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显示子项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 丝绸之路:泽拉夫尚-卡拉库姆廊道 丝路预备遗产点 丝路相关世界遗产 丝绸之路:费尔干纳—锡尔河廊道
文物保护单位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 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 土库曼斯坦 塔吉克斯坦
世界遗产 跨国遗产
遗产专题 海上丝绸之路遗产点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长城及烽燧 万里茶道
中国历史时代
考古时期 青铜时代 铁器时代

• 西羌古城

临潭,古称洮州、临洮,因黄河上游第一大支流洮河流经得名。曾为中国历史上显赫一时的西羌人故乡,也是“唐蕃古道”的咽喉、古四大茶马司之一。临潭,位于甘肃省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东部,是农区与牧区、藏区与汉区的接合部。古称洮州、临洮,因黄河上游第一大支流洮河流经得名。曾为中国历史上显赫一时的西羌人故乡,也是“唐蕃古道”的咽喉、古四大茶马司之一。海拔在1900至3926米之间,如今生活着汉、回、藏等10多个民族。5月 ...

• 克才城址

克才城址 2004.5.10. 第七批 共和县曲沟乡克才村 唐(始建) 古遗址克才吾堡古城 : 位于青海共和县曲沟乡克才村西山顶。由前、后两城组成,前城东西110米,南北80米;后城东西120米,南北150米。前、后城整体为葫芦形,均开北门。为唐代城址。

• 青海天峻县加木格尔滩城遗址

  在青海湖西的布哈河谷草原上,有一座沉睡的北朝古城,其规模与秦代阿房宫主体建筑相当。这很可能是吐谷浑某一个尚不为人知的王城,对它展开科学发掘和持续研究,有望推进青海历史上一系列学术问题的解决。  夏日的青海湖,波光粼粼,一泓澄碧。环湖草原上,牧草茵茵,牛羊成群。  在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任晓燕安排下,该所考古队员蔡林海、王 ...

• 北古城

北古城位于湟源县城关镇光华村东,俗称二架梁上。这里是湟源峡西端。二架梁高出湟水50-80米,北高南低,北连大山,南端延伸至湟水岸边,将湟源峡西出口封闭,形成了天然的屏障,青藏公路与铁路经此皆凿洞通过。山梁分南北两部,南部呈长条状,东侧为悬崖,西侧呈缓坡状。北部前宽后窄呈梯形,北接大山山根。南部及西部边缘为断崖。东西各为沙沟,东沙沟东形成冲积扇面。古城坐落在山梁北部,东西南三面城墙直接沿山梁断崖修筑,城墙 ...

• 平安驿

平安驿自古交通便利,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汉羌争夺的焦点地区,东汉时期的汉羌之战(大规模的就有三次之多)一直伴随到东汉灭亡,海东市平安区自古号称“血泪之城”。古代内地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南线的重镇之一,是“唐蕃古道〔起点是唐都长安,终点是吐蕃都城逻些〕的重要驿站,是汉藏友好民族团结《千年平安路》的黄金分割点。昔日的安夷,今日的平安,是我们伟大祖国美丽富饶的一角,在波澜起伏的历史长河中,这块历史 ...

• 丹噶尔古城

  被誉为“海藏咽喉”、“茶马商都”的青海湟源丹噶尔古城。丹噶尔,即藏语“东科尔”的蒙语音译,意为“白海螺”,地处黄河北岸,西海之滨,湟水源头,距西宁市40公里。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在这里结合,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在这里相交,唐蕃古道与丝绸南路在这里穿越,众多民族在这里集聚,素有“海藏咽喉”、“茶马商都”、“小北京”之美称。

• 湟源古城堡

湟源县境内的唐代古城堡。公元7世纪初,唐在青海境内除设置郡县外,并设置了诸多的军、城、军事据点。这些军、城据点皆筑有城堡,仅在湟源县境内就有北古城、克素尔、申中、北古台、古营盘、茶汉素、大小方台等7处。这些据点有的迄今保存尚好。在湟源县南境日月山乡哈拉库图村附近有座山,人称大、小方台。山上有座古城,建于悬崖绝壁之上,地形险峻,易守难攻,这就是唐蕃双方多次易手、反复争夺过的石堡城。石堡城的争夺战虽然导致 ...

• 科哇古城

科哇古城位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白庄乡斜昌沟河与起台河交汇处。古城南宽北窄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周长约10000余米,东墙与北墙沿两河河岸修筑。东西开门,东门位于古城东北角,西门位置在西城墙偏北,东、西两门有直通大道。 夯土筑,因系用砂土堆筑,夯层厚度不清,东城墙部分坍塌,其他保存尚好。城墙高约10米、基宽6米,城仙大道北为居住区,大道南部有零散 ...

• 大唐天竺使出铭

《大唐天竺使出铭》拓片日本人撰写的王玄策事迹的小说发现唐碑的山崖  提起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玄奘法师,可以说是在中国妇孺皆知,然而在同一时代还有一位人物,他的事迹与玄奘法师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可是由于命运不济,如同一个弃儿,被扔出史书典籍之外,只留下只言片语,多少年来湮没在历史的烟云中不为人知。 

• 勒巴沟摩崖

勒巴沟摩崖位于玉树县巴塘乡勒巴社勒巴沟内。摩崖始刻于唐太极元年(712年)左右,天宝元年(742年)竣工。由古秀泽玛、吾娜桑嘎、恰冈和泽琼沟四处石刻组成,石刻面积330平方米。主要内容有古秀泽玛《公主礼佛图》、《三转法轮图》摩崖线刻、吾娜桑嘎《佛诞生图》摩崖线刻及古藏文刻经、恰冈大日如来佛浮雕、泽琼沟108座佛塔摩崖线刻。

• 文成公主庙

文成公主庙,别名“加萨公主庙”,相传系唐代藏民为纪念文成公主而建。它位于青海省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的“三江之源”,始建于唐代,有1300多年历史,是唐蕃古道的重要文化遗存之一,为青海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已被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 大昭寺

大昭寺  大昭寺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中心,是吐蕃王朝早期的佛教寺庙。  公元647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国的尺尊公主,下令建立一座收藏佛像和经书的宫廷佛堂,并由文成公主择地设计,尺尊公主督建,寺院始称白哈神殿,清代才改名为大昭寺。后经历代重修增建,形成现存占地25100平方米的庞大建筑群。(上图:大昭寺的金顶) ...

• 崇圣寺三塔

崇圣寺三塔  崇圣寺三塔位于云南省大理市中和镇西北1公里处,是南诏国和大理国时期的古佛塔建筑。  崇圣寺始建于南诏国劝丰祐时期(824-859年)。寺院毁于清末民初,只有寺内三塔屹立于苍山洱海之间。  三塔按品字形排列,主塔称为千寻塔,居中而立;南、北小塔分立两侧。  南、北小塔建于大理国时期,具有宋代风格。双塔各距主塔70米,是八角形楼阁式空心砖塔。通高均为42.19米,均为10层。第二层八方有佛龛,内供佛像; ...

• 昌珠寺

昌珠寺  昌珠寺位于西藏自治区乃东县昌珠镇,是西藏最早的佛殿之一。(上图: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塑像)  昌珠寺创建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时期(7世纪中叶),为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在南山居住的宫殿。相传寺址为文成公主选定,松赞干布化身为大鹏,降服当地恶龙后才得以建寺。在藏语中, 昌的含义是鹰,珠是龙的意思,昌珠寺因此而得名。(上图:昌珠寺转经回廊)  昌珠寺面积为4667平方米,长81米,宽57.6米,有21个大小殿堂和 ...

• 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红山上,是西藏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布达拉宫是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也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布达拉,梵语意为“佛教圣地”。7世纪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在红山上修建此宫。相传今布达拉宫内的曲结哲布(法王洞)和帕巴拉康(帕巴殿)为当年的遗存。到了清顺治二年(1645年),达赖五世受 ...

• 拜寺口双塔

拜寺口双塔  拜寺口双塔坐落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山县金山乡贺兰山拜寺沟口北侧坡地上,是宁夏境内唯一的一处密檐式砖塔建筑。拜寺口是贺兰山著名山口之一,这里山大沟深,环境幽静,面东开口,视野开阔。在山口平缓的坡地上有大片建筑遗址,据考证,这里曾是西夏佛祖寺院所在地。双塔就建在沟口北边寺院遗址的台地上。  双塔始建于西夏时期,明万历年间修宁复《万历朔方新志》卷首《宁夏镇北路图》中,在拜寺口就标有双塔。根 ...

• 白马寺

白马寺  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东12公里处,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所营建的第一座寺院,被佛教界尊称为“中国佛教祖庭”。  白马寺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据历史文献记载,东汉时明帝派遣蔡愔、秦景到西域请佛求法,在大月氏遇到了天竺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于是用白马驮着经卷,把二位高僧迎回洛阳。明帝敕令按天竺寺院形式建造寺院, ...

• 扎什伦布寺

扎什伦布寺  扎什伦布寺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西部尼玛督山南坡,为藏传佛教格鲁派第四大寺院。  “扎什伦布寺”在藏语中意为“吉祥须弥山”。寺院始建于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由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根敦朱巴(达赖喇嘛一世)兴建。到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时,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此后成为历世班禅举行宗教和政治活动的中心。  寺院依山傍水而建,楼层高耸,金顶碧瓦,巍峨庄严。寺院内有大小金顶14个。寺院周围筑有 ...

• 哲蚌寺

哲蚌寺  哲蚌寺位于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西北10公里处,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  哲蚌寺,始建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创建者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弟子嘉央曲结。17世纪上半叶,五世达赖扩建该寺,规模日益扩大。最盛时,哲蚌寺有僧众近万人,是当时西藏地区规模最大的寺院。  全寺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规模宏大,鳞次栉比的白 ...

• 万里长城·八达岭

万里长城·八达岭  万里长城——八达岭段位于北京市西北的延庆县境内,建筑在海拔600到1000米的山脊之上,是长城上重要关口——居庸关的屏障。  我国最早修建长城的记载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将各国长城连而为一,形成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秦朝以后的朝代也大都曾修建长城,明代时的长城开始使用砖砌筑。  八达岭是我国明长 ...

• 启母阙

启母阙  启母阙位于河南登封市区西北2公里的万岁峰下,为启母庙前的神道阙,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庙阙。启母阙与太室阙、少室阙并称“中岳汉三阙”。  阙是建筑在城门、墓门、宫门、庙门前的两个相峙对称的建筑物,两阙之间作为道路使用。据《诗经》记载,这种建筑物早在周代就有。阙是象征性的大门。阙分为城阙、墓阙、宫阙、庙阙等。庙阙也叫神道阙。 ...

• 栖霞寺舍利塔

栖霞寺舍利塔  栖霞寺舍利塔坐落于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山栖霞寺的东侧,藏经楼南,是江南著名的佛教建筑之一。   塔始建于隋仁寿元年(601年)。根据古籍记载,隋文帝从一僧人处得到一包佛骨舍利,于是分给全国各州,分别建塔收藏,栖霞寺舍利塔即是其中之一。原塔早已塌毁废弃,五代南唐时高越、林仁又重新修建。现存塔应是南唐(937~975年)时所建的。  舍利塔属于阿育王式的,或称覆钵式塔,外形类似密檐形式,八角五层,高 ...

• 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坐落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城西0.5公里处,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六大寺院之一。  寺院本名为噶丹夏珠卜达吉益苏奇贝琅,简称扎西奇寺。该寺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创建者为第一世嘉木样阿旺宋哲。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拉章”(嘉木样佛宫)建成。“拉章”音变为“拉卜楞”,意思是寺院最高活佛府邸。后来,人们一般称此寺为拉卜楞寺。(右图:寺内舍利塔)  拉卜楞寺背依龙山 ...

• 太室阙

太室阙  太室阙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城东4公里的中岳庙前500米处,是汉代太室山庙前的神道阙,与少室山庙前的少室阙、启母庙前的启母阙并称为“中岳汉三阙”。  太室山是中岳嵩山的一部分,早在秦代的时候就已经设立寺庙祭祀此地山神。东汉安帝元初五年(公元118年)四月,“阳城-长江左冯诩万年吕常”修建太室山庙前的神道阙,即太室阙。  太室阙分东、 ...

• 房山云居寺塔及石经

房山云居寺塔及石经  云居寺又称西域寺,位于北京市房山区西南尚乐乡水头村,距北京市75公里。寺庙坐落于崇山峻岭中,以佛舍利和石经而闻名于世。  云居寺始建于隋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为隋代高僧静琬所建造,当时的寺院僧侣众多,殿宇轩昂,石塔林立,是一处著名寺院。  (上图:云居寺旧貌)  云居寺坐东朝西,原来殿堂共有六进,分中、南、北三路,中路是寺院的主殿,南北两路是借房客舍和行宫院落。  (上图 ...

• 佛光寺

佛光寺  佛光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山东北25公里的佛光新村,因为历史悠久而且寺内佛教文物珍贵,所以佛光寺又有“亚洲佛光”之称。(上图:林徽因考察佛光寺经幢) (上图:林徽因与宁公寓塑像)  佛光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公元471一499年),至隋唐时期寺院十分兴盛,闻名于长安、敦煌甚至日本等地,因此当时有“走马观山门”之说。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大举灭佛,寺宇被毁,到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由京都女弟子 ...

• 佛宫寺释迦塔(应县木塔)

佛宫寺释迦塔(应县木塔)  佛宫寺释迦塔,又称“应县木塔”,位于山西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是我国现存最古、最高的一座木结构大塔。  应县佛宫寺创建于辽代,整个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释迦塔、大雄宝殿。寺院前部建有钟鼓二楼,后有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这种以塔为中心的平面布局是南北朝时期佛寺建制的延续。佛宫寺除释迦塔为辽代建筑外,其他 ...

• 噶丹寺(甘丹寺)

61.噶丹寺.明初至清.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古建筑..第一批  噶丹寺位于西藏自治区达孜县拉萨河南岸的旺古尔山上,是在西藏建立的第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  (上图:依山而建的噶丹寺)  噶丹寺,又译为甘丹寺,始建于明永乐七年(1409年)时,由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创始人宗喀巴兴建的。清世宗雍正皇帝曾给寺院赐名为“永泰寺”。  噶丹寺占地 ...

• 古纤道

古纤道  古纤道位于浙江省绍兴县柯桥,是古人行走背纤、缓避风浪的交通要道。  古纤道,又称运道塘、官塘、新堤等,始筑于唐元和十年(815年),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山阴知县李良改用石砌。历代曾多次整修。  现存古纤道的中心部位在柯桥至南钱清一段,全长7.5公里,宽1.5-2米。纤道时而两面临水,时而一面靠岸,地势时而险峻,时而平坦。处于水中的纤道,大约每隔二米砌一桥墩,用以调济水源。  桥墩上以三直一横的 ...

• 故宫

故宫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又称“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先后有明、清两代的24位皇帝在此登基执政。同时故宫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构建筑群。  故宫始建于明朝永乐四年(1406年),历时十四年到永乐十七年(1419年)才完工,之后又经明清两代多次重修和扩建,但仍保持着原来所具有的布局和建筑风格。  故宫占地约72万平 ...

• 广胜寺

广胜寺  广胜寺位于山西洪洞县城东北17公里的霍山南麓,创建于东汉建和元年(公元147年),初名俱卢舍寺,唐代改称今名。元大德七年〔1303年〕发生大地震时毁坏,后来重新修建。明、清又屡经修葺,重建了飞虹塔及上寺大雄宝殿,但寺内其余建筑均为元代所建,寺院整体仍保持着浓厚的元代风格。  (上图:霍泉分水亭)  广胜寺古柏苍翠,泉水清澈,风景甚为幽雅,分上寺、下寺和水神庙三处大的建筑群。上寺位于霍山山顶,周围 ...

• 金山岭长城

金山岭长城  金山岭长城位于河北省滦平县巴克什营的大小金山岭上,是明代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小金山岭位于燕山第一峰雾灵山与古北口卧虎岭之间,这里的山势十分险峻,峰峦叠嶂,丛林若海,景色苍茫。西面的古北口是进关的唯一关隘,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因其地势险要、军事位置重要,故被誉为“第二八达岭”。  (上右图:砖石结构)   ...

• 居庸关云台

居庸关·云台  居庸关位于北京市西北的昌平县境内,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关口,以险峻著称,被誉为长城三大名关之一。居庸关有南北两口,南边的就是今天的南口镇,北边的关口就是八达岭。  “居庸”一名始称于秦代,相传因秦始皇“徙居庸徒”(佣工)到此修筑长城而得名。三国时名西关,北朝北齐时称纳款关,后来改为今名居庸关。  保存至今的居庸关关城 ...

• 罗布林卡

罗布林卡  罗布林卡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西郊、拉萨河的北岸,是西藏著名的古典园林。  (上图:夏宫)  罗布在藏语中意为“宝贝”,林卡的意思为“林园”,罗布林卡意为“宝贝公园”,又名“珍珠苑”。罗布林卡始建于18世纪40年代,由达赖七世格桑嘉措兴建。每年藏历四月至九月期间,达赖七世就在这里处理政务,举行各种庆典活动和仪式。罗布林卡逐 ...

• 洛阳桥

洛阳桥  洛阳桥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桥南村与惠安县洛阳镇洛阳街之间的海湾处,横跨洛阳江入海口,是中国第一座海港多跨梁式大石桥。洛阳桥又名“万安桥”。由于桥坐落在古时万安渡的地方,故而得名。  该桥始建于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嘉祐四年(1059年)竣工,工程历时七年。洛阳桥曾经历过多次重修。其中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的重修、万 ...

• 妙应寺白塔

妙应寺白塔  妙应寺也叫白塔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路北,是中国建筑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元代藏式喇嘛塔。  (上图:七佛宝殿)  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请尼泊尔工匠阿尼哥在辽代舍利塔的基础上设计建造了白塔,历时八年竣工,并迎释迦摩尼舍利藏入塔中。至元十六年(1279年)忽必烈以白塔为中心增建了规模宏大的寺院,是当时新兴的元大都的重要组成部分。到明代天顺元年(1457年)寺院改称“妙应 ...

• 南禅寺大殿

南禅寺大殿  南禅寺大殿坐落在山西五台县城西南22公里的李家庄,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座唐代木构建筑。  该寺始建年代不详,依据寺内大殿保存的题记“因旧名大唐建中三年岁次壬戌月居戊申丙寅朔庚午癸未时重修法显等谨志”,可以推断出曾经于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重建。此后,宋、元、明、清历代都曾进行修葺。除大殿为唐代原来的遗构外,现存建筑均为后世所建。  (上图:邮票上的南禅寺大殿)  南禅寺坐北向南, ...

• 泉州天后宫

泉州天后宫  泉州天后宫坐落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天后路,是我国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妈祖庙。  妈祖,原名林默娘,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夫共同信奉的神祗。传说,妈祖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她自幼聪颖,能踩浪渡海,救过许多遇难的渔民。宋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在湄州岛湄屿峰上羽化升天。 ...

• 苏公塔

苏公塔  苏公塔,又称额敏塔,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南郊,距城6公里,是新疆现存最大的古塔,也是我国名塔中唯一一座伊斯兰风格的古塔。  苏公塔始建于1777年,是吐鲁番郡王苏来满二世为纪念和表彰其父额敏和卓的功绩而修建的。据当地的维吾尔族人民传说,苏公塔是清代维吾尔族建筑大师伊布拉音等人设计建造的,具有典型的维吾尔族建筑特征。 ...

• 塔尔寺

塔尔寺   塔尔寺位于青海省涅中县鲁沙尔镇,据省会西宁市25公里,是明清时代重要的藏传佛教寺庙建筑群。   (上图:宗喀巴像)   塔尔寺藏语意为“十万身像弥勒洲”,因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诞生于此而闻名于世,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俗称“黄教”)的六大寺院之一。该寺历史可以追溯至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宗喀巴的母亲于此地修塔。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塔旁建起一座小殿,应为塔尔寺建造殿 ...

• 天台庵

天台庵  天台庵位于山西省平顺县城北25公里实会乡王曲村,是中国佛教宗派“天台宗”的庵院,在中国古代佛教建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上图:庵前唐碑)  天台庵建筑在村中坛孤山上,规模不大,现仅存正殿以及院中唐碑一座。其创建年代及其沿革不详,唐碑上的字迹也已漫漶不清。但天台庵正殿因其完整地保留了唐代建筑的风格和特征,被国内外古建筑专 ...

• 同心清真大寺

同心清真大寺  同心清真大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城西南角,是宁夏现存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之一,也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文物建筑。  (上图:同心清真寺内的大殿)  相传同心清真大寺是明代在元代喇嘛教寺庙基址上改建的。从照壁及礼拜堂脊檩等处保存下来的维修题记可知,在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和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时,寺院经过了两次较大规模的重修。  寺院主体建筑建造在一个高大的砖砌台座上 ...

• 万部华严经塔

万部华严经塔  万部华严经塔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东郊的辽代丰州城遗址内西北隅,是一座辽代佛教华严宗寺院藏经之塔。丰州城始建于辽代,金、元沿用。元末明初战乱后,此城废弃,唯有万部华严经塔幸存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此塔始建于辽代中晚期,金大定二年(1162年)重修,此后历代再无修葺。1982年-1986年,塔方得以修缮一新。  (上图:万 ...

• 万里长城·嘉峪关

万里长城·嘉峪关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河西走廊西段嘉峪山西麓的嘉峪塬上。嘉峪关自古是著名的“丝绸之路”的交通咽喉,也是明长城西端起点。嘉峪关是明长城沿线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军事城堡。  (上右图:戏台)  嘉峪关历经明清两朝的数次修缮。  明洪武五年(1372年),征西将军冯胜始筑嘉峪关城,当时仅是一座土城。弘治八年(1495 ...

• 万里长城·山海关

万里长城·山海关  山海关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重镇,位于河北秦皇岛东北15公里处,又称“榆关”,素有“天下第一关”之称,与万里之外的“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  山海关关城北踞燕山,南抵渤海,故名山海关。这里是东北、华北间的咽喉要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再加上背山面海,气势恢弘,所以被誉为 ...

• 西安城墙

西安城墙  西安城墙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区内,是明代初年在唐长安城皇城基础上建筑起来的,是我国六大古都中规模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城墙。西安城墙始建于明洪武三年至十一年(1370~1378年),整个工程历时8年。  西安城墙为长方形,东墙长2590米,西墙长2631米,南墙长3441米,北墙长3241米,周长13.7公里。城墙用黄土分层夯筑,最底层用石灰、土和糯米混合夯打,十分坚固。现存的西安城墙高12米,底宽15-18米,顶宽12-14米, ...

• 武当山金殿

武当山金殿  武当山金殿位于湖北省武当山天柱峰顶,金殿同太和殿一样采用重檐庑殿顶结构,是中国现存等级最高的铜铸鎏金建筑。  金殿铸造于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坐西朝东。金殿面阔、进深各三间,高5.54米,宽4.40米,深3.15米。大殿为仿木结构,鎏金铜殿。殿脊装饰有仙人禽兽,造型生动逼真。  (上图:殿脊装饰)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在 ...

• 西安清真大寺

西安清真寺  西安清真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化觉巷内,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清真寺。  寺院始建于唐天宝元年(742年),经宋、元、明、清历代的增建,形成了今日的规模所保留下来的建筑大都是明代增建的。  西安清真寺是我国占地规模最大的清真寺。寺院坐西面东,占地面积125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寺院共有四进院落,全长 ...

• 夏鲁寺

夏鲁寺  夏鲁寺坐落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东南约25公里处,是藏传佛教夏鲁派的祖寺。  夏鲁寺始建于宋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后塌毁于地震。元延祐七年(1320年)重新修建。元时把持寺政的地方势力阶氏家族曾受封为万户长,夏鲁是西藏三十万户之一。十四世纪中叶,阶氏家族迎请当时喇嘛教著名僧人布顿·仁钦珠(1290~1364年)主持寺务,寺院重新修建,并以该寺为中心创立了藏传佛教夏鲁派,又称布顿派。  现寺院仅存有大殿 ...

• 悬空寺

悬空寺  (上图:悬空寺大殿)  悬空寺又名“玄空寺”,位于山西省浑源恒山下金龙口西崖的峭壁上,因高悬空中而得名。悬空寺始建于北魏晚期(约公元六世纪),当时的工匠根据道家“不闻鸡鸣犬吠之声”的要求,在峭壁上修建了这座寺庙。  悬空寺是中国现存极为罕见的一座高空建筑,被誉为建在绝壁上的“危楼”。  悬空寺全寺所有的建筑均高挂在恒山之麓的峭壁上,与崖壁呈90度角垂直而立。背依翠屏峰,面对天峰岭。寺内建筑 ...

• 一百零八塔

一百零八塔  一百零八塔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南20公里处峡口东坡,是中国现存的大型古塔群之一。  该塔群始建年代不详。明英宗时修撰的《大明一统志》记载:“峡山口……两山相夹,黄河流经其中,一名青铜峡,上有古塔一百八座”。可见十五世纪中期塔群就已经存在了,并且当时称其为“古塔”,可以推测塔的修建年代则更为久远。  一百零八塔,坐西向东,背山面水,共有阶梯式护坡平台12级,由下至上,逐层增高。塔群自 ...

• 白居寺

白居寺(白居寺)  白居寺位于西藏自治区江孜县江孜镇西的宗山脚下,为藏传佛教萨迦、噶当、格鲁3大教派共存的寺庙,也是西藏地区唯一一座寺塔均保存完整的寺院。(白居寺内景)  白居寺创建于明永乐十六年(1418年),创建人为一世班禅克珠杰和江孜法王热丹衮桑帕,寺院修建历时十年竣工。其间,寺内著名佛塔白居塔于宣德二年(1427年)建成。(白居寺全景)  白居寺规模宏大,由寺院主体、白居塔、扎仓和围墙四大建筑单元 ...

• 阿育王塔

阿育王塔  阿育王塔位于山西省代县县城内,又称圆果寺塔,因该塔原本位于圆果寺中而得名,是一座具有元代建筑风格的佛塔。  阿育王塔始建于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年),原本是一座木结构佛塔,被称为龙兴塔。此后唐宋时期该塔屡兴屡废,至元代至元十二年(1275年)始改建为砖塔,一直保存至今。  元代重修的阿育王塔采用了当时较为常见的藏式佛塔风格,塔高40米,由基座、塔座、塔身和塔刹四部分组成。基座为砖砌而成,平面呈 ...

• 隆务寺

隆务寺(隆务寺)  隆务寺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镇西山脚下,地处隆务河中游河畔,是仅次于塔尔寺的青海第二大寺院。(隆务寺近景)  隆务寺始建于元大德五年(1301年)左右,原系规模很小的萨迦派寺院。明宣德元年(1426年)前后,当地名僧散旦仁钦与其胞弟洛锥森格,维修并扩建了隆务寺。(“西域胜境”匾额)  明天启二年(1622年),明熹宗赐题“西域胜境”匾额,寺院声名大振。崇祯年间(1628-1644年), ...

• 水陆庵

水陆庵(水陆庵)  水陆庵座落于陕西省蓝田县普化镇王顺山脚下,距蓝田县城约10千米,因保存有古代罕见精巧的彩塑而闻名,被誉为“中国第二敦煌”。(水陆庵水陆殿)  水陆庵原为北普陀蓝渚庵的水陆殿,是六朝古刹,庵毁后,人们便把殿宇叫做水陆庵。(水陆庵内景)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至隆庆元年(1567年),秦王朱怀埢奉水陆殿为家祠佛堂,进行大修,并重塑庵内的彩色泥塑群像,以后各代均有修葺,使水陆庵的各类建 ...

• 桑耶寺

桑耶寺(桑耶寺)  桑耶寺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扎囊县桑耶镇境内,地处雅鲁藏布江北岸的哈布山脚下,为西藏地区建造的第一座佛、法、僧三宝齐全的寺庙。(桑耶寺全景)  桑耶寺建于8世纪中叶(762—779年)。吐蕃王朝第五代赞普赤松德赞为利用佛教凝聚人心、巩固统治,特意迎请来印度高僧莲花生大师和乌杖那国高僧寂护大师,让他们负责营建桑耶寺,并亲自主持奠基仪式。(“师君三尊”像)  桑耶寺的营建,使藏传佛教兴起 ...

• 仙游寺法王塔

仙游寺法王塔(仙游寺法王塔)  仙游寺法王塔位于陕西省周至县终南山山麓,处秦岭黑水峪口,坐落在周至县城南约15千米处的仙游寺内,为现存唯一的隋代砖质佛塔。(仙游寺)  仙游寺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初称“仙游宫”。后来隋文帝为安置佛舍利,命高僧童真在仙游宫建塔,改称仙游寺。唐大中年间仙游寺一度扩建为三寺。(仙游寺法王塔全景) ...

• 张掖大佛寺

张掖大佛寺(张掖大佛寺)  张掖大佛寺位于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南大街,是甘肃省境内最大的西夏建筑遗存,曾为中国最大的卧佛寺。  大佛寺始建于西夏崇宗永安元年(1098年),崇宁二年(1103年)竣工,历经五、六年始建成,后于明、清两代多次扩建修葺。(张掖大佛寺牌楼)  大佛寺坐东面西,规模宏大,原面积2万余平方米,由牌楼、山门、大佛殿、天 ...

• 鲁土司衙门旧址

鲁土司衙门旧址(鲁土司衙门旧址)  鲁土司衙门旧址位于甘肃省永登县连城镇连城村,距永登县城约65千米,是甘肃省境内保存比较完整的一座宫殿式古建筑群。  一世鲁土司名叫脱欢,原为元朝高官,后于洪武三年(1370年)降明,被安置在连城。三世土司什伽,骁勇善战,屡立战功,被赐姓“鲁”,其世系由此被称为鲁土司。直至1932年“改土归流”,鲁土司共延续十九世二十二代,达561年之久。(鲁土司衙门大门)  鲁土司衙门始建 ...

• 武威文庙

武威文庙(武威文庙)  武威文庙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城东南隅,为中国三大孔庙之一。(武威文庙正门)  武威文庙兴建于明正统二年至四年(1437-1439年),由驻守武威的兵部侍郎徐晞主持营建,后于明代成化、清代康熙、乾隆及民国年间多次扩建修葺。(武威文庙全景)  武威文庙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98米,东西宽152米,面积3万余平方米,由文昌宫、孔庙和儒学院三部分构成。整个建筑群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堪称“陇右 ...

• 伊犁将军府

伊犁将军府(伊犁将军府)  伊犁将军府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地区霍城县惠远乡,为清代新疆地区最高长官伊犁将军的府第。(平定大小和卓图)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平定准噶尔大小和卓叛乱,统一新疆地区。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设立“总统伊犁等处将军”,简称伊犁将军,作为新疆地区的最高行政、军事长官,驻地惠远城。(伊犁将军府 ...

• 宝轮寺塔

宝轮寺塔(宝轮寺塔)  宝轮寺塔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故城东南隅宝轮寺旧址上,是目前我国仅有的古代四大回音建筑之一。  据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陕州直隶州志》载:“(宝轮)寺建于唐代,塔建于金大定年间。”宝轮寺塔第二层所嵌塔铭上刻有“金大定十六年四月五日起塔,十七年五月八日竣工”等字样,由此可知,宝轮寺建于唐代,而塔建成于金大 ...

• 妙乐寺塔

妙乐寺塔(妙乐寺塔)  妙乐寺塔位于河南省武陟县西南方古怀城遗址上,距武陟县城约7.5公里,是国内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五代大型砖塔之一。  妙乐寺塔始建于唐代,原名真身舍利塔,五代后周显德二年(955年)重修。重修妙乐寺塔时正值周世宗限制佛教发展、大拆佛寺之时,该塔因“敕额”才得以重修,所以是当之无愧的“御塔”。(妙乐寺塔)  妙乐寺塔为十三级密檐叠涩式方形砖塔,通高34.19米。塔门拱券形,南向。 ...

• 伊斯兰教圣墓

伊斯兰教圣墓  伊斯兰教圣墓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圣茂村灵山南坡,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好的伊斯兰教圣迹。  伊斯兰教圣墓又称“三贤、四贤墓”。根据史书记载,唐朝武德年间(618~626年),穆罕默德派遣门徒三贤、四贤来泉州传教,去世后葬于灵山,因而修建此墓。  现存两墓东西并列,坐北朝南。墓盖通高0.6米,由花岗石雕刻而成,上有莲花瓣图 ...

• 藏王墓

藏王墓   藏王墓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琼结县城琼结河南,包括本惹山南麓和东嘎沟口,是吐蕃王朝时期诸藏王的长眠之地。   (上图:松赞干布像)   琼结一带,是吐蕃的发祥地。松赞干布迁都拉萨后,仍不时移居于此。此地成为了众多藏王魂归之地。1959年由文化部文物局组织的西藏文物调查团对此处的墓葬进行勘查,证明了这里就是公元7~9世纪吐蕃历代赞普藏王的墓葬群。   关于此地的墓葬数及其墓主,历来说 ...

• 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陵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境内,是古代蒙古族领袖成吉思汗的纪念性陵墓。  成吉思汗原名铁木真,1162年出生于蒙古部落贵族家庭。1206年,蒙古各部落首领在斡难河畔召开大会,共推铁木真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戎马一生,征战中亚和南俄,建立起地跨欧亚大陆、迄今为止世界上疆域最为广阔的蒙古大帝国。12 ...

• 长陵

长陵  长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窑店乡三义村北,是汉高祖刘邦和吕后的合葬陵墓。  刘邦(公元前256~公元前195年),字季,沛县(今江苏沛县)人。秦末,刘邦率沛县农民起义,后称帝,建立西汉王朝。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刘邦卒,葬于长陵,庙号高祖。  陵园的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885米,东西宽816米。四周有夯土墙垣,四面各辟一门。西 ...

• 杜陵

杜陵  杜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杜陵塬上,是西汉宣帝刘询的陵墓。  汉宣帝刘询(公元前91年-公元前49年),是西汉的第十位皇帝,公元前74年至公元前49年在位。他是汉武帝刘彻的曾孙,幼年时流落民间,于公元前74年被朝臣迎立为帝。他在位期间,全国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吏称其职,民安其业”的景象史称“宣帝中兴”。  陵墓所在地原来是一片高地,僪、浐两河流经此地,汉代旧名鸿固原。宣帝少时好游于原上,他 ...

• 霍去病墓

霍去病墓  霍去病墓位于陕西省兴平市茂陵博物馆内,是西汉武帝茂陵的陪葬墓。  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前117年),字子孟,河南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是西汉抗击匈奴的著名将领。十八岁他就率轻骑八百,进击匈奴,歼敌两千,被封为“嫖姚校尉”。被封为“嫖姚校尉”后又六次率领大军出击匈奴,击败匈奴主力,打开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以功受封为“大司马骠骑将军”、“冠军侯”。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病逝,年仅24岁。汉 ...

• 茂陵

茂陵  茂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兴平市南位乡策村,是西汉第五代皇帝汉武帝刘彻与李夫人的合葬墓,也是西汉帝王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  (上图:汉武帝刘彻像)  刘彻(公元前156—前87年),谥号“武帝”,是西汉第五位皇帝。在位五十四年,励精图治,巩固并加强了我国多民族的统一,形成了西汉的鼎盛局面,是我国历史上很有作为的帝王之一。即位的第二年,他就开始兴建茂陵,工程耗时长达53年之久。  陵园呈方形,四周有夯筑 ...

• 桥陵

桥陵  桥陵位于陕西省蒲城县西北金炽山坡头镇安王村一带,是唐睿宗李旦的陵墓。  唐睿宗李旦(662-716年)是武则天最小的儿子。他一生两度登基,两让天下,在位时间共8年。公元712年禅位于儿子李隆基(唐玄宗)。唐开元四年(716年)崩,享年55岁,葬于桥陵。陵内合葬的有肃明刘皇后、昭成窦皇后,陪葬的有惠庄太子、惠文太子、惠宣太子、凉国公主、金 ...

• 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坐落于陕西省临潼县东约5公里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制皇帝秦始皇嬴政的陵墓,以其规模宏大、埋藏丰富而著称于世。  秦始皇,嬴姓,赵氏,名政,战国末年秦庄襄王之子。公元前259年,嬴政出生于赵国,13岁继位为秦王,22岁加冕亲政。自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的10年中,秦王嬴政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个诸侯国, ...

• 顺陵

顺陵  顺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东北18公里的陈家村南,是唐女皇武则天之母杨氏的陵墓。  咸亨元年(670年),杨氏卒,以王礼葬。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追封其母为孝明高皇后,将墓改称顺陵。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废陵号,但后人仍惯称顺陵,至今不变。  陵园有内、外二城。内城即皇城,方形,四周夯筑墙垣。南门正中辟门,门外筑双阙,两阙间距为20米。外城占地面积1l0多万平方米,长方形,四面开辟 ...

• 苏禄王墓

苏禄王墓  (上左图:苏禄王墓门)  苏禄王墓位于山东省德州市,是东南亚穆斯林苏禄国王都葛•巴哈刺及其两个王子的陵园,也是中国的境内唯一的外国国王墓地。  (上图:苏禄王墓石像生)               (上图:苏禄王墓石碑)  古苏禄王国位于今加里曼丹岛和菲律宾群岛之间的苏禄群岛上。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年)苏禄国 ...

• 西夏陵

西夏陵  西夏陵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郊35公里贺兰山东麓中段,是西夏历代帝王的陵墓,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  (上图:李元昊泥人彩塑)  西夏立国190年,历10代皇帝,曾一度与宋、辽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公元1038年,党项人李元昊在兴庆府(今银川市)建都称帝,建立大夏王朝,西夏语为“大白高国”,即后人所 ...

• 昭陵

昭陵  昭陵位于陕西省礼泉县东北23公里的九峻峰上,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  (上图: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599~649年),是唐朝第二代皇帝。他文韬武略,平定天下,任贤纳谏、宽厚爱民,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根据《旧唐书·太宗本纪》的记载,昭陵始建于贞观十年(636年),为埋葬长孙皇后而开凿,至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李世民入葬时 ...

• 热水墓群

热水墓群(热水墓群)  热水墓群位于青海省海西州都兰县热水沟察汉乌苏河两岸,是吐蕃统治下的吐谷浑邦国的古墓葬群,属唐代早期吐蕃大型墓葬群。(热水墓群远景)  热水墓群集中分布在热水、扎玛日、沙尔塘、斜歪四个村境内长约7千米的区域内,包含各种类型的墓葬500余座。自1982年以来,已累计发掘墓葬80余座。(热水墓群)  墓葬大多“依山面河” ...

• 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泰陵

泰陵(泰陵)  泰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城杨凌示范区五泉乡王上村东北200米处,距扶风县城约23千米,为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氏的合葬陵墓,又名杨坚陵。(杨坚像)  隋文帝杨坚为隋朝开国皇帝,在位24年(581-604年)。统治前期,南灭残陈,一统华夏,治世严明,开创了历史上有名的“开皇之治”;后期却疑心猜忌,妄杀功臣,大筑宫殿,劳民伤财,尤其是 ...

• 西魏文帝永陵

永陵(永陵)  永陵为南北朝时期西魏文帝元宝炬的陵墓,位于陕西省富平县东留古乡何家村东北,地处渭北平原田野上,距富平县城约15千米。(元宝炬像)  西魏文帝元宝炬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之孙,京兆王元愉之子,在位17年(535—551年)。他名为皇帝,实为傀儡,朝政由权臣宇文泰把持。元宝炬与宇文泰配合默契,大力推行汉化政策,锐意进取,西魏国力迅 ...

• 唐恭陵

唐恭陵(唐恭陵)  恭陵位于河南省偃师市缑氏镇东北2.5公里的滹沱岭上,为唐高宗时皇太子李弘的陵墓,是洛阳唐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李弘像)  李弘,为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子,生于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字宣慈。显庆元年(656年),被立为皇太子。(唐恭陵正门)  李弘秉性仁孝,深得高宗喜爱,然与其母则天皇后多有不合。上元二年(675年),李弘薨于东都合璧宫,疑被其母所鸩。  李弘死后,唐高宗追谥其为“孝敬皇 ...

•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城西16公里的武州山南麓。整个石窟群规模宏大,雕刻精细,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石窟群之一,曾影响中国各地石窟艺术的兴起和发展。  云冈石窟的主要洞窟开凿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年间(460~465年)到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年)期间,中小窟龛的开凿一直延续到孝明帝正光年间(520~525年)。南北朝时著名的地理著作《水经注 ...

•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位于新疆自治区吐鲁番市东北约50余公里处,是古代高昌地区保存较好、内容较为丰富的一处佛教石窟。  柏孜克里克是维吾尔语“美丽的装饰之所”的意思。一个个石窟就开凿在扇面的岩壁上,蜿蜒排开。石窟的时代跨度非常大,最早的为九世纪以后回鹘高昌时期的遗迹,最晚的则可能到了十三世纪。公元13世纪末,高昌王室东 ...

• 克孜尔千佛洞

克孜尔千佛洞  克孜尔千佛洞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东南约60公里处,属于古龟兹国境内,是新疆地区影响最大的佛教石窟之一。  克孜尔是维吾尔语“红色”的意思。洞窟开凿在札提河北岸明屋达格山的峭壁之间。现存编号洞窟有236窟。其中的洞窟形制较为完整、壁画遗存较多的约占三分之一。  根据洞窟的形制特点、壁画的题材和艺术风格等方面的原因 ...

• 库木吐喇千佛洞

库木吐喇千佛洞  库木吐喇千佛洞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西南约30公里处,是西域古国龟兹的文化遗存。  (上图:窟内壁画)  库木吐喇是维吾尔语的译音,意思是“沙漠中的烽火台”。库木吐喇千佛洞石窟大约开凿于公元四世纪。佛教传入龟兹后,龟兹人在本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外来艺术的有益成分,创造出了融时代特点和民族风格于一体的艺术形 ...

•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泯江东岸凌云寺侧,雄踞泯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合之处,是中国最大的一尊石刻坐佛。  (上图:海通和尚塑像)  乐山大佛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元年(713年),竣工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前后历时90年。佛像建造的发起者是海通和尚。海通和尚见三江汇合处水流湍急,很多船只常常在此倾覆,于是决心开凿佛 ...

•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13公里的伊水两岸,它同甘肃的敦煌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并称中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的三大宝库。石窟所在地两山相峙,伊水向北流经此地,远望石窟如阙,故而古名“伊阙”,隋唐以后始称“龙门”。  (上左图:龙门石窟分布图)  石窟分布于伊水两岸的崖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始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 ...

• 莫高窟

莫高窟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开凿于甘肃省敦煌市城东南25公里处鸣沙山东麓崖壁上。上下分为五层,南北全长1680米,是我国三大著名石窟之一,也是我国内容最丰富、历史最长久的佛教石窟艺术宝库。莫高窟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称为“东方卢浮宫”。  据唐代武周圣历元年(698年)《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 ...

• 南石窟寺

南石窟寺  南石窟寺位于甘肃省泾川县城东7.5公里的泾河北岸,是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石窟寺。  (上图:北石窟寺)  南石窟寺,与北去45公里的庆阳北石窟寺合称为“陇东石窟双明珠”,都是北魏泾州刺史奚康生所建造的。石窟于北魏永平三年(510年)开始开凿,一直延续到唐代。现存5座洞窟,大部分已经塌毁破损,只有一号窟还保存较为完整。国内以表现七佛为主的佛窟,最早出现在南石窟寺。  一号洞窟为主窟,高11米、宽18米 ...

• 西安碑林

西安碑林  西安碑林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三学街,是全国规模最大、年代最早的碑林。  (上右图:唐玄宗李隆基写的《石台孝经》)  碑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末五代。唐代长安城务本坊的国子监内原来立有《石台孝经》和《开成石经》,前者由唐玄宗亲自注释、作序,以隶书书写《孝经》全文,刊刻在石上;后者是唐开成二年(837年)所刻的《周易》、《尚书》 ...

• 须弥山石窟

须弥山石窟  须弥山石窟位于宁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西北55公里处的须弥山东麓,是宁夏地区境内最大的石窟群,也是我国现存规模较大的佛教石窟群之一。  须弥山一词为梵文音译,意为“宝山”,是丝绸之路东段的必经之地。大大小小的石窟依山附势,错落有致的分布在间隔的崖面上,绵延近两公里,场面壮观。根据石窟的形制和造像的风格来判断,须弥山石窟 ...

• 榆林窟

榆林窟  榆林窟位于甘肃省安西县城西南76公里处,与敦煌莫高窟有着密切的关系,被称为“丝绸之路”上的“姊妹窟”。  石窟开凿在榆林河峡谷东西两岸的砾岩层断崖上,东崖30窟,西崖11窟,东西相距100多米。从洞窟的形制和壁画推断,现存洞窟最早开凿于初唐(618~704年),历经唐、五代、北宋、回鹘、西夏陆续建造,终于元代。现存壁画一千多平方米, ...

• 马蹄寺石窟群

马蹄寺石窟群  马蹄寺石窟群位于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蹄区的临松山中,地处祁连山北麓,是一处重要的十六国时期开凿的早期石窟群。(马蹄寺石窟群)  马蹄寺石窟群为东晋敦煌名士郭瑀隐居讲学时开创。十六国时期,北凉王沮渠蒙逊“素奉大法,志在弘通”,大力发展佛教,开凿了马蹄寺千佛洞部分洞窟及金塔寺石窟。(马蹄寺石窟群近景)  北魏晚期 ...

• 森木塞姆千佛洞

森木塞姆千佛洞(森木塞姆千佛洞)  森木塞姆千佛洞位于新疆库车县东北的牙哈乡克日什村,距库车县城约40千米,是晋代至宋代时期当地古龟兹王国重要的佛教石窟群遗址。  森木塞姆千佛洞是古龟兹东部最大的一处佛教石窟群,其开凿年代可上溯到魏晋时期,下限则为唐代的回鹘时期。(森木塞姆千佛洞远景)  洞窟散布在森木塞姆沟谷高耸的山崖上,现已编 ...

• 灞桥遗址

灞桥遗址(灞桥遗址)  灞桥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灞桥镇柳巷村北侧,距西安市区约10千米。遗址地处灞河河道中,为一座大型厚墩联拱石桥遗址。(灞桥遗址景观)  灞桥建于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隋唐以至金代一直被延用,并不断得到修葺。元代时灞桥废毁。  隋唐时,灞桥处国都长安通往潼关、蓝田要冲,有“坦平箭直千人过,驿使驱驰万国通”景象,交通因之大为便利。(清理出的桥墩)  1994年,灞桥镇农民在清理灞河河 ...

• 骆驼城遗址

骆驼城遗址(骆驼城遗址)  骆驼城遗址位于甘肃省高台县骆驼城乡永胜村西,距高台县城约22千米,为甘肃省最大的汉唐古城遗址。(北门瓮城遗址)  骆驼城在西汉时为乐涫县,东汉至西晋置表是县,前凉置建康郡,唐时设建康军,之后废弃。(城垣残址)  骆驼城遗址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704米,东西宽425米,面积达29.92万平方米。城垣为夯土 ...

• 尼雅遗址

尼雅遗址(尼雅遗址)  尼雅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丰县境内尼雅河下游尾闾地带,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距民丰县城北150千米,为汉晋时期古精绝国的遗址。  精绝国地处昆仑山下,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为“丝绸之路”的要塞,一直受汉王朝西域都护府统辖。东汉末年,国势衰微,无力对西域进行有效统治,西域发生混战。后来精绝国被鄯善国征 ...

• 隋仁寿宫唐九成宫遗址

隋仁寿宫唐九成宫遗址(隋仁寿宫唐九成宫遗址)  隋仁寿宫唐九成宫遗址位于陕西省麟游县新城区,为一处隋唐时期的皇家宫苑遗址。(隋文帝像)  仁寿宫始建于隋开皇十三年(593年),隋文帝曾六次来此避暑。历史上轰动一时的杨广弑父篡位一案就发生在此,隋文帝在仁寿四年(604年)于该宫死去。隋亡后,此宫被闲置。(唐太宗像)  唐代初年,唐太宗对 ...

• 元中都遗址

元中都遗址  元中都遗址位于河北省张北县馒头营乡,俗称白城子,与当时的元大都(即今北京)、元上都(今内蒙古正兰旗东)、哈拉和林等都城齐名,是蒙元帝国的四个主要都城之一。  元中都始建于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元武宗海山在附近修建行宫,并筑造都城,其目的可能是为了更好地维护蒙元帝国在这一地区的统治。元武宗海山是元朝的第三位皇帝,元世祖忽必烈的孙子。元朝末年,元中都毁于农民起义,明清时期这里被称为“沙 ...

• 扬州城遗址

扬州城遗址  扬州城遗址位于江苏省扬州市西北蜀岗上,总面积约16平方公里,是我国保存最好的古城遗址之一。  扬州建城历史悠久,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最早在这里修建邗城,此后历代相继修筑,到隋唐时期成为仅次于京城的繁华商业城市。长期的历史发展造成了扬州城遗址相互叠压,其中以隋代、唐代和宋代城址保存较为完好。(隋炀帝画像)  据史料记载,隋炀帝十分喜爱扬州,因而不仅修建运河直通扬州,还在这里修建了华丽的宫殿。 ...

• 统万城遗址

(统万城)  统万城遗址位于陕西省靖边县红墩界乡白城子村北,处无定河北岸,毛乌素沙漠南缘,为十六国时期大夏国都城遗址,也是惟一一座基本保存完好的早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都城遗址。  统万城始建于东晋义熙九年(413年)。匈奴单于赫连勃勃创立“大夏国”后,于此建都,修造都城,并取名统万城,寓意“统一天下,居临万郡”。筑城材料就地取材,采用当地白土蒸熟发酵后夯实而成,因此统万城俗称“白城子”。  此地是军事 ...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