨其形象的源头与流变,其中一类杂糅天王、护法诸天图像的护法神式武士形 ...

• 张庆捷:北魏石堂棺床与附属壁画文字——以新发现解兴石堂为例探讨葬俗文化的变迁

石堂,一般习惯称为石椁,又称为石室,是中国古代一种模仿木构建筑的石质葬具。影响久远。追朔其源流,石堂源于东汉,北魏开始流行,东西魏和北齐、北周延续使用,直到隋唐,仍兴盛不衰。北朝流行的还有棺床,流行范围超越石堂。棺床主要为石质,也有砖质、土质甚至混合使用的。有的棺床作为石堂一部分,有的单独使用,其形制和装饰也多不相同,既有共性, ...

• 沈睿文:重读安菩墓

专辑魏晋南北朝石刻与历史研究 1981年4月,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发掘清理了唐定远将军安菩与其妻何氏的合葬墓(编号C7M27)。该墓位于洛阳市南郊13公里处的龙门东山北麓,西距伊水约1公里,北距隋唐洛阳城的南城墙约8公里。由于历时久远,地面已无任何遗存。该墓资料发表以后,学界多有关注。或就墓志、或就其中的随葬器物深入探讨,推进了相关问题的认识。惟 ...

• 领读中国 | 许宏:走出中原文明本位的视角,才能感知早期中国的独特魅力

作者=朱天元在今天的公共媒体中谈起二里头和夏朝,许宏是个绕不开的名字。对于这位自1999年开始担任二里头考古队长,二十年徜徉、耕耘在考古现场的考古学者来说,他是幸运的。资讯爆炸,媒体信息碎片化的当下,他有足够的机会与平台向公众分享他在田野现场中的发掘、实践后不断构思、扩容的新理论,使大众更深刻地理解作为一个生命体的早期中国在世界文明 ...

• 争鸣|"器物坑"与上山文化——兼谈考古学的非对称性解释

▲桥头遗址“器物坑”H150  《中国文物报》2019年11月29日刊登的陈胜前先生《应从遗址废弃过程考察遗物的集中保存现象》一文,从“遗址废弃”的角度对中国考古遗址中出现的“器物坑”现象作了分析与判断,重点提到了上山文化桥头遗址。中国东南地区上山文化的发现,得到考古学术界重视,但除科技考古作了较有深度的介入,对这一考古学文化现象进行具体研 ...

• 从汉画像看中国传统绘画的来龙去脉(王云峰)

  语言与图像是我们描述世界的两种方式。陈述莫过于文字,展示还是图像。朱存明的《汉画像之美》对汉画像从视觉文化的角度进行审视,从图像理论上进行深度解读,不但让读者尽览汉画像所展示的汉风神韵,还能使读者透过汉画像艺术,明晓一个道理:中国绘画以线条为主,这在汉代得以确立并且走向成熟。  众所周知,中国具有系统完整的文字记载历史,这是 ...

• 民族汇聚与文明互动——山西北朝文明漫谈

  地处游牧区至农业区过渡地带的山西,堪称诸民族汇聚最密集地区之一。史书记载,东汉以来,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不断有大批南匈奴人降附汉朝,被安置于今山西境内。如东汉末南匈奴三万余落(户)来降,曹操分为五部,“皆家于晋阳、河涧之滨”;内附者除匈奴外,还有乌桓降民。据谭其骧先生研究,山西境内设七八个郡,都有匈奴杂居,北部诸郡,甚至“胡 ...

• 山西历史上的丝绸之路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张庆捷,于2015年11月初在上海博物馆以“丝绸之路与古代山西”为题做了讲座,他在讲座现场提到:“山西和丝绸之路的关系由来已久,先秦就有明确的物证。然山西与丝绸之路保持最密切关系的时期,莫过于北朝。北朝山西与丝绸之路的关系,领先于全国其他地区,对全国乃至隋唐都有极大影响。  有人也许会问,山西地处华北,远离西陲, ...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