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孜尔石窟
丁和|《德藏新疆壁画》系列赏析(二十二):日本人窟——克孜尔第179号窟
图文版权属九璞十景,转载标明出处!
刊误纠正
《德藏新疆壁画》系列赏析第二十一期中,将此图标示为克孜尔石窟第178号窟,为编辑失误。此图实为克孜尔石窟第179号窟前室连接主室之门廊处。
特此纠正,给读者造成困扰,致以歉意!
▼
克孜尔石窟第179号窟
编 者 按
本赏析将系列展示流失海外,现
藏于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的新疆壁画
精品与残件。图片由摄影家丁和先生赴德
国柏林,以及新疆各地石窟拍摄整理。
邀您穿越时空隔阂,
探索西域石窟的精奇与绝美。
—————————————————
欲了解“德国皇家吐鲁番探险队”之背景
请点击“橙字”参阅
——————————
22
第179号窟
时代:约公元7世纪。谷东区。窟口方向东偏南。中心柱窟。现存主室和甬道。前室与主室平面方形,主室与甬道均为券顶。
1903年日本考察队曾到此窟考察和揭取壁画,并遗留部分取下的壁画,1905年地震时壁画被掩埋。德国考察队拾得部分壁画并将此窟拟名为“日本人窟”。(《丝绸之路流散国宝 克孜尔石窟壁画》,第146页)
第179号窟平面、剖面及主室西壁立面图
及德藏壁画归位示意标示
▼ ①主室侧壁和叠涩面
(宽250cm 高140cm)
(横屏欣赏)
这是第179窟主室侧壁的整个壁面以及叠涩面。勒柯克曾写道:“克孜尔第二溪谷的第二个洞窟也称为‘日本人’窟。这是因为日本大谷光瑞探险队在那儿进行过工作。”(《新疆佛教艺术》,第564页)
▼ 洞窟内复原归位
▼ 局部
▼ ② 天人残部
此残片位于主室西壁上部,为二身天人。他们头部残失,可见手臂以及盘坐的双腿。
▼③ 飞天
主室西壁佛龛左上部飞翔的天人。背景为蓝色线条描绘的几何形状须弥山。
▼ 局部
▼ ④ 菱格本生故事三幅
第179号窟主室券顶两侧的券腹各绘有四列菱格因缘故事和一列菱格本生故事。这是三幅位于南侧券腹下边沿靠近侧壁的本生故事画,它们连同下面的一排忍冬纹纹饰被揭取。
图一
图一局部
图二
图二局部
图三
图三局部
▼ ⑤ 动物形象残片二件
这二幅壁画在亚洲艺术博物馆馆藏部,具有出自“转经筒窟”的编号以及标识。但是根据实地考察及结合资料后核对,认为它们更可能是出自于第179号窟主室西壁的残片。
▼ 图②③⑤复原于主室西壁图
▼ ⑥ 龟兹供养人
此供养人像出自于主室侧壁底部纹饰带的上方,为原有的一列龟兹供养人中的一个。
▼ ⑦ 带头光的人物
具体所在位置不详,判断应为主室西壁所出之壁画,尚待明确。
▼ ⑧ 黑衣人物残片
(28×40cm)
具体位置不明。
谷东区一隅
克孜尔石窟外景
点击了解
“龟兹”
“克孜尔石窟”
文字来源:
丁和摄著《德藏新疆壁画》
鸣谢:
新疆龟兹研究院 吐鲁番文物局
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
图片:丁和
(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新疆龟兹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丁和在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拍摄
- End -