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孜尔石窟
丁和|《德藏新疆壁画》系列赏析(十):塑像群窟——克孜尔第77号窟
图文版权属九璞十景所有,转载请标明出处!
饶宗颐先生题写《德藏新疆壁画》
编者按
本赏析将系列展示流失海外,现
藏于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的新疆壁画
精品与残件。图片由摄影家丁和先生赴德
国柏林,以及新疆各地石窟拍摄整理。
邀您穿越时空隔阂,
探索西域石窟的精奇与绝美。
欲了解“德国皇家吐鲁番探险队”之背景
请点击“蓝字”参阅
克孜尔明屋地处偏僻,极难到达,所以这些壁画才得以较好的保存下来。文明的程度,在一些习俗中也可以完全体现出来,而这种习俗又可以从这些富有艺术价值的壁画和文书中书写漂亮的文字中反映出来,可以看出,这种文明的程度比在同一时期欧洲德意志公国的文明程度要高。
——阿尔伯特·冯·勒科克
《新疆地下文化宝藏》
第77号窟
时代:约公元4世纪
谷西区。大像窟。现存主室﹑甬道和后室。东西甬道为纵券顶,后室为盝顶。由于发现之初有大量泥塑,德称“塑像群窟”。
77
第77号窟平面、剖面图
▼ ①《金刚与伎乐天人》
(宽162cm 高112cm)
壁画出自后室后壁上部。这一面墙原有涅槃佛的塑像,现在只剩像台。左第一人为金刚力士,一手持金刚杵一手执莲花。中间的伎乐天人正在弹拨阮弦。最后一人为深肤色的举哀天人。
这个窟由于在发现之初存在着大量的泥塑而被格林威德尔称为“塑像群窟”。
▼ 局部
▼ ②《飞翔的天神》
(长280cm 高142cm)
壁画出自后室后壁下部,为四个女性和一个男性的形象。“其中,前面的四个都是身穿华丽服饰的妇女形象。他们佩戴着华丽的头饰和珠宝首饰,从头到脚都被描绘成一种优美的飞翔的姿势,只是脚部表现的不够灵活。相反,在画家窟的画面中,飞天的脚部则画得好很多。”①(《新疆佛教艺术》第492页)
▼ 局部
▼ ③《飞天》
(宽276cm 高105cm)
出自后室东壁上部,为具有头光的散花飞天。
▼ 局部
▼ 馆藏陈列现状
▼ 塑像
西甬道外侧壁前边台座上的犍陀罗风格塑像残体。塑像为佛陀涅槃壁画中的陪衬人物。
扩展阅读
龟兹
古龟兹苏巴什佛寺东寺
龟兹国以库车绿洲为中心,最盛时辖境相当于
今新疆轮台、库车、沙雅、拜城、
阿克苏 、新和六县市。
龟兹是丝绸之路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道的重镇,
拥有比莫高窟历史更加久远的石窟艺术。
克孜尔石窟
1
库木吐拉石窟
2
克孜尔尕哈石窟
3
森木赛姆石窟
4
克孜尔石窟
克孜尔石窟是龟兹国留存下来的规模最大、开凿最早的佛教洞窟群。大约开凿于公元三、四世纪前后,渐废于公元七、八世纪。克孜尔的早期洞窟以融合了印度、希腊艺术的犍陀罗风格为主,其后洞窟在犍陀罗艺术的基础上结合本土文化,发展出了独一无二的龟兹风。克孜尔石窟引领了龟兹石窟艺术发展的方向,奠定了龟兹佛教在西域佛教中的崇高地位。
德国吐鲁番考察队于1906年、1913年两度来到克孜尔石窟。格伦威德尔曾按自己的方式给克孜尔的60个洞窟命名编号。考察队从这里剥取的壁画是龟兹乃至整个西域范围内数量之最。
克孜尔石窟-远眺
文字来源:
丁和摄著《德藏新疆壁画》
鸣谢:
新疆龟兹研究院 吐鲁番文物局
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